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军队在对外战略中起什么作用

浅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战略地位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资料图:中国远征军。
  (《湘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请勿转载)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借美国政府实行“重欧轻亚、先欧后亚”政策之机,迅速向太平洋和东南亚侵略扩张,缅甸成为盟国和日本激烈争夺的战略要地。根据盟国的总体部署,中国政府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开辟了缅甸战场,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将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置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从中国和盟国对日作战战略构想及其实施情况加以分析,以正确评价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在盟国对日作战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虽然它发生在远东战局的一角,却牵动着太平洋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纵观中国与盟国对日作战战略构想形成及其实施的过程,中国军队入缅在盟军的对日作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一、打破日军战略图谋,掀开盟军亚洲战场胜利反攻的序幕
  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南进势如破竹,盟军在东南亚的防御迅速瓦解。一直被视为战略重地的马来亚、新加坡不到70天就遭到毁灭性打击,菲律宾的抵抗也只坚持5个多月,而防务薄弱的缅甸保卫战却坚持了5个半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十万军队的支援。
  日本侵缅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断绝中国外援通道,迫使蒋介石政府就范;直接威胁英属印度,并与德国在中东会师,以缅甸为基地,与英美长期作战。这样,中国战场和缅甸战场在盟国对日作战的战略中占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英国希望中国给予其军事援助,将日军钳住在缅甸,以确保其远东的核心堡垒一一印度,丘吉尔宣称,非有中国的帮助,“无法谈持久的战斗,也无法谈保卫腊戊和仰光之间的铁路线”,[1]“他们在远东的战线就要成为一条没有后方的悬孤”。[2]而美国则认为中国战场与它更有直接的关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纽约时报》即发表社论指出:“中国之战事,即为我等之战事,中国对日本施用压力愈大,则我麦克阿瑟将军愈有战胜之机会”。[3]美国在它无力移主力于太平洋时,特别希望中国能够牵制、消耗日军,防止日本乘机夺取澳洲和整个太平洋;同时,美国也很看重缅甸战场,将它视作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西冀和关系中国战场存亡的关键。因此,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不单具有维持蒋介石政权的作用,而且负有稳定盟国远东重要战区一中国战区和中缅印战区的局面,阻止日本进一步南侵,特别是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的义务。缅甸作为英国在远东的两个堡垒--新加坡和印度的枢纽,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但是在太平洋战争前,英国在缅甸的防务非常松弛。对英国而言,缅甸是印度的前哨,保卫缅甸最根本的是为保印度。在许多英国人看来,缅甸的意义实际在于维持中国的对外交通线,巩固蒋介石政权,那么直接获利的是中国人,更确切地说是美国人,因为缅甸的得失关系着美国在远东的战局和霸权;而对英国,其失陷并不产生牵动全局的重大影响。
  然而,由于中英两国战略的分歧,特别是英国的阻挠,中国军队迟迟不能入缅及早布防,致使中国军队错过了防御部署的有利时机,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但是中国军队作战英勇,屡挫敌锋,给日军以重创,连不可一视的日军也惊呼:“南进以来,从未遇若是之劲敌,劲敌为谁?即支那军队。”[4]在缅甸战场上,中国军队多次给英军以支援,特别值得一树的是仁安羌大捷。1942年4月,远征军新三十八师113团在仁安羌油田解救了7000名英军、500名美国传教士、记者和被俘的英军,并伤敌500余人,中国军队只损失100余人,这一战绩轰动了盟国。为此,新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113团团长孙继光都受到了英国政府颁发的奖章。
  缅北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战场,尤其是盟军太平洋上的反攻。卡萨布兰卡会议上,马歇尔主张在缅甸采取行动,以此牵制日军,使之无力增援太平洋,中国军队的英勇奋战,正是实现了盟军这一战略。中国军队不仅给日军以牵制,而且给日军以重创。至1945年初,中国远征军全歼日军第十八师团和五十六师团的全部五万余人,重创敌第二、三十二师团,并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同时,缅战的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日军企图以陆军与美军决战的信心。美军转入反攻后,日军在太平洋上接连道到失败,但日本仍认为失败仅是在海上和空中,而对陆战尚抱信心,缅战以后,日军不得不承认“在缅甸战场上,自夸精锐的日本陆军被他们一向所轻视的中国军队打垮了”,它“给日本军部一个严重的打击”。[5]这对1945年后盟军全面对日反攻并最终取得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支援欧洲战场,有效配合盟军的“先欧后亚”战略
  从盟军总体战略部署看,缅甸战事是盟国“先欧后亚”全球战略的组成部分,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是这一战略部署下的重要一役,保卫缅甸既反映了中国抗日战场的要求,也反映了英美等国的基本立场。对中国而言,滇缅公路是中国物质来源的一大命脉,被视为中国坚持抗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从中国自身利益出发,蒋介石表现非常迫切和积极。但同时应该看到,这种迫切和积极从总体上符合盟国共同利益的需要。缅甸失守后,收复缅甸在英美的对日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盟国收复缅甸,不仅可以恢复中印英美的海上交通,而且可以拿它作为太平洋上的反攻基地,收复缅甸,是“真正准备大陆反攻的有利步骤”。[6]尤其美国把取道缅甸,打通中国陆上通道,以中国为依托作为反攻日本的捷径,中国军队第二次入缅就是实现这一战略的。蒋介石认为:“(1)规复缅甸可建立反攻日本之基地,使盟国尔后攻势作战容易;(2)可巩固印度,彻底击败轴心国会师中东之企图;(3)打通中印交通,使美国援华物资大量输入,极早完成中国总反攻之准备;(4)牵制日本陆海空军使不能再行增辟战场”。[7]当然。蒋介石战略的出发点是维护他自己的统治政权,争取更多的美援。但是,在这一根本目的之下,也有其某些程度上针对日军侵缅目的,符合盟军对日战略指导原则的一面。
