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缩表中国会加息吗要加息了中国该惧怕吗

美国又加息,中国人要不要抓紧买房? _凤凰资讯
美国又加息,中国人要不要抓紧买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美国又加息,中国人要不要抓紧买房?&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2:00,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决定上限为1.00%,下限为0.75%。这是仅时隔90
原标题:美国又加息,中国人要不要抓紧买房?&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2:00,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2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决定上限为1.00%,下限为0.75%。这是仅时隔90天之后,美联储又一次加息,上一次加息是在日美联储委员还一致确认:2017年总共将加息3次(含本次在内),2017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预期在1.375%。2019年将略微更快地加息,上调2019年年底预期至3%(之前料为2.875%),并维持2018年年底2.125%的利率预期不变。加息后全球资产市场有何反应?对特朗普政府而言并非好事?同时不要过分关注加息,而忽视美联储另一重型武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图| 混子曰先来科普下:&1耶伦新闻发布会11问美联储加息当日,主席耶伦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加息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以下为比较重要的11个问题。问:为何今天加息?耶伦在开场白中首先阐述了这一市场最关注的问题。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认为,如果经济状况的进展符合预期,逐渐提升联邦基金利率对达成和维持联储的目标是合适的,今天的决策就是这一预期的体现:美国经济继续以适度步伐增长,收入增长稳固,消费者信心处在相对较高水平,家庭财富持续支持家庭开支的增长,去年多数时段内疲软的企业投资近来已开始企稳。FOMC预计未来几年核心通胀将上涨,而整体通胀将稳定在约2%的水平,将符合长期目标;FOMC对今年和明年经通胀调整的GDP增长率预期为2.1%,2019年为1.9%,略高于较长期水平;FOMC预计到今年四季度失业率将为4.5%,此后两年将维持这一水平,将略低于较长期的正常水平;鉴于经济稳步朝向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发展,小幅调升联邦基金利率是合适的。联储依然预计经济的持续走强将为逐步调升基准利率,达成和维持联储的法定目标奠定基础。此外,今天的加息决定还体现了我们的如下看法:在缩减某些政策的宽松度方面等待太久可能会迫使我们在未来某个时刻快速加息,这可能带来扰乱金融市场和导致经济陷入衰退的风险。问:您说过如果落后形势,未来可能需要快速加息,您能表述一下到底有多快吗?耶伦:我不能确定地告诉你到底有多快,你们已看到了我们的中位预期,从今年来看,总计加息三次可以被视为是我们所说的逐渐加息。目前我们的货币政策是宽松的,也就是说,联邦基金利率低于中性利率,但距离并不是很远。中性利率指的是能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利率,我们既无需加息给经济踩刹车,也无需降息来推动经济加速增长。未来到底需要加息多少次?我们今天发布的经济预期概要(SEP)已给出了本委员会的判断,即使多一次或下一次加息,我依然认为这样的加息步伐依然可称为逐渐。(新浪财经注:耶伦的言外之意,如果多上两次或更多,可能就算得上快速加息了,目前美联储的加息次数预期是今年还有2次、明年3次、后年4次。)问:经合组织和IMF都调升了对美国经济的预期,部分是因为预计特朗普新政府将采取的政策,但联储似乎没有根据这一情况对经济作出再评估,你们讨论了如果大规模减税或加大基建的法案获通过对经济的影响吗?你们在声明中还去掉了在逐渐加息之前的词&只有&,为什么?耶伦:我们没有讨论潜在政策变化的细节,我们认为这些政策的时机、规模和变化的细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我们更为了解可能生效的政策之前,我们没有必要就此作出决策。我们有时间来观察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的确取消了声明中这个&只有&的措辞,我认为这不应该被过度解读,我认为这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调整,如果考虑我们对经济的预期与去年12月相比基本一致,在这样的整体情境当中,这确实只是一个小调整。我们在经济的增速,及联邦基金利率的可能路径方面,预期基本没有变化。我们认为,联邦基金利率的逐渐提升是恰当的,去掉&只有&不是什么显著的改变。问:您与新财长会过面吗?如果没有,你们何时将会晤?准备谈什么?您已经会晤过特朗普总统吗?如果没有,您希望何时见他?准备讨论什么问题?耶伦:我已经与新财长姆努钦会晤过几次,我已经开始逐渐了解他。联储主席和财长保持有规律的接触是我们的传统。我非常期待与财长建立良好关系。我们已经讨论过经济、监管目标和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SOC)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的工作,我期待与他合力工作。