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体推进区域教育部2018年教育改革革

||||||||||||||||
当前位置:&&&&&&&正文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在课改瓶颈上发力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区域推进课堂改革透视&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因三国东吴古要塞――“西塞”而得名。往昔,西塞山区教育曾有着辉煌的成绩,但随着全市教育体制改革,接收厂矿学校,上收农村学校,全区教育薄弱的面被摊大。如何缩小校际差异,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西塞山区教育局领导班子要破解的难题。经过研究分析发现,造成学校办学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尽管与办学历史、办学条件等“硬件”有一定关系,但主要是教师教育观念、创新意识以及课堂教学方式等“软件”问题。局长彭晓凌认为,面对这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待解难题,需要重新回到教育的原点来寻求破局,这个原点就是教育最微观的领域――课堂。经过反复调研论证,西塞山区整体推进“新课堂”教学工程,全面打造“新学校”特色工程,科学实施“新教育”管理工程的“三新”战略正式启动。
  教师走出去,经验请进来
  虽然教育局领导班子认识到了课堂改革的必要性,但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不能用高压政策,必须让教师明确先进教育思想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中剔除落后的教育方法,落实新的教育理念。
  西塞山区教育局着眼长远,整体布局,逐步确立了以区域整体推进课堂改革的思路。用“以生为本”来转变教学理念,以学习培训来改变教学方法,以建章立制来护航课改,以多种行动方式来落实课改,以检查考核来督促课改,确保课改顺利推进。
  推进课改之初,区教育局在全区教师暑期培训中,开设“新课堂、新师德、新师能”培训周,开展“我们的教育是为了谁”的思想大讨论,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全区教师基本树立了新的课改教育思想。而全年4500余人次高密度、高强度的学习培训,使全体教师重新构建了科学的教育观、课堂观、评价观。
  找准着力点,夯实落脚点
  为整体推进高效课堂改革,西塞山区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新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分校包片制度,每月召开课改工作碰头会,总结前期工作,研究部署下步工作。区教研室专门成立西塞山区课改名师工作室,打造全区互联网基础上的导学案交流互动平台,为全区课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以大校带小校,城区带农村,在全区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全面铺开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课改工作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整体推进。
  从2012年9月起,教育局要求各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校本教研活动,通过上研讨课、示范课、过关课,务求各校每位教师都参与到课改中来。为转变校长办学理念,督促校长深入思考和适时促进各校课堂教学改革,全区开展了每月一聚的“校长沙龙”活动和每天一篇“教育反思日记”展评活动;制定了机关领导干部进学校听课制度;组织开展每两个月一次的全区课改普查式听课活动;教研室每月到各校上诊断课、听课评课,提高教师对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操作水平。
  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
  区域整体推进“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道路。课改的质疑声、反对声、消极、回潮现象时有发生。但这并没有动摇教育局推进课改的坚定决心,解决问题远比回避问题更能推动本区教育的发展。
  教研室每次组织课改研讨活动都要带着“四个什么”来设计和讨论,即是什么(问题)、为什么(原因)、做什么(路径与方法)、要什么(效果)。他们采用普查式听课、巡查课堂、下校调研、与教师座谈等方式发现问题,将此作为课题来研究,在研究实践中解决问题。对部分教师反映中学的课改难于小学的问题,教研室对全区中学进行了课改调研,收集到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组织了“西塞山区初中小学新课堂教学衔接问题教师沙龙研讨活动”,通过学校之间、学段之间互教互助,较好地解决了初中教师对课改的疑虑、困惑。
  教师满堂讲;或教师自己不讲,而让学生满堂讲;或整节课都是讨论、展示,这些是西塞山区课改初期的典型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理解新课堂理念,更不会新课堂模式的操作。为此,教育局组织了多轮新课堂案例培训,提出了易于操作的“6+3”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们通过“学模”、“仿模”逐步掌握新课堂教学方法,并进一步做到有模而不唯模,在深刻领悟和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达到“出模”。
  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
  现今,通过近两年的区域性新课堂改革,学校的教育内涵得到提升,全区中小学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发展态势。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在转变,专业素养在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了,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黄石十中校长林育国谈起新课改感慨地说:“从教三十年,在薄弱学校的经历使我一直思考两个问题:其一厌学的学生为什么越来越多,其二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为什么高分低能,基础教育应如何改革。西塞山区推进新课改,使我看到了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希望。我校推进新课改以来,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办公室里聊天做私事的老师也忙着教研‘充电’了。”
  虽然西塞山区课改是整体推进,但不是一刀切、同质化。局长彭晓凌主张推出更多思想型校长、个性化学校。马家嘴小学的“反转课堂”,沿湖路小学的“生智课堂”,民主街小学的“四生课堂”,十七中的“三步九段循环课堂”等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在课改路上执着前行,西塞山区正接受着未来的检阅。(通讯员&刘鲲 黄小虎)
  《中国教育报》日第6版
】【】【】【】【】【】
{编辑:张贵勇}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如何整体推进区域教育改革?
