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副县长王也夫简历国民党时期的县长有哪几个啊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政县团级以上人员名录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政县团级以上人员名录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政县团级以上人员名录
民国时期国民党军政县团级以上人员名录
卢&&鸿&&寿宁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民国元年(1912)任长乐县知事。
卢榕林&&顺昌人,民国元年(1912)任将乐县知事,1922年任南平县知事,1923年任邵武县知事。
卢蔚猷&&民国二年(1913)任建阳县知事
卢鸿球&&永定人,民国二年(1913)任永定县知事,后任宾州、云霄、海丰知事。
卢咸谷&&?―1914.5&任晋江县知事
卢初璜&&永定人,国家咨议局议员,国民政府参议院议员。1914年任尤溪县知事。
卢家驹&&广东香山人,1914年任松溪县知事,1922年任莆田县知事。
卢元璋&&1914年任海澄县知事。
卢承铭&&浙江余杭人,1915年任寿宁县知事,1916年任云霄县知事。
卢嘉璧(),字以钦,南平宝珠山人曾任福建省第三师范、闽北公立中学、福建省立南平中学(现南平一中前身)校长,南平勤学所所长,南平教育局局长。
卢凤鸣(),字岐山,南平宝珠山人,任江西高等司法厅书记长、福建厦门思明地区法院推事,福建高等法院建瓯分院推事。
卢显声&&南平宝珠山人,民国16年至17年任闽侯县知事,1927年任武平县长,1931年任清流县长,1932年任德化县县长。
卢元龙&&南平宝珠山人,曾代理清流县长,任宝龟乡团总。
卢赓耀(智辉),南平宝珠山人,曾任国民党南平县党部书记长。
卢保庆(新绶),南平宝珠山人,曾任福建教育厅督学。
卢保疆(缙绶),南平宝珠山人,曾任台湾省法院书记官。
卢鸿声(春魁),龙海和平村三社卢人,1924年任罗源县知事。
卢载扬,尤溪县城关人,民国时期任崇安县县长。
&&&&卢&&祥&&1925年任宁洋县知事。
卢天民&&永定人,民国十五年(1926)任永定县县长。
卢义声&&永定人,民国十五年(1926)任永定县议长,1928年任漳浦县长,
1930年任南安县长,1931年任屏南、德化县长,1932年任政和县长,1934年再任政和县县长。
卢振琦&&连江人,1927年任霞浦县长,1934年任连江县县长.。
卢燮基&&长汀人,1927年任长汀县长
卢联镶&&1929年任建宁县长,1930年任崇安县长。
卢&&铠&&1930年任惠安县县长。
卢沐基&&长汀人,1930年任长汀县县长。
卢风冈&&1933年任华安县长。
卢文华&&1932年任大田县县长,1948年任建瓯法院院长。
卢祥麟&&安徽人,1936年任永定县县长。
&卢文金,惠安涂寨人,曾任金门县县长、台北市商会会长,定居台湾。
&卢育成,字清苑,涂寨古山人,厦大法学系毕业,复旦法学博士,著名律师,民国时曾任大田县县长
卢祖恭&&平潭人,民国26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九师少校副团,民国30年,在抗日战争浙东会战中牺牲。
卢芳年(1880.&5&--1966.6),字少波,号景超,南安李东村人。前清洋翰林。民国时,曾任福建省叙官局叙审员,实业司矿主任科员,中国萍乡煤矿工程师,福建盐务管理局硝碘处处长。
卢景贤,南安李东人,民国初东海舰队司令。
卢毓培,永定人,黄埔军校毕业,少将。
卢荣光,永定人,号炯中。黄埔七期炮科毕业,任第三战区长官部参谋长,少将衔。台光复后调任警备司令部参谋长,1&957年任台南师管区司令兼南区警备司令等职。
卢寅昆,南安李东人,民国陈国辉独立旅参谋长。
卢上腾,霞寨镇红楼村大庙人,1916年生,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总统府卫戍司令。
卢大昭&&永定人,国民党荆宜师管区司令部少校军需。
卢大宽&&永定人,国民党陆军一师三军少校副官。
卢可衡&&永定人,保定军校(二期),边区剿匪总司令中将参谋。
卢胜斌&&永定人,第廿五集团军第四预备师机枪训练大队及一四四师参谋长。
卢大成&&永定人,署东山县知事
卢大藻&&永定人,国民政府文官处书记官
卢永祯&&永定人,任宁洋县县长。
卢辅仁&&永定人,漳平县县长。
卢鸿&&永定人,国民政府驻美国纽约总领事。
卢智锟&&永定人,福建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946年任三元县长,1949年任漳平县长。
