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学佛不求佛原唱,人皆可成佛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所有文档均可在线免费浏览,需要的朋友请看好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文档。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学习,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侵权,敬请及时告知,本人会及时删除侵权文档,竭诚全力为您服务!!!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学以致用、学以致知与学以致德
下载积分:847
内容提示:学以致用、学以致知与学以致德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14:17: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47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学以致用、学以致知与学以致德
关注微信公众号学佛不要求佛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信佛的最高境界是——学佛不求佛
我学佛多年,总在内心的冥思苦想中,以为做好自己,才是学佛的真谛。
总想,做好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行为准则善良的人,一个有博爱精神的人,一个思想境界高尚的人,一个人见人爱的人。
可是,时间证明,很多事,不是你一厢情愿做好自己就是一个好人,想得到别人尊重与爱戴,需要智慧与技巧,需要熟读古书,多阅名言。
为了做个好人,以为学佛就能让自己的行为准则高尚。曾有个信佛的同学,总是批评我信佛心不诚。仔细寻思,想来,她问我好多佛教之事我不懂,才批评的我吧。其实,我是学佛,不是求佛;我是信佛,不是拜佛。各人有志吧,信佛不一定是个善良的人,看过周围许多信佛之人,对亲人、朋友冷若冰霜、吝啬小气;而拜佛时,舍得身家全部的投资。真实的说,学佛不求佛才是真道理。我以为,今生今世,做个善良的好人,才是真正的信佛之人。
台湾有个证严法师,据台湾民意调查显示,2010年“台湾最受信任的人物榜”中,证严法师高居榜首。为何她在民众中,有如此高的信誉,这还得从她一惯倡导的观念——学佛不求佛说开来。
证严法师原本出生于富裕的家庭,她24岁时出家,师父为她取法号证严。年轻的证严一心向佛,每日与青灯黄卷为伴,参禅苦修。晨钟暮鼓,与世无争,原以为一辈子就将这么过下去,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想法。
有一天,证严法师去寺庙附近的一家私人诊所,无意中看到地上有一摊血迹。询问后得知,原来是附近的一位孕妇留下的。这位孕妇难产,山上医疗条件有限,亲属用担架抬着孕妇走了8个小时的山路,才终于赶到了大医院。但由于拿不出8000元的保证金,又被赶了出来。证严不知道那对母子的命运如何,但那摊刺眼的血红,却始终萦绕眼前,挥之不去。她因此发愿,要建立一个穷人帮助穷人的组织,建成一个个设施齐全、不收取任何保证金的医院。
就是这样的发愿,让后来的证严法师,以学佛不求佛的实际行动,并在台湾花莲创办了一个个为穷人建立健全的医院。
当最初的理想实现后,证严法师的脚步却并未停止。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如今慈济志工已遍布全球,其中不乏名人、政要。
在许多信徒眼中,证严法师就是真正的佛,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病重的孩子找到证严法师,求她给孩子“摸顶”,帮助驱病消灾。证严法师慈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顶,看着这位虔诚的母亲说:“如果我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就不用奔波忙碌,到处募捐盖医院了。”
一语道破人间沧海,证严法师也不过是最普通的凡间女子。她总是教导身边的弟子和信众:“学佛不要求佛,要学习佛陀的人格——大慈大悲、大智慧和大勇气。”
看了证严法师的学佛不求佛观点,我深以为,冥冥之中,几十年来,我的学佛思维算是巧合的用对了。所以,在许多认识我的信佛之人中,出现了常说我信佛不诚的误解。
可是,现在,我对学佛不求佛的结果,又有了迷茫。
最近,发生的许多事,让我感慨万端。昨天,我还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去年写文惹人恨,今年说话惹人烦。看来,只有这样做:静坐常思已过,闲时莫论人非。更要这样做: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也许,做好了这些,来年生活会快乐许多。
怎么会这样?想想去年因写文章,本意抱着非常同情别人的心思,为别人作想的意愿,集众多事件于一体,写了一个个关于人性的故事。可是,年初时,因一篇《低到尘埃里开出的花朵》文章,有人认为是讽刺与讥笑了她,为此大动干戈的闹得满城风云;年尾时,一篇《你的秘密我不想知道》的文章,触犯了某人的神精,又是引起了一场地动山摇、风起云涌的战争。认为我含沙射影诽谤了她,攻击了她的人格,还扬言要到法院告我诽谤罪。
罢了,说我写文不对,我不写了。可是,新年前后,我说话好像也犯了大忌。过年将近,住我家对门的疯女打电话,让她妈妈的同事夫妇俩快来她家,说她父母三天没回家了。听着喧扰的对话,我开门观之,那夫妇二人询问我怎么回事,我没加思索的告诉来人:“没有的事,今天早上我还送棉衣给她穿,她不肯要,她父母还劝我拿回棉衣,免得她们的女儿不开心。”我低声说:“她病又犯了。”
也许是我直接揭穿了疯女的谎话,她恨恨的看着我,并连声说:“你最坏,你是坏人。我昨晚做梦,还见你做坏事。”
关门后,我的家人全指责我多话,同声说我脑子也有病。
过年几天,好像我处处说话都有错误可挑,时时发言都有谬误出现。我是怎么了?我真的不认识这个世界了。是我的不对,还是别人有问题?
这个年过得真的很郁闷!我对着电脑说这话时,女儿说我得了抑郁症。
信佛,是我多年来在初一、十五烧香敬佛的行为;学佛,是我一惯的思维方式。不求佛,是我早在内心定下的条条框框。我一直以为,善心与善良,是人性本应俱全的优良品质。可是,我忽视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好心,不一定能办成好事。善心,有时把好事办成坏事。
迷茫中我见到佛光,心中有佛,就会心底无私天地宽。学佛不求佛,则世人皆可成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名僧:盘点历史上的佛教高人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名僧:盘点历史上的佛教高人
  7 名扬海外,禅宗六祖——惠能  【人物简介】  惠能(638—713年),俗,唐代岭南新州(广东新兴县)人。佛教禅宗祖师,得黄梅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东山法门,为禅宗第六祖,世称禅宗六祖。祖籍河北范阳(定兴县),其父行瑫于唐武德三年(620年)被贬官流放至新州为民,寓于新州南夏卢村,后与朗传奇村女子结婚。唐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诞生,开元元年(713年),圆寂于新兴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岁。六祖圆寂的国恩寺成了禅宗顿教三大祖庭之一,有“中国禅宗发源地”与“岭南第一禅宗圣域”之称,名扬海内外。追谥大鉴禅师。著有六祖《坛经》流传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禅师的真身,供奉在广东韶关南华寺的灵照塔中。陈寅恪称赞六祖:“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中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惠能,中国古代有这么一名僧人,他和、老子一起被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又被欧洲学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这已够传奇的了;更奇的是,被称为大圣人、大思想家的他竟然目不识丁,是个文盲。这样的奇人,开天辟地以来,全世界唯此一人!  【生平事迹】  先悟佛道,后入佛门  六祖惠能三岁丧父,家境贫困,迁居龙山山麓结舍打柴,靠卖柴养母,有一天,他负薪至筠城金台寺前,闻有人诵经,便问此是何经?从何而来?诵经者告知惠能,此是《金刚经》,是从黄梅五祖弘忍大师处传来。惠能闻经开悟,感悟佛法,从此对经便结下深深佛缘。二十四岁那年,他决定离开故乡赴黄梅礼见五祖弘忍,入门求佛,以求从五祖弘忍处参学《金刚经》。  惠能几经艰辛跋涉于龙朔元年(661年)到达湖北黄梅东山东禅寺,拜五祖弘忍和尚为师。弘忍见他,即问:“居士从何处来,欲求何物?”惠能说:“我是岭南人,唯求作佛。”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堪作佛?”惠能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我只来求佛,不求余物”,惠能出语惊人,弘忍知来者不凡,根基深厚,智能过人,遂命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惠能因身材瘦小,腰系一块60多斤重的石块增加体重,一脚一脚地踏碓舂米,在艰辛的劳动中“渐悟”佛性。惠能出家求佛,不同于其他出家人,因某种原因而入空门,然后在师父的传教后才明佛法。惠能是先悟佛道,后入佛门。  先成佛祖,后削发为僧  惠能在碓房踏碓八个月。有一天,弘忍为了考验东禅寺七百人禅解的浅深,准备传以衣钵,命各人作偈呈验。当时,神秀上座为教授师,即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也作一偈,请人写在壁上,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见此偈,甚是惊异。弘忍觉得这示法之人,已经见性,不但道出了禅的本意,而且比神秀理解得更深更透,更“空”,更“无”,更加唯心,认为他是接法的理想人选。恐人损害惠能,亲自至碓房暗示惠能晚上三更到方丈堂。是晚三更,弘忍向惠能宣讲《金刚经》,至“应无所往,而生其心”,惠能大悟。弘忍便传顿教及衣钵,并对惠能说:“你为禅宗第六代祖,善自护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即送他离寺往九江渡口,临别又叮嘱他南去暂作隐晦,待时行化。惠能遵照弘忍“逢怀则止,遇会则藏”之机语,日夜兼程南返广东,隐遁于四会、怀集的大山之中,与猎人和当地村民一起生活劳作,历尽磨难,后在怀集冷坑上爱岭龟嘴岩(后人称六祖岩)栖身苦心修炼十六年之久。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居士修持中,他身承六代祖师之位,韬光养晦,严谨修行,勤练禅法,脱离浮躁,“顿悟”佛性,等待禅机。  