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给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位有什么作用?

您的位置: &
什么是市场经济地位
优质期刊推荐为什么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于美国来说,在中美贸易中,价格的竞争力使美国损失更大。为此,美国才签署没有中国加入的TPP,以对抗中国的低价产品。不像美国公开“翻底牌”拒绝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态度暧昧的原因是,欧盟认为,如果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给欧盟国家对中国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增加难度,欧洲可能因此失去350万个就业岗位。但另一方面,此举也将给欧洲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便利条件。中国如今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简单来说,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会失去反倾销的筹码。“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听起来很专业,那我们来听听侠客岛是怎么通俗解释的:举例来说,如果中国被美国认可为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当美国想对从中国进口的彩电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只能调查在中国彩电的市场价格是多少。结果人家兴冲冲地来了,发现在中国彩电只卖300美元,而在美国的售价却有350美元。那么很可惜,倾销指控不成立,美国也就没有理由再去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然而美国并不认可中国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不会选择调查中国市场的彩电价格,因为它认为中国市场的价格发生了扭曲,调查结果是不真实的。那怎么进行调查呢?很简单,找一个“合适”的替代国,去这个替代国调查该国彩电的市场价格。所以玄机就在于替代国的选择上,遗憾的是,绝大部分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所选的替代国对中国企业都很不利。比如选择新加坡作为替代国,该国生产彩电的各项成本远远高于中国,结果一台彩电的市场价格是500美元,这明显高于中国彩电在美国的售价。很好,倾销指控成立,美国可以据此对中国彩电加征巨额反倾销税和惩罚性关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究竟多大影响?那么对中国来说,让这些国家承认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有多重要?负面影响主要有三个:其一,它导致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反倾销应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并成为我国企业败诉的主要原因。其二,中国企业难以胜诉,客观上又进一步刺激某些WTO成员对我国的产品提起更多的反倾销申诉,同时打击了我国企业应诉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在中国方面的持续交涉和抗议下,相关国家对中国做出一些让步,但总体效果仍然不理想。其三,非市场经济地位否认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成果和现状,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
发现资讯的价值
中研研究院
掌握产业最新情报
中研网是中国领先的综合经济门户,聚焦产业、科技、创新等研究领域,致力于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权威性的产业资讯。每天对全球产业经济新闻进行及时追踪报道,并对热点行业专题探讨及深入评析。以独到的专业视角,全力打造中国权威的经济研究、决策支持平台!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热点图文分析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
烦请联系:、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行业研究院
洗衣液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洗衣粉,肥皂类同,有效成分都
水声通信是一项在水下收发信息的技术。水下通信有多种方
体外诊断试剂(In Vitro Diagnostics,IVD)是在疾病I解析“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有绝对把握获得胜诉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北大国发院BiMBA。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46次报告会编者按:  日,“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46次季度报告会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行。本文汇总了会上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前院长先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对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精彩观点。  卢锋:解析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5月12日欧盟法院通过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决议,反对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地位,宣称未来对中国企业实施双反措施时继续采取“非标准方法”,引发国内各界广泛关注和评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入世议定书第15条准确含义。本文依据专题研究结果,首先对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文本进行解读,然后梳理围绕理解该法条几个阶段演变过程以及与四点主要争议内容,接着考察我国过去十余年遭遇贸易争端情况、我国钢铁业扩张以及欧洲决议原因等相关问题,最后探讨应对政策。
