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不是二战结束标志之初在美国的主导下成立的

美国的中东政策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继续浏览相关话题:
图文编辑模式
17:08:13&)
138798字(21097/1)
( 20:58:01)
19字(97/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下列不属于这一体系的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关贸总协定
试题分析:“二战”后,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美国趁机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金融方面:美国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这一体系的三大经济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联合国是二战后成立的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故选D。点评: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试题“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下...”;主要考察你对
等知识点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的体现。。中国具有悠久的法制历史。自秦朝以来,中国历朝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形成了具有特色、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法律制度上,秦代崇尚法治(采用法家思想)。……在法律的实施上,秦代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法网过密导致了社会矛盾的迅速激化,并称为秦王朝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材料二
汉初,革秦之弊,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简的《九章律》,约法省刑,简易疏阔。……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废止了部分肉刑,反映了司法的进步。
——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洪武三十年颁布的《大明律》是中华法系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法典。……有关经济、行政、军事和司法制度方面的立法,较之前代更为发达;……在量刑上,明律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将所谓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定为常赦不原的“十恶”
——摘自《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秦汉两朝法律制度的不同特点。从秦到汉法律制度的变化反映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明律》与秦律相比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社会法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三个部门各自职责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CAUC-形式与政策试题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CAUC-形式与政策试题1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03​学​年​形​势​与​政​策​课​考​试​题​库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摘 要】首先,文章从政治领域法角度对战后国际秩序及国家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根本区别及联合国在国际"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浅论二战结束后国际秩序调整和国家间关系
2014年2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首先,文章从政治领域法角度对战后国际秩序及国家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根本区别及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接下来,又从经济领域的角度,论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并具体说明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两大阶段。 中国论文网 /4/view-6388839.htm  【关键词】战后国际秩序;国家关系;联合国;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国际秩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国家间的关系影响十分明显。其中最重要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欧洲传统优势的迅速衰落,同时催化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使20世纪初就开始发生的国际政治格局的重新确立得以完成,即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政治格局不复存在,而形成了新的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这一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在政治领域的表现,就是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政治领袖以谈判形式确立的雅尔塔体系重要部分之一的联合国,而在经济领域的表现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联合国与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一)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根本区别   联合国作为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维护者,反映了战后时代的需求及反法西斯同盟国对世界格局的种种期待。同时,它的成立也吸收了在其之前存在过的国际联盟的发展经验,并去除其中的不足。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建立的国际组织,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和对和平的向往追求,因此国联的建立具有极其重大的开创性意义。但同时,由于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反映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最终结果,因此国联的存在同样也反映了战胜国的国家意志和战略需要,其一切的行为活动都是出于维护战胜国的既得利益来考虑的。这说明国联在所谓的“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因而在众多国际事务中屡屡失败。联合国虽然在历史渊源方面与国联关系紧密,但由于联合国的建立是为了试图重新规划良好的国际秩序,因此必须克服以往国联所具有的弱点。同时,联合国宪章的颁布又强化了其存在的基础和地位。因此,联合国的行为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面对刚刚结束的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的两次世界大战,必须对今后如何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这一问题做出严肃的回答。为了达成战后迫切需要和平发展的共识,反法西斯同盟国将各自的意识形态差异暂时搁置一旁。同时,为了使战后的国际友好合作顺利进行,实现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全面发展,联合国又以尊重人权和福利为原则,将和平发展以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宗旨写进了联合国宪章当中,体现了同盟国对战后世界的战略性思考。   其次,联合国宪章规定了会员国资格的普遍适用性,使世界各国能够有平等的地位,有同样的发言机会,保障了小国弱国的国家利益。联合国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全球一体化的政治体系,各国之间相互依存并保持密切合作。