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工作问题求解

我曾经在The Simple Dollar上提到自己过去曾组织了大量面试工作。虽然我招聘的通常是技术类职位,但实际问到的问题(因此是有实际价值的)都是无关技术的。一个好的面试问题能使应聘者的本性显露出来——诚实,可信,反应敏锐等等。 长期以来,我收集了一些自己在面试中总会用到的问题,这里整理出25个最有价值的,附带一两个把每个问题回答好的或怎么会把它弄糟的案例。希望这个总结能为面试官和应聘者提供一些有洞见的参考,若你能轻而易举回答所有问题,面试就不必担心了。最后,我将给出一份核对作为“家庭作业”给每个即将面临重要面试的应聘者。 首先,愚蠢地回答愚蠢的问题。 面试中有许多问题非常愚蠢,而且都有显而易见的答案。“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不可能得到一个诚实的答案,而且多数时候只会招致一些例如“我是工作狂!”的虚伪回答。面试官问这些问题是因为这些都是“应该”被问的,但他们通常不会从中得到任何有效信息。“你认为自己成功吗?”,答案总是肯定的;“你具有团队精神吗?”答案也总是肯定的;“你打算在这儿工作多久?”答案总是长期;“工作和薪水何者更重要?”,答案总是工作比薪水更重要。 识别一个无聊的问题很简单——你是不是能很容易地给出一个放之四海皆准之而又无关痛痒的答案?如果是的,别为这问题费神,把精力放在解决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上。
1. 介绍你自己
这个问题基本是为了让应聘者放松,同时也给我自己判断他们谈吐的。这是一个在一切面试中都需要准备的问题,所以你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走进面试室前在头脑中对这个问题要有个清晰的答案。“最佳”答案要能使你充分展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以使自己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列出自己的四五项最大特点,用三十秒陈述出来。
2. 谈谈你对我们的了解
这个问题直接考察了面试者是否做了准备功课。一个能讲出公司大量信息的面试者也许是出乎意料的,但连基本情况都不了解的人多数会被淘汰——那不是我们要的人。换言之,面试前,了解你将应聘的那个机构。
3. 什么使你区别于其他应聘者
面试官通常基于已经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但这是你真正的时候。多数面试官都会坐在一旁看你把自己推销得如何。偶尔惊喜是好的,但也可能显得狡猾——如果某些内容应该在简历上出现,却为什么未出现?你该知道自己简历的精华何在,然后将它们列出。
4. 描述你应聘的职位
这也是一道“作业”题,但通过应聘者当场给出的见解也能掌握一些信息。最佳准备是阅读职位描述并用自己的语言对自己复述出来,以便在面试时流利应答。
5. 为何对此职位感兴趣
这个问题实际上有些像一个小把戏,因为这是对第二个问题(你对公司的了解)以及第四个问题(描述你应聘的职位)的回问。这样问是因为它有助于判断:人们是轻率作答(像是“因为我就是合适人选”),还是考虑之后诚恳作答。对这个问题可以事先准备好一个程述式的答案——大致上,只要给出一些这个公司和职位吸引你的理由以及它们为何吸引你。
6. 这个职位的哪一方面使你感到最不适
多数人认为这个问题会涉及淘汰,但通常它并非如此。这其实是个诚实问题。没有人会对某项工作的每个方面都满意——这不是我们的天性。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同事?公司规模太大?太小?诚实在此很重要——我希望听到一个感到不适的诚恳理由(尤其是真正从对公司的观察中得来),而不是一句没有任何不适的陈词滥调。好的回答可以是“我从未在如此大规模的公司工作过”,或“在协作文化上我听说了一些奇怪的方面”、或“在起步阶段工作使我感到紧张”等。
7. 上一份工作中你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8. 上一份工作中你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通常可以组成一组,但重要的是后者。最好的应聘者应该承认自己有过过失(他们诚实而敢于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了教训,这是一项无比重要的美德。
9. 说说你先前最好的上司 10. 说说你先前最糟的上司