(图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教授)  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款规定,WTO成员对中国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相关产品价格和成本时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采用中国的成本和价格,一种是可以不使用中国成本和价格。如果被调查中国企业能证明其所处行业符合市场经济条件,WTO进口成员就应用中国的成本和价格;如果中国企业不能证明所处行业具备市场经济条件,WTO进口成员就可以不用中国的成本和价格。第15条d款规定,如果某WTO成员认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则整个a款终止。在任何情况下,a款下第二种情况在中国入世15年后终止。这就是“日落条款”。  今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15年期满。然而始料未及的是,围绕“日落条款”到期后什么会终止或“落下”问题,各方解读大相径庭并经历多年讨论争议,至今未有定论。日前欧洲法院决议是有关争议的产物,并可能将争论推向新阶段。  中国入世最初十年前后,这一问题主要是国内讨论。当时一边倒的看法是“自动承认说”,就是认为“日落条款”一旦到期,其他WTO成员国将自动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诸多学者和各类媒体讨论都表达过自动承认说,个别参与讨论国外人士也赞同这一观点。在2011年9月上,温家宝前总理演讲时也提过这一看法,并督促有关国家提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011年11月法学家O’Connor发表一篇评论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认为不存在自动承认说,质疑自动承认说是个神话。这篇反方文章语惊四座,引发国际法学界关注。2014年WTO《全球贸易与海关期刊》第三、四期共发表六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不同观点。随着欧洲法院搞出新决议,这个问题讨论争论可能会推进到最后阶段:有关国家以及WTO有望渐次亮明官方观点,有关讨论从学界争论变成公众关注热点问题,  系统梳理有关讨论大量文献和最新演变,其中至少涉及四个层面相互联系问题。一是自动承认市场经济地位说能否成立?或曰日落条款到期后针对我国的非市场经济标签是否自动落下。不难看出,一度流行的自动承认说虽然有多方面理由,如能实现对我国企业改善外部经营环境最为有利,然而认定入世第15条赋予中国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解读方式确实存在困难。近年反方观点得到较多认可,一些早先倡导自动承认说的专家也改变立场。从公开报道信息看,我国官方近年不再公开坚持自动说观点,最近有关部门回应欧洲决议也没再提自动说。  二是整个a条款会不会落下?不少国外研究人员,包括欧洲法院最近决议,都认为日落条款否定的是a下面第二项,不是整个a条款。从直接法条叙述结构看,这一理解有明显依据。不过国内外也有一些专家从不同角度分析认为,实际上整个a条款都应该废掉。  三是替代国方法要不要落下?中国有关部门明确表示,日落条款到期之日,就是替代国方法一劳永逸终结之时。然而国外也有学者主张替代国方法并未必然终结。欧洲法院最近决议文本并未坚持替代国方法,而是要继续采用非标准方法。  第四,举证责任要不要落下?过去面临贸易争端,中国企业有义务证明有关行业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万一未来仍保留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相联系的某种区别性待遇,中国企业是否仍要承担被动举证义务,抑或举证责任转移到进口国方面。就此问题而言,国外虽仍有个别人近乎狡辩地主张中国仍有举证责任,但是共识性看法是届时举证责任将转移到进口国方面。  第15条对我国不利影响多大?数据显示,过去十余年间我国成了全世界遭遇贸易争端次数最多国家,这虽然与中国开放发展相对竞争力提升和出口超常增长有关,第15条对进口国发起贸易调查提供便利显然也有一定作用。具体观察,年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诉讼涉案金额最高为亿美元,占该年出口总额1.35%;最低年份为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0.21%;历年涉案金额占出口额比例简单平均值0.48%。可见到贸易争端带来冲击大体仍处于可控范围。  欧洲法院决议专门提到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对欧洲影响,以此作为其决议依据之一。新世纪初年我国钢铁业超预期增长,产量从1亿度吨增长到8亿吨,近年经济下行调整期出现产能过剩并且出口增长较快。钢铁业扩张是新世纪初年中国经济追赶加速伴生过程,相关调整确实受体制不完善因素影响,更多还是体现了市场经济下产业调整的逻辑。欧洲决议认为中国钢铁等商品价格不反应供求关系是片面和武断的,与其对中国日落条款含义解读偏差具有联系。  前几年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官方对欧盟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希望欧盟带好头,现在变化出乎意料。