  德黑兰会议后,由于苏联的对日参战,美国放弃了打通滇缅公路,以中国为基地反攻日本的战略,但是并不可因此贬低中国战场、中国军队的作用。历史事实是,虽然苏联参战对于打败日本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消灭日军的主力是中国战场。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奋战,已在东方毁灭性地打击了日军。而当美军从中太平洋反攻日本时,中国军队在缅的作战为它们的进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在盟军对日战略中的战略地位,它是保证盟国先欧后亚全球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是盟军总体战略部署下的重要战役,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打通了援华物资的通道,对中国战场的胜利起了支援作用
  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为数不多的工业城市、港口相继沦陷,因此,无论是盟国维持中国战场以牵制日本的需要,还是蒋介石获取外援充实力量的需要,确保中国与外界交通线的畅通一直是紧迫的问题。日本一直把缅甸作其南方防务的边睡,认为占领缅甸“无论是在切断援蒋公路,对重庆施加军事压力,还是策动印度反英的政略和战略施策上,都具有战争指导上的意义”。[8]
  由云南昆明到缅甸腊戌的滇缅公路自1938年9月通车后,一直成为中国外援物资运输的大动脉,特别是1940年9月日军切断滇越铁路之后。滇缅路即成为国民党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对蒋介石来说,要粉碎日军通过缅甸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并且实现追随美国、争取美援的战略构想,必须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无阻。
  1941年初,中英两国开始酝酿军事同盟。太平洋战争打响后,蒋介石力争保住缅甸的态度更加明朗。日,中英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形成对日军事同盟。国民党政府成立以军令部次长林蔚为团长的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和以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兼任司令的昆明防守司令部;陆续调部队驻守在滇越铁路和滇缅公路沿线;调第五、六、六十六三军组成中国远征军,进驻云南待命。蒋介石向英方表示“如果贵国需要,我国可以派谴八万人入缅作战”。[9]以后他多次向英方表示了这个意愿,但未能得到英方接受。1942年2月日军轻取毛淡棉,进逼仰光,应英方的请求,中国政府即派三军开赴缅甸。
  1944年5月为了配合远征军缅北反攻,滇西远征军强渡怒江,向黎贡山、龙陵和松山等地之敌发起强大的攻势,并迅速拿下高黎贡山。但在松山、腾冲、龙陵等地却因工事坚固,守敌顽强,攻克十分不易,战况异常惨烈。经过远征军官兵半年苦战,牺牲一了数万将士性命,才于9月7日攻下松山,9月14日克服腾冲,11月3日攻占龙陵,11月20日占领芒市。1945年1月,滇西远征军攻出国门,于27日与驻印军在芝友会师。缅北、滇西反攻战历时一年半,以盟国方面完全取得胜利而告结束。
  中国军队收复缅北,打通了中国与盟国的陆上交通线,而且使空运航线在缅北有了一个中转基地--密支那,这样就使中国得到的外援大大增加了。1945年初,中印公路终于通车,同时,与公路平行还铺没了一条输油管道,随后大批战略物资输入中国国内,其输量非常可观。1945年1月至8月,通过空运、中印公路和油管运送的援华物资共达49.6万吨,这些战略物资对中国战场物质力量的补充起了一定作用。在此基础上,国民党拟定了装备35个美械师和若干特种部队的方案,准备大反攻,对此,何应钦有过评价:“因得此次物资之运输供应,我国军大部遂获重新装备迅速恢复战力”。[10]远征军反攻滇西缅北的胜利,打通中印公路,这无疑加强了中国的抗日武装力量。同时,反攻的胜利,赶走了滇西缅北的日军,这就完全解除了我国西南边境所受的威胁,粉碎了日本南方军北进和其向中国派遣军南下会合的企图,从而为我军抗日总反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2][3]戴孝庆、罗洪彰:《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纪实》,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7、17、48页。
  [4]《重庆扫荡报》,日。《戴安澜将军传》。
  [5]日本历史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第4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中文版,第42页。
  [6]《新华日报》日
  [7]《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41册,《中英美联合反攻缅甸方案大纲》。
  [8] 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史》,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749页。
  [9] 古屋奎二:《蒋介石秘录》,湖南人民出版社,第287页。
  [10] 何应钦:《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史》,台湾1982年版,第481页。
  作者简介:张 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院务部军事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UM004)
原标题:浅析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战略地位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最佳答案:
    人民军队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一例外地表明,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建立和巩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推翻旧政权的骨干力量。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统治下,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反动统治势力对革命力量实行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和无产阶级是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进行革命和夺取政权的。中国想要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正如毛泽东强调指出的,“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要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是认识不足的。大革命的失败,沉痛地教训了中国共产党人,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各地武装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成为人民军队最初来源和骨干力量,点燃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星星之火,引发成为后来的全国燎原之势。      