这两个问题能直接试探出面试者适合于何种风格以及会如何管理他人。假设我就职于一个管理松散而需要自我驱动的机构,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听到的回答是“最佳”老板是万事不插手的,或者“最糟”老板是事事盯紧的。相反,若我在等级森严的机构,我希望听到的恰恰相反——“最佳”老板提供有强度的引导和交流,或“最糟”老板是让应聘者无所适从的。最佳办法是尽可能诚实应答——面试官会对协作文化有很好的认识,坦率地说,如果你侥幸进入了一家公司而并不匹配那里的文化,适应和取得成功将会很艰难。这些问题也可以以“你倾向于何种管理模式”的方式提问。 其他技巧:突出论及所有老板的优点,绝不要把面试变成一场针对任何人的批判会。最糟的老板会有一些小毛病而且都是处于对你的期望而不是有人格缺陷。面试中抱怨别人只会使你自己显得恶劣,所以别上当了。
11. 说说你曾遇到的最困难的项目
面试官通常不真正关注项目具体是什么,其实质是看看你是否经历过真正的困难并如何克服它。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并不是最大的成功或失败,而是将方面转化为成功的方面。
12. 对这个领域的未来趋势有何看法
这个问题对一些领域有用——技术类或领导岗位——对其他一些则没用。这个问题有用没用在你应聘的特定工作类型中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有用,答案的准备很——只要花上半小时阅读相关领域的一些博客文章你就能汲取所需信息。
13. 去年中是否在与这项工作有关要求方面学到了新的东西/提升了自己
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无所适从的问题,多少人就是想不出答案。最佳应对方式其实就是总是花一些时间以任何方式自己的技能。写写开源代码、实践一下当主持人、上上课等,如果你每年都投入经历提升自己,不但会有一份漂亮的,当然这个问题也就不算什么了。
14. 说说你梦想中的职业
绝不要说这项工作,绝不要说另一项具体的工作。这两种回答都实在糟糕——前者树起了警旗而后者说明你无心恋战。回答应该紧贴一些具体的特质——讲讲你梦想中工作的一些方面。可以的话其中一些应该契合你要应聘的单位,但不要完全契合是最好的。
15. 之前工作中遇到过严重冲突吗?它是如何解决的?
这个问题需要诚实,同时需意识到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包含两方面。它同样可能会让那些不厚道的人开始抱怨前任雇主,以至于给面试官留下坏印象。最好的回答方式通常包括描述事实,但同时注意事件的两方面,而且你从中学会了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16. 从上份工作中学到了什么
虽然列出一些技术上的技能,尤其如果你的是很技术性的,那很好,但涉及一些非技术性内容很重要。“在多数时候单独工作后,我学到了怎样在一个中工作”,像这样的回答就很好。任何工作中都可以学到些什么,面试官期待你能从上一份工作中学到些什么以助于你胜任新的工作。
17. 上份工作为何离职
多数时候,这是在考察一个稳定的性格。强有力且具体的回答,无论具体理由如何都是好的。“我想继续前进” 不算一个强有力的理由。裁员是个好理由,同样寻找一些特殊的新挑战也是好理由(但想要接受的挑战得要有特点)。在此,应该淡化对前任工作的具体描述,因为这样会很容易陷入对之前职位的抱怨之中。
18. 对上个工作岗位提一个可行的建议
虽然答案会很大程度上牵涉到上任工作的特殊性质,但其实那些特殊性质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确实给出了建议并使它富有成果,最好再加上一些成功的故事。这样做显得你也会对新职位有同样贡献,来提升整个机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答案并不是大缺陷,不会是一个决定“生死”的问题。
19. 有被辞退过吗?说说这一经历
显而易见,能说“没有”最好,但答案是“有”其实也不会被一片否决。事实上,“有”也能转化为因素——这是表明你虽有过过错但从中学到了有价值的教训的良好途径。在这个问题上要诚实,无论如何别埋怨让你走人的人。即使对于发生的事感到气愤,也要带有敬意地提到他们。
20. 解雇过别人吗?说说这一经历
这个问题基本是考察你对人是否有宽容之心。回答时务必谨慎——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或经历叙述,而关系到你的去留。也别埋怨被你解雇的人——尽可能用理由冷静地回答。
21. 同时还在应征其他工作吗?
