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人驾驶挑战赛汽车对保险公司而言 是机遇还是挑战

热门推荐:
  文|邻章
  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产业正在当下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新活力,在庞大的产业机遇诱惑与可期的社会价值下,智能驾驶已然成为行业新风口。谷歌、福特、特斯拉、丰田、通用、百度、图森、法拉第、Uber等公司纷纷入局,以不同方式展开对自动驾驶的实验研究、产业落地。自动驾驶正赋力汽车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但同时其在当下也面临着相关法律缺失、技术尚不完善以及消费接受度不高的挑战现实。
  一、庞大的产业前景与可期的社会效益
  1.庞大的产业前景
  庞大的产业前景是吸引各大公司纷纷入局的根本所在,而从调研结果来看,自动驾驶汽车前景惊人。诸如Lux Research预计到 2030 年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ADAS) 市场规模会达到1020亿美元;投资银行高盛预计,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可能达到960亿美元,到2035年,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2900亿美元。同时,调研数据也表明: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ADAS) 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占据自动驾驶市场主导地位,相关软件开发商将成为最大赢家,中国市场将赶超欧美市场。诸如Lux Research报告就认为,到2030年,拥有简单自动驾驶能力的二级汽车将成为主流,占自动驾驶汽车的92%。而没有司机以及方向盘、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真正做到完全自动驾驶的四级汽车则不大可能在2030年前上路。
  2.巨大的社会效益
  汽车作为便捷交通工具,在方便人们生活、提升社会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诸如对油气资源的巨大需求带来的能源危机,尾气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高发的交通事故率带来的经济损失与家庭伤痛。以交通事故为例,有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20万人死于与交通相关的事故中,在中国,交通事故是致伤、致亡的“第一杀手”,每天就有5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率的居高不下,其带来不仅是严重的经济损失,更是一个个家庭的伤痛。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却有高达90%到93%的事故系人为错误导致。在血淋淋的教训下,如何提升汽车的安全性,减少甚至做到零伤亡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普遍愿望,而这也是引导自动、无人驾驶时代来临的强大助力。而在此之外,自动驾驶亦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资源利用效益。在实时互联、智能计算下,自动驾驶对于改善拥堵、节省能源消耗、减少大气污染,以及提升社会效率上都拥有可期前景。
  3.兴趣盎然的资本流动
  风投资金的走向无疑是判断一个产业热点的最佳指标。据CB Insights调查,在2015年,投资人在驾驶相关创业领域的投资相对于2014年上升了154%。而投资人的来源则是从英特尔到三星到谷歌、福特、Felicis Ventures等等,可谓是来源广泛。而在此之外,诸多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潜力愈发看重,纷纷投入重金进行技术合作、收购与建立研发中心开发前沿技术。诸如在今年3月,通用汽车就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硅谷无人驾驶汽车软件开发商Cruise Automation;2015年末,丰田也承诺将投资10亿美元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包括设计全自动驾驶汽车。而在特斯拉事件之后,自动驾驶相关的软件技术和周边服务的投资在近期更是成为热点。
  二、自动驾驶面临的三大挑战
  从“功能时代”进入“智能时代”,汽车产业正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新活力,然而从盎然的活力走进产业落地,在当下其依旧有三大挑战亟待解决。
  1.伦理和法律层面的复杂性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而言,将其应用到现实中的最大障碍,相对而言,技术难度实为其次,伦理和法律层面的复杂性才是影响他们发展的最为重要因素。自动驾驶带来的是基础设施的改变,是对社会和伦理的挑战。从法律层面来说,对于责任的确认与承担,在当前来看,几乎是空白阶段。诸如最近特斯拉因为自动驾驶事故,就引起了消费者和政府对自动驾驶的高度关注,引发了社会对于自动驾驶的更大关注与更多讨论。而从社会伦理来说,社会信任危机与人工智能威胁论将会始终困扰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
  2. 自动驾驶感知技术挑战
