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是出马狐仙,左右护法可以是蟒仙不轻易上身吗

北方的民间信仰-狐仙
北方的民间信仰-狐仙
  现在很多城市普遍都有顶香看病的。所谓顶香看病的就是指供奉狐仙,能与鬼神沟通,言人祸福,为人消灾治病的专业巫师。尤其在北方农村或城市,有很多看香的老太太或年青妇女,现在发展到很多男性也深谙此道。因为供奉狐、黄、白、柳等仙不用象道教修仙那样守清规戒律刻苦修行,所以供奉的人越来越多,有十香九仙之说。即十个烧香的人,有九个是供狐黄仙堂的。
  北方民间所说的仙与道教所说的仙,无论在概念上或形式上均有所不同。道教将仙分为五等,即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将修行得道具足灵气,但未受册封的称为散仙。是指人或其他善灵通过守戒立德、遵规守道、按一定得方法修行而获取的仙阶地位,而且视正者为仙,邪者为妖。
  但北方民间一般所说的仙普遍指的是狐仙,将道教尊奉的神仙称为上方仙。并且不局限于狐仙,只要认为对方有灵气,统统称为仙而加以供奉,所以就有了黄仙、蛇仙、蟒仙、虎仙、狼仙、鹰仙....等等,一般统称为胡、黄、白、柳,也称“仙堂”、“堂口”。信奉者主观随意性很强,往往疑神疑鬼,甚至一个梦都会左右自己的行为。大部分供仙者追求出马看病,一部分供仙者祈求保家平安。所以北方民间一般所说的仙指的是狐、黄、蛇、蟒等动物仙。
  中華民族对狐崇拜已有几千年历史,源于原始社會“万物有灵”观念。把它奉为图腾、精灵,可以修仙,所謂“物之老者,其精为人”先秦古籍《山海经》已有精怪九尾狐的記載。
  民間传說狐能修练成精,化为人形,神通广大,若人类對之不敬,則以术弄人。民間尊为狐仙奉祀,以避禍免災,祈求平安。
  自唐朝以來,崇信狐仙之风盛行,狐的传說更在民间广泛流传。據張鷟的《朝野金載》記載 :
「唐初以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与人同之,事者非壹主。」當時有諺曰∶「无狐魅,不成村。」
《太平廣記》記載:「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
  民间传說中壹般能变化为人的狐都姓「康」「胡」「黃」「白」四姓,按修練年数不同來改变姓氏。其中以「白」姓等級最高。
  白狐仙即天狐。《太平廣記》記載:「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酉陽雜俎》記載:「天狐九尾金色,役于日月宮,有符有醮日,可洞达阴阳。」
  九尾狐可幻化为美男美女,顛倒众生,据說每条尾巴都有不壹样的法力。
 《呂氏春秋》曾記載治水的大禹到塗山時,遇見壹只九尾白狐,後來化身为女孩,名叫女嬌,並嫁給大禹。
夏桀時代的妹喜相傳是九尾狐化身的。商纣王時的妲己傳說也是九尾狐的化身。
  民間的傳說,狐具有相當的智慧,也會行道家的吐納之術來修煉自己,有相當功力後,可以轉变狐身为人身,若能依循正道,修成正果,列入仙班,就称为狐仙。
  狐仙修煉有自己的特定方式。修煉時,除了要吸收天地靈氣外,還要吸收日月精華。所以它修煉內丹時,要晚上向著月亮,用人的站立姿勢,向空吐納,吸取月亮精華。民間称为狐仙拜月。
 《聊齋志異》記載:「有狐在月下,仰首望天際。氣壹呼,有丸自口中出,直上入于月中;壹吸,辄複落,以口承之,則又呼之,如是不已。」
民间则称之为狐仙金丹。狐對月煉丹時,遠看很容易誤會它正在拜月。
  相傳狐仙的內金丹能解百毒,人吃了能增加千年道行。有起死回生的作用。但狐仙若失去自己的內金丹,便會功力全失,打回原形。
  民间供奉狐仙一般有两种方式,壹種是在家中大客廳內立神位安奉;另壹種供奉方法是院中角落蓋「狐仙樓」,供奉狐大仙牌位。
  民间流传狐家仙源流谱有八位太爷和一位太姑。他们是同父异母所生的兄妹,分别为胡大太爷胡天祖、胡二太爷胡天南、胡三太爷胡天山、胡四太爷胡天龙、胡五太爷胡天刚、胡六太爷胡天清、胡七太爷胡天霸、胡八太爷胡天豹,和一位胡家太姑胡云花。胡大太爷和胡二太爷战死疆场后被封神,由胡三太爷掌管天下胡家的出马仙。
  胡三太爷曾救驾唐王,唐王亲封“胡三爷”。相传,唐王兵败单身被围,危急之时,一将救驾杀入重围,护送唐王且战且走,唐王见救驾之人非朝中将官,马上边跑边问:“救驾者何人也”?来人答曰:“胡三也”。慌乱之中唐王错听为“胡三爷”。回宫后即立像拜奉,亲笔题:胡三爷。因世间人皇为真龙天子,上承天命,金口玉牙,自此胡三爷受封,民间称为“胡三太爷”。
