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曼中石油海外健康管理的营收主要来自海外市场?

油价40美元下的恐惧与贪婪 中曼石油出海借力IPO_财经评论(cj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油价40美元下的恐惧与贪婪 中曼石油出海借力IPO
  当国际油价跌破每桶40美元之后,整个市场的多空情绪更加对立,看空者望而却步,看多者已然跑步进场。  “我不知道油价会不会跌到20美元、10美元,我也不知道油价在底部要延续多长时间,但是,我起码知道40美元以下可以投资了。”一位石油行业内人士的看多观点,在眼下的石油行业中还是得到高度认同。  尽管已经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国际油价最快于2016年就会反转,但是对于那些跑步进场的产业资本而言,他们仍秉持着更大的耐心以挨过这个石油行业的寒冬,此时,他们需要更低的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而这两项成本的背后,往往是更低的财务成本。  已经在A股上市的新潮实业(600777.SH)凭借着主板估值优势,募集数十亿元资金赴美收购石油资产;而在主板市场门外,中曼石油等4家油服公司还在守候着IPO,希望能够借助股权融资,以更低的资金成本进军国际市场。  A股成现金流弹药库  在2015年底国际原油价格跌破每桶40美元之前,这一价格已经持续了一年半,其时间跨度远远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可以参照的数据是,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601857.SH)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5%,要比2009年不到5%的下滑幅度严重得多。  如此长时间的价格下滑,难以避免地传导至上游油服行业,从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中海油旗下的两家油服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利润全部下滑,其中中海油服(601808.SH)下滑幅度超过80%,而在香港上市的百勤油服(02178.HK)在2014年已经陷入巨亏。  为这些油服公司供应设备的中小民营公司也未能幸免,主营油田专用设备制造,并且身为国外16家厂商中国服务代理商和分销商的杰瑞股份(002353.SZ),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88%,预计全年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也在80%-90%之间。  用一位卖方分析师的话来说:“行业最坏的时候莫过如此。”  分布于石油产业链上的众多上市公司在去年的财务报告中,几乎都会引用同一样的一段文字:“全球的石油公司都在减少资本支出,包括减少新项目投入、剥离资产以及减少开支。”  现实往往比财务报告上的文字更加不乐观。对于众多石油公司而言,当石油价格已经跌破桶油成本的时候,那些之前在油价处于高位时加码财务杠杆的石油公司,面临着现金流困境,为了解决融资问题,要么寻求于垃圾债市场,要么出售旗下优质资产。  “油价在100美元的时候,没有人肯轻易买,当油价处在下跌的过程中,更没有人买,只有在油价跌到很低的时候,才有大量的交易活跃起来,所以在油价低于40美元之后,你会看到有些好资产会卖,而且卖的价格会越来越低。”一位券商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认为。  尽管杰瑞股份去年利润大幅下滑,但是公司仍旧拿出3亿元与其他两家公司一同投资设立油气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油气、能源类项目,按照公司的说法,此次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但是公司是在2014年的时候才完成了一次30亿元的定向增发,其中有7亿元用于补充现金流。  A股为这些上市公司提供了足够的“弹药”,以支撑其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资产并购。  2015年11月,新潮实业借助于A股定向增发,以每股14.6元的价格募集22亿元资金收购了位于美国西得克萨斯州的油田资产,这边的交易刚刚完成,那一边上市公司又推出新一轮的20亿元股权融资计划,拟收购同一区域的另一块油田资产。  对于这些所收购来的资产,除了收购成本之外,另外一项就是运营成本,因此,新潮实业在先后两次股权融资当中总计安排了1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标的资产的运营资金,以降低财务成本。  对于这些海外油田资产而言,财务成本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因此,谁能够为这些油田引入更廉价的资金,意味着谁将拥有成本优势,“如果谁家的油田可以将成本控制在20美元,那么他将可以‘熬死’世界上80%的油田。”  中曼石油的资金布局  除了油田并购,国内的石油企业走出去之后发现,凭借资本的优势,企业可以承揽整个钻井总包业务,相对于之前的分包业务,利润要高得多,当然,公司为此也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承担更大的风险。  