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贵天下茶叶贵阳实体店为什么会选择实体店

茶叶实体店开店七年之心得:从0到1
我的图书馆
茶叶实体店开店七年之心得:从0到1
1.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一市场调查明白市场需求1995奶奶涉足茶业,2009年开茶叶零售实体店,掐指算来开店7年了。几年中,经历了先后6家茶叶店关门歇业。商场如战场,事关生死存亡。知己知彼,才能生存,第一位的就是知市场这个“彼” 。当地的茶叶消费习惯,喝绿茶的人多,其他品种的茶也有人喝,但量小。明白了市场需,茶才能做到对路适销,就不会乱进茶,造成积压损失。知道了消费什么茶还不够,还要搞清谁在消费,工作才有目标。消费茶有这么两类情况,一种以获利为目的的转卖者,如茶馆(楼)、会所,其特点是用量大,购买频繁,质量要好,价格要低;一种不以获利为目的的,个人消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办公接待用茶。个人消费量小,消费慢,半斤茶,有时都要吃很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办公接待用茶是一人采买,众人消费,找到采办人是生意关键。市场调查市还一个重要内容是价格,那种价位的茶走量大。搞清这些方面,便于确定自己的竞争策略。场调查的方法:坐茶馆,同茶叶店老板交流,观察集贸市场那种茶摆得多。2.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二店址选择傍大款我们县城农贸市场内有个茶叶小摊贩交易区,我调查和观察发现,在路口两头的摊贩,生意好,中间摊贩的生意就差些。中间的摊贩经常说,两头的把生意截了,我们只能捡点漏下来的。人流就是信息流、钱流。工作经历的原因,我确定了自己茶店的主要目标对象是个人消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我们县的好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的办公用品多在一个叫得力购物的超市买,买时都是开车来,因此,选的店址要方便停车,得力购物超市距客运中心只有300多米,人流量大(2014年12月,客运中心迁到了城外),我的茶店就开在了这个超市旁。现在回头看,当初的选择对了。3.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三熟悉竞争环境2009年开店时,在街面上开店卖茶的有12家,在农贸市场有13个摊卖茶。我要开店的那条街,长不足400米,开着2家,有一家是我1995年接触茶业时就在开,有19年的时间;另一家开了也有五六年时间,到今天仍然在干。我开是第三家,在我之后,2014年11月,又开一家,2016年4月再增一家。这条街同一侧,目前就有5家专卖茶叶的店,还有2家兼营茶叶。我的店与开得早的第二家店中间只隔着一间铺面,竞争大。4.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四用好店招这块宣传阵地用好店招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取一个易识、易读、易记、易写,能传递商品信息的店名。研究表明,人类所收集的80%的信息是靠眼睛获取的。现实中,有的店名用生僻字,认都不好认,又怎么达到宣传的目的,让人记住呢?按照易识、易读、易记、易写,能传递所卖商品信息的原则,我取了一个非常好记的店名,网上搜索,还没发现有人用,最后就用了。二是用能让人识的字体。当地有个茶店不知是要显示茶的古老还是体现主人文化的高深,店名书写用的是篆字,很多人不认识,现在这店也没干了。三是配置灯光,晚上人也看得见店名,增加曝光率。5.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五租店、装修、设备器具开实体店,租金是构成成本的大头,尽力争取房东让利,并签好协议,对电表水表底度一并抄录。装修的货柜不装死,万一今后换店子,可搬走,不用重整而增加开支。以卖绿茶为主,冷藏设备有冰柜和展示柜两种可选,冰柜取茶不方便,如果放在取下面,取茶要从上翻到下,容易把茶弄碎。特别说下店铺的电费,如果在店铺中吃住(可做个样子),可向供电部门申请核定一定数量的照明电,我们这里,店铺的电价是按商业用电算的,0.682元/度,照明电价0.380元/度,给我核的79%按0.380元/度计,21%按0.682元/度计,铺子中每月用电几百度,一年下来也是可观的数。6.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六办理证照,合法经营现在三证合一,只办理营业执照。办营业执照准备材料:申请表(工商现成的填上)、租房协议、相关设备(施)摆放示意图。办食品流通许可证准备材料:健康证、营业执照、身份证件、相关设备(施)摆放示意图,各管理制度上墙。7.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七货源有特色,错位经营第一年,把好质量,边卖便进,避免滞销积压,积累销售数据,为下年进茶做准备。边卖边进不好的一点是前后的质量不太稳定,再就是从大的茶商手上进的,价格偏高。