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司令叶简明 是叶飞孙子的孙子

当前位置: &
60多年8位海军司令员,有一位最特殊
扫描到手机
14:09:56 & & &
原标题:60多年8任司令员,有一位最特殊海军换帅是这几天来政知局颇为关心的一件事。掌舵海军十年的吴胜利上将正式卸任司令员一职,接任的是来自南海舰队的沈金龙中将。中国海军因此迎来第8位最高指挥官。新中国海军成立60多年,换的司令员并不多。不过你知道么,有哪几位较特殊?会说俄语的首任海军司令是个“旱鸭子”什么什么?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竟然是一个被毛泽东钦点的“旱鸭子”?这得从日的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起。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表达了建设强大海军的决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要有“强大的海军”,选帅当然是最重要的。新任海军司令沈金龙开国大典后不到半个月,后来评衔定为大将的时任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收到由毛泽东署名的特急电报,要求其“速来京有要事面商”。见到萧劲光,毛泽东说:“现在要着手筹建海军,中央想让你来当司令员,怎么样?”这有点突然,萧劲光坦率地说:“主席,我是个‘旱鸭子’,哪能当海军司令?”毛泽东摇了摇头:“我就看上了你这个‘旱鸭子’。让你去组织指挥,又不是让你天天出海。要你当海军司令,军委是经过认真研究的。”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之所以选择萧劲光这样一个“旱鸭子”,毛泽东是看上了他的留苏经历。“你做过改造旧军队的工作,有经验,也了解我们部队的传统。还有,我们搞海军要争取苏联的帮助,你留过苏,懂俄语,了解苏联部队情况。”访苏期间,通过与苏联军界的接触了解,更坚定了毛泽东任命萧劲光的决心。他于日电告在北京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可即任命萧劲光为海军司令。”1月15日,会说俄语的“旱鸭子”司令走马上任。而且这一干,就是三十年。即便在后来的复杂形势下,毛泽东也明确表态,只要萧劲光在,海军司令就不易人。8任司令员,6名“老海军”60多年海军军史上,到现在才有8任司令员,易帅的频率并不高。那么,除了萧劲光,还有谁当过?萧劲光1950年4月至1980年1月大将叶飞1980年1月至1982年8月上将刘华清1982年8月至1988年1月上将张连忠1988年1月至1996年11月上将石云生1996年11月至2003年6月上将张定发2003年6月至2006年4月上将吴胜利2006年4月至2017年1月上将沈金龙2017年1月上任中将政知局注意到,跟之后几任最高指挥官相比,第二任司令员叶飞的经历尤为特殊。叶飞将军叶飞原本就是行伍出身,因其生于菲律宾,是唯一一个具有双重国籍的开国上将。上世纪50年代,他离开部队转到地方任职,先后担任福建省省长、交通部部长。此后又回到部队,调往海军任职,71岁时卸任海军司令员一职。此后几任司令员,如刘华清、张连忠、石云生、张定发、吴胜利等,均是军事院校科班出身,并且长期在海军服役。不同的是刘华清是到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海军专业理论,其他人在国内军校学习。上述司令员也有短时间离开海军任职的,比如刘华清,就曾到国防科委工作过;再比如张定发,也到军事科学院工作过几个月时间。其他人基本上都在海军服役数十年。政知局发现,历任海军司令员卸任的年龄不尽相同。萧劲光是在77岁时请退海军领导岗位,叶飞和吴胜利都在71岁时卸任,张连忠卸任时65岁。石云生与张定发则都在63岁时卸任,张定发是因患病不再担任,并在卸任后四个月去世。政知君还注意到,石云生、张定发、吴胜利等人均是以中将军衔升任海军司令员,并在最高指挥官任上晋升为上将军衔。张连忠略有不同,他于1988年1月担任司令员,当年9月中央军委恢复授衔,他被授予中将军衔,五年后晋升为上将军衔。联想到沈金龙中将的履新,看来中将司令员在海军已有不少年的惯例了。投诚的舰船到“航母时代”在几任司令员的手里,中国海军从没有家底进入了航母时代。首任司令员萧劲光上任后,仅有的作战舰艇是起义投诚的几艘国民党舰船。1950年代,中国获得了苏联方面6种舰艇的全部数据图纸等一系列技术援助,并购买获得4艘“愤怒”级驱逐舰,那是当时我国海军最强大的水面力量。这些软硬件构成了新中国海军起家的基础。根据当时我军的实力和客观现实,萧劲光为我国海军定下了近岸防御的战略,并提出“空、潜、快”的战术遵循。“空”即指从海岸起飞的海军航空兵力量;“潜”即指潜艇力量;“快”即指鱼雷快艇。基于这样的方针,在萧劲光任内,成功守护西沙群岛领土完整。“空、潜、快”的思路,主导了中国海军44年之久。而在刚卸任司令员的吴胜利任内,海军发展更为迅猛。一位与吴胜利有多年交往的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强势海军司令推动了海军强势发展”。