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谈: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

人与人之间的四种缘分
1993/8 讲于美国旧金山大觉莲社三四、父子兄弟。夫妇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父子兄弟,夫妇亲属’。‘亲属’是家族。人与人之相聚是缘分,一生偶尔见一次面也是缘分,何况能在同一家庭,成为一家人,缘分就更深了。父子有四种缘。第一,‘报恩’,过去生中有善缘、欢喜缘,这属于孝子贤孙,是来报恩的。第二,‘报怨’,这是过去的冤家债主,我们常讲的败家子,小孩长大后,搞得家破人亡。第三,‘讨债’,这要视欠的有多少,欠得少的,他几年就走了;欠得多的,要花许多钱财,供他念书,生活样样照顾周到,但小孩长大后突然就走了。第四,‘还债’,这是儿女欠父母的,欠得多的,对父母生活会供养得很周到;欠得少的,照顾父母的生活不缺乏,但是没有孝敬心,对父母不尊重,只是在物质生活上照顾周到。有这四种缘,才会变成一家人。缘疏一点的就是亲戚、朋友,缘较接近的变成一家人。如果是恶缘,所谓‘欠命偿命,欠钱还钱’,总得要报。但是透过后天的教育也能补偿,教育能他明白道理,纵然过去世有怨,怨能化解。所以,教育是帮助我们化恶缘成善缘,化世间恩爱之缘成法缘,这是最殊胜的。‘当相敬爱’是做人的道理。儒家讲五伦、十义,义是义务,每一个人都具有十种不同的,你要尽到你的义务,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在家庭,对父亲是儿子的,你要尽孝道;对儿子是父亲的身分,你对他要慈爱。所以,懂得伦理,明白道义,就是教育。教育是我们如何与人相处,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教育的功效就是维持家庭和睦兴旺、安定、国家强盛、世界和平。但现今已经没有这种功效了,今天的教育目标与古代恰好相反。‘无相憎嫉’。‘憎’是有怨恨心、嫉妒心。从家族再扩大,就是人群,对于一切众生都要敬爱,社会才和谐,世界才和平,我们才真正能够安居乐业。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存在,所以事事都要考量到整个社会的安全,决定不能憎恨嫉妒。我们遇到逆缘,不顺心的事情,要多想想,追究其根源,心自然就平了,烦恼就不会发作了。‘有无相通’,在物质生活上,有多余的要主动帮助需要的人,在生活上互相照顾。世间每个人一生所修的不相同,因此不一样。大的人要照顾福报少的,大家就能相安。如果有福报的人为富不仁,只图自己的享受,不顾别人的疾苦,社会一定会有动乱。小的动乱是盗贼,大的则是整个社会的动乱。如果富有的人能照顾贫民,贫民生活能过得去,知道富人对他有恩惠,社会就会安定,人人都能过太平日子,所以‘有无相通’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安定,我们的生活才能过得幸福;如果社会动乱,无论你有多大的福报、财富,都会过得很痛苦。我们从帮助自己的家亲眷属,慢慢推广到对一切大众。现在有许多年轻、真正有德行好学的人,我们要真正帮助他,替社会、国家、世界培养优秀的人才,为一切大众造福,功德无比殊胜。而自己的儿女、亲属将来长大了,自然有福报,所以眼光要看得深,看得远。‘无得贪惜’。‘惜’是吝惜,自己有的舍不得帮助别人。‘言色常和’,‘言’是言语,‘色’是面色,说话温和,笑面迎人。佛陀教育对于这一点非常重视,所以佛门道场供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是代表‘言色常和’。‘莫相违戾’。‘违戾’是意见不同,意见不同必然有纷争。我们观察许多国家、民族、政党,为什么分裂?大家意见不相同,无法建立共识,谁都不肯服谁。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政治领袖,他们用什么方法来领导大众建立共识?中国从汉武帝开始,用孔孟学说建立共识,这个作法确实使大家心服口服,于是一直到满清都遵守孔孟学说。此方法确实高明!今天大家都依自己的理论、主张,听从的人是少数,不听从的人是多数,所以很容易分裂。这一段开示教导我们,家族、宗亲应该如何相处,家庭如何能幸福和睦,这是我们一生幸福快乐的基础。人人遵守佛的教训,纵然有意见、有不平,都有分寸,不会越界限、常轨。