不同于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600583.SH)这样背靠中海油的大型央企,中曼石油属于典型的民企,其业务完全要靠自身实力,按照国际通行的招投标方式获得,而更强于国内石油开采业务的是,国际石油公司往往在付款周期上要更短一些,对于重资产运营的油服公司来说,可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过去的4年间,中曼石油来自于海外业务的收入占比从58%提升到了87.2%,特别是得益于2014年在伊拉克拿下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和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两个石油钻井项目,这些海外业务支撑了公司最近几年业务的持续增长,目前,公司旗下的23台钻机其中有9台在海外。  相比而言,同样在等待IPO的北京派特罗尔油田服务股份公司,由于其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内的塔里木油田,公司从2014年开始出现主营收入明显下滑,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更是超过了40%,而公司在风险提示中还不排除“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一年度下滑50%以上的风险”。  对于中曼石油而言,这几年随着海外业务的扩张,公司对于经营现金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同于在国内的工程项目,公司无法拿这些项目进行抵押贷款,因此这几年来,公司只能通过资产抵押贷款、售后回租等方式进行杠杆融资,以维持公司正常业务开展所需的现金流。然而,仅靠现有资金滚动还是无法满足业务扩张需求,截止到2014年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提升到了72.55%,到2015年中期,公司账面上的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合计超过3亿元。此时想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钻井总包业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此次IPO,中曼石油计划募集资金为7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钻井总承包能力提升项目,具体而言就是用于钻井设备采购,这些设备未来每年的折旧为4844万元,按照公司的测算,在现有收入规模上实现12.29%的增长率就可以覆盖这些折旧成本,而公司在201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77%左右。  这7亿元上市募集资金仅仅是第一步,一旦打开A股的股权融资通道,意味着中曼石油未来将拥有具有竞争力的融资通道,对比于在境外上市的油服公司,国内A股上市的油服公司仍旧具有较高的估值优势。百勤油服在过去几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曾数倍于中海油服,但是目前百勤油服在港股的估值仅有8亿元,而中海油服股价虽然已经触及5年来的低位,但市值仍高达520多亿元,动态市盈率超过30倍。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当国际油价跌破每桶40美元之后,整个市场的多空情绪更加对立,看空者望而却步,看多者已然跑步进场。  “我不知道油价会不会跌到20美元、10美元,我也不知道油价在底部要延续多长时间,但是,我起码知道40美元以下可以投资了。”一位石油行业内人士的看多观点,在眼下的石油行业中还是得到高度认同。  尽管已经有行业分析师认为国际油价最快于2016年就会反转,但是对于那些跑步进场的产业资本而言,他们仍秉持着更大的耐心以挨过这个石油行业的寒冬,此时,他们需要更低的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而这两项成本的背后,往往是更低的财务成本。  已经在A股上市的新潮实业(600777.SH)凭借着主板估值优势,募集数十亿元资金赴美收购石油资产;而在主板市场门外,中曼石油等4家油服公司还在守候着IPO,希望能够借助股权融资,以更低的资金成本进军国际市场。  A股成现金流弹药库  在2015年底国际原油价格跌破每桶40美元之前,这一价格已经持续了一年半,其时间跨度远远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可以参照的数据是,去年前三季度,中国石油(601857.SH)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幅度超过25%,要比2009年不到5%的下滑幅度严重得多。  如此长时间的价格下滑,难以避免地传导至上游油服行业,从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中海油旗下的两家油服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利润全部下滑,其中中海油服(601808.SH)下滑幅度超过80%,而在香港上市的百勤油服(02178.HK)在2014年已经陷入巨亏。  为这些油服公司供应设备的中小民营公司也未能幸免,主营油田专用设备制造,并且身为国外16家厂商中国服务代理商和分销商的杰瑞股份(002353.SZ),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88%,预计全年的净利润下滑幅度也在80%-90%之间。  