宏观经济专题:好日子会回来的曹清华又回来了吗

经济放缓钱难挣 会过紧日子才有好日子
来源: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第1页: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
第2页:上班族“练摊儿”赚外快
第3页:多渠道配置 “小气”也能省钱
第4页:企业也要精打细算
  内控成本
  企业也要精打细算
  细水长流年年有,大吃大喝不长久。每个创业者都梦想将自己的事业规模化,而规模化后的企业在遇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财富路线突然转道的时候,成本压力就会与日俱增,企业的利润也将大受影响。
  吉林省融泽参融集团胡经理在谈到节俭时坦言,资源、材料、人力成本上升,对企业来说是个考验,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的生意不如往年好做,经常对员工说,想到做到那不是口号,需要从点滴做起。“凡是涉及生产质量的一点也不能省,而其他方面一定要降低内耗。”他表示,有人说企业危机来了,成本压力太大,这是事实,但并不是坏事,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等待市场回暖,这条路从现在开始就要走下去。企业产品要想有生命力,就要在这种环境下,不断适应市场新商机。
  “客观上,现在绝大多数制造业企业,在市场需求方面都不是很理想。”一位生产汽车配件的韩经理说,过去市场好的时候大家都没有这种忧患意识,现在可不能这样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想让企业在同质化产品中始终处于优势,不仅要在创新上做文章,还要在内控上下功夫。
  韩经理说,现在需要让员工明白内控成本的道理,不能忽视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环节,可能将影响企业的经济生命周期。
  “过去经济形势好、企业赚钱的时候,成本把控得不是很严格,现在回想起来,浪费真的很严重。”他以办公耗材和汽车油耗为例,过去每个月这方面的花销都要六七万,经过内控以后,现在只要一二万。公司规定,凡非涉密文件,一律采取两面打印,办公设备人在开机,人走关机降低能耗。关于单位用车,非紧急情况不允许申请车辆。原来公司内部油耗较大的两台汽车已经处理,对于公车私用更是严格限制。
  “现在每个月都要进行一次预算,如果加上厂内的节能增效,一年可以省百万元。”他说,如果将这些钱都投入到研发领域,会给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不赞成一有点什么事就裁员,那样会影响员工的稳定。”他说,控制成本还要从细节上考虑。
  财道总结:多位企业家表示,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内控增效,已经是国际大企业的必修课,通过节约的方式降低成本,咋看都划算。企业经营其实和百姓过日子一样,勤俭持家方是上策。
  策略:1.内控成本,前提是节省可以节约的开销,研发费用不可挪用。
  2.要讲求方法,明确要求严格各项费用管理,做到事先预算、事中控制,事后考核,切实降低成本。
  3..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应该不断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裁员是降低成本下下策。
  总之,不论是企业经营,还是个人生活投资,其实就是“算计”着如何把日子过好,也是一种“理财”的智慧,节俭、策略、巧妙地选择生活或是经营中的窍门,就会把日子过好。
  本报记者 栾喜良
(责任编辑:赵晨)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互联网+国家战略智库
? ? ? ? ? ?
