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明天宏观经济学重点的重点吗

黄益平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未来可能有三方面的政策应对
栏目推荐: 
黄益平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未来可能有三方面的政策应对
&&&&中国经济时报&&&&
&&& “政府会采取措施,尽量来稳增长。但是不会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这是第一个方面的政策。”&&& “第二个,预期结构改革会推进,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三个很重要的政策,就是怎么样推动我们产业升级创新。”&&& 在 “2015CCTV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对中国经济进行了展望,从经济刺激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分析了以上未来可能的三方面政策应对。&&& 黄益平表示,从短期来说,如果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继续,政府经常会做的就是用宏观的反周期的经济政策来稳增长,货币政策或者财政政策,在这两个政策方面目前都已经看到了,稳增长的措施会有,但是像过去2009年那样的举国保增长的措施不会再出现,所以政府会采取措施,尽量来稳增长,但是不会采取大规模的刺激政策。&&& 黄益平表示,目前实际上中国的结构转型或者经济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实际上就是向市场化最后再迈一步。以黄益平关注的金融改革为例,金融改革持续了三十几年,现在看到的现象是市场规模做得非常大,机构非常多,但是市场机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在利率、汇率、资本流动、资本配置上面政府干预的痕迹还非常明显,包括有很多现在担心企业的借贷太多,也就是杠杆率太高,但是如果看企业所有的总借贷,其中80%都是国有企业的借贷,可能我们认为其中的杠杆率太高了,但同时我们的非国有部门的杠杆率其实是太低,他们的融资非常困难,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的效率不能提高,经济增长无法持续。&&& 黄益平因此认为下一步的结构改革非常重要,同时建议结构改革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各个部门,各个领域之间的步伐很不一样,有的领域做得快,有的领域做得慢,要避免已经出现的一些相互钳制的现象,比如推进城镇化的改革,但是土地改革推不动,如何更好地推动城镇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经济改革在这些方面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预期结构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怎么样推动产业升级创新,核心的一条,还是怎么样提升经济的竞争力,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包括制造业2025。黄益平提醒要真正关注什么样的政策是有效率的,什么样的政策可能不是特别有效率的问题。比如政府说,今天支持这个产业,明年取消那个产业,效果怎么样,还值得观察,在以往可以看到政府说要支持这个产业,这个产业就迅速发展起来了,三年以内就出现了过剩产能,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那么企业面对这样的政策引导应该怎么做呢?目前很多企业都希望搭下一轮政府要支持什么样的产业的便车,但在黄益平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如果自己有竞争力,自己有市场潜力,正好可以搭政府政策的便车是一个好事情。但如果你的注意力就是集中在政府下一轮支持什么,然后就做什么,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黄益平建议企业家,要更多地把关注点从过去的整天看政策怎么样,以后要放在市场怎么样,自身的能力怎么样,很多市场其实是企业家自己创造出来的,比如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领导和管理
Tel:029- Fax:029- E_mail:
ICP:陕B2-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9-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重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