“上任伊始,吴胜利就显现创新精神,摒弃了中国海军此前小艇打大舰的传统思想,并且提倡中国海军走出去。”一位要求匿名的专业人士表示。吴胜利在任十年期间,作为流动的国土中国海军的足迹遍布全球,创造了无数“首次”:中国军舰首次通过宗谷海峡;首次绕行日本海一周;2013年,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投入训练;去年与今年相交之际,辽宁号及属舰首次突破“第一岛链”,游戈大洋。说到这里,政知局必须提到一个人——“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他曾放话:“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发展航母的指令是在1970年下达的,这项“非常光荣的政治任务”,落到了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刘华清的头上。几经波折,1995年,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获知原苏联在黑海造船厂建造的一艘未完工的航空母舰准备出售,正在寻求买主,便指示有关方面迅速调研论证,而后达成合作。2004年8月,中央正式批准航母工程立项上马。而今,已经具备实战能力。三任司令员,都当过“院长”要有实战能力,一靠培养、二靠锻炼。说到培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不得不提。迄今为止,有三任海军司令员都当过这所学院的院(校)长。第一位是萧劲光,他担任的是大连舰艇学院的前身——大连海校的校长,而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则是当时的副校长。这里有一段故事。早在1949年5月,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张学思,告知要调他负责筹办一所人民海军的‘黄埔军校’。”后来中央军委决定由他担任海军学校的校长。由于萧劲光是张学思的老领导,将出任海军司令员。张学思考虑到新中国第一所海军学校地位重要,便向军委和聂荣臻打报告:“建军和建校历来都是一致的。建议军委任命肖劲光司令员兼任校长,我任副校长。”随后,中央采纳了其建议,任命萧劲光为校长,张学思为副校长。时隔多年,大连舰艇学院院长的位置上,又走出来两位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沈金龙。这使得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对这所院校尤为关注。最后,政知君帮有志于去这里学习的高中学子们查了查,这所学校历年高考在每个省的录取分数,基本上比当地的重本分数线高40分左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
为您推荐:难忘在海军工作期间的叶飞将军--《福建党史月刊》2014年15期
难忘在海军工作期间的叶飞将军
【摘要】:正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第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海军原第一政委、司令员叶飞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当年曾在将军身边工作过的参谋人员,每当忆及在海军工作的那段难忘日子,对将军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我1968年底参军到了海军南海舰队,1974年秋由基层艇队调入海军司令部机关,
【关键词】:
【分类号】:K825.2【正文快照】:
日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第六届、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海军原第一政委、司令员叶飞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当年曾在将军身边工作过的参谋人员,每当忆及在海军工作的那段难忘日子,对将军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我1968年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袁瑞良;[J];秘书工作;2005年07期
孟昭庚;;[J];中国老区建设;2008年10期
翟树耀;;[J];中国记者;1991年08期
胡兆才;;[J];铁军;2008年02期
叶葳葳;;[J];人民文摘;2008年11期
;[J];广播歌选;2012年08期
董海波;;[J];军营文化天地;2013年06期
王昊;[J];海内与海外;1998年02期
刘邦琨;;[J];现代家教;1999年09期
林超;[J];福建党史月刊;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传栋;;[A];铁流19(中)——庆七一“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C];2012年