第二年起,从加工厂上货,每款茶都在生产季节按全年销量预估(留有余地,不足点,另外补充,避免新茶出来销陈茶)备货囤货,保证全年质量稳定。茶品与近邻的茶店所卖有所区别。8.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八货品陈列、标价货品陈列(略),确定有竞争力的价格(与周边想比而言),明码标价,按两标注,比如500元/斤,标成50元/两,这样听着不胀耳。9.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九杯具卫生客人来后,有时要泡茶,杯具的安全卫生很重要,我在开店时就配备了消毒柜。10.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十推、拉两手,广而告之主动向已知的(比如熟人),但还是潜在目标客户推送茶店及茶品信息。在当地电视台点歌之类,当地论坛、微博等发消息。11.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十一立足当地,放眼全国客人有时候要买茶送给外地的朋友,但是不知道选什么茶好。如果自己了解全国各地的茶消费习惯,就可以帮客人参谋,促成生意。现在网络那么发达,只要上网便可查到。12.7年茶叶实体店开店心得之十二个人修为孙子说,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敌。意思就是要先搞好自身,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平常要加强学习,内容有营养学知识、茶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茶知识(种植、加工、全国茶区、当年天气与茶生产)等等,成为个杂家,什么人到店后都能吹得起来。(以上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在实体店里除了能买到好茶,还能买到什么?
一片树叶遇上了水,于是便有了茶,它本是一种常见的饮料,如今,却有一种怪像,很多茶友为了避免买到假茶而选择上山直接找茶农购买,但是负责生产的茶农并不能提供实体店里真实的体验感。这也是我们的生产基地玉生茶厂不卖茶的原因!那么在实体店体验馆里我们能买到什么样的茶?除了买茶,还能做些什么呢?
体验馆工艺要求更严格
我们更注重顾客的体验,我们的每一款茶从山上的茶厂下来,都会经过我们的严格的检验,火候不足,香气不高,我们会返回茶厂复火,我们更注重的是来这里喝茶的每一个人的体验,所以我们一直坚持,我们的茶厂是不允许销售茶叶的,因为茶厂是生产车间,忙碌且喧闹,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无法认真品味每一款茶叶的,也没有空闲的时间来品尝,然而我们是不容许有瑕疵的产品进入到客户手中的。而进入店中销售的产品,达到了我们对成茶品质的要求,我们才会展示给顾客、朋友。进入店里面的产品,我们对其工艺要求更为严格,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坚持只在店里售卖我们产品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筛分更精细
我们对待每一款产品都有不同的要求,茶叶进店以后,我们都会进行一道人工筛选,选出茶叶中的碎片、黄叶、老梗,而这些程序,全部都由人工完成。这是一个精细活,需要宽敞的空间,安静的环境才能顺利完成,店里的环境正好符合了这一要求。在茶叶品质上,我们力求精益求精,让优者更优。人力所及的地方,我们都会严格的要求,在店中完成这一道复杂且繁琐的工序,这是山上的农户,茶厂所不具备的。
体验馆店员服务更专业
来我们店里的顾客往往总能获益良多,尤其是之前对茶叶知识不太了解的顾客朋友,玉生茶业所有的伙伴都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后上岗的,对茶叶的基础知识,生长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水质,制茶工艺,储存方法,冲泡技巧等都了如指掌,我们希望和没有接触过信阳毛尖的朋友们分享,交流,专业的知识储备,能让毛尖的冲泡饮用方法更合时宜,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一杯毛尖的香醇,体会到信阳毛尖茶文化的魅力。
以茶的名义,在体验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
买茶,我们往往只考虑品质和价格这两个因素,这两点无论是网购还是找茶农直接购买都可以实现,然而这两者都无法满足在实体店里的体验感和社交功能。实体店可不仅仅是卖茶的地方,更是和茶友一起体验茶,感受茶的地方,从古至今,奉茶为礼,在这里,茶叶店老板会是我们结识的第一个朋友,通过茶店老板我们会结识到更多的茶友,在茶艺师为大家泡茶品茗的时候,同一茶桌上或许是相识的、或许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从古约茶吟诗作对到今约茶聊天,茶的社交属性从未改变。
在这里寻一处静地,放松心情!
