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房价:是狂跌2018房价暴涨还是暴跌涨

  奥巴马连任四年了,这四年中国没有外战和内战,房价就不可能大跌  崩溃论者整天说美国要收割中国  殊不知美国和中国根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中国支持奥巴马连任,美国欢迎中国富二代官二代去美国移民美国  奥巴马是亲中国的,记住就行,他不可能让中国崩溃的,哈哈  看到傻空一直在意淫房价暴跌,我真替你们着急啊  想想现在那些人手里房子最多,政府可能让房价暴跌吗,即使跌也肯定不会超过20%  房价大跌,银行都破产了,国家也要大乱了,政府可能看着他们发生吗?  友情提醒:   1.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社区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影响他人阅读的行为。广告发布到分类信息。  4.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社区立场。  5.转载文章请注明出自“天涯社区( )” 并署上作者姓名,商业用途须获得作者和本社区授权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 更多
  傻空们该买房时不买房,现在买不起了  就骂国家,骂ZF,骂二当家。。。  不说你们了  看到无数人因为买房发家致富,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傻空们永远是正确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  身边有些傻空该买房时不买房,把买房钱都去炒股了,现在已经亏了不止一半了
  所以啊,钓鱼岛打不起来啊。
  从题目看也不能说不正确,但是有误导和避重就轻的嫌疑,不大跌但是不代表不跌,跌多少算是大跌?这是问题的核心,因为现在跌下去帮助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缓解社会压力差不多已成共识,如果跌50%以上算是大跌,跌40%左右及以下为一般跌的话,那P民也算是有福了。。。,这里确实需要国际和国内两个视野,不能单看国际也不能单看国内,什么阶段就干什么阶段的事情,这里历史赋予LD的责任。。。  
  几千年来,每一代人都经历了大灾大难。唯利是图,利令智昏的炒房囤房者,以何德何能来幸免呢?  .  大多数人缺乏警惕性。在房牛市里,炒房囤房者相信房价永远上涨,即使下跌也是短期的,之后也会创新高,所以死了也不卖。房奴乐观地认为:未来20年,自己有能力付清剩下的按揭款,不买就可能永远买不起,所以,死了也要买。开发商乐观的认为:需求源源不断,皇帝女儿不愁嫁,盖起就是赚到,所以,死了也要盖。  .  他们认为房价永远上涨,实际上是连日出日落、潮起潮落、河东河西、树高有顶、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这些客观规律都不懂,连价值决定价格、客观经济规律比倌强、天子只是上天的儿子这些基本道理都不相信,实际上已经严重冒犯了上帝(客观规律)的天条,负资产危机将是对大逆不道人群的惩罚。换句话说,上帝欲其亡,先令其疯狂。  .  1、树欲静而风不止。20后的人,总觉得在1945年打败日本后,两党各有优势,都与美国友好,会走美式两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政府的道路,谁料到会有双方共死伤数以千万计的全面内战,最终老蒋被赶到台湾去重新投胎。  .  2、人欲和而鬼不让。30后的人,觉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将是世界和平,特别是1949年开国大典后,再无战争,经济快速发展。可是世事难料,美欧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30年。1950年底,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把朝鲜打得快要亡国了,“美国鬼子”把炮弹打到东北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有13个,是“阶ji兄弟”。朝鲜唇亡,中苏齿寒。社会主义阵营里,经过苏联老大哥的首肯,老二中国出人,苏联出部分军火,与资本主义阵营血拼。志愿军打着“保家卫国”的红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死伤40万人,终于把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以南去。后来又有文革浩劫,死伤不少。  .  3、心欲安而身不宁。大饥荒和“苏联外资撤走”的故事。40后的人,总觉得战争打完了,全力搞生产,生活会改善。事与愿违。1960年前后三年,百姓饿死“N千万人”。比血流成河大厮杀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死亡人数还要多。如今,这代人己退休了,许多人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艰难度日。不相信的,去问读过书的如今65岁以上的人,超过30位就能得结论。内因是主要的,7分人祸3分天灾。