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教育要争取,服务才能显价值,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辨析

政治辨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成人高考政治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教育学辨析题.doc 1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教育学辨析题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观点辨析题
1、《论语》中提出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部较为完善的教育学论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论语》中虽然有众多对教育的论述,但是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前教育学阶段,虽然对教育活动的论述已经不少,但是在论述教育问题时往往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形象的比喻和简单形式逻辑的推理上,即使有些论述比较深刻,也显得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2、教育现象也可以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不正确。所谓教育现象,指的是存在于社会中的有关教育活动的一种客观实在。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能被人们意识到,因为教育现象是存在于社会客观现实之中,但是这些教育现象有时和其他社会现象并没有明显的区别,人们并没有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既然不把它当作是教育现象,就谈不上将它作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教育现象即使被意识到,也不是所有的教育现象都是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因为现代教育学更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的教育,更关注的是教育的现代特性。
3、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早在人类出现之前,自觉的教育、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遍地存在于动物界。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人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性质而已。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虽然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但其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把动物为适应环境、求得生存而进行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把复杂的社会现象简单地、机械地还原为生物现象,忽视了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在的本质区别,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4、甲说:“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乙说:“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你认为呢?
这两种说法都不完全正确。我认为在论及教育的功能时首先是要坚持发挥教育的基本功能。即发挥教育对人的影响、选择教育对人正面的影响促进发展功能,即在目标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内容上实施全面的教育内容,在过程中完成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过程,使人趋向真、善、美的境地。其次是要重视教育的扩展功能。即发挥教育培养社会人才,通过所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而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人口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并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的科技支撑与文化服务的功能,使社会朝着文明、富裕、和谐的方向前进
5、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待五育,要坚持“五育”并举,使五育均衡发展。
此观点错误。对于五育,我们要防止重此轻彼、顾此失彼,要坚持“五育”并举,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但“五育”并举并不是均衡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把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处理五育的关系时,我们即不能只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不能只看到它们的区别,我们要辨证统一的看待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关系。
6、我们对待应试教育应该全盘否定,而对待素质教育应该全盘接受。
此观点错误。应试教育有很多弊病和危害,素质教育有很多优点和好处,但我们要辨证的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万能的,因为教育本身就不是万能的。影响人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教育仅仅是一种影响而已。此外,我国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走入实践没多久,素质教育理论这方面还准备的不足。应试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学生具有应试能力,也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此外,教育离不开考试手段,考试具有选拔和评价功能,素质教育的结果同样需要考试进行衡量,高素质的人才也需要考试来选拔。
7、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此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它集中体现了生物特征DNA的遗传是父辈通过基因遗传素质是非获得性素质,是一种基因的本能遗传现象。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也俗称天资、天赋、禀赋,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人生长发育最基本的前提。
8、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错 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9、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该说法错误。教育先行并非教育无限制地先于经济发展,而是有一个限度。教育不能脱离经济的现有条件而盲目发展,教育无论怎样优先发展都必然反映经济的发展实际,必须考虑本国经济实力和生产发展水平对教育的限制。教育的发展都是立于本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绝对不经济现状而无限制地发展教育,即使有,也终将受到经济的惩罚。
10、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
不正确。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决定着教育的领导者、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全国重点中学大联考试卷第二期-政治.pdf 18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练习政治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
一、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每
小题4 分,共64 分)
实行有偿收视的加密电视节目属于(
商品,因为它既有使用价值,又满足人的需
非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非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但没有用于交
商品,因为它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
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
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
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____ ,而商品
的价值总量________(
越大 越大 B.
越小 不变 D.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练习政治
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
最终原因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所有制结构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决定,从现在起
到年底,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
油、酱油、食醋五类产品的所有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质
量专项抽查,这是一次从源头上为食品安全把好关的
执法行动。国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是因为它(
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主要涉及到生产经营企业的经济利益
与国家荣誉、利益息息相关
体现了国家机关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我国要实现国民收入迅速增加其根本途径是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练习政治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依靠新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劳动者的数量
努力增加税收收入
月起,在市场上销售的所有手
机都需要标明其辐射强度,这一规定,维护了消费者
公平交易权 B.