除了家和办公室,人还需要“第三处地方”,一个累了可以歇歇脚、忘却烦恼、卸下生活伪装的地方,茶叶体验馆不失为一种更好的选择,在这里,三五好友小聚,谈论着茶,谈论着生活,随着茶叶在水中展现出曼妙身姿,浮躁的心也逐渐静了下来,于是,我们开始慢慢的感受着茶叶的由苦到甜,时光转眼即逝,在茶叶的洗礼下,或许我们会对生活豁然开朗。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桂公网安备 36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重新发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新!变现功能上线
现在,只要登录微口网账号,点击“我要变现”,就能领取任务,轻松推广商品,坐收丰厚佣金,只要一分钟操作,就能获取50%超高提成!
合适的商品更容易推广,你可以根据公众号定位,选择调性最适合推广的商品;如果没有公众号,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或者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
优秀的产品文案能让我们赚更多钱,你可以直接使用我们平台提供的文案素材;如果你不想用,那么你可以自己随心撰写合适的产品文案。
关于购买链接
你可以将购买链接粘贴在“阅读原文”处;或者分享购买链接/二维码至社交平台或社交群内。只要有用户通过此链接购买了商品即可获得丰厚提成!
转藏至我的藏点股票/基金&
电商VS实体店:谁才是茶叶销售最佳通道?
作者:谭佑棠
  电商,无疑是2012年经济领域最闪亮的明星。
  在2012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与董事长就“电商能否取代传统的店铺经营”展开辩论。林表示,“虽然现在电商很厉害,但将来能不能占一半以上份额,还有待时间检验”。而马云则强调,虽然未来电商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行业,但会基本取代。王健林还向外界透露,他和马云私下“有一赌”,2020年,如果电商在中国整个大零售市场份额占50%,王健林将给马云一亿元,反之,马云输给王健林一个亿。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健林和马云的“对赌”引发了“电商”和“实体”经营的激烈讨论和站队。这种讨论在茶行业也不例外,有人认为茶叶电商化是一种趋势,对传统茶叶经营带来巨大的冲击,甚至发出“电商是找死,不电商是等死”的言论;也有人对电商心存疑虑与顾虑,始终坚守实体店,认为茶叶电商化“只是看起来很美”,如果处理不好渠道冲突、无标准产品与网络的对接、人才培养等问题将很可能自毁长城。
  茶市疲软带来的新思考
  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消费市场的疲软在各行各业日渐显露,茶行业也不能独善其身,消费疲软早于2011年底就开始出现,2012年进一步疲软。据业内人士认为,2012年茶叶市场的滞销现象产生原因主要是内外交困所致,既有市场大环境下的消费疲软,也有茶叶负面新闻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恐惧。
  一般而言,茶叶批发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一直是判断茶市行情的风向指标。
  记者走访芳村各大茶城了解到,不少茶叶店销售冷淡。在一家经营普洱茶的茶行,店内没有一名顾客,店主王先生见到记者就大吐苦水,说生意难做,去年茶叶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3。
  从众多家茶企都得到此类信息,市场疲软导致今年茶叶市场销量趋减,传统茶企几乎都难逃销量萎缩的命运。现今,茶商们面对着两大头疼问题。第一,茶市冷淡直接带来营业额的持续走低。第二,经营成本越来越重,房租、人力成本不断攀升。
  中国茶叶市场终端业态目前仍然是传统茶叶店占据主流。前几年持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把商业房产价格推向顶峰,除了门店租金快速暴涨以外,门店的“转让费”也高得离谱;此外,人力资源成本的增加又是茶叶店成本压力的另一个原因,现在茶叶店店员工资不低还是难以招到员工。
  市场消费的疲软使市场需求总量得以下降,而剩下的市场份额中谁又能赢得一杯羹?