用一位卖方分析师的话来说:“行业最坏的时候莫过如此。”  分布于石油产业链上的众多上市公司在去年的财务报告中,几乎都会引用同一样的一段文字:“全球的石油公司都在减少资本支出,包括减少新项目投入、剥离资产以及减少开支。”  现实往往比财务报告上的文字更加不乐观。对于众多石油公司而言,当石油价格已经跌破桶油成本的时候,那些之前在油价处于高位时加码财务杠杆的石油公司,面临着现金流困境,为了解决融资问题,要么寻求于垃圾债市场,要么出售旗下优质资产。  “油价在100美元的时候,没有人肯轻易买,当油价处在下跌的过程中,更没有人买,只有在油价跌到很低的时候,才有大量的交易活跃起来,所以在油价低于40美元之后,你会看到有些好资产会卖,而且卖的价格会越来越低。”一位券商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认为。  尽管杰瑞股份去年利润大幅下滑,但是公司仍旧拿出3亿元与其他两家公司一同投资设立油气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用于投资油气、能源类项目,按照公司的说法,此次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但是公司是在2014年的时候才完成了一次30亿元的定向增发,其中有7亿元用于补充现金流。  A股为这些上市公司提供了足够的“弹药”,以支撑其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资产并购。  2015年11月,新潮实业借助于A股定向增发,以每股14.6元的价格募集22亿元资金收购了位于美国西得克萨斯州的油田资产,这边的交易刚刚完成,那一边上市公司又推出新一轮的20亿元股权融资计划,拟收购同一区域的另一块油田资产。  对于这些所收购来的资产,除了收购成本之外,另外一项就是运营成本,因此,新潮实业在先后两次股权融资当中总计安排了10亿元资金,用于补充标的资产的运营资金,以降低财务成本。  对于这些海外油田资产而言,财务成本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因此,谁能够为这些油田引入更廉价的资金,意味着谁将拥有成本优势,“如果谁家的油田可以将成本控制在20美元,那么他将可以‘熬死’世界上80%的油田。”  中曼石油的资金布局  除了油田并购,国内的石油企业走出去之后发现,凭借资本的优势,企业可以承揽整个钻井总包业务,相对于之前的分包业务,利润要高得多,当然,公司为此也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承担更大的风险。  不同于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600583.SH)这样背靠中海油的大型央企,中曼石油属于典型的民企,其业务完全要靠自身实力,按照国际通行的招投标方式获得,而更强于国内石油开采业务的是,国际石油公司往往在付款周期上要更短一些,对于重资产运营的油服公司来说,可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过去的4年间,中曼石油来自于海外业务的收入占比从58%提升到了87.2%,特别是得益于2014年在伊拉克拿下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和马来西亚石油公司的两个石油钻井项目,这些海外业务支撑了公司最近几年业务的持续增长,目前,公司旗下的23台钻机其中有9台在海外。  相比而言,同样在等待IPO的北京派特罗尔油田服务股份公司,由于其业务主要集中于国内的塔里木油田,公司从2014年开始出现主营收入明显下滑,净利润的下滑幅度更是超过了40%,而公司在风险提示中还不排除“上市当年营业利润较上一年度下滑50%以上的风险”。  对于中曼石油而言,这几年随着海外业务的扩张,公司对于经营现金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不同于在国内的工程项目,公司无法拿这些项目进行抵押贷款,因此这几年来,公司只能通过资产抵押贷款、售后回租等方式进行杠杆融资,以维持公司正常业务开展所需的现金流。然而,仅靠现有资金滚动还是无法满足业务扩张需求,截止到2014年底,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已经提升到了72.55%,到2015年中期,公司账面上的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合计超过3亿元。此时想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钻井总包业务,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此次IPO,中曼石油计划募集资金为7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钻井总承包能力提升项目,具体而言就是用于钻井设备采购,这些设备未来每年的折旧为4844万元,按照公司的测算,在现有收入规模上实现12.29%的增长率就可以覆盖这些折旧成本,而公司在201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77%左右。  这7亿元上市募集资金仅仅是第一步,一旦打开A股的股权融资通道,意味着中曼石油未来将拥有具有竞争力的融资通道,对比于在境外上市的油服公司,国内A股上市的油服公司仍旧具有较高的估值优势。百勤油服在过去几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曾数倍于中海油服,但是目前百勤油服在港股的估值仅有8亿元,而中海油服股价虽然已经触及5年来的低位,但市值仍高达520多亿元,动态市盈率超过30倍。中国证监会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  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  中国银监会指定披露信托信息报纸  中国保监会指定披露保险信息报纸  证券日报官方网站
