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不是信息战的核心和宗旨意识 核心价值观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涵义  从一种误读看《孙子兵法》思想的基本内核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清末民初 陈澹然  不谋全篇者,不足谋一字。                               洛克                  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送给小布什政府一批书,其中就有《孙子兵法》。此事在当时颇引起一些“兵迷”和“孙迷”的兴趣。那时距美国接连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不久,国内有媒体在报道这一新闻时,特地在新闻稿中提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出自《孙子兵法 谋攻篇》,《谋攻篇》是《孙子兵法》的核心篇章。在《谋攻篇》里,除“不战而屈人之兵”外,孙子还提出了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  如果我们揣测一下胡锦涛主席送书给小布什的意图,显而易见,除了文化交流和国家友谊的意义外,决不会是想用这本中国古老的“兵学圣典”,来教布什政府和美国军人如何行军打仗,这也就是媒体为什么会不约而同提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缘故。  那么,“不战而屈人之兵”,到底是什么意思?“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孙子兵法》里,究竟传递出或表达了孙子什么样的战争思想?  这就触及到了《孙子兵法》一书思想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也是准确和正确理解《孙子兵法》思想的关键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时期在大范围内被普遍误读、误解的问题。  我手边的这本《孙子兵法新注》,是中华书局2008年1月出版的,它是自1977年2月第一版以来的第14次印刷。该书作者署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以下简称“小组本”)。在这本书中,对《谋攻篇》第一节的注释是这样的:  (《孙子兵法》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小组本”)大意:大凡用兵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起兵去击破那个国家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好中最好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好中最好的。  这种对于《孙子兵法 谋攻篇》的注释,是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几乎所有注释本的译法。(北大李零的《孙子兵法注译》,也是这么译的)——那么,这种注释和翻译是准确的,或者说,是正确的吗?  我们分两步来说。  先来说说“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于“不战而屈人之兵”,“小组本”没有注释(是否认为这句话意思太浅显明白,无需注释?),而是直接在“大意”中将其翻译为“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显然,“屈”字在这里译成了“屈服”。  这个译法对吗?或者说,这个译法准确吗?  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屈”字是这样解释的:“屈,无尾也。……屈,短也。……引申为凡短之称。”并引《韩非子 说林下》的一则故事“鸟有翢翢者,重首而屈尾,将欲饮于河,则必颠,乃衔其羽而饮之。人之所有饮不足者,不可不索其羽也。”为例证。  屈,短也,也就是不足之义。虽然屈的这个词义今天已较少见,但在古汉语中却很常见,如:  《庄子 天运》:“目知穷乎所欲见,力屈乎所欲逐。”  《荀子 王制》:“使国家足用,而财物不屈。”  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范仲淹《议守》:“馈输满道,千里不绝,国用民力,日以屈乏。”  很显然,以上数例中的“屈”字,都作不足、缺乏,或竭尽之类意思解,都跟“屈服”之意无关。  屈字在古时有屈服的意思吗?有,至少在先秦的战国时期,就有了。比如《孟子 滕文公下》那句著名的“威武不能屈”和《荀子 王制》里的“敌人之所以屈也”,就应该作屈服来解。那么,《孙子兵法 谋攻篇》里的“屈”字,该作何解呢?  校勘学里,有种校勘方法叫本校,即以一本书的前后文来相互校对,我们不妨借用一下这种校勘方法,来看看《孙子兵法》中是否还有其它“屈”字,这些个“屈”字,又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思。  查《孙子兵法》全文,“屈”字一共出现七次,除了《谋攻篇》的两次外(《谋攻篇》的另一个“屈”,在第三节中,即“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另五次分别是: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其家。(《作战篇》)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九变篇》)  九地之变,屈伸之力,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九地篇》)  除了《九变篇》里的“屈”字是直接加诸于人(诸侯)的,其余四例“屈”字,都用于“力”之前,这几个“屈”字的字义,都如《说文解字》所解释的,作“短缺”或“不足”解,也即与“屈服”之意无关。  由此可见,屈字,至少在先秦时期,在《孙子兵法》里,有个颇为常见的用法和意思:短缺、缺乏,不足,或竭尽。如果把这些意思跟“屈服”之意作个比较,我们会发现,就《孙子兵法》而言,如果按前一种意思(即短缺、缺乏,不足,或竭尽之意)理解,“屈”的主要意思,似乎是指向一种物理性的、状态性的、单体的、自然性的状况;而若按“屈服”之意解,则是一个人文化的、(终极)结果式的、相互性的、属于战争伦理学范畴的词。套用一句流行语说,假如“屈”是事实判断,那“屈服”就是价值判断。——当然,就“屈”本身的前因后果而言,它也是由关联性而来,即具有相互性的,但问题的关键和实质是,在《孙子兵法》里,当“屈”字被使用时,使用者的主观意念强调的是什么?是前一种状况还是后一种?因为很显然,这两种情况之间,存在着某种差异性。我们在后面会看到,正是这种差异,导致,或者说显示了对《孙子兵法》思想理解的误差。  那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字,(也就是“屈诸侯以害”的屈字,这两个屈字的用法、意义基本相同),到底该作何解呢?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在把“屈”字直接解释为“屈服”之外,至少还应该存在着其它解释的可能性,也就是“回归”屈字的原义或本义:“短缺”、“不足”、“竭尽”。——《韩非子 说林下》那个故事的用意和结论,明确点出了“人之所有饮不足者”——具体地说,“屈人之兵”的“屈”,它的本义,很可能是指一种状态的相对不足,即军队作战力(这也是一种力)的缺乏与不足(屈诸侯则指诸侯作为一种政治效能和实力欲望的无法完全、充分地发挥和显现,当代国际政治中某些所谓“正常国家”、“合身宪法”的要求,有似于此),这种短缺与不足使得它无法与“我军”进行正常、有效的抗衡。从两军相较的角度说,此消彼长,一方的不足,也就是另一方取得了或处于压制、抑制、遏制和控制的态势。也就是说,把“屈”字解释为屈服,容易给人一种联想性的印象,即本来需要通过战争形式,或军事手段来获得的结果,现在可以通过非战争(准确说是不战争)的方式来获得。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战争的否定和取消,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从“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里,引申出《孙子兵法》的和平思想。而如果将对“屈”字的理解,“停留”在“短缺”与“不足”上,则只是表示和强调,在两军对峙与相争中,“我方”应当尽可能地取得整体态势上的优势,尽最大可能压制、抑制对方的战略意图和能力,但这决不意味着要放弃战争与军事的方式和手段,更不意味着对战争本身的消解与否定。总而言之,“屈服”往往意味着战争已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段内结束了(或者说取消了)。而“屈”则表示在即将展开,或业已进行的战事中,我方应首先追求控制性的、对敌方压缩、压制的有利态势。前者容易将句意引向战争之外(客观上已然是如此),后者则意味着话题仍在战争之内。两者之差,判然有别。  要完整、清晰地解释“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还牵涉到两个词:“不战”和“兵”。  首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战”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战”不正是说的是“不战斗”,也即“不打仗”,“不发生战争”吗?  这的确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们知道,战争作为人类生活中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社会现象,它的形式一直在演变、变化着。伊拉克战争让我们看到了在现代信息和科技力量的支持下,非直接面对面作战,已成为一种现实。但我们同时知道,今天现实中的现象,在古代往往会有某种奇妙的“对应相似物”。直白的说,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有没有那个时代的“非直接接触式”战争方式?下面这个例子,或许可以启人思绪。中国人民大学的黄朴民教授,针对《孙子兵法》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伐交”,写过篇《孙子伐交正义考》,黄文一反通行的认为“伐交”是从外交上获取战争结果的说法,把“伐交”的解释,和春秋时期一种特殊的战争形式:观兵——联系起来。所谓“观兵”,就是两军正式对垒,但又不发生真实的、肉搏式的、短兵相接的战斗的一种战争方式。这算不算中国古代的“非直接接触式”战争形式呢?  关于这个“不战”,后面还将展开叙说。  再来说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兵字在《孙子兵法》中被广泛使用,它的用法和意思,除了作军队之意解外,还有诸如战争,打仗,用兵,士兵,兵器,总之,一切跟战争和打仗有关的人事物,都可以用“兵”字来概括。