卢越章&&永定人,国民政府驻古巴国领事。
&卢德明&&永定人,国民党福建省尤溪县党部书记,1948年任漳浦县长。
卢建勋&&寿宁人,国民革命军新十师上校团长
卢兴邦&&尤溪人,国民革命军军长,中将
卢兴荣&&尤溪人,国民革命军副军长,中将。
卢兴明&&尤溪人,国民革命军旅长。
卢兴芳,名文灶,字正媚,号光辉()。民国十六年(1927)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二师司令部副官。
卢胜斌(),名士禄(卢兴邦次子),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任陆军第五十二师第三旅第九团(309团)团长。
卢新铭&&长汀人,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第六旅旅长,1947年选
为国大代表,1949年任第七行政督察专员,7月长汀县长。
卢文湘,福州人,1893年11月出生,1912年1月毕业于江南水师学堂第六届管轮班,1915年春赴美国学习,1920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卢文湘充任海军江南造船所电务课上校代理课长。日,调任海军上海江南造船所设计处电工课上校课长。
卢文祥,字天蛰。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塔巷)人。生于日。1908年考入烟台海军学堂第八届航海班。1913年7月,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第八届航海班,随即转入南京鱼雷枪炮学校。日,北京政府国务院摄行大总统之职顾维钧明令:任命卢文祥为“建安”炮舰副舰长,授予海军少校。日,卢文祥继陆杰任“列”字鱼雷艇少校艇长。日,卢文祥任海军湖口区炮队二等少校分队长。1943年,卢文祥在对日作战中阵亡,终年49岁。
卢建康,尤溪五都涪头村人,任陆军第五十二师310团团长。
卢子安,尤溪廿四都七官场村人,原名瑞生,任陆军第五十二师307团团长、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二师团长。陆军步兵上校。
卢振涛,省财政厅视察,1948年派省合作社物品供销处任副经理。
卢少洲,寿宁人,毕业省立工业学校土木科,并以第一名考入土地养成所,
受巡按使许埠英特达之知,既而许氏组阁,电召晋京任交通部主事,时为民国四年,六年乞假归娶,改就省邮局秘书兼官产洲田委员,三沙海关关长。
卢建勋,寿宁人,黄浦军校第三期毕业,任湖北中央军事学校、福建省学院
军事教官,省第二独立团副官,省保安处差团营中校队长,福安保安司令部上校副司令。
&&&&卢红伽,行祖甄,号芦芦,九莲居士,寿宁人,无锡国专毕业,能诗善文,列闽东“四才子”。历任斜滩小学校长,连江县动员会书记,福安专卖局课长,三都中学教师,闽清县政府秘书。著有《西驰鞭影》、《九莲居》诗文集。
卢渊侯,寿宁人,1948年任周宁主任判官。
建国前共产党军政县团级人员名录
卢开兰()永定坎市人,红十二军补充团团长。
卢问和()永定岐岭人,红十二军团长。
卢文卿,湖北黄梅人,1933年7月至1934年12月,任工农红军闽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兼任闽北独立团政委;1935年1月至1936年5月,任闽北红军独立师政委;1936年6月起任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师长,1937年在周宁战斗中牺牲。被评为革命烈士。
卢永炽,1931年7月至1931年11月,任中共闽粤赣省委书记,后叛逃。
卢哇利,1930年12月至1931年3月,任闽西工农革命委员会委员。
卢懋矩,1939年9月起任中共福建省委武夷干校教育长,1941年被捕,后牺牲。被评为革命烈士。
卢懋居,1939年6月至9月任中共闽江工委组织部长。
卢永德,闽西汽车工会副主席。
卢美松,闽西蓬船工会主任。
卢&&炎,1944年6月至1945年7月,任中共闽南政治保卫队队长,后任闽南特委常委、组织部长等职,解放初任龙溪(第六)军分区副政委。
卢良,1949年6月至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泉州武装工作团副团长。