在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并牢牢掌握着革命军队,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了真正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正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二)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国家政权建立以后,消除和反对来自国内外的破坏和挑衅,便成了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军队则是完成国家这一使命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由夺取政权转变为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保卫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祖国统一,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新中国建立后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赞同和支持。但是,有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蚕食中国领土;有的派遣军队侵犯中国的领空、领海和边境地区。为此,中国政府在一再克制忍让之后,不得不作出自卫还击的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遵照“有利、有理、有节”的原则,奉命对入侵者予以坚决还击,保卫了中国的神圣领土、领海和领空的主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人民解放军先后胜利地进行了抗美援朝作战,击落入侵中国领空的美国飞机,中缅边界堪界警卫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抗美援越、援老作战,珍宝岛自卫反击作战,西沙群岛自卫反击作战,以及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等等,有力地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巩固了国家的政权,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冷战时期,当中国安全环境恶化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做了充分的作战准备和及时的战略部署,对可能的侵略起到了遏制作用。同时,人民解放军还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建立起核威慑力量,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任何企图侵犯中国的势力望而却步。      人民解放军还肩负着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神圣使命。实现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定不移的方针。我们主张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这项任务的完成,必须以拥有能够武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军队作后盾。如果台湾当局的某种政治势力,企图借用国外势力分裂祖国、制造台湾独立,人民解放军将使用非和平的方式统一祖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外敌对势力在中国民族问题上挑拨离间,制造民族矛盾的阴谋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人民解放军胜利地进行过平息西藏武装叛乱的斗争,有力地震慑了民族分裂分子,维护了祖国的统一。近年来,国外一些反动势力怂恿和支持国内的一些民族分裂分子,制造骚乱事件,搞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给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人民解放军担负着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中国要争取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搞现代化建设,绝对不能离开强大的军队。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三)建设祖国的重要力量。          人民解放军不仅是社会主义的保卫者,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由于人民军队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的,其性质和任务已决定了军队可以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产生和发挥重要的作用。      早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的许多部队就在建设祖国的行列中,架桥修路,开发矿山,治理江河,兴修水利,垦荒造田,植树造林。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川藏、青藏、新藏等重要公路和大庆油田等项目的开发中,发挥了突击骨干作用。仅铁道兵部队就先后修建了52条铁路干线、支线,总长度达1.3万多公里,约占全国解放后新建铁路的1/3,为社会主义建设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人民解放军在完成教育训练任务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参加和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的重点工程建设,共投入4亿多个劳动日,出动机械车辆2500万台次,参加和支援国家的铁路、公路、地铁、码头机场,以及通信光缆、大型水利工程等重点项目1万多项;先后向地方开放101个机场,开放和腾让29个港口、码头,300多条铁路专用线,90条通信线路,1000多个仓库,300多万平方米军事用地及部分营房设施,支援国家发展经济。在科技助民、扶贫开发、支援国家农业,以及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人民解放军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和英雄模范人物。      人民解放军历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部队建设的中心环节,注重先进思想的贯注,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走在了全社会前列。在改革开放之初,先后开展了学雷锋、学硬骨头六连的“双学”活动,开展了“有理相、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讲军容、讲礼貌、讲纪律,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四有三讲两不怕”活动,促使人民解放军的自身素质得到极大提高,在部队中形成了热爱祖国、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思想氛围,官兵们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先进集体和英模人物大量涌现。