欧洲政策立场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在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欧盟等发达国家面临经济困难,保护主义倾向抬头。近年中国钢铁业出口较快增加,给欧盟提供借口。二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象和状态,在认知判断上有片面性甚至成见偏见。三是与“日落条款”个别地方表述不是十分精密也有一定关系。  最后,就如何应对提出几点探讨。要区分市场经济概念不同语境含义:入世反倾销条款涉及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我国选择市场经济制度体制和发展道路问题,我国市场体制建设尚存问题需要改革问题。我们应争取WTO框架内反倾销非歧视待遇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地位,然而自身经济体制与发展道路选择自然并非求得国外程序性认可。  要坚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方针,倡导多边规则,进一步推动改革完善WTO体制。在国内的市场经济建设方面,要力促改革,包括,民营企业的准入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要素价格扭曲的价格。  要针对欧洲立场转变动向,要鼓励支持不同学科研究人员合作研究,采用摆事实讲道理方法,介绍我国几十年改革开放在建立培育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努力,客观评估这一进程取得历史性成就与尚存问题。尤其要在全面、客观与公允解读第15条内容基础上,质疑批评WTO成员国在“日落条款”到期后仍试图维持在“双反”问题上对中国实施歧视性方法的不合理主张。  要积极与WTO方面沟通合作。中国是第一个接受种种特殊规则后加入WTO大国,依据日落条款基本含义按时终止歧视性规则,是坚持WTO内在规则一致性原则的要求。同时也应继续做欧盟工作,在欧美相关政策尚未最后摊牌的窗口期,积极推动其政策增加合作性,减少博弈性,避免对抗性。  霍建国:评“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对卢锋教授的所有观点基本上表示赞同。下面首先谈对欧盟议会决议的看法,认为欧盟是在、欧盟内成员国、中国三方势力的逼迫下,做出的这个决议。具体而言,美国一直在做欧盟工作,希望欧盟率先表态,否定15条。欧盟内部面临着各个国家钢铁业,特别是南欧国家强烈的抗议和反对,对内很难平息。中国从去年开始每次见到欧盟上下层官员,总是做欧盟工作,希望欧盟早一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三方势力逼得欧盟通过议会的形式形成这个表决结果,以便对内对外都好交代。
(图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前院长霍建国)  我们可以坚信我国官方的表态和现在法学的研究,仍然认为从的角度讲,中国和WTO签的协议,是很严肃的法律文本,到期应该执行。从现在的情况看,对这个问题的判断可能还要从各个方面,更深入的去研究和把握。第15条相关条款到期后,最大的可能是WTO默认,甚至在适当的场合表态,从WTO对文件的理解上,认为应该不再用第三国价格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但是,从目前的态势看,美国至少不会主动放弃第三国价格方法,现在欧盟也在给WTO施压,让WTO不要这么做。  对于第15条条款本身来讲,确实不公平。这个条款让中国长期以来受损很大。虽然从总量上看,反倾销对我国出口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相关企业则是致命的。从这种现象来看,我们还是要做WTO的工作,让WTO在这个问题上要坚持一下,或者要做出一个公正的裁决。针对有人持有的现在没到期、到期再说的观点,建议还是要抓紧和WTO进行沟通,求得一些谅解,至少应该争得WTO对这个条款的一种认可,到期才能保证落实。我们在WTO这边还是有基础的,这点很关键。  对于欧盟目前的做法,现在也不能进入到完全对抗制裁的阶段,还要跟欧盟进行沟通,看能否把摇摆的欧盟稍微推一推,有没有可能让欧盟最终不至于干扰这个决定的落实。  最后,对于欧盟提出的市场经济的五条标准,中国是基本上符合的。但是严格地从市场化的改革的角度来讲,我们国内的差距还是有的。最终只有通过改革开放,通过激活中国的增长活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竞争力,在国际面前才会变得更主动,而这是关键。  陈卫东: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有关的法律问题  针对欧洲议会议案反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引发的担忧,欧洲议会的议案体现了欧盟内部一种试图在2016年之后继续维持对中国在反倾销领域歧视性做法的鲜明立场。但是议案需要由28个成员国共同组成的欧洲理事会通过,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中国可以做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工作,导致这个议案最后不能通过。下面首先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起源进行了介绍,接着对中国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最后对2016年之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了展望。