卢胜()&广东省乐会(今属琼海)县人,一九三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南红三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独立营营长,第四支队支队长、副团长、团长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团长、团政治委员,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苏皖支队政治委员,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一师三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一师一旅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十师师长、师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政治委员。
&&&&卢叨,1938年2月后历任中共云和诏特区书记、云和诏县委书记、1939年3月后任潮汕中心县委军事部长、潮汕抗日游击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潮澄饶中心县委组织部长、1940年任闽南特委副书记,1945年10任闽南特委书记、1947年任闽南地委书记兼闽南支队政委,后为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政委等职。1949年6月任闽西南临时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卢明堂(1910~1936年),讳添火,涂寨赤埕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9月任中共惠安公学支部书记,领导学生运动。1936年初任厦门市委特派员,晋南特委书记。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杀害,年仅26岁。
卢肇西,1904年生,永定县陈东人,1928年夏,任红七军十九师五十六团党代表。1929年4月,任红四军四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1930年3月,被选为闽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5月任闽西红二十军第一纵队纵队长。6月任红一方面军三十一军第三纵队纵队长。1931年任闽西新十二军三十四师--OO团政治委员、第一O二团政治委员。
卢其中(),,永定县岐岭乡人。192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夏任县赤卫团团长,同年7月当选中共闽西特委委员。1930年任闽西红军独立第3团团长,红12军三团副团长,红21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新12军军党委委员、第二团(101团)政委。
避免恶意信息
当前页:民国时期国民党军政县团级以上人员名录
版权所有: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
单位地址:中国.福建.福州&福建卢氏网信息中心&QQ群:
联系电话:5&福建卢氏网&卢氏宗亲网 传真:卢氏宗亲交流群&&版权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Email:抗战时期同时并存的三个余姚县长
http://cxsz.
从民国30年4月下旬余姚沦陷起,直到民国34年8月抗战胜利,在余姚县,同时存在三个政权&&即南京汪伪政府属下的余姚县政府、重庆中央政府属下的余姚县政府和共产党领导的余姚县政府。既然有三个县政府,那一定有三个县长,下面就让笔者来作一介绍。
第一个:劳乃心
& 抗战时期盘居在余姚城内,老江桥和钟鼓楼斜对面传统县衙内的一个县长叫劳乃心。劳乃心世居余姚县马渚镇,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生,日本早稻田大学肄业。
& 劳乃心回国后,为生活而找到余姚县长林泽。林县长看到他五官端正,对人处事彬彬有礼,显然是一个有用的人材。听他的自我介绍在日本学习水利,就立刻委派他担任余姚县政府堰坝管理处的主任,好让他学以致用。
& 劳乃心这个堰坝主任为官尚属清廉,林泽以及以后的几任县长很少收到船主的举报,控告堰坝主任敲竹杠或者贪污。民国29年蔡竹屏接任县长,继续任命他担任此职。可是就在这个任上,劳乃心却投到了日寇的怀抱,成了一个可耻的卖国汉奸。
& 民国30年4月23日,日本侵略军分水陆两路开进县城,余姚城立时沦陷。劳乃心得悉驻余姚日军的司令官是自己的同学,就找到这位同学,表示自己对日本天皇的忠心。他还以地方绅士的名义,在欢迎日军的大会上发表演说,鼓吹&中日必须亲善&,积极充当&大东亚共荣圈&的一个吹鼓手。