仪凤元年(676年)正月八日,大唐盛世,时逢大运,教派争端平息,出山弘法机缘俱足,四十岁的惠能即从怀集至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因有二僧辩论风吹幡动,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惠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为之惊诧。印宗法师契悟询知是禅宗法嗣,即拜为师。集众在法性寺内菩提树下为惠能剃发,请名德智光禅师等为他授具足戒。自此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  下下人有上上智  六祖惠能目不识丁,为后人留下惊世之作《六祖法宝坛经》。这是惠能去世后,其弟子将其法语言行整理成册,编写而成的,是中国唯一的佛教经书,也是佛教发源地印度以外唯一的佛教经书。成为研究中国和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的历史典籍。从唐朝至今,不少名人、文豪、学者毕生研究不绝。唐代的、、,分别为六祖写碑赞;当年一位伟人曾向身边工作人员说了一段关于禅宗六祖的精辟论断:惠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繁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的创始人,亦是中国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响下,印度佛教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甚至可以‘呵佛骂祖’,他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并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  佛教源于古印度,然后由海路和陆路分别传入中国,成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支,在中国生息发展,经历了许多曲折。在南朝梁武帝时期,由西竺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大师从广州西来初地登岸,在华林寺把佛法传给中国的慧可,代代相传到惠能后,佛教的禅宗得到发扬光大。禅宗大师惠能的基本思想是“明心见性”,认为人们不必抛弃现实生活去进行修炼,因而把当时的贵族佛教改造为普罗大众的佛教。他还大胆地把古印度佛教的仪规、佛理、佛性和修行方式与中国传统的心性说、忠孝忍让伦理道德相糅合,把贵族式的静坐安心的禅法转换为向“运水搬柴”世间俗事去做的世俗化的顿悟法。他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心是佛,佛性人人皆有”,“直指人心”,“佛在我心,净心自悟,见性成佛”。六祖大师特别指出:“佛在心中,悟时众生是佛,迷时佛是众生。”所以,求佛参禅时,无处,无在,“吃、住、坐、卧都是禅师,无处不是禅,处处都是禅,修禅,学禅不拘形式,,只要你心中念佛,学佛,行佛,你就是佛,心中有佛就能成佛。”  传佛心印,不传“衣钵”  《坛经》记载,五祖在传位给惠能时说“昔日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传,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古之佛传,惟传本体,师今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五祖还说:“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此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从五祖传位给惠能的嘱托中,清楚反映了达摩以前是传佛心印,但达摩初来中国时,很多人不了解,所以要用衣钵作祖位圣物的象征,从达摩把衣钵传给慧可(二祖)至僧灿(三祖)、道信(四祖)、弘忍(五祖)、惠能(六祖)的历次接法,均发生不少不尽佛意的事端。因此,五祖特别强调惠能今后传位不要再传容易引起争端的信物——“衣钵”。而是要传心,以心传心,心心相印,谁能自悟自解佛法的都为佛。六祖惠能按五祖的旨意,只传心印,不传衣钵,避免了为接法产生不必要的事端,结果使得佛禅光大于世。唐朝惠能至今,只有六祖再没有七祖八祖……。虽然表面上好象祖位失传,但实际上佛法代代相传从不间断,相反佛法兴盛,惠能所弘发的禅学理论,使禅宗“西传”,信徒“东往”,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东南亚各国、日本、斯里兰卡和北美、欧洲大陆,至今仍有众多信徒。  落叶归根身归曹溪  六祖一生精深持戒,苦修佛道,法施有间,德惠神州。他对生死,了悟自如。参透未生时,谁是我?已生时,我是谁?人生难得,佛法难求,他深知将要圆满人生,所以在他将要谢世之时,叶落归根四报恩——报父母恩、报师父恩、报国家恩、报众生恩。延和元年(712年)七月,惠能命门人回新兴国恩寺建报恩塔,次年夏末落成。开元元年(713年)七月初八,惠能带领门下回到新兴国恩寺,同年八月初三晚上子时,嘱托一切后事,像平常参禅入定一样安祥圆寂于国恩寺,世寿七十六岁。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被运回韶州(广东韶关)曹溪,其门人裹综涂漆,保持其生前形像。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供奉在灵照塔中。时过1290多年,六祖肉身法像仍完好地留在世间,是为我国最圆满、最珍贵的肉身高僧法体。  开元二年即730年,在河南滑台(滑县)的无遮大会上,惠能弟子荷泽神会辩倒了神秀门人崇远、普寂,使得“南宗”成为中国禅宗正统。  【作品及成就】  禅法  惠能的禅法以定慧为本。他又认为觉性本有,烦恼本无。直接契证觉性,便是顿悟。他说自心既不攀缘善恶,也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就是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动作云谓里,也可体会禅的境界。  惠能又曰“先立无念为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所谓无念,即虽有见闻觉知,而心常空寂之意。“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人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典籍阐述  惠能曾告戒僧侣法达,不要错解法华经中意义。神秀把佛教理论“戒、定、慧”解释为:“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而惠能则另有不同解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然而,惠能亦一再强调“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所以认为顿渐只是假名,佛法只为一乘法,“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  禅宗从达摩始百余年间皆以《楞伽经》相印证,故亦称为楞伽宗。达摩的三传弟子道信开始兼以《金刚》等经为典据,到了惠能即以文句简单的《金刚经》义代替了《楞伽经》,其目的在于摆脱烦琐的思想束缚,而单刀直入求得开悟。  经典作品  惠能圆寂后,其弟子们将其经历和言论录整理成《六祖坛经》,简称《坛经》,是禅宗的经典。坛经分为十品,经中讲述惠能的生平、拜师学道、开示公案和临终嘱托等。坛经中提到南禅宗: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在佛教史上,按照佛教的传统,只有记叙佛祖释迦牟尼言教的著作,才能被称作“经”,但是根据六祖慧能大师讲授的佛法精华汇编的《六祖坛经》,却是绝无仅有的一部被尊称为“经”、由中国僧人撰述的佛典,可见慧能大师和《六祖坛经》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中土人的著述,被称之为经的,唯惠能禅师一人。  佛教文化发展  惠能在宝林寺30余年,悉心传道,弘法不辍。他以“见性成佛”为宗旨,提倡不立文字,弘扬“顿悟”,以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禅宗教义的秘笈,形成中国佛教禅宗的“南宗”与“北宗”相比较而迥然不同的独特风格。由于惠能的弘法,“南宗”禅学的影响逐渐遍及全国,并取代了“北宗”在禅宗中的主导地位,而各地投奔在惠能门下治学的门徒数以千计。其后,他的弟子集录其讲经的要义,编纂成《坛经》一册。该书反映出惠能对传统佛教教义作重大改革的思路,是禅宗进一步“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从而对中国哲学与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承门派  惠能为禅宗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后来各派禅师建立门庭,影响极大。在他圆寂后,他的弟子传承禅法,形成南北二宗。北宗即是荷泽神会门下,称荷泽宗。南宗则以南岳怀让门下的洪州宗,与青原行思、石头希迁一系的石头宗为代表。  惠能禅法在北宗荷泽一派的推动下,取代了原先北宗神秀一系的地位,成为禅门正宗,但荷泽一派因后继无人,在唐末衰亡。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反而是南宗门下。南宗门下,后来形成河北临济宗、江西曹洞宗、湖南沩仰宗、广东云门宗、江苏法眼宗五宗,即“一花开五叶”。后来,法眼宗远传于泰国、朝鲜;云门宗、临济宗更远播欧美。在中国、日本,则是临济宗、曹洞宗两宗最盛。  【后世评价】  人称第二释迦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儒道思想交汇融通的第一人。  毛泽东主席曾多次高度评价慧能大师,认为他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外国有学者将慧能大师视作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惠能作为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分页:7/10页&&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贪官这类人自古以来就存在,有句俗话说的好,当官不贪,死了对不起鬼。进入官场这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
曾有这样一位党员干部,当他得知上级领导要来视察,便将当地老百姓贫苦度日的情景拍了
  所谓巫蛊指的是使用巫术诅咒害人的&技术&,大体上分为两个流派:一种是生物战流
  桃园三结义,奠定了刘备、关羽、张飞一生的情谊。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
  我们常说在处理日常事务的也是需要去辩证的来看,这当然都只是生活上道理,那么看
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历史总是三国&&群雄并起,有人没落,有人创造奇迹,人人都在寻找
  关羽攻打樊城、襄阳的曹仁时,曾要求上庸的刘封、孟达派兵援助,但被二人拒绝。 
