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日期太原发射基地驻守部队汉口王家墩机场的是哪支部队

02-28?02-28?01-21?01-20?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并不表明东楚网立场。
Copyright ◎ 黄石市东楚传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主 管:中共黄石市委宣传部 黄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 办:黄石日报传媒集团 电 话:
鄂新网备1101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鄂备2011004 网站建议浏览分辨率武汉王家墩机场现状武汉王家墩机场是位于中国湖北武汉的军民二用机场,建造时间很早,于2007年停止使用,迁至汉口的新机场,而民用客运的功能则由取代。现今武汉王家墩机场用地将建设成武汉中央商务区。该机场于1999年时客运量为1608319人次,排行中国第19名。
机场介绍/武汉王家墩机场
1965年,王任重在汉口王家墩机场与周恩来在一起王家墩机场位于汉口中心地带,始建于1937年日伪时期。其后,屡次扩建。1950年由接管。1993年底,空军批准同意在该机场开办民用航空业务。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2月18日中国空军就于此机场出发,与日军进行第一次交战。同年3月12日,中国飞行员驾驶单翼普式侦察机,从武汉王家墩机场机场出发,进入已经遭日军占领的南京上空。同年5月19日,由徐焕升领队的两架B-10轰炸机从该机场起飞,前往日本九州散发传单,成为二战开战之后首次飞入日本领空的外国军机。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机场设施很难适应中心城区功能需求。1997年3月,市政府确定,搬迁王家墩机场,设立机场外迁领导小组,展开搬迁的前期准备。2005年,武汉阳逻新机场建成。次年底,王家墩机场起降最后一架飞机。日,广州军区空军、武汉市政府达成“空军汉口老机场4000亩土地移交工作会议纪要”,确定王家墩机场用地将分2次移交。这4000亩地位于武汉王家墩“心脏”。土地移交后,中央商务区建设将进入“快车道”。
机场迁建/武汉王家墩机场
1938年,龚业悌在王家墩机场随着武汉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不断外延,提升与机场净空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武汉市决定以市场经济手段,筹集巨资为军方还建一个新机场,再以占地4000亩的王家墩机场为中心,重新规划周边11.36平方公里范围的建设,建成一个展示21世纪武汉现代化城市形象的中央商务区(CBD)。2001年7月,和中央军委批复同意王家墩机场迁建。
机场迁建工作进展迅速,位于阳逻毛集、占地5500亩的新机场选址勘定工作已完成,建设资金也已落实,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完成,计划在2004年完成新老机场移交。
日,军方正式向武汉市人民政府提交了4000亩土地的红线图文件。自此,老武汉人熟悉的王家墩机场,作为交通运输场站画上句号。12月26日,王家墩空军汉口机场相关人员及装备全部搬迁到了汉口新机场,老机场随即关闭。
参考资料/武汉王家墩机场
[1]&民航资源网
[2]&中国房地产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3:55:07
贡献光荣榜当前位置: &
抗日战争中国空军的战绩:在空中击毁日机568架(1)
15:21:19 & &
在汉口王家墩机场的中国空军飞行员相对于传统的陆防和海防而言,空防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成为中国的新国防领域。国民政府防空体系的建设,始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侵犯上海。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军方以日本为主要假想敌,针对可能来自日本的空中威胁,制定了中国空军发展和对日防空计划,将全国分散的空军力量加以整合,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对日空战打下了初步基础。实力悬殊但绝不放弃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期,将其陆军航空兵(包括关东军的空中力量)部署于华北,重点配合陆军地面作战。虽然日本海军航空兵也抽出部分力量在华北担任掩护和支援任务,但其主要力量直指京沪杭等东南沿海地区,妄图消灭中国空军,同时也配合日军地面作战。全面抗战爆发以前,中国空军主要布防于江、浙、赣、皖等省。卢沟桥事变后,虽然中国空军曾有前赴平津地区参战的计划,但苦于华北缺乏空军基地,该计划最终未能实施。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日本海军航空兵过低估计了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妄图于数日内一举消灭中国空军。