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整体推进区域教育改革?
浙江教育报:如何整体推进区域教育改革?
&&&&&&&& 核心提示:
&&&&&&& &基于学生发展的区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区域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从区域内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出发,系统设计、综合推进区域教育改革。项目设计了区域管理改革、发展性评价、学校领导与管理、学与教改革、区域学生支持体系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等6个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子项目,以此整体推进区域教育改革,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 聚焦问题:
&&&&&&& 在基础教育发达的地区,教育的需求已经从&有书读&转向了&读好书&,从外延式的扩张转向了内涵式发展,实现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同时,区域的教育改革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 一是基础教育实践对学生发展的真正关照还不足,学生发展的视角常常缺失。如很多区域的教育发展非常强调校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但较少考虑校长和教师的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联系。很多规划的制定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重视制度与规范,忽视人的能动性。
&&&&&&& 二是很多教育改革还缺乏系统整体的视角。
&&&&&&& 三是在制度与管理、行政与业务人员的素质、科学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上都亟待改进。区县各教育行政部门与专业部门在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部门间的协调上存在不足,难以发挥除学校教育外其他途径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以下简称《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要落实《纲要》精神,实现国家对区域教育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目前区域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形式,而综合改革、制度创新是解决区域教育改革走向纵深发展的关键。
&&&&&&& 所谓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是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以管理与制度改革为重点,以科学技术为保障,在区县政府的主导下,整合教育系统内外资源,系统设计改革方案,整体协同推进教育改革。
&&&&&&& 我们要更全面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质量的内涵,明确在以区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区县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中的价值和改革思路,通过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改变教育质量衡量标准单一、教育系统过于重视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相对封闭、管理制度缺少活力、区域内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释放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 一、明确改革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 《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育人为本&落实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教育工作的成效应该体现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教育质量的根本表现就是学生的发展水平,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的发展应该成为检验各类教育工作者和各层次教育机构价值和贡献的标准。
&&&&&&& 关注学生的发展,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完整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学业方面的发展,也包括非学业方面的发展,如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人际关系、社会适应、自我意识发展、生活幸福感等。学生非学业方面的发展对学生一生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学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一生的重要保障。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生的发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认知、学业、人际、适应等方面的发展速度、程度都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和需求,教育既需要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要兼顾部分学生的特殊发展需求,为所有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 二、确立改革依据: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青少年有重要影响的三大成长环境出发厘清改革思路
&&&&&&& 教育的本质是为一个学生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学生的发展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因素等。目前区县对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的关注更多在学校层次,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区县有责任和能力使三大成长环境形成合力,为儿童青少年和谐发展服务。
&&&&&&& 就区县教育系统而言,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因素对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家庭、学校、区域教育系统。家庭是影响学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学校是发挥教育作用的主阵地;区域教育系统通过宏观调控和整合资源对学生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目前,区县对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较为重视,区县教育系统主要通过政策和制度为学校及教师提供服务和支持,间接影响学生,一般不直接为学生发展服务。