  多数茶商仍然钟情实体店
  茶叶界的大公司们纷纷开起了网店,而小茶商们却很淡定,不少人都选择坚守“实体店”。
  林先生是南方茶叶市场一家茶庄的掌柜。跟许多卖茶人一样,林先生的身上也散发着隐隐的“茶气”,不浮不躁。
  林先生经营普洱茶生意多年,以批发为主,这些年生意不错,老客居多,来拿货的主要是经销商。当聊到淘宝网时,林先生玩玩鼠标,“其实我之前也开了一家淘宝店。”他的语气中带有一丝不屑。“可是开网店要花钱维护,又要花钱做推广,又存在恶性竞争,我力不从心。”
  他的想法跟许多茶店掌柜一致:茶是需要坐下来品的,开茶叶店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赚大钱,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茶、以茶会友。“我有几个顾客从我这里进货然后到淘宝店上卖,可是生意也一般。”林先生说。
  当然,随着电商的兴起,林先生也意识到电商对自己的生意确实有一点影响,尽管冲击不大。许多市场里的人都开了淘宝店,但是店主一般懒于打理或者没空打理。
  虽然网上开店确实有好处,成本低、风险小,但是他依然坚持茶叶实体店的路线,他的第二家实体店已经开始装修了。他给我们泡上了一壶上好的普洱茶,“我们经常以茶会友,回头客还是很多的,很多喜爱喝茶的朋友都可以成为好朋友,做生意做得好但还要做得开心,很多东西不是冷冰冰的网店可以拥有的。”
  事实上,在广州数千家茶叶商家当中,依然钟情于实体店的占绝大多数。对电商的顾虑比较多,比如茶在网上消费品中相对来说是价格比较高的,网上的消费群体能接受吗?
  电商搅局传统茶市
  根据易观智库预测,2012年茶叶B2C网上零售交易规模为39亿元,到2014年,茶叶B2C网上零售规模将达到77亿元。目前,茶叶B2C网上零售的交易规模上看,、京东、当当等综合电商平台占到了整个交易规模的90%,而垂直网站仅占到了10%。
  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1月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2012年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98亿元,销售农产品的网店共计26万家。报告指出,从具体农产品看,茶叶在淘宝网销量最大,日交易额超过700万元。从整个电商产业链来看,茶叶作为农产品中的重要品类,随着网购市场的飞速发展也在悄然崛起。
  记者调查发现,与实体店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淘宝及一些网上电子商城的茶市却异常热闹,销量也呈上升趋势。2012年淘宝网评出的十大网商中,中闽弘泰就在销量上创了新高,还有尚客茶品和森舟茶叶也因销售业绩不凡而进入网商30强。从淘宝的交易记录来看,2012年茶叶网商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还有不少,进入网络领域的茶企越来越多。
  记者在天猫上浏览了几家茶叶商城发现,每家茶企都不同程度地糅合了时尚元素。淘宝数据显示,25-35岁的消费者成为网购茶叶的主力消费者。“网上购茶的多是对口感要求不严格的80后年轻人,对他们来说,喝茶代表的是一种都市生活态度,而非专业的品鉴。”淘宝对此现象的分析是“一方面是这一年龄层消费者的健康养生意识在增强,另外他们也更容易接受网购”。
  目前,茶叶电商主要销售的品类包括红茶、绿茶、白茶、黑茶、花茶、黄茶六大茶系,以及果茶、保健茶和茶具等周边产品。从模式上看,茶类垂直B2C厂商可以分为两类,一种为整合全产业链的运营模式,从上游茶园种植采摘、加工、再到线上的产品销售和配送等服务,该模式的代表厂商为买买茶。另一种为专注线上渠道营销,通过与茶商合作的方式完成货源情况,而B2C企业主要负责网店的运营和销售工作。
  广州茶企电商化仍处初级阶段
  淘宝网发布《2011年度淘宝网热卖茶叶排行榜》的数据显示,广东成为网购茶叶的第一大省,其次是江苏和浙江。广东人有饮早茶的习惯,消费茶叶比较多,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淘宝网的茶叶销售前100名的商家当中,居然找不到一家来自广东的商家,这和广州作为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极不相符。究其原因,除了茶叶价格与原产地相比不占优势外,广州茶商在电子商务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也不够。
  电商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许多茶企前赴后继足以说明问题,但经营状况却参差不齐,有的日成交量可在数百单以上,有的却成交寥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广州茶企的电子商务化进程,绝大部分还处于初级尝试阶段,且大多经营状况不佳。
  “不少茶企的电商进程在网店开张时戛然而止,接下来的维护运营疏于管理,成交量寥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即便是一小部分做得比较成熟的电商茶企,其实盈利也不多。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认为,电子商务给茶企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尤其是在经营成本高居不下的现状下。茶企涉足电子商务市场,在网络上卖,无疑可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运营成本、使产品价格合理化。但是,在网络上卖茶不同于在实体店卖茶,也会面临着重重困难,尤其是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处于拼价格的初级阶段,因此,茶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熟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尽管如此,面对如火如荼的电商潮流,很多茶商依然跃跃欲试,生怕自己太过保守错过时机。