佚名;;[A];铁流19(中)——庆七一“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C];2012年
顾计;;[A];老兵话当年(第一辑)[C];2001年
王强;;[A];纪念李先念诞辰95周年暨视察沙洋农场5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粟刚兵;;[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姚永钦;;[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管美英;;[A];铁流 16——迎国庆 忆峥嵘岁月[C];2009年
蔡博文;;[A];老兵话当年(第四辑)[C];2003年
胡服;;[A];中共中央中原局(1.5)(上卷)[C];2013年
毛君宜;丁贻声;;[A];老兵话当年(第一辑)[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晨华?旭飞;[N];国际商报;2007年
王量迪 镇海记者站
张寒;[N];宁波日报;2011年
朱娟娟 实习生
游怡冰;[N];泉州晚报;2011年
驻厦门记者
史蔓蓉 通讯员
谢在国;[N];中国旅游报;2009年
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N];闽东日报;2013年
;[N];泰州日报;2006年
彭波;[N];人民日报;2014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建国;[N];人民日报;2014年
潭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孙洁琳;[N];证券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中国名将叶飞与他的菲华家庭
主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第五版 华侨华人·华埠脉搏
中国名将叶飞与他的菲华家庭
  叶飞(),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8年在厦门参加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闽东独立师师长。1937年起编入新四军,历任团长、师长等职。1946年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纵队司令、兵团司令。1949年之后,任福建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1975年任交通部部长,1979年任海军司令员,1983年至199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本报特摘发《人物》杂志刊登的叶葳葳回忆父亲叶飞的这篇文章。  叶葳葳  日,在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举行了一个十分隆重的活动———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和叶飞将军铜像揭幕。菲律宾总参谋长黎耶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钱树根将军及菲华各界1200多人出席了这个仪式。5月,时任菲律宾总统的艾斯特拉达访华会见中国领导人时特别指出,中国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出生于菲律宾,任内曾经访菲,为两国友好作出了贡献。&&&&我的父亲叶飞,1914年出生于菲律宾奎松省地亚望镇的一个菲华混合家庭,我的祖父叶荪卫是中国人,祖母麦尔卡托是菲律宾人。叶荪卫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金淘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像其他人一样,成亲后就把新娘留在家里,孤身一人下了南洋。奎松省地亚望镇的周围是一大片的椰林,华人很少,叶荪卫也许是为了帮人收椰子来到这里,认识并深深地爱上了麦尔卡托小姐。婚后,两个儿子先后落地。老大叶启存。老二叶启亨,菲律宾名字是西思托·麦尔卡托·迪翁戈,就是我的父亲叶飞。叶飞5岁时叶荪卫遵守以前的承诺,带着两个儿子回到家乡,这是在1919年,他离家已经近20年了。把两个儿子送回国不久,叶荪卫就回到了菲律宾,从此再也没回来。叶飞也从此离开了父亲。叶飞对亲生母亲的感情很深,他对童年模糊的记忆是骑在妈妈的肩上,穿过大片的椰林去碾米厂。叶飞身边一直珍藏着母亲留给他的一枚并不值钱的钻石戒指和一张直到解放后才得到的照片。&&&&两兄弟一个7岁,一个5岁,就这样留在了中国,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熟悉的人也没有,连话都不通(他们从小讲的是他加碌语)。