  胡家诸仙驻足昆仑山戊云洞,太姑胡云花驻足凤凰山莲花峰紫云宫。
  四太爷胡天龙:生日三月初五。乃胡家四太爷,是天下散仙第一武将。曾拜李祖为师,金盔金甲,披紫袍。救过文王、武王。带子母神剑、八方阴阳珠、六十四根金银针。
  五太爷胡天刚:生日九月十五,和六太爷胡天清是双胞胎。64星君之一。曾拜李祖和孙祖门下,金盔金甲,手持虎月双峰剑,背后阴阳乾坤球,有火龙随身,曾过9关斩42将。
  六太爷胡天清:生日九月十五,曾跟随姜太公,金盔金甲,红袍,手持虎月双勾,背七陵伞,曾破长蛇五行阵。
  七太爷胡天霸:生日:二月初五,和八太爷胡天豹胡是双胞胎。封神为74星辰之一。金盔金甲,保过各朝各代的帝王。曾过七关斩32将。手持弯月刀,背聚魂瓶和七谷神爪。
  八太爷胡天豹:生日二月初五,74星辰之一。金盔金甲,持二龙清风剑、八卦罗伞和阴阳两界灯,背插一红一黑两面锁魂旗。
  九太姑胡云花:生日七月十八。道行62顿。乃八位胡家太爷的亲妹妹,民间称胡老太姑。曾拜师西王母,集仙术药术于一身。银盔银甲,白衣白靴白罗裙,披着红色战袍。能文能武,长象漂亮,民间显像16岁左右,持清风刀和药王仙书。随身99根金银神针,能治生人百病千灾,能灭死鬼三魂七魄,曾历朝化身为女将,战功赫赫有名。
  北方供狐仙,皆源于上古传说和北方萨满文化的传承。
 “出马”是指狐仙附人体。被狐仙附体的人能与鬼神沟通,也叫看香,出堂。受萨满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北方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巫术。据传说,被仙附体的巫师是可以与鬼神交流和传达信息,是一个建立于凡人与神鬼之间互通信息的一个职业,其负责的是上传下达,把神鬼的旨意带给凡人,然后把凡人的要求传达给神鬼,信奉者称为“弟子”。这种文化传承到今天,就演变成了出马的形式。弟子与仙家的缘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累世的缘分,一种是现世缘分。累世缘分是指祖先遗留传承,或者是自己前世交往的。现世缘分是指本人心诚信仰,被仙家选中的,称为“抓香童”,“磨弟子”。
  出马一般在北方比较普遍,有南茅北马之称。“出马”是指一些动物的仙,例如狐狸,蛇,黄鼠狼等,修炼数百年,然后为了自身修炼,来到凡尘采人真阳增加功力;或为了讨受上天封号,来到凡间积功累德,以求位列仙班,成为正修仙神。
  民间供奉的动物仙中以狐、黄、蛇、蟒常最为多见,道行最高,所以被称为四大仙族,其中又以金花教主、银花教主、胡三太爷、胡三太奶最为著名。
  身上有仙家要急切出马的人,往往会得一些稀奇古怪的病,俗称“磨香童”。磨掉“香童”的凡心之后会托梦,梦里指点方向,指点能带你出香的别家师傅,这个师傅俗称“大神”,带一个称为“二神”的徒弟,两人会把所有跟着你的仙都请出来,让他们通过供仙者自己的嘴报出名字来,然后将名字依次写到红布上用来供奉,然后让众仙推举出一位或几位教主,但只有一位掌堂的大教主,称为“堂主”。这个过程称为“扳花杆”。“扳花杆”要在晚上七点以后进行,一个五叉柳树枝,上用红线吊十支清香,五色纸剪成五串小人,代表五方五仙,红布盖头,然后二神唱仙歌,俗称神调,一段时间后,你身边所有的仙就会附体说话、报名。然后扎五方五门,东门看“堂主”,北门看“报马”,南门看“碑王”,其他两门看“教主”。待见过自家的狐仙师傅相貌之后,就具备了“出马”的条件了。经过这个过程,身边的仙就能够随时附体了,称为“附体仙”、“出马仙”。
  附体出马仙按修练的时间长短和能力分为地盘仙和上方仙。地盘仙也叫地仙、草仙。一般修练时间在500年以下。上方仙分云层上方仙和神位上方仙,云层上方仙也叫云层仙,一般修练时间在500年以上,
会说宇宙语、会写梵文。神位上方仙是指修练1500年以上,能力也比云层仙要高。
  出马仙是狐、黄、蛇、蟒等修行得道后为了讨上天封号,抓弟子积功累德给人打灾去难的,但因为有很多弟子不懂空间规则,不知道积德行善,或者说错了话,违背了狐仙的本意,使身边的狐、黄、蛇、蟒四仙受到了上天的责罚不能成道,众仙回头惩罚弟子,更多的是打回原形,于是就有了鬼上身、被黄仙所迷、或怪病不愈、家庭招灾破财等现象。也有在报堂口立香时把关不严,被邪仙所乘,附体后采精盗气久病不愈、怪事连连的的。