我也面见过总统了,我们进行了一次很短暂的会晤,我对这次会晤很满意。问:您说联邦基金利率的中性水平目前很低,它与通胀率到底有多接近?您估计未来几年中什么力量将推升中性利率?其中包括财政政策吗?耶伦:有证据表明,实际中性利率可能接近1%或略低于此,我们过去几次会议对较长期联邦基金利率的中位预期表明,该数字约为3%,考虑到我们对通胀的预期为2%,这就是说实际的中性利率约是1%。为什么如此之低?有非常强烈的证据表明,这一利率(实际中性利率)在过去一段时间是持续下降的,不仅在美国,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如此,而且这种下滑之后可能伴随着金融危机。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人口的增长放缓,以及生产率的增长放缓有关。近来有一些研究表明,实际的中性利率可能要更低,一些估计是约为0%。我们判断中性利率随着时间推移将增高部分是基于家庭、企业缩减开支的谨慎和避险立场会逐渐消散。中性利率的变化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可能受到财政政策变化的影响,具体将取决于政策的具体内容、规模和政策对经济供需两端的影响。问:在上次会议的纪要发布后,到本月初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前,市场对今天将加息的预期大幅飙升,在这两周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导致联储多位官员发出今天将加息的信号?耶伦:要考察整个时期的情况。去年12月我们就说过,经济面临的上下行风险是相当的,如果经济发展符合我们的预期,加息几次可能是恰当的。1月会议的纪要显示,几位委员认为,如果情况继续如预期发展,很快进行加息是合适的。而我在国会作证中曾指出,经济的发展符合我们的预期。随着我们看到的数据继续符合我们的预期,同僚和我因此都作出了明确的表述。问:您和财长姆努钦即将参加周末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您对这次会议有何期待?G20会作出世界经济已走出低谷,已表现得更好的评估吗?世界经济依然面临什么风险?其中之一会不会是美联储加息太快?耶伦:我们总是就经济前景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交换看法,我的任务就是向他们解释美国的货币政策,向他们阐述我今天说过的内容,阐述美国货币政策的前景。公平地说,全球经济正在改善,与我们G20的同行上次会晤时相比,世界经济略显强劲了一些,其面临的上下行风险更为均衡,全球经济在中期依然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我们将在周末的会议上进行讨论。问:美国经济到底在去年12月和今年3月之间发生了什么?GDP的追踪预期非常低,薪酬指标的增长也不足以在短期内推动通胀增长,消费者开支没有大幅提速,特朗普政府的财政政策也不知到底会怎样?但联储今天却加息了,你们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联储要在今天行动?耶伦:GDP是一个波动很大的数据。从过去几个季度平均看,经济每年的增长约为2%,你可以看我们的预期数据,我们预计未来几年也会如此。失业率没有大幅下降部分是因为更多的人重新开始找工作,过去三年中劳动参与率基本是持平的。这些年就业岗位的创造表现不错,而且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我们预计劳动力市场将进一步改善,失业率将继续下降,在未来几年都维持在低位。我们的政策取决于数据,正如你所说,数据没有特别显著的好转,但数据在季度间的波动始终存在,我们对经济前景的看法并没有因此而改变。问:通过今天的加息,您希望向美国消费者传递怎样的信息?耶伦:最简单直接的信息是美国经济表现良好。我们对美国经济的实力以及抵御冲击的能力抱有信心。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的表现都不错。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已创造了约1600万个岗位,失业率持续下降。更多的人对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感觉更为乐观。这并不是说对每个美国人都如此,技能较差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可能面临就业问题,经济的某些部门也是如此。但众多的美国人面对的是一个更强劲,个人感觉也更好的劳动力市场,薪酬通胀正在提升。我认为美国消费者有理由对经济前景感觉良好。问:某些财政政策,比如边境调节税可能导致美元在短期内大幅走强,我知道您不会对具体政策发表评论,但如果美元突然走强,比如突然涨了20%,姑且无论原因是什么,您认为这会对美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和制造业有什么影响?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呢?耶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你想说的可能是,如果征收边境调节税,如果汇率不进行相应调整,美国的进口价格将上涨,而如果美元大幅波动,一些分析师已指出,这可能完全抵消边境税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影响。但是,这最终不会对美国的通胀或GDP增长率有什么影响。