&&&&&&& 我们要改变这种现象,区域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学生支持性体系直接影响学生,比如教育和帮扶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由学校独立去做往往没有资源和能力,如果由区域来直接承担就可以整合区域内外、教育系统内外各方力量。区域还必须从整体上设计,帮助区域内每一个家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为孩子发展提供助力。
&&&&&&& 正因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且这些因素之间还会互相影响,因此,如何发挥这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让学生最优化发展是区域教育改革必须思考的课题。
&&&&&&& 三、做好顶层设计: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区域教育改革
&&&&&&& 区域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单元。按照我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由区县级政府主管。通过区域教育改革的整体性推进,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 区域整体推动意味着要在区域层面整合内外部各类资源,通过多方联动、整体改革实现促进学生真实、全面发展,进而达到提升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目标。区域教育系统内部主要涉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业务部门和学校、教师及家长,这些部门要相互协同,共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教育系统内部要做到管理协同、家校协同、学科协同、学段协同及学校之间、学区之间的联动;要在区域层面整合各种外部资源,如共青团、妇联、公检法系统、医院等,还可以引入高校或者&智库&,通过这些力量多方联动、整体设计、分工协作、合作创新,真正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区域教育质量。
&&&&&&& 四、明确行动路径:以区域管理改革为实破口
&&&&&&& 区域教育职能部门的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到自身工作开展的效率和效益,也影响到学校和教师能否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区域教育管理体系改革非常重要却又长期被忽视。区域教育要整合各种资料,协同创新,首先要进行区域教育管理体系改革。以区域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可以对区域其他各项改革创造条件,使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区域管理体系改革应该通过行政和业务部门的服务职能转变,促进各层面管理工作的有序衔接,建立起资源的协同整合、互助共享、共同进步的工作模式和保障制度,真正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服务导向的教育管理新体系。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上级的教育政策和地方的实际情况之间进行必要的协调,制定适应本区域教育现实的教育政策。
&&&&&&& 五、科学技术保障:以评价改革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为基础
&&&&&& 提高管理和教学的科学化水平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决策和管理方式必须向科学化方向转向:采用科学方法、依据客观的数据准确地把握教育实况,促进教育管理工作在目标设定、过程实施与反馈、结果监控与评估上的科学性。
&&&&&&& 教育评价改革是开展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区域的教育评价系统,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引领和制约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深处其中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确立与之相符合的观念和行为。良好的教育评价对其他改革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评价区域、学校、教师的最重要指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和进步的程度,需将各方人员在服务教育改革、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纳入考核评价指标。应该重视起点、关注过程,聚焦于促进学校和教师改进,用客观、科学的数据准确地评价教育发展现状,从而使评价助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
&&&&&&& 充分吸收和应用前沿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是提高综合改革成效的关键。区域教育信息化能有效地提高区域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区域综合信息化平台及其动态数据库的建设,可以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持续收集关键信息,实现教育信息的整合与集成,破解&信息孤岛&的困境,引导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校长、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综合分析和把握教育事业发展状况,降低管理成本与决策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将有更大作用,前提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数据信息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并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应用于教育实践。
&&&&&&& (项目组主要成员为边玉芳、王昌海、李小红、赵德成、马利文、张生,项目自始至终得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的指导。)浙江安吉县教育局长宋焕新谈区域教改推进策略_网易教育
浙江安吉县教育局长宋焕新谈区域教改推进策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安吉:美丽学校渐成乡村一道风景
——浙江省安吉县教育局长宋焕新谈区域教改整体推进策略
安吉县递铺小学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探究活动。 (资料图片)&
  地处浙西北的安吉县被誉为沪杭后花园,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曾让安吉捧回了联合国人居奖,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然而,对于地处长三角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高地的安吉来说,教育内部的环境却并不理想,师资质量不均衡,生源流失严重,与周边教育发达地区形成了不小的差距。
  完全照搬先进地区的经验显然行不通,名家特色也不可能原样移植到教师身上。于是,一场立足自身内力提升的区域教改探索在安吉试水。结合当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安吉响亮地提出了“美丽学校”的创建目标,依托“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美丽班级建设”三项工作整体推进,实施全方位的区域教育改革。如今,美丽学校正逐渐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区域教改应立足于自身内力提升、全体教师发展和现有体系完善
  记者:安吉在推进区域教改的过程中是如何确立突破点和抓手的?