人民军队在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发扬军队做群众工作的传统,和驻地人民群众共同开展建设文明村、文明街、文明县、文明市的活动,积极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全国有军民共建点5万多个,其中有3万多个受到县以上党委和政府的表彰。实践证明,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四)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          中国幅员辽阔,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形成很大的现实和潜在危险,直接制约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时甚至会成为导致社会动乱的间接动因。军队具有高度的组织能力和快速机动能力,可对灾害迅速做出反应。人民解放军在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是国家抢险救灾中一支不可替代的突击力量。      新中国建立50年来,中国每年都有局部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每当灾情发生,人民解放军总是一声令下,奋勇当先,赴汤蹈火,全力抢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奋勇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全军各军兵种部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许多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近20年来,人民解放军共参加抢险救灾10万多次,出动官兵2300多万人次,机械车辆100多万台次,飞机、舰艇1.5万余架(艘)次,抢救遇险群众1000多万人,抢运各类物资2亿多吨。      1998年中国发生特大水灾,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先后出动66个师旅和武警总队,共30余万兵力,抢救转移群众420万人,抢修加固堤坝7260公里。江泽民指出:“在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勇往直前,承担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成为抗洪抢险的英勇突击队。广大干部战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人民群众团结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中流砥柱。在危急关头,他们奋不顾身,有的为抢救群众献出了生命。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党对祖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展示了我军威武文明之师的英雄气概,加强了军民团结、军政团结,为党和人民建立了新的功勋。有这样一支忠诚勇敢的人民军队,党放心,祖国放心,人民放心。”      (五)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力量。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中国军队在对外战略中起什么作用?(2月26日节目文稿)--邱震海--凤凰网博客
解析中国,前瞻趋势!微信公号:邱震海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中国军队在对外战略中起什么作用?(2月26日节目文稿)
&凤凰卫视2月26日《寰宇大战略》,以下为文字实录:解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家利益已遍布全球,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同时,如何保护中国的全球利益,已成为中国军队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近年来中国军队全方位配合国家的全球战略,逐步走上国际舞台,既展示出大国的实力和自信,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今天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正日趋严峻,全球利益也遭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中国的对外战略是否需要新思维,中国军队在对外战略中应该发挥什么作用。邱震海:《寰宇大战略》,运筹帷幄中,大家好。中国军队在对外战略中起什么作用?邱震海: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上升,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国家生活当中,发挥着越来越注重的作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解放军的任务只是保家卫国,现在军事外交、国际维和以及海外护航,已经成为中国军队非常重要的对外战略当中的一个部分。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在海外也遇到了许多的挑战,甚至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误读、误导乃至于一些敌意。今天这是我们讨论的焦点,中国军队在中国对外当中,到底应该、可能发挥一些什么样的作用,非常高兴在香港现场请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彭光谦先生,同时还有清华大学的教授孙哲先生,坦率来讲,刚才我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过去我们想到的只是保家卫国。彭光谦(中国解释战略问题专家):现在也是保家卫国。邱震海:但是不光是保家卫国。彭光谦:保家卫国的方式和它的空间可能扩大了,方式也在变化,本质还是保家卫国。邱震海:因为现在有一个现象已经发生变化了,因为如果说中国过去的国家利益只是在960万平方公里之内,那么这个保家卫国只是在我们的960万平分公里之内,现在中国的国家利益已经拓展了,而国家利益一拓展的话,自然别人需要你承担责任,我们自己也必须要走出来。我们先看一下,其实我们看看过去,刚才我用了几个词,一个军事外交,一个海外护航,一个是国际维和,在这个几年其实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这些都是中国在参加国际维和很多的地区,从最早的海地,然后到了现在的伊拉克,到了黎巴嫩,到了西撒哈拉,到了萨拉利亚,到了利比亚、刚果、埃塞俄比亚、苏丹都有中国军队,在联合国框架之内国际维和的身影。22年来中国军队20次参与国际维和彭光谦:从90年到现在20多年,我们先后有20次维和行动,大概参与旅行维和任务的官兵17000多人,到现在为止还有1958人。邱震海:这就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相当重要的一个标志,与此同时索马里、亚丁湾护航,中国海军第一次以战斗力的形式出现在国际的海域上,这也是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但是几年时间一过,对于这个国际社会基本上已经坦然了,已经有8次了,第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出去,这是一次非常密切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们来看一下刚才是说海外护航以及国际维和,但是这几年中国公民在海外遇袭似乎也频频的发生,我们看看这么多的地方,都是中国公民在海外遇袭的地方。