自主选择权
诚实信用权
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
否合适,主要看它能否(
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有效地发展
恰当地处理生产与交换的关系
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相互促进、相得
让一部分人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名牌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经济效
益的重要源泉,相当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打造自己的
名牌,其目的在于(
北京市海淀区期末练习政治
名牌产品物美价廉,可以获得比一般商品更
名牌意味着质量好、信誉好、技术含量高
名牌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成本必然高,所以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要求在;错误;5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错误;51、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21世纪中;52、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正确;5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错误;54、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
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要求在发展生产力,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发展先进文化。 48、稳定的社会就是和谐社会。 错误。和谐社会并不简装等同于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但是稳定的社会不一定和谐。在历史上,有的稳定社会是以牺牲社会活力为代价的。和谐社会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 49、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错误。和谐并不是无差别、无矛盾、无冲突。对立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属性,它们共同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达到动态和谐。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表明事物发展变化合乎逻辑或规律。因此,和谐社会不是单一、均质,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状态,多元和差异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无所为和谐,“和而不同”才能和谐。和谐社会的美妙不在于“无差别”或 “无矛盾”,而恰恰在于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5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错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51、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只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社会的综合发展。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规划21世纪中叶之前我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战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是指经济现代化,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民主”是指政治现代化;“文明”是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2、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 的开放战略。 正确。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要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 53、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错误。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但恐怖主义不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作祟,世界始终处于不稳定、不安宁的状态。冷战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这也是促使全球范围内恐怖主义活动进一步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是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要争取和平和发展,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才是威胁世界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要争取和平和发展,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在传统完安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新情况下,我们应有恐反恐、有霸反霸,不能因为坚决主张反恐而改变反霸立场,不能用一种现象掩盖另一种现象。 54、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正确。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世界发展的必须趋势,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多极化格局使世界各种力量形成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拳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相反,单极独霸则是和平与发展的大碍。 55、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就要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错误。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坚持力争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是因为:(1)坚持护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 中央政府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的既定方针。现在香港和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在台湾问题上,能否按照“一国两制”构想实现和平统一,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一方。(2)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还体质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3)我们在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统一的前提下,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图谋的。(4)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从根本上说,是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的。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和平统一祖国就可能成为泡影。 56、“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正确。“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我的国家学说。(1)“一国两制”构想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制度包融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之内,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制度及其政权组织形式长期存在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中从未有过的。(2)允许两种制度并存于一个国家,就要求国家既要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也要为一定区域内存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这就突破了一定的国家只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传统认识。(3)“一国两制”的构想,展现了国家结构的新模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新发展。国家结构形式,一般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一国两制”属于单一制,但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制。在这种单一制下,香港、澳门、台湾等特别行政区享有单一制下的地方政府所没有的权力。这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复合制特点的单一制。 57、民族平等是团结的政治前提和基础。 正确。在一个存在着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社会里,有的只是民族斗争和民族仇视,不可能有各民放牧 大团结,因此,各民族应一律平等。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一律平等,是在发展经济文化的基础上,消除民族发展的不平等。只有在坚持民族平等的前提下,通过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逐步消除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才能保证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使我们充公认识到了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58、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正确。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因为:(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同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根本不相容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消除剥削制度、消除腐败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2)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经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某些高层领导发生腐败,党和国家就会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3)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腐败根本不相容,但我国仍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滋生蔓延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因此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是严峻的、艰巨的。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二、简答题
1简述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答:要把握什么是哲学,必须把握哲学和世界观的区别和联系。(1)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属于世界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2)哲学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它是以理论的形式系统地反映世界的学说,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它同一般人仅凭个人经验或传统影响形成的朴素而零散的世界观是有重要区别的。(3)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只有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才可称为哲学。(4)哲学既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又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系统的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2、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 答:(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回答其内容的第一方面,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哲学;凡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第二方面,即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知的,是可知论;反之,则是不可知论。(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人们的活动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主观反映客观,改造世界是主观反作用于客观。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有效的改造世界,取得工作的成功。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作用决定的。主要依据是:(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任何哲学理论都是在这样或那样地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关系问题。(2)如何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它决定着哲学家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基本立场、根本方向和路线以及基本原则和方法。(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哲学史上各派哲学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6