当前位置: &
& 商业银行的忧伤: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商业银行的忧伤: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日11:1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8月份CPI达到2%,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经过过去一年央行的连续下调后,目前已降到1.75%,至此实际利率(定期存款利率减去CPI)为-0.25%。这意味着时隔5年后我国再次进入实际负利率时代。利率是经济金融体系的核心指标。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实际负利率凸显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央行政策操作的艰难。  1990年以来,我国实际负利率时期有四段。从形成机制上来讲,都是由于物资短缺或者经济过热引发通胀快速攀升到存款利率以上形成的,随着央行的紧缩货币政策逐步实施,实际利率都很快转正。相比之下,本次负利率有所不同。尽管2014年底开始央行全面降息降准,利率一路下行,但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后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正驱动通货膨胀率单边缓慢上行,以至于存款利率再度低于通货膨胀率。  本次实际负利率发生在宏观经济结构性与周期性共同主导的趋势性下行阶段。近年来实体经济去产能、去杠杆的任务较为艰巨,但实际上企业部门整体杠杆率却不降反升,由此形成两个关联的重要风险,即债务规模过大、社会融资成本过高。到2015年二季度为止,非金融业公司加权平均ROIC(全投资回报率,是度量企业经营效率最重要的指标)已经低于5%,而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在6%附近。这意味着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仍然低于融资成本。  在金融运行过程中,实际利率为负将加重借款人的还款负担,造成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因此,央行被迫持续进行货币宽松,加大货币投放并降低贷款利率。  在范围内,去杠杆的经济体一般都经历过负利率时期。在大萧条时期就已经实行零利率政策并扭转经济的总需求;相反在上世纪90年代拒绝利率快速下行,加深了&逝去的十年&的负面影响。所以,在降低债务压力,驱动经济转型的艰巨任务下,我国可能要经历漫长的负利率时期。  在,央行的负利率政策未必能有效引导长期利率下行。实际上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46%,且自2014年以来仅从高位下行0.9%左右,而长期国债利率今年以来仅下行0.3%。  同时,央行的货币政策还容易陷入流动性陷阱。尽管货币政策趋于宽松,利率不断下行,但是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并没有如期增加。广义社会融资余额增速从2010年接近30%的高点持续下滑,到今年8月已低于12%,扣除掉表外委托以及信托贷款转至表内的贷款后,一般贷款月度新增规模维持在6000亿左右,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仍很低迷。  贷款利率逐渐降低,商业银行也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惜贷&。存款利息不足以弥补物价上涨的损失,实际负利率下银行的储户资产不断缩水,53万亿储蓄存款的实际购买力将每年减少1300亿。由此将加快储蓄存款向银行理财等同业存款的转移,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至少还有20万亿元的存款要搬家,这会加快利率市场化进行。但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大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压力,在当前高收益资产稀缺的背景下,负债成本抬升意味着净息差的进一步收窄,商业银行的好日子或许真的一去不复返了。(来源:经济周刊;文/袁志辉)
&&&&近日,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独家策划100位电商大佬系列访谈第四期之三农电商系列,包括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农业互联网、生鲜电商等平台与品牌。目前受访企业有京东、本来生活网、中粮我买网、一亩田、艺福堂、有种网、农商1号、链农、小鸡啄米等。受访对象将入围2017年初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三农电商市场研究报告》,另外,我们编著的国内首部《互联网+农业》著作即将截稿,欢迎合作联系:。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辞旧迎新之际,国内领先电商门户、产业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别推出&年终系列盘点&:生鲜电商、零售电商、新零售、钢铁电商、跨境电商、农村电商、共享经济等盘...
生态型企业: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有以下事宜,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企业,请联系:
以下人士,请联系:
行业/频道:
产品/服务:
数据/研究:
导航/平台: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114网址导航2011年第17期
货币政策必须作出调整,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就必然导致汇率方面国际收支方面外汇储备方面重大的调整。我们已经不能靠廉价的货币政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天上掉下一堆鸟粪,为什么把我放在这个位置,因为我的观点非常的悲观。
  我们来看一下,诸位充满了自负、自信、骄傲、狂妄,但是中国经济好日子已经到头了,我们对宏观经济也应该悲观一点。第一个是目前全球经济我就不去谈了,第一值得信任就是美国,唯一值得信任就是美元,后来也有其他的国家,澳元也会比较的重要,但是货币当中美元胜出,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是最为稳定的。
  中国国内情况,2009年四季度增长的百分点分别是6、8、9、10,全年增长8.7%,今年增长最高的季度已经过去,包括宏观经济最好的季度就是第一季度,下面二、三季度如果宏观调控没有明显的放松,
  宏观经济绝对是滑坡,这是我们对经济宏观调控的看法。全球经济增长大约就是 9.3-9.4%,比之前预估要低很多。
  对于房地产市场行业的看法,在国庆前后,商品房销售就是温和的转暖,但是我们看过去十年跟将来是十年,房地产行业已经处于巅峰,
  在未来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人民币汇率,中国社会的问题等多方面都面临了很严峻的考验。
  我并不确信,中国政府能够完成这些调整,首先我们看一下为什么这么悲观的理由。第一点就是看中国经济增长本身,房地产行业永远都是依托经济增长而增长的,目前普遍的看法中国经济将继续奇迹,过去三十年是一个奇迹,2015年人均GDP超过五千美元,中国可能成为最大的经济体,但是有可能面临调整,中国经济规模大概5万亿美金,也就是说,中国以20%的地球人口,用了全球30%的资源,提供了10%的商品服务,全球经济增长的质量就越糟糕,因为在其中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最差的:全球目前每年消耗大约110亿吨标准煤当中,中国消耗其中的36亿吨,钢材中国每年年产刚才5亿吨,美国仅仅六千万吨,全球铁矿石大概是85%被中国所消耗,化肥中国销量六千多万吨。
  如果维持目前中国经济的的速度,那么在2020年前后,当中国经济规模达到14万亿规模的时候,全球70-75%都被中国消耗掉,请问发达国家允许吗?因此,必须要作出改变,中国的改变就是在未来10年内。
  另外是货币,刚刚金博士介绍了,由于货币现象引起的房地产的运动,
  最后房价其实也是一个货币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两者出现了这么截然不同的判断,那是因为金博士认为中国发钞的速度是就可以持续的,我坚决不认为发钞的速度可以延续。
  目前,中国和美国相比,中国的实体经济的规模大约是美国的1/3,人民币比美元更加可靠吗?
