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你有三世菩提”是什么意思?

佛说三世因果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佛说三世因果
《佛说三世因果》是连载于起点中文网的小说,作者是管窥。
佛说三世因果小说类型
佛说三世因果内容简介
白虎星君为了前尘因果,重入轮回,再世为人,引出一场俗世风波,携思凡下界的蟾宫玉兔,搅得三界为之震动,幸得观音大士点化,入我沙门,重新修行……导读:那富丽浪漫的爱情之船也早已重睡于冰凉的北大东洋底,俗世中多少有初无终的爱情,一、佛说前缘我在佛前轻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地碰到你,我降下一颗愁闷泪。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我懊悔。佛说:懊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为此,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你说:自你在佛前供与我相逢的那一刻讫,我整整失眠了五百年。我问:冥冥众生中,你是否是我为缘而几经循环的那个人一、佛说前缘
我在佛前轻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地碰到你,我降下一颗愁闷泪。
佛说:我因无爱而成佛,你贪恋凡尘如何成佛?
佛说:懊悔无用。你有未了的前缘,去吧,去断你的姻缘,我等你回来。
为此,我在菩提树下求了五百年。
你说:自你在佛前供与我相逢的那一刻讫,我整整失眠了五百年。
我问:冥冥众生中,你是否是我为缘而几经循环的那个人?
你说:是的,五百年前的那一天,你无意中经由了有我的路,我一直等你,来名现这场抹肩而过的缘。
佛说:建百世方可共船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揩肩。
我苦甜乞求佛祖,让咱们再结一段尘缘,相恋相陪走功月月年年,
佛说:除非海枯石烂、桑田变桑田。
于是我求佛祖,下世把我变成一只填海的燕,历尽千辛直到把大海填谦,换你我的昔生缘。
所以佛部署了今生的相见,让我与你尽这一段未了的前缘。缘尽,则曲终人散。
所以,假如你碰到我,请必定不要走启,由于我怕来生,再无缘与你相见……
二、佛说前世
人若能转世,世间若真有循环,那么,龙腾世界补丁下载的前生曾会是什么?
佛说: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兴许,你的前世是一枝深山里的海棠,在遇秋夜半,被舒进苏州乡外的客舟。遥风吹灭了沾霜的渔火,却吹不尽弯月淹没的哀伤。
也许,我的前世就是忘愁河上撑篙的船妇,孤舟、蓑衣、斗笠,在红尘中晃渡。丢一抹花瓣,从此潇湘谢却,钟声不继……
也许,你的前世是一缕彤云的影,在昏黄天涯,划过凄凉的露的烟痕,魄散时回回佛温顺的水心,倾听来自神亮悲悯的声音。
也许,我的前世是一滴晶莹的泪,由冷山寺的佛眼,坠落万丈繁荣。在漫天飘动的节令,凝成枯碎花瓣上相思的露,却唤不醒沉睡的精灵,只好在凌晨中悄悄化去。
你若是山野轻柔的清风,我必是因你而复苏的小草。
你若是天上悠游的云朵,我必是云朵里酝酿的雨珠。
你若是田间明澈的溪流,我必是溪流中畅游的鱼儿。
极至你是万物的化身,我也依然将你牢牢拥抱,只因有你有我,今生相随!
佛说:前世,你是我疏手种下的一株碗莲,别的莲都开了,只有你,直到枯败,也没能把你清丽的容颜展示在我眼前。
我说:前生,你在我的眼睛里;今生,你在我的挂念里;来生,你在我的血肉里。
三、佛说商定
当你我邂逅,撞触了此此的双眸,我在遐想,你我曾经如何许下前生的商定?
是否也是一个午后,没有雪的冬日,在那残暴的烟火中,龙腾世界有私服为彼此许过愿?
是否也有一份这样的暖馨和豪情,我是否也被你动情的歌声激动?
你是否也闪着这样动摇的眼神,坚决得容不下我的脆弱?心是否也曾因某次伤心才凑近,靠近了……
平时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问佛祖:这毕竟是什么意思?
佛祖无言,佛祖心如起水。
佛祖,你有恋情吗?
佛祖笑吟吟地,无比慈爱,那笑颜犹如包容百川的海水,深不见底。
可我有,但我从不容易对谁许下诺言,为这份执著让心在寂寞中隐隐作痛。
长相伴,雅韵悠然。冰弦纤指,情意暗牵。绫臭楼,携手双仙。最爱窗外,秋水长天。盼十年渡,百年枕,千年缘。然而月有阴晴圆缺,人有酸甜苦辣,梁祝化蝶早已不知所踪, 曾经的共舞化风格中瑟瑟的相拥;那富丽浪漫的爱情之船也早已重睡于冰凉的北大东洋底。我爱慕他们,因为生逝世相守才是人间永远的幸福。俗世中多少有初无终的爱情,让人良久、很久都无奈释怀。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美或痛苦的回想。一千一万种思路,一点一滴都有你。即便此时你对我并无爱意,我又如何能不心存感谢?比翼飞燕,并蒂青莲。寄苍生,且乐怡然。应谢月老,红线得牵。促前生情,来生意,此生缘。
四、缘是什么
佛说:万法缘生,皆系缘份!偶尔的相遇,蓦然回想,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目光接会的霎时。
诗写婵娟,词谱秋莲。喜榕树,书香氤然。香梅品尽,两处情牵。谢诗为证,曲为媒,词为缘。
现隐青竹,脉脉红莲。深深院,绮韵盈然。花前联袂,秋波相牵。道眼中情,情中语,语中缘。
你说:缘是山中高士晶莹雪,世外仙姝寂寞林。
我说:缘是众里觅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说:缘是纵然两情相悦,仍难遁宿命之劫。
我说:缘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回来。
昏钟暮瘪,日走云迁。怕依窗、独对钩弦。去也兰舟,远也红楼,怯深冷,罗袖轻裘。
花开梦里,月隐山中。华年逝水,逐浪萍踪。若流光影,太无定,太促。
我说:缘是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窗前点滴到天明。缘是无尽的怀念。而我,傲破于沙漠中静静的看着它缘起缘灭。
佛说:每集体所睹所碰到的都早有部署,所有都是缘。缘伏缘灭,缘聚缘
散,一切都是天意。
五、佛说今生
我倚着空中楼阁,吐呐着千年的风。我望见,在心的横切点上,长睡着一朵莲花。
佛说:你要悄悄期待,等候花开的时刻,等候风拂过花萼,以唤醒前世种下的梦。
我于是忠诚地祷告,愿你,能盛开最温顺的鼓露沧桑的回眸一笑。
我走过小路,路旁的一朵不著名的家花令我不禁驻脚注视,莫非是因为前生无意扔下的一粒花籽,才有这今生的叙旁相见?但花儿只是悄悄的绽开,好像这就是它性命的全体。我走过大山,那巍峨的山峰令我熟习莫名,难谈这就是我前生的旧居,所以才有这今生的魂牵梦萦?但大山仍然如千年前般的沉寂,恍如在说世事不过如是,一切皆空,不是风动而是心动!
我走过海洋,汹涌的洋面令我又是高兴又是亲热,难道这就是我前生荡辑浮船的野园,所以才有这今生的故园难舍?而陆地却露出了难得的安静的面貌,不起一丝漩旎,如镜面个别,似乎在说过去了的就让它过来吧,何必总让它留在心上呢?
我末于跋山涉水,从网络里,呈现在你的眼前,我走近你,你的一言一走、一颦一笑都让我是那样的心动,岂非在前生我就已为你心坎深陷,不能自抑,所以才有这今生仍旧的心境?而你,亦是那样地缄默,我才发明,促摆脱我紧握的手的,哪里有什么回眸,也许是龙腾世界罗刹法宝的缘分,修的还太浅、太浅!我清楚了,或者今生的相遇已是上天的赏赐,也许龙腾世界要点卡吗前生的缘分未经注定,今生,我只是你性命中的一个过客!
凭一颗晶莹的泪,将流不完的伤悲,流不尽的心碎,在人间化成飞灰,又有谁信手拈来聊笑,又有谁会在我的故事里留下他的眼泪?
佛说:五百年前结缘来,前生注定非本日。
我叩首:若非本日是何日?