从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到埃及,到最近刚刚发生的苏丹,无论是遇袭还是受绑架都频频发生,而且在这之前我们知道,去年在湄公河有船员被害,当时在民间谈到这个事情有很多讨论,中国解放军要不要出去,中国要不要组建突发危机管理部队,孙教授您认为这个可行吗?现实吗?应该吗?中国可先派出武警保护海外公民孙哲(清华大学教授):你看中国的武装力量有解放军还有武警,还有后备役的民兵组成,我觉得由武警在中缅边境组织民用航道的护航任务,那是比较恰当的。邱震海:坦率的讲也是有度的问题,一个中国的旅游者在海外遇袭,难道每个人身边都带一个保镖吗?孙哲:要派解放军深入到缅甸去,打击海盗吗?彭光谦:美国一般碰到这种情况航空母舰就过去了,但是中国不能说派军人,但是这些军人有维护海外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这种方式怎么恰当还要具体分析。中国向海外派兵需采取恰当方式邱震海:这种方式如何恰当以及它的度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如果说中国的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尤其是石油利益包括石油,我们说钱可以在外面花在外面挣,但是石油在外面买了之后开采之后,万变不离其中,必须要运回到中国,这个中间石油管道的安全问题。彭光谦:通道。邱震海:通道问题,航线问题,包括马六甲海峡,兵家必争之地,海盗出没之地。中国可考虑派海军到马六甲护航孙哲:所以现在有人建议说,是不是中国海军也要派到跟美国、日本一起保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因为每年这个领域出没的海盗,大概抢劫案有100多起,商船的损伤也是非常大。彭光谦:护航是一个趋势问题。邱震海:坦率来讲这是不是中国要不要出去的问题,而是中国必须要走出去的问题,然而在必须走出去的问题当中,第一遇到如何走,然后有个什么度,海外尤其是西方国家怎么解读,它到底是善意的解读,纯粹是专业化的解读,还是怀着某种敌意的解读,我们看看军事外交。解放军在外交上的作用日趋重要邱震海:过去外交只是外交部的,只是外交官的事情,现在外交也是军人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看到从2002年开始,每年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都要举行香格里拉对话,开始几年中国军方是没有出席的,开始几年是中国的外交部,而且是低层次的一些学者。我记得从2007年开始,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庆珍,第一次带了一个军事代表团出席在新加坡香格里拉的酒店,引起全场密切的关注。一直到去年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首次亲自出席,从等级上已经完全跟西方各个国家的国防部长,完全是同等的并列,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举动。与此同时中国军方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上升,而且中国军队本身的实力不断上升,中国军方也做了一些举动,这些举动在海外引起了一些关注。解放军冲出第一岛链引起国际关切邱震海:我们看一下,首先是在第一岛链,海外说法是中国海军以训练的名义冲触第二岛链。美日须适应中国海军走向远洋彭光谦:这个说法是有点不大准确的,应该说中国军队在向第一岛链或者第二岛链广大的区域海上训练,是一种正常的、例行的、符合国际法要求的一种训练活动,过去我们比较少,突然一下他们不适应,将来应该适应这个情况。邱震海:除了第一岛链问题,刚才彭将军批驳海外的观点说,不是以训练的名义,而是本来就是正常的训练,但是后边有个现象您如何来解读?2007年1月份,中国军方发射了一颗可以摧毁卫星的导弹,当时我记得是在2007年的时候,引起了西方国家密切的关注,如何解释?军方射导弹打卫星外国过度解读彭光谦:号,我们在西昌打造了一颗卫星,这只是我们能力的实验,我们并不针对任何人,外界的解读自己往身上引,那没办法。中国军方与外交部门需加强协调孙哲:因为我做了军工协的顾问,我觉得他们在做这个实验卫星的时候,确确实实是一个例行的实验,通知了很多部门,都是就没有通知商务部和没有通知外交部,说明我们国家外交动员能力很强,但是协调能力还欠缺。邱震海:协调能力不足,彭将军是不是有话要说,坦率来讲这也是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军队正在不断的抬头,在中国国家政治角色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个方面?为什么没有通过外交部和商务部。军队外交是国家整体外交的组成部分彭光谦:这是一个具体的部门的协商,不是军队跟谁协商,军队的对外活动,是整个中国对外军事外交整体外交的一部分,或者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单个的一个说军队有这样的行为。军队对外行动,对外军事交往,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不会变的。军事战略威慑力也是外交重要部分孙哲:不过我补充一点,我们谈外交的时候,不光要谈到流光彩奕的举杯宴会,战略威慑能力本身就是外交的一个重大部分。邱震海:关键这个战略威慑能力应该是在协调的,军队和外交、军队跟国家元首、军队跟各方面应该有所协调,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这个话题先摆在一边。刚才彭将军说第一岛链的问题是正常的,是一个正常的训练,现在我们看看日本方面的反应,日本方面频频指责中国军队,频频指责中国的潜艇,中国各方面的舰只进入日本海域,彭将军是否有话要说?中国海军进入日本海是正常维权行动彭光谦:日本海不是日本的海,当然日本在这个岛屿周边有他的领海。邱震海:但是日本人是说,为什么你以前从来不进入,现在要开始行动了?彭光谦:以前我没有这个能力。邱震海:OK。彭光谦:或者我们没有这个需求,现在我的利益上在海外拓展的。邱震海:中国的海外需求是什么?彭光谦:需求,我们保证我们的领土完整,我们的海岛主权归属问题。日本对中国海军壮大尚难以接受孙哲:日本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中国不应该冲出日本海,不应该这么频繁,第二种观点是冲出来没关系,你要做的(英文)一点,不要敲锣打鼓的突然出现在日本军舰附近,日本人心理非常上不适应。彭光谦:心理上不适应。邱震海:他认为中国军队出现在日本海做的不专业。彭光谦:海上的沟通机制需要完善,这是需要的。邱震海:OK,既然谈到日本海,我们看看日本方面的反应,美国方面的反应我们知道有很多了,我们的近邻日本方面,对中国海军频频出动感到非常担忧。今年1月7号,日本《产经新闻》发表一篇文章,它的标题就叫“今年的中国外交是否还要作强硬的路线?”,我是引述日本方面的说法,它说今年的中国外交可能会整体的限于强硬,而这里面总体的强硬派会占据上风,而强硬派主要是以军方为代表的。中国军队只有“国家利益派”彭光谦:对,他们把中国的军队划分为强硬派、软弱派、缓和派。邱震海:军方本身就是强硬的,军队不强硬就不正常了。彭光谦:军队的就是一个派,国家利益派。军队本质是强硬强硬并非不理性孙哲:军队强硬不代表不理性,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对不对,军队的作用有的时候就应该强硬,但是你是不是理性采取行动,这是一个问题。彭光谦:这个强硬不是军队本身的声音是国家的声音,是代表国家的。邱震海:刚才孙教授作为外交学者,我闻出来一点只言片语,就是理性和强硬是可以合二为一的,您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军事外交、海外护航,还是中国军队实力走出去方面,理性是不是折射在中国军队的强硬当中?