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共和国白人采矿业发达,有哪些矿产品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矿业开发现状及政策概况
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
&&& 矿产资源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些超级大国极力争夺的对象。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世界矿产资源和矿业在向可持续发展调整和转变。许多国家为了保证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矿产品的可持续供应,从20世纪90年代起,纷纷对各自的矿产资源政策进行调整和修改,以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 我们选择研究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智利、秘鲁、印度和经济转轨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从这些国家的矿产资源和矿业现状入手,分析其开发利用特点,研究了近年来矿产资源政策的变化。
&&&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业开发现状
&&& (一)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如世界石油储量57%集中在中东地区,天然气储量72%集中在中东、东欧及前苏联地区,煤探明可采储量53%集中在美国、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有色金属中,铜储量56%集中在南美的智利、秘鲁、墨西哥和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铅储量57.5%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美国和哈萨克斯坦;锌储量48%分布在澳大利亚、中国和美国;铝土矿储量71%分布在几内亚、巴西、澳大利亚和牙买加。金储量51%集中在南非、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银储量54%集中在南美的秘鲁及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澳洲。在非金属中,世界钾盐储量更是高度集中,近75%的储量分布在加拿大和俄罗斯。&&& 我们研究了世界23种主要矿产的储量和储量基础,以及本研究涉及的12个国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比。从研究结果看,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巴西、秘鲁的矿产资源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 (二)矿产勘查&&& 据加拿大世界金属经济集团(MEG)各年度报告统计,世界固体矿产勘查投入自1993年以来稳步上升,到1997年达到最高峰52亿美元。之后连续5年下降,其中,1998年暴跌29%;1999年下降24%;2000年降幅减缓,下降7%,为26亿美元;2001年继续大幅下滑15.4%,降至22亿美元。在2002年下降到历史最低点19亿美元之后,2003年上升了26%,达24亿美元。&&& 通过对2003年勘查投资大于10万美元的917家勘查公司的勘查预算的分析表明,勘查费用区域分布的现状是:拉丁美洲地区为5.179亿美元,占23.6%;加拿大次之,为4.714亿美元,占21.5%;非洲位居第三,为3.742亿美元,占17.1%;澳大利亚排名第四,为3.393亿美元,占15.5%;其它地区(欧洲和独联体)为2.444亿美元,占11.1%;美国1.534亿美元,占7%;太平洋及东南亚地区为0.927亿美元,占4.2%。
&&& (三)矿业生产&&& 虽然近年来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局部年份世界矿产品产量有所下降,但总体上是处于上升趋势。从研究结果看,2002年与1994年相比,世界所有矿产品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矿产品的生产和矿产资源的拥有程度密切相关。例如中东、俄罗斯和美国2002年石油产量占了世界石油产量的近一半;世界天然气产量有一多半来自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世界煤炭产量70%以上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南非;世界铁矿石产量主要来自中国、巴西、澳大利亚,三国产量占世界铁矿石产量的58%。在有色金属中,世界铜的矿山产量60%来自智利、美国、澳大利亚、秘鲁和俄罗斯;矿山铅的产量70%来自澳大利亚、中国、美国、秘鲁和加拿大;矿山锌的产量60%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秘鲁;铝土矿产量近70%来自澳大利亚、几内亚、牙买加和巴西。金和银产量绝大部分来自南非、澳大利亚、美国、秘鲁和加拿大;在非金属矿中,钾盐产量70%以上来自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德国。
&&& 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矿业开发特点
&&& (一)美国、日本、俄罗斯——资源消费大国&&& 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以及俄罗斯这个经济转轨型国家(也有称之为发展中国家),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矿产资源消耗大。从2002年石油消费看,美国石油消费量为8.94亿吨,日本2.43亿吨,俄罗斯1.23亿吨,这三个国家石油消费量之和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35.8%。再从钢铁来看,2002年日本钢产量10725万吨,消费铁矿石12909万吨;美国钢产量9159万吨,消费铁矿石6395万吨;俄罗斯钢产量5978万吨,主要用于自己生产的铁矿石8430万吨。如此巨大的矿产消费量,除了俄罗斯可以基本依靠自己的资源外,美国和日本则大量依靠进口。2002年美国生产铁矿石5150万吨,进口铁矿石1250万吨;日本铁矿石全部依靠进口,进口量12909万吨。这类国家不仅重视开发利用本国的矿产资源,而且着眼于全球的矿产资源,尤其是美国和日本。
