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演讲:公益性创业首先要考虑怎么养活自己

李开复谈创业:海归创业要讲时机
  首届真格基金留学生创业创新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创新工场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海外留学归国创业,现在是最好的时候;创业者需要一个平衡,一方面要很激情;另一方面要听进别人的意见,选择正确的方向。  我应该是中国最老的创业者,48岁的时候出来创业。先做教授,再去三个伟大的企业,然后再创业;这是不对的,你们应该倒过来走,先创业,再创三个伟大的企业,退休以后当教授。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在过去20个月里做创新工场对创业的了解和领悟,以及对创业者、创业企业,尤其对海归创业的一些建议。  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  今天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如果能抓住这两个机会我们还是可以生逢其时的,只要我们愿意冒这个风险出来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创业的成功很大程度真的是要生逢其时,讲得更细一点,要抓对机会,或者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  谈PC,谈互联网,谈中国,谈移动互联网,这些概念都很大,但其实你还可以谈更细腻、更小的概念。前一阵与美国最著名的天使投资者、被称为“硅谷教父”的布朗康维交谈,他说他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他会分析未来两年成功的趋势,比如类似苹果SocialGlobal的创业项目,他就会投,当然投资会有失败,但成功回报仍然很高。所以,把握正确的时机,不要思考太多,把握住方向就跳进去,这是我认为要把握住成功的关键。  创业者需要一个奇特的平衡  创业就是人的事情,创业要看人,要看团队,这也是要非常重视的。看人的时候,我们每个创业者考虑的都会是聪明的、有能力的、有激情的人。但还要注意,创业方向你一定要懂得比我多,否则我,还有整个投资团队和分析师都不敢认同。当然,在很多不同的领域我们都懂一些,懂一些皮毛,甚至懂很多也有可能,但你在想做的事情里一定要让我们看到,你比我们懂得多,一方面你要让我们放心,另一方面你要让我们看到你有毅力、诚意把事情想清楚,把市场、竞争对手、潜在的危机想的非常清楚。很多人说是执行力,这也是一种执行力,我们更多是希望看到创业的态度。  创业者需要一个奇特的平衡,一方面要很激情,做爱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听进别人的意见,该承认错误的时候要马上承认,马上放弃走错的道路和方向。那些我们所投的公司,让我们看到发展,让我们最高兴的应该就是那些看准了方向,抓透了细节,非常聪明,有激情,又愿意接受别人意见的创业者,当然,他要有完整、互补的团队,而且他要有足够的执行力。到今天为止,走的最好、最顺的团队符合这个概念。  海归要了解大优势大劣势的结合  海归今天已经没有什么优势,要了解今天大优势、大劣势的结合。在美国你们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对商业模式和产品开发的理解,这都是你的优势。如何打造基业长青的公司,如何重视这个公司长期的运营、文化、价值观,这也都是你们的优势。你在投行、VC以及创业公司、大企业打过工,做过暑期实习,这些全部都是你的优势,但你的劣势是你多年不在中国,没有完整的人脉,不了解互联网领域怎么发展,对于在中国如何做成一个产品没有足够的了解。  所以,在这方面我的建议是:(1)如果你决定回来,一定要虚心地学习;(2)不要认为你有了海归名校背景就一定能获得成功;(3)不要和以前的人相比,达到一定条件才可以成功。  很多创业者,包括海外很多华裔创业者单打独斗比较多,但从概率来说,一个团队比单打独斗成功的概率要多。创业的过程是很艰难的,走这个路程,如果有人陪着你,在你碰到挑战、痛苦,拿不到钱的时候,便可以分享、安慰,彼此激励。如果有两个或三个、四个创业者,你们的才华最好是与不同的人合作,很多创业者有一个习惯,找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创业,Googl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他们两个人加起来比一个人要好,但互补绝对不足,后来公司增加了很多其他的人才,才最后组成了结构科学的团队。创业的时刻有一个彼此信任,并且互补的团队,你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一些。  没有任何一个公司是在烧钱的时候创业成功的,要把花的每一块钱像花自己的钱一样。最开始做创新工场,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带领我们团队解释如何做事情的。公司会看你做的每一件事情,说的每一句话,更多的是看你做的每一件事情,了解你的公司文化。作为创业者或CEO要了解自己的文化,你的习惯和文化要在公司里传播下去,首先看你怎么说,看你自己怎么做。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要创业一定要有耐心,要有合适的期望值,你们的美国教育给你们加了很多分,但是你们在很多地方还需要虚心地学习,用平和的心态找对你的方向,找一个很好的创业团队,我相信中国创业的未来一定属于你们!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陈大伟)