  宋焕新:对处在长三角这样一个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高地的安吉县而言,从内部条件来看,师资质量不均衡、生源流失严重,学校发展参差不齐;从外部条件来看,对比周边教育发达地区有差距,对照教育现代化水平的要求有距离。因此,安吉教育部门对推动教育改革的渴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决心显得更加强烈。
  早在2006年,安吉县教育部门就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校长和教师的管理经验、教育理念及业务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在整体推动区域教育改革上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完全照搬先进地区的学校经验行不通,名师、名家的特色也不可能原样移植到教师身上。于是安吉县开始了立足于自身内力提升、立足全体教师发展和现有体系完善的区域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尝试。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安吉县教育局结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美丽学校”创建目标,以教育“三项推进”工作为载体,实施全方位的区域教育改革,主要包括:推进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以满足和促进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开发;推进以加强学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的“美丽班级”创建。
  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美丽学校”创建工程的重点。我们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我们力推的模式,不仅因为它有成熟的理论依据和符合新课改的现实要求,还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诸多成功的实践案例和有型的操作程序。
  教育改革的推进决定了曾经有效的模式也要不断创新、完善和升级
  记者:以一种整体推进的方式确定工作目标时,是否会产生“一刀切”的现象?
  宋焕新:当前很多人对模式有一种误读,认为模式是僵化的、机械的。也正因为如此,整体面上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这一做法在起始阶段也颇受质疑。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的,都有适合事物发展的恰当方式。在一个良好的模式指导下,有助于你完成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技术证明它是有章可循,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我们教学改革所着力探索并追寻的有效模式;是艺术说明它又是具有创造性的,要在一定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完善、推陈出新。社会的变化发展和教育不断改革也决定了有效的模式也是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和升级。
  月会、月督、月评的推动机制保证改革可控与可操作
  记者:新的教学模式能否真正改变传统课堂的状态,能否真正被教师熟练掌握并有效利用?
  宋焕新:在整体推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言而喻,成功既取决于包括教育局、学校和教师在内的所有教育人勇于改变的决心、自觉承担的责任和胜任新模式的能力,又取决于改革过程的精心策划和有序推进。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推广前期,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高效有序开展,县教育局层面思想高度统一,全面动员,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凝心聚力,确保教改强势推进;实施一月一会议、一月一督导、一月一评价的推动机制,有效保证改革的可操作性和可控性。
  中期完善阶段采用行政推动加专业引领。一方面,县教育局通过制定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努力调动学校及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积极性,将教改工作纳入名师、名校长评比条件,改革中小学抽测办法,出台实验学校准入淘汰机制、实验学校经费奖励机制、重点高中奖励招生等政策,为参与教改学校及教师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依托教育科研中心加强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进一步细化完善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引领。
  在推广后期进一步强化专业引领,将从实验学校中精选部分学校建成教改实验基地,将教科研课题细化,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操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研究,建立学校问题解决机制。
  大面积推进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可靠路径
  记者:大面积推行这种“小组合作学习”遇到了哪些操作上的难题,你们是如何破解的?
  宋焕新:我们之所以大面积推行模式,一是当前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创新课堂所需要的表现力,致使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效率低下;二是安吉教育的财力和地缘状况也决定了没有招聘更多优秀教师的实力,也无法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实现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是农村地区师资质量普遍不高,孩子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
  我们努力探寻并着力推广一种简易实用、可操作性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模式,并着力形成广大教师围绕这一核心模式参与研究的氛围,着力构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成长机制,以迅速提升全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全县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之初,我们在理清自己的教学观,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为我县“以生为本”理念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外,还充分吸取诸多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尤其结合我县昆铜中学的成功实践,着重解决了诸如班额大能不能搞,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办,尖子生如何培养,如何突显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特点,教师教学个性如何发挥,教学进度变慢如何看待等诸多问题。
  在操作技术层面,我们紧紧抓住“导学案编制、小组建设、小组评价体系建设”三个关键点来进行突破。
  三项工作整合推进,三项督学分期跟进,三项指导分工推进
  记者:在推进区域教改中,您认为安吉有哪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下一步又将在何处发力?