&&& (二)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出口驱动型矿业大国&&& 这类国家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产量大,出口量多,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拿大的银、铟、钾盐和硫储量居世界第一、镍、钨、铌、铀、镉、硒、铅锌等也居重要地位,生产的矿产品很大一部分用于出口。2001年矿业产值54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8%。&&& 澳大利亚的铀、铅锌、钽、镉的储量居世界第一,其它如铋、锆、铪、煤炭、钛铁矿、铝土矿、金、金刚石、铁矿石、银和稀土等也占有重要地位。澳大利亚不仅是世界上许多重要矿产的最大生产国,而且也是氧化铝、煤炭、钛铁矿、铁矿石、精炼铅、独居石、金红石和锆石的首位出口国。2001年澳大利亚矿业产值约为4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 南非的金、铂族金属元素、铬、锰、钒、钛的储量居世界第一,锆石、蛭石、磷酸盐、萤石、金刚石、铅锌、镍、锑、石棉等也具有重要地位。南非不仅红柱石、铬铁矿、金、铂族金属元素、钒、蛭石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世界锑、锰、钛和锆的重要供应国。2001年南非矿业产值78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
&&& (三)巴西、智利、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矿业开发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 巴西、智利、秘鲁、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和蒙古、哈萨克斯坦等经济转轨型国家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尤其是前4个国家,矿业生产在其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社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其矿业开发的潜力还很大,是国际上矿业开发最具有吸引力的国家。&&& 巴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矿、铝土矿、锰矿、宝石、铌钽、金、锡和高岭土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拉丁美洲,巴西是最大的矿产品生产国,尤其是铁矿石、铝土矿,2002年其产量分别达到2.4亿吨和1319万吨,其矿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3%。&&& 智利被誉为“铜矿之国”,是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国和出口国。除了铜之外,其它矿产如金、银、钼、铼也具有一定优势。智利还是一个多盐湖的国家,锂储量居世界第一,硼矿储量居世界第六。在过去几年,仅智利国家铜公司的产值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4%。&&& 秘鲁盛产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其中最主要的是铜、铅锌、银、钼和锡。2001年矿业产值59.8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2%。&&& 印度在亚洲来说是一个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铁矿、铝土矿、煤炭、白云岩、石膏、灰岩和云母等,是世界块云母和片云母的最大生产国,其铬铁矿、煤炭、重晶石产量居世界第三,铁矿石、铝土矿和锰矿产量居世界第六。2001年印度矿业产值5950.9亿卢比(130.3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6%。&&& 蒙古的经济虽然以畜牧业为主,但多年来矿业在蒙古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1年矿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7%。蒙古矿产资源在世界上占有一定地位的矿产是萤石和铜矿,其次还有金,蒙古所生产的铜精矿和萤石精矿几乎全部用于出口。&&&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经济转轨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铬铁矿、铁矿、铝土矿、铅锌等也有相当大的储量。2001年哈萨克斯坦矿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9%。
&&& 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矿业政策主要特点
&&& (一)以美国和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它们强调的是国内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全球资源的控制和开发,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和资源的循环使用。&&& 1.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美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其矿业政策在不断调整。矿业开发由单纯鼓励开发的“自由进入”政策转变为鼓励资源保护、控制开发速度的租借政策;从单纯考虑土地的矿产价值转变为全面考虑土地利用的综合价值。俄罗斯联邦的地下资源法明确规定地下资源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根据这一要求,改组和完善国家管理机关,制定和完善国家资源合理利用的规范,实行资源保护的许可证制度,限制或停止无效的资源消耗型生产,尽量推行资源节约型的工艺,对违反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政策的,实行限制、暂停或终止地下资源的使用权。&&& 2.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有些地区为了环境保护,取消了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矿产开发活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居于压倒一切的地位,不允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矿业开发活动。