还有一种情况是很难回答的,就是寻求安全的资金涌入美元,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美元将被大幅推升,这将压低通胀,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往往会促进美国的进口。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讨论,我认为这一假设下的问题过于复杂而且太不确定。问:一些美联储批评家指出,联储加息加得太快,因为薪酬的增速不足以支持加息。你对此有何评价?耶伦:我乐于看到薪酬有所增长,我也认为薪酬也有进一步上涨的空间。但我们的目标是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样的利率路径对达成上述目标是合适的。一个拖累薪酬增长的因素是生产率增长非常缓慢。我认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趋紧薪酬将出现上涨压力。薪酬增长是一个表明我们接近最大化就业的信号,但就推动薪酬增长而言,生产率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2加息后,市场有何反应美国股市除了货币和黄金之外,美国股市也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力。截至北京时间3:00,道琼斯指数已上涨112.38点,涨幅达0.54%;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1.21点,涨幅0.70%;标普500指数上涨19.18点,涨幅0.81%。美元汇率加息决策公布后,美元指数发生跳水,从北京时间1:55的101.51点跌至2:00的101.27点。欧元对美元:此次宣布加息后,欧元对美元汇率也从1点55分的的1.0625瞬间升至2点的1.0678。截至北京时间3月16日10点55分,欧元对美元汇率为1.0727。美元对人民币:与全球主要货币汇率一样,人民币也有一定幅度的升值,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从1点55分的的6.8850瞬间跌至2点的6.8740。截至北京时间3月16日10点55分,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位6.8718。&黄金对于美联储加息,最敏感的要数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了。美联储宣布加息时,1:55~2:05的十分钟内,黄金价格从1201.41美元/盎司涨至1212.60美元/盎司,随后还在继续拉升。截至北京时间3月16日10点55分,黄金价格为1225.05美元/盎司。去年加息以来,黄金价格涨势如虹,但就当市场达成了美联储将在3月加息的一致预期之后,黄金价格便一路下行,并在3月14日跌破了1200美元/盎司。&对全球资产有何影响?CCTV证券资讯频道金融研究院认为,美联储加息后的影响主要分成两部分:对美国国内来说是较为正面的影响。加息后稳定了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推进了美国利率正常化,对美国国内的经济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全球影响来说是偏负面的影响。美国加息会引起全球资本向美国流动,因为利率上升后使美国资金回报率上行,对资本吸引力变强,这主要会影响到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资金被抽走。新兴国家的资本外流会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减慢,大量外流的资本还会导致这些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美国加息还会带动全球国家货币政策转向,推动全球利率上行,现在很多国家正在或已经退出QE,全球利率的上行还会带来债市转熊。3影响分析对特朗普政府而言,加息并非好事事实上,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美联储逐步加息并不是件好事。首先,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元升值,而强势美元则不利于美国出口,反而对促使美国进口增加。2016年,受全球需求疲软和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全年美国贸易逆差小幅上升至5023亿美元,为2012年来最大年度贸易逆差额。此外,在2016年12月美联储加息之后,美国1月份贸易逆差环比增长9.6%,达到485亿美元,是2012年3月以来的月度最高水平。同时,美联储加息还会催生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债务水平。过去八年,奥巴马在任期内大量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在第一个任期,国债就累计超过6万亿美元,第二个任期里又累计增加超过3万亿美元的国债。截至3月15日,美国债务已经高达19.9万亿美元。美国政府能够大量举债,也得益于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减息,举债成本大幅降低。但现如今,特朗普希望通过大力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还将向国会要求1万亿美元基建支出,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是,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之后,必然导致政府借钱的成本越来越高。