人祸是指1958年以后的左倾错误,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吃大锅饭,干部普遍夸大粮食产量,结果是农民的粮食被过度上缴。外因是次要的,包括1949年后欧美国家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封锁和1960年后中苏的分道扬镳。1960年,中苏两国因为“主义之争”,分歧越来越大,关系越来越紧张,抗美援朝军火费的还债加快步伐,只好“瓜菜代”米面,勒紧裤腰带,以猪肉罐头、粮食和水果还外债。在苏共于1961年10月的“二十二大”通过了新党章后,两党矛盾急剧上升。1962年,赫鲁晓夫一声令下,“苏联外资和专家突然全部撤走”,中国的基建大量“下马”。中国为了度过灾难 “下放”一大批城里人回老家支援粮食生产,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许多工厂被疏散到三线地区,动员一大批人员到三线搞战备工程兵工厂,于是城市里冷冷清清,房屋大量闲置。  .  4、民欲富而官不行。50后的人,总觉得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会有好日子过。天有不测之风云。1960年前后50后饿死数以十万计。想上学遇到大学停办7年。该工作时绝大多数上山下乡当农民。遇到抗美援越战争。想结婚来个男28女25。想生孩子遇到独生政策。三四十岁遇到国企改革而下岗。孩子上学遇到教育改革要啃老。孩子(80后)结婚买房要啃老。自己年老两手空空,遇到医疗改革如何是好?   .  5、你欲忘而他不变。中美原来是敌我矛盾,朝战越战有“二箭之仇”,西方食利集团的殖民主义本性没有变。美国形成对中国的C形包围圈日益巩固。  .  6、国欲安而帝不静。为人做事应该有危机意识,负债要适度。304050后遇到的麻烦主要来自日帝美帝苏帝。60后70后80后对中美关系的变化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炮火式战争已基本结束,但不见硝烟的杀人不见血的经济战争将日益激烈。  .  7、厂欲发而倒不少。如果人民币升值到6,然后热钱出走引发人民币贬值到10,那么就会刺破房地产泡沫,许多企业将倒闭,失业率将大幅增加。断供的情况就出现了。  .
  8、中欲强而美不允。中美打经济战就会鱼死网破,同归于尽,两败俱伤。这是普通人对世界拳王的呓语。心软不带兵,战神林彪总是在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我不要你的伤亡数字,我要的是胜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一将功成万骨枯。英国、日本和苏联先后被打成跛脚,美国从讲师级骨科医师逐步上升到正教授级,所以万骨枯后一功成。  .  9、城欲荣而村不容。六十年来的城市化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会中断,甚至倒退。1960年前后三年大饥荒,不得不大规模压缩基建,2000万人精简回农村,支援粮食生产。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文斗加武斗,经济下滑,城里安排就业困难,粮食吃紧,不得不在1968年之后发动城里人(80后的父母)上山下乡,城市里冷冷清清。一旦有日本杯具发生,或再一次经济危机,将会有大量的农民工回乡或退到四五线,全国城市非自住房有1亿套(大约是城市住房总量的百分40),到时租价房价必然大跌,你的身边现在有许多百万富翁,那时你的身边会有不少十万负翁。  .  10、水欲平而流不断。文化水平高不是真正的优势。从普及情况看,目前的本科毕业生,相当于40后的小学毕业生,50后的初中毕业生,60后的中专毕业生。80后的本科毕业以上的大约占同龄人的百分15以上,而“50后”读到初中毕业生以上的占同龄人的百分15以下。1990年前后,在国营或地方国营企业里工作的“50后”的初中毕业生,是领导阶级工人老大哥,文化程度是较高的,又红又专。谁知一个改革闷棒打下来,大多成了下岗职工,目前大多生活在城市生活底层。  .  11、钱欲多而机不止。中国许多40后50后几次经历连续几年没有增多一分钱工资的情况。通货膨胀导致口袋里的钱变少,口袋的钱增多的速度总是低于印钞机的速度。  房欲涨而汇不支。央行印钞票支持炒房,会伤害经济,伤害银行,最终导致热钱出走,卷走央行的外汇。即使严重通货膨胀也调控资金过多流入房市。  .  12、路欲平而坡不少。现在的80后,觉得自已的未来是康庄大道,阳光明媚,对自已的文化程度和年龄优势很有信心,盘算着今后每年收入会增多。买房也是按20年里会增多来安排的,没有危机意识。其实,30后,40后,50后在年轻时比你们更加革命精神焕发,异想天开,结果一生遇到许多意料不到的事情,被搞得措手不及,穷困潦倒。  .  13、牛欲久而熊不止。2008年房价大跌时,没有外资明显流出,不算致命。从波浪理论说,2008年的房市只是牛市里的笫二大浪中等回跌,是千金难买牛回头。是牛市第三大升浪,是牛市不言顶。2013年前后可能是熊市ABC大跌浪,是惨烈的全军覆没,是熊市不言底。
  别的不清楚,奥巴马是亲中国的?不是吧
  整个欧美都等着移民救社保呢
奥巴也考虑吃完这一波
把产业链拉回国内求稳妥  都很慎重
确实不好打起来  国内外
到处都在找油水
  吃野菜总还是能过的
但都是吃肉吃惯了
放不下身段
  想想现在那些人手里房子最多,政府可能让房价暴跌吗,即使跌也肯定不会超过20%
  @飞鹰4号 11楼   想想现在那些人手里房子最多,政府可能让房价暴跌吗,即使跌也肯定不会超过20%  -----------------------------  别人房子的成本多少 你能比吗?