&&& 3.着眼于全球的矿产资源&&& 全球化的矿产资源政策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现阶段矿产资源政策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和英国的一些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的资源市场。如美国铝业公司(Alcoa)在经过多年的全球并购扩张以后,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其氧化锰、电解铝产量和铝材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年销售收入200多亿美元。大型跨国公司、石油公司一直立足于全球油气资源,如壳牌公司在世界45个国家进行勘探开发,在其中28个国家有油气生产活动;埃克森公司在30多个国家开展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美国美孚(Mobil)公司的勘探开发活动遍布5大洲的34个国家;雪佛龙公司涉足20多个国家的油气勘探开发。&&& 4.资源的战略储备政策&&& 发达国家普遍实行矿产品储备制度。美国储备的品种有25类80种,储备目标是在国家紧急时期可供3个月国内需要的数量;法国储备铜、铅锌、镍、钴、铬、钨、钼、锆、汞等,储备目标是按本国月平均消费量计可供使用2个月的数量;德国储备铬、锰、钒、钴、蓝石棉等,储备目标是供本国消费1年的用量;日本储备镍、铬、钨、钼、钴、锰、钒等,储备目标是国内消费60日的用量。除了这些品种以外,各国还有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除了矿产品储备制度以外,还有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制度。&&& 5.资源的循环使用&&& 资源的循环使用成为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废钢铁、废杂金属大量回炉外,现在已经延伸到了一切可循环使用的资源。为了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日本2001年颁布了“指定家用器具法”,本着生产者责任延伸,消费者付费的原则,制造商要使冰箱和洗衣机的再循环率达到50%,电视机达到55%,空调达到60%,零售商负责电器的回收和运输,消费者支付再循环税。通过这些法律法规,不仅使资源得到了再利用,而且减轻了环境压力。
&&& (二)以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为代表的矿业大国&&& 它们是出口驱动型的国家,鼓励矿产品出口,取得最大的效益是其矿产资源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这些国家努力降低矿产品与金属产品的关税,以消除不利于矿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关税障碍,利用现有贸易补偿及解决争端的机制来消除或修正妨碍贸易的不合理标准,扩大诸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能够保护和刺激国际投资的多边贸易规则框架,达成关于避免双重征税保护外国投资的协定等。通过这些措施,力争实现更多的出口,以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 这些矿业大国现在已经普遍认识到矿业开发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管理好矿山环境,协调好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矿业政策中的头等大事。为此,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近年来出台了许多有关矿山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采取了许多措施,降低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三)以巴西、智利、哈萨克斯坦和蒙古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 它们目前面临最迫切的是,在矿产勘查和开发中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以振兴本国矿业。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纷纷修改或调整了不适应新形势的矿业政策。&&& 如巴西,矿业是该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为了扭转矿业发展缓慢的局面,政府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矿业法调整、取消矿业项目中关于外资股权的限制,鼓励外资进入巴西矿业,鼓励个体采矿及推行矿业部门私有化。1995年巴西议会通过了一项宪法修正案,允许私营部门进入采矿业、石油勘查、天然气销售等领域。这一政策变化结束了巴西政府对石油天然气工业40年的垄断。矿业部门对外国投资的限制也于1995年8月取消,允许外国公司以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各种形式开采巴西的矿产资源,外国资本依法注册为巴西法人,则在法律和税收上享受同巴西公司同样的待遇。1995年通过的特许权法律为巴西私营部门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以此增强巴西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吸引国内和国外的投资。&&& 再如秘鲁,从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开始重新执行吸引外资发展矿业的政策,到80年代末,外国在秘鲁矿业部门的投资占外国在秘鲁总投资额的50%以上。1992年政府颁布了新的矿业法,1996年颁布了新的矿业地籍管理条例。秘鲁政府颁布的新法律被认为是南美洲最令人鼓舞的法律,它保证能较快地获得矿权,明确矿权是一种可转让的财产权,矿权人有广泛自由安排投资的数额和时间,对是否投资可自主决定。秘鲁政府在矿业部门推行私有化。&&& 印度政府于1993年颁布了新的国家矿业政策,并于1994年和1999年两次对1957年制定的“矿山和矿产开发管理法”进行了修改。印度新的矿业政策突出的几个方面是:①原先只允许国营部门开发的铁矿、锰矿、铬铁矿、硫、金、金刚石、铜、铅锌、钼、钨、镍和铂族金属等13种矿产向私营部门开放;②鼓励外国资本投资印度的矿业公司;③计划引进外国技术,外国公司可参与高价值和稀有矿产的勘探开发。随着“矿山和矿产开发管理法”的修订,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的期限延长了,扩大了邦政府的权利,需要印度中央政府同意才授予开采权的矿产减少到11种。