  宋焕新:安吉县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美丽班级建设”三项工作,表面上看似三个孤立的不同项目,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推广却使这三项工作自然而然地凝聚成一个整体:课堂教学立足小组合作学习,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展示以小组活动为单位来普及评价,美丽班级创建又是以美丽小组的创建为基础。这使三项工作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契合点——小组建设。因此小组建设是安吉教改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喜人成果的一个核心要素。
  教育督学中心是我县为配合教改而专门成立的一个部门,主要负责对各校三项推进工作进行定期和随机督查,助推各校“三项推进”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并引导各校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督学中心全力开展的“专业督查”、“随机督查”、“重点督查”三项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科学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保障作用。
  一直以来,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落后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僵化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有效整合教研、师资等各种资源,通过特聘专家团队打包指导、临聘专家重点指导、本土专家合力指导等方式,着力推动学校管理者、教师的素质提升,为保障我县教改学校管理人员、教师、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业务能力水平能跟上区域教改的步伐起到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三大核心技术;建立问题解决机制;完善校长教改领导力提升机制;落实发挥本土专家资源库作用,着力解决变式研究;强化结对帮扶机制;整合三大工程,发挥体系整体效应;深化家校共育机制,营造课改良好氛围;深化课改向普高推进,以进一步加快我县区域教改的推进进程。(记者 叶莎莎)
&&& 《中国教育报》日第5版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抱歉!由于 zhouguojun 的隐私设置,您不能访问当前内容金山区整体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情况
发表时间: 09:40&&&&
浏览次数:160 次&&&&
字号:&&&&
日,金山区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大会隆重召开。金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会上解读了《金山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年)》,明确了至2020年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任务,提出了具体的推进措施与策略,标志着金山区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作为上海市整体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七个试验区之一,金山区通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坚持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先行的原则,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突破发展瓶颈问题,着重建立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区域教育发展内涵。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激发教育活力,不断深化区域教育综合改革
金山区认真落实《金山区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年)》,按照时间节点认真推进方案中提出的6个方面16项改革项目,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的成效。
1.坚持立德树人,推进全面育人机制建设。加强学生德育,推进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开展《金山情》主题教育课程调研,指导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金山情》主题教育中。深化体教结合工作,制定《大课间活动指南》,开发沙排、OP帆船等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提升学生艺术人文素养,5所学校组建民间印染校际联盟,探索青少年民族文化培训新模式;完善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团工作机制,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
2.促进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推进教育组织机构变革,充分利用区内外教育资源,深化委托管理、组团发展、校际联盟、合作共建、学区办学、集团办学六种发展模式,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整合区域教育资源,丰富家校合作的内涵与形式,积极推广朱泾地区、亭林地区的家校联盟优秀经验,以金山区家庭教育促进会为平台,开展以四季为主题的&宝贝去哪儿&系列活动。建立金山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确定3个市级、78个区级、39个校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形成市、区、镇、校四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3.深化课程改革,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制定《区域落实学科课堂教学五环节的实施意见》,修订各学科&课堂教学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一校一品&星级校本课程评定。成立以两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为引领的南片、北片高中学校共同体,共同研究高中教育改革举措。推进幼儿园&田野课程&建设,开展幼儿园田野活动实施的现状调查,整理&田野课程&经典活动。开发协作式综合实践区域课程,编写了三年级各学科教学目标和拓展型综合活动课程,完成了小学专题教育渗透内容活动设计。
4.对接区域发展,提高服务区域发展水平。创立职业教育多方合作模式,完善职业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强化区域职业集团功能,建立区域人才信息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双向互聘制度,扩大校企、校校、学校和行业合作的范围。促进终身教育常态化发展,完成街镇数字化学习平台试点,启动&乐学金山微信课堂&;围绕&民俗文化进课堂&的金山特色,开发了10门区域特色课程;完成4个街镇老年学校标准化建设,完成市老年教育能力提升计划;廊下镇&15分钟学习圈&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举行了&15分钟学习圈&试点成果现场观摩会。