  自动驾驶的第二大挑战则是技术现实。如前述所,纵观当下各公司的技术路线,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激光雷达配合高精地图的高价解决方案和利用摄像头配合毫米波雷达的低价解决方案这两个阵营,出于成本考虑显然后者更容易商业化。对后者来说,依托计算机视觉识别,进行成像建模,来进行车辆、行人、自动车检测、驾驶员表情、视线监测等等,以此做出及时发现,准确判断,正确决策,其核心都在于感知技术。可以说,感知技术是限制自动驾驶发展的最关键技术。然而从当下来看,感知技术的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当下的特斯拉事故,在将感知技术不足展现出来的同时,更是将感知技术的要求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
  当然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国产弯道超车的机会,在KITTI和Cityscapes这两大自动驾驶领域全球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测试平台及公开排行榜以及人脸关键点定位的两个评测数据集300W和AFLW上,国内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创业企业图森互联处于领跑位置。
  在KITTI数据集中,目标检测包括了车辆检测、行人检测、自行车等三个单项,目标追踪包括车辆追踪、行人追踪等两个单项,道路分割包括urban unmarked、urban marked、urban multiple marked三个场景及前三个场景的平均值urban road等四个单项。图森互联横扫KITTI排行榜的这九个单项,全部位列世界第一,据悉,参加KITTI和Cityscapes评测的不乏百度、三星研究院、英伟达、UCSD、斯坦福、中科院等名企名校及科研机构。而在由奔驰主推,提供无人驾驶环境下的图像分割数据集的Cityscapes测试中,在fine和coarse两个标准下图森互联均排名世界第一。而除自动驾驶评测数据集KITTI和Cityscapes上成绩全线飘红外,图森互联在人脸关键点定位的两个评测数据集300W和AFLW上亦获得世界第一的成绩,该技术通过识别驾驶员面部表情视线,可用以监控疲劳驾驶和分神驾驶。而从这些权威榜单的排名可以看出,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已经开始占据领先优势。
  据悉,北京图森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计算机视觉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主要帮助国内企业定制图像识别、自动驾驶、高级辅助驾驶、驾驶员监控系统等所需要的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
  3. 商业落地与市场普及难度
  对于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而言,第三大挑战则是商业落地的市场普及。对于任何一项商业化技术而言,如何有效的商业落地才是衡量其价值的关键指标。而影响商业落地效果的因素却有很多,但其中端口选择与成本因素则是至关重要的两大方面。而纵观当下入局的各大公司,在端口选择上,也无非是两条路,一是面向消费端,诸如谷歌、百度等,二是面向企业商用端,诸如图森互联、Otto等公司。而从当前来看,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在企业端发力很可能会比在消费端更容易取得成功,其中原因则在于消费需求与成本因素。
  从消费需求来看,无人驾驶虽然理念炫酷,但是调查结果却显示无人驾驶当下的消费需求并不乐观。诸如今年初权威机构美国汽车联合会 (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 的最新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5% 的美国人对无人驾驶汽车持担忧的态度,表示信任无人驾驶技术的只有 20%。有 57% 的人表示不值得为这项技术多付钱,有 45% 的人表示这项技术“让人感到厌烦”。而从成本来看,消费端的无人驾驶也是造价不菲。诸如当前百度无人驾驶所配备的激光雷达其造价就达到了50万元,这样的成本在当下显然非普通消费者可以承受。
  对于企业端而言,自动驾驶或者说无人驾驶反而会使其成本得到大幅缩减。诸如在货运客车上,当前法律要求至少需要配备两名货运司机,每4个小时轮换,防止驾驶疲劳,保障驾驶安全。而对于企业来说,多一个人则意味着多一份工资,多一份社保等等,而假设配备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则每台车至少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一名司机的费用。所以从成本角度和消费需求来看,商业端市场相对消费端市场其推广落地要容易得多,成本优势将是吸引商业公司积极尝试的一大契机。
  三、强强联合才是自动驾驶与无人驾驶的未来
  面对极大产业诱惑,当下各家都在奋力前进,力争在三五年内实现无人驾驶的市场化。但产业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可能通吃产业端,所以集合各自优势技术强强联合,创造富有竞争力的产品,才是未来发展之道。在此,我们看到各大车企与互联网公司们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产业联盟,通过巨头间合作正加速这一产业的发展。
  诸如日前Mobileye和德尔福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发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4/5级自动驾驶全套解决方案;图森互联与国内某重汽车厂合作开发运输平台自动驾驶应用;Uber近日宣布与沃尔沃合作,斥资3亿美元,8月底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测试。福特联手百度对激光雷达公司Velodyne LiDAR公司进行1.5亿美元投资,三方将围绕无人驾驶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等等莫不如此。
