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人员能兼职民政局公益性岗位人员吗?

社区公益性岗位招聘
最新公益性岗位招聘资讯
公益性岗位最新资讯微信扫一扫关注
您当前位置:
&&&&&&&&&&&&&&&正文
公益性岗位合同制,可不可以兼职村里的大队书记吗?
公益性岗位合同制,可不可以兼职村里的大队书记吗?
吉林省 长春 发表时间: 17:47
问题与我的不同!
找法网认证系统
温馨提示:只有认证通过的律师才能回复咨询。
一般不可以的
律所:吉林常春律师事务所 回复时间: 18:25
回答者将收到好评 好评数已记录
公益:公益组织
劳动工伤相关词条:
遇到女工保护问题您可以尝试: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找一个专业律师
根据您遇到的问题看相关法律知识
不用注册,快速回复,马上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您的问题描述越详细,律师回答越及时越准确~
绑定手机号
律师回复后我们将第一时间发送短信通知您!
请输入以下的验证码继续提交
找法推荐律师
劳动工伤律师
专长:劳动工伤
找法特别推荐律师
相关法律帮助
热门找律师:
热门问题:
热点推荐:
Copyright@ 版权所有 找法网()- 中国大型法律服务平台&你现在的位置:>>
[北片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及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座谈会]黑龙江省大庆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情况&
稿件来源: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字体大小:【】【】【】
  大庆市坚持把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作为推进全市就业再就业整体工作的重要措施,把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当做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加大气力真抓实干,切实加强和带动了全市就业工作的纵深发展。
  一、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一)基本情况
大庆市一直按照“以人为本,建设社区”的总要求和人员精干、硬件齐全、制度完备、功能完善的目标,逐步加大了社区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目前,市区共有32个街道和11个乡镇计187个社区和88个行政村,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465人,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234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四县设有49个乡镇和1个社区管委会计35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和419个行政村,配备专职工作人员639人。出台了《大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国家和省就业再就业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庆政办发[2006]72号),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明确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以及工作人员的产生办法等具体事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主管领导多次深入各县区调研检查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各种难题。同时,我们与人事、民政、财政等部门共同研究,协调配合,使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达到了机构名称统一、人员编制统一、经费渠道统一、办公场地统一、工作规范统一的“五统一”标准。
  (二)主要工作
  1、深入调研指导,夯实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基础。一是配备人员和办公设备。2003年初,在全市92个街道(乡镇)设立劳动保障所,222个社区设立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工作人员497人,建站率达100%。为市区43个街道(乡镇)、187个社区配备了微机、桌椅等办公设备,统一制作了劳动保障平台标牌,下发了制度职责。2006年大庆市被劳动保障部列为统筹城乡就业就业试点城市,启动之初搭建了农村劳动保障平台,为全市60个乡镇计497个村统一制作了乡镇劳动保障所、村劳动保障工作站标牌和平台制度职责图版。并为市区88个村劳动保障工作站配备了微机、桌椅等办公设备。目前,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达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二是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多次深入县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通过与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座谈、查阅基础台帐等方式,指导机构建设、基础工作管理、开展服务等项工作中存在问题,并明确整改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劳动保障平台工作的健全完善。三是铺设网络系统,实现全市劳动保障平台信息共享。邀请省劳动保障部门组织专家队伍对本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网络业务培训,确保每一个劳动保障平台都能够实现信息共享。2005年,结合《再就业优惠证》年检工作,创造性建立开通了《再就业优惠证》网上录入查询系统,由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录入基础信息,由街道、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再就业优惠证》实行网络化管理,实现了全市领证人员的动态管理和基础信息的网络共享,
2008年度,共年检《再就业优惠证》12.14万本,清理出因下岗失业人员退休、死亡等原因产生的废弃证2.22万本。
  2、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2003年至今,已连续五年组织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活动。协调组织市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单位专家讲解关于税费减免、优惠政策落实、就业培训、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统计报表等业务知识,并组织开展培训测试,确保了培训质量。同时,先后编印2期5000本《再就业优惠政策文件汇编》下发到每名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手中,指导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全面提升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目前,大庆市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已成为就业政策的宣传员、空岗需求的信息员、劳动纠纷的调解员、社区就业的服务员、社保对象的监督员和就业培训的指导员。
  3、建立入户走访制度,实施就业工作零距离服务。连续组织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送技能、送资金”的“五送”活动后,在调查摸清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状况、个人收入、技能特长、就业愿望等情况基础上,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基本情况、企事业单位用工、下岗失业人员求职等基础台帐;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逐户走访,“零距离”服务,先后上门服务15万余户,宣传指导劳动保障和促进再就业各项政策10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有力地宣传了就业政策,受到了下岗失业人员的普遍好评,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4、积极落实政策,挖掘岗位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指导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切实发挥工作职能,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一是积极推荐“4050”人员参加公益性岗位招聘,已在市区社区的交通协管、流动人口协管、书报刊厅、城管协管、劳动保障协理等岗位安置2162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二是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从事家政服务、家庭门诊、开办小餐桌、商品配送等灵活性就业岗位,已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是经常性深入辖区企业调查走访,推荐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让胡路区银浪街道劳动保障所借鉴公安部门户籍管理办法设计制作“连心卡”4000余张,分发到所辖社区,共推荐就业岗位302个,实现就业295人,真正实现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动态管理。