11-07-14·
11-07-11·
11-07-11·
11-06-03·
11-05-06·
11-04-16·
11-04-15·
11-04-14·
10-08-17·
10-10-03·
搜狐理财博客热点
汇率仅和股市中的部分投资标的有时会有一定联系。比如人民币升值……
搜狐理财社区话题
同样的病,患者不同,治疗费用千差万别!就拿最普通的感冒来讲……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理财媒体封面
理财·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搜狐金融德胜论坛:小胜靠力,中胜靠智,大胜靠德 ……
本栏目由搜狐理财每周一固定出品,汇聚最新最全理财产品资讯。[]
被誉为美国“借壳王”,共参与了100多例反向上市收购交易……[]
近期热点关注当前位置: &
李开复谈创业:台湾富豪吝于投资青年 只想利已
扫描到手机
17:58:46 & & &
原标题:谈创业:台湾富豪吝于投资青年只想利已台海网3月18日讯 李开复17日谈到台湾青年人创业时直言不讳地说,台湾有钱人很多,却只顾自己的王国,不愿拿钱出来给下一代创业家;即使对外投资,也不过想赚更多钱,出发点是利己,而不是利他思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如果一个创业者可以具备以上条件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那么就至少具备60%的成功要素了。
【中国企业家网】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创业?那些成功的创业者都具有哪些共性?近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微信分享了自己对创业者需具备哪些能力的看法与观点。
在李开复看来,一个好的创业者需要具备十项能力:1)强烈的欲望;2)超乎想象的忍耐力;3)开阔的眼界;4)善于把握趋势又通人情事理;5)敏锐的的商业嗅觉,即商业敏感性;6)拓展人脉;7)谋略;8)胆量;9)与他人分享的愿望;10)自我反省的能力。
如果你想创业或正在创业的路上,别忘了对照以上十点加以&修炼&,相信就离成功不远了。正如李开复所言,如果一个创业者可以具备以上条件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那么就至少具备60%的成功要素了。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
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创业?我们可以如今已经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去寻找一些共性。分众的江南春、盛大的、网易的、百度的、大名鼎鼎的盖茨、乔布斯、佩奇等都具备一些共同的成就其事业的特点。
首先他们充满激情但又非常理性,他们不是单纯地享受创业过程,他们更是为了一个好的结果。他们做的都是自己最爱的事情,所以能够全力以赴,每天工作量极大却不知疲倦。他们是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最好的质检员和改进者,关注的同时不断去创新。
国外的创业者勇于打破传统,因为他们有很好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国内的创业者往往需要尝试中国商业的&潜规则&。而无论创业的地点在哪里,迈出第一步的魄力是做出成绩的必须品。
如果一个创业者可以具备以上条件并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那么就至少具备60%的成功要素了。
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十项能力
1、强烈的欲望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创业者的欲望与普通人欲望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欲望往往超出他们的现实,往往需要打破他们现在的立足点,打破眼前的樊笼,才能够实现。
所以,创业者的欲望往往伴随着行动力和牺牲精神。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
因为想得到,而凭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财富得不到,所以要去创业,要靠创业改变身份,提高地位,积累财富,这构成了许多创业者的人生&三部曲&。
因为欲望,而不甘心,而创业,而行动,而成功,这是大多数白手起家的创业者走过的共同道路。
或许我们可以套用一句伟人的话:&欲望是创业的最大推动力。&
2、超乎想象的忍耐力
在创业的路上,付出怎样的代价,付出怎样的努力,忍受了多少别人不能够忍受的憋闷、痛苦、甚至是屈辱、这种心情只有创业过的人最清楚!有多少人愿意付出与他们一样的代价.
