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在对德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最终导致德国分裂锈湖根源攻略在于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 响。(9分)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 响。(9分)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 响。(9分)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考查二战后美苏的冷战。(1)二战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由于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两国对峙的形势日益升温,但由于经历了二战的洗礼,各国人民反战的呼声日益强烈,因此两国的对峙主要以冷战作为对峙的主要形式。(2)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的斗争的方式和影响可以从材料二直接概括。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答案带解析】“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民族矛盾的日益...
“二战”后,导致德国和朝鲜半岛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矛盾的日益激化
B.美苏两个大国的干涉C.文化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D.消灭法西斯势力的需要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朝鲜和德国的分裂是二战后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结果,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此无关。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和朝鲜分裂
考点分析:
考点1: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原因:①雅尔塔体系:形成:二战后期,以美英苏为主的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就结束战争、处置法西斯和战后安排等问题达成协议,其中以1945年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的雅尔塔会议最重要,这一系列协定的总和就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内容:铲除日本、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惩办战犯,对德国分区占领管制;苏联占有日本部分岛屿,日本在中国的权益也交给苏联;创建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对战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做出相应的规定。评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从根本性质上不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雅尔塔体系能真正的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清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有积极作用。但是,体系的形成主要是美苏两大国的推动,这为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这种格局下出现的冷战提供了条件。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意味着近三百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②美苏均势:战后美国事例大增,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拥有最强大的海军、空军,还垄断着原子弹、氢弹,其军事力量被布置到世界各地。苏联军队在二战中不仅是打败法西斯德国的主力军,还参加对日作战,军事力量增强,成为紧次于美国的世界军事强国,领土有所扩大,帮助东欧国家摆脱了法西斯统治并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后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③矛盾激化:当欧洲各国都在暗自抚平战争给自己带来的创伤时,美苏两国不断发展自己的势力,相互间的同盟在战后不久也宣告破裂。美国为称霸世界认为苏联是最大的障碍,因此为扫除这个障碍,着手准备了一系列遏制苏联的政策和计划。因此,冷战实际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遏止社会主义。
2.冷战的开始①序幕: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②开始:美国:1947年杜鲁门总统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提出了所谓的“杜鲁门主义”,它宣告了美国在全世界范围的扩张,也是美国发动对苏联冷战的标志;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49年4月美、英、法、意等12国外长在华盛顿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标志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北约的建立,使美国在欧洲大陆组成了遏制苏联和东欧的包围圈,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被约是美国组织的最大军事同盟,是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苏联:1947年9月苏联组织成立情报局,一方面反击美国冷战政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和影响;1949年苏东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恢复各国经济起了积极作用;1955年在华沙签定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根据条约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组织是与北约组织对抗的军事政治集团,成立之初起到保障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等积极作用。随着华约组织建立,两大对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形成。③表现:第一次柏林危机:随着冷战的发展,美英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日益发展,柏林成为冷战的前沿;1948年6月美英法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币制改革,引发第一次冷战高潮,并且加快了德国的分裂;1949年9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从此出现了两个德国;1950年爆发了朝鲜战争,两大阵营的对抗扩展到东方。④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美国推行霸权政策和强权政治的结果。
3.美苏争霸:对峙①原因:斯大林逝世后,美国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肯尼迪采取“和平战略”;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②表现:1959年美苏戴维营会谈;1960年U-2飞机事件;1961年的“柏林墙事件”;1959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缓和①原因:美国长期推行全球扩张政策,大大消耗了美国国力;苏联借助有利的国际形势,提高综合国力,苏美在战略武器方面达到大致的平衡;②表现:1969年尼克松开始推行均势外交,对苏“缓和”;70年代苏联推行“缓和”战略,与西方国家交往;1963年和1968年签定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和防止核扩散条约;1972年苏美领导人签定了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苏美相互关系准则等文件,此后召开了东西方国家共同参加的“中欧裁军会议”“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使缓和推向高潮。