(图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陈卫东教授)  首先,简单回顾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起源。非市场经济地位不是来自WTO,而是来自于美国等国的国内法。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不是由WTO来规定和决定,而是取决于各个成员的国内法。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是不是,以及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取得市场经济地位,并不是WTO来决定的,而是由各个成员自行决定。  当中国在反倾销中面临不公平待遇时,中国有三个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一,外交谈判。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曾经把获得相关国家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作为外交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取得了相关成果。第二,进口国国内应诉。中国企业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根据进口国的国内法,积极申请市场经济地位,或在进口国国内法院中起诉调查机构的不合理的做法。第三,在WTO争端解决机制起诉。到目前为止,中国在WTO作为起诉方一共13起案件,其中有八起涉及到美欧对华的歧视性做法,大部分的案件中中国获得了胜诉,但结果没有取得我们期望的成果。  最后,对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进行前瞻展望,得出三点结论。第一,2016年之后美国和欧盟不应对中国产品在继续适用替代国价格计算正常价格,但与此同时也不应该理解为中国就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第二,美国和欧盟仍然可以用其他的方法,采用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格和结构价格,对中国算出较大的倾销幅度。但不管怎样,这个新方法肯定比替代国方法对进口国的限制更多,对中国的权利的保障更有利。第三,最极端的情况是继续适用替代国价格做法。这个方面法律界的看法非常一致,认为美欧有义务在日废止替代国价格做法,否则,我们可以结合其反倾销的具体措施到WTO起诉,而且我们有绝对的把握获得胜诉。  (唐杰 编辑)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北大国发院BiMBA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网易研究局|市场经济地位为何需要别人承认?_网易财经
网易研究局|市场经济地位为何需要别人承认?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所谓市场,就是大家在里面一起玩,自己一个人嗨,那叫做自娱自乐。“我们搞市场经济凭什么要让人家承认”的说法只是一味回避问题发泄情绪。
出品|网易研究局作者|惠杨日,本来是一个好日子,中国加入WTO15周年,按照当时的协议,中国不再被自动认为是非市场经济,但此前日本美国均不承认中国的。好日子变成了坏日子,人民日报发布整版评论聚焦美国政府债务问题,矛头指向就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什么是市场经济地位,市场经济地位有什么用,为什么非得让别人承认?一、入世15年如期而至 欧美日纷纷变脸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之争早在今年5月就已被炒作过一轮,当时欧洲议会以546票赞成、26票反对和77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决议案,拒绝同意中国在今年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那就有人要说了,为什么欧盟敢违反契约精神?实际上,这源于中欧对WTO条约的理解有偏差。欧盟可从来没承诺过“15年后自动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条约上写的是,15年之后中国不再被自动认为是非市场经济——但这不意味中国就被认为是市场经济。随后今年7月份,(WTO)货币贸易理事会正式会议上,当中方提醒各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a)规定将在日到期后,美方首次对中方的声明作出回应。美方提出:其一,到期并不意味着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自动授予;其二,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尚未达到预期,特别是在铝业和钢铁行业,还存在着产能过剩等问题。日本经济产业省12月8日发布消息称,关于中国在WTO中的地位,已决定继续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日本将维持容易对不当倾销征收高关税的“税”机制。不过数据显示,在近15年来对华反倾销申诉之中,欧盟和美国的比例占一半以上,日本仅占1%,所以总感觉日本是在强行给自己加戏。图:近15年来各国对华反倾销申诉占比
(来源:华尔街见闻)图:美欧日是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经济体
(数据来源:wind
制图:网易研究局)虽然中国与美欧日贸易的总额仅为全部进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美欧发起的反倾销诉讼却占到了一半的比例。二、市场经济地位与反倾销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全球已经有80多个经济体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包括俄罗斯、巴西、瑞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而包括北欧、英国以及荷兰在内的国家也都支持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那么市场经济地位到底是什么?根据官方消息,我们对比下欧美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大致是差不多的。