所有人都知道,岳飞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但很少有人知道,岳
据记载,慈禧当年入宫八个月就成功晋升为皇后,这速度快到令人咋舌,人们都好奇慈禧究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么一种高危职业,从业者平均寿命39岁,虽然说中国古代的平均
宜为将刀: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郭淮,于太原得一刀,文曰&宜为将&。后遂
财宝一直是人们追逐的东西,所以历来有权势的人除了建房建屋,最多的还是囤积财宝。可
  喜欢历史的同学一般对盗墓题材的小说比较感兴趣,前几年《盗墓笔记》刚火的时候,
  常有人说岳飞之死,不是秦桧之罪,是皇帝一手策划的。岳飞一心要灭胡虏迎二帝还朝
  据史料记载以及后世专家的考证,我国秦汉时期的主要流通货币就是黄金,当时的皇帝
有一个词我想大家都听过&环肥燕瘦&其中肥说是杨玉环,而这个瘦指的就是汉成帝之后赵
  看过西游记的都记得,趣经女儿国中唐僧看国宝的场景,正所谓灯下看美人,是越看越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于皇陵的挖掘一直争议不断。古墓是考古学家了解古代历史最好
  关于秦始皇的生身父亲是谁,史料中有着不统一的记载,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赵姬在被
传说,朱元璋当面下葬时,弄了个迷魂城,在十三个城门都抬着棺材,分别下葬。有人觉得
华阴县平舒道上,阒无人迹,像条被遗忘的路。沿途满目萧瑟,深秋落叶宛转坠落铺满一地
& & & &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在清东
  清朝攻城水平还真是一般化,尤其是入关以前的清军,首先满人不重视火器,因为不够
  明朝的火器现在是被传的越来越神,各种言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吹捧的最多就是大明朝
  蒙古地处草原地区,畜牧业是其主要生存方式。蒙古草原自然环境恶劣,为了生存,人
  在清朝的时候,可能有的人认为满清和蒙古的关系好,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一直提防
  安史之乱发生在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至763年),领导者是唐朝将领
  在古代战争史上,大家对长平之战应该不会陌生。战国末期,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一
  古代战争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而冷兵器时代的交锋都是肉搏战,极其残酷。纵观整个古
  鲁迅先生用&吃人&来形容封建的旧社会来表达其罪恶,其实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真正的
  三国,本来不是女子的天下,但是却不缺少美女和才女。如果悉数三国最幸福的女人,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10位皇帝,从小机智聪颖,很有个性,留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中潘金莲本是清河县潘裁缝的女儿,生的是极其漂亮,在父亲的打理下出落的更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曾有这样一个桥段:自幼在古墓中长大的小龙女臂上有
扈三娘喜欢林冲,扈三娘和林冲都是名著《水浒传》里的人物,林冲是水浒传里的备受喜爱
  她出生在北京,是满洲正白旗郭布罗&荣源的女儿。确切地讲,她名叫婉容,字慕鸿,
  写这篇文章前问下各位,你们每次吃饭的时候一次点几道菜呢?一家三口吃饭四菜一汤
太监,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专供古代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我国历代太监的
武松是以打虎英雄的身份出现的,属于人见人爱、树见花开的红颜杀手型男人。武松的出现
古代封建集权制,皇威有着绝对的公信力。一般胆敢挑战皇权的人,基本没有好下场,当然
  西汉时的窦皇后干预朝政,推崇黄老思想,自她之后,没有一位中国的统治者能像她一
在古代,皇帝身边都有一个最亲近的太监,一般时候,皇帝的夜生活都是由太监们来安排的
清朝光绪年间,北京有家&鸿记&照相馆。照相馆主人杨远山不仅照相技术好,而且会做生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崔鸿是生活在北魏时期的人,他的老家在齐州的清河地区,祖辈人曾经在山东淄博地区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公西华,别名公西赤,字子华,出生于公元前509年。他是中国东周时期鲁国的学者
  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相信没有人会否定,他的代表作品《子虚赋》、《上林赋》都
  日前,小编看到了一个奇葩言论,台湾独派人士洪耀南称李白是突厥人,并且借此嘲讽
  西汉刘向,是皇室的宗亲,因此在朝为官几十年,期间因为上疏弹劾宦官乱政而被免官
  杨维桢是元末著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字廉夫,号铁崖。因为喜欢并擅长吹铁笛,他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文章内容
学 佛 基 础 知 识 集 锦(下集)
慈悲心与菩提心
1、佛教的精华是无分别的慈悲心,并以此为基础,不伤害他人,同时利益一切有情。
不仅仅是对友人的慈悲心,还有敌人。对朋友,敌人,陌生人,皆怀着无分别的慈悲心,这是整个佛教的内涵。
2、佛法有很多种法门,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慈悲心的修持。少了慈悲心,没有任何法门能引导至成佛,甚至会成为轮回的因,或堕入恶趣的因。
慈悲、善心的修持极重要。
我们真切地需要慈悲,慈悲是一切安乐之源。
&&&&3、无论一个法门被认为是多么的深奥、高深,如果不以善心、利益他人的发心来修持,不仅没有利益,反而会造成伤害。
&&&&这并不是法门的过失,而是修行人没有适当的发心,用错误的态度去修持。
4、即使你的生活完全被工作和家庭责任所占据,如果你将最精华的修持——慈悲心,饶益他人之思——带进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它就成为最好的佛法修持,成为你自己以及更重要的一切无量有情安乐和成功之因。
5、在日常生活中生起悲心还有更立即的利益。
如果你有慈悲心,困难就比较少。
有了慈悲心,你所经历到的困难,就是为了其它有情的缘故而经历的,因而变成成佛之道。
以这种方式,你就能转化困难为安乐。
6、慈悲心也帮你为死亡做准备。
最好的死法就是怀着菩提心,感受对其他有情的大悲心。
怀着慈悲心而死,就不会有恐惧或忧虑。你正为他人经历死亡。死亡变成只是换个身体,就像为了新衣换掉旧衣一样。
&&&&7、怀着慈悲心而活,能彻底改变你的生命。它将凡庸的生活转变为超凡。
它提升了你所做的一切。
你的整个生命变得彻底不一样,极富意义,你的心是满溢的。
你的心和你的生活皆不空虚。
&&&&8、慈悲心不仅是我自己的安乐之源,也是一切有情的安乐之源。
它是一切安乐之源,包括成佛。
为了供养这一切安乐给其它有情,我自己必须生起慈悲心。阿弥陀佛!
什么是“觉悟”
觉悟是对治‘所知障’。
这里也有一个比喻,‘昏昧如睡,觉即分明’。
我们睡著了,什么都不知道,可是醒来之后又恢复了。
这个意思就是说明,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起了分别、执著、妄想,对于外面环境的真相就不能够认识,好比睡著了;如果我们在一切境界里面没有分别、执著、妄想,我们的能力又恢复,就好比又清醒了。  可是分别、执著说来容易,要想真正把它断除,的确不容易。
所以初学一定要在定功上下手,那就是一定要修禅定。可是修禅定之前,一定要修戒律,戒律帮助你禅定。  我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太深,习气就是烦恼,烦恼太重一定要依戒条勉强来修学,来约束自己,把恶业先断除;恶业断除之后,善业也不执著才能得定,你的心才能恢复到清净。
清净心里面自然就生智慧,智慧现前就能够破除二障,恢复我们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大智大觉,这就是成佛。阿弥陀佛!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怎样叫做无量呢?无量是没有边际,也是没有人我的领域二当修习这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时候,对每一个人,甚至整个国家,整个世界的众生,不管是人类或其他的有情众生,都希望他们能够得到离苦得乐,同时得到无量的福报,所以名为无量。
再分释于下:&&&&&&
一、慈无量心:慈是愿人得乐的意思。世人多只知自求快求,忘掉别人的痛苦,但修习慈无量心的人就不同,他不但只求自己的亲人得到快乐,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还要脚踏实地,去帮助他们得到快乐,即是无量的“慈”,能给无量的众生得乐。&&&&二、悲无量心:悲是一种悲怜他人受苦的同情心,平常人只知自求解除痛苦,不顾别人的痛苦,但这悲无量心则相反,只知救拔别人的痛苦,却忘记自己的痛苦,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是悲心似海的宏愿,为的是拔人之苦,即是无量的“悲”,能拔无量众生之苦。&&&&三、喜无量心:喜是欢喜,眼看别人能够离苦得乐,顿生一种无限喜悦的心情。
二、世人只为自己得到快乐的事情,或其亲人得到升官发财,而生欢喜心,很少见别人乐事而生起欢喜心的。
且有一部分的人,还存着幸灾乐祸的心理,见人快乐,心里则闷闷不乐,见人受难,心里则暗暗欢喜。
但这种喜无量心则不同,不但见人得乐而生欢喜,就是冤家敌人,能有欢乐的事;也同样表示无量欢喜。&&&&四、舍无量心:舍是舍掉一种分别执著的观念。为善虽可乐,但恐有人我冤亲的计别,故应舍弃。
&&&&又无论做任何善事,也要把为善的怡然自得之心理舍掉。
则心量广阔,慈悲济度无量众生,心不存着,正以一泽秋水如镜,月穿无痕,故称舍无量心。&&&&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
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音声,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所,手摩提婆达多头腹,授与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
而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病痊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
佛所成就的四无量心,不与三乘人共成就,能大慈以众生之乐为乐,能大悲以众生之苦为苦,能大喜以众生离苦得乐而喜,能大舍心无住着,运心平等,普利众生。(来源:中华佛教信息网)阿弥陀佛!