查看: 12613|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  我曾在净空法师、定弘法师、刘素云居士三位大名人弟子主持的三个百度贴吧发了几篇类似的帖子,是一位法师答疑及众多佛教祖师开示原文,然后释净空贴吧和刘素云贴吧先后批判我的帖子扰乱道场,把我删帖封名,最后的定弘法师贴吧删除我帖子后,发私信警告我再发言就封名。刘素云贴吧众多吧主曾一个接一个的批判我谤佛谤法谤僧,就是一个字和一句话都找不出我转贴的帖子有何错误。而我始终就回复一句话“请众吧主具体指出我转发的法师开示及其他历代佛教祖师开示,有哪句话、哪个字违背了你们所谓的佛教教理?”,但净空法师、定弘法师、刘素云居士三位大名人的弟子们,始终不敢正面回复我,而是干脆封杀我的所有发言。虚伪啊,佛教徒的虚伪,算是让我看透了。”。世间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转发的所谓佛教祖师和法师开示一定圆满正确,但你们三位大名人弟子删帖和批判我,总得告诉我“我转载的帖子内容,到底哪句话、哪个字违背了你们的佛教教理?”。净空法师、定弘法师、刘素云居士你们三个大名人,不是号称每天劝人讲道理、摆事实嘛?怎么你们三位的弟子们都是法西斯式的不回复只封杀的行为方式呢?我本来挺喜欢佛教的,认为佛教是所有宗教里面最慈悲和最讲道理的宗教,但我感受的最蛮横最不讲道理最法西斯话的经历,全是你们这三位大名人名下贴吧佛弟子赐予的。那些影视界佛教名人打着佛的名义用慈善发财,他们跟你们三位大名人的弟子比起来差远了。实在是没地方讨公道了,只好跑到天涯上来了,如果天涯也是不准人揭发事实真相的地方,那我就只能憋屈而死了。  下面是你们三位大名人弟子跟我的对话,及我转载的某法师开示原文:(我转载的那些文章,都是你们所谓佛教的历代祖师开示原文,你们若真能证明你们自己那些祖师是在胡说八道,我就咽下这口气,不过,你们若真证明了的话?你们和你们自己的佛教祖师不就是自相矛盾吗?看着那些佛教徒如此虚伪,我都忍不住骂脏话。我是理工科毕业,最重逻辑,如果你们能当着天下大众证明我转载的你们佛教自己祖师的开示是胡说八道、自相矛盾、逻辑混乱,我就承认自己是王八蛋。)  下面是定弘法师某吧务删贴后给我的私信:  fsdswlszyqjpdj:您好!您已违反吧规/p/,第三、四条相关规定!吧务数分钟后会删除此贴,请您多多配合,勿再犯吧规,否则吧务会封其id.  我给他的私信答复:  吧务您好,我转载的法师答疑,是用佛教祖师开示原文证明佛教祖师开示完全没有矛盾,证明历代佛教祖师只是对临终十念各自定义不同,所以,法师答疑证明历代祖师开示完全没有矛盾。您说帖子违背了定弘法师吧规第三条和第四条,定弘法师吧规的第三条和第四条,我复制如下:  定弘法师吧规:  (三):不允许有谤佛、谤法、谤僧,以及破坏四众弟子和谐之帖。  (四):不允许有引起宗教、派别、法门间争端之贴。  请您务必指出法师答疑的哪句话、哪个字谤佛、谤法、谤僧,以及破坏四众弟子和谐了?,哪句话、哪个字引起宗教、派别、法门间争端?请您务必指出法师答疑的哪句话、哪个字违背了上述第三条和第四条吧规。  我不反对您删帖,但您给的理由似乎太过分了。  你们这些所谓的净空法师、定弘法师、刘素云居士的弟子,对我使出了极其无赖的手段,让我没地方找公道,就只好上天涯发帖,请释净空法师贴吧众吧主和定弘法师贴吧众吧主及刘素云贴吧众吧主去天涯论坛找出法师答疑当中的不妥之处了。我就不相信释净空法师贴吧和定弘法师众多吧主真能一手遮天无法无天了,真能扭曲事实指黑为白了?  我转载的法师答疑见下:  居士问:为何印光祖师强调念佛未得一心能往生,而莲池大师则强调念佛必至一心方能往生。  谛信法师答:这主要是因为藕益祖师、彻悟祖师、印光祖师对“临终十念相续”和“事一心念佛”做了与龙树菩萨、智者大师、莲池大师等之前历代祖师完全不同的定义,而且藕益祖师、印光祖师、彻悟祖师三者的定义也有差异。  具体来说:  印光祖师把临终十念相续定义为“净念”。而把一心不乱定义为《佛说观无量寿经》的上品中生境界。  藕益祖师把临终十念相续定义为“非刹那生灭散心”。而把一心不乱定义为断见思惑的阿罗汉以上境界,至少也是圆伏惑业的观行位佛境界。  彻悟祖师把临终十念相续定义为“念佛折服现行烦恼”。另外强调,《佛说阿弥陀佛经》念佛一日至七日不乱圆伏惑业观行位境界为一心不乱。  龙树菩萨、智者大师、莲池大师则把十念相续定义为事一心念佛,这尚是惑未全伏的名字位佛境界。  李炳南居士、净界法师都曾评论过历代祖师对临终十念相续及一心不乱的不同定义。李炳南居士曾明确表示“最低必得临终一心,若无把握,往生无望。”。  总结来说,《无量寿经》之临终十念相续,等同于印光祖师之净念,等同于藕益祖师之非刹那生灭散心,等同于彻悟祖师之折服现行烦恼,等同于龙树菩萨、智者大师、莲池大师之事一心念佛。另外,印光祖师曾赞叹莲池大师说“《弥陀》一经,得此三疏(莲池大师疏钞、藕益大师要解、幽溪大师圆中钞),法无不备,机无不收。随研一种,亦可知其指归。遍阅三书,方堪彻其阃奥。 ”,所以,佛弟子不当怀疑莲池大师疏钞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相关祖师开示见下:(先附上李炳南居士、净界法师对祖师不同定义的评论,再附上祖师开示原文。)  李炳南老居士开示:学佛原则,依法不依人。“一心不乱”煌煌经文,岂可不遵,但有多少义趣耳。有理一心,有事一心,有长时之一心,有短时之一心,有平素之一心,有临终之一心等等。一心者定也。必定始静,必静始明,必明始能心佛感应。所谓“以心作佛”,“即心是佛”生死大事,何能徼幸成功。小乘罗汉,尚须七番生死,遑论成佛,三之远,此则一生成办,带业出要,再不有作,出苦无期矣。古德著一“念佛四大要诀。”第一即曰“念佛不求一心。”此不过云,初学不先求一耳。