4.两极格局的结束: ①美国里根任总统后,提出“遏制”政策目的夺回军事优势,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凭借经济、科技实力带动经济科技发展,进而拖跨苏联。同时苏联提出了“新思维”进行了政治改革,双方签定了“中导条约”。②1989年上台的不什政府强调“谨慎、考验和渐变”,支持戈尔巴侨夫改革,试图左右苏联改革的进程。③戈尔巴侨夫经济改革失败,实行政治“多元化”,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再加上西方的“和平演变”,1989年发生了“东欧剧变”;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统一;1991年原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5.美苏关系变化带来的启示:①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②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区的动荡与紧张③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④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⑤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美苏争霸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首先是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制度方面的竞争,双方都想消灭对方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体现;其次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当时的美国经济一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使美国经济受到了一定的损失,然而美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而苏联的经济在战后也迅速发展;最后,冷战也是军备竞赛方面的竞争,体现双方科技实力的较量,而苏联的落败也证明了其在经济与科技上比美国的落后。
实质:是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以及美国要称霸世界,是大国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强权政治的体现。两国之间的争夺再次使世界受到了战争的威胁,同时也使和平的呼声日益高涨。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狂热分子把台海战事纳入“周边事态”加以对待,完全无视国际公约中早已明确台湾和澎湖列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事实,涉及该内容的国际公约有 (
)①《雅尔塔协定》
②《德黑兰协定》
③《开罗宣言》
④《波茨坦公告》A.①②③④
D.③④  
最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而又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国际会议有(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④德黑兰会议
⑤雅尔塔会议
⑥波茨坦会议A.①②⑤
B.②③④C.②⑤⑥
D.③④⑤ 
有学者认为1916年、1942年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之年,其依据不包括(
)A.1916年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士气开始衰落B.1916年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C.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D.1942年,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出现转折 
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起诉日本法西斯战犯的其中一项罪行为“违反人道罪”。法庭采信的事实依据可能是(
)A.日本“征服满蒙”的武装侵华方针
B.违反国际公法研制并使用化学武器C.扶植傀儡政权对中国实行殖民统治
D.利用谍报人员窃取中国的军事机密 
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 响。(9分)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 响。(9分)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第二次大战行将结束的时候,美苏都表示在德国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愿望,并达成了相关的协定。然而,共同敌人消失后,美苏出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地缘政治利益及国家利益的冲突,放弃了合作的意愿,进行对立和对抗。从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到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美、苏、英、法曾举行过6次外长会议,试图在处理德国问题上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合作途径。事实表明,以美英法为一方,苏联为一方,各自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做出妥协。材料二
1947年前后,美国加速了分裂德国的步伐,西方国家实行占领区的合并,并在自己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苏联指责西方的举动破坏了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联系。日,苏联主动出击,实施柏林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态度坚决,顶住苏联的压力,坚守在西柏林的阵地,通过空中运输援助西柏林,并对苏占区反封锁。同时美英法先是向苏联发出同一内容的照会,被苏联基本否定。接着西方三国决足把柏林争端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理由是苏联制造的紧张局势“构成了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对安理会提出的方案,苏联实行了否决。但是美苏双方都没有指望通过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了克制态度,没有把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恶化。几经交涉和谈判,日,柏林封.锁取消。杜鲁门在回忆录中说:“俄国在柏林问题上所表现的粗鲁和野蛮,使得欧洲人认识到,西方国家之间必须建立密切的军事支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对抗的背景。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栝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斗争的方式和影 响。(9分)
科目:最佳答案见解析解析
考查二战后美苏的冷战。(1)二战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由于两国在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分歧和矛盾,两国对峙的形势日益升温,但由于经历了二战的洗礼,各国人民反战的呼声日益强烈,因此两国的对峙主要以冷战作为对峙的主要形式。(2)美苏双方在柏林危机问题上的斗争的方式和影响可以从材料二直接概括。
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荒野村夫总结
战后国际关系史
美苏(俄)关系
第一节战后初期,美国对苏“冷战”(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
(一)总体形势
随着法西斯力量的崩溃,战时美苏同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美苏在战后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利益矛盾
和冲突日益尖锐化和表面化。德国投降之后,美苏关系日益恶化。美国已无意同苏联继续进行合作,并竭力阻止苏联在东欧和
中欧扩大影响。
杜鲁门坚决反共,他认为苏联是美国战后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和主要对手。这就不可避免地使美苏关系由战时的合作走向战
后的分裂和对抗。
(二)苏联成为与美国抗衡的世界大国
.苏联成为政治大国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
.苏联维持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苏联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苏联坚持意识形态斗争,在国际舞台上高举反帝、维护和平的旗帜
(三)战后初期苏联的对外政策