踏勘许可证持有者有获得勘探许可证的优先权,勘探许可证持有者有获得采矿许可证的优先权,采矿租地可以转让。&&& 蒙古政府为了改善矿业投资环境,于1997年对矿业法进行了修改,努力从法律法规方面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国投资者。新矿法对1994年制定的矿业法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些调整包括:勘查许可证允许在指定地区进行各种类型的勘探工作,并授予探矿权人对其所发现的任何矿床的采矿权,许可证可作为持有者的财产进行转让,所有矿产的权利金从原来的12.5%降至2.5%;放宽采矿许可证的有效期和延长期。新矿业法简化了审批程序,缩短了矿业权的审批时间,并规定对于勘探许可证申请的审批决定应当在10日内作出,对于采矿许可证申请的审批决定应当在20日内作出。在修改的矿业法中,对所有国籍的投资人都给予平等的权利,允许外资获得100%的所有权,而且不限制收益和红利汇出国外。&&& 哈萨克斯坦自1993年以来私有化进程明显加快,于1999年出台了新的“地下资源法和地下资源利用法”,以取代1996年颁布的“地下资源法和地下资源利用法”。新法主要包括三项修改:①把授予地下资源使用权许可证和签订合同的双轨制改为以与哈萨克斯坦投资委员会签订合同为主的单轨制,即仅依据与哈萨克斯坦投资委员会签订的合同就可以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②对矿权转让加入详细的条款和指南;③事先可不经哈萨克斯坦投资委员会同意便可以对矿权进行抵押,但需要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委员会登记。&&& 这些国家矿业政策的调整和外国投资法的修改,为其矿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
相关新闻:
··········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因非金属矿物种类繁多,许多非金属矿物的化学成分又十分复杂,而且每一矿种的成因一般有多种,一种矿物常具有多种用途,对于非金属矿物的分类较为复杂。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减税降费、“三深一土”等许多涉及矿业、资源领域的话题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型产业当前位置:
& 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教案 & 初一地理(湘教版)下册《非洲3》教案
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教案最新范文
········
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教案排行榜
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教案推荐范文
········
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教案相关范文
········
地理教案 → 七年级地理教案
初一地理(湘教版)下册《非洲3》教案
查阅次数:309次
发布人:admin
初一地理(湘教版)下册《非洲3》教案&1.2非洲(3)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第3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从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2.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教育目标: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教学难点:1.通过非洲人口的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各国的主要农产品、矿产品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非洲是一个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的大洲。2、通过教学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教学媒体班班通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通过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回忆非洲的民族解放斗争和非洲的国家,二、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欧洲的殖民者为什么要来非洲开辟殖民地?正是受到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吸引。简单介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建设种植园、矿厂等情况。引起学生兴趣。三、讲授新课 ㈤丰饶的资源读图129非洲主要矿产与农产品分布。指导学生读图,尤其是培养学生读图的习惯,强调图例的作用。观察非洲主要的矿产品:石油、金、铁、铜、铀、铝土、磷灰石、金刚石非洲的主要农产品:可可、咖啡、花生、棉花、香蕉、油棕、剑麻。 通过阅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以及对气候、景观的复习,对照地图册列举非洲的野生动物。如有学生熟悉这方面知识,请他为同学介绍,树立目标。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各种矿产品、农产品的名称、分布地区。讨论。列举。初步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养成科学的资源观。通过阅读课文总结:1.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2、植物资源丰富(热带雨林、热带草原、名贵树种、热带经济作物)3、动物资源丰富(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首)简单介绍非洲的粮食作物(玉米)虽然非洲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但非洲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㈥亟待发展的经济通过一些调查结果说明非洲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读图130思考书上练习1.