这是一个相关诚实的问题,我期待听到“是的”,但太想迎合我胃口的人回答说“没有”。最佳回答方式是“是的,就像你们还在面试其他人那样。我们都在寻求最佳选择。”如果你的答案是“没有”,那么这么说——“没有,其实我对现在的工作是满意的,但是你们提供的这个职位有些非常吸引我的地方驱使我来这儿应聘。 ”然后列举出那些吸引你的地方。
22. 你认为这个职位的报酬应当如何
很多人可能会感到惊奇,这通常并非在协商工资。多数时候,面试你的人都不负责你能得到的工资。这个问题通常是一个现实的考量——如果招清洁工,他们想要80K美元工资,那你大概会立即把应聘书投进垃圾箱;同样,一个高技能的程序员只把自己卖到30k美元也是在敲警钟。好的回答通常要靠谱或稍稍高于实际而不是低得过分或高得疯狂。我在面试前都会了解好要价,然后在回答中多加30%。
23. 自认为五年后自己在职业中发展如何
这是个有点“垃圾”的问题,但就某些方面说它可以筛选出那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回答类似于“我将在我应聘的岗位中取得成功”的人既不够积极也不够诚实。我宁可得到包括提升或成为企业家——强大的机构之繁荣有赖于的人。对面试者来说唯一的问题是一些公司——通常是小公司——并不需要做事主动的人而且特别害怕那些梦想成为企业家的人。因此如果对企业文化不熟悉,谈及升职通常是最安全的。但我个人欣赏在面试中谈到企业家的人——那意味他们对成功怀有热情的那类人。
24. 你的长远目标是什么——比如,从事这项事业十五年后?
这是一个迟来的好问题,因为它能帮你判断面试者是否是长远者。因为有长远计划的人通常有一个良好而成熟的思维状态,而且会始终绷紧弦努力工作,胜于没有长远计划的人。
25. 对这项工作还有何疑问?
是,你确实该对这项工作有疑问,没有问题意味着你并未真正对这个职位产生兴趣。因此,面试者必须把在面试前准备的一些问题作为一项任务来对待。大多数面试官都乐于回答一切问题——只要确保你的问题是理智的就行。 准备功课! 以下功课在任何面试前都需要准备,以帮助你应对上述绝大多数问题。
准备十分简洁的自我描述:以便在任何面试中都可以用。最好的技巧是提到自己与众不同甚至独一无二的地方,同时兼顾不突出或(最坏的话)中庸之处——保留自己的缺陷,除非它和一个重要的优点有关联。连续的三十秒陈述即可。 研究公司:通过访问他们的网页了解他们究竟做些什么。最好阅读公司近些年的年度报告和它在维基上的描述(如果它足够大),或者用Google搜索公司名字和地点(如果是小公司)。如果它处于起步阶段,找尽可能多的资料,如果相关资料实在太少,就别再多花精力了。 研究职位:认真阅读招聘启事,对任何不懂之处都要查阅。如果还不甚熟悉,你还必须让自己深入阅读招聘启事以让自己清楚这一领域的重要信息何在——从博客和新闻网页开始是不错的选择。你还应该在生活范围附近调查一下类似工作,以对这类工作的常规起步工资心中有数。 了解自己适合这一职位的原因:收集你能找到的公司信息和招聘启事,将它们与自己的技能作对照。这样做五份,它们在面试中会有奇效。同时,找出至少一项自己对公司或职位不满之处然后思考为什么这使你不满。 不断努力提升工作技能:参与能使你提高相关领域关键技能的活动。任职领域吗?加入一个主持人协会;任职行政助理吗?加入为某个机构服务的志愿工作,以不同方式锻炼你的能力(同样适用于从事贸易者);任职程序员吗?那就为一项开源项目作点贡献。 在头脑中储备一些对应聘职位的问题:当你进入面试室。这能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说明你确实对那个职位感兴趣,这将大有益处。各类问题都可以,但最好涉及工作中的协作文化和特定技术。 千万不要抱怨之前的工作:如果先前的工作中确实有让你懊恼之处,花些时间试着想想它的积极方面。要知道面试时先前工作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会被提及,因此准备好不带消极情绪谈论它,寻找积极因素,同时尽可能冷静陈述离职理由。 诚实:首当其冲。如果你在面试时编造了什么还出了错,面试官会把你的应聘书投进垃圾箱。你只要做的是,集中于自己本身具有的优点上,如果把它们都在面试中陈述出来,这已经就是那个机构喜欢你的那些因素。别浪费时间捏造东西来说。
原文: - The Simple Dollar 译者:(GTD翻译小组核心成员)
正在载入...
系列文章推荐
年度最受欢迎文章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文章对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欢迎