  打窍是“出马”必须经过的过程,一个堂口要出马的时候,仙家首先把弟子的窍打好。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天眼。当天眼打开以后,弟子就会偶尔看到一些普通人看不到的事情和东西,包括自己的仙家,别人的仙家,和其他灵界的景象等。
  此外还有开马拌、比武、拜七星、打出师表、请上方令等等。具备了这些条件,据说就可以出马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出马仙知识汇总一【转自天涯论坛】_佛缘人
我的图书馆
出马仙知识汇总一【转自天涯论坛】_佛缘人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第六节 需要一个好的引领师(点堂师)  1、如何判断是否是一个好的引领师2、为别人出马(道)的堂口必备条件3、大家不要相信的堂口  第七节 办理出马(道)堂口的程序  第八节 立堂时的注意事项  第九节 浅谈出马仙‘受敕’与‘舍药’  第十节 查事时候的调兵遣将    第四章 堂口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 上香、看香  第二节 合堂、龙凤堂  第三节 上供的忌讳  第四节 四正堂口的具体解说  第五节 堂口结构  第六节 堂口的分类  第七节 养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五章 立堂后的有关情况  第一节 堂口不能看事的原因  第二节 弟马不能与仙家沟通的原因  第三节 打坐修炼的五个阶段及具体应对方式  第四节 谨防鬼堂  第五节 浅谈封窍的危害  第六节 封堂和收堂  第七节 你的香堂算立了吗?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六章 出马与出道的区别  第一节 出马与出道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 谈出道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出马与出道  第四节 出马和出道的时间选择、堂单区别  第五节 捆窍  第六节 出道与出马的区别杂谈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七章 杂谈  第一节 你是神仙转世吗?  第二节 仙家的修炼与功能  第三节 仙门里一些关于四眼人(孕妇)的常识  第四节 什么是仙门里的“送钱”  第五节 闯天关  第六节 人该如何面对仙门的事情  第七节 仙门里常见的业障的分类  第八节 有关鬼仙坐堂的认识  第九节 怎么辨别真假出马仙?  第十节 坐堂仙与串堂仙  第十一节 仙的分类  第十二节 出马的苦与乐  第十三节 动物仙成仙经历  第一章出马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什么叫出马  出马仙,主要源自东北民间传说,也就是从事出马职业的仙家。  出马,也叫看香,出堂,是继承上古萨满文化的传承,然后在我国北方地区发扬成一种巫文化。  出马:北方称为搬杆子、顶香火头、领兵带队的。南方称为出壳、落座,放桌等。随着地域的不同,叫法也很多。但最终都是一个目的,有一个弟子(也称弟马)带领一个仙家的堂口,为人看事查病。  短短几年里,全国出现的出马(道)堂口,按保守的估计也得有几万家。据了解,东北的一个小小的城市里,就有几百家堂口。原来的出马(道)仙大多出在东北,特别是吉林省比较多,而吉林省又多集中在吉林、辽源、梅河三个城市最多。而现在迅速的发展到了全国各地,有些还发展到了国外(当然也是中国人)而且,年龄越来越年轻化了。  东北的出马仙多数年龄较大,一般35岁-----45岁的居多,而在南方20岁左右的占主要部分。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出马仙,据了解每十家当中就有八家看不了事情,而且都有疾病缠身、连年破财、家庭不顺等等相伴随着。