& 这一下取得了侵略者的欢心,日本司令官立刻任命劳乃心为维持会副会长(已经有人跑在前面,当了维持会长),但不久之后成立伪县政府,日本司令官就跳过会长,直接任命劳乃心为余姚县长。他在名义上是南京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任命的,实际上是由侵略军直接指派的。因为他就任的地点是传统的县衙之内,就自认为是正宗的余姚县长,可是老百姓不买账,叫他为卖国的汉奸县长。
& 为了表示对侵略军的忠心,劳乃心很想做出一点成绩来,使主子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有能耐的人。首先他写信给正在南部山区流亡的蔡竹屏,劝他要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伺;还要求他认清形势,做一个识事务的俊杰,赶快回来归顺皇军,稳定余姚的局势,为余姚的国民服务。蔡县长看了劳乃心的信,立时把它撕得粉碎,深悔自己有眼无珠,只看他表面做事,不了解这个汉奸狼子野心的内心世界。
& 劝降蔡竹屏不成,劳乃心还是贼心不死,竟痴心妄想地学习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三番四次地登门拜访他的老师陆卿鹄先生,极力邀请陆先生出山,担任伪县立舜水中学的校长。陆先生是本县教育界的老前辈,曾长期担任余姚县第一所公立学校&&即余姚县高小的校长;以后又担任余姚县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学即私立实获中学的校长。
& 劳乃心想利用陆先生在教育界的崇高声望,号召余姚的知识分子为日寇效劳。结果被高风亮节的陆先生痛骂一顿,还被赶出师门,并声明脱离师生关系,从此再也不承认他是自己的学生。陆先生恐怕汉奸再来纠缠,不顾已经花甲的高龄,连夜远走高飞,逃离家乡到浙中内地的深山中避难。陆先生的这个举动,在余姚各地一时传为美谈,人们把他看作是民族正气的典范。
& 劳乃心劝降正直人士连遭失败,看到日寇的兵力不足,只好网罗一批地痞流氓,成立余姚县的伪保安团,协助日寇镇压坚决抗日的中国军民。他还出悬赏500万伪币,求购三五支队领导人张光和王佐一的首级。劳乃心指挥下的伪保安团,积极配合日寇,多次到农村进行抢粮和清乡活动,无端杀害许多无辜的人民。在日寇快要投降的前夕,即民国34年夏天,还残杀三五支队打入伪保安团里的卧底王培良同志和他的警卫员。劳乃心的双手,沾满了我抗日军民的鲜血。
& 经过我三北军民的共同奋斗,新四军占领的地盘日益扩大;到民国33年,使得盘踞在城里的伪县政府为日寇征收军粮也有点困难。伪县长劳乃心出于无奈,在夏收前夕写信给共产党的张光县长,要求与其谈判。
& 两个完全敌对的余姚县长,在泗门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会面&&
& &张先生您好!我叫劳乃心,是贵军杨明先生父亲杨贤江的同窗好友,杨贤江先生是本县非常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学者。本人也非常钦佩贵军英勇奋斗的精神,你们三五支队个个都是好样的,都是赤胆忠心的爱国英雄&&&劳乃心一面不着边际地喋喋不休的吹捧,一面伸出右手想要与对方握手。
& &劳先生你有什么事就请直截了当,不要转弯抹角的扯得太远!&张光把右手一扬,避开了他的手,打断了他的说话。
& &噢,说起来好像有点惭愧,其实劳某的目标与你们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救国救民么!只是所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本人想的是要尽量减少我们国民的生灵涂炭,也是为国民着想啊。&
& &这简直是一派胡言,你的目标怎么能与我们一致呢?事实上你是鬼子的帮凶走狗。如果没有你们这些人,日本强盗是瞎子闯入沙滩,蚂蚁落入大海。得到了你的帮助,日寇就如同有了眼睛,可以避免瞎闯,还可多苟延残喘一些日子,但是大海一定会把你和你的主子一起埋葬!&
& &所以我想来要求你,请你同意我在你们的边缘地区,和平地征收一点粮食。至于你们的中心地区,如临山、泗门等地,我就叫他们不要去征收了。&劳乃心好像是一个聋子,根本没有听到张光掷地铿锵有声的发言,仍旧自说自话。
& &不!我们的中心地区绝对不是只有泗门和临山等地,即使是我们的边缘地区,也绝对不允许日寇前往征粮!这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张光针锋相对又斩钉截铁地说。
& &那&&那,他们也要吃饭的呀!&
& &他们应该回到日本去吃饭!&
& &那,他们恐怕要带部队出来征粮了。&
& &我们也有部队!&
& &那又要流血了!&
& &那也没有办法。&