中国军队将更务实、开放和自信彭光谦:应该说中国军队未来更加务实,更加开放也更加自信。邱震海:好,中国军队要走出去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也是国家利益要求中国军队这么做的,与此同时中国军队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说中国在海外的经济利益,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包括中国的石油管道能不能得到保护?中国军队如何去进行保护?而一旦中国军队如果走出去的话,中国军队必然又会遇到许多西方舆论的误解、误导、质疑乃至于一些敌意,到底如何来规范,如何来梳理这个现象?不要走开,广告之后继续讨论。(广告)军队在对外战略中将扮演更重要角色解说:面对“中国威胁论”以及对中国战略意图的质疑,中国军队已实际行动作出回应,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派军舰远赴亚丁湾打击海盗,定期与外国军队进行交流和对话,主动提高军事透明度。然而中国倡导和谐世界、推行和谐外交,并不总是得到善意的回报,中国的海权正受到一些周边国家的侵蚀,中国的海外利益也屡遭侵害,说明没有过硬的军事手段做后盾,和平、和谐只会是一厢情愿。中国的国际发展环境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变数,转型中的中国军队势必在对外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邱震海:欢迎回来,军队与外交,这是个听上去似乎有些敏感,但其实非常重要而一点都不敏感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国家实力正在不断的提升,中国的国家实力提升要求中国军队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今天在现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彭光谦,还有外交学者孙哲,同时在现场还有我们以美女为主体的战略观察员,等一下战略观察员会进入我们的讨论。首先中国军队要走出去实在必然,坦率的讲中国军队要走出去,用通俗的话来说有点里外不是人,你不出去人家说你不承担国际责任,走出去说你中国威胁论,到底怎么来解释?保护国家海外利益是中国军队的使命彭光谦:我想中国军队走出去或者中国扩大对外交往,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国家利益在拓展,中国与海外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利益在哪里,你要保护利益,使命在增加。中国军队要为世界提供和平环境彭光谦:第二个,中国除了本国的安全以外,还愿意承担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公共安全产品,这个也是个责任,你做个大国,要有这么一个责任。邱震海:但是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当你说要保护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势必这个海外利益就会与西方国家现存的海外利益遇到一定冲突,本来这个地盘是人家的,你说你的海外利益在拓展。彭光谦:我们绝对不是要占地盘,我们是保卫我们自己的公民在海外的合法利益。邱震海:但是恰恰是公民在海外的合法利益,现在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现在民间也有很多舆论,像湄公河13名船员被杀之后,民间说中国危机不对要出去,现实吗?彭光谦:我们就是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拓展我们的对外交往。邱震海:现在是不是有种承诺,也许下面的话不太妥当,就是能做的又没有做到,好像有些暂时还做不到的似乎又做的太快了,于是在国际上引起了很多,无论是善意的误解还是敌意的误导?中国军队走出去要为人类作出贡献孙哲:我觉得中国的开门办军,把自己军队更加的融入跟国际上各个军队加强交往,同时完成自己保家卫国的作用,这个方针已经确定了,而且在今后十几年,可能我们又会看到一个学习的过程,问题的关键,一个国家,列宁说的,一个国家最大的特征是它的官吏,所以你说中国官吏的清廉与否,腐败与否,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争议。还有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军队,它的士兵,普通士兵未必是一个好的外交官,你看美国大兵在伊拉克干了很多坏事儿,但是中国的军队承担的使命应该说是光荣的,应该是神圣的,应该是为人类,不光是想到为中国还有为人类做贡献。邱震海:关键问题现在是中国军队出去,在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中,过去的无序状态也许是非常整齐,中国军队丝毫不出去,未来等到有朝一日,二三十年之后中国军队完全走出去,国际社会就认同了,现在就在原来的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当中,产生了心理调节?彭光谦:不是无序,是有一个学习过程,逐步的实验过程,能不能提高的过程。邱震海:中国今天要走出去是实在必然,但在走出去的过程当中,哪些问题是我们现在需要反思的,从专业性的角度是需要反思的?军队走出去要配合中国整体外交孙哲:因为军队要和国家的整体外交相对配合,比如我们说做外交是做什么,要保护一个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的建设服务,就要保证国内建设经济发展,要保证国内政治稳定,同时军队和其他国内的一些部门相配合,不能说现在军队走出去了,但是引起了美国、西方国家的担心,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对外交往。邱震海:你刚才讲到配合两字,我记得第一部分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说协调,一个专业,一个理性,先谈谈协调问题,中国军队跟其他各个部门,你刚才提到了有序活动跟商务部、外交部,我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还似乎协调不够,有这个问题吗?孙哲:有,当然有这个问题。邱震海:原因在哪里?军队要配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孙哲:军队应该有他主导的地方,比如说在领土问题上,在战略核武器的使用问题上,在跟朝鲜问题甚至跟中日之间的争端问题上,军队应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国家整体经济建设问题上,对外引资这些方面配合国家,现在中国国家的最大利益,就是要进行经济建设,这个中间不矛盾。邱震海:你觉得在这一方面协调不够?孙哲:我觉得协调不够。邱震海:有没有协调不够的情况?军队与地方部门须加强协调彭光谦:这个协调是这样,在公众层面,在操作层面,在中长期层面,业务的联系永远有协调的问题,不是说什么时候就够了,特别是在新的情况下,地方部门和军队有关的业务部门,他们之间协调还是需要学习的。邱震海:但有时候可能会产生一种情况,我不知道理解对不对,你刚才又提了第四个关键词就是主导,你说军队在有些地方需要主导,既要协调又要主导,这里哪些地方需要主导?比如说刚才我们第一部分谈到的第一岛链问题,彭将军纠正了我的话,说这不是以训练为名就是训练,但是从西方国家日本的解读也许是善意的,也许是敌意的误读、误导、误判,它就认为这是你故意的要出去,这方面有没有主导与协调之间产生的矛盾?日本误判中国海军冲出岛链的行动彭光谦:这个不是主导和协调的问题,这是日本对我们行为的误判或者是它片面的理解,我们正常的活动它认为要冲进来了,不是冲出岛链的问题。