我决议上山,用整整一天的时光聚精会神的想你,而后下山时候全忘记。
于是我看释迦牟僧时想你,看十八罗汉时想你,看千手观音时想你,盼望找出让你永远爱我的宝贝,而不是终极的分开。脑海里你最始的蜜意反重复复地证实,你曾经给过我这尘世间最暖和的情怀。
我叹气。你问我为何总是叹息?哦,别怪我的眷瞻,别怪我的如影随行,别怪我用千百次守看,换你一个冷冷的轻瞥。你可否细听到我心的瞅虑:今生你我包含总结汇报、资格考试、文档下载、办公文档、教学研究、IT计算机、人文社科、经管营销以及佛说爱情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取經的過程中,經歷過很多的危難,就靠這部經獲得精神的力量,突破險阻艱辛,才能達成偉大歷史使命的。
  我們在此只講“般若波羅蜜”,而在佛教中有六波羅蜜──六種解脫法門。六種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又叫‘六度’,‘度’即前進、到達。這六種法門,都可以使我們到達解脫的彼岸,以‘六度’為首綱,發為萬行,即所謂‘六度萬行’。
  為什么這里只說般若波羅蜜,不談其他五種?大智度論講:‘五度如盲,般若作眼。’布施而沒有般若波羅蜜,只能創造癡福,可以上升天堂,福報享盡,依然墮落六道,那是不究竟的。為什么這里只說般若波羅蜜?因為般若波羅蜜既是解脫的必須條件,也是解脫的足夠條件。
  般若波羅蜜涵攝其余的‘五度’,自然就具足了‘六度’的功德。有了般若波羅蜜,再行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的時候,當下離能所、泯理事、三輪體空、不種因、不造業、直證解脫。
  如果離開般若波羅蜜,他所行的只是人天小道,只能為來世造福,而無裨于解脫道。所以般若對解脫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般若性質
  般若又可分三種性質:
  1、 實相般若
  就法的實性、法的實相來講,叫‘實相般若’。‘實相般若’就是法的‘現量’和‘證量’佛的‘法身’的當體。
  2、 觀照般若
  雖然在觀察,但不是用分別心,不是用第六識,而是用般若。用第六識,叫做‘取相分別’;用般若,則對境不起認同心,所以叫‘觀照’;而‘觀照般若’就是用般若觀照實相的當體。
  古德說:‘萬事萬物,凡夫執實謂之有,二乘分析謂之空,菩薩眼見菩提、眼見佛性。’眼見佛性,你說什么不是佛性?如果用觀照,那不用分別,當體即空。所以我們可以了解:‘般若不但是實相的本身,也是一種眼見佛性的觀照法門。
  3、 方便般若
  所謂‘舍方便,無究竟’,說到真理的究竟處,是無法開口的。否則,有你能聽,有我能說;有能知的你,有所知的法這與不二法門豈非南轅北轍?所以談到真正的佛法沒有你開口的余地,才一開口,早已不是真實的佛法了。但要啟發人們的覺性,是需要一把鑰匙的,這就是方便。
  般若大致有這三種性質、三種作用:
  [實相般若],是真理的本體,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的‘圓證佛性’。
  [觀照般若],是以自己的摩訶般若,來照見自己的法性。有個很好的比喻說‘如珠吐光,還照珠體’,好像夜明珠一樣,自己發光,照亮自己的存在。所以摩訶般若所觀照的就是自己。
  [方便般若],就是逗機說教、因病與藥,以種種法救種種心的善巧方便了。了解了這些,再討論下面的經文,就感覺很親切、很簡單、很明白。
  經,古時印度人叫‘速達辣’,音譯為‘修多羅’。中國也有四書五經,經典就是金科玉律,是人生的軌范。而佛經則是生命解脫的指標,猶如氣象報告的經緯度,是最直截了當、最標準、最不會使你迷失的路線,循著這個路線前進,就可以到達解脫的彼岸。
  經文淺解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觀自在菩薩,就經文來說,有兩種解釋:
  是觀察自在、徹底斷惑、法界即我、觸目菩提的大菩薩。
  是尋聲救苦的圣觀自在──觀世音菩薩。
  這里雖沒有明示,但兩種意義都有;而在此所謂‘觀自在菩薩’是泛指一切自觀自在、觀察自在的大菩薩。菩薩貴行,所謂‘六度萬行’;離開行,就沒有證,也沒有菩薩。坐在那里不動,是不能到達彼岸的。踐行般若波羅蜜,有深有淺,因為踐行的深淺,所以從登地菩薩到十地菩薩、從等覺到妙覺,都是由踐行般若波羅蜜的深淺度來分證的,并非以任何標準來規定,也無需透過人評議。
  前面所說‘觀照般若’就是不用六識,也不離六識。法相宗的修行重點是把前五識──眼耳鼻舌身,轉為‘成所作智’,把意識轉成‘妙觀察智’。‘觀照般若’是要使六識消融于般若,產生觀照作用;觀照作用就是‘大圓鏡智’。
  我們經常聽說‘一塵不染’,什么東西一塵不染呢?不是指你的色身,色身在現在這大都市里,每一秒鐘都受到可怕的污染;‘一塵不染’是指你的心。染,就是被它粘住了、波及了、污染了。如果你只觀照而不認同,它就不會污染你了。我們用分別心,就會因見取而受染:耳朵猶如錄音機,一首歌聽幾遍,雖然沒有見過歌詞、曲譜,也就會唱了,因為人腦有記錄慣性。耳朵對聲音,如膠似漆,于是就吸收了。眼睛對形象,就像錄影機一樣,見過一次面就‘感光’了,下次再見到,[喂!老張你好。。。],留有影像嘛!聽、記、想,慢慢在原本心態的表層累積成一層原無的覆蓋層,這六塵就構成了心垢,逐漸掩蓋、埋沒了原本的自我──真實的本心。‘觀自在菩薩’用自覺觀察,籍甚深般若波羅蜜的行證,所發露的智慧解脫心態,照見了五蘊皆空──一塵不染。
  ‘五蘊’又叫‘五陰’?(色、受、想、行、識)。‘蘊’就是聚集。色、受、想、行、識,愈來愈多,于是我們從生到老,腦細胞的褶子也愈來愈多。小學畢業,只裝了小學教科書;國中畢業,又裝了國中的教材;大學畢業,又裝了不同內容,這叫做‘蘊’。接受多了、經驗多了、理解多了、常識多了,這就是‘為學日益’。
  如果我們用分別法,則(色、受、想、行、識)每一樣都可以寫一篇很長的論文,而且大有內容,大有文章。如果我們用觀照,則(色、受、想、行、識)原本不存在,原本非實有,畢竟‘如幻如化,空無自性’。空,很多人認為是什么都沒有,是斷滅,其實不然。佛教說‘空’,有很多種:二乘圣人所講的‘空’是‘分析空’。分來分去,分到最后什么也沒有了。菩薩的‘空’是‘當體空、般若空’。如果用三觀的尺度來看,菩薩離二邊、行中道,二乘偏空,凡夫執有。
  空,有兩種解釋: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是一種動機或最初的影響力;緣是條件。由動機和條件組合的任何事物,都是原本空無自性的,‘空’就是‘無自性’。全世界所有研究形而上學的都公認:真實、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只能發現,不能創造;真理也是普遍如此的,并非在中國是真理,到外國就不是了;并非你信,它就是真理;不信,它就是罪惡。就我們所了解,在這大宇宙中,除了條件的組合,根本就沒有任何永恒的個別事物的存在。所以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條件組合的東西,都是空幻不實的因緣假合。‘空’不是沒有,而是原本如此。諸相原本不有,再加上一個‘無’字,豈非多余?‘空’是什么?‘空’就是指沒有個別的自我,沒有個別的自性。‘空’是什么?它是萬有的原因、創造的勢能、發展的余地和不息的生命。因此森羅萬象,──從‘空’里來,又到‘空’里去;如水泡般,來實無來,去實無去。不二法門,豈有剩義?
  我們一講到‘有’,就形成質疑;說‘空’,極其自然。‘空’是體用一元的,‘空’就是余地,有道是:‘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家里后面有院子,就可以種種花;前面有院子,還可以擺放盆景。假如前后都沒有院子,那就毫無發展的余地了。
  心空的人,度量大。量大的人,什么事都好商量;度量狹小的人,魯仲連來了也沒有用。所以‘空’就是創造、發展的勢能。因為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如果不空,有什么用?房子不空怎么住人?杯子不空,誰買?船若不空,一下水就沉了。所以只有‘空’,才能使人不沉淪。般若慧便是‘空’的妙用,契合空性,摒除自我執著,才有自在逍遙的人生。
  由于‘空’,才能不斷地創新。宇宙中每一秒鐘都有新的星球形成,每一秒鐘也有許多星球殞滅。森羅萬象,全顯‘空’的體用。而修學佛法,首先就要‘心空’。‘心空’就是要空去塵垢──從生到死所累積的心垢,因此才說‘為學日益’,求學天天有心得;‘為道日損’,學道得丟掉很多多余的東西,天天都在減損。要把那些舍不得的嗜好、孤僻、個性、我執、法執統統丟掉,丟到一物不存,如同桶底脫落,就是大事了畢了。
  所以說:‘空,永遠是大宇宙不斷進化、不斷開展、不斷創新的無限勢能。’如果不空,就如同一潭死水,了無生機。
  佛法講‘空’,不是叫我們去分析‘空’,把‘空’當成一種學問,而是要我們‘心空’。只有掃除五蘊、六塵所積的心垢,讓心空了以后,自己原本的摩訶般若才會發露、呈現。如果用六識分別,把廢知識、假常識堆滿一腦子,每件事物都執著,摩訶般若就會被窒息、被埋葬了。
  一生懷才不遇,被埋沒了,沒有關係,人生如幻,過程短暫,拿人與地球的壽命來比,太短暫了;如果你認為地球是永恒的,就太愚昧了,連地球都要壞,何況短暫的人生?能壞的,原本就不是你的。古人說‘無量劫來賃屋住,從來不識主人翁’,無量劫來都租房子住,哪個是主人?不知道!這很有意味,也很通俗,但也說明了‘空’絕不是死的;‘空’是有而不實的、變動不居的。因為用‘照’所以五蘊皆空;若是用分別取相,五蘊宛然實有,根本不空。本經講的是般若波羅蜜──智慧解脫法門,所以舉出圣觀自在菩薩,在他的般若觀照下,相對的五蘊就不存在了。色、受、想、行、識沒有了,就像槍靶子沒有了,子彈就不有射擊的目標了,一切苦厄也就超越了;‘度’就是超越。
  ‘觀自在菩薩’就性質而言,有全稱的大菩薩、特稱的觀世音菩薩。就屬性而言,有悲、智二方面:
  在智的方面是觀自在一切諸法,萬事萬物,入眼了然,不會執著認同,不會形成質疑。由萬事萬物的本源,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看到萬事萬物的最后結局,看到條件組合的萬事萬物的當體是空。
  在悲的方面是應機救苦自在:一稱南無觀世音菩薩,馬上獲得解救。觀世音菩薩過去是對中國人,稍早是對東方人現在是對全世界,都有很深的緣。很多人得了重病,求觀世音菩薩,咒大悲水喝,就全愈了,這是‘大悲自在’。
  此外,‘觀自在’是菩薩的共法。觀,是‘覺觀’。菩薩‘自觀自在’,卓然獨立,不認同外物。既然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實,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虛幻,色受想行識(五蘊)原本不存在,就只有‘自在自覺’、‘自覺自在’了。能夠這樣,自然就會超越一切痛苦、煩惱、災難了。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指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這樣翻譯是梵漢合璧:舍利是梵文,子是漢文,全梵音是‘夏利布陀拉’。舍利是他母親的名字,子是他自己,合起來就是舍利的兒子。過去中東的人們也稱耶穌為‘大衛的子孫’。
  舍利子智慧第一,他是這部般若心經的當機者。所謂‘當機’,有人說法,總要有人問法,而問法的人往往不是不知道,只是替別人發問。在圓覺經中,很多菩薩問法,都是替眾生發問,來逗機說教。
  色不異空:‘異’即差距、差別。一切有形、有質疑的物質,原本沒有永恒不變的自我,因此也沒有自性、沒有自我的空性,并沒有差距,當體全同。在這科學起飛的時代,不管你怎么分析、化驗,最后的結果總是什么也沒有;所以物質的當體就是非物質。眼睛看的、耳朵聽的、身體接觸的、意識想的都不是實體,都是因緣條件的組合;以假為真,顯然是錯覺。所謂‘緣起性空’,是說由條件組合的,原本不有,畢竟是空。
  空不異色:是說空無自性的物質,與空的實相當體是一;色相,原本是空,最后是空,畢竟是空。所有物質,把它分到不能再分,小到不能再小,最后就會證實是什么都沒有。在科學發達的現代,理解‘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應該是很容易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什么狀況下‘色即是空’?用般若觀照,‘有、沒有’都不分別,只是一心。在大圓鏡智之下,一心圓滿,‘有、沒有’的問題根本不會發生;一種摩訶般若的心靈狀態,與鏡子一樣,當機全現,過后無蹤。如果用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對境無心,色即是空;分別取相,空即是色’。
  空,是沒有自性,無可尋覓,無能把握,無可認知。如果為了說明‘空’的道理,從前言、序論、大標題。。。。。用種種觀點來敘述,寫了一部幾十萬字的空論,結果‘空’何嘗空?很多人說‘空’是什么都沒有,這叫‘惡取空見’。‘空’不是沒有、不是斷滅,而是大宇宙唯一的真實與永恒。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縮短語氣一筆帶過的話。色、受、想、行、識是五蘊,而(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剩下的受、想、行、識,也都是這樣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至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理既相同,所以一筆帶過。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法有色法、心法。(心法)一念三千,(色法)無量無邊,而它的真相是空無自性、空無自我。法,是空無自體的,好像水結成冰,并非是新物質的創生;當溫度升高以后,冰化成水;溫度再升高,水蒸發了,也不是生命的消失。因為萬生萬物無不以(空)為素材,無不當體是(空),所以在這一真法界里,既沒有真實事物的新生,也沒有毀滅的現象;既沒有一個永恒不變的實體生起,也沒有一個真實獨立的實體毀滅,所以說(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海水一味,莊子說(道在屎尿),有人認為這是大不敬,說臟話,侮辱了真理,其實真理是一般的,不是特殊的;真理是普遍的,不是局部的。如果真理是特殊的,那是三只腿的雞,雖然稀奇,與大眾的生活有什么關係?所謂(道在屎尿),是說真理是普遍的、唯一的、絕對的,根本沒有第二、第三,觸目菩提。既然原本不生,最后無有可滅。真理不出于法界,法界無限,也就是時空無限。萬生萬物、一切現象,都可畫個(0)來概括,所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也既是由(空)所顯,萬象皆空。
  經云(三千及大千,如海一匯發),海能現匯,匯不離海。在一真法界里,有什么垢與凈?有什么增與減?新結成的冰塊,并不表示水中多增加了一塊冰;冰塊溶解了,也不表示減少了冰塊的實質。
  簡單的說,一切萬生萬物,無一不是由空里來,而又向空里去,亦即佛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空,是無限生機和一切發展及開創的勢能:一切由空里來,一切又向空里去;從空里來,不占地方;回到空里去,干凈利落。我們正確理解了“空”,就不會愚昧、顛倒,就不會錯認、謬執,而逍遙自在了。
  般若心經講的是般若,般若的素描就是以下的經文: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這就是般若的素描。概括的說,般若的當體是個“無”,是個“無無”。因為“執有”則有限,“無無”乃無限。“原本無、當體空、畢竟不可得”的絕對法性,就是般若的空性、法身的素描。因為真實的是原本的,原本沒有眼睛、耳朵、鼻子、身體、意識!須知般若見不因眼,聽不因耳。。。。。。,不靠一般的官能而顯實相──生命的真相。
  這里要特別強調的是“佛法乃生命之學”‘不必去講道理,不必去求道理,只要證得了生命的實相,就會清清楚楚的證得“自他不二,物我一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些都可以證實,而不是在講空話。
  在指月錄中,有位洞山良玠禪師,童年出家,師傅教他念心經,教到“無眼、耳、鼻、舌、身、意。。。。。”時,他說:“暫停!我明明有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經上怎么說沒有呢?”他的師父愣住了,說:“你不同于粥飯僧,你是禪宗的根器,到南方去參禪吧!”以后就成了禪中的大匠。這顯示了生命呢?“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固然好,“疑”也不壞;因為你不疑,就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就不能解決問題;不解決問題,問題就會壓倒你。學法也是一樣,若是沒有問題──不疑,又怎么悟?古人說:大疑大悟,小疑小悟。禪中要我們信有一個真實──只此一事實的真實。要我們疑,有問題,即使辯論都沒有關關係。證道歌說: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界,不僅可解釋成范疇、界限或區域,主要是指根、塵相對的作用──六根對六塵所產生的作用:眼對色的感受,耳對聲的感受。。。。。,這些六根對六塵所發生的一定作用就叫“界”。六根、六塵加六個作用,就是十八界──十八種現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又是一筆帶過,無明到老死,就是佛法講的“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是構成我們生死輪回的十二個要件。
  前四種因緣,是無明、行、識、名色:因為“無明”,就有妄作,而產生情感上的“行”;由行產生“識”;有了意識,就隨緣受胎,剛剛受的胎叫“名色”。
  所謂“名色”,是有而不可見,無影無像,只能形容,只有名;所形容的色,是小到不可見的,過去沒有顯微鏡,誰能看見XY染色體的活動?看不到,所以叫“名色”,只知有這么一個東西,但還沒有成為人的胚胎。
  第五是六處:六根具足,然后就出胎。
  第六是觸:小孩剛生下來,什么都不會,但卻會抓東西;國人滿周歲,有“抓周”的習俗。到了二、三歲時,就有觸感,喜歡去接觸物品。
  第七是受“感受”:喜、怒、衰、樂,一切的感受都有了,大約五六歲時就已具備。
  第八是愛:約十四、五歲,有了愛,就知所選擇,有了物種基本的欲念;有了欲念,就如膠似漆,念念不忘,夢寐思之,于是和原本的生命實體距離更遠了。
  第九是取:包括追求和逃避;追求權利,義務和責任。人們相互促進原本的欲望包括:自我保存──白天怕人,晚上怕鬼;自我我欲──食、色、領導、支配、占有。。。。。,諸欲相繼發生。古人說“臨財勿茍得,臨難勿茍免”,不能說每個人都臨難求免,但茍得的人卻較多,這就叫“取”。
  第十是有:即生有、中有與后有。透過名色、六處、觸、受、愛、取而有業,活在世上,是“先有”;死是“中有”,以活著的時候所造之業為素材,形成死后的中陰身(靈魂),即是“中有”;“后有”即隨業入胎。
  第十一是生:即“胎”出生了。
  第十二是由老而死。