乃慈悲接引之意,因未曾说明,即有违经之嫌。后世诸祖,颇以此语为病,贻误后学。上举种种一心,最低必得临终一心,若无把握,往生无望。   净界法师:何谓“一心不乱”? (绝对精要的开示)   琉璃坊:《阿弥陀经》提到,持名念佛必需做到“一心不乱”,请法师为我们讲解何谓“一心不乱”?   净界法师:其实古德对于“一心不乱”的注解是相当多的,根据我的了解,分成两种说法。有些人把“一心不乱”完全解说成禅定,就是内心的专注力和相续力。但我个人认为这样解释不是很圆满。   我比较赞同莲池大师的解说。莲池大师把“一心”和“不乱”分成两个部分来解释。他认为“一心”是禅定,“心以佛号专一安住,心以佛号相续安住”就叫“一心”,你心中只有念佛,没有其他的念头,包含“止”的内涵。而“不乱”就有“观”的意思,观烦恼是虚妄不实的,不随妄转。一个是专注力,另一个是观照力。   要念到哪个程度才是“一心”?如果要念到初禅,甚至是欲界定,又有几个人能办到?那净土法门就不是三根普备了。   昙鸾大师说临终时能够“相续称念,乃至成办”。“相续称念”意即不要求你成就禅定,成就三昧,但佛号在临终时要有一定的相续的时间,你必须要有一段时间的相续力和专注力。而相续力肯定不是一种禅定状态,而是在一种专注状态。专注和禅定不同,专注是“连锁的”,而禅定是“任意深浅”。我们一定会有一段念佛的功夫,片断时间,而这片断时间内你不能被烦恼干扰。你要有对治、调伏和抗拒烦恼的力量,这就是往生的标准。临终升起正念,才能和弥陀的悲愿感应道交,这是很重要的。   转自《琉璃坊第52期》  印祖开示什么叫净念?净念是否就是成片?是否就是一心不乱?  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三昧。此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别名。如此念之,决有净念常存,妄念全无之一日。(文钞续编卷上复修净师书)  念佛不能纯一,必须制心不令外驰。久久自会纯一。成片者,纯一无杂之谓也。《复马契西居士书四 》  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或恐志大言大,未得实益,由不注重信愿,不能与佛感应道交,仍在此五浊恶世中,做苦众生耳。(文钞续编上复郁智朗居士书)  《印祖文钞·复陈薪儒居士书》:观经五逆十恶,将欲命终,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此不论僧俗男女,但能教彼念佛者,即名善知识。)教以念佛,或止十声,或不及十声,直下命终,亦得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此之十念,比平常之十念,其猛切有天渊相殊之势,故得往生也。以地狱极苦所逼,其一闻佛名,乃以全副精神为之称念。除此念外,绝无他念。虽非亲证一心不乱,然其心毕竟了无异念。当此之时,绝无有三心二意,疑信相参之心相,故不言及谤法。  印光祖师:有唯心净土, 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 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 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 由念佛之净心, 感生西方之净土。  印光祖师《临终三大要》须知肯助人净念往生,亦得人助念之报。  《印祖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 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2)【印祖开示】与佛相应之人,临终破坏净念决定不能往生  昨接汝及范古农之书,知汝宿世固有善根。然犹以文人习气未除,几致不得实益。今则实行其事,犹不知自利利他之相关甚巨。且勿论外人,即自己丈夫,儿女,媳妇,孙等,均当教以常念佛号。一则令彼等同种善根,当此大乱之世,若不以佛为怙恃,则危险可虑。二则不于平时令彼等操练熟习,一旦汝欲谢世,彼等以世俗知见,预为瞎张罗哭泣。则汝纵有净功,可以与佛相应,蒙佛接引。一经此种动作,破坏净念,决定仍复留住娑婆。则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六道受轮回矣。是以劝眷属念佛,为最要紧之一件大事。《续编·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印祖文钞》复袁福球居士书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念,久当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愿摄心净念之 功德,当必稳得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事一 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 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 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 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 法性,则名理一。 