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测算,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的4年里,美国国债将猛增10万亿美元,到2020年底累计国债将高达30万亿美元。这将给美国政府和经济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甚至可能会引发空前的债务危机。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今年1月就曾预计,美联储每加息1%,未来10年政府预算赤字就会增加1.6万亿美元。如果加息到4%,未来10年政府赤字就会增加6.4万亿美元。4别只盯着加息,大招可能在后面目前,美联储表示2017年将完成三次加息。彭博社对45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显示,今年的另外两次加息将在6月和12月发生。目前加息预期图:红色曲线(图片来源:彭博社)也有部分机构(如瑞士银行)预计,如果财政扩张程度足够,就业持续稳定增长,且通胀上升更快,今年可能加息4次。无论加息3次还是4次,都意味着美联储正式进入加息通道。美联储上次一年内加息3次或更多还是2006年。彼时,美国房地产市场正疯狂扩张。不过,目前市场过分关注加息,而忽视了美联储的一个重型武器&&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以下简称&缩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降息,也就是降低美元的价格,让大家愿借钱,敢借钱;第二类是&印钞票&,增加市场上的美元,让债务危机中的企业、个人容易借到钱。美联储&印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向美国政府购买国债,也就是借钱给美国政府,让政府加大投资;第二种是购买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简称&MBS&),相当于借钱给金融机构。那么当经济好转,进入加息周期的时候,美联储也同样有两种方式收回流动性。一是加息,二是卖出手里的国债和MBS。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0.9万亿美元,三次量化宽松(即美联储直接购买债券等证券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这会导致美联储资产规模增加,以下简称&QE&)导致其规模迅速膨胀,到2014年末QE3结束,美联储的资产规模达到了4.5万亿美元。QE结束后,美联储对持有到期的证券进行同等规模的再投资,以维持资产负债表规模不变。比起今年美联储到底加息几次,市场可能更应该关注这种&再投资&缩小的开始时间。就在北京时间2:30举行的记者会上,耶伦也亲口表示:美联储讨论了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并将按可预见的方式循序渐进地缩减资产负债表,但暂未做出决定。换句话说,美联储正在考虑将之前金融危机救市投入的巨额资金逐步收回,但这个决定尚未正式作出。今年3月,高盛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第4季度启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即缩表。2017年第4季度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2018年2月美联储主席耶伦和副主席费舍尔的任期都将结束。鉴于特朗普在大选期间对耶伦保持低利率的政策颇有微词,并一度扬言要换掉耶伦。所以,耶伦任期结束后,特朗普很可能提名一位新的人选,并且很可能得到共和党主导的参议院同意。对照耶伦的前任,伯南克在2013年12退出QE3,2014年2月就离开了美联储。所以,如果耶伦在2018年2月初结束任期,则有可能在2017年底开始缩表,为未来的美联储政策定调。高盛认为,美联储今年内开始缩表的可能性比四次加息还要高。而根据日美联储发布的《政策正常化原则和方案》,在退出宽松政策的路径选择上,美联储明确了先加息、后缩表的顺序,同时也明确了将以停止到期债权再投资的方式减持债权,而不会直接抛售MBS。与通过加息来提高资金成本、抑制贷款活动相比,&缩表&等于直接从市场中抽离基础货币,是更为严厉的紧缩政策。对新兴市场而言,在特朗普减税政策带动下,大量资金可能回流美国本土。如果美联储再通过缩表来回收流动性,将导致美国以外市场出现&美元荒&,届时新兴市场的汇率稳定性将面临新一轮考验。
[责任编辑:李明1 PX038]
责任编辑:李明1 PX03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3884
播放数:1867756
播放数:497032
播放数:5808920|||||||||||||||
您的位置: &
& 美国加息周期到来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自2015年美联储首次加息以来,美联储的月基准利率经过两次加息,已经从2015年10月的0.12%上升到了2017年2月的0.66%,并且,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动态趋势来讲,利率上调仍将继续,美国加息周期已经到来,应该没有疑义。
  美国为何要继续加息?中国尽管实行越发严厉的资本管制,但美国作为发钞国,它的货币政策必然对中国造成不可等闲视之的冲击。这些冲击来自何处,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正视。  美国为何要继续加息?