最好的也就是花了不少冤枉钱,办完了堂口,可是一点灵感都没有,什么也做不了,这还算是幸运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出于一些心术不正、利益熏心、财迷心窍的黑心弟子,为了谋取钱财,不择手段而造成的,当然也有一些不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名利,逞强好胜造成的后果,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害了别人,最后也害了自己,这就是民间传说的出马弟子不能投胎做人的原因。实际一个正常的出马弟子,如果你真心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功能去帮助别人,用一个平常心和慈悲心去对待一切,多数的结果都是修成正果了,最少也可以转世为人,继续走修行之路。  古时候人们信奉神鬼,所以有了巫师这个行业。延续到今日就是出马。  按照传说,巫师是可以与鬼神交流和传达信息的人,是一个建立于凡人与神鬼之间互通信息的一个职业,其负责的是上传下达,把神的旨意带给凡人,然后把凡人的要求传达给天神。这种文化传承到今天,就演变成了出马的形式。  出马一般都是北方比较普遍,素有南茅北马之称。  第二节出马仙的来历  “出马”是指一些动物仙,例如狐狸,蛇,黄鼠狼等,修炼数百年,然后为自身修炼或接受上天正神的任务,来到凡尘积累功德(一说采集阳气),以达到位列仙班,成为正修仙神的目的。动物仙中以胡黄蟒常最为多见,道行最高,所以被世人称为四大家族,家族内又以金花教主,通天教主,银花教主,胡三太爷,胡三太奶最为著名,负责统领及监管天下出马的仙家。  为了修行,或因接受了任务,想开堂出马的仙家们,想积累功德,修成正果,普度世人,但又不方便直接幻化成人,或以直接的形式去度人治病,所以他们选择有仙缘和悟性的人类做为香童,人们又叫做出马弟子,来与其相互配合以附体的形式来度化世人,所以人间了就又多了一个职业——出马弟子!  弟子与仙家的缘分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累世的缘分,弟子前生曾是正神或菩萨童子,又或是精灵家族的一员,仙家与其前世曾是父子,兄弟,或是师徒,同门的关系。弟子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法力,只不过是经历了轮回无法运用,还有这些弟子有的是有过而下界,有些是接了任务下世度人,所以,从生下来开始,就和仙家们捆绑在了一起,一起度人,积累功德,共成正果。还有一类弟子是家族延续的出马缘分,也就是其家族祖先曾供奉过仙家,后来祖先过世,出马仙家们功德还未积满,依旧逗留于人间,所以要继续找弟子帮起延续堂口香火济事度人。就这样,他们从原先的弟子的后代中去选择一位较有慧根的子孙去继承堂口大任。  那些弟子,因轮回转世而忘却了自己是谁,自己的责任和法力。又加上生在了这个现实并且讲求科学的时代,对这些事情只能是半信半疑。所以仙家通过一些疾病及事业和姻缘的不顺,来告诉弟子点化弟子,让弟子相信仙道之事,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同时打通弟子的相关窍穴,以方便仙家日后与弟子传达信息及更便利地使用弟子的身体。这也叫做事磨和病磨,通过这些磨难,也让弟子去主动的了解出马的常识,主动的去开悟修法,主动的去修炼。等弟子通窍完毕,及知道了自己的任务及责任,了解了自己此生来到人间的目的,明白了自己应该接下堂口,真心的去普度世人的时候,这些磨难也就相继结束,仙家师傅们也就与其合成一体,共同修炼及接受考验。待一切就绪,就立堂出马,结缘度人。  第三节出马仙规矩的来历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章法规矩好像无处不在,出马仙也不例外,他也有他的规矩和章法,处处也受到这些章法和规矩的约束,在出马仙里什么事也有当做不当作的,有些人会问这些规矩是哪里来的,是谁给加上去的?其实这些规矩都是于他们修行道行中得来的,然而又有后天的----------也就是上天玉皇大帝给他们立的章法规矩。  我们都知道凡是能修炼成仙的以至出马的,都要在古洞静坐,修炼内丹,采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内外双修,经过千百年的辛勤修炼,方可化为人形。