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 无难。 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  印光祖师:“念佛至一心不乱”是观经上品上生的境界 。“ 阿弥陀经,所说简略。然生者工夫功德,各有无量无 边之差别。其往生品位,亦有无量无边之不同。言九 品者,不过略指大纲耳。若至一心不乱,则与观经上 品上生同。其未至者,与恶业重而将堕者,固亦当与 观经中中下品同也。非此经专接引一心不乱者,余皆 非此经所摄之机也。如是,则三经固是一经。否则, 便是执文悖意,其过非小。”(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念 佛居士书)  藕益祖师对临终十念相续及一心不乱的定义: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开示:下品下生“十念相续念佛境界”是未至定或欲界定之散心念佛。  具体内容见下:  据下 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 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 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於第九品也。  蕅益大师开示:  问,大本有一念定生彼国,疏中不及。岂以此经七日入定乃生,故拣去刹那生灭之一念邪。若释一以义不以数,大本不应系十念后。若止如经文,作一念喜爱,何不动如来佛刹,不以爱恋得生。  答,按宝王论,利根之士,元只一念往生。钝根之人,临终十念脱苦。一念者,一心不乱之一念也。当知十念,七日十日七七日九十日等,究竟亦唯一念。此一念,断非刹那生灭之散心,亦不必四禅四空之禅定,故云一念喜爱。阿閦经喜恋心,本指欲染。  佛陀十大弟子之论议第一迦旃延子尊者开示:欲界定或未到定念佛为散心念佛境界  关於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即入於初禅定之前的阶段。或以欲界虽多散心,仍有少部分定心,取此少部分之定,称为欲界定。以其定心不永续,消灭甚速,故又称电光定。然成实论卷十一,则谓欲界有确实之禅定,能发出无动智。〔阿毘昙毘婆沙论卷四十一、七帖见闻卷三末〕  藕益祖师《阿弥陀佛要解》开示: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  藕益祖师: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  元音老人对藕益祖师“深信切愿念佛, 心多散乱者, 即是下品下生”的注解:  “深信切愿念佛, 心多散乱者, 即是下品下生”者, 乃行人习障深重, 今虽具深心切愿, 而妄想习气一时不能净除。即贪恋世间的粗妄想虽已断除, 而微细的习气妄想, 仍时来侵犯。古德所谓: “风停浪犹涌, 理现念犹侵。”此种妄念虽属微细, 但由于佛外有念, 不得不谓之“散心”。虽属散心, 以微细故, 念来即觉, 而不颠倒攀缘, 故只要将佛念一提, 妄念即当下销殒, 复归清净。此种随来随照、随照随消的功夫, 圭峰禅师谓之“妄念若起, 都不随之, 纵有中阴, 业不能系。”因业不能系故, 所以能发愿往生。反之, 若是贪恋娑婆、妄念颠倒、攀缘不息的人亦想援例往生, 那真是白日做梦了。  藕益祖师时而定义一心不乱是断见思惑阿罗汉境界,时而说一心不乱是伏见思惑凡夫境界。  印光祖师谈藕益祖师定义的事一心念佛:事一心,若约蕅益大师所判,尚非现世修行人之身分,况理一心乎。以断见思惑,方名事一,破无明证法性,则名理一。若是内秘菩萨行,外现作凡夫,则此之二一,固皆无难。若实系具缚凡夫,则事一尚不多得,况理一乎。  藕益祖师《佛说阿弥陀佛要解》开示: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  藕益祖师:〖持名念佛历九品净四土说〗开示: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  彻悟祖师对十念相续及一心不乱的定义:  彻悟祖师《净土八要》:念佛当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行要务。  净土宗第十二祖彻悟祖师开示:一心不乱,乃净业之归 宿,净土之大门。若未得一心...犹尚未跨入此门,终非 稳妥。净业行人,可不勉力乎哉。  为何说彻悟祖师定义的一心不乱就是《佛说阿弥陀佛经》一日至七日念佛一心不乱,见幽溪大师《圆中钞》开示: 《疏》若者。不定之辞。利根一日一念。