  房价不会大跌的,房价跌了谁去买地,谁去搞基建,谁来完成城市化。  苦逼的草根80后,力量太弱了,只能妥协做房奴。  当然,房价上涨的空间也很小了,涨的太快,再涨有钱人都会去国外买房发展了。
  但愿如你所说,您是在预测吗?预测这东西很难的,
  这是个山寨的深蓝
  楼主是假深蓝。真的是数字1,假的是大写字母I  
  LZ还是花点钞票让天涯斑竹给ID加个V再来冒充名人吧  
  美国推出QE4,中国又要大放水了,预测房价还要涨30-40%  今年年中已经买房了,我就赌奥黑会连任,然后大放水
  房价不可能跌 别听牛刀天天瞎咋胡~~崩溃论和唱空论都是为了应和大众博取眼球  他可以无限期长空下去
吃亏的可是我们这些老百姓  什么北京空置300万套 搞笑
最近北京房子卖的可火爆了
量价齐升~  房地产股的表现足以说明一切~
  在所有人都认为房价还会升的时候。。。  
  鄂尔多斯
  白银理财交流群  多了解一种投资,财富多一份保障  广告请绕开【群号: 】  欢迎大家加入,共同探讨交流 【验证码:8808】
  跌不跌其实意义有多大呢?  
  如果有同样的现金和房产 我一定会选择现金 因为我可以钱生钱 每年收益也不低 基本能和房价上涨打个平手 本金我也可以随时动用 关键本钱是我的 而我选择房产的话 本钱一下子就是别人的了 房价涨跌我也说了不算 房产变现的话是件不小的麻烦事 机动性非常差 最关键是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房子的人想卖房子 所以从这一点来讲 从长期看买房的人是被动的
  现在中国经济已被房地产绑架了,只要房价大跌,绝对天下大乱  想想唐末,明末农民战争是多么激烈
  QE5,QE6,...,美国会一直QE下去的,所以房价会一直涨  只要跌了,就会天下大乱,国将不国
  新房2年下跌30%,负债率大于50%的二手房都亏钱79%以上  .  一、新房2下跌30%,二手房就可能亏钱79%以上的计算  .  1、(二手房每年折旧2.5% + 每年平均交易税费和房产税1.5%) × 2年 = 二手房损耗8%。  .  2、新房下跌30% + 折旧和税费损耗8% = 二手房总市值减少38% × 假设最高价时一套新房的总市值是1000万元 = 二手房总市值减少380万元。  .  3、1000万元 – 380万元 = 一年后卖出可以得到纸币620万元。  .  4、620万元 – 尚有欠款500万元(即下跌2年后的负债率50%)= 与银行结清后剩下纸币120万元。  .  5、每年通货膨胀损耗8%,说明2年后的120万元已经贬值。120万元 / 1.08 / 1.08 = 只相当于2年前的103万元。  .  6、卖出时负债率为50%,说明先后投入资金50%(500万元)。103万元 / 先后共投入500万元 – 1 = 住房变现资金缩水79%。  也就是说,不管你买入早晚,不管你买入成本高低,经历“新房价格2年下跌30%”后,“2年后负债率大于50%的二手房”的变现资金都缩水79%以上。  .  7、二手房财富缩水79% - 新房只下跌30% = 损失多了49%,为什么?因为每年通货膨胀损耗8%,因为每年折旧损耗2.5%(40年),因为每年平均房产税交易税费损耗1.5%,因为按揭杠杆放大亏损。  .  .  二、许多人在第二年不得不断臂逃生,割肉止损  .  因为那时的房熊市是在牛市不言顶后发生的,因为亏钱效应使得抛盘越来越多,所以,将出现熊市不言底的情况,谁也不知道房熊市将持续多久,就像目前谁也没有料到房牛市会持续30几年一样。  .  2年缩水79% - 第一年缩水52% = 第二年增多损失27%,而第二年实际上只下跌10%,说明继续持有二手房亏不起,而且追加的月供也被缩水,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于是许多人在不断亏钱的情况下不得不断臂逃生,割肉止损,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兵败如山倒的情况就出现了。  .  .  三、下跌二年后才卖出造成的损失  .  1、新房2年下跌30%,二手房亏死79%,因为有惯性,有亏钱效应,所以熊市不言底。  .  2、每年养房成本12%都无法转嫁,印钞机、拆迁机、税务机导致的亏损源源不断。  .  3、按揭高杠杆,年年放大损失。  .  4、在买方市场里不得不承当交易税费。  .  5、丈母娘不喜欢炒房囤房者,因为房子越来越多,每年亏钱越多。  .