中曼石油深耕油服市场 助力中国石油安全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中国资本证券网&&更新时间: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世界油服市场,长期以来被欧美巨头垄断。&&&&百年历史的寡头垄断国际油服巨头&&&&在随钻测井服务、定向测井服务由贝克休斯、哈里伯顿、威德福和斯伦贝谢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总体而言,在勘探、钻井、固井、钻井液、录井、测井、定向井、完井、试油整个钻完井产业链中,呈现出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和威德福寡头竞争的格局。&&&&这些巨头,往往都经历了近百年的人才储备,技术研发,经验丰富。&&&&据了解,国际主要石油服务企业是四大油服,其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较为接近。四大油服公司均具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其成立时间分别为:1926年(斯伦贝谢&法国)、1919年(哈里伯顿&美国)、1907年(贝克休斯&美国)、1941年(威德福&美国)。在此期间,四大均经历了长期的技术积累,并逐渐向海外市场拓展,而后在一系列收购兼并过程中壮大自身,最终在规模及技术方面领先于同行业公司。&&&&石油安全 国家经济国家利益的战略性保障&&&&众所周知,石油安全,石油的稳定供应是中国经济发展必不少的条件。&&&&石油作为至关重要重要的资源,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具有战略性、决定性的重大作用。&&&&但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是,中国自身石油资源禀赋不足。&&&&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4月份石油进口达到每日740万桶(相当于全球每日石油消费量的十三分之一),超过美国每日720万桶的进口量,跃居全球石油进口数量第一位。&&&&中国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对于石油供应和油服市场都提出了相当大的考验。&&&&中曼石油业务能力提升 助力中国石油安全&&&&中曼石油此次拟募集资金投入的&钻井总承包能力提升项目&,将极大提升公司业务能力。&&&&钻井总承包能力提升项目将由发行人组织实施,具体内容包括采购1套ZJ90系列钻机、2套ZJ70系列钻机和2套低温钻机,同时为钻井液、固井、完井、测录井及定向井业务对外购置相应的生产设备,以提升发行人在钻井总承包工程中的施工能力和技术能力。&&&&本项目总投资额为70,988.23万元,其中钻机投资金额为49,000.00万元,配套业务设备购置金额为21,988.23万元。&&&&从公司角度来说,募集项目的实惠,将提升公司的经营水平,扩大规模。&&&&但是从国家角度来看,将更有效锻炼石油人才,提升中国油服在全球的话语权,对中国石油安全起到助推作用。&&&&公司表示,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考虑,未来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必然加快其在境外资源扩张的步伐,由此给国内油服企业带来市场机会。近期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要求与沿线各国间加强各项合作,其中包含能源合作。相关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亚、中东以及俄罗斯丰富的油气储量将为中国的石油公司和油服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闻热搜词
<p class="grey月31日沪深两市中报完美收官,两地交易所亮出成绩单,沪市营收净利创下过去五年来&中国或诞生一群新石油巨富!20年一遇的行业爆发期已来临
中国或诞生一群新石油巨富!20年一遇的行业爆发期已来临
文章来源:石油Link
点击数:326
如今,“石油大亨”这一群体似乎已被人忘却。
尽管国际油价低迷依旧,但在中国却可能诞生新一批石油大亨,因为在中国油气行业内,一个数十年一遇的行业爆发期正在来临。
2017年6月,路透社发布消息称,俄罗斯石油公司(,以下简称“俄油”)拟将对中国的石油年出口量从1000万吨增加到1800万吨。路透社称,有三处来源确认了这一消息。
据悉,由于俄罗斯已加入限产协议,这意味着俄油对欧洲的石油出口量将减少。多年来,欧洲一直是俄罗斯石油出口的核心区域。这一转变也意味着,俄罗斯的石油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正在成为俄罗斯的新一代石油战略重心。而中国企业有史以来的第二次海外油气市场淘金热,极可能由此开启。一群新的中国石油大亨,将诞生在这一浪潮之中。
中国企业第一次海外油气淘金热