对一般人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对创业者来说,忍耐却是必须具备的品格。
老话说&吃得菜根,百事可做&。对创业来说,肉体上的折磨算不得什么,精神上的折磨才是致命的,如果有心自己创业,一定要先在心里问一问自己,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精神力&。如果没有,那么一定要小心。对有些人来说,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做一个打工仔,是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本站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CEO来信》栏目直击企业家眼中的商业逻辑,直观再现知名CEO们笔下的商业世界,以及影响他们商业观的别样生活。
本栏目的所有文章皆为一线CEO的第一手文章,皆为其本人撰写,包括部分演讲实录及访谈实录,所有文字都是最直观的CEO逻辑,是与CEO最直接的接触。
本栏目是中国企业家网的名牌专栏,深受广大网友喜爱。欢迎投稿,投稿信箱为:,来信时请将#换成@。
京ICP备号 京ICP证130457号李开复:高估值公司不是人人可做 小创业者要警惕巨头
  昨天,李开复在论坛上指出,中国特别适合大众创业,但不是要大家都出来创独角兽公司。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认为,应让“个体户”站出来,大众式创业有望占到全民人口20%,甚至50%
  在7月22日由新京报和创新工场联合主办的“寻找中国创客——智能硬件引领潮流”主题论坛上,创客导师、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做“硬件创业的明日之星在中国”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硬件创业者选择方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跟风,如果一家硬件创业公司很有创意,做了一个潜在市场很大的产品;被某个巨头看到了,会有被山寨的风险。
  并分享对于“大众创业”的理解。他认为,“独角兽”公司(指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并不是人人可做的,应鼓励更多“个体户”站出来。
  要区分大众式创业和精英式创业
  李开复表示,今天世界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临界点,而且中国特别适合大众创业,但是对于这个创业真的要非常清晰地划分,不是要大家都出来创独角兽公司。
  “如果说真的要做所谓的独角兽,改变世界的公司,比如像阿里、百度、腾讯、小米、360这种伟大的、十亿甚至百亿美金估值的公司,我深深地认为,这不是一个人人可做的事情。”李开复表示。
  他对此解释,要想成为“独角兽”需要有独特的自信,对行业专注,非常强的领导管理能力、执行力——强到可能是百万里挑一的境界。独角兽的创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蓝领等人群,是低概率或不可能的。
  他进一步解读,淘宝掌柜也是在创业,他没有老板,是自己的老板。司机辞去原职,加入滴滴、优步共享经济汽车平台。“应该尊敬、支持这一类创业者。可以期望这样的人有更大的数量。”
  李开复认为,要非常清晰地分开精英式创业和大众式创业,现在舆论里面谈的都是精英式创业,但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大众式创业。在帮助顶尖独角兽产生的同时,也应当让“个体户”、“个人”站出来。“前者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后者有望占到全民人口20%、30%,甚至50%。”
  小创业者要警惕巨头
  李开复还提醒硬件创业者应当警惕巨头、警惕同质化。
  他表示,当创业者选择方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跟风。比如说,几年前大家都做手机我们也来做手机;最近大家都做电视,我们也来做电视。这个现象对于小的创业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人人都谈这个,巨头已经进入,小创业者处于非常劣势,成功概率渺茫。”他打比方,硬件领域和软件不一样,存在有供应链的问题。芯片厂商芯片产量不够了,一定会先给360、给小米。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一家硬件创业公司很有创意,做了一个潜在市场很大的产品;被某个巨头看到了,会有被山寨的风险。