战后初期,苏联根据变化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提出了两大阵营、两大体系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并以此为外交政策的指导
思想。战后初期苏联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保证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发展同人民民主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社会
主义阵营;支持民族解放运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实行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从整体而言,
战后初期的苏联执行了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政策是苏联外交的主导方面。苏联在联合国的活动也在相当程
度上反映并符合国际进步力量和维护世界和平力量的要求。
.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政策
.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
.苏联为裁军开展了广泛的斗争
.按民主原则解决战后遗留问题
.承认中国革命的胜利
(四)美国的对外政策
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
美国称霸世界的计划是罗斯福在二战期间设计和确立的。该计划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建立联合国组织,二是建立布
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及
月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企图通过这些国际性组织,实
现美国领导的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美国之所以要对苏联实施“冷战”政策,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是一个最大的障隘。二战结束后,美国无论是
经济实力、军事力量还是政治影响都是举世无双的。美国还控制着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泛美同盟等国际组
织。雄厚的实力使美国领导人的政治野心大大膨胀,认为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的美国世纪已经到来,声称决心担当起领导世
界的责任。二战后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在欧洲的崛起使欧洲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不同于战前的重大变化。这对于妄想称霸
世界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严重障碍。对此,美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杜鲁门上台后,加紧推行称霸全球的计划,他摈弃了罗
斯福大国合作的和平缓进战略,利用其战争中膨胀起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和对核武器的垄断地位,企图把介于美苏之间的广大
中间地带控制在自己手里,于是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
(五)美苏在在处理德国、日本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美苏在对德政策上的分歧与争夺
二战结束以后,苏联同美、英之间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不同,在处置德国的政策上发生了尖锐分
歧,主要集中在德国的非军事化、民主化以及赔款等一系列问题上。美国从一开始就有重新扶持德国的意图,以便把它纳入自
己的战略体系,西占区的对德政策显然是按美国的旨意办事,对德国的垄断组织采取既限制又扶植的方针。如放弃让德国赔款
的要求(美苏第一次公开破裂)、美英合并占领区、单独的货币改革等。苏联的目标与美国不同,它是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
国,其主要做法是在苏占区严厉惩办纳粹骨干分子,允许组建民主政党,逐步建立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自治机构,解散垄断组
织,对私营企业实行国有化,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等。
荒野村夫总结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战后初期,苏联封锁西方占领区通向柏林的通道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月,西占区进行货币改革,发行
记新马克,企图分裂德国。此举引起苏占区的混乱,苏联方面也随即
采取相应措施,发行
记马克。战后柏林由美英法苏共管,但被包围在苏联的占领区内。在此之前,苏联已经开始限制西方国
家自由出入。西占区实行货币改革后,苏联便开始对柏林全面封锁,切断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电。杜鲁门认为这是苏联
想把美国赶出柏林,他做出了坚守柏林的决定。美国政府动员了大量的空中力量运送物资,虽然美国的反封锁胜利了,但却付
出了极大的代价,多名飞行员丧生。在次期间,美苏双方进行了紧张的神经战,谁也不想真的打仗,双方不断试探和谈判,直
日柏林危机才得以化解。
柏林危机给西柏林的人民带来了极大困难,导致他们反感苏联,感激西方,是苏联的失人心之举。而且苏联想以次迫使西方
三国取消货币改革,但没能实现目的。因此这次事件是苏联的失着。柏林封锁期间,出现两个柏林市政府,柏林正式分裂成东
西两部分,成为德国分裂的先导。
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德国正式分裂
3.美苏在处理日本问题上的矛盾和斗争
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日本从属美国,使日本受美国控制并为其称霸世界政策服务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占领
上,还在对日管制问题上排斥盟国,从而实现了它对日本的独占统治。
二.冷战爆发
.乔治·凯南的“遏止”理论
日,美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国务院发回一份八千字电报,后来又发表了一篇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
的文章,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一,苏联行为动机的根源。“根源在于俄国人那种传统的
和本能的不安全感”。二,苏联行为的理论根源。凯南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资本主义世
界进行斗争的理论依据。三,苏联的政策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和威信,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
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在一切认为适时和有希望的地方,努力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四,美国的对苏政策。“遏制俄国扩张倾
向的政策”。五,遏制苏联的目标。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其本土和东欧之内,遏制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并竭力促使其内部
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苏联政权饿垮台或逐渐软化。乔治。凯南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政府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
了直接的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成为自杜鲁门起美国历届政府的一项基本对外政策。
.富尔敦演说:
日,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市发表的题为《和平砥柱》的著名反共演说,提出“铁幕一词”,因此又
称“铁幕演说”。丘吉尔主张“各英语民族同胞手足一样的联合”,“这种联合就是以英联邦与帝国为一方和以美利坚合众国为另一方
建立特殊的关系”。联合的目的乃是反对苏联和受其影响下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主义革命。丘吉尔鼓吹加强实力,反对所谓“铁幕”
后的国家。“铁幕”后来被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名词。富尔敦演说公开而明确地发出了冷战的信号,表明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把苏
联看成是最大的威胁,表明美苏对抗的局势已不可避免。