  写在最后: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改变,而这也是技术进步的核心所在。而从自动驾驶来说,当下来看,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毋庸置疑,其已是全行业的关注重点,是至关重要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而在当下我们也看到,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启动,技术亦在进步,而随着法规的完善,技术的进步,我们也相信消费者的疑虑终将烟消云散,在可预期的未来,我们曾经的科幻畅想终将成为消费现实。
  注:本文所有图片源自网络。
  文|邻章【微信号:ZLxgic,微信公众号:kejilinzhang】欢迎添加关注!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TMT观察评论,文章见搜狐、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网易、界面...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字体:&&&&
鲍杰:无人驾驶技术的机遇、挑战及趋势(附图)
&发布时间: 11:25:57 &来源:机经网
日至27日,以“创新、绿色、共享——开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新阶段”为主题的2016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在26日下午举行的中英汽车专场上,米拉中国董事总经理鲍杰发表了无人驾驶技术的机遇、挑战及趋势的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
米拉中国董事总经理 鲍杰
  米拉公司见证了英国汽车行业从二战以后开始兴起以及快速发展,以及上世纪80年代的一段停滞,一直到2000年以后,由于全球化的进展又重新恢复活力的一个过程。今天我想就英国在无人驾驶方面的发展、展望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先介绍一下无人驾驶技术的背景以及英国在无人驾驶方面的现状,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米拉公司在无人驾驶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什么是无人驾驶技术?这里面有很多关键字,最终无人驾驶的技术,车辆不需要人为控制,在常规的状态、道路与天气的情况下,可以完成一个安全的旅程。根据现在最新的估计,一直到2020年,全球才有可能全自动的无人驾驶真的上路。目前大家都关注于所谓高自动的无人驾驶,也就是说部分旅程需要人为的控制,但是在特定的驾驶情况下,我们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比如说像高速和低速下面的自动巡航。
  现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也认同了SAE五级的分类,从L0-L5,L0就是仅驾驶员全程控制驾驶过程,L1级是有部分的辅助,L2-L4是自动程度逐步增高,一直到L5实现全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进展,最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开始出现一些辅助驾驶的技术,比如说像ABS、巡航控制,都是帮助驾驶员减轻疲劳的。1990年-2010年出现了电子控制、自适应巡航、离线预警、驻车辅助、自动紧急刹车、车道保持辅助,关键环节是2010年-2020年,会产生一些技术上的突破。比如说跟路网相结合的拥堵辅助,另外像自动代客泊车、自动高速驾驶的功能。2020年以后,全自动驾驶车辆预计可以上路。
  在全球范围之内,各个国家都把无人驾驶技术作为下一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说在北美,以美国为例,它是全世界第一个从国家方面立法允许自动驾驶试验的国家,但是目前只有少数州执行,对驾驶车辆有一些保险的要求,也会颁发牌照。但是有意思的是,目前全美有15个州立法表示反对无人驾驶的议案。NHTSA提出反对批准公众使用无人驾驶技术。在欧洲,以德法为主要代表,在德国,目前各个州已经同意做出一些让步的接收,允许无人的驾驶车辆可以上路。2014年7月法国发布了适合自动驾驶的道路地图,2015年开始实行全法范围之内道路试验。2015年1月份通过了相关的议案,瑞典在这方面比较活跃,但是以沃尔沃为代表,从去年开始在哥德堡环路上开始进行公共道路的实验。在亚洲,2013年日本已经同意了自动驾驶车辆进行道路的实验。在日产和丰田方面都有非常多的研发项目在进行路试。新加坡道路交通局也批准了自动驾驶的试验方案。
  无人驾驶技术是一个大机遇,但是也有一定的挑战。从机遇上看:一,解放驾驶员,以英国为例,一般驾驶员大约要花235个小时在路上,等同于6个工作周,无人驾驶实现以后,这部分时间可以释放出来,驾驶员可以干别的事情。二,缓解交通拥堵。三,减少排放。四,事故会大量减少,预计降低90%的事故,甚至零伤亡也可以成为一种可能。五,无人驾驶车辆不管是18岁以下还是75岁以上,驾驶员都可以进行驾驶。无人驾驶的机遇会促进一些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说电子通信业,因为无人驾驶车辆需要大量网络通信的投入,包括一些娱乐信息、广告投放等等。从交通一体化来讲,无人驾驶可以高效地实现高效运输、减少成本,可以无缝实现市郊到市区中间交通一站式的调度。保险行业会发生深刻变革,因为驾驶车辆的事故率会降低,责任可能会从驾驶员转移到生产商。