5.深化人事改革,激发教师队伍发展活力。高端人才培养成效明显,启动第二届&领军校长&和&拔尖教师&培养项目,举行两场&领军校长&个人办学思想研讨会;成立王林琳工作室和袁晶晶工作室,启动&金山区名校长工作室&,发挥特级教师、特级校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启动第六届&明天的导师&工程,评选出首席教师9名、学科主持人15名、学科导师58名、青年骨干教师240名。引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调研、分析我区教师情况,初步制定金山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6.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完成所有公办学校章程制定、核准、网站公布等程序,成为首批完成的4个区县之一。推进学校制度建设,学校以章程为核心对学校制度进行了系统修订。推行学校聘用法律顾问制度,公办学校聘用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开展依法治教示范校评选,1所学校成为&上海市依法治校标兵示范校&、5所学校成为&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二)落实改革任务,深入推进市级教育改革项目
1.乡村教师计划落实情况。认真研究《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实施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金山实际情况,制定《金山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实施办法》。成立金山区推进《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做好经费保障,切实落实文件精神。
2.&五项标准&落实情况。成立金山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金山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规划》,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配套措施,推进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制度保障,将&五项标准&融入《金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制定年度重点工作推进表,推动项目落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市级下达资金及区县财力,确保教育基本建设、综合改革等项目投入分年、足额落实到位。
3.学生德育和身心综合素养推进情况。开展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研究,制定《金山区德育课程一体化研究实施方案》,确定6所学校为试点,以语文、思政(品社、思品)两门学科为试点学科,形成了《语文学科一体化育德指导方案》、《政治(思品、品社)学科一体化育德指导方案》,定期开展跨学科、跨学段的教研活动;成功申报建设上海市历史学科协同创新基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创建活动,39所学校成为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占学校总数的80%;举办学校心理辅导初级培训班,开展沙游治疗工作坊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水平。推进体教结合工作,确定39所学校和7所体育俱乐部为年金山区业余训练项目布局单位,布局项目达到27个;承办2015年全国少儿毽球比赛,我区代表队荣获一金三银两铜的历史最好成绩;举行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启动仪式,确定了男女12个组别共260人的首批精英队队员名单,开展为期8天的足球冬令营活动;启动校园足球周末训练营工作,组织开展校级足球联赛,我区校园足球精英训练营U15精英队的7名队员入选了50人的上海市精英训练营,将赴意大利进行比赛交流。
4.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情况。制定《金山区关于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至2017年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推进思路。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开展朱泾初中学区、蒙山教育集团推进工作专项调研,系统总结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经验。在小学试点学区化集团化办学,2015年8月成立朱泾小学学区、第二实验小学集团、金山小学集团、海棠小学集团。金山区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经验在《文汇报》、《新民晚报》、《上海教育》、上海广播电台《教子有方》栏目进行宣传报道。
5.&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推进情况。制定《金山区&新优质教育&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明确至2017年&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路径。在推进第一轮&新优质学校&项目共同体建设的基础上,启动第二轮&新优质学校&项目共同体建设,八个项目共同体制定第二轮项目工作方案,以项目研究为抓手,聚焦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要素开展改革实验,聚焦突破解决学校发展中的瓶颈与问题,通过共同体资源优势,努力形成&两个机制&,即形成学校自主发展机制和学校集群发展机制,着力探索教育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举行主题为&合作共享、同创优质&的金山区&新优质学校&共同体工作推进会,系统总结&新优质学校&工作经验,探索区域推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模式。
6.小学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推进情况。以研讨展示推进项目研究,继续推进&兴趣习惯&的培育,围绕&自主性游戏&、&让孩子的学习更自主&等主题开展了跨学段教研活动。以案例梳理提炼项目经验,组织各学校梳理&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案例、论文,完成&第二轮游戏活动方案设计评比&工作。以信息技术助推项目深入,进一步加强&金山区校本课程网&建设,丰富区域共享课程,进一步完善&金山区小学生学科基础素养综合评估电子平台&操作系统。以开放活动形成项目共识,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取得家长、社会的理解和配合,共同做好小学教育与幼儿园的有效衔接。以部门合作共推项目开展,联合区域家庭教育讲师团、早教中心,开展30场科学育儿系列讲座,合力引导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以点带面推进项目延伸,着手编写语数英三门学科的《学科基础素养综合评估操作手册》,非考试类学科继续围绕指标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由此建立模型、编制量表。
7.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情况。开展高中多样特色发展调研,明确学校多样特色发展方向,每所高中立足学校传统与优势,形成学校多样特色发展方案,所有高中都形成了特色发展项目。枫泾中学、上师大二附中、亭林中学成为首批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学校,制定了学校特色创建三年规划,举行上海市推进特色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枫泾中学审美素养培育特色展示活动。上海枫叶国际学校成为上海市普通高中国际课程班试点学校,民办交大南洋中学成为第二轮上海市民办中小学特色项目创建学校。