  “硬件的巨头有生产能力、有品牌优势、有渠道、有供应链。还有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它可以赔钱。一个巨头公司在业务A赚了很多钱,看到业务B很有潜力,就来复制山寨B,用A赚的钱来养活B。你怎么跟它竞争呢?怎么能活得下去呢?”李开复说。
  “也许你可以问,小米当时不也是创业公司吗,但是小米是一个有特殊资源、豪华团队的创业公司。它在还没有什么产品的时候,就已经估值上亿美金。如果你有这种能耐的话,也许你可以试一试。但如果没有的话,不如找一个其他领域。”他说。
  先不做平台,解决一个明确的用户痛点
  李开复还表示,对于一个创业公司,不建议来做平台式的通用性的尝试。因为巨头公司都开始做平台了,创业公司做平台是很难跟他们竞争的。他建议,新创业者一定要避开那些大公司已经明显做出不错产品的领域,千万不要同质化做很多人都在做的事。
  “当你要做硬件领域的创业的时候,与其做一个巨大的通用的平台,或者一个非常昂贵的但是还没有找到明确应用的通用产品,还不如做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瞄准一些目标用户,而且解决他们巨大的痛点”,他说。
  李开复以创新工场投资的智能硬件公司小鱼在家举例。他认为小鱼的产品解决了有很多白领的用户子女在外地不能在家陪伴孝顺父母的痛点,“用户的需求是强大的,小鱼在家如果把今天的这个产品做好了,未来可能成为一个平台。”
  “一个硬件创业者,我们建议选择方向一定要谨慎,专注地解决一个明确的用户痛点。想做平台,以后再说。”李开复说。 新京报记者 刘夏
  ■ 延伸
  公益性创业要考虑养活自己
  李开复还对公益性创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公益创业者应该首先考虑怎么养活自己。
  李开复称自己很认可公益性创业,但是公益性创业也相当具有挑战,因为募资时就要寻找一个不求回报的投资人,这比普通创业更困难。
  “可持续经营的社会企业,它不谋求成为一个伟大的‘独角兽’公司,但是本身要有经济回报。”李开复说:“我可能是做帮助残疾人的交通(工具),或者也可能是做一种有机食品的生产,这些都没有‘独角兽’的回报。但你要产生足够的商业模式,让自己活下来,扩张下去。”
  李开复建议公益性创业者要发挥很好的创意,学习怎么样经营。不论是想把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公司发展,还是全部捐出来,抑或是养活自己就好,都需要接受良好的企业运营方面的培训。他说:“如果都要靠捐赠,捐赠数据不可能成长,因为善心人百分比就那么多。有公益理想的人不要再不屑于赚钱。需求的钱全部要人家去捐赠,那样的话工作太辛苦了。”
  最后,李开复鼓励公益性创业者说:“让有善心想做企业的人,学习怎么样经营,把赚钱当作目的之一,把理想、爱心传递下去。” 新京报记者 罗超
[责任编辑:李开复:高估值公司不是人人可做_网易财经
李开复:高估值公司不是人人可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认为,应让“个体户”站出来,大众式创业有望占到全民人口20%,甚至50%。
来源:新京报在7月22日由新京报和创新工场联合主办的“寻找中国创客——智能硬件引领潮流”主题论坛上,创客导师、创新工场做“硬件创业的明日之星在中国”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当硬件创业者选择方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跟风,如果一家硬件创业公司很有创意,做了一个潜在市场很大的产品;被某个巨头看到了,会有被山寨的风险。并分享对于“大众创业”的理解。他认为,“独角兽”公司(指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并不是人人可做的,应鼓励更多“个体户”站出来。要区分大众式创业和精英式创业李开复表示,今天世界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临界点,而且中国特别适合大众创业,但是对于这个创业真的要非常清晰地划分,不是要大家都出来创独角兽公司。“如果说真的要做所谓的独角兽,改变世界的公司,比如像阿里、、、小米、360这种伟大的、十亿甚至百亿美金估值的公司,我深深地认为,这不是一个人人可做的事情。”李开复表示。他对此解释,要想成为“独角兽”需要有独特的自信,对行业专注,非常强的领导管理能力、执行力——强到可能是百万里挑一的境界。