& 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人沉默了足足有五分钟。
& &你还有什么事要谈吗?&张光公务繁忙,不愿意这样耗下去,只好打破僵局问他。
& &哦,没有什么了&&我是怕&&噢,没有什么了!&
& &那就再会吧!&
& &好!再会!再会!&劳乃心看到人家下逐客令,只好站起来走路,张光就叫带路的向导把他带走。
& 张、劳会谈以后,抗战很快取得胜利。但使我们余姚人民最最感到遗憾的是,劳乃心趁着混乱逃得无影无踪,余姚人民没有抓到这个汉奸,而且几十年下落不明。
&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得到一个信息,一位旅居法国的华裔商人,想要花巨资购买原余姚县府旧址,筹建一个游乐场。还说要把当年劳乃心居住过的那幢小别墅,开辟成为一个纪念馆!后来经过打听,得知该商人姓劳,是汉奸劳乃心的儿子!幸亏余姚人还是有骨气的,拒绝了这个劳姓法国商人的开发要求。
第二个:倪永强
& 抗日时期由国民党派遣的县长先后有好几个。第一个是蔡竹屏,浙江鄞县人,民国29年就做了余姚县长,第二年的4月21日,即日寇入侵县城的两天之前,带着县政府里的一班人马,出南城向四明山方向逃跑,从此以后就在浙江中部的群山之中辗转流亡。
& 由于任职之地已在余姚的县境之外,无法向老百姓征收钱粮,在工作和生活上都遇到很大困难,苦苦支撑了一年后,蔡县长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好辞职让贤不干。大概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吧,民国31年4月上任的蒋先启、11月上任的夏达材、民国33年上任的王文贵和民国34年1月上任的孟铸等4人,都是就任时间非常短的县长。
& 按照民国时期不成文的规定,本县人一般不得担任当地的行政首长。可是蔡竹屏等都不是余姚人,但都无法坚持艰苦的抗日岁月。民国34年6月,浙江省主席黄绍竑破例委任余姚人倪永强当县长,总算是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
& 倪永强所以能够坚持,主要是靠他的人头很熟,他派人到上海,找到许多在上海做生意的姚籍商人,请他们支持余姚流亡政府。上海商人热爱家乡,都解囊相助,使倪永强度过了别人无法度过的难关。可是倪永强的任职时间也不长,县政府返回余姚之后,再也没有必要向上海商人募捐度日,省里决定由非姚籍人士詹世骝出任县长。
& 倪永强,清宣统元年(1909年)生于余姚周巷(今属慈溪市)。当他到达启蒙年龄时,到天河桥7号一所私人开办的学馆开蒙;两年以后转入义三乡区立第一小学,初小毕业后与蔡水湘和王节和等同学一起考入余姚县立高级小学(简称县高小)。他最后的学历是在民国15年,宁波四明中学高中毕业。
& 当读高小的时候,他的行为举止就有点与众不同,并不是他家里困难,却要别出心裁地搞勤工俭学,晚上跑到虞宦街(今天的新建路)做小生意。他在桐江桥附近摆了一个小小的饮食摊,没有灯光,还挂起两只手电筒来照明。
& 四明中学里更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毕业后很快加入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各种政治活动。由于他的思想比较激进,蒋介石清党时有共党嫌疑,一度被捕入狱,送入杭州反省院。民国18年获释后,派遣回到余姚成为县党部执委会的候补委员,负责周巷、庵东、长河三区的教育工作。在他的主持下,把余姚县立第二小学从泗门迁到周巷。
& 民国27年,他从余姚跑到方岩,在流亡到那里的浙江省党部工作,不久之后被派到温岭担任县党部书记长。在此期间,他联合省参议院吴国昌,告倒刮地三尺的温岭县长&&贪官夏高阳。
& 民国32年,省党部调任倪永强为余姚县党部书记长,并在天台上任。民国34年6月,省主席黄绍竑在天台破例委任倪永强为余姚县长(书记长让给王节和担任)。抗战胜利返回余姚以后,他很快遭到旅沪姚商的告发,说他贪污抗日经费。虽然到最后查无实据,但还是被免去县长之职,只好取代王节和仍旧担任书记长,不久又兼任县参议院议长。民国36年选为国大代表,参加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
& 1949年,在国民党即将崩溃之际,倪永强仓卒出逃到上海,在安庆路借了一间小房间隐居不出,可还是在8月份被共产党逮捕,很快押回余姚,并移送宁波监狱囚禁。在拘禁期间,虽然经过共产党的耐心教育,仍旧顽固不化,自始至终坚决拒绝承认自己有罪。
& 1950年在龙泉山北麓的余姚中学大操场里召开万人斗争大会,公审倪永强。倪永强继续坚持他的反动立场,在斗争台上高呼反动口号。由于倪永强坚持反动立场,而且死不改悔,公审大会判处他死刑,立即执行!