  普洱张茶业总经理张智强博士打算在近期组建专业的电商团队,但他也清楚茶企要想在电商领域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如何切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可以最快,最节省成本切入?这些都是他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记者采访的茶商当中,持有相似看法、正准备进军电子商务的人不在少数,包括广西金花茶业董事长翁荣彬、嵩顶茶业总经理李远帆等。
  虽然一部分广州茶叶企业电子商务化程度不深,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够而盲目跟风,致使电子商务成为企业发展的鸡肋;但是也有许多由传统茶叶企业转型而来的“实体+网店”模式的茶叶企业引人注目。
  凌春茶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有机茶的企业,两年前开始“触网”,进驻淘宝、天猫、一号店等电商平台。据该公司董事长陈凌透露,凌春茶叶走“实体+网络”的销售模式,尽管网络销售的营业额还不算大,仅仅占总营业额的两成左右,但逐年增加的趋势非常明显。陈凌十分重视网络这个平台,为此在IT人才较为集中的天河成立专业的网络运营团队,从美工、策划、推广到打包,一应俱全。
  专业人才团队是关键
  很多传统茶企进入电商,并不是因为线下经营不好,相反往往是线下渠道非常好,但看到了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强劲势头,为抢占机遇而进入电商的。但事实上,茶行业电子商务的开展并非顺风顺水。理念的落伍、人才的匮乏、技术经验的不足、发展模式的分歧……都成为传统企业转型中遇到的一个个绊脚石。对此,淘宝天猫食品品类专家建议,传统茶企在进入电子商务时,不妨多借助专业第三方服务商的力量,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网络卖茶毕竟是有技术含量的新渠道,茶企如果没有相应人才,没有掌握相关技术时还是不宜冒进,市面上有不少网络推广公司,茶企可以选择一些有成功案例的推广公司进行考察与合作,在具备自己的团队及掌握相关技术后,才可以大举进入网络销售领域。”实践证明,目前在茶行业电商平台和业务做得最好的,往往是那些拥有跨界人才团队的企业。
  广东金帆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永良对此深有感触,“在网上开个商场其实很容易,难的是后期维护、经营、管理,这才是茶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包括对接、配货、推广等等,是个复杂的综合体系。”金帆茶叶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但受限于人才的不到位,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总体来说,茶行业缺乏高端人才,普遍都是家庭作坊式经营,而网络销售、网络推广需要具有专业的人才。因此,有些茶企想往电子商务方向发展,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才而把计划搁置。
  电商与实体融合才是茶市王道
  电商的红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茶市,但正如国香茶业负责人张泽国所言,电子商务只不过是商品流通的模式和渠道之一,它只不过增加了消费者一种购买方式。
  电商对传统茶市的冲击,正成为带动茶行业实现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其实,在很多茶商看来,马云与王健林的对赌,究竟谁会在对赌局中胜利已不再重要。电商与实体之间不会出现谁取代谁的情况,走向融合将是未来的趋势。
  正如王健林所言,中国虽然有4800多家电商,但只有一家电商在挣钱,那就是马云的阿里巴巴。其他大都在亏钱,所以很难说现有电商的模式是先进的。事实上,电商仍然需要走一条较长的发展和创新之路。而在这个变革的过程中,具有先知先觉意识的传统茶企抓紧机会在对自身进行转型,并积极融入电商行业,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领先一步。
  基于此,张黎明认为,茶企涉足电子商务可以大胆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推广;另一方面,利用实体店开展各种品饮体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01/14 10:2712/20 02:2412/20 01:3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实体店买茶还是网上买茶那个会差啊。
实体店买茶还是网上买茶那个会差啊。
小普置信真的有人、而且不少的人在网络上买茶受骗上当过,但在实体店买茶,受骗上当的就少吗!其实不论是实体店还是网络,它们都只是提供了一种途径,而能否会受骗上当,在于三点:一是茶商的行业良知,二是茶友们的擦亮眼睛,三是相关部门的无力监管。假如哪一环节缺失了,在实体店买或是在网络上买,都能够买差的。小普以为,网络正给我们提供越来越多各方面的便当,因两头存在着些成绩就完全否认,消极的方面一定会大于积极的方面。想买好茶不受骗,茶友们在加强本身防备认识的同时,选好品牌,选好商家,这才是关键之所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龙展示不一样的人生精彩综合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叶如何选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