但是还要做功德善事圆满道行,这样的仙才有能力出马办事,出马办事的目的也在于积功累德使自己的道行得到升华,继而可以超升天界,名列仙班。但是并不是你修得高就可以名列仙班了,必须还要经过玉皇大帝的批准,批准的依据就是天条,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规矩,无论是什么出马仙都必须遵从,如果不遵从的话,就是修几万年也没有用,弄不好还要五雷轰顶。提示一句:灵体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只是被打掉了修行的道行而已,即使仙家斗法所说的灭仙、杀仙,都是打掉道行,不过,这是要背上因果的。  关于这个规矩还有一个这样的传说:上古时期,混沌初开,不少的有灵性的动物集天地精气,聚日月精华,修炼成精,有的利于民众,有的则祸患民众,时民不聊生,尤其是长白山地区,玉皇大帝怒命五雷神君带领天兵天将到长白山,把众精灵全部歼灭,当五雷神君到长白山之后刚要发雷,来个汉子说自己是长白山的狐仙,来此为众精灵求情,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祈请神君饶了众生灵。五雷神君言,吾乃奉玉帝钧旨。这狐仙说,我愿意将这些精灵古怪度化正道,以免让杀生过多,有违天意。五雷神君闻言,觉得有道理,收兵上天回旨,玉帝一听也觉得狐仙说的有道理,便准奏,又封这狐仙为长白山众仙之首,统领众仙,还立下了规矩,以便约束这些精灵。据说,这位狐仙就是后来的胡三太爷。  出马仙的规矩种类很多,不同的仙有不同的规矩,而这些不同的规矩几乎都是胡三太爷和长白山的众位有德行的仙所立下的,这些都是基于玉帝正式立下天条后的若干年,胡三太爷见这些精灵种类颇多,而玉帝下的规矩有过于笼统,无奈何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规矩,这样不同的精灵又有不同的规矩。总共粗分为正仙条,散仙条,还有鬼仙条,后来把鬼仙也有的堂子也列入散仙条。而正仙条里又细分出:胡仙条,黄仙条,常仙条,蟒仙条。散仙条颇为复杂:鹰,雕,虎,鹤,哈。狼,兔,狸,龟,蜗牛-------等,鬼仙条有:家亲冤鬼,外鬼冤魂,高丽冤魂,日本冤魂---------等。在这些仙家里,胡三太爷对于胡仙约束是最严厉的,因为在这些仙家里,只有胡家才是最有代表性的,也是最正派的,越是正派的越是离正果不远,所以在这些规矩当中胡家的规矩也就是最大的,其次是黄家和常家。因为,这两家是紧紧依附胡家的,这两家的祖先黄老爷子和常老爷子都是辅助胡三太爷教化东北众精灵。  至于其他的散仙,多半不成气候,只是会些神通而已,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尤其是鬼仙,虽然会使些其他仙家不会的法术,但毕竟还是没有较高的修为,所以堂上多数根本不供鬼仙,但是,有些堂上的人马多而且还杂,这样的堂上就更不好整了,除非掌堂、领兵的教主厉害非常方可以镇住杂仙鬼仙,如若不然,必会乱堂,继而对弟子十分不利,小道的看不了事,大道病体缠身,家宅不宁,笔者就曾经给这样的堂整理过。所以,笔者不得不提醒出马的弟子,一定要知道出马后的规矩,如若不然后患无穷。   以上这些是粗略的说一下,至于细说在后面会有详细的介绍。那个仙怕什么,那种仙有那种仙的忌讳------等等。  顺便介绍一下,何谓仙?何谓精灵?凡是能称仙的,都是可以驾云起雾,化为人形的。精灵都是有点小的神通,比如能入地穿山,但是好没有得到人形,还要继续的修炼,剩下的就是有些悟性比较强的动物,但还没有修到精灵。还有鬼仙众等都是元神不散,尚未托生,洞察世事的,这些鬼仙都是古冢的厉鬼,年岁各有差异。至于多少年才能成仙,一般是过百年就会有些神通,但是那也要看他的修为悟性和行善积德多少而论,凡是超过五百年的都已有仙种,都可以下山救苦救难,广济黎民,普植福基德本,也就是我们说的出马,要是在修炼的高深些就可以领兵或是掌堂了,对于这样的仙一般都具备给别人破关解事等等,但是无论掌堂或是领兵的仙家,随着他们不同的脾气或是秉性的不同,看事的办法也各有差别,但是无论是他们再怎么的不一样,规矩都是一样的,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出马仙都有些什么明细的规矩。  