第三个:张光
& 现在知道张光的人,恐怕已经不多了。可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写的余姚和慈溪的地方志里,在《周巷镇志》里,都记载了这位张同志的事迹。他是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派到余姚来工作的县委书记,民国34年4月在临山夏王宅村成立余姚县政府,张光被任命为县长。是年8月19日,新四军的三五支队光复姚北重镇周巷,余姚县政府也迁到周巷,张县长就在笔者的母校陈家祠堂内办公。
& 张光本姓陈,原名维栋,浙江诸暨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生。家境贫寒,小学毕业以后,家里没钱让他继续深造,他只好时而跟着哥哥种田,时而到附近的小学里帮助教书。他改名为陈未冬,考入府城绍兴的&浙江省立第五中学&的师资训练班。毕业之后又断断续续地当了几年小学教师。
& 民国26年全面抗战爆发,陈未冬向往抗日和革命,与友人结伴投奔延安,进入抗大学习,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返回家乡进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
& 为了地下工作的需要,陈未冬好几次改名,第一次更名为张春松,并被选为中共诸暨县委书记。民国30年皖南事变以后,国共之间的摩擦加剧,上级决定各县的干部大调动,诸暨干部与余姚县对调。是年3月中共余姚县委特派员张春松带着夫人钟学意,第一次到达余姚境内的周巷,经西街头地下党员雕花阿宝(竺永慧)的介绍,租赁老中医单序三家的一间店面房子,开设一家旧木器商店作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
& 到余姚后的张春松又化名傅春林,民国30年夏历四月初一,有一家旧木器商店在周巷西街开张,老板就是傅春林,老板娘为钟学意。民国3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谭启龙领导成立浙东区党委。傅春林再次更名为张春松,担任三北地委委员、组织部长。不久张春松到余姚逍林区工作,化名张生光。
& 同年10月,张生光去姚西一带活动,还在临山东门头附近开设了一家专门手工生产和出售金鸡牌香烟的小作坊,为了租赁一间店面房子,对房东说自己名叫吴章生,吴章生公开的身份是香烟作坊的一个小老板。第二年三月,余上县委和它公开对外的名称余上办事处正式成立,这位吴先生身兼两职,同时担任书记和主任。当时的办事处要贴一张成立公告,上面签的大名是张光,这是张光向余姚县人民的第一次公开亮相,张光这个大名从此才固定下来,以后近六十个春秋都没有改变。
& 民国34年4月,张光在临山正式担任余姚县长,8月19日随部队回到周巷,还在海莫村的大操场里召开庆祝抗战胜利万人大会。这是张光同志在周巷镇人民面前的公开亮相,得到周巷人民的热烈拥护。
& 重庆谈判之后,张光随军北撤,渡过杭州湾,各路大军在青浦会合后继续北上,最后撤到山东境内。经过整编,搞地方工作的张光变成了军队里的一员,成为新四军某师政治部的干事,以后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随军参加过许多重大战役。
& 民国37年以后,国共两军的战略形势发生了逆转,解放军开始转入反攻,张光又随军南下,从山东、河南、安徽又打回浙江。日,张光随军解放杭州,很快又转业回到地方,担任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里的干部。从此以后的几年,虽然工作经常变换,但一直没有离开杭州,这段时间对张光来说,算是比较平静的日子。
& 可是好景不长,到1958年初,张光竟被某些人打成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是著名的&沙文汉、杨思一地方主义反党集团&的骨干成员。一个跟随共产党20多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半辈子的张光,连做梦也不可能想到,自己竟会成为一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
& 1961年,张光被摘去右派帽子,但仍旧是一个没有帽子的&摘帽右派&,直到1978年,张光已经退休,才被平反改正。以后,总算是恢复了离休待遇和其他的政治权利,安享晚年生活。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93岁。
】【】【】【】&&&&惠安堡的前世今生(四)
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缘......若您关注我,我们,就不会错过......