  从局限性上看,我们遇到的挑战是非常明显的:一个就是通信的基础设施,现在的网络覆盖范围非常有限,标准非常多。从各个国家到各个州的通信标准有很大不同。V2V方面,从2015年度开始,强制所有的汽车需要内置SIM卡。公众的态度反应也不一样,65%的欧洲调查者反映自动驾驶会部分剥夺驾驶乐趣,同时也有人质疑高科技车是否能够达到人为控制的安全性。在欧盟的一些示范项目中,公众的接受度还有很大不足。
  然后就是责任与保险,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在事故中的责任到底怎么区分?根据英国汽车制造商协会(SMMT)的意见,更高级别的自动化(L3以上),需要保险和法律,特别是法律方面的发展来支持。至于法律方面的政策与法规,目前英国还没有明确立法,在国际范围方面,也没有明确的公约能够有效地监管无人驾驶车辆的测试。然后就是安全性评级和自动刹车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最后的挑战是网络安全与隐私。自动驾驶需要涉及到海量数据,而且数据是共享的,意味着车辆的位置信息、驾驶员相对的一些信息可能都要进入云服务器,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这不可避免地造成可能的数据外泄,导致隐私的侵犯。在政府方面,英国是《维也纳公约》的缔约国,《维也纳公约》最基本的要求是所有车辆都必须有驾驶员,而且驾驶员任何时候都可以操控车辆。对于公共道路的措施,英国采取了几个步骤,第一个就是保险,所有的车辆都必须有适当的保险。第二,网络安全。这方面会和车辆的制造商和参与测试的相关者保持联系,确保有适当可靠级别的保护,来避免对自动化车辆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或者控制、干涉。
  根据2015年出版最新的测试实施规范要求,一方面对驾驶员是有测试要求的。虽然有无人驾驶,但是驾驶员必须经过适当的培训。另一方面,所有的车辆必须安装数据记录仪,以保证在发生事故或者碰撞时能够及时记录数据,以进行后续的分析。最后,测试技术必须经过验证,必须要通过室内封闭道路的试验才可以到公共道路上进行试验。第四方面有关公众,所有的测试道路都要跟当地的政府机关、团体及时保证信息的沟通,这里面包括交通管理部门。第五部分就是相关标准设施的要求,所有要求自动驾驶的车辆必须要执行到公务当中去。
  下面介绍一下英国目前资助的三大无人驾驶项目。2014年7月,英国政府邀请各大城市、研究组织、整车企业进行汽车无人驾驶试验的竞赛,最后确定三个城市:米尔顿恩斯、考文垂、布里斯托尔。这三个地方都不一样,比如说在米尔顿恩斯进行的主要是验证一些大型的车辆和小型无人驾驶车辆在受控路面上进行试验的有效性,有一个子午线的观光车以及自动货车。在米尔顿恩斯主导机构是阿特金斯,测试的主要是公共交通的大型车辆,比如说巴士。最后是UK Autodrive,测试环境的安全评估以及验证、车辆通讯系统和路网通信的验证,测试场地是在考文垂和布里斯托尔。车辆包括M1乘用车,还有低速小型无人驾驶车(L-SATS)。
  自动驾驶现在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方面就是Google无人驾驶车辆,还有目前以整车企业推出的互联车辆。我们认为未来的趋势可能是两者的结合,就是有互联功能的自动驾驶车辆。这里面涉及到自动驾驶大量自动化的控制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协同、车车的通讯。在这一方面,米拉进行大量前瞻性的试验,这是大概过去10年左右我们的研究成果。米拉拥有唯一一个支持ITS的试验场地以及交通环境,我们可以仿真在城市内部所有的路况(交叉路口、道路状况)。
  最后介绍一下在英国进行无人驾驶的路线图。英国政府方面已经把无人驾驶上升到国家战略,所以在大力推动。2015年,出版无人驾驶公共道路的规范,2017年夏天,升级对无人驾驶相关的法律,2018年底,参加国际公约有关无人驾驶方面的法律要求。企业方面,从2015年起,研发高自动的无人驾驶技术,进行封闭道路、公共道路作为实验。2016年底有三个测试项目测试,2017年底进入到能够生产自动化以及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的生产。(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机经网编辑部 wanghe
字体:&&&&
如果您还不是会员,欢迎!评论不能多于500字。&&
已有1320条评论&&
用户名:&密码:
&匿名发表&&&&
&&留言须知
o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
o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
o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淫秽内容。
o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o 您的言论机经网有权在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删除。
o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遵守上述条款。
&&&&&&&&&&&&&&&&&&&&&&&&&&&&&&&&&&&&&&&&&&&&&&&&&&&&&&&&&&&&&&&&&&&&&&&&&&
会员服务涉及机械行业各种研究报告、数据库查询、产品市场调研等。帮助企业全面掌握第一手权威信息。
&&&&企业自供信息
&&&&产品展厅
客户服务热线:010-
邮箱:声明:版权归机经网所有 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京公网安备:(2)无人驾驶事故频出 是风险还是机遇?_汽车_经济_经济网_国家一类新闻网站
无人驾驶事故频出 是风险还是机遇?