养母虽然慈爱,但很难沟通,起码开始是这样。他们相依为命,每天走十几里山路去上学。哥哥内向,凡事都能忍着;弟弟开朗,敢作敢为,遇到有人欺负,总是弟弟出头。小孩子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没过几年,他们就成了班上的优等生。小学毕业后,在老师的竭力推荐下,兄弟俩一起到厦门上了中学。四年后的1928年,14岁的叶飞先参加了中共地下党,一年后发展了哥哥,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1932年,叶飞在厦门被捕,由于没有暴露真实身份,仅以“年幼无知,误入歧途”的罪名判刑一年。当时按菲法律,叶飞应属菲籍,家中父母不知费了多少周折,终使菲律宾政府同意出面引渡叶飞。但是麦尔卡托仍然不放心,亲自坐船到中国来接儿子。这样折腾下来,当母亲到达香港时,叶飞已经刑满出狱。叶飞很快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作为革命者,一切都得听从党的安排,个人的一切早已置之度外了。叶飞克制住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之心,给母亲发了一封电报,说自己到日本去留学了,请母亲放心回国。1933年,叶飞被派到闽东,领导那里的游击队,建立苏区,从此开始了革命的戎马生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当叶飞在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的时候,菲律宾的叶家也一样活跃在抗日前线。叶飞的两个弟弟敦尼和撒牙孜都参加了抗日游击队,敦尼还是上校。母亲支持孩子们的志向,只是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这时,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个人操持全家的生活。除了在中国的两个儿子外,麦尔卡托还生育了6个子女:4个儿子,2个女儿。母亲在镇里很有影响,她有一种侠气,经常帮助别人。大女儿爱玛在家帮助母亲照料家务和碾米厂的生意。&&&&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中国与菲律宾没有外交关系,叶飞无法直接与母亲联系。但是他还是通过关系把三弟叶启东接回国内学习,在国内成家立业,启东后来成为叶飞与菲律宾家里联系的渠道。六十年代,母亲去世,爱玛给叶飞写信,说家里生活困难,碾米厂面临倒闭,希望哥哥能寄一些钱回去,帮助度过难关。这在爱玛来说是很正常的事,妈妈不在了,有了困难当然找大哥。但是对叶飞来说,却是一件十分为难的事。从参加革命的那一天起,叶飞就与家庭断绝了经济关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碾米厂再小,也是资本家的产业,资助资本家是一个原则问题,叶飞是决不会做的。但作为家中的大哥,又不能不管,考虑再三,叶飞给爱玛回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情况和态度,表示如果弟妹愿意回国,他可以负责他们的生活。此信一去,爱玛再也没回信,当然,爱玛怎么能理解呢。后来听说爱玛去做女佣,给人家当管家,供养弟妹,并支持他们上大学。为此,爱玛一辈子独身,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这件事叶飞一直挂在心里。&&&&1975年,中菲建交。直到八十年代初,在菲律宾华侨朋友的帮助下,弟妹们才第一次来到中国见自己的哥哥。他们都是菲籍。说英语和他加碌语,和哥哥交流要请翻译帮忙。当年哥哥回国时,他们都还没有出生,现在都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叶飞第一件事就是问爱玛当时是如何度过家里的难关的,是否记恨他。爱玛说开始的确想不通,为什么哥哥当了大官就不管家了,现在才明白哥哥还是想着他们的。几十年来,弟妹们都很照顾她,她也觉得很幸福。大弟敦尼是家乡的议员,二弟撒牙孜是木材商,最小的弟弟自己起中国名字:叶大兴,他曾是菲律宾外交部的外交官,任过菲驻香港和洛杉矶的领事,辞职后定居洛杉矶,自己开了个律师行。小妹尼娜是个医生,在教育部工作。尼娜早年曾寄过一张照片给叶飞,现在虽然老了,但模样还能认出来。为了详细了解家里的情况,特别是母亲去世前后的情况,叶飞还专门从侨办请了一位他加碌语翻译,可是爱玛讲的是他加碌语和英语的混合,而且她激动得老是哭,谁也听不清楚。爱玛要求回来和哥哥住,照顾哥哥,叶飞也想补偿这个为了弟妹和家庭献出了一生的妹妹,可是语言不通,生活环境变化太大,大家劝他们作罢。这次弟妹们在北京住了一周,到处看看。爱玛哪里也不想去,就愿在哥哥家里待着。弟妹们一致要求叶飞回菲律宾家中看看,叶飞同意了,但说明了自己是“公家人”,什么时候回去要听国家安排。叶飞也要求弟妹们经常回来,要他们的孩子们也回来,第二代也不要忘了他们的中国根。弟妹们这次回来明白了一件事:哥哥在中国是个大官,但没有钱,和外国的大官完全不一样。因此,他们从来不向哥哥提有关经济方面的要求,他们只是以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哥哥而感到骄傲。