独角兽的创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蓝领等人群,是低概率或不可能的。他进一步解读,淘宝掌柜也是在创业,他没有老板,是自己的老板。司机辞去原职,加入滴滴、优步共享经济汽车平台。“应该尊敬、支持这一类创业者。可以期望这样的人有更大的数量。”李开复认为,要非常清晰地分开精英式创业和大众式创业,现在舆论里面谈的都是精英式创业,但是我们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大众式创业。在帮助顶尖独角兽产生的同时,也应当让“个体户”、“个人”站出来。“前者创造巨大经济价值,后者有望占到全民人口20%、30%,甚至50%。”小创业者要警惕巨头李开复还提醒硬件创业者应当警惕巨头、警惕同质化。他表示,当创业者选择方向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跟风。比如说,几年前大家都做手机我们也来做手机;最近大家都做电视,我们也来做电视。这个现象对于小的创业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人人都谈这个,巨头已经进入,小创业者处于非常劣势,成功概率渺茫。”他打比方,硬件领域和软件不一样,存在有供应链的问题。芯片厂商芯片产量不够了,一定会先给360、给小米。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一家硬件创业公司很有创意,做了一个潜在市场很大的产品;被某个巨头看到了,会有被山寨的风险。“硬件的巨头有生产能力、有品牌优势、有渠道、有供应链。还有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它可以赔钱。一个巨头公司在业务A赚了很多钱,看到业务B很有潜力,就来复制山寨B,用A赚的钱来养活B。你怎么跟它竞争呢?怎么能活得下去呢?”李开复说。“也许你可以问,小米当时不也是创业公司吗,但是小米是一个有特殊资源、豪华团队的创业公司。它在还没有什么产品的时候,就已经估值上亿美金。如果你有这种能耐的话,也许你可以试一试。但如果没有的话,不如找一个其他领域。”他说。先不做平台,解决一个明确的用户痛点李开复还表示,对于一个创业公司,不建议来做平台式的通用性的尝试。因为巨头公司都开始做平台了,创业公司做平台是很难跟他们竞争的。他建议,新创业者一定要避开那些大公司已经明显做出不错产品的领域,千万不要同质化做很多人都在做的事。“当你要做硬件领域的创业的时候,与其做一个巨大的通用的平台,或者一个非常昂贵的但是还没有找到明确应用的通用产品,还不如做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瞄准一些目标用户,而且解决他们巨大的痛点”,他说。李开复以创新工场投资的智能硬件公司小鱼在家举例。他认为小鱼的产品解决了有很多白领的用户子女在外地不能在家陪伴孝顺父母的痛点,“用户的需求是强大的,小鱼在家如果把今天的这个产品做好了,未来可能成为一个平台。”“一个硬件创业者,我们建议选择方向一定要谨慎,专注地解决一个明确的用户痛点。想做平台,以后再说。”李开复说。&新京报记者&刘夏■&延伸公益性创业要考虑养活自己李开复还对公益性创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指出,公益创业者应该首先考虑怎么养活自己。李开复称自己很认可公益性创业,但是公益性创业也相当具有挑战,因为募资时就要寻找一个不求回报的投资人,这比普通创业更困难。
“可持续经营的社会企业,它不谋求成为一个伟大的‘独角兽’公司,但是本身要有经济回报。”李开复说:“我可能是做帮助残疾人的交通(工具),或者也可能是做一种有机食品的生产,这些都没有‘独角兽’的回报。但你要产生足够的商业模式,让自己活下来,扩张下去。”李开复建议公益性创业者要发挥很好的创意,学习怎么样经营。不论是想把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公司发展,还是全部捐出来,抑或是养活自己就好,都需要接受良好的企业运营方面的培训。他说:“如果都要靠捐赠,捐赠数据不可能成长,因为善心人百分比就那么多。有公益理想的人不要再不屑于赚钱。需求的钱全部要人家去捐赠,那样的话工作太辛苦了。”最后,李开复鼓励公益性创业者说:“让有善心想做企业的人,学习怎么样经营,把赚钱当作目的之一,把理想、爱心传递下去。”&新京报记者&罗超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综合
作者:罗超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开复 创业书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