文章导读:
中国证券网讯 自特斯拉发生首起自动驾驶致死车祸后,关于自动驾驶事故的消息频传,最近的一次事故则导致了Model S电动车交通事故。
中国证券网讯 自特斯拉发生首起自动驾驶致死车祸后,关于自动驾驶事故的消息频传,最近的一次事故则导致了Model S电动车交通事故。因此,自动驾驶也从之前的&神坛&跌落,各界对于自动驾驶的质疑也纷至沓来。但从未来趋势来看,无人驾驶仍是人类社会一次重大的变革,随着后期安全标准的进一步规范,无人驾驶产业将更为有序的发展。
安全标准有望落地 产业发展或将提速
联合国相关人士于近日透露,为防止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所使用的通信网络受到黑客攻击,制定汽车国际法规的联合国机构或将于11月通过汽车自动驾驶安全标准。
无独有偶,6月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在国家智能互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区开园仪式上透露。&无人驾驶技术路线图已经有了,两个月之内就会发布。&这也将成为我国无人驾驶领域公布的首个标准。
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加入,智能互联汽车如火如荼,而业内也一致认为无人驾驶时代指日可待。
目前全世界车与车之间的通信标准,并无统一。如美国使用的是DSRC通信标准,DSRC标准之下,每辆车都自带wifi,车与车之间能够通过各自的wifi接收信号,实现互联互通。DSRC是美国强制性的标准,而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等相继推出自己的通信标准。
我国目前尚未推出任何标准。而目前在通信标准上存在两种声音,一种是DSRC方案,这也是目前企业普遍在采用的通讯标准,第二种是LTE-V方案,这是由国内的大唐电信和华为在主导的通信方案。而封闭测试区开园后,对无人驾驶标准的实施有助推作用。国内道路状况复杂,在园区内模拟了各种场景后,更加能使业内达成一致,哪种标准更适合国内的道路情况,而这也将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更加符合中国道路实情的无人驾驶标准。
无人驾驶引领技术革命 三维度逻辑支撑长远发展
虽然近期无人驾驶受到外界质疑,但从长期来看,无人驾驶仍是技术领域的颠覆性的革命事件。银河证券分析师认为,无人自动驾驶技术使出行更经济、交通更高效、出行更安全;无人驾驶将推动法规、交通指示、保险对无人驾驶的适应;无人驾驶将车辆共享推向更高层次。从这三方面来看,无人驾驶领域后期发展仍较为广阔。
(一)出行更经济、交通更高效、出行更安全
出行更经济、交通更高效。目前,很多的交通堵塞是由于人们不好的驾驶习惯和低效的交通调度带来的。无人驾驶实现了更好的车间沟通和驾驶规则,将减少拥堵,提高出行的效率。同样,自动驾驶技术也将推动汽车共享,也将减少形式的汽车的数量。因为自动驾驶汽车所预留的车间距更大,加速和减速都是经过一系列计算来决定的。不同于人类司机驾驶会经常超车或者猛踩刹车,自动驾驶汽车在车流比较密的时候,会保留一定的车距,减少突然刹车的次数,从而减少对后方车辆的影响,避免引起成条车流的波浪式加减速。
出行更安全,有很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引起的,或者人的一些错误,包括在观察上的失误、决策上的失误,或者驾驶员失去驾驶能力的情况,这都是一些人为的因素。所以说安全是我们做自动驾驶最大的原因之一,因为机器不会酒驾,机器也不会睡着了,机器也不会犯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错误。相关技术有车道偏离预警,碰撞预警,盲区监测,倒车雷达/影像,360环视影像等系统。目前,多家汽车制造商和一些研究机构正在开发摄像头、传感器、雷达等方面的技术,希望让汽车能够与红绿灯等周围设施进行通讯,并且对附近的驾驶环境给出提醒。据了解,已经推出的技术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紧急刹车以及半自动驾驶功能,这些功能让道路更加安全。
(二)无人驾驶将推动法规、交通指示、保险对自动驾驶的适应
交通指示将向智能化发展。我们不妨&脑洞大开&的设想,未来的交通指示可能因无人驾驶技术而改变,同时也有可能被做成二维码,或者通过RFID感应,将更丰富的信息存储在云端,这样就能实现无人车更准确、更丰富的获取信息。当前,无人驾驶汽车可识别交通指示牌、道路标识、车主语音命令等信息,进而提醒系统及时调整行驶模式。该系统最终会将交通信号灯、汽车、行人信息以及路面的各类参数综合起来,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下,实现自动行驶功能。