  這叫“十二因緣”。辟支佛觀“十二因緣”,找到了解脫之道的“苦、集、滅、道”四法律印,而證解脫。但是在菩薩眼中,皆同幻化。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其余的十種因緣,都一筆帶過了。二乘圣人藉分析得解脫,菩薩則是當體即空。既然當體即空,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塵都沒有。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十八界也沒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十二因緣只是一個虛幻的過程,菩薩不觀“十二因緣”,無須分析,般若照下,當體是空。
  無苦、集、滅、道:佛法的初期,佛陀審視眾生的根機,說“苦、集、滅、道”,若詳細講,很費詞,簡單地說,“苦因集有,道由滅成”。為什么說“苦因集有”?從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這都是“行”,是有為法,聚集多了,當然苦。
  苦有八種:生苦──人一生下來,離開母親,就是苦。小孩子一出娘胎,沒有誰會哈哈大笑的,一出來只會用哭來表示苦。
  老苦──老也很苦,身體的低抗力差,心有天高,力不從心;想爬山爬不動,喜歡吃的東西,多吃了就不舒服。如果修養不好,想想前塵往事,一生累積了太多的無奈、挫折、抱怨、牢騷、不滿、失意。。。。。,那生活不就形成了對生命的懲罰嗎?有些人打腫臉充胖子說“不苦”,但眼淚卻不住地流;有些人假裝頑強說“人生不苦,很樂!”但心里卻像吞了黃蓮似的。
  病苦──病是最苦的,甚至使人無法忍受。如果有朋友生病了,我們去探望他,問他:“老兄!你有什么愿望啊?”他會說:“我只要病好了,粗茶、淡飯布衣暖、菜根香,我就很滿足了,不再希求其他了。”事實會是如此嗎?不然,等他病好了,老毛病又都來了:吃菜嫌口味不好,看別人不順眼,老婆的發型不好看,孩子的動作討人嫌。。。。。,簡直煩透了。所以人是活在不滿里的,不滿的本身就是一種痛苦、一種對生命的懲罰,因為“錯誤恒等于煩惱,罪惡終難逃毀滅”。
  死苦──死更是痛苦。很多人練功夫,在死的時候要退功,功若不退,死不了;一點點的退,像蛇脫皮似的,退到哪里痛到哪里,痛苦的很。
  除了生、老、病、死四種苦以外,還有:
  愛別離苦──你喜歡的人,他不能永遠在你跟前。
  怨憎會苦──你越討厭他,他越在你面前晃。
  求不得苦──求的東西得不到,得到了又有新欲望,永遠不能滿足。物質的欲望,永遠不能填滿心靈的空虛,始終是貧乏的。
  五陰熾盛苦──色、受、想、行、識,包括心理、生理、自己的認知教育程度等。身體的組成,顯教講四大──地、水、火、風;密宗講六大──地、水、火、風、空、識。四大不調,百姓業生;五陰熾盛,坐臥不安;色身太健康了,精力旺盛,總想打架;受陰太旺盛,會敏感、心亂;想陰太旺盛,就會妄想,胡思亂想多了,所想的都不求結論,在想下去結果想一個問題,七、八個問題一齊涌出來,弄得精神分裂。四大不調生病,固然是苦;身心太旺盛、五陰熾盛、無一不苦;暴露狂、強暴、殺人、毆斗逞強,一言不合,非吵即打,都是五陰熾盛之故。
  一般人都是在八苦中過著執著的、迷失的生活,而菩薩用摩訶般若的心態來看,這些都沒有實體,五陰固然不實,苦、集、滅、道亦是方便。要想滅苦,必須行道;要真行道,就要停止五陰的妄動,使之接受光明。
  無智亦無得:“智”是能得,“得”是所得,一個能得的我,一個所得的法,這是二元,不契不二法門。一涉及到“二”,就背離了佛法的宗旨──不二。有能有所、有生有死、有得有失。。。。。,都是邊見,是二分法,不是不二法門。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菠蘿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
  因為他們有什么可以得到,他也不可能再得到什么;一切只是他自己,他只能得到他自己,不可能再得到任何外在的東西,也沒有任何的外在,所以全證法性,歸無所得。
  菩提薩埵:是大菩薩,是眾菩薩。菩提薩埵就是菩薩。菩薩是覺醒了的眾生,眾生是未覺醒的菩薩。菩薩為何不說是佛?因為菩薩只是生命覺醒了的眾生,還需要繼續進化,距離佛還有一段心程,所以稱之為菩提薩埵,簡稱菩薩。
  依:是依靠、依賴、依附,更是歸向、投入。菩薩把全生命、全人格、全理智、全感情投入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他心里沒有罣礙。罣礙,是由前塵妄想產生印象堆積,而產生的我執。菩薩沒有前塵、沒有妄想、沒有我執,所以沒有罣礙。因此,既不會患得患失,也沒有“有我之私”;沒有“有我之私”,就沒有“有我之執”,自然就沒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顛倒是錯誤的意思,好壞顛倒,真假不分;乃至以正為邪、以邪為正,即為顛倒。
  至人無夢有兩種解釋:
  一種解釋是說修養到家的人,平時沒事都能“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不會做夢了。白天沒有記錄慣性,既不錄影,也不錄音,到了晚上睡著以后,熒光幕就放不出影像來了。
  另一種解釋是“至人寤寐一如”,白天似乎如夢如幻,晚上也與白天清醒的時候一樣。所謂夢幻三昧(如幻三摩地),就是至人的境界。能夠觀自在的菩薩,當然寤寐一如,所以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究竟是最后、畢竟。能夠證入上述境界(一切皆無)的菩薩,最后一定能證得生命的真實──涅盤。涅盤就是常、樂、我、凈;涅而不生,盤而不滅,意即證得生命的永恒。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世事時間,三世指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大覺佛陀,都離不開般若波羅蜜多,他之所以成佛、解脫,都是藉著大智慧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離開般若,就沒有大覺的佛陀。大覺的佛陀都是因為證得般若,以般若做為他生命的內涵,做為他理智、情感的全部,方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是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意即“無上正等正覺”,是至高無上的正確感受,也就是摩訶般若。離開覺受,就是沒有正覺,也沒有生命。因此,佛法最貴得正覺(無上正等正覺),最貴得正受。正受有二種意思:即真正的受用和正確的覺受,覺受不正確,便遠離解脫道。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咒,是總持的語言,有稱真言──真實的語言。由此可以知道,智慧的解脫法門,有偉大無比的神秘力量,具足無量光明,可以破除無明、黑暗,開展光明的人生。沒有什么比般若更高、更上、更尊貴的了,也沒有別的咒可以和它相提并論,更不要說能超越它,連和它相等的都沒有。能去除一切痛苦感受,絕非虛假,所以我才說這個咒: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咒文音譯
  心經講到此為止,附帶要說明的:咒是真言、總持,是一部經的精華最扼要的地方,念心經不念咒很可惜,很遺憾!而咒語最注重發音,正確的讀音是:(略)
  揭諦揭諦──去呀!去呀!
  波羅揭諦──彼岸去呀!
  波羅僧揭諦──大家都到彼岸去呀!
  菩提薩婆訶──疾速完成覺道。
  通俗地說,就是:去呀!去呀!大家一起去呀!
  邁向生命的圓滿!完成生命的覺醒。
《六祖壇經》
次日,韋使君請益,師陞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復云:『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諦聽!吾為汝說。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第二天,韋刺史尚有受教未明之處,故再請敎惠能大師。於是惠能大師便升到堂上之講座,開始對大眾說法:「你們總得摒除雜念,澄澈自心,才能求得廣大至上的妙智慧,方能捨離迷妄,脫出輪廻苦海,到達那涅槃的彼岸」。接著又說:「諸位大德啊!你那良知良能的妙智慧,是人人本具的,只因為受到塵緣所染,沉迷不能自悟。故須憑藉有德之明師,來啟示教導,方能頓悟本性,見自本心!要知道愚蠢的人與聰明的人,他們原有的佛性本無二致,只不過差別於「迷」與「悟」的不同罷了,才有了愚人、智者之分。我今天特為大家講述如何求取「廣大妙智慧」之心法,今諸大德能捨離迷妄,脫出輪廻苦海,同登彼岸,各得自己的良知良能。願你們皆能專心一意聽我道來吧!
諸位大德!世上有不少人,每天只知道在口頭上念「般若經」,卻不明白自己本性中的實相般若。這種愚痴,便如同飢餓的人口中猛喊著:「吃啊!吃啊!」而不去吃,終是不飽的。若口中一味論空,就經過了數萬個歲月,亦沒有辦法見到本性,一點益處都沒有啊!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刹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日摩訶。
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
諸位大德,所謂「摩訶般若波羅蜜」是印度語,意思是說要求得至大至妙之智慧,才能到達彼岸,直邁涅槃理天之域,然而這句話必須從內心上切實去領會那實相般若,而不是只在口頭上誦讀,如果僅在口頭上誦讀,卻不能心行,那便是再神奇的法力,最後亦會像幻念、魔術、朝露、閃電般的不能長存,必將瞬間即逝,無補於事的。反之,若能口中常誦,進而心念實踐,令心口相契合的話,如此方能悟得真智慧,此刻所呈現的清淨菩提本性,便即是人所本有之佛。如果離開自性,那將無其他的佛可尋找得到了。
又什麼叫做「摩訶」呢?今譯成「大」,亦即要令菩提心量廣大,如同虛空一樣沒有邊際,也沒有方圓大小、青黃赤白、上下長短、瞋怒喜愛、是非、善惡、頭尾等對待性的分別。所以說諸佛所在的地方,真是湛然常寂,完全如同虛空。所以說世人的妙明本性,本來就是「空」─永無罣礙的,悟此心,更無他法可得,故自性是真空妙有,不假不虛的。