四恩三有是什么
1、父母恩;&2、众生恩;&3、三宝恩;&4、国土恩。&
即三界有情众生。&
1、欲界有情众生;&2、色界有情众生;&3、无色界有情众生。阿弥陀佛!&&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
&&&&四念处&&&&四念处,念是我们能观照的智慧,处是所观照的境界。以智观境,叫做念处。&&&&一、观身不净,我人发心修行,首先要以智慧来观照四大合成的身体,本来就是一个不清净的躯壳色身。
从过去方面来观察就是种子不净,它是父母精血结合而成身体。
从现在来观察。
我们身体是七窍九孔常流不净东西。
例如痰泪精液,大小便等种种不净,真是一个皮包脓血的臭皮囊。
狮子峰禅师说:‘叹此身无有是处,奈谁人都被他瞒,筋缠七尺骨头,皮裹一包脓血。’
这个法语,真是说得很透彻。
到了死后,又有未来的不净。
有九想观:一膨胀、二青瘀、三坏想、四血涂、五脓烂、六啖思、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多贪众生要修不净观。
这是因病下药对症开方的办法,药到病除,可以出离生死苦海。&&&&二、观受是苦,受是领受,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能够领受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这叫做受。
受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舍受三种、当六根缘六尘时,接受不称心,不愉快的环境,心中感到非常痛苦,非常烦恼,这是苦受。
如果根尘相对产生称心合意,愉快欢乐的感觉,这是乐受。可是世间之乐,乐不长久,乐极生悲,又是痛苦,所以说乐是苦因,如果逢到不苦不乐的坏境,是舍受。
这是心中昏昏迷迷,不喜不恶,无所记别、闷闷无知、亦是痛苦。因此说明,凡有领受都是痛苦,所以称为观受是苦。
三、观心无常,心指第六意识妄想心,此心生灭不停,缘虑尘境,种种分别,作善作恶。
但我们发心修行要以第六意识妄想心为依据,所以此心是善恶的根源,此心以生灭无常为特征。我们修行就是要收住这个心猿意马,不令它东奔西驰妄想纷飞。《金刚经》说:‘云何降伏其心。’
就是要降伏这个妄想心。
四、观法无我,法是诸法。
世界上所有的有情众生,无情万物总称为诸法。
我们以智慧来观察一下,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虚妄而生,因缘别离,虚妄幻灭。
都是虚妄不实。
生灭无常,于诸法之中,本来没有我相可得。
众生一向妄认地、水、火、风四大为身,六尘缘影为心。
根本就是错误的,是妄执心身,以为实我,妄认诸法,以为真实之法。
这如同翳眼见空华一样,空中从来没有花、因为眼睛生了翳子,所以无中生有,见有空华。
生起贪嗔痴三毒三心,做出种种恶业,依因必定感果,有业必定受报。
我们能够从观照而得到觉悟,一切诸法无我可得,一切诸法虚妄不实。
修无我观,一定可以了生脱死,断惑证真。
所以释迦牟尼佛临终时,嘱咐弟子要依四念处而住。这四念处法门的重要性,可以想见。
总之佛教所讲的因缘观点,真是普遍真理,无论是大乘小乘,同是一个论点,时节因缘是不可思议。
真所谓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不论是善法恶法,因法果法,佛法众生法,生死法,涅槃法,统统都离不开因缘、因果的规律。
四正勤&&&&一、已生恶令断。
二、未生恶勿生。
三、未生善令生。
四、已生善令增长,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
我们以智慧来观察,正好精进,勤修戒定慧三学、熄灭贪嗔痴三毒,把四正勤作为助道法门来勤修苦练、断恶生善,故名四正勤。
四如意足  又称四神足。因为它能够发出种种神通妙用,凡是所有的愿求,都能得到一切如意,称心满足。现以修行净土法门,来解释四如意足道理。&&&&一、欲如意足,欣慕西方极乐净土、发愿念佛。&&&&二、精进如意足,往生西方就能够得到三种不退,即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圆满证入。&&&&三、念如意足。现在所发的菩提行愿,已经正是念念不舍。&&&&四、慧如意足。佛的智慧,能够一天天任运增长。&&&&这就是四如意足。
五根&&信、进、念、定、慧。
五根就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根有二种意义。
1、能持,譬如一棵树有了根,就能生出枝叶,不会枯焦。
2、能生,譬如树有了根,就能开花结果得到成熟。
一、信根。深信修行正道,以及助道法门。
二、进根。修行正道及助道种种善法勤求不息。&&&&三、念根。除多念正道及助道种种的善法外,更没有其他散心杂念。&&&&四、定根。收摄其心,要在正道及助道之中,念念相应不使散失放逸。&&&&五、慧根。修行正道及助道法门,能够慧照分明。蕅益大师说:我们修观,观照苦集灭道四谛的时候,慧照分明。
观苦谛当体就是法身;观集谛贪嗔痴三毒,当体就是般若妙智;观道谛本来就是解除之因;观灭谛当下就是解脱之果;即是慧根。这就是五根的道理。
五力&&&信、进、念、定、慧。&  五力就是五根得到发展和增长,所以就能够具足很大功用。
不会为其他疑惑懈怠烦恼之所折伏,反而能够摧伏疑惑与懈怠等其他烦恼。&&&&一、信力。由于信根得到增长,能够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道理。能够破除众生不能成佛的疑惑,能够破除一切邪见,不会为邪法所动摇。
更能够破除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种种烦恼。这叫做信力。&&&&&二、进力。由于信根精进增长了,能够破除身心方面的种种懈怠。
不存身见,能够耐劳忍苦,破除身的懈怠。
使心不昏昧,沉没,破除心的懈怠。能够成办出离生死大事,这叫做进力。&&&&三、念力。由于念根增长,能够破除空有二边的邪念,成就出世间中道正念的功德,这叫做念力。&&&&四、定力。由于定根增长,能够一心不乱,破除散乱心与妄想心;而发出事一心不乱与理一心不乱的禅定三昧。这叫做定力。&&&&五、慧力。由于慧根增长,所以能把我们自性慧光,透露出来,能够破除三乘圣人所断的见思烦恼和菩萨所断的尘沙无明烦恼。烦恼就是黑暗,只有智慧光明才可以破除黑暗,能够使真正的智慧得到显发,这叫做慧力。
七菩提分&&&&又称七觉分,由于五力的慧力,所发生的无漏智慧,有善能觉了,所以才有这个七分:&&&&一、择法觉分。就是以智慧观察一切诸法,什么是真,什么是伪,我们了知五蕴皆空是真,妄执我法实有是伪,我们用智慧来抉择分明色受想行识五蕴,本来无我,不妄执他为我。五蕴诸法本来虚妄不实,不妄执为实。这样简别明了,就与无漏智慧相应。这叫择法觉分。&&&&二、精进觉分。我们在精进修道时,能够一心精进永不退失,一心修道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决择正修,不修外道所修的苦行。精进修持六度、四摄等菩萨所修之道。这叫做精进觉分。&&&&三、喜觉分。由于慧照分明,善能觉了诸法安住真实之境,生大欢喜,这叫喜觉分。
四、除觉分。我们在用功时,能够断除五利使、五钝使的十使烦恼。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以真正智慧来破除黑暗烦恼,这叫做除觉分。&&&&五、舍觉分。对于现前境界,慧照分明,了知全是虚妄不实,如空华、梦影,都是虚幻不实,永远舍除它,不著于境,这叫做舍觉分。&&&&六、定觉分。人在修习禅定时,以智慧来观察了知于四禅四空天人以及外道所修种种世间禅定,都是虚假不实,生灭无常,并非真实,不生种种爱见贪著之心,定力充足。这叫做定觉分。&&&&七、念觉分。修行三十七道品,可以出离世间生死轮回,可是在修禅定时,应慧照分明,善能觉了。
五、要使定慧均等,不偏不倚,如车子的两轮,如飞鸟的两翼。
六、如果定力太过,心生昏沉,马上就用择、进、喜三个觉分来审察,提起。如果慧力太过,心生浮动,就用除、舍、定三个觉分来对治、收摄。一定要定慧均等。这叫做念觉分。
八圣道分  又称八正道。以修行无漏圣法叫做正、能通涅槃叫做道。&&&&一、正见。我们修见四谛无漏行观法门,要慧照分明,见理正确,修此行观,可以不漏落生死轮回,这叫正见。&&&&二、正思维。与无漏心四谛行观相应的思维,以四谛智慧,发动四谛观的觉知,等量四谛之境界,为使智观得到增长,可以断惑证真,入大涅槃,这叫做正思维。&&&&三、正语。修四谛观,以无漏智慧舍除四种邪命,1、方口食,如游说四方等,2、维口食,如咒术、算卜等,3、仰口食,如仰观星宿等,4、下口食,如不务正业等,不以四种邪命而自为生活。要收摄口业,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叫正语。&&&&四、正业。修无漏慧,要消除身根一切邪业,住于清净梵行之中,不做其他杀、盗、淫等不正的行为,这叫正业。&&&&五、正命。从无漏慧,消除身口意三业之中的五种邪命,
1、诈现异议,做与人不同的奇怪事,使人对他信仰。
&&&&2、自说功德,诱动人心。
3、占卜命相,预报吉凶。
4、高声现威,令人敬畏。
5、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
这五种邪命,都是邪心取利,以谋活命,修行之人,应该住在清净正命之中,以道自活,能够增长法身慧命,这叫做正命。&&&&六、正精进。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进,不疲不倦,念念相应,行智一如,这叫做正精进。&&&&七、正念。修无漏慧,要消除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乃至万行庄严的道果。
就叫做正念。八、正定。与无漏慧,得到相应,得入正定远离不定、邪定、有漏禅定等、这叫做正定。&  
以上所讲三十七助道品法门,就是说我们修行道品,一定可以助成佛道,这就是出世间的道谛,依因感果得成灭谛涅槃。阿弥陀佛!
&&&&法身、报身、化身为佛的三种身。又称三佛或三佛身。
第一法身。身是积聚义。
凡夫众生,是积聚业报以为身,随业受报,感召四大色身。
佛是业尽识空,只有一个清净之身,妙色之体。
法身是理积聚,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
真如是圆满清净,遍一切处,法身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印度语毗卢遮那,意译为遍一切处,清净法身,犹如虚空一样的,圆满周遍,十方世界。
法身:有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二种。自性清净法身:是众生本来具足的天真佛性,在有情众生分上,叫做佛性,在无情万物方面,叫做法性。
经中有说:“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
离垢妙极法身,是佛在因地之中,修德有功,离了五住烦恼,断了二种生死。(二种生死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得证无上菩提道果,究竟成佛。过去有一位香岩禅师,听到扑竹声音,忽然大悟,他说:“扑竹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苏东坡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清净身,就是法身佛。
第二是报身佛,报身是智慧积聚,就是积聚一切种智以为身,智慧究竟圆满,妄惑彻底断除,叫做圆满报身。
卢舍那意译为净满,就是惑净智满的意思。
报身有自受用报身,和他受用报身二种。
自受用报身:就是佛的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
得证菩提觉法乐,与涅槃寂灭乐,这是根本智,以真智住真境,是佛自己受用的报身。(真境:指常寂光净土),他受用报身,就是《华严经》说的:“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可是二乘圣人,是有眼看不见佛的卢舍那身,有耳不能闻佛的圆顿大教。
十地菩萨根机大,智慧大,就能够看到报身佛的无量无边相好庄严,这是得后得智。
正如赞佛偈说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这报身佛的庄严相好,是为十地菩萨发心大士所得受用,这是他所受报身。
第三化身佛。化身佛是功德积聚,积聚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以为身。
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能以妙观察智,观机施教,随类现身,普度众生。化身佛有示生化身与应生化身二种。
示身化身佛就是应众生之机,以大慈大悲之心,能够大权示现。从兜率宫降生人间,到净饭王皇宫为悉达多太子,示现八相成道。
八相成道就是:离兜率、降皇宫、入母胎、出母胎、出家、降魔、转法轮、成佛道。这是小乘教的八相。
如果说大乘教的八相成道。就是除了降魔一相,换上住母胎一相。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把所有一切与佛有缘众生统统度尽,到了八十岁,就入大涅槃。
于无生之中示现受生,于无灭之处而示现灭度。这就是《释迦如来成道记》开头说的二句:“净法界身,本无出殁。
大悲愿力,示现受生。”的道理。此即示生化身佛。应生化身佛就是随类化身,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的: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应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所以说佛在菩提树下得道以后,在一段时间里,能够双垂两种的相好庄严。
一种是劣应身,一种是胜应身,也就是说:一方面在寂灭场,示现一千丈高大的卢舍那佛的身,为地上菩萨说圆顿大教的《华严经》,这是现胜应身。另一方面,同时又在鹿野苑现一丈六尺高的老比丘身,为憍陈如等五位比丘,三转四谛法轮。
(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这是佛现劣应身。
总之释迦牟尼佛,他能够分身十方世界,微尘刹土,普度众生。
这即是“一身不分而普现,万机咸应以无违。”就像洪钟挂在架上,扣之则鸣。
月亮悬在天空,能于水现影。
古人说得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无作妙力的境界。这就是化身佛。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讲因果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
因就是原因,果就是结果。
业就是指一切身心活动,分为身、口、意三业。
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
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十善者做阿修罗;犯上品十恶者落地狱,中品十恶者堕饿鬼,下品十恶者沦畜道。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业起&《华严经》
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涅槃经》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大宝积经》阿弥陀佛!&
“轮回”是什么意思
“轮回”是个梵文名词,意思是“轮转”或是“生命的循环”。
只要我们不自主的被囚禁在生死的循环里,就是在轮回之中。
目前我们如同旅行者一般,被赋予宝贵人身。
这次生命结束时,我们的心念——更正确的说是“心识能量的相续”,将无可选择的被“业风”吹至另一个生命里面。
心识将居住在另一个轮回的身体之中,这个生命又会结束。
我们的心识将继续不由自主的向前推进,这种过程会一再重复,直到我们找到逃脱的方法。
比如说:一个人这一世是人(人道),他死后神识(灵魂)就离开这个人身,去投胎如果投胎到猪,他的下一世就是一只猪(畜生道),等猪死后,灵魂又去投胎,如果脱胎变成饿鬼(饿鬼道),恶鬼死后,又投胎变人(人道),人死后投胎到天界(天道)做天人,天人命终,变成修罗(修罗道),修罗死后变成地狱众生(地狱道),地狱命终再投胎做饿鬼,神识就是这样不停地在不同的道里流转,称轮回,也称六道轮回。
身体有生死,神识没有生死,只有流转,以不同的面貌,不同的形态出现而已。六道轮回是自然现象,是生命规律,未觉悟的凡夫无人能幸免。
轮回又是以什么作为依据而去不同的道呢?