军队的作战能力,理应也在其中,如“久则钝兵挫锐”(《孙子兵法 作战篇》),这里的“兵”,其字义就不单仅仅指军队,显然还包含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内。  因此,“不战而屈人之兵”,该不该简单译为“不战而使敌人屈服”,就值得慎重、斟酌一番。  不过,话要说回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字,在“不足”与“屈服”这两者词义之间,有没有一种交集性呢?难道“不足”与“屈服”毫无关联吗?当然不是。在“不足”与“屈服”之间,不难发现,它们有一种类似过渡、或演变性的关联性。简单的说,“不足”之屈,很可能最终导致、演变成为“屈服”之屈。但必须强调的是,即使“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有可能解释为“屈服”,也不是必然的和唯一的。因为如此一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涵义,很可能在无形中被耗损,被过滤,甚至被扭曲了。  那么,何以见得《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可能是“不足”之“屈”,而非“屈服”之“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继续深入地探讨另一个与此密切相关的“孪生问题”。  假如说对“屈”字的理解,差异主要是词义的细微辨别,是毫厘之差,那现在通行的对于《谋攻篇》里“全”字的理解,就完全是南辕北辙了。它把孙子最重要的军事思想,彻底颠了个个。  大凡用兵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起兵去击破那个国家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完整地屈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屈服是上策,击破它就次一等。  为了看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把这段译文又引用了一遍。  “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全都成了“敌国”、“敌军”、“敌旅”、“敌卒”、“敌伍”,这可能是自《孙子兵法》写就以来,最为糟糕和严重的误读。这是在打仗,还是在维和?保全敌方的国家不算,竟然一路不惮繁缛地从军说到旅,从旅说到卒,从卒说到伍,统统都得保全!这是在与敌交战吗?即使强调“对敌和平”(听上去有点古怪),也不用婆婆妈妈“碎嘴”到这种地步吧?这怎么能让人相信是伟大的军事谋略家孙子的军事思想?这听上去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产生几分荒诞的感觉吗?  让我们还是参照之前用过的方法,来看看《孙子兵法》里其它“全”字的用法。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地形篇》)  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火攻篇》)  如果说“必以全争于天下”中的“全”,一时还拿不定“全”意何在,那其余几句句中的“全”字,无一不清楚地表明,“全”的是咱们自己,是“我军”,而不是“敌国”或“敌军”。——这个都能弄错,那仗还能打吗?  既然说到“敌国”和“敌军”,那我们就来顺便看看,《孙子兵法》是要求如何对待敌国和敌军的。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作战篇》)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谋攻篇》)  重地则掠。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  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九地篇》)  虽然以上例句中某些词语的具体解释尚有分歧,但从这些句子中,已经清楚地看出,《孙子兵法》对于战争进行中的敌国的政策与策略,一言以蔽之,就是“不客气”。以战养战的战法,是否出自这里,还不好说,但这里所写的正是以战养战的做法,却是肯定的。这种养的手段和方式,显然不是什么和平式的,而是“掠”,是“侵掠如火”,是敌国可毁,但不一定要长久蹂躏。在这种战争指导思想下,你能看到哪怕一星半点要“保全”对方的意思么?  那么,何以在“屈”字和“全”字的释义上,会出现这种毫厘之差和南辕北辙的情况呢?从源流上说,这一情况从曹操注《孙子兵法》就开始了,后人不作明辨,踵其武而一脉相承,于是形成这种多米诺骨牌似的讹误。而究其本质而言,这种差错跟对《孙子兵法》全书的基本思想和核心思想的把握与认识有关。只有把握住《孙子兵法》全书思想的主线脉络,把“屈”和“全”字放入到《孙子兵法》整体思想的大背景、大框架、大语境中,才有可能清晰而准确地辨识出它们的真实含义,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谋攻篇》首段文字的正确和完整意义。在这点上,清末民初安徽奇人陈澹然那句深为军事同道所激赏的名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用在这里,同样是一语破的的。  那么,《孙子兵法》的思想主脉是什么呢?  纵观《孙子兵法》全书,其内容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其实是两句,因为第三句是第二句的补充——:  第一句:仗可不能随便打。也就是慎战的意思,关于这个慎战,我们回头再来说。  第二句:要打就得打赢它。这是《孙子兵法》全书的主干思想。《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打仗的书,专讲如何才能打胜仗。  第三句:打赢不能成惨赢。——(惨赢都不可取,惨败就更自不待言了。《孙子兵法》里没有讲惨败的内容,因为惨败距离惨赢都是最远的糟糕结局。你不能设想一位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在他同样伟大的军事著作里,把自己的研究基准设立在类似中国足球和巴西队对抗的水平线上)  我们先来说说第二句。  一本薄薄的《孙子兵法》,从问世之初到历时两千余年,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地成为古今中外无数军事人物的心头所爱,推崇备至,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孙子兵法》凝聚了大量深刻而透彻,杰出而实用的军事智慧与思想。这些军事智慧和思想,在《孙子兵法》里,有一个集中性体现的词语,叫作:善战。《孙子兵法》一共有九次写到“善战”,另有七次用到“善用兵者”的句式,也就是说,《孙子兵法》总共有十六次写到“善战”和“善用兵者”。(如再加上书中的“善攻”和“善”等词句,就一起构成了《孙子兵法》“善战”的思想体系)须知道,一部《孙子兵法》的全部字数只有6000字不到,有“善战”和“善用兵者”的句子,就已占了五分之一以上的篇幅。如果把含有这两个词语的段落加起来,则已超出《孙子兵法》内容的一半。由此可见“善战”思想在《孙子兵法》中的地位与份量。  这一“善战”思想,反映、折射出《孙子兵法》什么样的军事思路呢?  稍加用心辨析,我们就能从《孙子兵法》的“善战”思想里,抽绎出《孙子兵法》最为重要的战略与战术思想。这一思想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以我为主,掌握主动”。我认为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魂所在,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中的精华之精华。  来看看《孙子兵法》是如何表述这一思想的吧。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始计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形篇》)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势篇》)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虚实篇》)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九变篇》)  写到这里,我们该提请注意一下,这种“以我为主、掌握主动”的军事思想,和前面所说的“屈”字之间的关联性了。透过这一思想,再联系《孙子兵法》全书的篇章,我们不难发现,当孙子在讲述战争双方的敌我关系时,他的话语基点,话语重心,永远只在于“我方”。《孙子兵法》书中没有出于对“敌方”的客观、善意思考。甚至如果不是在讲“我军”,《孙子兵法》中从未单独、有独立意义地谈到过“对手”和“敌军”。这一点甚为关键,惜似乎未曾为人所注视。——孙子从未以所谓第三方立场,站在“旁观”、“超脱”的立场,来思考战争问题。我想,仅凭于此,已足以撼动、乃至扭转我们在“屈”字,及“全”字上的错误理解、联想和阐述了。  更进一步地追问,《孙子兵法》为什么要如此不惜笔墨地强调“善攻”和“善用兵者”呢?孙子如此言之谆谆,其用意到底何在呢?  显然,这跟对战争胜利的追求有关。如此不惜笔墨地强调“善战”和“善用兵者”,反映的正是孙子对于战争胜负追求的企图心和把握心。更切实地说,这里体现出孙子对于战争胜利最大化的完美追求。——不仅要首先树立胜利的战争观,而且要尽力保证战争的胜利,最终赢取战争的胜利。这种胜利,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胜利,也不是自欺欺人的形胜实败的胜利,而是实实在在的胜利。总言之:要使这种胜利成果最大化和最优化。而所谓战争胜利的最大化与最优化,实质就是战争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  从这里,我们开始触摸到《孙子兵法》思想的基本内核。  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在强调“善战”的同时,同样不惜笔墨地,孙子写到了对于战争的危机和成本意识。孙子几乎以现代保险公司“精算师”的方式,告诉战争参与方(更准确地说是战争发起方)应该如何来计算一场战争的耗费。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其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作战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用间篇》)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作战篇》)  跟成本意识紧相并随的,是对于战争的危机意识。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作战篇》)  整部《孙子兵法》,就是以一句充满警告意味的句子来开宗明义的: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篇》)  随后的正文里,这种危机、警醒之语,随处可见,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军争篇》)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九变篇》)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篇》)  至此,《孙子兵法》已向我们展开、呈现了它思想的基本面目。