8.中高职贯通和&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情况。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自2012年开始进行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开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首届招收30人,现有学生131名;2014年列为首批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学校,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首届招收40人,现有学生81名。上海食品科技学校自2014年起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设置汽车应用技术专业、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共4个班级,在读生93人。石化工业学校作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首批试点牵头单位,自2012年起开始了数控专业的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工作,计4个班级126人,其中2个班级83人已完成全部课程并考核,平均取证率91.7%;食品科技学校2015年招收食品生物工艺专业(食品安全与检验方向)双证融通试点班级1个,共计35人,学生应达到本专业中级工的要求。
(三)完善工作机制,切实保障教改工作顺利推进
在推进落实教育综合改革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全区各单位、各部门加强协调,落实责任,形成合力,为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金山区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建立由区领导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各街镇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具体负责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工作。同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具体管理、协调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改革重大问题,明确推进的工作思路与发展举措。
二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明确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凝聚教育改革共识,形成部门协调机制,全力支持、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共同推进教育健康发展。根据制定的《金山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推进细化表》,明确每项改革项目的主要内容、时间节点、责任主体,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保障每个改革项目能够顺利推进。
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在每年预算中,对教育综合改革经费实行单列,明确教育改革项目年度的推进目标、主要举措和经费预算,保障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顺利推进。
四是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充分发挥金山区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重大教育改革任务会商机制,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把握改革方向,做好顶层设计,提高决策水平,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团队,开展&城镇化背景下区域教育治理的金山模式&项目研究,分主题进行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努力形成金山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五是建立推进评估机制。明确改革项目推进年度目标和季度目标,实行网上填报制度,扎实推进各项改革项目。开展教育综合改革专项检查与评估,将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到各部门的年度考核之中。开展重大教育改革决策稳定风险评估,确保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问责制度,对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部门或个人实行问责。
二、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均衡发展水平还需提升。尽管这几年金山区积极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但城乡学校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部分镇上学校学生持续减少,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大都搬迁至石化、朱泾两个城区,部分学校随迁人员子女人数已经超过本市户籍人数。
2.学校发展活力尚需激发。现代教育治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自主权还未真正落实,一些学校主动借助社区、家庭等资源提高办学水平的意识还依然薄弱。目前实行的教师绩效工资,主要是按照身份进行发放,甚少体现教师的工作能力与效果,造成部分学校教师缺乏工作积极性,不能体现绩效工资应有的激励功能。
3.师资建设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金山区教师流失相对较多,其中优秀骨干教师占比较大,另外优秀教师招聘困难,新进教师总体水平与周边区县还有差距。同时,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学科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数量不足,全区特级校长、特级教师、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比例偏低,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缺少领军人物的支撑;还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在视野、理念、教学能力上不能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培养目标的需要。
4.科学育人模式有待探索。由于各种因素(人才选拔制度、家长观念等)影响,还存在重育分、轻育人的现象,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还不够平衡,创新素养、实践能力有待提升,减负增效工作还需深入推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使教育回归&育人&本源,还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建立一套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引导家长、学校、社会对正确的质量观和成才观形成共识,真正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5.资源整合机制需要完善。金山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金山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加强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深化&金山情&区域特色,让学生有更为丰富的学习经历,是教育综合改革重点破解的一个难题。
(二)推进的主要建议
1.进一步加大市级职能部门的支持力度。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整体工程,需要市级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需要突破一些瓶颈性问题,在某些政策方面需要进行配套与深化。如金山区拟在绩效工资方面进行改革,完善薪酬工资制度,探索教师从&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引导作用。这些改革需要市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区域解决一些突破性问题与难题时,能够给予政策上的帮助和支持。