在1993年左右,中国从一个石油自给自足的国家变成一个石油净进口国。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海外油气资源。
中石油1993年率先进入南美的秘鲁试水海外油田开发,取得成功。随后的20多年时间中,在苏丹、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国取得诸多突破。
中石化、中石油如今跻身世界一流,分列全球最大公开石油公司第一、第二,国际业务可谓功不可没。目前,中石油海外年油气当量产量占其总年产量30%,中石化海外年油气当量产量占其总年产量44%。
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彼时因为走出国门,实现了业务的跨越式发展。例如中国的第四大石油央企中化集团,在2002年成立了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开始在海外从事油气勘探开发业务,如今权益内2P剩余可采油气储量超过10亿桶油当量;北方工业公司旗下的振华石油,在2003年成立,次年就获得哈萨克斯坦的油田权益,如今在6个国家运营11个油气勘探开发区块,拥有地质储量12.9亿吨,在产油田年作业产量近千万吨。
一些中国民营企业,也因为紧跟大型国有石油企业打入海外市场,随后实现了企业的飞速发展。例如国内知名的油服企业安东油田服务集团,在2008年成立安东石油国际公司,到2015年,其海外业务年营收超过了其总年营收的50%,在2017年上半年更是依靠海外业务实现了扭亏为盈;来自上海的中曼石油公司,得益于海外油气业务的良好业绩,甚至在油价低迷的2017年实现了上市。
可以看出来,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中,正是由于把握住了国际化发展机遇,一大批中国企业因此实现了壮大。而在20多年后的今天,同样的机遇再一次摆在了中国企业的面前。
俄罗斯将成第二个中东中亚
就海外业务而言,中国企业的油气业务几乎已遍布世界,不管是中东、非洲还是欧洲、北美,都有中国企业的足迹。
但南美、中东、中亚、非洲等地区由于力量薄弱和资金的匮乏,率先成为了中国企业海外闯荡的目标。
尤其中亚和中东两个地区,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中国,成为了中国企业外闯过程中业务开展最成功的两个地区。
例如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中石油累产的原油已经高达3亿吨,在世界第四大天然气储量国土库曼斯坦,中石油也已成为主要作业者;在中东的科威特,中企已经成为该国最大的钻井承包商;在沙特、伊拉克、伊朗等国,中国的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工程建设公司,也已成为该地区的常客。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石油年产量目前居世界第三,天然气年产量居世界第二,油气开采、贸易活动极为活跃,加之地理位置的邻近,对中国企业而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遗憾的是,在过去20多年时间中,俄罗斯的石油企业和中国企业却极少合作。
一旦俄罗斯油气市场向中国全面敞开,海量商机的涌现无疑将再次成就一批中国企业,新一代的中国石油大亨将由此诞生。
而世界格局的变化,正在让俄罗斯成为中国企业的第二个中东中亚。
俄罗斯硬伤成中国企业突破口
自2014年起,由于受到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渠道被切断。与此同时,由于国际油价的暴跌,令俄罗斯经济苦不堪言。
据俄罗斯前财长库德林的计算,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与国际石油价格的相关系数达到0.98。国际油价走势,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前景的“命门”所在。
到2017年,这一状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在加速恶化。今年6月,欧盟宣布延长对俄罗斯的制裁;7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对俄新的制裁法案,不仅收紧了现有制裁措施,还扩大了制裁范围。在油气领域,融贷款期限和向俄提供设备与技术的限制变得更为严苛;禁止或限制美国公司参与俄主要石油公司的页岩油、极地大陆架和深水油田项目的范围从俄境内扩展到境外;制裁项目甚至扩大到出口油气管道项目,限制向参与这些项目的公司提供产品、技术及贷款。
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多家国际石油巨头的在俄项目,也因此陷入停滞。例如在2017年4月,埃克森美孚向美国财政部申请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豁免权,以重启集团与俄罗斯国家油公司设合资企业的计划,结果却被否定。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俄罗斯实施了“向东看”战略,加大了对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以实现进口替代项目的推进。在此过程中,同亚洲国家的合作也愈加密切。
俄罗斯大型油气公司的债务比率相对较高,诸多大项目主要依靠外部融资。但由于投资的极度匮乏,让俄罗斯诸多项目难以实现推进。据悉,海外对俄罗斯直接投资从2013年的690亿美元剧烈下降至2015年的68亿美元。