钝根或至七七日。行成。纵未破惑。定为往生之因。  《钞》经文既云若矣。又增数至于七日。是则往生之因。要在持名。阶于一心不乱。而人根利钝。日数限乎七等。若利根者。一日成乎一念。钝根至于七日。而解中又增云七七者。此或约极钝根者为言。或约行门逾增胜者而说。然则持名一心不乱者。因也。得一念者。约行成而为言也。纵未破惑。定为往生之因者。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也。盖言若能伏惑。临终正念自然现前。往生净土必矣。  龙树菩萨、智者大师、莲池大师对临终十念相续及一心念佛的定义: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八十三开示:“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天台智者大师《观音义疏卷上》云:“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续,余心不间,故名一心。”  莲池大师《佛说阿弥陀佛经疏钞》开示:  〔疏〕其往生者。繇上一心不乱。作三九因。更细分之。亦应无量  〔钞〕三九者。大本三辈。观经九品也。以一心分事理。 事理亦复各分胜劣。后得往生。如其本因而为品位也。  一,三辈者。如大本谓:  (1)上辈者。发菩提心。专念阿弥陀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命欲终时。佛兴圣众。现其人前。便于七宝池内。莲华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所居七宝宫宇。在虚空中。去佛为近。是名上辈生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者也。  (2)中辈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专念回心。命终生彼。功德智慧。次于上辈。是名中辈生者。配前。则得事有余。得理不足者也。  (3)下辈生者。不能作诸功德。而亦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生彼宫宇。惟在于地。又次中辈。是名下辈生者。配前。则仅得乎事。未得乎理者也。  二,九品者。观经所云上之三品:  (1)有生彼即得百千陀罗尼门者。有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有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者。配前。则双得事理一心。而有深浅。故成三品。例上辈也。  (2)中之三品。有生彼国。即得阿罗汉者。有生彼半劫。得阿罗汉者。有生彼一劫。得阿罗汉者。配前。则事盈理歉。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中辈也。  (3)下之三品。有往生彼国。经十小劫。得入初地者。有经于六劫。莲华乃开。发无上道心者。有十二大劫。发菩提心者。配前。则有事无理。亦以深浅。故成三品。例下辈也。  细分者。如前阶品中。分之又分。则百千万亿无尽辈品。皆以事理所得深浅。而为次第也  "念念念佛。更无杂念。是名一心。夫无杂念者。止得事之一心。”  “又云虽念亦无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论云专念阿弥陀佛。即得往生者。此双含事理而言也。”  “今谓至心者。即一心也。”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永明延寿祖师开示:念佛相续心与往生的关系  “如或言行不称,信心轻微,无念念相续之心,有数数间断之意,恃此懈怠,临终望生,但为业障所牵,恐难值其善友,风火逼迫,正念不成。何以故?如今是因,临终是果,应须因实,果则不虚。”  印光祖师、嘉祥法师:念佛人临终,由己之净心伏住烦恼,故感佛力接引。  印光祖师:净土既是唯心所造,当云唯心,不当又言净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净土,何得祗是唯心,别无净土之外境乎。唯心净土者,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及至临终,由己之净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净土《三编·复顾宗况居士书》  三论宗祖师嘉祥大师《胜蔓经宝窟上》云:“清净心,净者信也,起净信之心,又不杂烦恼心,名为净心。”  智者大师:念佛伏烦恼与往生的关系  净土十疑论(节录) 智者大师  1、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得生净土。  