日本:10年后中国军费将为日本九倍孙哲:日本有的时候小题大作,我在前几天在日本呆了5天,跟日本防务厅的长官有很多争论,他的意思就是日本的国防预算不超过1%,如果是现在中日都是5万多亿美元的GDP,中国在十几年以后,可能中国变成10万亿,日本因为有人预测今后四年会有东京大地震,经济是停滞的。如果十几年以后,日本的国防预算还是现在这样不超过1%的话,宪法规定,中国的平均预测,我们的国防开支占1.6%、1.7%,如果能增长到3%的话,日本人做的非常精细,中国的军费开支会是日本的九倍。所以日本觉得现在我们虽然是平等的,现在日本还是占优势,但是过十年以后,中国军力发展太了,日本容易把这个小的事情放大,因为国土的面积就不一样。彭光谦:日本人怎么不跟美国人算土地呢?孙哲:而且它有美国的核保护伞。彭光谦:美国占全世界军费的一大半,它为什么不去跟美国人算呢?孙哲:所以我说日本人小题大作。邱震海:但是面对这样的问题,你要让日本人相信,要美国人相信,无非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军事外交,让它去说服,(英文)还有一种是要用实力说话。孙哲:我觉得没有用。邱震海:但在用实力说话的过程当中,就牵涉到你怎么专业的问题,刚才第一部分你提到了,中国军队走出去无可厚非,但主要走的专业性,专业性上面有没有?解放军缺实战经验需加强军队建设孙哲:专业性上面就是中国军队最大的问题没有实战经验,从1979年打了对越反击战以后,我们现在军队里边少爷兵、腐败兵、歌舞升的现象,大家都看到你军队本身自身的建设,真正的作战部队。邱震海:将军有话要说。彭光谦:少爷只是个别的,腐败分子也是个别的,别一棍子都打死。孙哲:我没有,像彭将军这样都是好将军,我现在说的这个意思就是,军队需要实打实。邱震海:彭将军,您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也好以个人身份也好,中国军队今天的战斗力到底如何?新一代军人思路开阔知识丰富彭光谦:这个战斗力是个综合因素,与老一辈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作战意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他们比起老一辈从枪林弹雨过来的,现在新的军人应该说在实战方面还是少一点。但是另一个方面,现在军人的思路开阔、视野的开阔、知识结构的丰富,这个是过去没法比的。新一代军人有能力担负保家卫国重任孙哲:我纠正一下,我刚才说军队存在专业性不足的问题,并不是说现在军队没办法承担保家卫国的重要使命,我觉得年轻人,在大学里面,很多学生都去参军去了,我觉得从他们身上来看,我觉得中国年轻人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邱震海:但是中国军队现在国际化专业程度不够的在哪里?中国军队对外交往经验尚不足孙哲:我觉得还是对外交往它的一些做法,比如说中美军事热线,比如说中美现在有的,三个我们的防务磋商,但是有这些热线的时候,平时未必肯用,平时未必敢于去用真正的开门办军的方法,当然我们中国有自己的考虑,因为要打朝鲜战争,中国现在还留了一手,而且美国对中国也是防着一手。邱震海:西方国家经常指着中国这个不透明,那个不愿意参加,中国军队专业化程度不够,您觉得怎么样?彭光谦:包括整个国际体系,不光是军事体系,话语权是在西方,他说你不专业,你就不专业,当然也有一同共同的国际规则,我们需要熟悉需要了解,这个也是需要的,这方面我们有一个过程。邱震海:好,将军非常坦率,听听我们战略观察员的意见?郭方(战略观察员):我们中国的利益已经向海外扩展了,然后是全球性的,但是作为一个老百姓,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中国军队好像该出手的时候没有出手。比如像日本海、东海、南海,还有一个就是湄公河,我们的中国公民,还有我们中国的渔船,都受到外国军队的残害。邱震海:该出手的时候不出手。郭方:该出手的时候没有出手。孙哲:我个人觉得中国军队该出手的时候也出过手,朝鲜战争出手了,对不对,印度支那战争出手了。邱震海:她谈的是现在。郭方:那是以前。中国需要建危机管理部队派往海外孙哲:所以现在要增加军队的实战经验,重新组建这个危机管理部队,我觉得很有必要,甚至我们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的空降部队都降不下去。你想一想在自己的国家内部,自己所有的空中管制都是空军控制的,有的时候还遇到很多困难,到索马里去你降下去,还会有很多协调问题。军队出手不限于作战还有非传统方式彭光谦:出手不出手,怎么叫出手,不是非要打一仗就出手了,有各种非传统的交往方式。孙哲:她刚才谈的是解救人质。彭光谦:因为我们在利比亚3万人质,这个是国家行为,在南海也好,在东海也好,我们采取什么措施,采取什么策略,还有一个总体的国家形势,还有国家的利益需求,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邱震海:不管怎么样,中国的国家利益在发展在提升,中国的国民整个对中国外交也好、军队也好,要求越来越多了,这是国民精神成熟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志,但是中国的外交、中国的军队如何配合国民的这种要求,既做到专业同时又做到理性,我觉得这是未来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到底如何做到专业、理性?不要走开,广告之后继续讨论。(广告)邱震海:中国的国家实力不断上升,要求中国军队走出去,这是一个实在必然的趋势,然而到底怎么走出去,以什么方式走出去,对内、对外如何有一个交代?坦率来讲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也许我的比喻不太恰当,稍微有一点,外部有误解、有误导甚至有敌意,内部有期待,这种期待似乎某种程度也不能得到满足,从刚才我们的战略观察员郭方说,有些该做的没有做到,听听晓田的意见。傅晓田(战略观察员):事实上我认为中国军队走出去这个问题,在当今这个社会,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太多讨论,去争议的一个问题了,因为很多时候是你不走出去,别人就会走进来。比如说像去年的时候,奥巴马就提出了“我们回来了”,亚太地区我们回来了,虽然这次习近平访美,他是提出了整个亚太地区融得下中国和美国,但是实际上我们在美国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文章就有提出,在亚太他是要打造一个有着广泛基础的军事存在,面对这样的一个论调,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回应呢?中国军队还不善于在全球博弈邱震海:将军。彭光谦:基辛格曾经讲过说,美国曾经在二战以前不善于在全球大棋盘上下棋,其实我们也面临这个问题,整个全球化过程中,我们还是一个新来者,还不善于在全球的棋盘上下棋。邱震海:您这个话是不是可能这样解读,我们对于目前,刚才晓甜用温柔的方式提出很尖锐的问题,就是人家战略很清晰要重返亚太,我们怎么跟人家相处也好抗衡也好,我们的战略不清晰,我们自己没想明白。美军战略是进攻型解放军是防御型彭光谦:我们的战略和美国的战略是不一样的,他想要向全球扩张返回亚太,他是全球的布局,我们不管哪里,我们国家的战略防御性质是不会变的。邱震海:你说到防御性质我就想起来,美国所有的军区,太平洋军区、非洲军区、欧洲军区、中央军区,全世界都有他的军区,我们的军区还是北京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各国军队全球较量已呈现多维方式孙哲:现在的战争不光是军区,一个军区可能中国没有美国那样全球性的布局,但是你看网络战、超限战、能源战争,看不见的情报战、宣传战、法律战,这些东西已经把你的空间,下的全球棋盘,可能已经是多维的棋盘了,不能再从原始地理的角度来看。中国军队走出去战略正遭美日防堵孙哲:刚才晓甜提的这个问题美国重返亚太,其实美国、日本就想利用在亚太地区的同盟,比如说泰国、菲律宾来针对中国的什么,地区阻止进入,也就是说他认为中国在台湾海峡,在东北亚地区,中国已经有了明显的,不能让美国和日本进入到这些地区,所以它要重新出台,要坚定的打破中国的盾,以矛攻盾。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国应该从更大的空间角度在亚太,没有办法,只能去应对美日对你提出新的考验?