无人驾驶风险衡量更精准,保费定价更公平,新的险种可能会出现。保费与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存在直接的关系。在无人驾驶汽车的世界里,汽车事故显著减少,因此这些保费中有大部分将化为泡影。当然,还是需要一些汽车保险,但汽车保险市场可能会缩减75%,甚至更多。保险公司一般是从各自保费收入中赚取利润,因此,对于许多保险公司而言,保费大幅下滑意味着末日来临。&从梅振家在美国与保险公司多次会谈的情况看,美国保险业高管对无人驾驶汽车影响保险业的问题不屑一顾。目前美国保险业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即使无人驾驶汽车未来有可能普及,那也是几十年以后才会对保险业造成重大影响,现在没必要担心此事。现在美国保险业的心思是,假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还需要好些年才能成熟,然后还需要解决监管问题,其中包括颁发牌照和界定与之相关的责任问题。接着,还需要好多年时间赢得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信任。然后,鉴于汽车是一种寿命跨度较长的产品,所以还需要等待10多年才能看到无人驾驶汽车在美国的道路上占有一个显著的比例。美国保险业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使发生汽车事故率下降,但汽车受损程度将加剧,因为修理那些配有各种摄像头、传感器、雷达等设备的无人驾驶汽车的费用肯定昂贵。不过,美国也有一些保险公司的高管表示了担忧。美国州农保险公司(StateFarmInsurance)企业创新负责人弗雷克说,大多数汽车事故都发生在交通拥堵的时候,而事故的发生又导致更多的拥堵以及更多的事故。即使诸如智能巡航控制和碰撞规避等渐进式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率达到25%,也将大大缓解交通拥堵程度,并将减少与拥堵相关的事故次数,这将促使汽车保费出现实质性的降低。
要实现自动驾驶技术,必须有多方合作伙伴:首先,社会和公众必须被说服,自动驾驶技术是对社会有益的,是可以接受的;第二个,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讨论法律框架的修改,批准无人驾驶的车辆上路;第三个,对车企的责任,必须证明这个车辆是安全的,而且能够对社会带来更多的益处;第四个,对于车厂供应商,必须提供标准化的部件,为车厂生产汽车服务。汽车产业的各种联盟是黏合车企和供应商非常好的地方,最后保险业可能也得适应自动驾驶车辆的变化。
(三)自动驾驶将车辆共享推向更高层次
汽车共享将提升自动驾驶新层次。分时共享用车能最大化车辆在城市中的使用效率,在不同时间段内,不同用户可以使用同一辆车,可以缩短车辆无效使用时间和提高用车的衔接性。随着分享经济理论的推行,人们不仅从技术和实用性对汽车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更加希望汽车在环保经济方面能满足一定的要求。百度新成立的自动驾驶事业部,将以实现&智慧出行,分时共享&为核心目标,让人们享受智能的出行服务,并在不同时段让自动驾驶汽车服务不同人群,以实现汽车资源的分时段共享。这极大地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理念。根据百度自动驾驶的技术规划,我们可以预计,3年内,自动驾驶汽车将被商用,前提是选择一定的区域进行;5年内,自动驾驶汽车将被量产并大规模部署;10年后,80%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比例,即80%新增汽车为新能源汽车,80%新增汽车需自动驾驶,80%新增汽车会互相共享。
自动驾驶将使P2P汽车共享经济将进一步解放,极大改变消费模式。Uber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租车公司,却没有一辆汽车。在日益发达的打车市场之中,传统的服务模式、经营模式已受到冲击,而P2P汽车共享经济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行为方式。自2010年在旧金山推出移动打车业务以来,Uber已覆盖全球58个国家和地区310个城市,合作司机超过100万名。Uber打车软件使乘客和司机的对接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私家车资源逐渐公有化,原本闲散的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终使得人们出行效率大大提高。Uber的商业模式符合&共享经济&的特征&&产品服务化,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客户公平享有社会资源。目前部分城市Uber价格仍然偏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司机的成本太高,如果没有司机的话那么Uber的的费用会大大降低。Uber已经成立了一个高科技实验室,专门研究地图、驾驶安全和无人驾驶技术,并坚信无人驾驶技术会更安全,更环保,并且会降低驾驶开支。