但是,中国空军主动出击,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与日本侵略军全面展开空战。尽管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日军耗时一个多月才获得上海一带的制空权。当然,在此过程中,中国空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损失惨重。在南京保卫战和武汉会战中,得益于苏联的援助,中国空军仍取得若干空战胜利。武汉沦陷后,日军获得了进犯中国西南和西北的航空基地,其对华航空作战由战争初期的“战略轰炸”转为“政略轰炸”,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及其他地域遭受日军持续空袭。在这一时期,中国空军基本不成规模,只得处于修整状态,难以应对日本进攻。由于战线延长、武器短缺等原因,地面防空部队难以得到充分配置,中国防空陷于窘境。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出于抵抗日本侵略的共同需要,美国一方面直接派空军来华对日作战,另一方面逐步加大对华军事援助和对中国空军人员的培训。由于日本将在华部分航空兵力转移到西南太平洋战场,对中国的空袭由“政略轰炸”再度转为“战略轰炸”。中美空军主动出击,重点打击日军在华航空基地,逐步获得了制空权。与此同时,中国为美军提供空袭日本本土的飞行基地,并在防空情报和机场修筑与维护方面确保了美军的空袭行动,对太平洋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防空制约日军空袭抗战时期,中日空战是在双方实力严重不对称的条件下展开的。尽管如此,中国空军仍然以弱对强,取得了较好的战绩。据统计,中国空军共出动飞机18509架次,作战4027次,在空中击毁日机568架,在地面击毁日机599架。日本陆海军航空兵被击毙、俘虏及失踪者,共计2764人,其中不少是日本航空部队的重要军官。当然,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过程中,中国空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官兵伤亡14037人,损失飞机1813架。除空军外,地面防空部队也是对日空战的一支重要力量。1934年,中国地面防空部队才开始组建。在防空武器与装备严重缺乏的条件下,积极配合空军作战,布置于各战略要地,承担起对空防御的重任。在作战中,他们共击落日机171架(一说162架),击伤日机三四百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1944年从成都出发的盟军轰炸机群路线图。
&中国军用机场控制塔台。
&“超级堡垒”远程轰炸机。
&& 原标题:
抗战后期四川建有33个军用机场,是盟军在中国大陆的战略空军基地
抗战后期,四川建有33个军用机场,以成都平原为核心有4个轰炸机机场和5个战斗机机场,是盟军在中国大陆的战略空军基地。
日,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机场,75架B-29战略轰炸机满载炸弹冲上云霄,这是盟军从中国大陆执行的首次对日战略轰炸任务,目标是日本八幡制铁所。
日下午,成都附近的新津、邛崃、彭山、广汉机场,75架B-29战略轰炸机满载着炸弹,轰鸣着在跑道上滑行,逐架次冲上云霄,消失在远方。
这是抗战以来敌我双方军力的消长,盟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从中国大陆执行的首次对日战略轰炸任务。目标是日本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日本九州八幡制铁所。
抗战后期,四川建有33个军用机场,以成都平原为核心有四个轰炸机机场和5个战斗机机场,是盟军在中国大陆的战略空军基地,控制着南至越南西贡,北至东北沈阳,东到日本九州、长崎、中国台湾和菲律宾的广大扇形区域。从这些机场起飞的战机,对日军目标进行多次战略和战术轰炸,为抗战的胜利立下不朽功勋。
A“马特霍恩行动” 直指日本八幡钢铁厂
1944年,美军攻下马里亚纳群岛后,以关岛和塞班岛机场为中心的机场承担起对菲律宾北部、中国台湾、琉球群岛和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本岛的战略轰炸任务。
成都附近的轰炸机机场都建有能容纳35架B-29轰炸机的机库,机场的跑道长2600米,宽60米,厚1米,为当时亚洲机场之冠。盟军的主力轰炸机B-29,绰号“超级堡垒”,为二战期间最大战略轰炸机,重达64吨,四引擎,载弹量达九吨,续航能力约六千五百公里。
早在日,美英法三国首脑在卡萨布兰卡(摩洛哥)会晤,讨论制定盟军的战略计划。美国决定使用B-29轰炸机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摧毁日本的战争潜力,并制定了被称为“马特霍恩行动”的作战计划。“马特霍恩行动”的第一个目标是日本本州八幡制铁所。八幡钢铁厂的钢铁产量占日本年产量的1/4,日本四分之三的炼钢炉也在此厂。