犹如一道大门由两扇门板共同形成,“以我为主、掌握主动”的“善战”观和“危机与成本意识”就是构成《孙子兵法》军事思想大门的“两扇门板”。如果说“以我为主,掌握主动”的“善战”是施以进攻的利器,是尖矛;那危机与成本意识则是战争启动的踏脚石,是卫盾。——在你萌动开启战争机器之前,请你一定要把自己理性的“脚踝”,冷静地踏在这块巨石上,掂一掂你想即将采取行动的后果和份量,想清楚了,你再开始行动吧。  想什么呢?  利。  胜利的利;利益的利;利弊的利。  因此,当你在《孙子兵法》中一遍又一遍看到以下话语时,你不应该感到惊讶: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始计篇》)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其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兵贵胜,不贵久。(《作战篇》)  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势篇》)  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军争篇》)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九变篇》)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渡而击之,利;  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九地篇》)  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惰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篇》)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句话一字不变地在不同篇章中重复了一次,这在《孙子兵法》里是绝无仅有的现象。而这句话意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属于战争的纲领性思想之一。  说到战争与利的关系话题,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一篇《见吴王》的残简,其中有孙武与吴王阖闾的一段对话:  ……□于孙子之馆,曰:“不穀好……兵者与(欤)?”孙……乎?不穀之好兵□□□□之□□□也,适之好之也。”孙子曰:“兵,利也,非好也。兵,□[也],非戏也。君王以好与戏问之,外臣不敢对。”盖(阖)庐曰:“不穀未闻道也,不敢趣之利与……  “孙子曰:‘兵,利也,非好也。’”一语道尽了孙子,也就是《孙子兵法》对于战争的全部认识与判断。  现在我们来说说慎战。慎战当然是《孙子兵法》的题中之义,但《孙子兵法》中的慎战思想,跟“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利己而用之”的之类思想是不是一回事呢?众多《孙子兵法》的研究者和爱好者一直到今天,都是这么认为和表述的。有人甚至把《孙子兵法》的慎战,和赵藩的“自古知兵非好战”和马谡的“攻心为上”搅和在一起。说的最远的,是由孙子的慎战及“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认定《孙子兵法》是主张和平主义的。还有人研究《孙子兵法》,写出了孙子的谈判思想的文章。现在看来,所有这些,对于《孙子兵法》来说,难道不是子虚乌有,甚至是风牛马不相及的吗。简单地说,《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打仗的书,宽博点说,《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战争(准确的说是战事)的书,但请注意,《孙子兵法》实际是一本讲战争如何进行的书,讲如何才能赢取战争胜利的书。在《孙子兵法》里,没有说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诸如这种属于战争政治学,或战争伦理学的问题。即便有所语涉,也是站在战争本身的需要来加以触及的,作为战争的相关边际问题来谈论的(尽管并非不重要,事实上,它们透示着作者非凡的军事见识和宏阔的思想背景)。也就是说,《孙子兵法》的全部、所有思想内容,都在战争的思维框架之中。不仅“上兵伐谋”是战争中的考量和议题(否则“上兵”二字落在何处呢?),“其次伐交”也是。不存在,也不应该把“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视为战争之外的方式和手段(对《孙子兵法》和平思想的认识,导源于此)。它们同是战争的一部分,而非战争以外的事情。必须注意到的是,孙武是一位富有思想才华的军事家,而不是一个会打仗的思想家。很多人在谈论孙子和《孙子兵法》时,似乎忘记了这一点,把孙子和先秦其他诸子简单的视为同类了。  因此,《孙子兵法》中的慎战,也就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他诸子的慎战。虽然慎战在那个历史时期,的确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思想背景的主流价值观。但不可模糊的是,各个人的表述,其具体指向,其实有着重要和实质的区别。《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毫无疑问不能脱离开《孙子兵法》一书的基本思想核心和框架,即以“利”为准的价值判断。正是因为战争有可能给国家(君王)——孙子本人和《孙子兵法》更看重的是军队本身。——带来利益,也有可能造成危害,所以必须要慎战。——所谓“仗可不能随便打”,说的正是这个意义上的。——而不是像其他诸子,更多的是站在社会的角度,站在第三方立场,宽泛地认识和评判战争的危害性。  不仅“慎战”应作如是观,《孙子兵法》中的“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都应该放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个战争背景和框架里来考察,才有可能捕捉到《孙子兵法》思想的原意与本意。  条列几点,来概括一下本文所述的要点:  一,《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打仗的书,讲如何打仗,打胜仗的书。书中没有语涉战争以外的事情,包括诸如战争的性质之类问题,更没有讲到跟战争相对立、相外在的和平主义思想。  二,孙武作为中国最早、最杰出的军事思想家,他的思想所关注的重心,乃至全部内容,集中于战争如何进行,如何赢取之上。孙武虽有慎战思想,但孙武的慎战,不能简单等同于其他诸子的慎战。孙武有的慎战是在战争范围内的慎战,而非站在战争之外的立场,消极地来看待战争。  三,“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指不进行战争,或消除、取消、否定战争,而是指非直接接触式战争形式,即谋攻范围内的一种方式。——事实上,无论是《谋攻篇》起首的“几用兵之法”和第二节的“故上兵做谋”,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证明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范围内的事情,而非战争以外的话题。孙武作为专业的军事思想家,也没有什么可能(或者说是机会)在一本短短的书中,关注战争以外,或战争结束方面的事。(后面会说到,《孙子兵法》是一本专献给吴王的书,它不可能无边无际的侃侃而谈,只能专注于最紧要的问题来阐述)——因此,对于“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字,简单解释为“屈服”,有失之轻率之嫌。  四,“不战而屈人之兵”,其着眼点是基于“我方”利益的考量,而不是出于对敌方的考虑,更不是出于对战争的消极和否定。  五,《孙子兵法》的全部思想的核心是“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战争观。书中所有思想观点均建基于此核心之上,由此核心思想衍生而来,而实现此核心思想而服务。  最后补充几句。  首先还是那个利字。  关于《孙子兵法》核心思想的“利”字,有两个背景需要说明交代一下。  一个是小背景,也可以说是直接背景,就是《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起首所写的“以兵法十三篇见于吴王阖闾”(《吴越春秋》也写了这件事,而且过程更为曲折详尽)。正因为《孙子兵法》是孙武献给吴王阖闾的书(关于这一点,学界亦有歧见,但《史记》和《吴越春秋》成为这一说法强有力的支持。美籍历史学者何炳棣先生曾有篇关于《孙子兵法》研究的名文,——《中国现存最古的私家著述&孙子兵法&》,其主要观点虽未必能获得广泛赞同,但篇中从《孙子兵法》撰写角度,对于阖闾背景的特别强调,却是富于洞见和启发性的。这也是为什么《孙子兵法》特别专注于强调进攻方和进攻性的根本原因。从这个角度说,《孙子兵法》其实是一篇“特殊”、“隐形”的“出师表”。),它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都非常的具体和明确,就是要说动阖闾,使之可以按照孙武的思想和方式,来进行计划或预想中的战争。因此,《孙子兵法》不可能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而是一本“有的放矢”的书。而想要说动阖闾依计而行,什么才可能是最大动因呢?利。只要稍微知道一点和孙武同时的孔子周游列国故事的人,都不难明白这一点。事实孙武正是这么做(说)的,并且,也成功地达到了目的。另一个背景,是所谓大背景。春秋社会发展到孔子和孙武的时期,已经是什么样了呢?窥一以察豹。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23年后,晋国效而行之,也将成文法铸在鼎上。这两件事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对孔子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刺激和反应。如果说法制的变革,反映的是政治的意愿,那政治变革的推手,则往往源于利益的驱动。刑法铸鼎,是春秋后期一连串土地、军制、法制、政治改革的一环,也是“商鞅变法”的先声。联想到距孔子和孙武不远的墨子,在他的思想中公然提出“利者,义也”(《墨子 经上》),这一历史转折点上的时代特征,已然是清晰可辨。  事实上,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从利益与思想的角度看,和欧洲中世纪向“文艺复兴”的转变,有着令人眼熟的相似性。正是在巨大的、崭新的、前所未有的利益原野的背景下,思想的翅膀获得了空前飞翔的动力。人的本性与历史的机遇,在这个时节点上,得到了令人目眩神迷的狂欢与契合。《孙子兵法》是这场历史狂欢节莅临前最嘹亮的角度。  想一想《孙子兵法》的最后两篇,《火攻篇》与《用间篇》。如果说《墨子》书中最后的那些《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等“备”字篇目,和墨子的非攻思想是一致的话,那同样看似“附文”的《火攻篇》和《用间篇》,无疑和孙子的思想也是匹配的。