諸位大德,此地要叮嚀的是,你們不要因為聽我講說「空」,便執著空,否則一味認為靜坐時的百無所思,就是究竟,那便落個昏住真心,無記空的執著了。
諸位大德,你們有否注意到,在這世界裡包含有許多萬有之生物,而這一切一切的由來,皆由「空」這個大有所生的呀!此空非頑空,而是妙有真空,故能生諸萬物色體及形態,諸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不順理而害人者)、善法(順於理而益人之善法)、天堂、地獄,一切汪洋大海,至高的須彌山?......等有形有相,無形無相,有情無情之類,總是從這「真空」中化出的,它乃這大地萬物之本源,就連世上之人,所稟賦的自性,亦也是此「真空」所演化的「妙有」啊!有此真空,就能含盡世間萬法了。
諸位大德,人之本性源自「真空妙有」,故能包含萬法,名之為「大」,此即自性本體之大,由此推出:萬法盡包於此性中。如果見到所有人的不好的與好的,就當透視出自性本是圓融平等的,行為只是各人迷悟及因果的造作,你們當不應執著於表面的好與不好,而應視其「本」,不必視其「末」,那麼如此一來,你的妙明本體就如同虛空一樣,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故名之為大,印度梵語稱做「摩訶」。
諸位大德,迷妄的人,他只能用口說「般若」兩字,然能悟真如的智者,便能將他自己的菩提心顯現出來,普及眾生。最可笑的是一些迷妄的人,死心靜坐,自以為百事都沒有去思想,自己就以為這是無上的大法了。像此輩之人,不足以和他論那般若妙法,因為他自己已落入謬妄而不合道之故。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絶,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諸位大德,自己的本心,其廣大處可彌滿於六合,光輝可周徧法界,無所不貫,如加以應用,更可通天徹地,發而中節,無有障碍,一切圓融相通。蓋一切萬法即存於自性中,故萬法就是一,一就是萬法,道與心通,來去自在,推而用之,無滯無礙,此即是妙智慧。
諸位大德,一切妙智慧,都是由你自己的本性所發生的,而非從外覓所能得。可別錯會了其中的意義哦!這不虛不變的真如性能應之萬法,一切萬法皆由心生,故稱之為「真性自用」。也因為心生萬法,故從一真如的立場上,能觀照得一切法皆真,故能完成轉迷開悟的大事,而絕不執迷於敲打、唸經、打坐的小乘法去下功夫。千萬不可口中整天說「空」,而實際上心中並無依理修持。這就有如一個平民自封國王,卻終究不是國王,像這類迷妄之徒,便不配是個修道弟子。
大德們,那什麼叫做「般若」呢?將此梵語譯做中文即是「妙智慧」。而此妙智慧,本來人人皆所具有,只要能在任何地方、環境、及十二時辰中,每一心心念念不作徧計愚妄,則良知良能便能充實光輝,此即「般若」的妙用。反之,若有一念虛妄,則良知良能即為隱沒,而若能須臾不離此「真如」,則「般若妙智慧」,必然顯現。只可惜世人常生愚迷,故不得見自己之妙智慧。只能口中常唸「般若」,其實心中常被虛妄所纒。每自稱修證「般若」功夫,常道「空」之理,卻不識真空之理。蓋般若實相本無形相可說,是無自性不可得之意。智慧心乃是此無形之真如所顯現的實相般若,如果能體會出這種究竟道理時,那麼便可稱已悟得般若真如妙智慧了。
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善知識!迷人口念,當念之時,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識!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來,三世諸佛從中出。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
什麼叫做「波羅蜜」呢?此係印度話,中國將之譯為「到彼岸」,簡言之,解釋成「超生了死」,然世人易著於虛空境,而引出生滅之相,一有生滅,就如同平靜的水面,起了波浪,人若落於此,將流浪生死,永在有波浪生滅境的此岸;反之,若能離去虛幻之境,而無生滅相,且不執著虛妄生死,就如同水流通暢,即無生滅相,而可達「彼岸」,故稱「波羅蜜多」。
各位大德,迷妄之人,只知用口誦,而不知體悟本來。蓋唸之時,心中已起妄念,此即謬執不真不是了。反之,若能時時刻刻都能行持這本性之道,悟真如法者,即「般若法」依自性清淨來修證的即「般若行」。如不肯修,便是凡夫,若能頓悟自性妙門,行持不輟者,當下即是同等於佛的境界了。
諸大德啊!其實凡夫與佛本具相同的自性,只因凡夫迷於幻境,而佛卻能悟徹無上智慧,不為境所迷。又煩惱與菩提覺路,本是悟境的差別罷了,一個向上直悟,一個向下迷昧,只要能去迷為悟,煩惱亦能化成菩提的。故凡迷失未生前之本來面目者,便是凡夫,往後若能頓悟既生的主人公,當下即是佛了。念頭受境所縛,執著不通,煩惱便生,往後若離其所執,悟其本真,菩提覺路便現了。
諸大德!摩訶般若波羅蜜,乃是最尊貴,最高上,最第一的真理,因此妙如之法是離虛妄,既不生,也不滅,且不論現在、過去、未來三世諸佛皆從此真如法性所修成的。往後,我們當以大智慧來破除色受想行識五蘊煩惱,及眼耳鼻舌身意六塵的勞累障碍。如能依此修行,必證成佛道,那麼就必能將先前的貪妄心、瞋恚心、痴迷心等三毒化成戒律、禪定、妙智慧的無漏學了。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若無塵勞,智慧常現,不離自性。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善知識!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當知此經功德,無量無邊;經中分明讚歎,莫能具說。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龍下雨於閰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葉。若雨大海,不增不減。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從旡有,元是龍能興致,令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眾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復如是。
諸大德!今天我們所修的法門,係從「一」字上真如所生的八萬四千智慧。這又怎麼說呢?因為世人不悟本來面目,而心性早已迷失,才有塵勞煩惱八萬四千,故得從「般若真如」下手。若修到沒有塵勞煩惱,智慧便能常照,既然常照,念念便能不離自性了。凡能了悟那「真如妙法」的人,就不會有妄念纒心,而正念常住,本性光明便不執於事,無邪心思量,不起煩亂虛妄念。隨時隨地應用那真如自性中的智慧,來照破諸迷妄,而見妙體。這對一切色心諸法,不隨意染著,亦不輕易捨棄,這種境界便是見性成佛的方法了。
諸位大德,如果你們想求得甚深奧妙的真法界,或得到妙智慧正定的人,便得要修持本來面目的實相真理,且持誦那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因此經能讓你印證人那圓融光慧的靈性,且照見涅槃彼岸之理,廻光返照,所以說這部經的功德是無法衡量且無邊際的。在金剛經中也曾分明地讚嘆不已。無法盡述。故能把握「真如」的一門修法,是至高的上乘修法,專為有先天妙智慧人說的,是對那有上等根性,相信指授直超的人說的,如果性根淺,智慧低的人,聽聞此法,他的心無法領悟,自然是不信不解,反要心生疑惑的,這是為什麼?拿個比方吧!就如天龍降雨於我們所住的這個世界,由於雨水下得太大,所有的城市、鄕村居落全被大水漂走,可是這種狀況在天龍看來,其渺小就如同一草木枝葉被漂流一樣沒有差別,可見水有多大。但是所下的雨水如此大,全流進大海,也不見得海水有增加或減少,這就同於人的本性在聖不增,在凡亦不減的道理。因此說最上乘的人,聞得金剛經,他的心便能開悟了解,知道自性中,本來就有般若妙智慧,且能自己善用此妙智慧,運轉法輪,不必也無須假借文字言句而可悟知的。這就如同天龍興雨,不是從無水變有水,而是「天龍」所興起的,才能使一切眾生、草木、事物,全蒙受到雨水的澤潤,這個比喻如同無上的真理本性,本來充滿六合,貫滿四法,天人皆受滋潤,這就是它的大用。可是百川或其他很多的河流,又將所下的雨,匯流於大海之中,與海水合而為一,這就形同萬法歸一的譬喻,蓋人之本性所含的般若之智,所產生的功用,亦是如此奧妙的。
善知識!小根之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因何聞法不自開悟?緣邪見障重,煩惱根深,猶如大雲覆蓋於日,不得風吹,日光不現。般若之智亦無大小,為一切眾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
善知識!小根的人聽聞此頓悟成佛之義理,就如草木因其根小,未能接受大雨,不但未受得澤,反受雨一沖,全部倒了,無法繼續成長。再說世人原本就含有般若之智,此皆與大智慧者實在沒有什麼差別,然為何一旦聽聞真理,便不能自我開悟呢?只因為不正的見解,障礙太重,煩惱塵勞的根深蒂固,這情形就好像太陽被濃密的雲彩所覆蓋著,加以沒有「風」的助緣來將這堆烏雲吹散,所以原本光明的陽光便無法顯現了。般若之智,本是與生俱來,人人具足,無大小多寡之分別,只因為一切眾生的自心有迷悟的不同所致。迷妄的人無法反觀自己,迷自本心而外生邪見,心外修行而離心覓佛,永遠無法見著自性,這就是小根性的人。
倘若能頓悟成佛之道,不執於外在形式上的修持,只在自心中常存正見,一切煩惱塵勞常不能染於心,這才算見性之人。
「天雨雖大,難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難度無緣之人」。六祖強調人人皆有佛性,而學佛更在於見性,畫龍最重要的功夫乃在於「點晴」,這是利根者的重點工作,「點晴」不著,一切豈不枉用功夫乎!