业力牵引!
善的业力多就投胎到三善道(天、人、修罗),恶业重就去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投胎受报。
六道不管哪一道都还有生死,也就还有痛苦,烦恼。
能不能跳出六道不再轮回呢?能,佛教就是教我们跳出六道轮回苦海的。
按照佛陀的教导去修行,人是可以跳出六道轮回的。
那就是进入了四圣界——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阿弥陀佛!&
为什么不能转业报
我这一次在香港讲经,遇到有一位同修,他写了一个纸条给我:虽然学佛多年,所遭遇的环境非常恶劣,苦不堪言。
回到新加坡,也遇到同修跟我讲类似的这些遭遇。
我想这样遭遇的人,不止一、两个,在社会上非常之多。
于是对于佛法的修学,消灾免难,转变业力,生起疑惑。
这桩事情,我在早年讲经,为什么首先劝同学把《了凡四训》读三百遍,道理就在此地。
许许多多人实在是不明究理,以为自己学佛学得不错,以为自己很善良,能够持戒,每天诵经念佛,为什么不能转业报?
时间久了,疑虑重重,对佛法、对经典丧失信心。
这种情形自古以来就很多,现在社会更多,不但在家学佛有,出家学佛的也不少。
所以我们想到这桩事情,就想到《俞净意遇灶神记》,想到这一篇文字里面所说的,他们一切遭遇跟俞净意先生没有两样。
所以这一篇文章很值得大家做参考,也值得我们自己反省检点。
我们自己的业障有没有消除,我们自己现前在这个世间是不是都能够心想事成,事事如意。如果做不到,原因究竟在哪里?要把它找出来。
《俞净意遇灶神记》这一篇是我们最好的指引。
他也自以为是个老实人,自以为是个善人,可是他的环境一年不如一年,非常艰苦。
他求灶神,写上疏文,求灶神帮他转呈给我们中国人讲的玉皇大帝,叙说他自己生平读书积行,所谓积功累德,为什么功名不能成就、妻子不全、衣食不继,遭这样凄惨的果报?年年干。
这一天真的灶神化身示现了,腊月三十敲他的门。进来之后,看到一位老先生,这个老先生说我对你们家的事情知道已经很久了,这个人是灶神化身。
他说你的意恶太重,专务虚名,你搞的都不是真的,假的。
古时候读书人惜字纸,这是对于圣贤人的一种尊敬。
字是智慧、学问、经验传达的工具,古时候“文以载道”,所以对于字纸不可以轻易糟蹋,路上遇到字纸,都要捡起来焚化。
俞净意是个读书人,当然提倡,路上遇到字纸,他也会捡起来焚化,可是他自己家里面,还是拿著这些写字的纸去糊窗、擦桌子。
口里面说不要污秽字纸,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做到,只是在外面表面做给人看看而已;没有人看见时,完全没有在意,这有什么用处!
这是做表面功夫,没有真心去做到。
灶神又跟他讲,譬如放生,你是因人成事,有人提倡放生,跟到后面一起去;没有人提倡,你不会发心,你不会主动去做。
所以你那个慈悲的念头,并没有真正发出来。
再说口过,这就非常严重了。
他是读书人,很聪明,很会说话,而且说话非常刻薄,常常取笑于人;事后他也知道自己有失厚道,换句话说,还有这么一点良心。
所以灶神来劝他,这个毛病习气改不了,喜欢说别人过失,还自己以为自己很老成,很厚道,你这是自欺欺人。
这是说出他的过失,你全都是假的,没有一处是真的,你在没有人见到的时候,你的贪念、淫念、嫉妒念、偏激念、贡高我慢念、希望将来的念头、报恩报仇的念头,你的妄念太多太多了,这些都是属于恶意,你的心里面是这种东西。
这种念头不改掉,你逃祸都来不及,你到哪里去求福?
总结你生平善言善行全是假的,全是敷衍塞责,没有一桩事情是真实的,你还想求老天爷给你好的报应,哪有这种道理!
所以我们自己要认真反省,我们是不是真的善?
这几天我特别劝大家,这个话我讲了很多很多次,心善、念头善、行善才能转业报。
绝对不是行为表面上做出来那个善,你的心不善、念头不善,这个心跟念头是意恶,你不能从这上面根本改变过来,你求消灾、求福报,决定得不到。
所以人要真干,古来祖师大德教给我们从根本修。
我们有没有从根本干?
真正的根本,就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我们天天去培养,起心动念都与这十个字相应,那你就是从根本修了。
起心动念跟这十个字相违背,你全是虚假的,全是自欺欺人,你不遭难,谁遭难?
所以灶神教导俞先生,从今之后,你的贪念、淫念、脾气、妄想种种杂念,你要克服自己,你要认真努力把它改掉。
人会责备别人,自己一身过失不知道。六祖在《坛经》里面讲得好,“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这个话说得好。
你见到别人的过失,你自己已经往下堕落了,“左”是往下降,“右”是往上升。
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六祖能大师他自己叙说的。他跟神会的一番谈话,他坦诚跟神会讲:“我不见他人过,只见自己过。”
这是六祖说的。人家一生成就道业,真正原因在哪里?就是只见自己过,不见他人过。
见自己过就是开悟,你要不知道自己过失,你怎么能改过?
改过是真功夫,真修行。
所以灶神劝俞净意,从今往后,只向一个善这一边努力行去,尽心尽力行善事,善事是成就别人的好事,绝不障碍别人的善事。
尽心尽力行善,决不求果报,决不求虚名。
不管事情大小,老老实实去做,耐心的去做;没有力量去做,也要有随喜功德,见到的时候也能生欢喜心,也要能有几句赞叹。
要有长远心,不能够懈怠,不能够懒惰,不能够自欺。你果然能够这样去做,将来一定有不可思议的善果。
听了以后,他深受感动,认真反省检点,知道自己一身的毛病。
从此之后,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他都觉得天地鬼神在看著他,所以念头真的转过来,真干!
我们一般人求佛、求菩萨,佛菩萨为什么不来?这个道理很简单,佛菩萨对你了解得很透彻,来了劝你你也不肯干,所以佛菩萨不来。
俞净意为什么感动灶神爷来了?
灶神爷知道这个人良心没昧,虽然做很多错事,还是有一点良心,还是有救,灶神来点化他。
我们想想,我们不如俞净意,俞净意能回头,我们回不了头;纵然佛菩萨来了,我们还照样欺骗佛菩萨,照样干坏事。
这要到什么时候佛菩萨来救你?
一定自己堕阿鼻地狱,受无量无边的罪报,罪报受完之后,从地狱出来,什么时候自己良心发现真想改了,佛菩萨就来了。
“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是诸佛菩萨真正的大慈大悲,只要我真想改,他就来了。
我还没有意思真的想改,佛菩萨不会来,神明也不会来。
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是不是真的想消灾免难?
真的想改过自新?
真想干,《俞净意遇灶神记》对我们现前业障习气深重的人,就把它当作早晚课来用功夫。
早晚课不必念经念咒,你就念念这篇文字,念完之后认真反省检点就好。
自己有一个纯善之心,学佛才能成就。
如果心恶意恶,身口那一点善行,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最重要的是心善意善,心善意善才能够往生净土。阿弥陀佛!&
净空老法师:修福要及时&
1、学佛的人都懂得要修福,这个福修了做什么用?帮助我们往生。修福要怎样修?