无论是“火攻”还是“用间”,虽然早已成为日后人类战争的常用手段,但别说放在中国先秦这样的古典时期,就是在今天,这两种作战方式,在所谓一般人心的伦理道德层面,恐怕都不属于适合高扬的战法,——请注意这和诱敌深入或迂回包抄的区别。——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对诸葛亮上方谷火烧司马父子时的慨叹,想必都不会太陌生。虽然只是小说中的虚构,反映的却是普遍性的人情。如果我没有记错,二战中让人为之惊目的火焰喷射器,似乎早已为国际所禁用。试想,如果不是出于一种对于战争胜利的绝对追求,《孙子兵法》的最后两篇,会是《火攻》和《用间》吗?  二,本文多次提到,《孙子兵法》中没有和平主义思想,这里提供一个特别旁证。吕静女士的专著《春秋时期盟誓研究》,详细研究了春秋时期的盟誓情况。据吕著,“《春秋》记盟誓达105次,《左传》有关盟誓的记录有160余次。”“1965年,山西侯马出土了玉石盟书5000余件,河南考古队在河南省温县的武德镇发现发近10000件盟书”,无论盟誓和盟书在春秋历史中的实际作用如何,盟誓和盟书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妥协、宽容、和平性质,是不难发现的。《孙子兵法》写于吴楚、吴越争霸之际,以吴楚、吴越争霸为写作背景,这为学界所公认,那么,吴、楚、越三国之间的盟誓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吕书中有这样的话语:  “楚、吴、越三国对外扩张,征伐攻袭,一旦战争取得胜利,对于战胜地区政治秩序的维持方法乃至地区秩序的再编手段,跟中原盟主不同,他们几乎从不利用盟誓。战争的胜负就是最后的结论,胜者具有支配权利,输者俯首听命。对于楚吴越而言,统制和支配长江流域的其他二国或者近邻诸国、诸部族甚至中原诸候国,除了他们本身所拥有的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外,别无他途。他们跟中原霸者利用盟誓的手段将对立势力结合起来,用盟誓协调,平衡各国力量的盟誓理念,具有明显地区别,依靠绝对的军事实力,迫使战败对手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直至灭国亡族为止。从春秋中期的鲁襄公三年(前570)楚国首次进攻吴国以来,这三国开始了激烈,血腥的战争。他们互相占领敌国的都城甚至灭国、虏其王为囚,却从来没有举行过盟誓。”  这样的战争方式和氛围中,怎么会有和平主义思想的立足之地?          日初稿  日改定  
楼主发言:1次 发图:1张 | 更多
  ......
  还是顶LZ一下吧
  楼主说的对,现在的解释是后人的望字生意,跟原文意思无关
  左右无差别技术型QQ群,诚邀海内有识之士,发表任何见解,无论士农工商兵,各种政治立场,党员,团员,民运,或者其他什么立场,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 群号:
  谢谢各位的肯定。《孙子兵法》的一些观点,至今已成定见,在下冒冒然“突出奇兵”,难免又是一场唐吉诃德式的风车大战,所以对各位的肯定,诚表谢意,但更衷心期待能听到批语指正的高见。
  日( 16:43)[编辑][删除] 标签:杂谈
  博客地址:.cn/lingshan00    做了修改,删除了地址  尊敬的领导:  
为了证明这个武器的存在我在网上找到一些相关资料:   
关于精神控制,是一种先进的电波、声波武器,其中也许卷入次声波,无线电波等,通过这种技术,一个人的隐私将会曝光给害人者,通过这种技术,他人能将自己的想法,感觉强加于你,妄图潜移默化的影响你,而且制造种种假象,令他人难以察觉,只有受害者知道受到怎样的百般折磨和侮辱!  
南方周末日第6版曾批露过。  
中科院院士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陈宜张院士:  
一些与会的朋友就曾向我咨询,当时只能从科普角度来解释一下,如,神经冲动的本质是电传导,神经细胞间存在“慢突触”的传递方式,神经对肌肉运动的控制是电--化学传导过程等等。现在既然浮出水面,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种技术的特点告知大家:    ①能知道你每时每刻在想什么、干什么,思想、记忆、行为无任何秘密可言    ②能通过大脑与你互动对话(还可提取你的记忆并进行语音模仿)    ③能强行给你造梦,并控制梦境    ④能让你闻到它们制造的各种气味    ⑤能在强刺激下把它们的意思(志)传递给你,并控制你的思想和行为    ⑥能通过各种方法对你的精神和肉体进行折磨。
  好贴一定要顶的!!!
  古汉语就这个特点,出来几个明白人容易,全民看懂就难  不在关键字上弄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就不叫中国传统文化。
  短板啦!短板!——木桶原理  制造他国的短板,然后将之掌握(威胁,压迫,势)在自己手里。  以上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PS:就像中国现在手里的美元那样!(不战而屈人之兵啊!)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翻译:用兵的办法,完整无缺的保全自己国家的实力的办法是最好的,一场战斗下来,使自己(的国家)受到严重损失的,是不得已的选择,  军队...  旅...  卒...  伍...    所以说百战百胜者(国家;军队;将军...),其实并不真正擅长战争,而不战而屈人之兵者(翻译见上),才是真正的善战者!    PS:善战者无赫赫战功!——这句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简化!
  强贴留名
  “全 ”作“使完全”  拜读楼主全文 收获甚丰  学文先学史啊
  拜读,赞同  
   楼主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首先应作“短缺”或“不足”解————此说以文人的观点,或从文字考证的角度说,也许是对的。但是,从行伍出身或军事人员的角度讲,这个理解既狭隘又偏颇。我非军人,但个人从业余军事观点认为,所谓屈,就是让对手屈服、屈从。    有几个问题和楼主探讨。  1、楼主提出了一个问题,“不战而屈人之兵”,到底是什么意思?  其实很简单明了,就是如何用最小、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最多的利益和效益。孙子说得很明确: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就是孙子在《谋攻篇》中所表达的战争思想。    但是按照楼主————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是“短缺、缺乏,不足,或竭尽”的意思,则问题就大了!如果根据楼主的逻辑,我没理解错的话,出现这个短缺、缺乏,不足或竭尽的一方,绝不会是我方,而应该是指在我方的强硬手段下,敌国、敌方出现的状况。    但是,楼主不要忘了结合《谋攻篇》中先后连贯的意思,也即————有种校勘方法叫本校,即以一本书的前后文来相互校对,我们不妨借用一下这种校勘方法————在整篇文章中,孙子都说的是我方如何如何的用兵作战之道,从没预测过敌情的变故,何来突兀的敌方短缺、不足和竭尽的问题?  2、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个人理解有两种解法:1、以非战争手段来屈服敌人的军事力量,2、具有强大的不用经过战争就能屈服敌人的军事力量。这固然是中国古文字的歧义所带出的双关效果,但也确实是说出了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两种手段:一个是具有极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一个是运用高超的谋略、计策或高明的外交能力。归根结底,孙子谈的是我们如何主动让敌人屈服,屈从,而不是让敌人他们缺失或短缺什么才趋于失败投降!也就是说,是让我们己方怎么去做,避免怎样做,才能有效的争取战胜敌人、敌国的目的。  如果按照楼主短缺、不足、竭尽的理解,我倒要请教楼主,怎样完整的解释————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句话?  3、楼主说:纵观《孙子兵法》全书,其内容可用三句话来概括,——其实是两句,因为第三句是第二句的补充——:    第一句:仗可不能随便打。也就是慎战的意思,关于这个慎战,我们回头再来说。    第二句:要打就得打赢它。这是《孙子兵法》全书的主干思想。《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打仗的书,专讲如何才能打胜仗。    第三句:打赢不能成惨赢。    我赞同楼主上述的绝大部分说法,但要补充一点,还有第四句话:用最小、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多、最好的利益!而这句话,才是《谋攻篇》的核心,也即: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此外,我推测楼主是学者、文人,非行伍出身,所以对军事问题了解不够,或者说有些狭隘,故有的话说不到点上。不过话说回来,我对军事也是业余人士,半瓶子不满,好歹敢于说说自己的一点看法。所谓不战,应该这样理解:有很多多种方式,既有战略性的,又有战术性的,古代战术性的有《三国演义》的空城计,四面楚歌也是瓦解敌人的手段;战略性的有炫高智退秦兵等等,现代就应用的更多更广泛了,核讹诈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和平演变是一种非战争手段,瓦解前苏联也是非战争手段;现在的信息战、心理战、网络战、经济战、封锁战、军事演习等等等等,都是以武止战、以武阻战、以武吓战、以武的手段。和平解决北平,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为基础的,没有这个基础,就不可能和平解决北平。所以,不战一词,古人文字多义,内涵丰富,实际战场更丰富,我们不能狭隘理解。况且,文字是死的,人们创造的军事实例是活的。孙子的文章产生于千年之前,如果死搬教条,必然要吃亏。既然是谋攻,就是谋略、谋划、谋算、谋求攻击、进攻、攻打等等主动性的战争,无论是攻占一个山头,打击一个哨所,还是消灭一个地区抑或一个国家,莫不是如此,每一场战役,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很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貌似一个小火星子的战斗很可能引发一场大的战争,或者改变战争胜败的结局。所以孙子唠唠叨叨的说完“全国”之后,为什么还要一路不惮繁缛地从军说到旅,从旅说到卒,从卒说到伍,就有这个警示读者的含义在内吧。套用林彪的一句话,就是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紧密联系实际,和实践相结合。      总之,楼主的解释缺了三个元素:一个是己方的元素,二个是缺了主动的元素,三个是缺了军情的元素。   随便乱砍几句,也请楼主多多指正      
  这个解释强啊!  英国曾经的光荣孤立政策,意旨保持欧洲大陆的均势,避免某一国或某一方过于强大,也是不(少)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英国付出最小,而收获最大。  那象法、德、俄,那个叫惨烈啊!