丘吉尔的演讲,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统治集团因大英帝国日趋没落,企图借助美国在欧洲制衡苏联的心理,也说
出了杜鲁门当时想说又不便公开说出的话,符合美国战后企图遏止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美国统治集团理由丘吉尔演讲,
制造反苏的紧张气氛。实际上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为杜鲁门主义的公开出笼作了舆论准备。
.杜鲁门主义
既丘吉尔在富尔顿的“铁幕演说”之后,经过一年多的思想和舆论准备,杜鲁门政府认为公开发动对苏冷战的时机已成熟。
月,英国因经济困难和镇压希腊革命的失败,决定
月底从希腊撤军,停止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军事援助。英国政
府照会美国,强调这两个国家军事上和战略上的重要性,希望美国挑起这副担子。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大力渲染希、土危机的严
重性,乘机抛出了酝酿已久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纲领。
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
篇咨文,声称希、土危机表明“自由世界”受到“极权主义”扩展的威胁,美国的安全也受到危害。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
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
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即美国要承担“自由世界”抗拒共产主义的使命,充当世界宪兵的
角色。要求国会授权向希、土提供
亿美元的援助,并派文职和军职人员前往希、土参与“重建”。这一咨文在国内外引起巨大
震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日,杜鲁门正式签署《援助希、土法案》。
年,美国援助希、土两
亿美元。由美国出钱出枪,重新武装和改编希腊政府军队。
年,在美军军官指挥下扑灭了希腊革命。杜鲁门主义
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杜鲁门主义是处于顶峰时期的美国遏制苏联、独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他把美国政府内部酝
荒野村夫总结
酿已久的遏制战略作为基本国策公诸于众。这是美国公开推行对苏冷战的重要步骤,与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
础。它用援助盟友、遏制苏联代替了大国合作和集体安全,从而使美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盟友变成了敌人。它是美苏
战时同盟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重要标志。此后,美苏之间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和较量进一步发展,
对战后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歇尔计划:
《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的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
战后初期,西欧面临的艰难的政治、经济形势,为美国控制西欧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扩张的重点。
美国为了给自己“过剩的”商品和资本寻找出路,夺取和占领西欧市场;扶植西欧经济复兴和稳定西欧政局;增强遏止苏联的力
量,并进而离间苏联同东欧国家的关系,抛出了援助欧洲复兴计划。
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了
一篇著名演说,提出欧洲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已极为恶化,急需帮助,如无实质性的外援,任其发展,必然引起社会动乱。这
种情况对美国经济必将带来严重后果。因此,美国就应该尽其可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和健康的经济。同杜鲁门的讲话不同的是,
马歇尔在讲话中有意不强调反共,只是含沙射影地说:“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在马
歇尔的演说中强调的有以下三点:(
)其宗旨不是反对任何国家,而是反对贫困、饥饿和混乱,促使欧洲出现一种政治和社会
条件,以使“自由体制”得以继续存在。(
)欧洲的复兴是欧洲人的事,倡议和计划必须来自欧洲,然后美国再根据需要给予帮
)美援不能零散地分配给个别国家,而是要求至少一部分欧洲国家,联合提出一个总的计划,作为美国考虑援助的基础。
在此之后,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到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合作法”,第一年拨款
亿美元援助欧洲,到
年这项计划结束时,美国共援助欧洲
多亿美元。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计划。
它的作用是:(
)对西欧。首先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输血”的作用,帮助西欧经济度过了战后最困难的时期,巩固
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统治;其次,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起了促进作用(
)马歇尔计划
最大的受惠者是美国。首先在经济上促进了美国商品对西欧的输出,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并加强了美国对西
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其次在政治上抑制了西欧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影响;在战略
上讲,促进了西欧和美国在对抗苏联战略上的接近和协调,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增强了遏止苏联的力量,
并为西方政治军事同盟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个西
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研制统一战线和行动计划,并就重大问题交换意见
协调立场。组织机构有:北大西洋理事会、防务委员会军事委员会及其常设小组和五个地区性军事计划小组等等。其建立使美
国有了向西欧扩张和遏制苏联的工具,在欧洲形成了一个遏止苏联的弧形包围圈,标志着美国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部署已
基本形成。
北约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北约的防务权和指挥权操纵在美国手
中,北约的军事战备一直是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依据,并随美国的军事战略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这一组织把西欧的防务完全
控制在手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
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
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
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50年代西欧联盟的军事机构被并入北约后,90年代起,由法德挑头,西欧各国正试图加强西欧
联盟的军事力量,加强北约内部的欧洲支柱,争夺独立防卫权和欧洲主导权。总之,北约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
要组成部分。
年代的美苏抗争
一.美国调整对苏联的政策
.艾森豪威尔上台以后开始调整对苏政策
首先,对东欧由原来的遏止政策改为解放政策。他承认雅尔塔协定所划定的势力范围,主张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特别是
要用和平演变的办法把东欧从苏联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相关资料推荐
当前资料暂无简介~
中俄关系式
香港《星岛环球网》最新文章
俄美中关系,俄文
年苏美粮食援助关系,俄文
美苏20世纪40-50年代关系,俄文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资料阅读排行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71234',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该用户的其它资料
请选择举报的类型
赌博犯罪类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