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减去人口的死亡率 2. 从全世界来看,非洲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高的,而欧洲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是最低的3.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迅速,而非洲的人口绝对数也很高,庞大的人口数量使得有限的粮食分散,人均占有粮食量少,很多地区食不果腹阅读课文、总结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1. 人口问题2. 长期的殖民统治3. 落后的科学技术水平4. 恶劣的自然环境学生普遍了解这一现象最好找学生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题目很简单,学生独立完成以便教师掌握情况对掌握不好的学生及时加以辅导分析。 四、总结、布置作业:目标检测相关内容。教学后记:
本节课有较多的直观资料,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自己总结较多的地理知识,积极主动的从各个方面思考问题,逐步锻炼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总体掌握情况较好。非洲的河流多峡谷、急流和瀑布,水力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行。主要河流:流入大西洋的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赞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等。尼罗河全长6671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非洲的湖泊多集中于东非高原,又是大裂谷的一部分:马拉维湖、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区伯特湖、维多利亚湖、图尔卡纳湖等。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的湖泊,又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此外,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海拔1830米,是非洲最高的湖。乍得湖则是内陆盆地的最大湖泊尼罗河纵贯非洲大陆东北部,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跨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最后注入地中海。流域面积约335万平方公里,占非洲大陆面积的九分之一,全长6650公里,年平均流量每秒3100立方米,为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分为七个大区: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土穆以北尼罗河区和尼罗河三角洲。最远的源头是布隆迪东非湖区中的卡盖拉河的发源地。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士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这两条河的水源来自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季节性暴雨。尼罗河的河水80%以上是由埃塞俄比亚高原提供的,其余的水来自东非高原湖。洪水到来时,会淹没两岸农田,洪水退后,又会留下一层厚厚的河泥,形成肥沃的土壤。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知道了如何掌握洪水的规律和利用两岸肥沃的土地。很久以来,尼罗河河谷一直是棉田连绵、稻花飘香。在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的左右夹持中,蜿蜒的尼罗河犹如一条绿色的走廓,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位于中西非。上游在赞比亚境内,叫谦比西河,河道呈弧形穿越刚果民主共和国,沿刚果刚果边界注入大西洋。全长约4700公里,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为每秒41000立方米,最大流量达每秒80000立方米。如果按流量来划分,刚果河的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二大河。 刚果河流域包括了刚果民主共和国几乎全部领土,刚果和中非共和国大部、赞比亚东部、安哥拉北部以及喀麦隆和坦桑尼亚的一部分领土。在这片广阔的流域,密集的支流、副支流和小河分成许多河汊,构成一个扇形河道网。这些河流从周围海拔270至460米的一片会聚的斜坡上流入一个中央洼地,这个洼地就是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刚果河主要支流有乌班吉河、夸河和桑加河。刚果河自源头至河口分上、中下很不相同的三段。上游的特点是多汇流、湖泊、瀑布和险滩;中游有7个大瀑布组成的瀑布群,称为博约马(旧称斯坦利)瀑布;下游分成两汊,形成一片广阔的湖区,称为马莱博湖。刚果河流域具有非洲最湿润的炎热气候,最广袤、最浓密的赤道热带雨林。刚果河有终年不断的雨水供给,流量匀衡。稠密的常绿森林和受赤道气候重要影响的刚果河流域同样广阔。森林区的外边是热带大草原带。虽然大而稳定的流量对航运有利,但刚果河的河床内有多处急滩和瀑布,阻碍了航运的发展,目前只能分段通航。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石油、铜、金、金刚石、铝土矿、磷酸盐、铌和钴的储量在世界均占很大比重。石油主要分布在北非和大西洋沿岸各国,估计占世界总储量的12%左右。铜主要分在赞比亚与刚果(金)的沙巴区,金主要分于南非、加纳、津巴布韦和刚果(金),金刚石主要分布在刚果(金)、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纳米比亚等地。此外,还有锰、锑、铬、钒、铀、铂、锂、铁、锡、石棉等。非洲的植物达40000种以上,有不少是稀有或特有的。非洲的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21%,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木、乌木、樟木、栲木、胡桃木、黄漆木、栓枝栎等贵重木材应有尽有,而且储量丰富。非洲草原辽阔,占总面积的27%,畜牧潜力巨大。非洲的渔业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经济: 工业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采矿业和轻工业是非洲工业的主要部门。