(四)儒学文化的传播与教育的兴办
惠安堡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又是重要驿站,往来的商客官员不乏文人墨客;因为有盐湖,历朝历代都在此设立行政管理机关和盐业管理机构,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社会,那些管理人员大都是饱读诗书的儒家学士。因此,儒家思想在这里的传播,对当地民风的教化是显而易见的。
但正宗的儒学文化在这里广泛的传播还是从明代开始。明庆靖王朱栴在惠安堡西30里的韦州一住九年,奉旨迁居宁夏王府后,每年还回韦州避暑。庆王府官员众多,按现在级别说,副科级以上干部就有六七十人,最高是省部级,当然,庆王爷是副国家级,而且文官居多。庆王朱栴就是大儒生,他的老师刘昉更是明初有明的大儒学家、诗人、画家。
庆王命文臣抄录儒学经典文章传于附近各地,使儒学文化得以传播。庆靖王还亲自作诗,写散文,撰写《宁夏志》,为韦州、惠安堡、萌城及周边地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一时,文人士子争相抄录传诵,教化了数以万计的民众;私塾、社学在民间纷纷创办,惠泽了几十代后人。
明弘治年间(1500年),宁夏巡抚王珣就在小盐池(惠安堡)、隰宁堡、各立“社学”一所,萌城一带立社学十一所。要知道那时候全宁夏共有社学才五十四所,。
萌城有十一所学校是有原因的,一是当时萌城地区地域宽,包括惠安堡南部及今麻黄山一带。二是因宁夏一带属边塞地区,塞外的元朝残余常在秋高马肥的季节侵入境内骚扰,掳掠羊畜财物。边民不堪其苦,不断逃亡内迁,其中大部分为富裕人家。萌城一带为丘陵山地,且有“沟拉壕”凭险可守,使此地人口密度大增,具备了生源和经济条件。三是受近在咫尺“韦州庆王府文化圈和惠安堡文化圈”(张兴昌语)的影响,使办学拥有了足够的师资。
明僖宗天启年间(公元1627年)由宁夏巡抚史永安请奏,惠安堡奉旨在文庙办商学一所。也就是为惠安堡及周边的商人子弟办的一所学校。“这是宁夏有史以来空前的办学招商,用来发展地方经济和培养人才,实现双赢。”(张兴昌语)。外地商人子弟在此就学,商人安心做生意,地方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这种重教化,兴教育的风尚,一直延续到清同治之前。惠安堡及周边地区秀才、举人等具有一定学历的人比比皆是。更有进士等高学历人才封官入相。
清康熙丙戌(1703年)进士谢王宠,世居惠安堡。初入翰林没去当官,在惠安堡开馆讲学十七年,为当地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西北留下了深厚的儒学文脉。后来调到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当时此官职必须给皇帝大臣释经授课。去世后葬于故里惠安堡北山阳坡。
民国时期,国民党盐池县历任县长颁布训令,兴办学校,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惠安堡及周边地区乡绅贤达,积极捐资助学,开办私塾,教育事业又兴旺起来。至民国三十七年年,惠安堡设中心学校一所,下辖国民小学五所,在校学生占适龄儿童总数10~21%。校长、教员基本实现了本土化。期中惠安堡牛皮沟人王维章、王维清、王维铭三兄弟,二人为校长,一人当教员,在当地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府更重视教育。 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惠安堡公社每个生产队都有一所小学或教学点,大队有完全小学和民办初中;公社机关所在地惠安堡街有普通高中和“五.七大学”。
这一时期尚属建国初期,举国百业待兴,学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施十分简陋。尤其是村级初中,和乡级高中有些脱离实际。但惠安堡地区有重教兴学的传统,和一批热心教育的人士。因此对普及初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本地公民文化素质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改革开放以后,惠安堡地区调整了学校布局,加强了学校基础建设,提高了办学质量,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众多农家子弟刻苦学习,考入大学,成为学士、硕士,还有的成为博士或出国深造,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家庭的境遇。
进入新世纪,随着扬黄灌区的开发和城镇化的推进,惠安堡地区各村农民或向灌区集中搬迁,或进城务工。原来的农村小学几乎撤并殆尽,只保留了三所农村小学和镇中心小学及一所初级中学。然而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都达到了一定高度,校舍、器材等硬件设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
本栏责编:白庐
李兴泽,宁夏盐池县教师,教书三十年,如今退休,爱好写作,书法,离不开家乡的黄土,讲不完家乡的故事,念不尽乡里乡亲的深情。
微 信 号:wyzhj23456
投稿信箱:
来稿须知:投稿须原创作品且为微信平台首发,如有剽窃,文责自负。
注意事项:稿件要自行编辑好以word文件形式投入各栏目信箱,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附在稿件后即可,莫要单独发,作者照片直接发邮箱。投稿后请务必加主编微信:。
关于稿费:稿费来自赞赏,赏金的百分之50为作者稿费(一周内)2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百分之50用于平台维护费用(注:赞赏总金额低于10元不发放稿费)。
名誉主编:刘家魁 张国领
顾 问:王佩飞 胡继云 郑剑
美术指导:崔泽培
主 编:华双鱼
副 主 编:白庐
编委会名单: 华双鱼 张纫芳 白庐 云水边 汪建邦 陈素娟 山中布衣 宋冰霞 书带草 立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惠安有几个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