准。(4)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人们在实践中的一切活动,高度概括起来,无非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件大事,都是在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4、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的基本形态或形式。 答:(1)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是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是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亦称机械唯物主义,其根本缺陷是: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就是它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心”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则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理或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间万物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主张上帝或神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神学唯心主义实质上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5、简述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答:唯心主义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它的产生和存在,有其社会历史的、阶级的和认识的根源。(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是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的产物,是人们对自然力和社会现象无知和屈从的反映和表现。(2)阶级根源。唯心主义符合腐朽、反动的剥削阶级和统治集团的利益,因而它们总是这样或那样地鼓吹唯心主义,歪曲世界的本来面貌,以欺骗人民群众而达到其维护过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目的。(3)认识根源。人的认识是一个主观和客观的复杂曲折的矛盾运动过程,这就产生唯心主义的可能。①在认识过程中,如果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就会导致唯心主义。②在认识过程中,如果离开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会导致唯心主义。③在认识过程中,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或理性认识阶段绝对化,就会陷入经验论和唯理论,从而导致唯心主义。 6、简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 答(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①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②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世界上事物在本质上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否认事物的 质变和飞跃。③唯物辩证法用全面的观点看世界,既看到事物的正面也看到事物的反面,既看到事物的过去也看到事物的现在;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事物,只看事物的一面而否认另一面。④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的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出现作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8、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因为:(1)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潮流,科学对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科学地论述了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各种社会弊端的正确道路。(2)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并把哲学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它把唯物论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结合起来,实现了哲学的革命性飞跃,使之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并在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养分,使自己不断丰富和发展。因此它具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从根本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我们研究和解决当今时代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9、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是指它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还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仅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是指它通过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工作时间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性。 10、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二者的区别是,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则以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2)二者的联系是,哲学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与发展。哲学所概括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理论,对具体科学的研究又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3)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1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 答:(1)列宁在总结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为物质下了一个科学而完备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而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了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提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的局限性。第四,它把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坚持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同历史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12、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答:(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世界上一切事务和现象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直到人的思维活动。(2)物质的运动者的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事物,不论是微观世界还是宏观世界,其内部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整个世界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或不懂得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事物本质上是不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移动或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实际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尽管有多种形式,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但它们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不然会陷入唯心主义。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做是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自我意识的存在,运动也就被说成是感觉或意识的活动。 13、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答:(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静止是物质运动和特殊状态,指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和质的变化。(2)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的统一。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②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没有运动就无所谓静止;没有静止也无所谓运动。③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绝对运动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包含着绝对运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否认相对静止存在的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和否认绝对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的错误。(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从而区分和利用不同的事物。②只有承认相对静止,事物才能进行分化,生命才有可能,如果所有事物都瞬息万变,物质的分化就缺少了必要条件,生命也无法存在和发展。③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参照系。 14、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结构理论的关系。 答:(1)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理论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是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2)二者的区别是,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世界万事万物通过本质的哲学概括,它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绝对的;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对物质的具体形态、结构、属性的认识,它随着实践和自然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深化,是可变的、相对的。(3)二者的联系是,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对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5、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答:(1)意识的起源。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①从一切物质还有的物理、化学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②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安全意识的产生。其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①劳动促进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②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外壳;③劳动不断丰富着意识的内容,推动着意识的不断发展。(2)意识的本质要从意识产7