要三轮体空,不着相。
也就是说,修布施的时候,不要想到有能布施的我,不要想到有接受我布施的人,不要想到我布施的这些物。
2、譬如我们印经,把自己的名字印在后面,“这个是我印送的”,如果你真有这个念头,你着相了;自己确实没有这个念头,写着名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希望他们来仿效,这个意思可以——这是对他的,不是对自己。
3、对自己,是三轮体空;对别人,是故意标榜,让别人学习。因为世间人名利心很重,我也留个名,鼓励他也去做一点善事,修一点福,这是好事情。
4、在这个灾难频繁的时代,我们要尽心努力地去修福,否则的话,一个劫难来了,祸到临头的时候,你想修福来不及了,所以修福要及时,要赶快,现在就要做。阿弥陀佛!&
净空老法师:印经是修大福报&
1、我学佛大概不到半年我就吃长素,不再吃众生肉。我虽然收入很微薄,我欢喜参加寺庙里面放生、医院里面布施医药。我懂得因果,吃素、布施医药、放生这都属于无畏布施,果报是健康长寿。
2、有很多人他不懂得布施医药,他储备了一笔钱,做自己的医药费,准备自己生病,你说糟糕不糟糕!
你想他会不会生病?
一定会生病。
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
3、至于放生,本来是好事,可是流弊很多——你不放生,人家不去抓这些鸟兽;听说你要放生,人家拼命去抓,反而使众生遭难。
所以现在说实在话,放生不如劝人吃素,这个好!
4、我出家之后讲经大概十年,听众多了,供养也多了,我就发心印经。印经是修大福报,为什么这么说法?
因为印经需要钱,财布施;经典是法,法布施;别人依照这个法去修行,那是无畏布施,修一种布施就包含三种布施,这个道理一定要懂。阿弥陀佛!&
布施是什么意思
布施是佛教里讲得最多的一项修行,意思是给予、施舍、喜舍。  一般来说,做了布施就有福报,因此许多人便说:「我今天捐了多少钱,我有福报了。」  虽然这说得没错,不过布施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存在。   譬如:衣服有了破洞,我们要把它缝补起来,必须使用针和线。
布施好比那根针,而布施所种下的福德因缘,就像是缝衣的线,因为布施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善缘好运,将人生的残缺破洞给圆满起来。
有些人生来就很自私,凡事总先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但他如果开始行布施之后,会发现原来  凡事不能只为自己考量,也要关心照顾到别人。  渐渐地,从布施中培养出慈悲喜舍的美德,开启内心无穷尽的宝藏。    甚至,人与人的相处之中,总有一种看不见的隔阂。  假如我们肯对别人布施,例如:见面时一个微笑;对方有难时伸出援手;适度的赞美;  经验的分享等等,常常布施给予别人这种欢喜,久而久之,大家会觉得与你相处,还蛮不错的;人际的隔阂自然能消失于无形。  有些人对金钱财宝非常执着,甚至贪欲心很重,或者十分悭吝,事实上如果肯舍得布施这一切的情况都会有所改变,而我们的心性也能转向至真、至善、至美,乃至生起为人着想的菩萨心肠。
所以,布施本身就是福报,但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引发很多的善心,把我们的缺失给补救起来。
《金刚经》里一再提到布施;菩萨六度万行也以布施为首要;迦旃延尊者为贫穷老妪说布施去贫法;阿育王前世孩童时期,布施佛陀一掬沙土,后来成为转轮圣王;须达长者布施精舍,至今仍在忉利天宫享福,所以布施的功德与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古德有言:「面上无瞋是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上无瞋无价宝,不断不灭是真常。」
但愿我们都能时时布施微笑、爱语和欢喜,处处给人信心、希望和方便,那么无论到哪里,必定通达无碍。阿弥陀佛!&
修福是布施
因果是有一定的定律,因果就是善恶的果报。你不修福,想侥幸得福,没有这回事情。
用侥幸的心得到的福,还是你命里头有的。你命里头没有的,绝对得不到。这个冤枉啊。
一定要修。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财富是福报,今天大家发财了,你以为你的运气很好,经营方法很好,你发达了。
其实这都是看错了,命里头有的呀。“我从前很辛苦,这几年才发的”!
你那个命里头,发达是有一定的时间。
所以我常劝人念《了凡四训》,《了凡四训》至少要念三百遍你才会记住,印象才深刻,才知道一个人发达,都有一定的时间。
所以我们中国古人常说,人在晚年发达的时候好,能保住。
年轻发达,如果要不修福的话,那个福享完了,晚年受罪,就苦了。
但是发达的时候,知道修福的人不多。
所以古人说这个话,用意很深。
这个福报,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发,晚年发。
晚年发,不修福还能保得住,一直到老还能保得住。
年轻的时候发达,发了大财的时候,或去享受去的时候,不知道再去修福的话,几年就完了,福报就享尽了。
像做生意,你看现在这社会上,年轻发达的人很多。
四五十岁了,倒闭了,晚年很苦很苦。我们看到很多,在中国、在外国都看到很多。
事业做得的确是很大,员工到几千人、几万人的,一个不景气,倒闭了。
你说是经营不善呢,那是缘,不是因。因是什么?因是福报享尽了,不知道修福。
这个修福是布施。财富是财布施得的果报,聪明智慧是法布施得的果报,健康长寿是无畏布施得的果报。
你不修这个三因,你怎么会得这三种果报呢!
你说我辛苦经营发财,自古至今很多人,不经营不用头脑,糊里糊涂,他的财就发这么大。
他不要聪明智慧,他不需要去经营,命里有嘛。
这佛法讲得很透彻。
我们布施的时候非常欢喜,很乐意地布施,这个财发得很顺利,很自然。我们这个布施是人家来劝,劝的时候,唉,好就布施吧,布施得不甘心不情愿,布施出去之后后悔好多天,这样将来发财的时候,就发得很辛苦。
赚钱赚的好辛苦,好不容易赚来的,就是什么呢?
你布施得不痛快呀。人家坐在这里,什么也不干,自然钱就来了,他布施的痛快,他布施欢喜心啊,是这么一个原因。
你把这因果搞清楚了,你就知道该怎么修,得什么样的果报了。所以这个因果就是见取见跟戒取见必须要搞清楚的。阿弥陀佛!
怎样求财,才能求到?
问:请问法师,什么是求财的正确方法?怎样求财才能满愿?  答:正求,且你命里边有财,佛菩萨可以帮你;如果你命里无财,佛菩萨也帮不了你。你往昔不修布施,一毛不拔,这一世你注定要受穷。
要想转变命运,那你再穷也要想办法去布施。可现在的情况是,越穷的人越不想布施,越不想布施越穷,因为你有穷的习气——悭贪。
越布施财产才可能越多,你看很多有钱人,都乐善好施,因为他现在的财富就是因为往昔他爱布施才会有,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
我们河南佛学院的大功德主,包括请专家、教授讲课都要花钱,全部那得花多少钱,装修费都比盖的钱多很多。他是大布施,因为他的计划非常宏大,盖只算第一阶段,后面还有四个阶段。
为什么他会这么做?这已经是他累世的善根和习惯,见到能做善事的机会,不由自主他就布施了。
我想布施十个寺院,可没有钱(命里没有这么多),就没办法做到。要是现在我有五亿,我给海涛法师三亿,可我没有……,所以你求的时候,要切合实际的求,不能妄求,本来你命里没有这么多钱财预支,当然也就求不到了。
佛菩萨不可能帮助你提前让财早一点现前(预支未来的福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求佛菩萨求财满愿了,那是正好你的财运也来了,也是曾经乐于布施的结果,你很高兴,接下来就要用这些财来行善积德供养三宝,才能增加你以后的福报,这就如理如法了。
但是,如果你本来福报就不大,求到财后还花天酒地,乱挥霍,很快你的福报就销完了,所以你再求,就不是很灵验了(即便求到也是越来越少),这不是佛菩萨不帮你,是你已经快透支(福报),佛菩萨不可能把别人的福报拿来给你用,这点你必须明确。  所以大家要想好好的求,正求钱财,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其实根本也不是秘密,只要行善积德乐施好善就好):这样你不求佛菩萨也会财远滚滚而来。
因为你已经有功德在先,像我们昨天办八关斋戒法会,有那么多人参加共修,还二十四小时念佛,有功德可以回向,所以回向的时候一句就行,但是如果没有功德再先,说十句也没用。
求的时候还要发愿,我求来的财产怎么处理,比如:行善积德供养三宝,剩余的一部分使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以便有更多时间能够修学佛法,还能够让我有能力帮助受苦受穷的大众。
如果你是这样的发愿,佛菩萨欢喜,肯定支持你。如果你修学层次比较高,佛菩萨会赐你智慧,能够更好的学佛度众生。这样就比较圆满了。阿弥陀佛!(明证法师)&
你修的福&未必是真的福报
福慧双修是修学佛法者所必备、也是成就涅盘的资粮。
修慧是深入经藏,依教奉行;修福似乎是为自己求福报,有自私的“嫌疑”。
如果我们是一粒种子,佛法如阳光,生活如大地,慧如耕耘,福就是养分,离开养分的种子是不会茁壮的。
我们修福报的动机是什么?这一点就决定“福”的性质,如果为自己贪图享乐,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或是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这样的“福”,就是祸,不会成为福德资粮的;如果是为践行佛法,弘扬佛法,念念为众生着想,预办往生资粮,这样的“福”就是无私的,就可以成为福田、福德的。
心存慈悲,与人方便,利人之事不论大小,尽力而为,损人之事,不论利益多少,断然不做,这样,福田中生长的自然是大福报。
所以,我们要大大方方求福报。
末法时期,众生福薄,如果不知惜福积德,对修学是不利的,珍惜拥有的一饮一啄,不浪费一饮一啄,特别对公共财物更应节约、爱护,修福德的方法非常丰富,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很容易获得的,而且也不必投入太多的物质条件,只要我们有一颗热情包围下的爱心就足够了,爱一切物质,爱一切众生,爱物心的体现就是珍惜;爱人心的体现就是慈悲。
妙莲老和尚曾经开示我们:“只要用你的善口说一句好话助人,看到人家做善事,发个随喜心、赞叹心,令对方成就,都是修大福报;乃至劝导别人发心种福田,自己也同样得福报。”
可见,修福报不必花费太大的精力与财力,只要在生活中善于运用佛法,实践佛法,就轻松得到了。
老和尚又开示道:“代他人办事受苦,就是消自己的业障,好事予他人,就是增自己的福慧。”
想想修福德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完全放下自私自利之心,困难留给自己,方便让给别人,请一请、让一让、省一分、余一点就可以了,这样简单的修福不去做,无常来时而不得解脱,岂不冤枉?