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緣其人中有愚有智,愚為小人,智為大人。愚者問於智人,智者與愚人說法。愚人忽然悟解心開,即與智人無別。
善知識!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一個人如能做到徹悟一切法,本來實相真如,然後自然表裏如一,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人於生死外,度世濟人,涅槃皆得自由,圓明寂照的真心變現萬法,能通達無我法,並知生死即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的無礙相,能依此實修實證,就和一切般若波羅蜜深奧經典所啟廸的圓融般若道理相契合了。
諸位大德,凡一切契理合機,貫穿法相的道理,及一切文字法義,對上根人說兼善天下的大乘法,對小機的人說自浪的小乘法,佛所留的十二類所有經典,皆是因人的根機不同而分別設立的。如果世上沒有人,自然萬法也不會有,故一切萬法係因人而設,一切經典,更是因為要教導世人而撰的。只不過世界上的人,有愚昧迷妄的,也有聰明智慧的,而愚昧迷妄的人為小人,有智慧的人為大人,因為愚昧的人由於本性昏暗,所以必需問教於有智慧的人,而有智慧的人本性光明,所以要為愚昧的人說法。如果愚昧的人也能忽然頓悟本性而開智慧,那便與上智慧者,沒有什麼差別了。
諸位大德,如果不能達到頓悟本來面目的境界,便是迷妄,便是眾生,永在輪廻中;反之,能明此本來真如,雖是眾生,當下,便是覺者、智者的佛果了。由此可知世上一切萬事萬法全包含於自己一心之中,欲成佛抑或做眾生,皆決定於一己,那麼為何不從自己的心中,去明悟你的真如自性呢?在菩薩戒經中有道:「我們自己本來原有的自性,原本是清淨圓融,沒有一切妄染的。」如果能明白真心無相,不來不去,自心見性,人人是皆可成佛道的。淨名經上說:「如能當下豁然開悟,識得自已本來面目,就是還見本心了。」
善知識!我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各自觀心,自見本性。若自不悟,須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何以故?自心內有知識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顛倒,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觀照,一刹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諸位大德,當我(惠能)在師傅五祖弘忍和尚那兒,一聽其開示說法,便頓然廻光返照,得見本來真如自性,此以心傳心的上乘法,讓有緣的學道人皆齊能人人得悟菩提覺路,廣加流傳,祈人人皆本此觀照真理之心,徹見父母生前的「自性本來真面目」。
如果自己不能悟,就必須去尋找大明師,來為我們指示最圓融、最上乘的微妙法,進而指明生死大路,蓋明師有大事因緣之法力,所謂「敎化示導要令眾生得見自性」。因有明師指點,必能趣向明路,悟得真性,成就佛果。因為世上一切,進德修業大事,皆於每位大德所能修為而成的。因為在人人的自性中,「佛」「法」個個具足的,所需要的是最初得有明師的誘發與指點,方能有所進步。事實上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及世上所載一切經典皆在闡述、證明「無眾生不具如來智慧」的真義所在。可是一般人難以自悟,既然如此,就須一心訪求明師,指示捷徑頓法,方是第一急事。
倘若是真正覺悟的人,即悟那自身中的那顆絕對真心,寂然清淨、晶瑩惕透、朗然明澈的丹珠人人具足的,不必一味遠求他覓。若是一向執著亂投師禮拜,望求解脫生死者,那便要有「貪看天上月,失卻掌上珠」之慨嘆了。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因眾生自心內原有正因佛性的智力可以自悟,倘若另起邪見迷自本心,妄想顛倒,在外雖有善知識給予教授化導,也是無法超脫,而見那真主宰自己的主人公的。如果能正確又真實的善於運用自身內蘊的般若智慧,那便像陽光照破大地的黑暗,此即真正的觀照,能在極短的如一念頭間,一切妄想雜念隨之消滅。明白自性之圓融可貴,心達到佛地自在開通的境界了。
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徧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絶;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諸大德,真正觀照真智慧妙用的人,是要內則光明,外則澄澈自己了知心不住一切處,體認自己本來的真心,即能不住一切處心,就得佛心,如此即為解脫,也就能得到妙智慧的顯現而合於性理心法。這種般若正定的功夫即是一心無念境界。那什麼叫做無念呢?就是以良知良能來顯現的心法,不為一切愛欲、物欲所感染執著,即是無念。當這般若真心發揮其妙用時,無論對任何事物,都能窮理盡性發揮無餘,能遍一切處所,無所不到,但此心絕不會被所遍處的外物所染著。只要能清淨自己的本心本性,便能令心邪曲的六識,離開六根,這樣便得今六塵永遠無染著不滲雜本心了,那麼你的自性則光明通徹,無有任何的滯礙,則能天上天下來去自如,不為生死所拘,這就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又叫「無念行」。如果一味執著「百物不思」的謬說,誤認「無」念即是沒有一點思想,使自己念頭道道斷絕,所知反成惑障,這便是被法所縛,落入執著於極端一邊的惡見稱為邊見。
諸大德,一個悟此「無念行」的人,已是「一」法通來,「萬」法通,已達到智覺「佛」的境界,證得佛的果位了。
善知識!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善知識!吾有一「無相頌」各須誦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記吾言,亦無有益。
諸位大德!後代之人,如能得此真理,且能將此一指直超,以心印心的頓修法門,與我同心來行此道,並發出宏大誓願,虔心奉行,並如同奉侍佛旁般的堅志不懈怠,並能任千魔萬難考驗,而不退弘志者,來日定能超凡入聖,證入佛果的。
然特別要吩咐的是這無上妙法是最尊貴的,得之者更當傳那迦葉拈花、達摩東渡後之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道,默傳暗囑中,卻不可匿道不現,將真理埋沒。而且,無誓愿,非我同道的人,亦不可妄傳以道,為的是恐怕誤了真理,且有損前賢大德的教化。對自己或對受法者倆皆沒有好處。更嚴重的是怕諸外道,或一些愚妄的人,既不能明白此微妙至上真道的奧義,反而毀謗妙法,將使百刼千生,斷絕佛種,那就不好了。
諸位大德!今惠能有一段離相的詩偈,你們當須默誦記取,不論是在家修道,或是出家修道,只要能按此詩偈的要義去修,便得法益,若不肯修,只徒口誦此詩偈,終亦無用的。
聽吾頌曰: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刹那間。
師復曰:『今於大梵寺說此頓教,普願法界眾生言下見法成佛。』
時,韋使君與官僚道俗聞師所說,無不省悟。一時作禮,皆歎:『善哉!何期嶺南有佛出世!』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六祖惠能對大眾開示道:「諸位大德,我所教化的這個法門,是以定慧為證聖的根本。所以大家不要迷惑,硬把定慧分別得支離破碎。本來定和慧是同為一體的,並不能分割成二,然定是慧的本體,慧則為定的妙用。在發慧時,定已含在慧中,而禪定時,慧也就在定中了。如能認識這個意義,就是如同佛入定慧三昧的修持。
諸位修德進業者,不要說先有真心寂靜的定力後才有真智觀照的慧力,或說先有真智觀照的慧力後才有真心寂靜的定力。而硬將之分離。凡有這種見解者,便將妙法分成二致了。要是只在口頭上講說好話,心中卻不存念,空有對定慧的研究,卻對兩者不能相併而行。反之,若能心口相應俱善,表裏一致,如此則內心必能調攝亂意,而行持於外就能觀照事理。修道貴在自悟自修,不在口頭諍執,如果競言定力與慧力有先有後,那就與迷妄不明的人一樣了,若不斷除勝負是非之心,就將增長人法二我之見,不能遠離影響修持的「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束縛。
諸位大德!那麼定慧能將之比喻成什麼樣的東西呢?我想是可將之比成燈與光的作用吧!有燈一定有光明,沒有燈就自然昏暗,因此燈就是光的本源,而光是燈的妙用,雖然名稱上有了二種不同的區別,然其實本體是同一理的,定慧的原理與燈火亦是相同的。
師示眾云:『善知識!一行三昧者,於一切處行住坐臥常行一直心是也。淨名經云:「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莫:心行諂曲、口但說直!口說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於一切法勿有執著!迷人著法相,執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動、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無情,卻是障道因緣。
善知識!道須通流!何以卻滯?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為自縛。若言常坐不動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卻被維摩詰訶。善知識!又有人教坐,看心觀淨,不動不起,從此置功。迷人不會,便執成顛,如此者眾。如是相教,故知大錯。」
六祖對大眾開示道:「諸位大德!所謂『一行三昧』的意思,就是指無論於何時何地,都要注意到行、住、坐、臥四項威儀,時時本著直心力行修行要義。淨名經(又稱維摩詰經)上說:『直心就是道場,直心便是清淨佛土』不要心行狡詐彎曲,只在口頭上說自己正直,像這樣口道自己已道於精妙處,可是卻不實在的行持著。要不斷努力,令自心誠實正直,對一切諸法,不要有執著的心,可惜的是,一些迷昧著卻常執著法相,執著於一行專注於定,一開口就說:『只要時常坐著不動,而勉強將妄念不起於心,便是一行專注的定。』作這種見解的人,便如同沒有情識的木石一樣,卻成為障礙修道的因緣。」
「諸位大德!真理有此道路,是須讓它通行流暢的,為何?反成執著阻塞呢?凡自心不被法相所縛,真理便能通行流暢。如果自心常被法相所縛,其實這便稱為自己纒縛自己。如果說定就是『常坐不動』的話,這便像當年舍利弗默坐於樹林中不動,卻反遭維摩詰訶斥說:『並非坐著不動,便算修習禪定』。諸位大德!還有一些人,專教人坐定的方法,只有獨坐觀心而看淨,如不動也不起身,恒久的這樣下功夫,這班迷惑之人,執相而行,反成為顛狂亂性,卻為數不少,試想以如此執法相來相互學習教示,豈不是能很清楚的知道那是最大的錯誤嗎?」
師示眾云:『善知識!本來正教無有頓漸,人性自有利鈍。迷人漸修,悟人頓契;自識本心,自見本性,即無差別;所以立頓漸之假名。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
六祖對大眾開示道:「諸位大德!本來真理是不分頓教法與漸敎法的。惟因世人的根性有利和鈍的差別。迷妄的人,就得漸次勤進的修持,了悟之人便可學此一步直超契合正理之迅速頓法;只要自己能識自己本心,即能明見自己的本性,只要知此,就沒有頓修與漸修的差別了,故「頓」與「漸」只是假定的名字罷了。