  看一下中国人民银行和联邦储备体系比较的关系,目前广义货币在中国是66万亿人民币,相当于10亿美元,美联储仅仅是9.8万亿美元。中国流通中现金一季度大概是4万亿,现在大概是3.8万亿,美国流通中现金9013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总负债24万亿人民币,美国美联储总负债2.3万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自有资金221亿人民币,美联储自有资金44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有600吨黄金,美联储有8000多吨黄金。
  你认为中国仅仅以1/3的实体经济,目前发钞的最规模折合成美元就和美国接近,你认为这种发钞的速度是能够延续,到2020年左右,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负债规模将超过100万亿,也就是超过GDP的100%。
  没有任何的理由认为,这种超量的货币能够继续下去,货币政策必须作出调整,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就必然导致汇率方面国际收支方面外汇储备方面重大的调整。我们已经不能靠廉价的货币政策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未来最多十年。
  第三就要城市化,其实有很多人说中国的农村有广袤的人口在城市,就有非常多新增人口要出现,城市化和人口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介绍,目前关于中国的人口就有多种不同的版本:
  版本一认为2020年中国出现人口的巅峰,其他的版本就是年,最乐观中国峰值超过16.5亿,大概2033年人口达到 14.5-14.6亿,请问中国未来的人口增长会怎样,到底2020年达到人口的巅峰。到底是2050年,到底是14亿还是16亿,城市化率是一样的,我们研究认为43%,但是国外的学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率高达70%,最后一种研究有些夸张,但是不管怎样,也许我们高估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口规模,也高估了这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商品房的承受能力,从人口和城市化的角度来说,也并不支持房地产行业产生像过去十年一样的规模。
  我们再看一下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十年经历伟大的历史时刻,1998年我们有商品房,2007年房地产行业达到了同比增速最快,土地储备增速在2007年达到巅峰10亿平方米土地储备,商品房二手房达到巅峰,大概7.5万亿人民币。在未来的两年之内,再建面积客观达到巅峰,不超过30亿平方米。
  因此,我们总结一下,在过去的十年,经济走一步,中国的投资就走两步,中国的房地产走三步,考虑到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在未来十年就有重大的挑战,难以持续,考虑到中国货币化进程,发钞的速度难以持续,考虑到人口的增长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权实权的关系完全就没有改革的意愿,当一个政府关注几个月的经济数据变化,不关注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这些政府是要命的。
  综上所述,我不认为房地产未来十年还能够获得非常长足的发展,巅峰已经过去,评论中国经济未来的十年,我的结论是在年内国庆节候可能会温和复苏,就房地产价格而言,大的都市圈,如金博士所讲有比较大的空间,但是作为一个行业,未来2-5年平稳增长,未来 5-10年中性趋悲观,对于中国政府十年以上的观点,我都持绝对悲观的态度,谢谢大家!
  &(作者钟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上述文字为其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上的发言,未经作者审阅)
有意与本刊合作者,有关合作事宜请与财经网联系。未经财经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即为侵权。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407号] 京公网安备号
Copyright 《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调控专题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