  其实,真实现状是除非发生战争了,否则房价必然大跌。。。
  最讨厌山寨别人的了
  @深蓝I789 16楼
15:10:18  美国推出QE4,中国又要大放水了,预测房价还要涨30-40%  今年年中已经买房了,我就赌奥黑会连任,然后大放水  -----------------------------  无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战争与房价:是狂跌还是暴涨?
  在大多数朋友的心目中,战争会使房价下跌。这个想法其实并不靠谱,有些时候,战争恰恰能让房价上涨。比如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吧,在历史上,这个城市的房价至少出现过两次暴涨,都是战争造成的。  第一次房价暴涨发生在800多年前,那时候北宋刚刚灭亡,女真人的军队在中原地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逼着北方人向南逃难,一批一批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富商大贾、市井小贩、儒生秀才、青楼女伎……成群结队涌向江南。刚开始,宋高宗定都在南京,逃难者也跟着到南京去,一时间南京房租大涨;结果金兵进逼石头城,南宋小朝廷赶紧迁都到杭州,于是大伙也纷纷往杭州扎堆儿。当时所有人的心思都一样皇帝待的地方肯定是最安全的,跟着他走没错。那么多逃难者,再加上拱卫皇室的驻军,粗略估计不下100万人,加上杭州原有的居民,人口总数大约在150万左右,而杭州城区加上近郊也只有50平方公里,所以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3万人,这个密度超过今天的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跟上海中心城区基本持平。当时楼房不多,没有什么高层和小高层,人口之拥挤,房屋之紧缺,是可以想象的。人多房少,供求失衡,房价自然要涨,再加上军费紧张,朝廷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原先百八十贯就能买下的院落,后来花几十万贯还买不到,在杭州有空房出售的土著统统发了横财,而北方难民中的广大低收入者只能露宿街头,望房兴叹。  第二次房价暴涨发生在60多年前,那时候日本刚刚投降,杭州刚刚结束沦陷的日子,在日军占领期间被迫逃到乡下的居民开始返城,很快恢复到了抗战前的人口数量;而经过8年的战争,城里的房子至少三成被炸毁,部分返城的居民找不着自己的家了,只能先租房住着,或者另买新的。还有一些房子完好无损,但是就因为曾经被日军和伪政府官员占据,抗战胜利后被定性为“敌产”和“伪产”,封条一贴,就成了公房,有的成了政府机关的办公场所,有的直接分给国民党的大小干部,成了官老爷的私宅。一来人多房少,二来分配不均,三来这时候法币开始贬值,通货膨胀也露出苗头,三方面因素同时起作用,房价上涨、房租上扬、普通百姓住不起房,就成了必然结果。  1946年10月,在杭州中心城区买一幢两层4间的小楼,需要黄金9公斤(由于法币开始贬值,大宗交易多用黄金计价),按黄金现价,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到了1946年12月,买同样的一幢小楼,已经需要黄金16公斤了。短短两月,房价上涨将近一倍。花几百万买幢小楼,搁现在的杭州实在不算贵,问题是当时老百姓的收入实在太低,在1946年年底,杭州市公办小学的高级教师月薪只有法币12万元,而同期黄金牌价是每克24万元,一个月工资只相当于0.5克黄金,需要积攒2000多年的工资,才能买上一幢小楼。  民国离今天较远,宋朝离今天更远,说个最近的例子:伊拉克。几年前,美伊战争让伊拉克房价大跌,却让伊拉克邻国约旦和叙利亚的房价大涨有些伊拉克人为躲避炸弹和绑架,逃到邻国约旦首都安曼和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他们对房屋的大量需求导致这两个地方的房价暴涨了一倍还要多。  原帖地址:.cn/postDetail.do?boardId=60&view=1&id=来源人民网强国论坛)(责任编辑:Newshoo)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购房者为买房家庭战争:老公坚持房价跌不攻自破