你的经验和通过支付宝来工作中遇到问题立即解决
我的图书馆
工作中遇到问题立即解决
工作中遇到问题立即解决卡尔是一家管理培训机构的学员,他每天都要面对众多的问题。有一天他向他的老师抱怨说:“我现在都快被问题烦死了,要是没有问题那该多么轻松啊!”老师回答:“不解决问题如何获得好成绩?不要害怕问题多,问题越多越能证明你将可以获得更大的成绩。只要你将其彻底解决,相信你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来越强。”老师的一番话改变了卡尔对问题的一贯看法,使他以后有了解决问题的意识。解决意识是一种习惯上的意识,彻底解决遇到的问题更是解决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将其搁置起来。如果总是延时解决遇到的问题,一个问题就可能引发两个问题或更多的问题,小问题也会由于拖延而变成大问题。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彻底解决的意识正面迎接问题是最为关键的,而不是强调理由逃避,或者找借口搪塞。每当面对问题时,迈尔·戴尔总会坦白地说:“我遇到问题了,我负有责任,因此我必须进行修正。”因为他很清楚,如果自己不这么做,别人这样做了,成功就会属于别人。更多的时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自己意识不到位的反映。问题映射着自己的意识缺陷,如果将问题彻底解决了,自己的能力就会无形中增强一些。同时,彻底解决问题还可以增加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我们知道自信心是任何员工都不可缺少的。把身边的问题都彻底解决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看见了问题,然后界定和描述这个问题,并且抱怨这个问题,结果自己也成为了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另一种人是观察问题,并立刻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素质得到了提高。小问题不会引起大麻烦,拖一下解决也没有什么;只对大问题关注,不把小问题放在心上;我怎么没有发现,自己工作中有那么多问题呢?对一些不好解决的问题,视而不见,故意回避;问题已经出现,但总是不觉不察或者以为别人会解决;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就如同蚁穴一样,如果不能及时将其堵住,它就可能把整个工作搞得一团糟,甚至出现功亏一贯的现象。在工作中,具有解决意识的人从来不会忽视身边的每一个问题。无论问题是小是大,他们都会以十分谨慎的态度对待,并认真迅速地解决。然而,我们总会发现这么一些人,他们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会觉得无足轻重,甚至认为它们可以自然消失。他们很宽容地放过自认为不重要的问题,但是时间长了,就可能使他们对各种潜在的问题丧失解决意识。无小事。任何小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相反,如果能把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小问题解决好,好的工作业绩就非你莫属了。也许,你只对工作中出现的大问题敏感,其实不仅仅是你,每个人都会如此。你可以想一想,如果把一只青蛙扔进滚烫的沸水中,它会做什么反应?它一定会从水中一跃而出,不然它就没命了。工作也一样,每个大问题都需要充分解决,不然你就会丢掉饭碗。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工作无小事,彻底解决工作中的小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职业素质。同时,它也是让你获得提升的重要保证。工作中遇到问题,要立刻行动起来,一分钟也不能耽搁。每个人的意识深处都有逃避的习惯,特别是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时候,逃避是一种生理本能。但是,工作中只有彻底解决问题才能让自己获得好的业绩。