黄金、金刚石、铁、锰、磷灰石、铝土矿、铜、铀、锡、石油等的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轻工业以农畜产品加工、纺织为主要。木材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制材厂较多。重工业有冶金、机械、金属加工、 化学和水泥、大理石采制、金刚石琢磨、橡胶制品等部门。农业在非洲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非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还有特产木薯、大蕉、椰枣、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丁香等的产量都很高。乳香、没药、卡里特果、柯拉、阿尔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畜牧业发展较快,牲畜头数多,但畜产品商品率低,经营粗放落后。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生产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近年来淡水渔业发展较快。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大多数交通线路从沿海港口伸向内地,彼此互相孤立。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另有铁路、海运等方式。南非共和国、马格里布等地区是非洲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区。撒哈拉、卡拉哈迪等地区则是没有现代交通运输线路的空白区。目前非洲有公路约130多万千米,铁路约78000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52000千米。海运业占重要地位。航空业发展较快。经济:非洲各国的经济曾长期遭受帝国主义的控制。许多国家独立后,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采取了有利于本国经济利益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上,正在改变过去殖民统治所造成的&单一经济&状态。全洲农业人口约占全洲总人口的2/3,许多经济作物的产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咖啡、花生各占世界总产量25%左右,可可、丁香、棕榈油、棕榈仁的产量分别占50-80%,还有棉花、剑麻等。工业大部分为农畜产品加工。重工业较发达的有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非洲主要矿物开采量在世界上都占重要地位,原油约占世界总产量10%,铜矿石约占20%,金刚石、金均占70%左右,锰、锑、钴、铬、磷酸盐、石棉、铀、铂、锂、钽、铍、铌的产量常居各洲第一、二位。地理分区   习惯上,人们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   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和德拉群岛。其中埃及、苏丹和利比亚有时称为东北非,其余国家和地区称为西北非。北非面积约82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阿拉伯人占70%左右。西北部为阿特拉斯山地,东南部为苏丹草原的一部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有狭窄的平原,其余地区大多为撒哈拉沙漠。该区不少农矿产品占世界重要地位:原油占世界总产量5%,磷酸盐占22%,棉花约占5%,阿拉伯树胶占80%以上,其它还有栓皮、油橄榄、柑橘、葡萄、椰枣、无花果等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与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岛、莫桑比克、塞舌尔。有时也把苏丹作为东非的一部分。本区所产咖啡约占世界总产量14%,剑麻约占25%以上,丁香供应量占80%以上,茶叶、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重要地位。居民主要为黑人 西非: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和加那利群岛。面积约656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5亿多,其中黑人占85%,余为阿拉伯人。本区所产金刚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2%,铝土矿约占非洲总产量90%以上,可可和棕榈仁约占世界总产量50%以上,棕榈油约占38%,花生约占11%,咖啡、天然橡胶在世界上也占一定地位。   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金)、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时也把赞比亚、津巴布韦和马拉维作为中非的一部分。居民均为黑人。所产金刚石占世界总产量30%左右,锰矿石占12%,铜、钴、铀、锡、镭、铌、钽等矿物产量都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棕榈油、棕榈仁、天然橡胶、可可也很重要 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圣赫勒拿岛和阿松森岛等。居民主要为黑人,有一小部分为白人。矿物以煤、金、铂、铬、石墨、锰、金刚石、石棉、锂、钒、铍最丰富。本区所产金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0%,金刚石、铬矿石约占30%,铜、钒、锂、铍、石棉产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西方殖民主义对非洲的侵略和长期掠夺给非洲独立国家在经济方面带来的后果同样是很严重的。殖民地时期形成的经济畸形发展成为独立后的非洲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一大障碍。殖民主义在非洲的统治在经济上完成了把非洲经济纳入国际经济的轨道,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附属部分。