欧盟是从市场的作用、会计标准、商业自由程度、立法、汇率自由度等五个维度来进行评判,而美国则以货币可兑换程度、设立外资企业自由度、国有经济比重以及美国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等为标准。也就是说,做到了这些,就可以被认定“市场经济地位”了。仅仅就国内开放而言,在很多领域过去十多年取得的进展还难尽如人意,比如在电信、铁路、石油等领域存在的垄断。不过,即使放眼全世界,也极少有国家能满足这些及其苛刻的条件。欧盟美国企业决策没有明显受国家干预货币自由兑换程度有一套按国际通用准则建立的会计账簿工资率由雇佣双方自由协商程度生产成本、财务状况未受非市场经济体系的显著影响政府对生产方式控制程度企业受到破产法和财产权法的约束和保护政府对资源分配及企业价格/产出决策之影响程度货币兑换汇率的变化由市场决定合资企业及外国投资自由度其他行政因素的干预程度表:欧美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对比
(制表:网易研究局)谈到市场经济地位,就不得不说倾销。所谓倾销就是出口公司以低于进口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口商品。比如中国的牛仔裤10美元一条出口,但美国市面上同类型的都卖30美元,那么这就会构成倾销。作为惩罚,美国将对中国征收20美元的差价,以抵消倾销幅度,也就是所谓的反倾销税。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市场经济,价低者卖得好是天经地义,反倾销税存在的合理性在哪?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释,其根本原因就是保护国内产业。拿大家十分关心的成品油油价的问题来说,国家发改委设定的地板价是40美元,不管国际油价是不是跌到25美元了,国内还是统一40美元。官方给的解释也明确过,每桶40美元的标准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换言之,中国油田产出原油成本较高,主要是原油质量不高且开采难度大等。有国际机构统计,目前英国生产一桶原油的成本是52.50美元,巴西接近49美元,加拿大约为41美元,美国近36美元。而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这样的产油国,生产一桶原油的成本还不到10美元。据了解,我国主要石油公司的原油开采成本超过每桶50美元。如果任由油价下跌,那么很快国内石油企业就会严重亏损了,长期来看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反倾销税作为一种贸易救济手段,在贸易战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果一国为抢占市场,长期向另一个国家输出低价商品,就有可能引起对方国内产业崩溃,进而使得这种商品的定价权被牢牢把握在别国手中,如果是比较关键的商品,那么国家发展甚至有被别国牵着鼻子走的危险。反倾销税本不是贬义词,但许多国家在贸易战中的滥用,使其染上了浓厚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而倾销税并不是简单按照进口国价格减去出口商品价格的差价去征收,为了让这个税看上去更公平,美欧又搞出来一个“替代国”的概念。所谓替代国制度就是,指针对来自于非市场经济体的商品,在确定其正常价值时,不使用其出口国商品的实际成本,而选择一个市场经济第三国或进口国的同类相似商品价格,作为计算正常价值的方法,所被采用的市场经济国家通常称为“替代国”。不过这个制度根本不公平,自由裁量权太大。比如中国生产的10美元一条的裤子,印度卖8美元一条,日本卖30美元,那么美国当然不会选择印度作为替代国,而会选择日本,这样一来,美国就名正言顺对每条牛仔裤征收20美元的反倾销税了。这个例子中征收200%的反倾销税一点也不夸张,要知道2012年10月美国曾对华光伏征收高达250%的反倾销税!想想都觉得可气又可怕,工人加工一条裤子可能只赚1美元,而美国只需要在贸易上设卡就可以轻易拿走20美元,大额反倾销税完全是在剥削拿着微薄工资的中国工人。三、为什么欧美要为难中国?从各自国家层面考虑,欧美否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做法背后其实是有深层次原因的。首先,欧美十分害怕中国对外输出过剩产能。即使是在人口红利慢慢减弱的今天,中国很多领域的过剩产能仍然十分可怕,如果硬要打价格战,别国汇率即使大幅竞争性贬值也未必是中国的对手。拿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来说,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数据,中国供应了全世界50%的钢铁,因此近年来欧盟对光伏到钢材广泛征收惩罚性关税,这都是欧盟对自有产业的保护。一旦承认了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那么未来将很难找出理由阻止中国商品在欧盟市场倾销。图:2016年一季度世界各国钢铁产量对比
(来源:央视新闻)其次是就业的问题,如果中国被赋予市场经济地位,那么欧洲的钢铁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会遭受来自东方的严重打击,甚至会威胁到350万个工作岗位(整个欧盟处于劳动年龄的人口大概2亿)。08年以来,美国经受了大萧条以来最大一次金融危机的考验,并迎来饱受争议的新总统和不确定的未来,09年10月失业率曾一度飙升至10%;欧洲尚在欧债危机中艰难恢复,难民和过高的福利对经济造成拖累,英国脱欧开了一个坏头,一体化进程面临挑战,失业率长期在10%左右居高不下。全球贸易保护倾向抬头,旧秩序脆弱不堪,对于存量相当大的发达国家而言,就业是考量发达经济体的重要KPI(例如美国非农就业),事关一个经济体的稳定。换做你是欧美的官员,在巨大的压力和利益驱使下,你也很难做出对中国有利的决定。退一万步讲,即使现在解决了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贸易保护的手段还很多,除反倾销外,还有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技术性壁垒、保障措施、特殊保障措施、数量限制等。