&&&&1989年1月,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叶飞应菲律宾参议长沙隆加的邀请,率领中国全国人大代表团赴菲律宾访问。这是他70年后首次回到这个生他养他的国度。叶飞向中央报告了自己在菲律宾的家庭情况,提出在访菲期间为父母扫墓。中央同意了,并通知了菲方。菲律宾参众两院对叶飞来访非常重视,做了特别安排。叶飞家乡的政府找到了当年叶飞的出生证和受洗的登记记录,并重修了叶飞父母的墓。菲律宾人、华侨和菲华混血儿都把叶飞看做是他们的一分子,是他们的骄傲,为他们增了光。&&&&1月29日,叶飞和女儿在王英凡大使夫妇的陪同下到距马尼拉70公里的地亚望镇为父母扫墓并会见亲友。地亚望镇地处半山区,在漫山遍野的椰树林中,风景十分美丽。叶飞一行先到二弟撒牙孜家。叶飞出生的故屋已经拆掉,只有二弟还住在镇里,因此到二弟家就象征着回家。之后,大家一起前往墓地。那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全镇的人都出来了,还有不少从马尼拉来的,都想亲眼看看这个本地出生的中国将军。叶飞身穿白色西服,带领全家大小一起向父母的墓碑三鞠躬,并敬献了一大束黄玫瑰。叶荪卫的碑文是中文的,麦尔卡托的碑文是英文的,这是一个菲华混合家庭的特征。70年后重归故里,来到父母的墓前,已经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儿子为父母做的只是献上这束花。&&&&叶飞对菲律宾的访问引起了轰动,他成了在菲律宾知名度很高的象征中菲友谊的中国领导人。日,叶飞在北京病逝。菲律宾驻华大使向叶飞的家属转达了菲律宾参、众两院议长的问候,高度评价叶飞对增进中菲两国关系所作出的贡献。菲华商总和地亚望镇考虑要做些什么来纪念这个把一生献给祖国和事业的战士。镇理事会通过决议,把镇中心公园命名为“叶飞将军纪念公园”。菲华商会出资在公园里树立叶飞将军纪念铜像,并捐赠了第2000个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将命名为“叶飞学校”。&&&&此时,叶飞在菲律宾的弟妹只剩下年老多病的爱玛。敦尼在叶飞访菲的第二年去世,尼娜1995年在菲去世,撒牙孜1996年在美国女儿家中去世。启东在泉州家中病重,家人甚至不敢把哥哥去世的消息告诉他。启东和哥哥的感情最深。1998年初,叶飞在厦门因病回北京,启东到机场送行,回家之后就中风,病重不起了。兄弟俩一起生病,息息相通。直到一年之后,家人才慢慢告诉他,其实他早已猜到了,于是面向墙壁,默默地流眼泪。因此,定居在美国洛杉矶的小弟弟大兴又一次出面操持这件事。大兴早年是个外交官,哥哥病重时,他曾代表海外亲属专程回国探望,但那时哥哥已经神智不清了。叶飞去世后,大兴没有能够再来北京。他以叶飞家属的身份着手为地亚望镇的纪念活动工作,并为这位叶家最有成就的一员撰写碑文。他参考了国内官方的生平,按国外习惯作了改写,并冠以题目:“中国的英雄,地亚望的儿子”。&&&&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公园、铜像、学校都已建成,一切就绪。日,隆重的揭幕仪式如期举行,地亚望镇在11年后又一次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整个地亚望镇热闹非凡,所有的老百姓都认识叶飞将军,他们欢迎叶飞的归来,认为这是全镇的骄傲。这一天,所有的演讲都围绕着一个主题:中菲两国的亲戚关系,中菲两国一定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人民日报海外版》 (日第五版)
主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第五版 华侨华人·华埠脉搏
镜像: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叶飞诞辰102周年 听将军子女讲述“叶式家风”-闽南网
叶飞诞辰102周年 听将军子女讲述“叶式家风”
来源:泉州晚报
  &日前,泉州、南安两级信访局组织党员干部到叶飞故居和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叶飞展馆参观学习。(市纪委 供图)
  &&现在回忆起父亲,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立下的铁规&&&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父亲这般要求后,我们都遵照他的嘱咐,靠自己的本事生存。& 5月7日是叶飞将军诞辰102周年。在诞辰纪念日前夕,记者采访叶飞长女叶小楠时,她深情地说:&正因为这份坚守,我们活得很轻松、很自在。&
  &循着叶飞子女们的讲述,记者驱车来到福建省金淘镇占石村,走进叶飞故居以及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怀着崇敬的心情,去了解叶飞将军艰苦朴素的革命生涯和良好的家风传承。
  &【人物名片】