来源:房地产时报 日 09:05
浏览:1866 
把儿子的户口落下来
叙述人:王阿姨 年龄:63岁
马年买房,我纯粹为给儿子落户口,预算150万元左右,不贷款。
我家在北方的一个城市里,儿子从国外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工作,户口也迁到了上海,是集体户口。现在,儿子又去北京工作了,原单位的集体户口不能挂靠,要解决户口问题,最方便就是买套房子。我们夫妻两个退休了,积蓄不多,如果贷款买房,还款的压力就要儿子一人承担。他刚刚进入职场,工作、收入都不稳定,不敢让他背上还贷的压力。思来想去,买房只是为了落户口,既不住,又不出租,就买个小点的房子。这点预算买新房的话,就要到远郊;如果买市区的,就需要淘一下,一室户,40平方米左右的,可以买到。另外一个打算就是在我侄女的小区附近买房,有什么事她可以照应一下。她住在七宝地区,这一区域,这个预算,应该可以买得到房。这也是我侄女的想法,我也很赞成。
父母需要单独住房
讲述人:林小姐 年龄:不详
最近半年,我都在筹划买二套房的事情。2013年年底,我的二套房差点就买成了,但定金合同签好后,卖家毁约,导致快到手的房子泡汤了。
我是&新上海人&,早在五六年前,便在徐汇区田林板块买了套两房居住。我儿子如今上小学二年级,从儿子出生开始,父母便从外地来到上海,替我们照顾孩子。由于生活习惯差异大,我们夫妻与父母之间的生活矛盾越来越大。去年,为了减少家庭矛盾,我在自己小区附近租了个一房,父母搬到一房居住,这样家庭矛盾减少了点。
但过了一年后,矛盾又来了:父母嫌住在出不划算,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让人心疼,而且住在出租房,总没有住在自己家放心。一家人经过讨论后,一致决定,买二套房,房源面积小点无所谓,但一定要有另外的一套房子。&买了二套房后,现在让父母住,以后等儿子长大了,给儿子做婚房。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买房都是必须的事情,不能再等了,所以春节后我就打算看房,趁着淡季,把房子买了再说。&
为留学的孩子买套房
叙述人:张小姐 职业:教育工作者 年龄:49岁
我今年准备在加拿大多伦多买套公寓房,投资兼给儿子居住。
去年,儿子去多伦多留学,申请到了学校住宿,但今年就不一定那么幸运了。学校住宿紧张,僧多粥少,学校公寓优先考虑大一新生。下学期儿子就进入大二了,很可能申请不到学校住宿了,到时只能出去租房。多伦多市中心的房租较贵,学校周边一室的公寓,租金超过1500加元,合人民币8000元左右。半年来,我一直委托那边的中介打听房源和价格,就搜集到的资料看,租金1500加元的房子,售价在30万加元。像我这种情况,在加拿大买房,首付款需要35%,年利率在2.8%。
之所以考虑在多伦多买房,主要是解决儿子的住宿问题,不用租房,直接住在自己家,安心学习;二是加元一直在跌,目前一加元兑换5.45元左右,而去年七八月份是6元多,贬值了8%左右;再说,我在上海已属限购,手头的钱也没有好的投资方向。我准备在今年4月份出手。如果儿子申请到了学校住宿,就把房子先租出去;如果没申请到,争取在放假时能搬进去。
[责任编辑:吴莉华]
还可以再输入400个字
亿房网房产微信
Copyright & .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亿房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房价暴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