  通过压制、遏制、诱导等手段,“使敌(力、物)短缺,士气低落、匮乏,从而导致敌兵由壮及老,由强到弱,由盛转衰。”以削弱敌优势。  呵呵,好思想、好思想。  从曹刿论战,士气的一而盛、再而衰、三而竭;  晋文首遇楚军,连退三舍,养其骄;  秦、楚大决战的时候,王剪和楚军对峙将近年余,终于是等到了楚军的防备、士气的懈怠。  ……  呵呵,不通过作战的手段,来首先削弱敌方,聪明的对手,自己就退了;颟顸点的,等其疲态一露,大军吹枯拉朽地轻松歼灭之得了。    屈,当作短少、窘迫、缺乏解释,则属于战前遏制的范畴啊!  当屈服解释,就已经是战后了。  不过,不采取一些措施,促使其处境日益艰难,让对手看到取胜无望的话,实在无法理解,会有多少人会主动屈服的。  
  如果再联想到,吴进攻楚国之前的“疲楚之计”,让楚在和吴决战之前实力就被严重削弱,再挥军破之,就好理解了。  好精彩的战前压制、削弱的手段。  这个屈,应当被理解为:使其疲乏、懈怠、战力受损、处境艰难、窘迫师老兵疲。  当然,最后是迫使其屈服。    兵家从来都不是和平主义者。
  呵呵,此贴易中天老师看过受启发,并写了博文。
  楼主对不战的理解有些狭隘。1、“不战”不正是说的是“不战斗”,也即“不打仗”,“不发生战争”吗?————我以为,这个说法不尽然。2、“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指不进行战争,或消除、取消、否定战争,而是指非直接接触式战争形式————这个认识也有误区。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孙子看来,用非战争的形式让敌人屈服,降伏对手,那才是兵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比如,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事力量,威慑对手不敢来犯,运用各种谋略智取对手,这就是体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  又如,美国瓦解前苏联,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功范例;  上面说的是举国之力的事情,还有局部战争,小到每一场战役,每一次战斗,都可以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如古时候的空城计,反间计、美人计,现代的网络战、封锁战、经济战、信息战、心理战、文化战等等等等,只要在武力冲突范围外取得了效果,都可以做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成果。一句话,达到了让敌人罢兵止战的目的就成。
  一句话,达到了让敌人罢兵止战的目的就成。  ——和平主义者?
  恩 楼主的角度我很喜欢  非战争的形式确实要比战争损失小,收获大
   一句话,达到了让敌人罢兵止战的目的就成。    ——和平主义者?  ======================================  呵呵,非也,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统帅或决策层怎么想了。    大兵压境,兵临城下,让对方罢战投降,那就和平解放,就像和平解放北平那样,免得生灵涂炭,死伤无数,古城损毁。    就像玄高智退秦兵,避免了本国被攻打,这又是一种;  又像中国国庆阅兵,其目的是在和平崛起的时候,正告那些想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不要兴兵动武。这是以武止武的意思。  这都是用小的代价取得大的利益。战与不战,可以互相转换。  
    呵呵,非也,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统帅或决策层怎么想了。        大兵压境,兵临城下,让对方罢战投降,那就和平解放,就像和平解放北平那样,免得生灵涂炭,死伤无数,古城损毁。        就像玄高智退秦兵,避免了本国被攻打,这又是一种;    又像中国国庆阅兵,其目的是在和平崛起的时候,正告那些想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不要兴兵动武。这是以武止武的意思。    这都是用小的代价取得大的利益。战与不战,可以互相转换。  ——————————————————————————————  ——知道吗,该打的一定要打,没有原则的一味促和,只不过是软弱而已!
  说完孙子,再说姜子牙的!    姜子牙——代表思想[治国]:  1,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后人评论)    治国策略:治国如同钓鱼一样,只有放下鱼饵,才能引导“鱼儿”——利益引导!;二;“鱼饵”(政策引导)需要保持平直——公平公正(直鱼钩——把握问题的尖锐部分)并且“不弯曲”——由“鱼儿”自己选择是否咬钩——不伤害鱼儿!    PS:正所谓“姜太公钓鱼——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愿者上钩!】      ——————————————————————————————  老子的《道德经》也很强!——字很多,现在懒得翻译!  ——偶是上面的未知之翼[未知之翼是偶小号]
  儒家?《论语》?  ——老子[哲学;治国之道];姜尚;孙子这些人比起来——孔子完全是一个废柴!
  易经[逻辑程序-事物的分析方法]:  0阶段:任意取一事物[事和物]:  1:阴阳二元对立循环论——分别思考事物的正面和反面,然后将两面联系起来  2;五行循环——一件事物的开始-发展壮大——然后直到终结死亡的过程(;五行循环;正反五行;相生相克等五行理论)  3:易经八卦——个人猜测应该是其理论和现实的对应阶段——卦象!(没有研究)
      儒术      儒家先用利用中国人的传统[尊敬老人],然后一偷换概念的方式确立了“父要自亡,自不得不亡”,“论资排辈”这俩惯例,并且将他们强化到了道德,传统的层面上,      然后儒家用“论资排辈”这条“中国的基本定律”制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妻妻”的的先后顺序!      将整个社会划分为:君,臣,民,子,妻(女人)这五个基本的社会等级,并且按照“父要自亡,自不得不亡”这条赋予上层的阶级对下层阶级的绝对权力,      从而得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夫要妻离妻不得不离”的社会效果      随后儒家将自己绑在了臣这个第二权力等级上,      并在随后宣扬“君权天授”,“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等理论,来巩固其统治      最终,中国出现了“死者为大”,“古代圣贤”这类的理论!      之后,时间过了二千年,到了文革时代!      PS:《论语》=自说直话的SB——仅仅是直接给出一个最终答案或者某种理想状态!
  古汉语:    两个语言不通的原始人(或者现代人)如果碰到一起需要交流时,他们该怎么办?    答:俩原始人各自将自己需要表达的意思化成一副或多幅图画,然后依照次序展示给对方看!  这就是古汉语的由来!——简约抽象并且形成某种绘画规则的画!    PS:字画,字画,所谓中国字画!——中国的字画一直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未知之翼 回复日期: 14:54:44   
    汉语是象形语言,象形语言的由来是(原始人)用图画的方式来沟通交流,汉语(古):每个字都是一副用来交流的图!