生的物质基础和意识的内容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和规定。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之所以还有产生意识的机能,主要在于人脑还有别的动物大脑所不具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它能接受语言、文字这样的信息并对各种实物的刺激做出反映;人脑具备抽象思维、形成概念的能力,具有产生意识和进行意识的功能。总之,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的人脑这种高度发展的义务的机能和属性。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意识。只有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接受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形成大量的感性材料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抽象的概念或原理,才能产生意识。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来自外部世界,都是人脑对客观实际的反映。 16、简述劳动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决定作用。 答:(1)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从而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劳动是从制造生产工具开始的,由于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类人猿手脚分工,能够直立行走。由于直立行走,开阔了视野,能面对更为复杂多样的刺激和信息储存反馈,从而促进了脑的进化、发展,不断完善,逐渐成为能够产生意识的人脑。(2)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没有语言,就不会有思维和意识。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原始的人类需要在劳动中互相了解彼此的思想、愿望、要求和情感等,当社会成员之间感到有什么东西非说不可的时候,语言便产生了。语言的出现,使人们交流思想有了工具。人们借助语言,能把事物的共同本质或内在联系抽象出来,加以概括,这便是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运用和展开,就标志着真正的意识的出现。(3)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力意识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不断深化的,生产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资料。这使得人们的生活和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也越来越复杂,从而使得意识的内容日益丰富,人的思维和智力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意识的发展。 17、怎样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观的确立,科学地提示了社会的物质性问题同。(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劳动实践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物质性的社会活动,它不仅生产出人们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同时也生产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类社会就是人类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2)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的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们的政治法律关系、论理关系、思想关系,都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3)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历史,而人们的活动是由他们的思想意识支配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归根到底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因此,人类社会是物 质运动的特殊存在形态。 18、简述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答:(1)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①意识只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②意识的感性形式的理性形式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③每个人的反映都受他原来的情感、知识、经验等主观状态的影响,对同一对象进行反应所形成的个体意识之间有差异性。④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而且能创造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的观念。(2)意识在内容上又是客观的。①尽管意识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但它来源于客观事物。②意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都反映着客观世界。③对同一对象的反映,产生个体意识差异的原因是客观的。④人的意识创造的任何观念都有其客观“原型”,即使是某些虚幻的、荒诞的观念,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的、颠倒的反映罢了。(3)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如果否认了意识的主观特性,把意识说成是人脑的分泌物,就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如果否认了意识内容的客观性,把意识看成纯粹是主观自生的,就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9、简述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条件和途径。 答:(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还有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意识的能动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④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生理活动。(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和途径:①认识和尊重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正确和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条件。③正视并处理好事物和环境的关系,才能使意识的能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④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20、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 答:(1)物质决定意识。主要表现在:①从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②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从作用上看,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2)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主要表现在:①能动地反映世界,即在实践基础上,意识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在正确反映世界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动计划和方案,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3)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关系,否认物质决定意识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相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就会陷入形而上学。 21、简述规律及其特点。 (1)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是指:①人规律与意识的关系看,规律和规律的作用都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外,不管人们是否认识、是不承认、是否喜欢,它都客观地存在,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②从规律与人们的自觉活动关系看,规律不依赖于人们活动的意图和愿望而存在并发生作用,规律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它既不能为为地创造,也不能人为地消灭;③从实践的后果看,人们只能在实践中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符合规律的认识实践活动,就能取得成功,否则必然遭到失败,受到规律的无情处罚。(3)规律的主要特点有:①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它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②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它是事物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发展趋势;③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相对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必然重复出现。这三个特点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22、简述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特点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局限性。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由于生产和科学发达,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原初物质”构成的,即“原初物质”(如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这种朴素的观点,缺乏实证科学的根据,把哲学物质范畴同具体物质形态混为一谈,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的特点。但它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坚持从自然界自身去解释自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否定了神学自然观和精神解释自然的唯心主义自然观。(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①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依据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理论,把原子看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把原子的特性说成是一切物质的特性。②这种物质观以当时社会生产和自然发展成就为依据,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和朴素性,是一个长足的进步。③这种物质观不懂得个性和共性的辩证关系,把哲学上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混为一谈,因而经不起科学发展的检验和唯心主义的诘难。 2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答:(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反对用主观臆想的关系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在了解个别事物时,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故意地看问题,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24、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怎样? 答:(1)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一定方式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有如下主要特征:①整体性,指系统作为整体还有它的各个要素都不单独具有的性质和功能,这是系统的最本质特性。②结构性,即系统内容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有组织的,遵循一定的顺序和规则,而且趋向优化的特性,③层次性,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任何一个系统可以成为更大系统的要素,作为系统的任何一个要素,相对于它的下一层次来说,又是一个系统。④开放性,系统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是: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其原来的意识。②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并联系结合在一起的,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③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各个部分也有其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 25、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的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和成长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一切消极的因素,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添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3)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26、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2)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①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和把握它们的关键;③矛盾分析法即对立统一的分析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的根本分歧。(3)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不是要以它代替其他规律范畴,而是要全面而有重点、完整而又准确地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把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27、简述质、量、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 答:(1)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与事物的8