毒蛇与福德资粮:财富&,&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再以故事来说明。&
佛陀在世时,每天实行乞食的生活,阿难&是佛的随身侍者。
一次,佛和阿难又去乞食了。
走到中途——水沟旁的时候,佛忽回头对阿难说:&
阿难上去一看,就说:“毒&蛇&!
世尊!&”他们就走过去了。
那时,有父&子两人在田间工作,听说有毒蛇,就跑过来看看。
不看也罢,一看,两人有说不出的欢喜。哪里有毒蛇&!
沟旁土里所露出的,却是一坛黄金。
于是父子俩欢天喜地的,把黄金搬回家去了。
得到了黄金怎么办呢?取一块去金铺里兑换&。
金铺里见他们是穷人,心里起了怀疑,暗暗地去报告了官府。
一会儿,便把父子俩捉了去。
再到家里去搜索,收藏的黄金一起查了出来。
审问明白,就判定了盗取国王财物的罪名。当时是波斯匿王时代,法律上说:凡藏于地下的,都归&国王所有。
这父子两人,就以这个罪名而被判死刑。
在刑场上,父亲忽然想起了,对儿子说:“&阿难&!毒蛇!”
儿子一想,比丘说的真不错,现在是为黄金毒蛇所害而要死了,也就望着父亲说:“毒蛇!
监斩的是一位佛弟子,听了他们的话,觉得希奇,就去报告波斯匿王。
王听了,要父子两人回去,&问他们这两句话的由来,他们于是把早上在田间遇到的事情说了。
国王知道这是佛与阿难说的,对他们说:&“这是佛&的开示,现在你们信不信佛的话呢?&”回答说:“真是毒蛇,害得我们丧生失命,怎么还不信呢!&”
波斯匿王因他们信佛,就把他们开释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金钱是万恶的,它使人堕落、作恶、丧失生命。
多少人为金钱而牺牲;世上多少罪恶,多少苦难,不是从金钱而来吗?
这是近于小乘的见解。
从另一面说,如把财富应用得当,是大有利益的。
佛法要我们修福修慧,如把财富来布施行善,便是成佛的福德资粮。
什么叫资粮?如旅行时,非预备旅行资具、粮食、舟车等不可。
我们如发心学佛,也非有资粮不可,否则是不会成就的。
如以财富布施作福,便是修集福德,为成佛的资粮。
那末应用财富而得当,不是最有意义的吗?所以佛法对于财富,决非一味地厌恶它,看作毒蛇那样。
财富是毒蛇,&同时也就是资粮,问题在你怎样应用它&!
阿弥驼佛!&摘自《净土修行必读第四集》
净空法师:不要以为捐钱就叫做布施
这个世间,有许许多多人在佛门里修福,为什么?
在佛门修福,得福最快,而且最大。可是很多人到佛门捐钱之后,也没有发财,也没有升官,好像这个钱财白白地丢到水里去了,那是什么?
他以不善的心去修善事,所以果报不明显,不显著。
布施不是贪图果报的,贪图果报,这个心不善,不能说没有果报,果报很小,微不足道;欢喜布施,不求果报,果报才殊胜。布施决定不求果报,果报自己就来了。
如果心量大,果报还特别来得大,也特别来得快。
很多人以为布施就是捐钱,你如果也是这个想法,那你是完全搞错了。
捐钱只是布施的一种。布施是什么意思?
用现在人好懂的话,为众生服务,那就是布施。布施,这里头有财布施,有法布施,有无畏布施。
财里面有内财,有外财。什么是外财?身外之物是外财。用我自己的身体劳力、智慧,为大家服务,这属于内财。外财要布施,内财也要布施。
你是个家庭主妇,每天都做同样的工作——整理环境、洗衣服、烧饭,以前家事你做得好烦、好累,怨声载道;现在你学佛了,明白了,知道这是修内财布施,你做得非常快乐,不会起烦恼,为什么?你知道这是在修福,修福当然是快乐的事情!
为人子女的,你以你的财力、劳力,很细心地照顾父母的生活,这是财布施;你以你的智慧,帮父母改掉不良的习气嗜好,这是法布施;你能够使父母安心、使他快乐,离开一切忧恼,这是无畏布施。所以布施从哪里做起?从对你父母做起。
诸位要特别明白,佛教我们修布施,用意在哪里?主要目的不是在修福,而是教我们把悭贪烦恼断掉。悭贪是我们六道凡夫的大病、病根。
悭是吝啬,贪是贪求,贪得,对世出世间一切法,自己有的舍不得给人,自己没有的希望得到,这叫悭贪烦恼。所有一切烦恼的根,就在此地。
如果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丝毫贪求的念头,自己有的,别人需要,自自然然布施供养,没有一丝毫吝啬,你的“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你修布施到家,你这烦恼的根就拔掉了。
如果你修布施还希求果报,修财布施,希望得财富;修法布施,希望得聪明智慧;修无畏布施,希望得健康长寿,要晓得,你所修的是三界六道里面的福报,你不能了生死,你不能出三界。阿弥陀佛!
“福德”可否转为“功德”
可以,都在一念之间。
修福德不执着福德,修福德不想福德,就转变成功德了。
我有福让大家去享,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给我们示现的,我们要注意。他一生每天所修的,三种布施具足,他每天给大家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法布施,开智慧。
讲经需要身体,这个身体叫内财布施,我用身体、我用体力来为大家服务。
像现在许多同学在道场做义工,做义工是内财布施,它的福报比外财布施的福报还要大。
外财你虽然有钱,你拿个十万、八万到这边来供养,外财;你在这个地方做一天的义工就不只十万、八万。
所以内财、外财我们要晓得,释迦牟尼佛一生内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天天都在干,他是把福德转变成功德。阿弥陀佛!&
“福德”与“功德”有什么不同
“德”跟得到的“得”意思完全相同,福德就是你得到这个福报,功德就是你得到所修的这些功,这个德跟得到是一个意思。但是功跟福不一样,福德是讲五欲六尘,对外的,这是属于福德。
所以福德,我有福可以跟大家共享,我有房子可以送给人住,我有吃的、穿的可以送给人,布施给人,供养给人,福德可以跟大家共享。
功德不行,功德是自己内在的,内在的功夫,这个我没有办法给你。
如果这个东西要有办法给我们,我们就不要修行了,释迦牟尼佛把他修行的功德给我们,我们不统统都得到了吗?所以功德不行,功德古人讲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谁都不能帮助谁。
我们在楞严会上看到的,你看阿难自以为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大堂兄,最疼爱他的,以为自己不要修行:你们要修苦行,你们不修苦行你们得不到,我大概到时候我的大哥就给我了。
在楞严会上还遭摩登伽女之难,这才晓得不行,关系再好的,也没有办法给你,所以功德是要自己修。
最容易体会的,譬如说持戒有功,持戒是你自己事情,戒律持得很好,你得到的是什么?
得到的是定,因戒生定。
这个定在佛法的术语叫三昧,你得三昧,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得清净心。
所以,持戒这个功不能给别人,得三昧、得清净心,这是我得到的,也没办法给别人。
修定有功,开智慧是德,你看佛家常讲,“因戒生定,因定开慧”。
所以智慧从哪里来的?
智慧是从戒定来的,你不持戒、不修定,你不会有智慧。
听得再多,看得再多,这在佛法叫世智辩聪,那不是真智慧,那个还是不能够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智慧。
所以,功德与戒定慧相应,福德没有。
他问的都是与这有关系的。阿弥陀佛!&
什么是“随喜功德”
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有一愿为"随喜功德",佛教不仅讲求布施,更注重随喜。
随喜布施的功德,甚至比有钱人捐献财宝更有功德,随喜的功德是广大不可限量的。
什么叫随喜功德的布施呢?
随喜就是把快乐随时随地布施给他人,譬如早晨起床,遇到人说一声:“你早!”“你好!”
这就是随喜布施;见到人给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也是一种随喜布施。
随喜功德有很多种,譬如随眼功德,对人行注目礼,就是做了随眼功德。  随喜的道德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随时随地去实践。
譬如点头招呼,举手之劳的服务,恰到好处的赞美,真诚的关心,都是随喜的道德生活。
当你吃到珍肴美味时,请你的朋友和你共嚐,你会觉得食品的味道更芬芳。
当你听到金玉良言时,转告你的朋友和你共享,你会感到人生的境界更宽广。
而你若能将佛法的法味珠玑,布施给你的朋友,乃至一切众生,你的生命更美化,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了。
大家不要忘了:把你的微笑,随时展现在你的脸上;把“你好”的亲切招呼,随时挂在你的嘴边;把随喜的功德,融入你的生活之中。阿弥陀佛!&
赵朴初答:缘起是什么意思
答:“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
简单地说,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离开关系和条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
因(Hetu)、缘(Paccaya),一般地解释,就是关系和条件。
佛曾给"缘起"下了这样的定义:?&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这四句就是表示同时的或者异时的互存关系。阿弥陀佛!&&
什么是发菩提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
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菩提心的“菩提”二字,是古印度的梵语,译成汉文的意义为“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
发菩提心,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简称“菩提心”,也就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
经论《大智度论》说:“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瑜伽师地论》谓初发菩提心者,即入大乘菩萨之行列。《发菩提心经论》说:“依思惟诸佛、观身过患,慈憋众生、求最胜果四缘修观而发菩提心。”
于《华严经》说:“菩提心者,则为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菩提心者,则为良田,长养众生白净法故;菩提心者,则为大地,能持一切诸世间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水,洗濯一切烦恼垢故;菩提心者,则为大风,一切世间无障碍故;菩提心者,则为盛火,能烧一切邪见爱故;菩提心者,则为净日,普照一切众生类故;菩提心者,则为明月,诸白净法悉圆满故”。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
在佛法的修学中,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菩提心,诸佛菩萨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来成就。
佛法中一切法门的修学都是建立在发菩提心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离开菩提心,一切法门所讲的正见都是为菩提心服务。
只有发起大菩提心,佛法的正见会才有着落处,离开菩提心,佛法的修学就会变得空洞和抽象。
不论哪一部经典都立足于菩提心,而每一位菩萨的修行都是以发菩提心为开始,不同的只在于愿力的体现,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十二大愿,和诸大愿等等,诸佛菩萨的愿力都是菩提心的体现。阿弥陀佛!&
什么是三毒&三毒的别名&即贪&瞋&痴
贪:多求而无厌的意思。
贪毒,三毒之一。
贪欲、嗔恚、愚痴即为三毒。
贪嗔痴:又名三毒。贪是贪欲,嗔是嗔恚,痴是愚痴。
三毒:贪、嗔、痴。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
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与慧命,故名三毒。
三垢:三毒的别名,即贪、瞋、痴。
嗔:是指恼怒打骂伤害别人,为三毒之一。
嗔心:嗔恚无忍的心,为三毒之一。
嗔毒、嗔恚也是三毒之一。&
嗔火:怒火。
嗔恚火:怒火。比喻怒火能将吾人的一切功德烧毁。
阿弥陀佛!&
的扫除贪瞋痴三毒
&&&&◎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学僧&梵悟法师
烦恼从哪里来?