  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应当紧缩还是宽松,主要取决于经济基本面。那么,用什么样的经济指标来判断经济基本面的好坏?美国经济学家泰勒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根据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高低来决定货币政策的选择。
  央行给定一个目标通胀率,假如实际的通货膨胀率高于它就选择紧缩性货币政策,反之则相反;假如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则应当选择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反之,亦相反。此为“泰勒规则”。
  但实际情况却要复杂的多,自1993年泰勒规则形成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对央行货币政策带来巨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全球化;第二是金融部门从分业经营重新回归混业经营。
  全球化对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是,作为政策选择依据的通货膨胀指标会失真。比如在2002年时,在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已经超额增加货币供给,按理应当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防止经济走向泡沫化。
  但是,由于大量来自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价廉物美的进口商品压制了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从而导致美联储的误判,以为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间窗口尚未开启,因此错过了政策窗口期。
  此外,美国的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给货币政策选择带来另一个干扰因素。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情况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信贷市场和以投资银行为主体的资本市场是分割的,因此,央行增加的货币或者信贷是不能自由在这两个不同的市场之间自由流动的。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在决定选择紧缩还是宽松货币政策时,只要盯住物价(通货膨胀目标)即可。但是,一旦政府放松管制,允许金融业混业经营时,货币与资金就可以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自由流动。于是,又会发生货币供应已经过度的时候,物价居然可以不涨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当美国发生这种情况时,恰好处于IT产业高频率原创的新经济时期,结果,有不少的经济学家对美国当时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但是物价却未出现上涨的现象称之为“新经济”,并荒唐的认为新经济造成了通货膨胀的终结。
  直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人们才知道那些超量增加的货币其实是通过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自由流动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和金融衍生市场。因此,当货币政策当局忽视这一点,而不对资产价格加以关注,并将其纳入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时,就难以避免起始于2002年的格林斯潘泡沫。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今天的货币政策制定者不仅需要关注物价,而且还要关注资产价格(包括股票价格和不动产价格)。此外,就物价更加容易受到自由贸易的干扰而言,货币管理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把失业率的变化置于优先地位。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美联储才决定从2016年起变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具体来说,尽管美国的物价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但是美国的股票价格已经突破历史高点,产出缺口几近消失,如若不再进入加息通道,就极有可能重犯格林斯潘2002年的错误。  “货币廉价”的经济体首当其冲
  美联储加息必定会产生巨大的外部效应,原因就在于美国是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发钞国,美元则是世界货币体系中最为重要的货币锚,一旦美联储加息,就会产生全球性的溢出效应。
  从历史上看,自从1979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旦走上周期性加息之路,其对世界各国的溢出效应基本上都是负面的。
  1983年美联储加息,1985年美国发生了银行危机;1987年美联储加息,1989年美国发生了信贷危机;1994年美联储加息,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金融危机;1999年美联储加息,2000年美国发生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危机;2004年美联储加息,2007年美国又发生了次贷危机,并在2008年演变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
  这些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加息不仅会减少现金流量,而且还会导致债务成本增加和资产价格下降的恶性背离,在这种情况下,凡是在低息时期大量借款负债,或者使用金融杠杆购买金融资产、特别是不动产的行为人便会陷入债务危机,直至违约或者破产。