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量杯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的体现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2)把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②只有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28、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和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因一定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和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结的关系。①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二者的联系是:同一性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4)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观察和解决问题,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29、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②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的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②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30、简述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答:(1)“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陷入片面性而犯“一点论”的错误。(2)“重点论”,就是认识复 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抓住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不抓重点,就会犯“均衡论”的错误。(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相互包含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唯物辩证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 31、简述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1)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2)原因与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这是二者区别的确定性。(3)原因与结果又是统一的,表现在:①原因与结果相互依存。②原因与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一种现象在一种联系中的原因,在另一种联系中则是结果,反过来也是一样。这是二者区别的不确定性。③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作用的。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反过来作用于原因,引起原因的进一步变化,这就不彼此之间互为结果。(4)掌握原因与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②正确把握因果关系,才能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有利于今后的行动取得成功,避免失败。 32、简述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二者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向,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3)二者是统一的,其表现是:①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②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4)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指导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有重大意义。 33、什么是现实性与可能性?如何把握可能性? 答:(1)现实性(或现实)是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2)把握科学性应分清以下四种情况:①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②要分清现实和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③要分清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④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或然率是对可能性大小的一种科学说明和测定。 34、简述量变与质变的犯罪的复杂多样性。 答:(1)量变与质变的复杂多样性,首先表现为量变形式的复杂多样性,但高度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数量的增减与构成事物的成分空间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的变化。(2)量变与质变的复杂多样性,还表现为质变形式的多样性,但高度概括起来,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3)量变与质变的复杂性,还表现为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虽然事物整体的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发生了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而在质变过程中又包含着新质要素的量的扩张。 35、简述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关系。(2)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与形式是现实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对立的,对特定事物来说,内容与形式不能混淆和颠倒。同时,内容与形式又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内容没有形式,离开了形式也没有内容。另外,内容与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3)内容与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①内容决定形式。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内容发生了变化,形式迟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②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内容与形式之间是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4)掌握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内容决定形式,我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必须特别注意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保持或改变形式。要反对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②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形式,要选择、利用和创造适合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要反对否认形式作用的形式虚无主义。 36、简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区别和对立主要表现在:①现在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内部,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的统一主要表现在:①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③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2)掌握本质与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和对立表明,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绝不能使认识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是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②本质与现象的统一表明,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我们只能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才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绝不能脱离现象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通过对大量现象的分析研究,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37、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答:(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规定着事物的特殊本质而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的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区别事物的前提。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其事物的特殊本质和规律,才能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③只有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具体矛盾的正确方法。 38、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答:(1)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2)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3)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生产实践。它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大。 39、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在认识和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一,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第二,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的发生一点也离不开实践。第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把提供解决课题的经验材料,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第二,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日益完备的新的认识手段和认识工具,从而提供了认识发展的可能和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必要条件。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0、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及其关系是怎样的? 答:(1)唯心主义从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出发,把认识的主体和客9
体都理解为意识、精神或它们的外化,这是错误的。(2)旧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它认为认识的主体是人,认识的客体是自然界。但是它离开人的社会性把人理解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认识的客体等同于客观实在,把人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尚未指向的纯粹自然物也当作认识的客体,这显然也是不全面的。(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具有社会性的现实的人,是从事改造世界活动的实践着的人。认识的客体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4)主体与主观、客体与客观是有区别的。主观是指人们的意识和认识,客观是指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一切事物。主观是主体的一种重要属性和机能。混淆了主体和主观、客体和客观的区别,就会受唯心主义的蒙蔽。(5)主体与客体是辩证统一。主体与客体之间首先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改造与被改造的过程中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实践既是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又是二者统一的现实基础。 41、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别。 答:(1)二者的含义不同: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认识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前提,没有被反映者就不会有反映发生;唯物主义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看成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先于感觉经验的东西。(2)二者的出发点不同:唯物主义反映论把认识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以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作为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唯心主义先验论把认识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以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为基本前提和出发点。