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法律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无人驾驶汽车量产车上路行驶障碍消除。从时间节点上看,2020年前后法律完善概率较大。ADAS系统装车率提升:从驾驶辅助到自动驾驶实现。现阶段量产车已经开始普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提升空间巨大。
2015年后ADAS系统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未来5年行业规模复合增速有望保持20%以上,2020年全球ADAS市场预计在200-300亿美元。预计中国ADAS市场在2020年达到200亿人民币以上。ADAS系统的四个核心:传感器、处理器、软件算法和地图。国外企业垄断传感器和处理器,看好在软件算法和地图领域本土企业的优势。结合国内路况的ADAS算法模型有应用优势。电子导航地图则有资质壁垒优势。虽然ADAS的前装市场门槛高,但进入壁垒也高。看好能切入整车厂商供应商系统的ADAS供应商。
【相关阅读】
巨头跨界合作 无人驾驶产业发展望获助力
日前Mobileye和德尔福汽车公司宣布双方将共同开发SAE(美国汽车工程协会)4/5级自动驾驶全套解决方案,其实在无人驾驶汽车上,巨头间的跨界合作已经屡见不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无人驾驶产业的发展。现阶段量产车已经开始普及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ADAS系统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基础,但ADAS系统目前在中国的装车率只有3%左右,提升空间巨大。A股中,密集事件催化下,无人驾驶主题投资料回归。
联合国或出台自动驾驶安全标准
联合国相关人士于近日透露,为防止汽车自动驾驶系统所使用的通信网络受到黑客攻击,制定汽车国际法规的联合国机构或将于11月通过汽车自动驾驶安全标准。
特斯拉Model S自动驾驶再出事故 撞向护栏
特斯拉公司的Autopilot自动驾驶功能又导致了一起新的Model S电动车交通事故,所幸并未引起车主死亡。事故发生时Mark Molthan的特斯拉电动车正行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段高速路面上,天气状况非常良好。但在一个弯道中,Model S的自动驾驶功能并未能识别弯道,撞向护栏。
向多车型渗透 无人驾驶开辟新蓝海
在国内外汽车龙头加快布局无人驾驶乘用车的同时,无人驾驶巴士、无人驾驶卡车等领域有望成为新的蓝海。业内人士指出,无人驾驶加快向多车型渗透,源于其在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运营效率方面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不过,无人驾驶在技术方面仍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要想尽快实现商业化,仍然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提升。
智能汽车何时开进我们的生活
&你好,主人&&&走近上汽与阿里巴巴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只需在智能手表或手机上划一下,车门就能打开,可设定的个性化语音设备马上跟你打招呼,同时智能手机上的导航、音乐、预订的电影或餐馆等信息也将被汽车自动接管。
【机构研究】
广发证券:从ADAS到无人驾驶,风口来临,群雄逐鹿
【个股解析】
15大智能汽车概念股投资价值解析
(网络编辑:崔晓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行业机遇与挑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