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念无住佛教是无修无证吗者

查看: 766|回复: 1
广汉三星堆白马寺历史及重建缘起
广汉三星堆白马寺历史及重建缘起
白马古寺的历史可一直追溯到东汉时期。据清朝乾隆《汉州志建置志》载,治西的寺院,就有白马寺。(治、即治理,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 据历史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证实,现在的广汉市三星堆是东汉时期也是古代蜀国国的中心都邑。例如经过广汉市文物管理部门鉴定,在白马市的旧址中, 挖掘出一批东汉年间的古砖强墙。东汉永平十一年,位于中原河南洛阳市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修建的地第一座着明的佛教院寺。后洛阳白马寺派高僧分送西域藏经至现在的广汉市三星镇,时修建寺庙,名为分经寺。其规模甚大,宏伟状观。寺院的中轴在线, 重重殿宇错落有致,山门面前 , 双双白马蘶然屹立,寺院两旁河水如带,景色宜人,各种珍贵树木成行,树梢小鸟宣讲法音,树下花卉竞相开花,争奇斗艳 ,真是”鸟语花香游园乐 , 人间仙境天上稀”!推就当时的分经寺何时改名为白马寺 ,确切的原因似乎以无法证时。但大致有两种可能:其一, 当时洛阳白马寺分送经函时,也是白马驮经,所以当时就有称分经寺为白马寺的。其二, 在蜀汉争霸时期, 蜀国五虎上将之一, 常胜勇猛大将军赵云赵子龙, 曾领兵驻营此地。现白马寺附近的白果乡,又称赵家营, 有两颗千年以上的白果树,有说是子龙将军亲手裁下,又有传说白果树乃将军拴马之处。虽然真实的原因早已隐没没在历史上的长河之中, 但依然生机勃勃、枝繁叶茂的千年古树似乎总是在默默的见证历史的变迁。因赵子龙骑白马,后人为了纪念子龙将军,称寺院为白马寺。
明末清初之际,白马寺主持方丈法藏大师,特恭请大德噶玛巴法王、阿旺大活佛、章加大活佛及热巴大活佛亲来本寺传法灌顶。全国各地高僧及满、汉、藏多民族四众弟子云集白马寺(院),学密常住僧有八百之多,居士二千余,曾盛极一时,远近闻名。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黄教汉僧藏传佛教领袖,全国佛协副会长能海大师曾亲率高徒在本寺弘传“文殊五字真言”,举行“大威德金刚”和“大时轮金刚”、“大胜乐金刚”灌顶大法会,多次举办长、短不定期闭关实修,学密者多如云,得度者如天上繁星。
到了近代,战火纷飞,白马寺屡遭劫难。文革期间,更是毁坏殆尽。幸改革开放, 宗教政策或落实,成为白马寺得以恢复的重要契机。真可谓:
千年变迁风云涌,只在大海一浮沤。
法尔道场卓然立,偏沥法界诸涵识。
(题白马寺古诗三首,其一)&& 
       缘起~
   题白马古诗三首,其二
   诸法元来皆无生,唯是缘起甚深义。
& && &佛光照彻极善道,法音宣流入人心。
   智慧事业不孤起,皆是如来威神力。
& && &梵音缭缭熏香积,水流潺潺听念经。
   题白马古诗三首,其二
   瞻部日月星三处,白马作势腾空鸣。
& && &空行护法人天众,唱言善哉金刚洲。
  &&究竟他空法眼净,怒爱时轮摄有情。
& && &忽然回头来处看,方知此刻好风景。
广汉三星堆白马寺重建缘起
& && && && && && && && && && && && && && &
改革开放的白马寺下属仁和寺(亦名仁胜寺),又亦赵家寺。据考证《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大将军之一,常胜勇猛大将军——常山赵云(字子龙),(当时云、贵、川都是蜀汉地盘,)带领兵马巡逻至此,驻仁和寺一带,驻营数日。临行时亲自栽下两棵白果树,直至今日白果树仍然枝繁叶茂,游览参观者不计其数。被广汉佛教协会定为重点寺院,德阳市、广汉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曾作过专题重点报道。
日(农历2月20日),当地群众及寺内僧众曾亲见白马寺上空一片黑暗,有两条巨龙在白马寺上空欢快飞腾,时而化成“飞”字式,时而化成二龙戏珠式,时而化成龙凤呈祥式,随后化成五色彩虹,把白马寺笼罩其中。此景持续时间足足有半个多小时之久。、18日两天,于中午时分,蓝色天空中忽然显现“四臂观音”、“时轮大金刚”、“时轮坛城”以及“大威德坛城”、“大胜乐坛城”等图像。这无疑预示着白马寺将焕发当年的雄姿,令有缘众共沾佛法的甘霖。
“共同道熟密器成应已,一切乘中最胜金刚乘”。
根据藏传佛教觉囊派历代金刚上师的授记:“在三星堆附近,有一称为白马的金刚道场,将来弘传时轮教法及其它重要密法,普利人天”。