(3)二者的认识路线不同: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它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先验论是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4)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二者分歧的根源和焦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 4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它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作为认识的基础。它把反映论的原则贯彻于社会历史领域,对社会的意识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认识论,全面地、科学地解释了意识和存在、主观和客观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3)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把辩证法贯穿反映论,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考察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能动的反映论,既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又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43、简述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理论规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理论制约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向;理论规划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正确认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行动,促进实践的发展和成功;错误认识能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从而在实践中遭受挫折。(3)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和认识的统一个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一个具体过程的正确认识。随着实践和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日益明确。 4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答:(1)认识的辩证运动包括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形象性、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抽象性、间接性是理性认识的特点,它所反映的内容的事物的本质。(3)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了的唯物论。(4)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认识的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认识的成分。(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7)反对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都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我们党内的教条主义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45、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一元性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答:(1)真理属于认识范畴,它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因为,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2)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客观真理,他们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主张主观真理论。这样,就否认了客观真理,实质上就是取消了真理。(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必须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否定真理的多元论。所谓真理的一元论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特定对象的正确认识,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两个或多个。(4)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就应当承认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46、实用主义的真理观为什么是错误的? 答:“有用即真理”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它的主要错误在于:(1)根本否认真理的客观性。把真理看成是人造的,是为了满足人的主观需要和利益的工具。这是赤裸裸的主观真理论。(2)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是完全错误的。真理能够指导实践和为人类造福,因而可以说“真理是有用的”,但不能反过来说,“有用即真理”。真理之所以为真理,最根本的在于它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都是错误的。 47、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 答:真理和谬误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1)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谬误则是主观脱离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的反映。两者是根本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对立是绝对的,有严格的界限,绝不能任意混淆。(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自觉地掌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规律,对于我们在同谬误作斗争的过程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发现和发展真理具有重要意义。 4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1)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唯心主义主张主观真理论,因而否认真理标准的客观性。旧唯物主义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用客观事物本身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因此,也不能正确解决真理标准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明确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因此,主观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如不超出主观范围,不跟客观世界接触,是根本无法解决的。同时,客观事物本身也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因为客观事物是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的,不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相比较,同样也无法解决真理检验标准的问题。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不仅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同时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通过实践活动,就能够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相对照、相比较,检验出理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以及符合程度如何,即检验出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 49、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答:(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50、简述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据。 答:(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所谓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各种物质要素、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总和。所谓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 与发展中各种意识要素、精神活动和思想关系的总和。(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主要根据是:第一,它是一切社会历史观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第二,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第三,它是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这两种对立的历史根本标准。第四,它是人们社会实践中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51、简述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答:(1)唯心史观,亦称历史唯心主义,指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在社会主人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一般都会贬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少数的英雄、帝王、统治者是社会主人与历史创造者,所以也称英雄史观。(2)列宁指出,唯心史观存在着两个根本缺陷:“第一,以往历史理论致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条件的变更。”这就是说,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第一,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3)唯心史观这两个根本缺陷是相互联系的:既然他们将人们的思想动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也就必然认为其控制着社会上层建筑,特别是将少数统治者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既然他们否认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源泉,也就必然否认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广大劳动人民群众 历史的创造者。
52、简述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答:(1)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指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社会历史观,唯物史观在社会主义与历史创造者的问题上高度评价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主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才是社会主义人与历史创造者,所以也称群众史观。(2)唯物史观的创立是社会历史的革命性变革,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它使唯物主义哲学第一次成为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第二,它使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走向科学社会主义。第三,它使10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各类资格考试、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政治简答、辨析、论述23等内容。 
 高中政治选择题简答题解题辨析题论述题方法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1、答题基本要求“四审五排法” 四审: ①审题干:把握关键词(时间、方位、主要、核心、根本等)明...  6页 免费 成考政治辨析及简答题复习... 5页 1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政治简答、辨析、论述 24页 2财富值 浅谈关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 3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  毛概复习题――简答论述辨析 1、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含义? 以...五四运动以前,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成考2011政治辨析、简答、论述第二卷整理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提取年成考 第二卷所有笔试题库和模拟试题提供 辨析题 一、人的价值就是在于自我价值...  简答论述辨析 5页 8财富值 辨析简答论述 4页 免费 简答与辨析 3页 免费 辨析论述简答 暂无评价 2页 免费 简答与辨析 2页 免费 政治简答、辨析、论述 24页 ...  政治简答、辨析、论述 24页 1下载券 政治辨析集合 2页 1下载券 九年级政治辨析专题 107页 7下载券 初中九年级政治辨析 8页 免费 九年级政治重点问题解答... ...  政治简答、辨析、论述 24页 1下载券 政治辨析集合 2页 1下载券 九年级政治辨析...政治 九年级辨析题专题复习(部分) 中考思想品德辨析题专题复习【解法指导】 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才能做到政治合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