  ——知道吗,该打的一定要打,没有原则的一味促和,只不过是软弱而已!  ================  意气用事要不得哇!还有,很多仗该不该打,往往是由统帅决定,但是呢,往往统帅要听底下的人提供决策,但是呢,底下决策的人又分为主战派、主和派掐架,天天在统帅给跟前吵吵,闹得统帅自己也头晕脑胀,或者统帅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或者碰到统帅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或者患得患失,哇塞,打与不打,咱小民只能干着急空叫唤
  作者:废弃之铁 回复日期: 00:14:39   
    易经[逻辑程序-事物的分析方法]:    0阶段:任意取一事物[事和物]:    1:阴阳二元对立循环论——分别思考事物的正面和反面,然后将两面联系起来    2;五行循环——一件事物的开始-发展壮大——然后直到终结死亡的过程(;五行循环;正反五行;相生相克等五行理论)    3:易经八卦——个人猜测应该是其理论和现实的对应阶段——卦象!(没有研究)  ————————————————————————————  八卦:代表路径【逻辑】十分畅通  三横:横的代表畅通;断的代表不畅通  逻辑:五行循环【事物的发生到终结】  上面:正项逻辑循环——相生  下面:逆向逻辑循环——逆向  中间:突入逻辑循环——相克(外部加入因素)
    意气用事要不得哇!还有,很多仗该不该打,往往是由统帅决定,但是呢,往往统帅要听底下的人提供决策,但是呢,底下决策的人又分为主战派、主和派掐架,天天在统帅给跟前吵吵,闹得统帅自己也头晕脑胀,或者统帅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或者碰到统帅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或者患得患失,哇塞,打与不打,咱小民只能干着急空叫唤
  被盗号了?
      意气用事要不得哇!还有,很多仗该不该打,往往是由统帅决定,但是呢,往往统帅要听底下的人提供决策,但是呢,底下决策的人又分为主战派、主和派掐架,天天在统帅给跟前吵吵,闹得统帅自己也头晕脑胀,或者统帅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或者碰到统帅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或者患得患失,哇塞,打与不打,咱小民只能干着急空叫唤  ——————————————————————————————  谋士:陈列各种建议;观点  统帅:串联各种观点的内在逻辑(分析);保守出发点跟目标;丢弃不合理的建议,留下采用合理的建议和观点;最后将它们合并    PS:多打了一遍,该死!  
  ......
  不觉得
  不就是一个“放弃”或“被放弃”嘛。
  长见识了
  作者:李侃刀2009 回复日期: 00:40:24 
    ——知道吗,该打的一定要打,没有原则的一味促和,只不过是软弱而已!    ================    意气用事要不得哇!还有,很多仗该不该打,往往是由统帅决定,但是呢,往往统帅要听底下的人提供决策,但是呢,底下决策的人又分为主战派、主和派掐架,天天在统帅给跟前吵吵,闹得统帅自己也头晕脑胀,或者统帅们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或者碰到统帅优柔寡断,举棋不定,或者患得患失,哇塞,打与不打,咱小民只能干着急空叫唤    ——————————————————————————    幼稚!我赞同楼主的说法,屈,应该是:使穷尽,短缺等意思。    也就是说使得敌军在战前已经遭到重创,而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抗,从而无论战或不战,我方均能获得最终完整的胜利。  当然,孙子说到得不战,并非不进行战争,而是说:还没有进行正面对抗。他并没有否决战争,而是说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胜局,这也应该是兵法里贯穿始终要求将领把握地能力。          
  好贴 有书面版的看就好了 眼睛疼啊  
  是化简为繁还是化繁为简?一句话的事,犯得着兜大圈子吗。不过楼主也着实辛苦了
  还是冰孤的《胜利学》好,     胜,强大胜弱小。   利,利益。  知已知彼。    ---------完。
  说的不错。很多人就是故意曲解圣贤的说法,用来愚昧民众的。  孔子说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当时的意思是在骂特定的两个人,不是在歧视女人。  孙子兵法,还不是为了打胜仗?不战而屈人之兵之兵,翻译成不打仗使敌人屈服,实在是搞笑。孙子在天有灵要气死了。
  支持楼主的解释,联系前后语境,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强烈支持
  我老婆也是这么认为的,  我觉得我老婆也很厉害
  看了四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大,这不是写文章的结构,也不符合普通人的思维逻辑。。。。。。    据说好的文章可以用100字概括。跳过去看结论,跟开头的四分之一貌似也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楼主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什么意思。  我还是照人家翻译的理解感觉通顺些。
  谢谢!  以后定将此文与<孙子兵法>结合起来学习.  谢谢楼主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与人分享!
  发了几次发不上来,就为作个标记,以后可以将此文与<孙子兵法>合起来学习.  楼主拿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谢谢了!对"屈"的看法很有说服力!佩服佩服!
  作者:天天泡ty05 回复日期: 23:26:57 
    看了四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大,这不是写文章的结构,也不符合普通人的思维逻辑。。。。。。        据说好的文章可以用100字概括。跳过去看结论,跟开头的四分之一貌似也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  可以理解,现在几个人能沉下心来研读人家的研究成果与论文呢?  静下心来读完吧,写得很棒.
  幼稚!我赞同楼主的说法,屈,应该是:使穷尽,短缺等意思。        也就是说使得敌军在战前已经遭到重创,而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抗,从而无论战或不战,我方均能获得最终完整的胜利。    当然,孙子说到得不战,并非不进行战争,而是说:还没有进行正面对抗。他并没有否决战争,而是说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胜局,这也应该是兵法里贯穿始终要求将领把握地能力。      ===============================  呵呵,你可以赞同楼主的说法,但说出弱智的话就有问题了。    孙子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什么叫全国、全军、全旅?你清楚吗?你明白吗?你懂吗?!这里面哪里有丝毫————使得敌军在战前已经遭到重创,而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抗————的鬼话?是你看不见孙子的话,还是脑子进了水了?    还有,不战,就是————还没有进行正面对抗————你的理解、你的思维不是幼稚,就是弱智。
  作者:北望洞庭 回复日期: 00:12:55 
    作者:天天泡ty05 回复日期: 23:26:57        看了四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大,这不是写文章的结构,也不符合普通人的思维逻辑。。。。。。            据说好的文章可以用100字概括。跳过去看结论,跟开头的四分之一貌似也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    可以理解,现在几个人能沉下心来研读人家的研究成果与论文呢?    静下心来读完吧,写得很棒.        一团乱麻堆在那,还说人家没耐心。到底是自己根本就没理清楚观点还是缺乏写文章的基本训练?  
  讲究。
  屈在广东白话中,意思是坑.所以我个人理解是.不战以屈人只兵可以理解为只靠说,就把敌国军队都给坑了.这才是最高境界.翻译成今文,则应该为,忽悠掉敌国军队.