欣逢太平盛世,经白马寺当家心乐法师和四众佛子的申请,报经市民族宗教办公室和三星镇政府同意重建,具一切合法手续,并于2001年底正式恭请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藏哇寺(觉囊派主持)根本时轮祖庭(或金刚道场),具足断证功德,实修实证,持戒精严,福德智慧圆满桑吉俄热活佛为白马寺主持方丈。
活佛高兴的说:“因缘非常殊胜,我梦中见到空行护法加持此地,此地将成为觉囊法流(时轮金刚)在汉地广泛弘扬的根本道场”。
活佛观察因缘已成熟,于是决定修复白马寺,恢复道场,弘法利生。
           
  佛陀在阿弥陀经上云:“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我们三宝弟子真正地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是要建真正的正法的金刚道场,功德不可思议,你现在乃至将来就必定会跟三宝结缘。就必定会往生香巴拉!佛陀在法华经上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抱持着另一种看法,说我修善就好了,不一定要护持佛法,不一定要供养三宝,我在世间上去救济,不也是一样的啊!很多人都是这种想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了解佛法,世间有世间的善事,出世间有出世间的善事,跟佛结了缘,跟僧众结了缘,跟福田结了缘,这就是真正的种福田。你这个是种在良田,里面很肥沃,将来就会开菩提花,结菩提果,愈来愈光明,你的福德就会愈修愈大;假使没有把这种子种到良田里,而是种在一个石头上,那就发不出种子,结不出花果来了。种在石头地里,也可以长得起来,也会开花、结果,但那种花是菩提花,那种果也不是菩提果,甚至是一种败米子。你想想看,种在佛田当中,也是种善因,种在贫瘠的土地也是种善因,种下去有了因,是不是能开花结果?这个花和果子是不是多呢?假若你跟三宝结了缘,就是种在良田,最好的田里,只要一种下去,生生世世受用不尽,若种在其它的地方,恐怕少收,甚至……
跟三宝的因缘是一种净业,是菩提业。这当中有一种力量,不管你到哪里,你的心功德在三宝这里,跟三宝有缘,才能普度众生,闻到佛法马上信受奉行,就能脱离苦海。另外,佛陀也讲了很多所谓的“福田”,大家恭敬三宝,恭敬父母师长,就是敬田;报三宝恩,报四重恩,就是恩田;悲悯众生,就是悲田。我们建设一个白马金刚道场,这三种功德就都具足了,就是福上加福,种无上大福田。
  有不少学修佛法或研究佛法的人起了种种的误解,他们说:“现在的出家众没有道行了,道不在僧众中,另外开创一个菩萨僧团,这才是代表正法”。这种思想完全荒谬。众所周知,世尊的传法衣钵,为什么不传文殊观音、弥勒菩萨呢?为什么偏偏要传缎带迦叶尊者?迦叶尊者现的比丘相,知是僧宝住世,心生恭敬,这一念恭敬心、仰慕心,从生因此就能种出世的善根。假使一个人穿得破破烂烂,也是一个菩萨,但是众生不知道他是一个菩萨,甚至还加以毁谤,那众生怎么种得了善根?基于这一点,所以只有现出家相才能代表僧团的形象,进而主持正法、教法,使得佛法发扬光大,众生始能获得最大的福田。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讲:你供养一百万初果罗汉,还不如供养一个二果罗汉……乃至到最后供养十亿个阿罗汉,还不如供养一个辟支佛;供养一百亿个辟支佛,还不如供养一个三世诸佛;供养一千亿个三世诸佛,还不如供养一个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者。
这是佛陀讲的,大家把这功德比较一下,就会了悟。由此发心不同,因缘不同,业报不同,将来成就的果报就完全不同。
我们现在修六波罗密,就是菩萨行,像诸位布施持戒,供养三宝,修习一切善法,将来功行圆满,就能证得菩萨的果位。修顿悟法门,顿悟了自性,就能见性即了成佛,圆融无疑;修无上金刚乘——时轮大法,顿悟了自性,乐空双运,悲智圆融,就能即身成佛,圆证菩提。
  在此我们殷重地期望十方善信,护法大德,共发善心,共禳盛举,共挽劫运于未来,广植福田于净土,为最终脱离六道轮回之苦,成就永久安乐的殊胜佛果而种下此金刚种子。
           所谓布施者& && &&&必获其利益
           若为乐故施& && &&&后必得安乐
在此难以值遇的殊胜因缘以及上师三宝的无上加持力,相信未来的白马寺一定能够接引无数的有缘芸芸众生住生香巴拉净土!
Powered by清净佛心 无念无住无修无证 直接做佛 佛法 开示 正法_土豆_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