烦恼由贪瞋痴而来。贪瞋痴属于思惑。
佛教中说无明分见惑、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
由粗而细、微细至极微细。见惑乃迷失无生无我等之真理而起之妄惑,它分身、边、邪、取、戒五种,均属不正的知见。
见惑容易除,端正了知见,见惑就尽除了。
但思惑不容易一下子除掉,思惑为思维世间虚妄之物而起之事惑,有贪、瞋、痴、慢、疑五惑之分。贪瞋痴就是我执、自我。
“希望得到”就是占有欲的发露,也就是我执在作怪,所以必须反省、忏悔拔除我执,才能除掉三毒(贪瞋痴)。
一.贪:“贪”是甚么?就是“贪得”,见利忘义,有占有欲,就是“贪”。
例如社会上所发生的抢劫、绑架等事件,歹徒为的甚么呢?大都是因为“贪”。
其实,人一餐一、两碗饭就够了;祇需几尺布就能不受寒;六尺长的床就能睡得很安稳。
所以,祇要肯认真努力,每个人都可以生活得很好,为甚么要去抢、去偷呢?古人说:“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
如果一生从没做过后悔的事,就是最幸福的人;反之,如果心念没有照顾好,贪心一起而做错事,后悔就来不及了。
无贪则清凉,人不能有贪念。我们往往会因为贪,以致因小失大。
当你内心无贪时,就会感到清凉了。
得到不义之财,怕东窗事发,过着紧张不安的生活,唯恐被人发现,那又何苦呢?
宁可不要这些钱,而过得心安理得、快乐的日子。
贪得一点小利,却增加了长时间的压力与负担,白天心神不宁,夜晚恶梦连连,真是不值得。
属于我们的,我们拿得理所当然;不该我们的,我们一概不取。
生死的根本就在“贪爱”。
不知自足,却仍贪求不已。欲望愈多就愈痛苦,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生命变得很单纯。
就如佛陀所言:“其实,生活本来就很单纯,祇是我们把它变得很复杂。”
二.瞋:甚么是“瞋”呢?就是怨恨、不满。不满在内心,而发脾气是其表现。
人为甚么有烦恼?
就是“都是我对,别人都不对、都不合你的意”。
像这样用自己的标准、主观(自以为是)的见解,要求别人合你的意,其实没有人会合你的意,甚至你的家人也都不合你的意。
事实上,你也没有合所有人的意,而你却要求别人合你的意,这就是“瞋”的来源。
有了“瞋”,就会生气。
这“瞋”怎么来的?
如果你放弃“用自己主观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吻合自己的意”,凡事随缘就好,那你就不生气了。
如果看见别人做事情,你看不顺眼就生气,岂不荒谬?这是一念的主观意识造成的。
的人与人相处是要学习不发脾气。
发脾气是很不好的习气。
往往一发脾气就非同小可,甚至闹得不可收拾。大家要学习不发脾气,因为团体的气氛很重要,一旦有人发脾气,就会充满火药味,和谐的气氛就被破坏了。
发脾气会使自己和别人的距离愈来愈远,以后人家也不敢亲近你。
所以,我们要保持微笑,不给别人的内心造成压力,不在团体气氛中制造低气压,才是一个真正聪明的人。
三.痴:甚么是“痴”呢?
就是说你为物欲蒙蔽、为主观所蒙蔽,被自己的愚昧惯性所操纵。
“痴”不代表傻瓜,而是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不知利害、不明是非,这就是痴。
痴的意思是指愚痴、没有智慧。
拥有智慧的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然而没有智慧的人,听人讲是非,立刻被左右,落入是非的圈套。
对于好朋友所说的事,并未经过查证,就信以为真,丝毫没有运用理性的分析、判断,仅凭感性的认同,因此,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就是因为没有智慧。&
愚痴是智慧的反义词,没有智慧的人,当然就是愚痴。
由于没有智慧,无法分辨事情的对错、是非、善恶,因此,他会因别人的一句话而活得很困扰,也会因别人的一句话而活得很快乐,所以,他没有真正的生命。
他的生命完全主宰在别人的口中,他因别人的言语、别人的反应而喜而悲,他何尝拥有真正的生命?
一个大智慧的人不需要凭借外来的赞谤,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坏,我依然对你好。
你对我的好或坏,是你的因果;我对你的好,则是我的因果。
无论谁造善或造恶,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造作负因果。
造业的人,必须负自己的因果。
一个人没有这么好,你每天赞叹他,他不会成佛的;一个人没有这么坏,你每天攻击他、诽谤他、无中生有,他不会下地狱的,因为,人非藉由你的言语,就可以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对错。
结&尾:大地山河,每天都在蜕变;蚕宝宝变飞蛾,毛毛虫变蝴蝶,就是一种蜕变。
常有人说:你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一个人从无知而到有知,从贪瞋痴到修德,我们就赞美他“你脱胎换骨了”。
所以禅门把悟道,说是“脱胎换骨”的蜕变。
吾人最好把贪心变成舍心,把瞋心变成慈心,把痴心变成慧心;祇要心一蜕变,脱胎换骨,则成圣成贤,有何难也!阿弥陀佛!&
中道是什么
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这是畸形;如果只张不合,这也是畸形。
唯有拳掌卷舒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是落于左右、好坏两边,都是极端;能够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超越有无、增减、苦乐、爱憎等二边之极端、邪执,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后,初转法轮时即为五比丘揭示:离于偏执,履中正而行,这才是解脱之道。
此乃佛陀历经六年的苦行生活,深体‘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
再者,当时印度有六师外道,在修行上有顺世派的极端享乐主义者,有尼乾陀的极端苦行主义者;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看法上,有极端的‘宿命论’与‘无因论’,这种各执一端的说法,佛陀认为均不可取。
为了不落于偏见,因此‘离于二边,而说中道’: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
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
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理论上的中道,就是缘起。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形成的法则,诸法因为‘缘起’而有,所以‘空’无自性;但是‘空’并不否定‘缘起’的假有,而是在万法现象上,观察其无自性的空。
因此,‘缘起’与‘性空’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两面的。
佛陀说‘缘起性空’,就是要众生因‘空’而知‘有’,因‘有’而达‘空’,是为对治众生‘空’、‘有’两端的执着,所以能真正通达缘起者,于诸法则不执着实有,亦不执着全无,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是体悟非空、非有,就是‘中道’。因此,龙树菩萨的《回诤论》说:‘佛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由‘缘起’而见自性‘空’义,便不会落入执‘无’的边见;了知‘缘起’为自性‘空’之理,便不会落入执‘有’的边见。不落入有、无二边,才能对‘中道’有确切的体认:中道联系‘二谛’──性空是‘真谛’,假有是‘俗谛’,二者统一起来而成中道,所以中道不著名相与对待,综贯‘性’、‘相’及‘空’、‘有’。  由以上诸说,可以知道中道的实相,即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
‘空有不二’是指不执空、不执有的真空妙有;‘即真即俗’则既是真谛,亦是俗谛的中道思想;‘色心并举’为不偏唯心,亦不偏唯物的中道观。  中道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中道,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
因此,无论大、小乘的各宗各派,皆以之为弘法的基本义理。
但是,各宗派对中道的解释并不尽相同,如小乘所说的‘八正道’,中观派主张的‘八不中道’,法相唯识宗的‘唯识中道’,天台宗所立的‘三谛说’等,各家所诠释的观点不一,但都不失佛陀最初所说的中道思想,其中以‘八不中道’最为浅显易懂。  所谓‘八不’,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八不,主要在破众生的自性执,也就是说,缘起的诸法,其当体性空、不可得,但是凡夫、外道及有所得的行者不能体认一切法空,总执有实在性的法,从常识上的实在,到形而上的实在,不能超脱自性妄见。
此自性见,在时间上,即有常见、断见;在空间上,则有一见、异见;在时空的运动上,则有‘去、来执’;在法的当体上,则有‘生、灭执’。
此生灭等八计是众生迷失的根本,和离一切妄见戏论不可得的中道不相应,于是龙树菩萨开立‘八不’,以破除一切有所得的迷执,而彰显无所得的中道。
因此,古人说:‘八不妙理之风,拂妄想戏论之尘;无得正观之月,浮一实中道之水。’  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
因此,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认识世间生灭、差别的万法,一一皆具足常住不灭的中道真理。能够如实认识世间实相,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不会被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风所吹动,自然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所以,离于二边而行中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佛法。阿弥陀佛!&
十二缘起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答: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
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 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1)老死(Jarq-maraza),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
是由于有(2)生(Jqti)。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
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3)有(Bhava)。
‘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著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
有的缘是(4)取(Upqdqna)。取是追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佛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