2、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又如有人,一生以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为念佛时心猛利故,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  祖师大德开示:暂伏烦恼与圆伏惑业的区别: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对伏烦恼的定义:“问曰。弹指顷六十念。念念生灭。云何一心常念萨婆若。不令余念得入。答曰。心有二种。一者念念生灭心。二者相续次第生。总名一心。以相续次第生故。虽多名为一心。是时不令贪恚等心相续得入。”   净空法师对暂伏烦恼的定义:没有清净还能往生?行!长期清净不容易,一、二分钟清净可以,一、二分钟没有贪瞋痴慢可以,长久了不行,烦恼会发作,我把它短时间压住,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谈“名字位伏烦恼与观行位圆伏惑业”:  蕅益大师的修证,据他自己说是“名字即佛”位。不过,从他的实际实行看,恐怕不止于此位。若按通常的理解,修行人当他彻悟(得名字即佛位)以后,必定不会仍然停留在原地;肯定要愈益精进地加功用行,历事炼心,降伏烦恼,直至于完全到达“圆伏五住惑”的地位——观行即佛位。  《妙宗钞》开示:名字位尚未伏惑,观行位则圆伏惑业。  藕益大师:净土的旨全在《妙宗》一书。---与周洗心  藕益大师:《妙宗钞》一书,不可动一字。---复唐宜之  《妙宗钞》: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者。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见。分断方得真见法界。今之行者观日观氷及观瑠璃。虽用法界心境而观。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浓方得名字见法界日。非观行位。作此判者。盖约钝根於日等观。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位也。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  藕益祖师关于念佛折服现行烦恼的开示:“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  印光祖师:通读历代祖师开示,才能全面透彻理解净土法门教理教义。  而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以其言约而义丰,行简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数。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之《疏钞》。极直捷要妙者,莫过于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师,握台宗谛观不二之印,著略解圆融中道之钞。理高深而初机可入,文畅达而久修咸钦。奈流通既久,错讹甚多。因校订重刻,俾复旧观。《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随研一种,亦可知其指归。遍阅三书,方堪彻其阃奥。   省庵祖师、印光祖师:念佛往生,自力、佛力各自负责哪部分?  《称扬诸佛功德经》云: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  《净土宗第十一祖省庵祖师开示:  《净土文》云:‘身无病苦,心不颠倒。’当知身无病苦,则求在于佛。心不颠倒,则求在于我。在于佛者,非我敢必。在于我者,安可不自勉焉?设使临终一念颠倒,非唯九品不生,抑亦三途难免。佛虽大慈,救我不得,奈何奈何?是故修净业人,不可一念远离善友,亦不可一念生颠倒心也。”  印光祖师:净土既是唯心所造,当云唯心,不当又言净土。又言所造。既是唯心所造之净土,何得祗是唯心,别无净土之外境乎。唯心净土者,以清净心,念佛求生净土。及至临终,由己之净心,感佛接引往生西方。如此方是唯心净土《三编·复顾宗况居士书》  印光大师开示:自力感召佛力的往生原理是“水清月现”  大师在《初机净业指南》序中,以月喻阿弥陀佛接引—切念佛众生之理。他说:  “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嗔、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月乃世间色法,尚有如此之妙。况阿弥陀佛,烦惑净尽,福慧具足,心包太虚,量周法界者乎?”  ◎ 复黄涵之居士书三念佛之法,重在信愿。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何以故?以心中有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未完待续: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