2.进一步加强综合教育改革的指导力度。一方面,希望市级教育综合改革专家指导组,对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上进行指导,使各项改革项目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希望加强市级统筹力度,一些改革项目,如果在试点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可推广的经验,市级职能部门尽快拟定统一的规定和意见,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避免因政策上的不统一造成推进困难的现象。如在绩效工资中,在明确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能否确定相应的高中学段教师、学前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比例,便于区县操作。
3.进一步加大教育综合改革的投入力度。推进教育综合改革项目,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保障。建议市政府、市教委每年设立教育综合改革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推进,同时对区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特别是对远郊地区在资金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在下阶段工作中,金山教育将按照&让课程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习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教育发展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聚焦当前金山教育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和问题,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促进均衡发展上取得突破。一方面,善于借用外力,紧紧抓住农村教育综合帮扶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利用徐汇区、长宁区等市中心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委托管理、合作共建、委托承办等方式,借用市区先进的教育理念、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我区学校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利用本区之力,发挥本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效应,通过校际联盟、组团发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等方式,创新学校办学模式,搭建校际交流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学校文化共建、教育教学互助,逐步实现让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都优质的目标。
二是在整合教育资源上取得突破。进一步形成部门合力,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将区域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体验。同时,各学校的资源也逐步向社区开放,实现社区、学校等各种教育资源的无缝对接。继续深化体教结合、医教结合、文教结合工作,推广体教结合、医教结合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与文联、文化机构的联系,努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教结合工作模式。
三是在激发教育活力上取得突破。在激发学校活力方面,进一步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给学校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努力构建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在激发校长活力方面,实施校长年薪制,推动校长任职资格制度,着力发挥校长的专业引领作用,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倡导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在激发教师活力方面,改革现有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探索教师从&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四是在提升治理能力上取得突破。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教育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立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推动教育公共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探索管、办、评分立联动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政府承担管理职能,学校进行自主办学,学校评估由中介机构承担,减少行政对学校的干预,让学校集中精力办学。坚持依法治教,发挥学校章程作用,以章程为依据完善学校管理规划、制度、规定等,形成学校完整的依法治校制度体系。发挥&金山区家庭教育促进会&等社会组织作用,指导学校家委会建设,逐步形成学校全方位开放、家长多层次参与的家校互动合作机制。
金山区将在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结合金山区正在推进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努力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形成&金山经验&,充分发挥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区县试验田作用,为推进国家、上海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奉献&金山智慧&。
附件: 金山区政府整体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情况自查表
中共金山区委员会
责任编辑:金山教育
&&热点排行榜
-区县教育网站-
-本市教育网站-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市教育科研网
上海市基础教育信息网
上海市教师教育网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
上海市学前教育网
上海市职成教育在线
上海市语言文字网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网
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
上海教育新闻网
上海教育资源库
上海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专题网
-其他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师报
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之家
-本区优秀校园网站-
学校新网站链接地址
地址:金山区金一东路2号 &&
200540 &&&&电话: &&邮箱:
上海市金山区教育局 版权所有 && 经意实业 承制维护 &&&& 沪ICP备 号 &&&& 沪教 Z6-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教育改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