  接下来,当这种现象由个别的转变成为丛生性的时候,就会导致全社会的资产负债表失去平衡,进而引发以上所说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
  上个世纪8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两次危机都是由过度使用杠杆且期限错配(借短用长)造成的,这两次危机的区别仅仅在于银行是否出现倒闭潮。
  墨西哥的危机则是因为在美元利率处于低位时大量对外借款所致,危机之所以会发生在墨西哥,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墨西哥不仅受低利率诱惑大量融资,且有高达70%以上的外来资本属于投机性的短期证券投资,一旦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这些资本必定回撤。
  发生在2000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和2007年的次贷危机则是两次极为典型的泡沫破灭的危机,前者是资金过度流向了互联网,后者则是资金过度流向了房地产。前者以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暴跌而告终结,后者则直接导致了2007 的次贷危机,并且最终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
  从以上的各种金融危机中,不难发现,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外部溢出效应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最容易受到美联储加息冲击的经济体大都具有以下特征:加息前有大量外来资本流入,且短期投机套利资本流入占据较高比重;低息借贷、高杠杆购买价值高估资产;以及期限错配、用短期借款做长期投资等。
  简单地讲,凡是试图使用廉价货币来做非生产性投资的行为人或者经济体,都会因为美联储加息而陷入程度不同的金融危机,危机的程度几乎与杠杆率正相关。  唯有以严厉监管和结构性改革应对
  今年一季度美联储实施了第二次加息行动,加息后美元指数不涨反跌,美国股票市场不跌反涨,有很多人以为美联储的货币调控政策失灵了,因而不惧怕美联储加息必定会产生的货币与金融的紧缩效应,仍在积极的扩张资产负债表,继续放大杠杆。
  其实,美联储第二次加息后的市场表现并不反常,因为任何政策都会有滞后效应,除非被市场预期到。
  本次美国的加息周期才刚刚启动,政策效应尚未完全显现,故而极易导致市场对政策的错误理解而继续以往的行为策略,但这样做将会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今天的杠杆率越高,明天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就越高,今天的负债率越高,明天应对危机的能力就会变得越弱。
  尽管美联储加息具有滞后效应,但廉价货币时代已经结束,扩张资产负债表、增加杠杆去购买高价资产的做法已经不再可行。
  面对美联储的加息政策,我们唯有采取以下的政策组合才有可能避免由美联储加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一,宏观审慎;第二,发展实体经济;第三,必要的资本管制。
  高质量的宏观审慎政策应当涵盖以下政策要素:一是控制资产价格,特别房地产价格;二是降低杠杆率,紧缩市场行为主体的资产负债表。
  三是增加金融体系的透明度,尽可能把表外金融活动变成表内,至少应当纳入宏观监管部门的监管视野。比如国有企业的财务投资、商业银行的理财金融、企业相互间的金融拆借、以及互联网企业的支付体系等,都应该得到有效的监管。
  发展实体经济是避免金融危机的最好方法,将金融资源优先配置于最有效率的实体经济部门,不仅可以起到稳定金融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带来国民经济可持续的增长,并起到阻止资本外逃的作用。为此,就必须认真解决实体经济资产价值过低的问题。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资金之所以不愿意流向实体经济部门,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的资产价值过低,过低大致上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构成的:政府实际税率过高(税、费、租合计);工资成本上涨过快(工资上涨严重背离劳动生产率);以及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因此,加快税制改革、杜绝把名义工资当作收入再分配的工具、保护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等是振兴中国实体经济的理性选择。
  最后,为阻止短期套利投机资本的外逃,必须加强对资本项的管制。资本项的管制应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过多借入;二是过快流出。
  当宏观管理当局在国内推行宏观审慎政策时候,必定会发生本土企业到海外融资的现象,在国内资产处于高位,而国外融资成本因为国内加强金融监管相对较低时,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如若不加管制,就会导致过多资本流入,放大美联储加息的冲击。
  为了保持金融稳定,我们不仅需要控制短期资本流入,也要控制境内资本的过快流出。为了控制资本过快流出,不仅需要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监管,而且还需要保持货币的利率平价。这意味着在必要时,货币管理当局还得跟随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提高国内的名义利率,或者保持比较坚挺的人民币汇率。
  不过,所有这些应对冲击的政策都会伤及中国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没有国内财税体制和劳动力市场的改革来对冲这样的冲击,这些政策组合都可能是难以付诸于实践的。所以,为应对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冲击,加强监管和深化改革两者缺一不可。
文章得分:
{{scoreOption}}
&/&本刊记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