  &叶飞(1914年-1999年) 祖籍福建南安,生于菲律宾吕宋岛奎松省,5岁随父回到祖国。14岁加入共青团后,便开始了革命战斗生涯,并于1932年3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建立不朽功勋。新中国成立后,叶飞同志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福建省省长、省委第一书记、交通部部长,以及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
  &得雅号&拒腐蚀将军&
  &随行的博物馆馆长陈德勤说,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创业的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的日子里,叶飞同志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待人诚恳,公道正派,严于律己,艰苦朴素。
  &陈德勤向记者讲起叶飞&拒腐蚀将军&这一雅号的由来。1992年秋,一位港商老乡想捐赠一辆奔驰600小车给叶飞。叶飞知道此事后谢绝道:&国家给我什么车就坐什么车。&那位乡贤获悉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说:&还是老样子!&1994年初,一位杂志社记者请叶飞去深圳参加某公司奠基典礼,说用于剪彩的金剪刀价值5万元,剪了彩即送给首长。叶飞说:&50万元我也不去!&他还抄录了毛泽东赞扬好八连的诗中的&拒腐蚀,永不沾&送给前来叶家的说客。
  &同子女&约法三章&
  &叶小宇是叶飞的长子,他回忆起父亲请吃一顿饭的故事: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叶飞有一次赴南京调研,利用工作间隙,召集他担任新四军师长时的老部下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军区一位领导听说后,当即表示&饭到军区招待所吃&、&由军区包了&。叶飞得知后,不容商量地说:&我请老战友,怎么能让军区包?&他坚持自己掏钱请老战友们吃了一顿名副其实的便饭。
  &在叶小宇的记忆中,当时发放布票、粮票时,父母亲始终坚持跟大家一样,&别人是多少,我们就是多少。父母从来没想过用他们的权力多拿一些。&除了自身作风清廉,叶飞还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子女&不搞特殊化&。
  &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出国留学潮&、&下海经商风&、&与海外拉关系热&的现象。考虑到自己分管侨务工作和在侨界的影响,叶飞和孩子们&约法三章&:第一,立足国内成才,不一定都要到海外求学;第二,不得利用父母的关系下海经商谋利;第三,不准因为私利与华侨、外籍华人拉关系。&当时,海外求学是社会潮流,我也曾萌生去海外留学的念头。但一想到父亲的&约法三章&,便取消了这个想法。&后来,叶小宇成了一名记者。
  &叶飞三女儿叶葳葳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边远的青海省海西自治州德令哈,她满怀委屈,给父亲写了一封信:&我分配了,到青海。&不久,叶飞让人转交一本马恩选集给她,书里夹着一封父亲写的信。&你现在毕业了,要走上工作岗位了,青海虽远,没有新疆远,地势高,没有西藏高,那个地方既然有人工作生活,那么你也行。&听了父亲的话,叶葳葳坦然地收拾好行李,去了青海。
  &&父亲总说,国家给我的待遇,那是工作需要和我对革命的贡献,你们不要享受。&叶葳葳记得,小时候和兄弟姐妹都不能坐父亲的车。在家里,从姐姐到弟弟,都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叶小楠回想当年,自己欲申请调到厦门工作时,除了&约法三章&外,父亲还另外提了两个要求:&一是听从组织分配,二是不能去与我有关的任何单位。&
  &&叶式家风&三代传承
  &几十年来,&叶式家风&得到传承延续。南安市金淘镇党委书记黄立新回忆说:&多年前,叶小宇驾驶一辆老式轿车回家乡时,我看到破旧的车窗上还贴着胶布。叶小宇、叶小崎回来后,拒绝接受当地官员和商人宴请,直言就想在家吃地瓜粥&&这些,完全颠覆了我以往脑海里设想的高干子弟形象。&叶飞将军的孙子叶海兴,黄立新也接触过3次,&是很实在的一个年轻人,现在从事传媒工作&。
  &叶小楠的女儿初中从北京转学到当时的厦门八中(即现在的厦门双十中学)时,因不适应学习环境而中考失利,没能考上本校高中。叶小楠宁愿让女儿读一般高中学校,也没有动用个人关系。她说:&&走后门&在我们家族是最没出息的事。孩子们的路要靠自己的本事来走,而不是靠父辈的关系来走。&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叶飞教导他的子女们&不可以利用父辈的关系&,这既是严格要求,更是殷切关爱。&委党校副教授林常颖认为。(&记者 许雅玲 通讯员 庄志阳 陈曦妮)
情人节不虐狗,单身福利放送,让你一饱眼福。
48小时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飞 海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