另一方面,就俄罗斯国家内部而言,油气行业赋税过重、政策壁垒高,难以吸引投资,这在过去曾被众多中国企业所诟病。但这一状况也在逐步改善中,为了吸引外部投资,俄政府甚至已在开启经济改革。
据悉,在2017年9月俄政府已通过新的税务法律草案,将于近期提交,有望在年底通过并于明年开始实施。
投资短缺成为了俄罗斯油气项目的一大硬伤,但另一方面却成为了中国企业进军俄油气产业的一大入口。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俄两国的油气合作实际上已经有了实质性加速。
中国企业的俄罗斯淘金时代
在2017年4月,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拿下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非专利装置总承包项目,涉资高达25.2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性记录。
中石化炼程今年6月签约了在俄罗斯的首个EPC合同。
在9月,中国华信宣布了90亿美元收购俄油股份消息,实现了中国油企在俄前所未有的突破。
而这一局面可能仅仅是个开始。据统计,在2016年,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
在当前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环境下,中国是为数不多石油消费量仍处于大量增长阶段的国家。俄罗斯很难再找到一个油气需求增长稳定、且需求量大的买家。
在地理位置上,中俄两国相邻,目前已有多条原油、天然气跨国管道,LNG通过海运也极为便利。
在日的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俄方主席德沃尔科维奇表示,俄方愿同中方一道,进一步加强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全方位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稳步发展。
除了像中石油、中国华信这样的大型企业,其他中小型能源公司、技术服务公司、装备公司亦将在俄罗斯迎来机遇。中国企业在海外闯荡多年,累积了一定经验技术、建立了独特的优势,也得到了俄方油气公司的认可。
例如北京燃气在2017年就以11亿美元完成了对俄罗斯上乔纳斯科石油天然气公司20%股权收购,拿下上游油气田权益;中曼石油曾在伊拉克拿下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的项目,并在2016年从中获取了高达13亿元人民币的营收。这一类中国公司有实力,未来也极有可能打入俄罗斯市场。
一个强力油气买家和卖家的联合。20多年前,中国企业在中东中亚油气市场创造的辉煌,极有可能在俄罗斯重现。
无论是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工程技术服务、能源深加工等方面,中俄两国企业的合作都还存在很大空白。随着俄罗斯油气市场的逐步打开,一批新的中国石油大亨或诞生在俄罗斯。
2017年第16/17期
2017年第14期
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ICIF China)于1992年首次举办,25年来成功地举办了十五届,现已成为国内外石油和化工界广泛认可并享有盛誉的行业品牌展会。
地点: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
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简称cippe),是国际石油石化行业例会。cippe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家展商,世界500强企业46家,18大国家展团,专业观众80,000人,展会面积近100,000平米,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石油展。
全面调研报道中国流程工业智能制造现状和趋势,展示智能制造领先的技术、产品和全厂解决方案,分享企业的智能制造建设经验。
有时,最大的伤害来自那些看不到的威胁。基于杜邦创新材料的化学防护服,旨在帮助保护每天面对职业危害的人们免遭有害气体、液体和固体的伤害。
地点:南京
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与《流程工业》共同主办 “2017化工环保工程国际论坛”,邀请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环保权威机构、国内政府监管机构等,传达前沿的化工环保工程理念,探讨环境治理措施在工程项目设计、运营及生产过程中的融合,分享国内外优秀的化工企业环境保护与治理成功案例,力图打破传统环境治理高耗能和低效率弊端,围绕“三废”处理、资源化利用及节能降耗等方面开展研讨,为产业升级、环境友好贡献一己之力。
地点:上海
2017年第六届“石油化工工程国际论坛”将与您相约南京。论坛将从行业发展趋势、工程理念、安全管理、设备维护、智能工厂等方面邀请行业专家进行分析介绍,将围绕“高效、节能、安全”,结合当前石油化工领域先进的理念、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的话题展开讨论。
Vogel Industry Media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石油海外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