  5、选树表彰典型,形成创优争先良好氛围。自04年以来,每年组织召开全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表彰会议,对在引导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交流了经验,鼓舞了士气。
  6、明确程序标准,严格开展考核评估。一是成立由市劳动保障局主管副局长、就业局局长任组长,就业局各副局长任副组长,具体责任科室为成员的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评估考核工作。二是制发了《大庆市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考核评估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县区严格按照标准自检自查,整改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基础建设。市考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各县区,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问询等形式,实地抽查了街道(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机构建设、基础工作、各项服务、就业安置等情况。
  二、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情况
  2006年,大庆市首批评选出10个社区为“充分就业社区”,2007年评选出23个“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内有能力和就业愿望下岗失业人员6587人,实现再就业6157人,就业率达96%,其中“零就业”家庭人员全部实现就业再就业。08年预计评选出30个“充分就业社区”。
  (一)强化领导,夯实基础,切实推进就业服务具体化
  大庆市组建了由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任组长的“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发《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方案》,深入县区检查指导,对所申报社区评估确定创建单位,重点指导,强化推进。实现了“四统一”即:统一基础台帐。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台帐统一规范为《就业与失业人员基本情况台帐》、《企业用工信息台帐》等八本台帐,采取逐户走访等措施,做到辖区人员家庭状况清、技能素质清、就业意愿清、就业去向清、享受政策清的“五清”,录入微机动态管理,为发放《求职证》、《再就业优惠证》等项工作提供有力依据。统一业务指导。大庆市依据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为社区统一制发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发放流程等“四流程”、小额贷款发放指南等“五指南”、跟踪走访服务等“四制度”、每周编发1期《社区就业再就业专刊》,并指导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开设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就业援助等项服务,积极与辖区内单位建立岗位信息沟通合作制度,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统一基础数据库。在社区安装了“金保工程”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将全市劳动力资源状况全部录入信息库,实现了市、区(县)、街道、社区就业工作四级微机联网管理,做到了“一点登录,多点查询,网络互联,信息共享”,使社区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找到就业岗位。统一业务培训。坚持每年至少组织全市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一次统一封闭式业务培训,通过学习政策、探讨业务、交流体会等方式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组织创建单位开展集中培训,针对《创建考核标准》逐一讲解指导,并开展政策和业务测试活动,将测试成绩作为考核重要依据。
  2、人本服务,措施得力,全面提升就业再就业质量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硬性指标,是辖区有能力和就业愿望人员全部实现充分就业。大庆市要求
“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单位大力协调岗位、努力落实就业政策,辖区就业率务必达到95%以上,全面提升全市就业质量。一是针对居民生活需求引导就业。积极开发居民群众生活需求的手工编织、按摩、小饭桌等项目安置就业。萨尔图区益民社区和龙凤区龙凤街道,将中国结花艺、芦苇工艺画、珠串编织等专业技能免费送到下岗失业人员家门口,使其不出社区就学到了就业技能,现在他们的产品有20多个种类,带动300余人就业。社区居民高兴的说:手工编织编出了我们就业的一片蓝天二是针对驻区企业需求协调就业。据统计,2007年全市共有1987人通过这一渠道实现就业,其中,10个“充分就业社区”567人。红岗区铁人社区根据辖区实际,协调辖区钻井二公司购买16个护楼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针对市场需求鼓励自主创业。大庆市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大力推行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对参加创业培训学员给予优先贷款,扶持鼓励开办“投资少、见效快,成功率高”创业顶目。2007年,全市共有1533人成功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再就业7110人。
  (三)突出重点,克服难点,就业援助取得切实成效
  大庆市把解决“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摆在促进“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的首位,本着把实事办好、办好事办实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使市区“零就业”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人员全部实现阶段性归零,“4050”人员再就业率达95%以上,有力推动了全市就业再就业整体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2006年,全市共开发交通协管员、流动人口协管员、城管协管员、劳动保障协理员共四类302个岗位,全部用于安置“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再就业。二是鼓励服务型和商贸企业安置。以认定享受就业再就业政策企业为切入点,面向社会承诺:服务型和商贸企业安置“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再就业的,优先审批,优先享受税费减免政策。目前,通过落实政策鼓励124户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74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457人。三是开展阳光援助活动。制定了《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主题年活动方案》,实施了开展一次摸底调查、发放一套宣传资料、制定一份援助计划、落实一项扶持政策、推荐参加一次再就业培训或创业培训、提供一个充分就业岗位的“六个一”阳光援助活动,全市213个社区重点解决了2004名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其中,10个“充分就业社区”解决357人。
  大庆市已连续两年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得到全市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人员的普遍关注,尤其是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的充分肯定。为巩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成果,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制发了《关于落实国家和省就业再就业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庆政办发[2006]72号)文件,拟订从2007年起,每年将按照5--10%比例逐步扩大创建范围,争取到2020年全市全部社区都能成为“充分就业社区”,全市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人员基本实现充分就业。
【】【】【】
更多关于的文章
今日重点资讯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电话010--(编辑部)&E-MAIL:
Copyright(c), .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政局公益性岗位人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