在权力划分方面,联合国的权力构成是由大会、安理会等六大组织及其他辅助机构共同维系的屋顶式结构,体现了民主公平的国际原则。   (二)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联合国成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和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这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取得的最大功绩。   第一,虽然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处理中也曾犯过一些错误,因此并不是完美的。但在“大国一致”原则的指引下,如果发生大国不一致的情况,安理会就无法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触犯大国的利益,从而抑制了战后潜在危机的加剧,使美苏的正面冲突始终未能发生,因此使得战后世界在整体上的和平局面得以维持。   第二,战后的世界格局在整体上和平发展的,但仍存在一些较激烈的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不利于国际间的安全稳定。对此,联合国为妥善解决这些地区争端做了大量的工作。联合国为了促进区域战争的尽快结束开展了无数次重要谈判,使许多即将爆发的战争消失于萌芽当中,为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联合国在国际军事控制及裁军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是,在一些用和平手段无法解决但又未升级到武力解决程度的冲突问题上,联合国成功地创立了维持和平行动这一有效的问题处理机制。维和行动,意即派遣维和部队到冲突地区维护货恢复该地区法和平局面,而维和部队属于不具备强制力的军事组织。这一机制创立以来,联合国为解决地区冲突进行了多次维和行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   为了维持战后世界在经济领域的良好秩序,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主导下,逐渐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性质的金融机构,并通过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国际贸易原则,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洗礼之后,各国都认识到只有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往来与合作,才能避免全球经济的萎靡,走上快速稳定发展的道路。美国凭借其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开始重手从金融、投资和贸易这三方面来重构国际经济秩序。在金融方面,为使汇率保持稳定,平衡国际收支,构建了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在投资方面,为使战后经济能够快速得以复苏,大力支持对外投资及筹措资金;在贸易方面,则努力扭转了愈演愈烈的高关税保护主义和带有歧视性的贸易政策,实现了自由平等的国际贸易。这一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支撑,就是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决定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在于稳定成员国货币的汇率。组织的成立在防止竞争型货币发生贬值方面发挥了作用、由于取消了国际交易中的外汇限制,因而能够形成多边支付的货币体系。如果条件允许,可向遇到国际收支困境的成员国提供暂时的国际融资,维护国际收支平衡。世界银行则与之不同,可以向成员国提供期限更长的融资,以满足成员国在经济建设中的资金需求,辅助其复兴和开发。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都已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其成立之初是以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及经济格局为依据的,更重要的是其存在的基础在于对美国在经济领域的绝对控制力的严重依赖。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得以维持的前提就是美国拥有绝对的黄金储备优势,且能够保证美元的稳定。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崛起,同时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就,这使得美国的经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同时,国际收支逆差也开始逐年增加,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呈现出减少的趋势,这使得美元的国际信誉受到了严重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逐渐显示出了动摇的迹象,其内部缺陷已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和谐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形成了国际货币金融市场愈发混乱的局面。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迫使美元先后出现了两次贬值,主要西方国家不再履行保持美元汇率的义务,转而实施了浮动汇率制,从此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经济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打破了美国在国际经济上的垄断地位。国际货币格局为此受到了较大影响,美元、西德马克、英镑、日元等都能够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带来了浮动汇率的合法化以及汇率安排的多元化。在这一背景下,众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适时提出新的经济秩序的强烈要求,“牙买加体系”由此诞生。在这一新的经济秩序下,成员国将不得操纵汇率,从而保证了国际收支调节的正常运作。同时,成员国应受到基金组织的监督,黄金得以自由流通、最后,还强化了特别提款权,进一步削弱了黄金和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目前,这一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之中。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国际秩序调整及由此引发的国家关系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了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及三大经济组织在当今世界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仍是维护世界秩序的基础力量。同时,随着世界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这些组织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为今后的和平稳定局面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尽管目前的世界大局在一定程度上仍带有强权政治色彩,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状况,但这恰恰是国际组织应逐一解决的根本任务,还需今后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唐彦林,王海波.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及其变革政策评析[J].太平洋学报,):126-128.   [2] 刘丹,何笑青.雅尔塔条约体系在处理钓鱼岛争端上的国际法地位[J].太平洋学报,):133-135.   [3] 李双元,李赞.构建国际和谐社会的法学新视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社会本位理念论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178-179.   [4] 周云涛.浅论国家利益与均势外交的契合――以美国与东亚关系的几段史实为例[J].东南亚研究,): 267-168.   [5] 王义桅,倪世雄.均势与国际秩序:冷战后时代的思索[J].世界经济与政治,):191-193.   [6] 徐新原.论相互依存与亚洲国家间的合作[J].广西社会科学,):156-157.   作者简介:霍子君(1987.01- ),男,汉族,天津人,外交学院2011级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外交。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结束的标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