  寻章摘句老雕虫
  作者:李侃刀2009 回复日期: 00:19:44 
    幼稚!我赞同楼主的说法,屈,应该是:使穷尽,短缺等意思。            也就是说使得敌军在战前已经遭到重创,而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抗,从而无论战或不战,我方均能获得最终完整的胜利。      当然,孙子说到得不战,并非不进行战争,而是说:还没有进行正面对抗。他并没有否决战争,而是说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决定了胜局,这也应该是兵法里贯穿始终要求将领把握地能力。          ===============================    呵呵,你可以赞同楼主的说法,但说出弱智的话就有问题了。        孙子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        什么叫全国、全军、全旅?你清楚吗?你明白吗?你懂吗?!这里面哪里有丝毫————使得敌军在战前已经遭到重创,而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抗————的鬼话?是你看不见孙子的话,还是脑子进了水了?        还有,不战,就是————还没有进行正面对抗————你的理解、你的思维不是幼稚,就是弱智。    ————————————————————————————————————————  你脑子有病啊,只会问问题,你会不会解释啊?你对“全”的解释不就百度搜一下都知道了,还以为自己很聪明,笑死我了!    我看是你脑子进水了,不好好参考别人的意见,一味地自以为是,你不会结合《谋攻》篇上下文来理解“全”字的意思吗?甚至可以结合兵法的上下文来理解,孙子是讲究慎战的,不提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所以,可以认为,他说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如果让本国因为遭受战争重创,即使胜利也不太光彩,因此,只有在保全本国的前提下,获得胜利才是值得称赞的。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想要表达什么?难道不是想在自身损失最少的情况下获得胜利吗?    夫用兵之法,难道只考虑保全敌国而不考虑自己的国家?不知道你读过语文没有,知不知道古人写文章的习惯,孙子整篇文章都是站在我军的立场上描述,如果想要描述敌军,肯定会用动词,如果解释成现在的白话文,则有“使对方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    好好读点书,不要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百度上一搜一大片的东西还好意思搞一堆问题问我,有本事,你自己解释看看。      
  好文,要好好看
  楼主的想法很有创意,但个人觉得还是有问题的。  
按楼主的意思,“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否可以直接归纳为:不通过直接战争的方法使对方实力短缺,削弱。且不论“屈”字能不能译为“使。。。短缺”,就逻辑关系上来看跟前文也是不合的。前一句是:“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方法是战,结果是胜,用这样的方式达到胜利的目的不是好中最好的。  
那么以楼主的观点原文“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可以理解为:用不直接战斗的方法,使敌人实力短缺,是最好的。  
你觉得跟胜利比仅仅是削弱对方谁更好?并且削弱也仅仅是战争中的一个过程,并不是结果,结果只有2个,胜和败,胜又分为惨胜和完胜,原文中作“屈服、降服”讲正好是胜利结果的一个比较,作短缺讲就有失逻辑了。我想孙子不至于吧。  
就像为了圆一个谎言要说十个谎言一样,楼主为了证明自己的一个“屈”需要推翻很多东西,但是要推翻的东西多了,恐怕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吧,后面写的比较没重心,也不能支持你的观点。  
我对《孙子兵法》了解不多,也没楼主那么博学,只是提出一些疑问,见笑了。
  你脑子有病啊,只会问问题,你会不会解释啊?你对“全”的解释不就百度搜一下都知道了,还以为自己很聪明,笑死我了!        我看是你脑子进水了,不好好参考别人的意见,一味地自以为是,你不会结合《谋攻》篇上下文来理解“全”字的意思吗?甚至可以结合兵法的上下文来理解,孙子是讲究慎战的,不提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所以,可以认为,他说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如果让本国因为遭受战争重创,即使胜利也不太光彩,因此,只有在保全本国的前提下,获得胜利才是值得称赞的。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想要表达什么?难道不是想在自身损失最少的情况下获得胜利吗?        夫用兵之法,难道只考虑保全敌国而不考虑自己的国家?不知道你读过语文没有,知不知道古人写文章的习惯,孙子整篇文章都是站在我军的立场上描述,如果想要描述敌军,肯定会用动词,如果解释成现在的白话文,则有“使对方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        好好读点书,不要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百度上一搜一大片的东西还好意思搞一堆问题问我,有本事,你自己解释看看。  =====================================  哈哈,你弱智的真够有水平!说你对全的理解太差劲,你还偏要证明自己就是个差劲货。    1、你从哪里看见并得出————使得敌军在战前已经遭到重创,而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抗————这种狗屁结论?不要回避问题!    2、他说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如果让本国因为遭受战争重创,即使胜利也不太光彩,因此,只有在保全本国的前提下,获得胜利才是值得称赞的————你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说法,让人笑掉大牙,还得让我到牙科医院去补牙!既然全国都为上了,那还说破国、破军、破旅干什么?这和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什么因果关系?!      3、“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既然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要求不战而胜,何来让本国、本军避免遭受战争重创?狗尾续貂,你不解释还好,你越解释越显出你的愚蠢!    说到读书,你还是重新回炉念吧,这是我对你的忠告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这个可以这样理解:百战百胜,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如果是惨胜得话意义不大,可以结合兵法的上下文来理解,上文讲的是战争对本国的创伤,但是战争又是必须进行的,那么如果做到完胜,就得做到“全国为上”使得自己的本土不受战争创伤是最有利的,“破国次之”,如果因为战争而遭受创伤,即使胜利了也不能算很好。    结合二战美国在海外战争以及苏联的本土战争,可以窥其一二,在战前大力削弱敌方,并且能在战争中保全自己的胜利才是孙子所称赞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 是要以雄厚实力为基础的.否则如何能使别人屈服.   就如毛泽东兵法一样, 要在整个战场或者至少局部战场取得绝对优势, 才能战胜敌人, 甚至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北平和平解放,如果没有高效率地攻占天津,傅作义会接受和平解放?    不光是战争,在一切商战和外交中俱是如此,所谓的完胜还是要站在因为战胜的基础上来说的,实力才是决定一切成败的关键,实力才是赢得一切胜利的唯一捷径.   
  作者:李侃刀2009 回复日期: 12:27:48   哈哈,你弱智的真够有水平!说你对全的理解太差劲,你还偏要证明自己就是个差劲货。        1、你从哪里看见并得出————使得敌军在战前已经遭到重创,而无法进行有效地对抗————这种狗屁结论?不要回避问题!        2、他说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如果让本国因为遭受战争重创,即使胜利也不太光彩,因此,只有在保全本国的前提下,获得胜利才是值得称赞的————你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说法,让人笑掉大牙,还得让我到牙科医院去补牙!既然全国都为上了,那还说破国、破军、破旅干什么?这和不战而屈人之兵有什么因果关系?!          3、“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既然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要求不战而胜,何来让本国、本军避免遭受战争重创?狗尾续貂,你不解释还好,你越解释越显出你的愚蠢!        说到读书,你还是重新回炉念吧,这是我对你的忠告    ————————————————————————  你这种智商为0的人,我懒得给你解释了,自己语文水平不行,就不要强撑,我没看到你有任何一句的解释,你除了谩骂还会干么?你以为孙子让吴王跟楚王谈和平?弱智!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正因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善之善者也,所以才需要上兵伐谋!(用谋略。战略,谋划,经济,谣言,等等的和平时期一切一切的手段去攻击敌人!)
   我看是你脑子进水了,不好好参考别人的意见,一味地自以为是,你不会结合《谋攻》篇上下文来理解“全”字的意思吗?甚至可以结合兵法的上下文来理解,孙子是讲究慎战的,不提倡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所以,可以认为,他说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如果让本国因为遭受战争重创,即使胜利也不太光彩,因此,只有在保全本国的前提下,获得胜利才是值得称赞的。  ================  呵呵,你上面解释的话很有意思。你认为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  那孙子在后文说: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这是在破谁的国?难道将不胜其忿,就是为了攻破  本国???
  你这种智商为0的人,我懒得给你解释了,自己语文水平不行,就不要强撑,我没看到你有任何一句的解释,你除了谩骂还会干么?你以为孙子让吴王跟楚王谈和平?弱智!  ========================  呵呵,你就不配和我说你的智商。你也无法解释下去了,你越解释越糟,趁早洗洗睡了吧,那是你的最好结局
    呵呵,你上面解释的话很有意思。你认为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    那孙子在后文说: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这是在破谁的国?难道将不胜其忿,就是为了攻破    本国???  ——指本国,  和平时期,用谋略,制造敌国的漏洞或者不足处——时刻准备着(战斗)  交战时[需要战争时],尽量保全自己——笑到最后的,才是笑的最好的!
   呵呵,你上面解释的话很有意思。你认为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指的是本国。      那孙子在后文说:修橹□□,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这是在破谁的国?难道将不胜其忿,就是为了攻破      本国???    ——指本国,    和平时期,用谋略,制造敌国的漏洞或者不足处——时刻准备着(战斗)    交战时[需要战争时],尽量保全自己——笑到最后的,才是笑的最好的!  ==============================================  呵呵,错!不管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只要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胜利,就已经保证了本国的利益。  举一个例子,二战期间瑞士始终保持了中立完整,没有受到战火损害,这算不算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制造了敌国的漏洞或不足了吗?
    呵呵,错!不管在战时还是在和平时期,只要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胜利,就已经保证了本国的利益。    举一个例子,二战期间瑞士始终保持了中立完整,没有受到战火损害,这算不算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制造了敌国的漏洞或不足了吗?  ——————————————————————————————  ——屈=不攻击?  ——真是和平主义啊!  ——孙子倒底是兵家,还是墨家啊?
  ——屈=不攻击?    ——真是和平主义啊!    ——孙子倒底是兵家,还是墨家啊?  =============================  屈,是让敌人屈从了,让敌人不攻击了。孙子是兵家没错,但可以用一切手段,只要能让敌手屈服、屈从,这种手段只要有效,不管是和平的,还是非和平的,这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是实用主义,谋得是取胜,要的是不战而胜的最高境界。无论用什么方法,哪怕是墨家的方法,就是孟子的方法也行啊。有句话说,仁者无敌,只要是无敌的,谁家的东西都可以用。如果能用仁政征服天下,我想,孙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考虑和使用。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进攻的手段(谋略;国力等方面),是为了消减敌人的国力,军力,士气,是给自己制造优势,给敌人制造劣势!