邱震海:你讲的一个更大的角度,我们现在看到,刚才我们提到那么多的,冲出第一岛链或者中国军队进入日本海等等,看到的是孤立的,可能是零星的,那些碎片式的举动,但是从这些举动的背后,坦率地讲我们看不到一个大的整体逻辑,有大逻辑吗?与美军相比中国军队仍处弱势彭光谦:这个逻辑就是,第一个我们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这是没问题的,第二个我们要维护我们的战略经营期。邱震海:OK。彭光谦:第三个在当前各种力量的对比上,我们现在还趋于相对的弱势,还不能说第二、第三,那都是不要信的,瞎忽悠。邱震海:晓田,彭将军把你说服了吗?傅晓田:我会想到,比如说刚才有讲到在亚太地区的趋势,我会想到中国的上合组织,突然就有一个想法,有没有这个必要和可能性,比如说搞一个深合组织,深圳合作组织,团结我们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中国与东盟军事合作仍需磨合过程彭光谦:事实上从经济联系来讲,应该说还是比较成熟的,从安全上,比如说在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共同安全,这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是能不能实现,还是看世界各种战略博弈的过程。邱震海:您是说必须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许十五、二十年以后。彭光谦:在美国东移的情况下,东移的情况下。傅晓田:打造海外军事基地有这个可能吗?中国暂时无能力建立海外军事基地孙哲:打造海外军事基地,我觉得暂时也没这个可能,因为我们讲中国军队的投射能力不够,我就给你举个例子,你能派出这么多能说外语的,或者个人素质非常好的军队驻到国外去,可能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还不如打造航空母舰,不如去跟当地国家政府进行合作。比如说索马里政府,如果他能派他的兵来解救我们的公民,也是一件好事,我觉得要善于用力。邱震海:彭将军同意吗?中国军队可在国外建补给点修整点彭光谦:这是一个方面,中国走出去以后,必然要对外面的供给,后勤补给,油料、水、食物甚至人员的修整,需要有一个补给点。我们不可能在外建一个像美国那样驻军队的基地,或者施加政治影响的基地,没有,但是我们海外的军事补给点、修整点,这是需要的。邱震海:将军的话我都听明白了,总而言之中国从量变到质变悄悄的干。何亦文(战略观察员):前面两位小姐提的意思,提的问题,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反应出一个角度,一个国内对军队走出去有很高的期望,另外一方面国际上对中国军队的出现有很大的戒心,这里边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军队出场的姿态问题。中国现在整个基调是和平发展,你出场的基调就应当是和平,和平当然并不排除用你的威胁力来维持和平,可是中国和平出场的话,是不是应该更当的利用和平出场的机会。比如说是打击索马里海盗,比如说是维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中国从不成熟到成熟过程中,应当去学习、去把握的一个机会呢?和平出场与使用武力维安并不矛盾孙哲:我觉得你说的和平出场,假如说韩国的一艘商船在索马里被绑架了,如果我们护航的军队,我们的海军能够成功的解救人质,这个可能是会动用武力的,大的背景和平下,为了和平的目的,用武力、用我们的技术,用我们的战斗力来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军队是能打仗的,我觉得这个并不矛盾。另外一个主要是寻找和平发展,跟外军或者是其他国家和平合作的机会。军队走出去要找好切入点避免误解邱震海:将军您同意吗?彭光谦:讲的思路是好的,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怎么样减少外界的阻力,但是从目前的大环境下,中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不走去,说你没有履行国际责任,你走出去说你军事危险,军队干政等等都来了,这是强硬的,里外不是人。邱震海:其实坦率来讲,刚才的问题我觉得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在中国海外护航、国际维和方面,中国是以和平的姿态出去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军队,比如进入日本海跨出第一岛链,用将军的话来说是实际的训练,这是不可能以和平的姿态出现。中国军队不需要高早展示实力何亦文:我认为中国应当在一些重大利益上,涉及国际利益问题上当仁不让,该出场就出场,比如说像打击索马里海盗这些问题,我就是要出场,但是我整个出场的姿态是一种和平的姿态,是一种维持和平的姿态出场。这样姿调放得低一点。现在国内对这个问题有过高的期望,希望中国过早的去展现自己的实力。解放军首要任务是保护国家核心利益孙哲:中国国内民众期望,中国军队能在保家卫国,在台海危机,在中日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在东北亚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是我们的第一要务。邱震海:何先生的话,我觉得是不是有两个层面,第一个你出去是要出去的,但是出去行动的过程当中需要一个舆论战,你出去怎么解释你的意图,怎么解释你的行动,必须要有一种说法。中国军队需要提高对外宣传艺术彭光谦:不但要会做还要会讲故事,像西方说的会讲故事,会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要会说会练才是真把式。邱震海:从将军的角度,你是不是认为现在中国军队是光练不说,说的能力差了点?孙哲:说的能力很强。邱震海:就是在出去的过程中?彭光谦:不论是说还是做,我们都是认同的。邱震海:比如说中国军队进入第一岛链,跨出第一岛链进入日本海目的是什么,怎么把他自圆其说,这方面是不是军事宣传能力,军事外交OK了,军事宣传的能力是不是应该提到一个日程?彭光谦:有一个战略传播的艺术,这是我们需要提高的。邱震海:您怎么解读美国军方方面主动接近媒体?傅晓田:对。邱震海:这个当然是一种公关,每个人都知道,但这种公关是不是好?美军喜欢阳谋不隐瞒其军事目的孙哲:美国人喜欢搞阳谋,他有什么事情都放在这儿,就像美国西部片一样的,公开就抢别人东西,或者公开的说你的东西我喜欢,我就想要。邱震海:将军。美军传播技巧成熟值得中国借鉴彭光谦:美国在军事理念的传播上确实是非常成熟和有一套的,他的军事管制,比如伊拉克战争,你想报道是不可能的,经过严格的批评才能报道,他有一套成熟的做法。邱震海:我军有什么学习的空间?彭光谦:当然我们需要学习一些传播的技巧,特别是现代传播的意识、传播的手段,不断的丰富发展,这些都需要学习。邱震海:中国的国家利益要求中国军队走出去,这是一个实在必然,然而怎么走出去遇到挑战,中国国民对中国军队无论在外交还是保护公民生命安全方面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期望多大程度是现实的,是可做的,多大程度是需要我们去规范的。中国军队无论在各种情况下展示自己的实力,一方面是学习的过程,一方面也是跟西方磨合实力较量平和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未来中国也是实在必然面临的挑战。非常感谢各位的关注,也感谢收看这一期的《寰宇大战略》,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凤凰卫视评论员。解析中国,前瞻趋势!
欢迎订阅我的公号:邱震海(qiuzhenhai2014)这里是笔者与朋友们的共同客厅,欢迎朋友们常来坐坐。在这个匆匆的世界里,一杯咖啡、一个握手或是一个短暂的寒暄,都是一种难得的温馨和惬意。本人联系方式:.cn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对外投资战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