1944年5月,中缅战区印缅地区空军指挥官美国将军斯特拉梅耶,命令陈纳德所率十四航空队的战斗机移师川西各机场,任务是保卫成都地区及驻成都附近四大轰炸机机场的美第二十航空队的轰炸机群,使其能从成都地区顺利起飞,执行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的任务。斯特拉梅耶将军指示陈纳德说:对日军舰船的攻击和对中国地面部队的支持,都要让位于这项任务。
B“超级堡垒”轰炸机 多次借力成都附近机场
日,执行“马特霍恩行动”的92架B—52轰炸机从印度加尔各答起飞,越过喜马拉雅山,在成都附近的广汉、新津、邛崃和彭山机场降落。73架B—52于当晚加油挂弹后,第二天从成都各机场起飞,远程奔袭日本本土。由于缺少有效的地面导航体系,仅有47架B-29飞抵八幡制铁厂上空。
6月16日,当美国轰炸机群突然飞临八幡市上空时,日本毫无防备,直到美机第三批轰炸机飞抵轰炸时,日机才仓促应战。美国轰炸机共投下约200吨炸弹,一枚重磅炸弹击中了八幡制铁厂主厂房1公里外的动力站。轰炸了本州造船厂、八幡钢铁厂,紧接着又轰炸了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空袭在日本引起很大恐慌。首次对日本的空袭中,盟军有8架B-29损毁。
由于首次轰炸效果不太理想,空军少将勒梅接任美国第20航空队司令后,决定改变战术,让轰炸机以密集队形飞行,以避免机群失散,同时改为白天轰炸,从高空对目标进行精确投弹。因B-29航程的限制,决定把轰炸重点转向较近的中国大陆东北和中国台湾等沦陷区的日军基地。
其后不久,从成都各机场起飞的美国空军第20航空队的强大轰炸机群,对沦陷区的辽宁鞍山“满洲钢铁中心”、本溪、洛阳的日军炮兵基地、长沙的日军军火基地,尤其是日本西九州海军所属的大村航空厂进行轰炸,大村航空厂在反复的轰炸下变成一片废墟。到1944年底,从成都附近各机场起飞的B-29“超级堡垒”远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及其占领地共计投下炸弹3623吨,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气焰。
C 生死“驼峰航线” 共运输65万吨战争物资
驻川西的中美空军,弹药和汽油等军需品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经驼峰航线运达。“驼峰航线”上的运输机 主 要 是 道 格 拉 斯 C-47s 和Courtiss C-46s。事实上,抗战后3年里,中美所需要的汽油、药品、步枪,甚至军鞋都经驼峰航线运过来。到号那一天,驼峰航线往返飞机达1118架次,运输货物5,327吨,而中缅公路每日运量从未超过6,000吨。驼峰航线一共运输了65万吨物资。
1944年6月美军攻占了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群岛后,关岛和塞班岛成为轰炸日本本土新的战略空军基地。这两个机场每个都可停放100多架B-29。1945年1月,美军再次改变战术,B-29采用夜间超低空轰炸,以投掷燃烧弹为主。B-29也撤掉自卫火炮,装载更多炸弹,并依靠较高的速度摆脱日本战斗机的拦截。日,285架B-29轰炸东京,15.8平方英里的东京市区被夷为平地。在随后的 10 天里,B-29 又对 Osaka,Kobe,Oita和Nagoya等四个大城市进行轰炸,共摧毁了32平方英里的市区。8月2号,855架B-29对日本四个城市进行饱和轰炸,美军试图以炸促降。
D 空袭日本占领区 中苏空军也曾多次合作
此前,驻成都的中国空军还和苏联援华志愿航空队联手对日军在华军事设施进行了空袭。10月3日9时,苏联志愿航空队9架DB-3型轰炸机由成都太平寺机场起飞,每机携带100公斤炸弹10枚,前往袭击武汉日据王家墩机场。日军没有估计到中苏空军会长途奔袭,机场上停放了逾百架飞机,毫无防备。12时35分,机群飞抵汉口,此时,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的6架96陆攻轰炸机刚在机场降落。日本第一联空司令官冢原二四三少将等军官正在指挥所门前迎接。中苏轰炸机群飞临上空,立即投下炸弹。
由于事先对机场有详细了解,轰炸机一次飞过机场上空,即投放了全部炸弹,机场成为一片火海。日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副队长石河中佐、鹿屋航空队副队长小川中佐和士官5名当场被炸死,冢原二四三被炸掉左臂。轰炸炸毁了40多架日军飞机和部分油库和航运器材库。日军估计损失在2000万日元以上,苏联飞机仅一架受损。下午4时左右,苏联志愿航空队9架DB-3轰炸机悉数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安然返航。
日,驻太平寺机场的中国空军第2大队27架轰炸机,第1大队15架驱逐机和“美国志愿航空队”15架驱逐机,在第2大队邵瑞麟少校的带领下,奔袭越南河内日本空军基地,投弹20余吨,炸毁日机数十架。何平 文/图 作者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导
登录四川在线通行证
新闻24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集驻守部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