    孙子是实用主义,谋得是取胜,要的是不战而胜的最高境界。无论用什么方法,哪怕是墨家的方法,就是孟子的方法也行啊。有句话说,仁者无敌,只要是无敌的,谁家的东西都可以用。如果能用仁政征服天下,我想,孙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考虑和使用。    爱,正义,与和平的美少女战士——孙子!  ——厄,我吐了!  你真以为仁者无敌,就是大家一起过家家式的和平相处啊?——李侃刀2009,朝“百无一用意呆利”(黑塔利亚)的方向进化吧!      ——————————————————————————————    作者:废弃之铁 回复日期: 23:41:01   
    说完孙子,再说姜子牙的!        姜子牙——代表思想[治国]:    1,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后人评论)        治国策略:治国如同钓鱼一样,只有放下鱼饵,才能引导“鱼儿”——利益引导!;二;“鱼饵”(政策引导)需要保持平直——公平公正(直鱼钩——把握问题的尖锐部分)并且“不弯曲”——由“鱼儿”自己选择是否咬钩——不伤害鱼儿!        PS:正所谓“姜太公钓鱼——宁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愿者上钩!】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进攻的手段(谋略;国力等方面),是为了消减敌人的国力,军力,士气,是给自己制造优势,给敌人制造劣势!  ================================  呵呵,消灭敌国,军力,士气,给自己制造优势,给敌人制造劣势,是为了干什么啊?就没有下文了?不对啊,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费了那么大的劲,就不要结果了?做义务劳动、搞服务去了?如果在《三国演义》中吴国把魏国搞惨了,却让蜀国得了便宜,那不是义务做贡献了吗?
   你真以为仁者无敌,就是大家一起过家家式的和平相处啊?——李侃刀2009,朝“百无一用意呆利”(黑塔利亚)的方向进化吧!  ==============================  呵呵,请你看清我的用语:如果能用仁政征服天下~~~~
    呵呵,消灭敌国,军力,士气,给自己制造优势,给敌人制造劣势,是为了干什么啊?就没有下文了?不对啊,花了那么大的力气,费了那么大的劲,就不要结果了?做义务劳动、搞服务去了?如果在《三国演义》中吴国把魏国搞惨了,却让蜀国得了便宜,那不是义务做贡献了吗?  ———————————————————————————————    呵呵,消灭敌国,军力,士气,给自己制造优势,给敌人制造劣势,是为了干什么啊?就没有下文了?  ——当然是继续啊!可以挑拨敌人内部矛盾,可以封锁敌人粮食物品,可以煽动内部叛乱,可以签署协议引第三国借刀杀人...
  作者:sadtutu 回复日期: 10:48:42 
    屈在广东白话中,意思是坑.所以我个人理解是.不战以屈人只兵可以理解为只靠说,就把敌国军队都给坑了.这才是最高境界.翻译成今文,则应该为,忽悠掉敌国军队.  -----------------------------------------------  膜拜!深入浅出啊~~  感觉就是这么个事儿,呵呵
  作者:sadtutu 回复日期: 10:48:42 
    屈在广东白话中,意思是坑.所以我个人理解是.不战以屈人只兵可以理解为只靠说,就把敌国军队都给坑了.这才是最高境界.翻译成今文,则应该为,忽悠掉敌国军队.  -------------------------------------------------  膜拜,深入浅出啊。  感觉就是这么个事儿,呵呵  
  天涯垃圾,害得我发了两边,拜了两次……
  对于古文,有很多人用现代的方式进行解释,造成很多曲解,可是,这应该不适用于《孙子兵法》上,因为对它的研究延续了2000年,而且多是兵法大家参与其中,对字词上的错误理解应该很少了吧。
  孟子曰:威武不能屈,难道解释为“威武不能使之不足”之类的。  以一个“屈”字,挑战2000千年兵法专家的结论,是乎不足啊。
  初中语文里解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意思是--学了以后经常复习,不也是很快乐吗?    我操,难不成孔子办的是高考复习班,让弟子天天复习迎考?
  作者:dayu0001 回复日期: 14:53:05   
    孟子曰:威武不能屈,难道解释为“威武不能使之不足”之类的。    以一个“屈”字,挑战2000千年兵法专家的结论,是乎不足啊。  ——————————————————————————————  孟子的屈,和孙子的屈,会含义一样吗?——或者说屈会只有一种含义吗?  ——“使...屈服”这个解释应该来自“威武不能屈”这句话吧!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赞同前句……  ————路过学习,有道理就讲清楚,总会有一个公共的东西为大家认同的
  屈,就是委屈的意思,要让敌人委屈了。。。。。
  作者:天天泡ty05 回复日期: 00:39:24 
    作者:北望洞庭 回复日期: 00:12:55        作者:天天泡ty05 回复日期: 23:26:57          看了四分之一,实在看不下去了。老大,这不是写文章的结构,也不符合普通人的思维逻辑。。。。。。                据说好的文章可以用100字概括。跳过去看结论,跟开头的四分之一貌似也没有太多直接关系。      ============================      可以理解,现在几个人能沉下心来研读人家的研究成果与论文呢?      静下心来读完吧,写得很棒.              一团乱麻堆在那,还说人家没耐心。到底是自己根本就没理清楚观点还是缺乏写文章的基本训练?  ===================================================  不如你帮他梳理一下?他没有受过基本训练?--你懂论文的结构?论文就是要把简单的问题深入的解剖,我就觉得楼主说理说得很透彻,正反手法都有,大量的例句分析\对比,历史背景的交代等等!论文啊,你要嫌他哆嗦,那我也没意见,但论文就应该这样,尤其是挑战几十年的公认的知识与见解,更需要讲清楚.或许没有列个一\二\三\四,但不至于缺乏基本的写作训练吧?  天涯你这种装13的人只多不少,我以前也是,只不过碰到真货色,我是真的欣赏,因为自己想不到,写不出!    还有另一种人,文章可能还没看几句,上来就评,说的话跟楼主文章风马牛不相及,不过还好,没什么伤害性,不像这个人,开口就说人家没有受过什么写作的基本训练--小学就有写作课,难道是讽刺人家没念过书啊?这话刻薄啊.          
  也对楼主的推论说几句。    “不战而屈人之兵”,句中的“屈”一般人理解为“使……屈服”,楼主解释为“短缺、不足”等义。这在逻辑与语法上就有疑问了,“短缺、不足”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屈服”(使……屈服)是动词。从句中看,作为动词用的“屈”符合全句的语气逻辑,自然流畅,而作为形容词的“屈”则用得不伦不类,很别扭。即使古汉语跟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但古人也不至于这样说话啊。楼主因为“屈”有某义,就推测这儿用的就是该义,但毕竟是推测,不是公认的事实。所以,下面全文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不战而屈人之兵”,句中的“屈”一般人理解为“使……屈服”,楼主解释为“短缺、不足”等义。这在逻辑与语法上就有疑问了,“短缺、不足”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屈服”(使……屈服)是动词。从句中看,作为动词用的“屈”符合全句的语气逻辑,自然流畅,而作为形容词的“屈”则用得不伦不类,很别扭。即使古汉语跟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但古人也不至于这样说话啊。楼主因为“屈”有某义,就推测这儿用的就是该义,但毕竟是推测,不是公认的事实。所以,下面全文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就有些站不住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XX为跟脚(链式逻辑?)——你明白吗?你的结果已经和现实不符了!  ——还是说你准备让现实所发生过的事件,来适应你的理论?(所谓削足适履?)
  .......
  楼主大贡献了,试试专业刊物?
  楼主大贡献了,试试专业刊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网络就是我的专业刊物。
  可以哟,一句话你就写了这样多,孙子兵法我都可以看十遍了。    我还是看原著吧。    另,战国策上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很多。中国人真的是退化了。
    夫善用兵者,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    结合上下文来看,这个是站在我方立场说的,而且是在论述战争给本国带来的创伤的情况下的一个总结。    夫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攻之灾也。    可见在保全我方国力、军力的前提下赢取战争才是真正的胜利。因此,全国为上,可以理解为:保全本国赢得战争为上策,有所损失而惨胜为次之,以此类推……      
  大家注意看:只要孙子并法里,“夫善用兵者”,“夫用兵之法”一类的内容,全是站在我方立场上来论述,难道一个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就论述到敌国去了?而且为什么要保全敌国,这有什么现实意义?孙子整篇兵法里面可没有说到要对敌国仁慈,反而是“侵略如火;掠于乡野,军食可足也”他要求应因粮于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本国利益考虑,都是为了在本国遭受最少损失的前提下,赢取战争,对于敌国,只要获胜就行了,并没有多少仁慈善意的表现。    各位认为呢?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