一方面,西方列强向非洲提供了这里过去没有的东西,如建造了公路、铁路、电话、电讯、港口和机场等基础设施,种植了咖啡、可可、烟草、花生等经济作物,引进了货币经济,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商品化等,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这些引进都是在非洲处于极其不利的受掠夺受剥削的地位下进行的,这些东西越多,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难越深重。一方面,西方列强对非洲实行竭泽而渔式的掠夺,致使非洲经济片面畸形发展。 非洲经济的发展是以谅殖民地的自然资源和满足西方列强的需要为基础的。各个殖民地郡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供出口的农业经济作物或矿产品。如加纳的可可和黄金、苏丹和鸟干达的棉花、塞内加尔和冈比亚的花生、南非的黄金和金刚石、津巴布韦的烟草和黄金、赞比亚的铜矿石、桑给巴尔的丁香、尼日利亚和塞拉利昂的棕搁产品、莫桑比克的甘蔗、喀麦隆和多哥的可可、坦喀尼喀的咖啡和西少尔麻、刚果的铜矿石和铁矿砂、几内亚的铝矾土等等。完全忽视了国内生产者非洲人的需要,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遭到扼杀,在许多殖民地。现代工业几乎等于零。非洲人被迫生产他们所不消费的产品,而消费他们不生产的产品。在非洲殖民地,出现了非常奇特的现象,输出花生却迸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迸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迸口铝制器皿&&非洲经济作物和矿产品的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刺激着非洲殖民地生产的发展。非洲经济发展的片面性和脆弱性已经存在很长时间。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进行改革,解决这种问题是很难很难的。许多非洲国家己经独立数十年,这一情况至今没有根本的改变。非洲人口高速度增长的原因  人口再生产的规律主要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除此以外,一些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也有影响。就非洲而言,人口的高速度增长除了有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相似的背景外,还有本洲的一些特殊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经济因素方面,非洲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传统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小农生产方式是导致人口高速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力的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不是质量的提高,它直接刺激着人们的早婚多产。由于经济落后,无力兴办必要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制度,生老病残的供养只能依赖家庭成员,也促使人们产生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思想。(2)在政治方面,自各国获得独立以来,各项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少国家从增强本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考虑,希望人口有一个大发展。(3)在社会因素方面,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广大地区,不仅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民族和部族,而且农村在社会结构上长期保留着部落或村社制度,酋长、头人们掌管着政治、经济大权,他们为增强本民族、本部落、本村社的实力,也热切希望人口不断增多。典型的例子如尼日利亚。这个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计有250多个大小民族和部族,最大的是北方的豪萨族、南方的伊博族和约鲁巴族,它们有着三足鼎立式的竞争关系。1962年该国进行了一次人口普查,一些南方的政治家曾希望南方的人口超过巨大的北方,这样在议会的选举、收入的分配等方面都有好处,当公布数字与此相反时,他们极感失望。并企图否定普查数字。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要切实推进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将是困难的。(4)在婚姻制度和生育意愿方面,非洲受传统生产方式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因素影响,一向具有结婚早,离婚少,生育率特高的显著特点。女子在16~20岁时基本上都结婚了,从此进入长约30年的生育期,与其他各洲尤其是发达国家相比,非洲妇女的生育开始得早,结束得晚,总和生育率因此很高(1991年为6.1,最高的卢旺达为8.1,世界平均仅3.3),这一点同人口年轻,育龄妇女比重大结合在一起,直接导致非洲的高出生率。此外,在伊斯兰教国家中,妇女极少参加经济活动,也必然增大其生育率。(5)非洲文化落后,文盲率极高,也妨碍了控制人口增长工作的开展,加上不少国家不重视对节育知识的宣传,故已婚夫妻避孕和节育率很低,在撒哈拉以南的多数国家中,迄今仍只有1%左右,生育实际上完全处于自流状态。(6)非洲极高的婴儿和幼儿死亡率(在撒哈拉以南,有1/5甚至1/3的儿童活不过5周岁)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口的高速度增长,但另一方面它又增大了人口出生率,原因就在于父母都有多生保险的心理,如在埃及,人口学家发现高出生率是同婴儿高死亡率紧密联系着的,很多父母因此就通过生8个来保证自己有5个子女。此外,婴儿死后,中断了哺乳期,母亲就会很快怀孕。(7)非洲存在着人口以及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地理分布上的不平衡,它造成了大规模不受国境线限制的人口迁移,客观上减轻了一些地区的人口压力,从而降低了它们节制生育的紧迫性。(8)目前几乎所有非洲国家都把人口政策的侧重点放在加强医疗保健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上,这样做无疑是必要的,但必然因此出现较高的人口增长率。
【上一篇】
【下一篇】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非共和国地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