諸位大德!修我這個法門,從歷代祖師以來,皆教人當先於一切處無心、無欲,對諸境永無起動,作為宗旨,而以不起分別心、平等正直而不起相為本體,更以性空不執為一切法的根本。
而所謂「無相」就是莫於心上著一物,能於一切相中,而離一切相即是佛。所謂「無念」就是於一切境界,對諸境色,永無起動,並於六根無有所染,方得入佛知見。所謂「無住」便是人的本,原來之性空實相。在這世界上無論是善的、惡的、好的、醜陋的,甚至於彼此有冤怨的或恩親的。若遇上在言語上彼此觸犯欺凌紛爭的時候,都將這一切視為虛空幻想,不記於心,不會想去報復酬害為是。」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每一起心動念中,不去追思往昔的情境。如果將過去心念、現在心念以及未來之心念,念念都無法斷絕,相續而行,此即無法了悟本來,係被煩惱大繩纒縛身心,不得自由。反之,若能心不思量一切物、一切法,念念無所執著,一旦無煩惱來纒縛了,這才是真正以「無所住」的根本妙用。
諸位大德!修行者當掃除一切法相,才配稱「無相」。能離去一切相,本來自性法體,自然清淨,這才是以「無所住」的根本妙用。
諸位大德!修行者要於一切事境上,心不受外境所污染,叫做「無念」,而且在每一起心動念,都要做到遠離一切外境,不在所遇境上生心動念。假若只認為每一事務都不去思想,而強將一切思想斷絕,是錯誤的,因此念被你所斷,別處又生出了,當然是大錯不實的方法。學道之人想想看,要是不明白真理正法的,自己錯了尚可原諒,如果將此錯又去教別人,勸他人與自己一樣錯,這種自己執迷不悟,又拖人下水,甚至毀謗佛經妙理的人,就不可原諒了。因此,歷代祖師唯恐世人著相,而立「無念」為修行者的宗旨。
諸位大德!為何要立此「無念」為宗旨呢?只因為有些口中常自誇見性,而心猶迷執的人,在外境遇緣便起雜念,更以此雜念而生起邪見,一切世俗的煩障日生,邪念日長。其實我本來自性,本來常住,只要取自本心,何有一法可得?倘若有何可得,那只能口中亂說些禍福之事罷了,此便稱為塵俗的煩惱邪見。因此修此頓法者,便得建立「無念」為宗旨。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而真性常自在。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諸位大德!究竟「無」是指著無什麼呢?「念」是指念什麼呢?蓋所謂「無」,就是無二相(美醜、是非、善惡等執著)的差別及塵俗的妄心。而所謂「念」,是時時不忘真如自性,蓋此真如自性寂然不動,念就是真如的妙用。然真如自性所生之「念」,絕非眼耳鼻舌等六根、六賊所生之雜念。真如自性中,原本就有念之妙用,故能隨緣起念。真如這個主宰若從人身失去了,那麼眼耳鼻舌也當立即壞失其功用了。
諸位大德!真如自性會隨緣起念,可是那完全是出於自然的,六根中雖有能見、能聽等意識知覺,然是被動的。只有此真如自性不會被一切夢境所染著,真性恒常自在。所以維摩詰經上說:「能夠透視出一切天人有為、無為的法相,而深明自性真如之意義,是要證得而非言語、文字、妄想所能及涅槃境界。」
禪是講求憬然而悟,不去想不去說的,不一定限於默然靜坐,凡行住坐臥,一言一語、一舉一動,因契合妙法的緣故,都可以說是禪。本品是敍述六祖為聽法的大眾開示修禪定的道理,故名「坐禪品」。
師示眾云:『此門坐禪,元不看心,亦不看淨,亦不是不動。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無所看也。若言看淨,人性本淨,由妄念故蓋覆真如,但無妄想,性自清淨;起心看淨,卻生淨妄;妄無處所,看者是妄。淨無形相,卻立淨相,言是工夫;作此見者,障自本性,卻被淨縛。
善知識!若修不動者,但見一切人時,不見人之是非善惡過患,即是自性不動。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與道違背。若看心看淨,即障道也。』
六祖又對大眾開示道:「此項坐禪的法門,是息思慮、究明心性的功夫,但不叫人觀看心,也不叫人守淨去求功,更不是枯坐不動的修行法。因為觀看心,則心本虛妄,依緣而生,故所看皆假。要是去守淨求功便錯了,因自性本是圓融清淨,由於會有妄想雜念蓋覆真如,才會生此妄想,本性自然又恢復清淨。如若起意要看淨,這就生出了淨相執著的妄念了。何況妄念本來沒有一定發出的處所,全係起意而生,如一定要看,那麼所看的就是妄。尤其淨是不污染,沒有形相可說,若說一定要看,那麼已先有了執著「清淨」的名相了,若自稱看淨為一種工夫,這種反要障礙自己的真如本性,結果反被「淨相」纒住了。
諸位大德!若是真正修持不動心性的功夫,那麼雖然見到一切人,和當時實際發生的情形,對他人的是非、善惡、功過、得失皆視而不動心,才算真正的自性不動搖。諸位大德!你看那些迷昧的人,在打坐時,雖可達至枯坐不動,一旦開口,便喜歡談論別人是是非非、長、短、功、過,此便與真理背道而馳了。因此說坐禪如是一味看心守淨,慾求太多,妄念大生,這便是障礙正道之流通了。」
看即是觀,觀看是幻智作用,一起了幻智作用,當然就非真如自性了。因此看即生妄。假手幻智而住心看淨,是無法達心源的,只要是自證自見真如自性的人,自然有真不動的功夫,用不著那幻智的化身。
修禪是在行、住、坐、臥,每一起心動念間,皆可參禪的。唯今已落入「雜亂者多,而深入者少,論議者多而體驗者少;思考者多而直參者少,明理者多而見性者少」之末流。蓋禪學首重內在經驗,自心之內證,本壇經一再強調「見性」「悟性」便是直指真如,發揮人人本具善性之重點工作。
師示眾云:『善知識!何名「坐禪」?此法門中,無障無礙,外於一切善惡境界心念不起,名為「坐」;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
善知識!何名「禪定」?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外若著相,內心即亂;外若離相,心即不亂。本性自淨自定,只為見境思境即亂。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真定也。善知識!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為
「禪定」。菩薩戒經云:「我本性元自清淨。」善知識!於念念中,自見本性清淨,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六祖再開示大眾說:「諸位大德!什麼是『坐禪』呢?便是一種去染排障,達到一切自在無障礙的工夫,凡在外無論一切是非、善惡之境不起心識,這也就是『坐』。在內,能明見自性,不為外塵所動,便是『禪』。」
諸位大德!什麼是「禪定」呢?在外離開了形相即是禪,在內悟明自性,不亂心性稱「定」。如若在外境上著相,內在心性自然隨之而亂。如能在外境上,不落一切相則內在心性當即不亂。蓋自性本來是清淨與定的,只因遇外境時就紛紛起了想,見的念頭,擾亂了那清淨寧定的本性,若能遇一切外境而能保持自心不亂的,就是名符其實的真定了。諸位大德!能從外離開了形相即是禪,內在心性絲毫不亂是定,外無執著,內性不亂的境界,便叫「禪定」。
菩薩戒經很明白地說:『人人皆具有清淨的真如本性。』
諸位大德!於每一起心動念,但見自性之清淨,一無塵垢,從而自己可以發揮那原有的良知本性,自己修持,切實奉行,自然能證那無上的菩提佛果的。
「坐禪」絕非數十分鐘的跏趺為是,本文中明示我們要做到在外境上不攀緣、不著相叫做「坐」,且於一切行、住、坐、卧中每一時刻皆得自在,無所障礙,便是真「禪」了。
「坐」本分成「假坐」與「真坐」,凡打坐閉眼合目坐幾小時者為假坐;而真坐係指在每天十二時辰中,凡行、住、坐、卧間,使一切動靜間,有如泰山,不動不搖,斷四門(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內,達每一起心動念與道合一的境界。
昔日馬祖道一學禪以為枯坐即是,南獄懷讓則以磨磚作鏡,與如人乘牛車,車不行,當鞭車或鞭牛的妙喻來啟示馬祖道一,終悟真如。
昔日禪宗大師馬祖道一,容貌奇異,牛行虎視,自幼出家,至南嶽去參禪,整日勤於打坐,精勤不懈。住持懷讓大師見其根基好,可有大就,便趨前問曰:「你來寺修禪,整日坐禪,究竟為了什麼?」馬祖道一答以:「想成佛。」
於是懷讓住持便去拿了一塊磚頭到馬祖前面猛磨不輟。馬祖不解其意,好奇地問:「請問師父磨磚是何用?」師父答以:「要將它磨成鏡子啊!」「磨磚怎能作鏡?」馬祖驚訝地問。
「磨磚既然不能成鏡,那麼你這樣一味打坐豈能成佛?」
「哪我該如何修呢?」
「舉個例子說吧!像牛拉車,車停了,應該打車或者打牛,車才能再行呢?!」
馬祖不知如何以對,空虛無比!
「學佛打坐,只執坐相,心不在道,非知佛意(本質性的東西)。」
「修禪之『真』意,在捨末求本,打牛,車才能行也。」
本品到此結束,眾生與佛之差者迷與悟、障與通、妄與淨。坐彈的功夫是有其意義的,當求其本,勿得其末,枯坐形骸即大誤,了悟清淨不妄,始為真正之「禪」(佛)道。
【《普照行者修心诀——学佛问答》(二)】147.问:如何才能证悟到“一切唯心所现”?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凡是证悟到一切皆是心生幻相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问:怎样进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境界?答:《金刚经》说:"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要试图去修入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境界,实无境界可入,一切本是心中物,见性本来就周遍一切处,你本是佛。
问:众生是未悟的佛,佛是开悟的众生。证悟什么呢?答:证悟"一切唯心所现"!证悟唯心所现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是进入到某个境界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此心就是佛!莫要心外求法!不要停留在"执心外有实物"的认识上想着如何去见证。
问:证悟"唯心所现",是否就是体证外在的一切山河虚空大地都是幻相?答:不对。佛在《楞严经》说:"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遍周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就是"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问:如何理解"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答:并没有一个虚幻存在着的外在世界等你去证悟到它是"虚幻"的。悟道也不是体证到:原来外在世界是虚幻的,而是体证到:原来外在世界是“心生”的。"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出来的山河虚空大地,是随心生灭的。
问:清醒时能感受到"我"的存在,熟睡中"我"和本心到哪里去了?答:《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和"我睡眠"也是幻相。其实,对睡眠的感知和睡眠本身都是幻相,幻相是心生的,其中是不存在本心的,问睡眠中本心哪里去了,是没有答案的。
问:如何理解古德所云"无梦无想时主人公何在?"?答:因为对睡眠的感知和睡眠本身都是幻相,所以不存在一个无梦无想时的状态。因为"无我",所以"我清醒“、”我熟睡”、“我醒来"都是幻相,更没有一个"主人公"的存在。实相是:一切皆是心生幻相!