四、破解“市场经济”伪命题就像每个国家都有产业政策一样,这世界上从来没有所谓的“完全市场经济”,如果一个地方实现了“完全市场化”“完全自由化”,那么政府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大家手拉手一起完蛋。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是十分有必要的。正如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所说,在WTO框架下看,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是一个伪命题。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说到底不是硬性标准的问题,而是国与国之间利益的问题。如果一国刚好和中国进出口互补,贸易关系紧密,那么这个问题就不是问题,像澳大利亚每年向中国出口大量矿石,占澳大利亚出口比重的34%,这一份额约占澳GDP总量的6%,所以澳大利亚很痛快承认中国就是市场经济国家了。美国就相反了,他们认为中囯入世15年,是美国付出代价的15年。据美国官方统计,201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3426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以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累计高达3万多亿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外汇储备那个眩目的数字(曾接近4万亿美元),基本上都是对美贸易顺差所形成的,也难怪奥巴马指责中国“总是搭便车”。美国也好,欧洲也好,他们只是为了在贸易战中拿到更多的筹码,让本国获得更多利益。实际上他们自己未必就是市场经济,像特朗普鼓吹“制造业重回美国”,要求企业回国建厂,这一定程度就是对国内企业进行行政干预,这脸打得啪啪响。美国人、欧洲人也补贴农业那么多年,那是市场经济吗?每一个国家都有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时候。问题发生了,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自欺欺人声称自己不需要对方认可。该赚的钱还是要赚,该做的生意还得继续做,同样的,该得到的地位也不能少,这是国际社会的认同,也是国家信用的背书。中国需要用合理的手段争取合理的地位,更需要有相应的政策来配合。美欧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伙伴,这个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有人统计国际贸易摩擦影响中国每年外贸出口总额的0.5%左右,但在当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逆全球化的趋势下,如果未来这个比率大幅上升怎么办?加入15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成功,好处显而易见。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已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官方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进出口总额0.51万亿美元,2015年这一数字为3.96万亿美元,约为入世前的8倍。其中,2015年中国出口额达22765.7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约7.6倍;进口额达16820.7亿美元,增长了近6倍。图:中国进出口金额15年增长为之前的8倍
(来源:wind)中国需要对“市场经济地位”这种说法有清醒的认知。毫无疑问中国仍是处在转型中的市场经济体,中国市场经济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地位的条件其实也是一个大国应当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们国家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无论是在市场体制、价格形成机制、或者市场准入和退出等各个层面,仍有相当多市场取向的改革议题正在落实——中国真正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在2013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中国过去三年着力于推动的简政放权,削减各类行政审批,目的即在于将资源配置权力进一步交还给市场。日前发布的“产权保护11条”,更是确立了公有产权和私人产权平等保护的原则——如此方能夯实市场经济的基石。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正在不断推进落实并且已经卓有成效,钢铁煤炭产量大幅削减;过去的一年人民币更是加入了SDR篮子,确立第三大货币的份额,推进了汇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面对欧美的故意刁难,中国应该以更开放的形态和更坚决的动作拥抱市场经济,积极推动国内开放与改革。与此同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承担与自身经济地位和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如此,才有可能成为全球贸易治理的赋能者,让贸易和投资在全球价值链中焕发新的活力。相信未来有一天,中国能决定其他国家是不是市场经济地位。(联系邮箱:hui_yang@)网易研究局 出品网易研究局是网易财经推出的一档热点解读和知识科普类栏目,针对热门财经事件和话题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解读,让专业更简单,让财经更有趣,打造有态度的专业财经评论。【精彩推荐】往期精彩推荐: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作者:惠杨
责任编辑:杨泽宇_NF603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