工作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工作出现问题后,他们不会意识到应该马上解决,但却下决心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去做。所以,他们常常心安理得地不去马上?取行动,却因没有放弃解决问题的决心而自我安慰。对于工作中的问题,许多人喜欢等到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之后再行动,孰不知,良好的条件不是等来的。发现工作中有问题后,你应该及时行动起来。对于“再等一会儿”& “明天开始做”的意识,要把它们彻底从心里清除掉。及时行动可以为问题的解决创造有利条件。然而,你总是发觉立即行动是如此艰难,尤其是在面临一件很不愉快的工作或很复杂的工作时。问题让你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于是你选择了拖延、逃避。其实,你如果意识到,只要你立刻行动起来,哪怕只做了5分钟,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要你在解决问题的行动中,你的思维就会被其所牵引。好办法总是在这种状态中想出来的,不信你就试一试。也许你会发现,解决问题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难。歌德说得好:“只有投入其中,思想才会燃烧。一旦开始,完成在即。”这是最应牢记的真理。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工作出现问题不可怕 不积极解决才真正可怕-国际新闻-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工作出现问题不可怕 不积极解决才真正可怕
原标题:工作出现问题不可怕 不积极解决才真正可怕
  华龙网6月2日8时30分讯(记者 康延芳)出现问题不可怕,不去积极解决问题才可怕。很多时候,如果我们以积极的姿态去解决问题,很多损失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迎刃而解。  为了几百元损失数千元 很不值  本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报道了市民唐先生的郁闷经历:一家人高高兴兴去旅行,结果因为旅行社把姓名写错了无法登机,一家人的旅行计划泡汤。(详见《家人参团出游 旅行社弄错姓名无法登机》)。  事实上,从事情的经过看,这个问题本来并不复杂。旅行社因为工作失误写错了旅客姓名,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重新出一张机票,也就几百元的事。而错误的一方,也有义务为错误埋单。  但偏偏,旅行社方面的现场工作人员身上钱不够,而唐先生信不过旅行社的口头承诺,不愿先垫付机票钱,导致最后一家三口的旅行泡汤。原本几百元的就能解决的问题,最后损失成了数千元。而旅行社和消费者在赔付损失问题上,还出现分歧。  这种结果,应该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试想,如果双方当时有足够的理解、信任和担当,能够积极解问题决,损失就可以减少到最小,唐先生一家,也可以如期完成旅行。这只能说明,出现了问题,积极解决才是上策。  能防患于未然 当然是最好  随着普通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关于环保方面的问题反映也比较多。环境危害一旦造成,再怎么补救都嫌晚。但如果能防患于未然,当时是最好。  近日有网友反映,他听说自己所住小区附近要建一座垃圾压缩站,而此区域居民密集,他和周围居民都担心垃圾压缩站对自己健康造成影响。(详见(《九龙坡鹅公岩大桥下垃圾压缩站是否通过了环评报告和居民听证?》)  根据九龙坡区环保局的回复,经核查,网友说的这一项目尚未到该局申报。九龙坡区环保局也承诺,如该项目来局里申报,他们也将严格按照《重庆市建设项目和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相关规定进行审批,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这事看上去是虚惊一场,不过民众积极关心环保问题,本身就很值得肯定,而相关部门积极核实、回复,解除民众疑虑,也让人欣慰。最重要的,这种信息公开、及时交流,让问题防患于未然,更值得高兴。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