问:如何理解"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答:凡是没有在你意识中显现的事物,都处于"非有非无"中,只有当你去觉察,被你觉察到的事物才突然显现出来,万法才被你创造出来。一念善,创造一个善的世界,一念恶,创造一个恶的世界!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真实不虚。
问:既然无我,又怎样认知"本心"的存在呢?答:"知道"有我无我的,不在有我无我中。"知道"有无幻相的,不在有无幻相中。"能发起妄想分别的"不在妄想分别中。"知道"此刻正在知道着的,不在此刻知道中!一切见闻觉知皆是心生幻相,而"心"不在见闻觉知中。
问:什么是”有无俱遣“?答:《圆觉经》"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能感知到的一切知觉都是虚幻,倘你感知到有个能去感知东西的存在,那么这个东西也不是本心,本心不在"有无感觉中"。
问:为何我们无法亲眼见证到"本心"的存在?答:本心是创造出一切(包括我们自己的妄心)的那个东西(如镜子),不能被自己所创造出的任何事物感知到的(镜中任何景象都无法感知到镜子本身),因此我们不可能亲眼见证到创造出我们自身的那个"本心"。
问:为何说本心不在"有无感觉中"(有无俱遣)?答:佛说:"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一切万法都像是虚空中的花朵,本心就是那个"不动"的东西。虚空中的花朵有生有灭,本心在幻象之外不生不灭。
问:何谓"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答:所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本心所创造出的幻相,因此在所知所见中,没有本心,而且是无法感知到本心的。一切法界都是本心中物(如同都是虚空中物),因此本心遍满(包容和化现)一切法界。
问:为什么说以幻相中的有我无我、所知所觉,求于如来寂灭境界,了不可得?答:“本心”,不是任何感知的体验,也不可被任何感知所描述,所以"本心境界"不可说"(凡所有说皆是在幻相中说)。见性(本心)不在所知所见中!这就是"第一义空"的奥秘。
问:为何“真心”不可说?答:投影仪投射出来的景象,无法表达投影仪本身的存在,"本心"无法被它创造出来的语言(幻相)来表达的(不可说),只能通过禅定去"证悟"。佛说"净觉随顺",是说顺此修行,就会证悟到创造出一切感知觉的"净觉"(本心)。
问:入定是进入一种"断除六根"的状态么?答:不是。"知道"清醒与睡眠的“真心”不在"清醒睡眠中"。在描述上有时有断除六根感知、去除妄念之说,但因六根、无知无觉及睡眠都是心生幻觉,入定本质上是进入"六根是心生"、"知道有无的不在有无中"的状态。
问:《楞严经》所言“二种根本”何解?答:《楞严经》"一切众生...种种颠倒..皆由不知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遗(失)此本明...枉入诸趣。"识此二种根本,悟知灵魂及一切皆是心生幻相,就是开悟成佛。
问:为何说”我“不常亦不断?答:本质上说是"无我"的,一切皆是"心中物","我"也是个"镜中物"。一切对"我"的感知,都是六根中的感知。问一个"幻我"是永恒还是断灭的,实际上无法回答的。若勉强回答,就只能说:不常亦不断(亦指本心不在断常中)。
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只要能正确认识到,"一切事理万象都是唯心所现,一切因果及虚空大地、宇宙星辰皆是因心而有的心中物!",就是“理悟”。
问:“理悟”之后,如何“证悟”?答:“证悟”就是通过修行实践证悟到"唯心所现"。修行佛法的核心路线是:以戒入定,因定生慧。禅定是证悟到唯心所现的工具。得大慧,就是证悟到"唯心所现",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而悟道成佛!
问: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答:佛在菩提树下禅定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在十二月八日金星升起之时(从黑暗到黎明的刹那之间)大彻大悟。这个无上的觉悟,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也称无上菩提。这个无上菩提,就是万法唯心的实相。
问:如何正确理解“缘起性空”?答:宇宙中一切山河虚空大地都是由被称为“本心”的东西所化现出来的“幻相”。而这个“本心”、“如来”就是“你自己”!人人本来就具足佛性,人人本质上都是佛!所以,佛祖来世间的第一句话才会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02.问:禅定有什么用处?答:佛法“戒、定、慧”,是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止心一处”称为“定”。“禅定”是生起大“智慧”的必由之路。不修定,智慧无由生起,烦恼无法断除。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能将心意控制在一处,就可“办”成任何事情。
103.问:所谓“法喜充满”是什么意思?答:是指修行过程中觉悟,豁然开朗,体验到佛法带来的愉悦、清净、安宁,且绵绵不断的快乐。贪嗔痴导致紧张、愤怒、焦虑,诱发身心失调的恶性循环;法喜之人,心境愉悦,人体生理器官机能就会自行调节到最佳状态,形成身心良性循环。
104.问:为什么不能“心外求法”?答:三界唯识,万法唯心。《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本心(真空妙有)与它创造出的万法(诸色诸相)是一体的。一切法由心想生,离开心,别无他物。心外求法,何异于缘木求鱼?
105.问:如何理解“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的“意根”?答:“意根”不是一个独立感官,“意识”不是独立感官所引发出的感觉,而是人体五根(五种感官)的五种感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的综合体验。佛法中,把这种综合“意识”的来源概括为“意根”。
106.问:为什么六根带给我们的感知是“幻境”呢?答:“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一种感知感觉器官,不是我们的“真心”。六根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感觉”,而不是事实。比如冰本身并不是凉的,而是大脑中的意识将手指传递过来的电流信息解释为“凉的”(幻境)。
107.问:为何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答:1外在世界的一切物象,都不是直接进入大脑让我们感知到它们存在,而是通过引发脑皮层内神经电流的运行产生一种自己的“感觉”。就是说,外在没有真实物质存在,自己以为的所谓“存在”都是自己的感觉,一切都是“幻”觉。
108.问:为何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答:2此刻,你环顾一下四周明亮的世界:墙壁、家具、灯光、电脑荧屏......这世界如此明亮,但能照亮这世界的不是外在世界,而是你的觉性——你感到明亮着的世界也不是外在的世界,而是你的觉性世界正在如此被你明亮地感知着。
109.问:为何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答:3更清楚地说,你以为此刻自己处在一个明亮空间中,这只是一种“觉”。宇宙中并无你及此刻你所处空间存在,一切“存在”都是“觉性”创造出的“幻”。就连此刻你对一切皆是幻的感知,以及对佛法的领悟也都是觉中之幻!
110.问:为何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答:4万法的本质都是“觉中之幻”,也就是“幻即是觉,觉即是幻”,因为是幻,所以才“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就是名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第一义“空”。
111.问:为何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答:5第一义空即为不可说!“有说即乖”、“说似一物即不中”。“不可说”是因为一切“说”皆是“幻中说幻”。任何佛法都是幻,而佛法之所以是“佛法”,关键在于佛法是“手指”,指导我们“悟道”、指导我们“见性成佛”。
112.问:为何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答:6体悟佐证到性空缘起,就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可得“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就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的般若大智慧!
113.问:为何《圆觉经》中佛说“永断无明,方成佛道”?答:
佛说“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众生对生命宇宙的认知都是颠倒的,能破除这种颠倒认知就“立地成佛”了。
114.问:《心经》讲的究竟是什么?答:
《心经》,就是开示“心”为何物的经。“本心”又被表达为自性、如来、佛性、觉性、空性、本空、本觉等等。佛祖用了六百卷《大般若经》来讲“空”,观音菩萨又将六百卷的内容浓缩为260字的《心经》。读懂了心经,就能开悟成佛。
115.问:《心经》讲“五蕴皆空”的真实含义是什么?答:
“五蕴皆空”是说人们认为真实存在的外在世界(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空”的。这种“空”,不是说一切都没有,而是指“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本心与它创造出的“物质与精神”是一体的。
116.问:为何说“心物一体”?答:
人们永远不可能触摸到外在世界中物质的存在,宇宙中所有的“存在”都只是存在于一个人的“觉”中,所以说“心物一体”,因此,才会说“幻不异觉,觉不异幻;幻即是觉,觉即是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17.问:如何才能体证到觉性的存在?答:
断绝所有感觉(眼耳鼻舌身意),回归到那个能觉之性中,就体证到了觉性的存在。修禅定就是让自己处于清净境界中。这种清净就是空境,也是没有任何妄念的心灵状态——没有任何妄念的“觉”的状态;觉者,佛也,所以说“开悟成佛”。
118.问:如何理解“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答:
佛祖在《圆觉经》中说:“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这句话是修禅定的指南针,也是指向“觉性”的手指。而离幻的方法,非常简单:就是所谓的“知幻即离”。
119.问:为何说正法难解难信?答:《法华经》中,佛说甚深难解不可思议妙法,有五千多人退席而去,佛默然,没去制止他们。佛说:“我今此会,无复枝叶,纯有真实。舍利弗,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矣。”可见,正法难信,“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难度不受之人。”
问:六祖是如何悟道的?答:六祖听五祖说《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灵光一闪,于言下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对五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知其已悟入本心。
问:为什么说“悟入本心”是最重要的事?答:《楞严经》佛说:“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众生之所以在世间生死轮回受苦,就是因为“未识本心”,可见“悟入本心”是修行人一等一的要事!
问:何为空境?答:本心(佛性)就是空境。万物在空境(佛性)中瞬间生灭、生灭不息。但空境(佛性)本身却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空境不是“修”出来的,而是要透过禅定去发现、觉察到它。而禅定之中,至高无上的法门,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禅。
问:如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说无意色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