出马仙这一称呼来源于东北,是从古萨满教脱变而来,它最早定型于清朝初期,由于当时受到汉文化的影响,由原始的野外跳神,搬进了室内,而且出现了各种仙的画像,但是,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在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  清朝的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来东北龙兴之地巡查,忽然得了灾病,太医束手无策,有一天晚上,康熙皇帝梦见有个道士,长得仙风道骨,器宇轩昂,说可以治好他的病,当康熙问道你是谁的时候,道士回答:我是长白山的胡三太爷,说完就走了。康熙皇帝一觉醒来浑身舒坦,竟然不药而愈。康熙回京后,感念胡仙救驾有功,下圣旨封了胡三太爷,还敕了黄马褂,建庙塑像供养。后来胡家的威名可就传开了,修身得道者不计其数,随后一些别的家族也有成仙的,比如黄家(黄鼠狼)、常家(蛇)、蟒家(大蟒蛇)、哈家(蛤)、虎家(老虎)、狼家(大灰狼)刁家(雕)---------等等。但是,虽然有这么多的家族成仙的,还是以胡黄常蟒为主,另外还不得不提还有一些鬼魂修炼成仙的,这个我们在下一章介绍。  什么叫出马?(根据地域的不同,叫法也不同,有的地方叫出壳,还有的叫落座、安桌、等等,现在又有一个新的说法叫出道,但不管怎么叫都是大同小异)出马就是顾名思义,可以领兵带队打仗了,古人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能出马者必定是个帅才,有本事的,若是没有修炼、没有真正的功夫是不能称为出马的。能出马的仙如何显示他的本领呢?那就是他利用香童(能俯仙的人,根据地域的不同也有叫弟马的,叫领兵带队的等等)来把他若干年所修炼的功夫全部展现出来,这就叫出马。但是这还不算完全的,还必须有个师傅,这个师傅也必须是领仙出马的,由这个师傅来传授他如何看事,如何立堂口以及仙家的各种规矩,一切交代完了,这才算真正的出马大仙,如果少了一样,都不算是出马仙,无论他看事多厉害,多了不起。  第四节仙家修行中的磨难  天劫一般来说也叫雷劫。是修真者,修佛者,修魔者飞升前必须要经历的上天降下的考验,它们和在修炼中随时会出现的心劫不同,是以天雷纯粹地力量来考验应劫者是否有飞升的资格。同时天劫地威力一般是没什么太大的变化的。  而修炼者因无法度过天劫而转修散仙,散佛,散魔后,则要经历九次天雷劫,以及一次飞升雷劫的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仙,佛。魔。和普通雷劫中的天雷相比,散仙的雷劫威力非常地强大。因为总共要度十次雷劫,因此雷劫的力量也是一次比一次强,同时前九次雷劫每次都要接八十一道天雷,而最后的一次雷劫更是要接下千道天雷才能度过。  另外,兽类修炼有成飞升时也会遇到和普通修炼者相同的天劫,唯一不同的就是兽类的天劫是根据实力而变化的,不同种族兽类飞升。天劫的威力也不相同。   至于仙人则只有修炼到玄仙后期快要飞升神界才需要度劫,他们所度的神劫就是寂灭仙劫。  寂灭仙劫也叫寂灭九重劫,是一种十分可怕地天劫,顾名思意就是共有九重天劫的意思,而每重天劫又分九次降临。每次的力量都要比上一次强上一倍。这也就是说第九次地威力远比第一次要强上百倍。   第一重天劫名为天风劫,其仔细的说来就是让修炼者抵抗一种名为天煞罡风的可怕风煞。威力十分的强大。  第二重天劫名为天火劫,修炼者必须度过普通天火的考验,这种天火相比三大火焰要弱了不少,可要比三味真火和九味灵火要强的多。   第三重天劫名为天水劫。修炼者必须要经受住玄水的考验,同样的,玄水可是修真界的普通水元力可以相比的。  第四重天劫名为天雷劫。想当然就是让修炼者经受天雷的考验,由于天雷中蕴淋着少许可怕的紫极天火,因此要比前三重要厉害的多,更不是普通的雷劫可以相比的。   而从第五重开始的天劫才是寂灭仙劫里真正可怕的天劫。  第五重天劫名为浩然雷劫,虽然也是雷劫,却远比前四重可怕,因为它充满了浩然正气,是一种专门考验修炼者心性的雷劫,只要修炼者心术正又或者意志不够坚强,则必定无法安然度过此劫,毁于劫雷之下。  第六重天劫名为玄阴雷劫,其想当然的要比浩然雷劫更加的厉害,它是一种蕴涵了天下至寒之气形成的雷劫,而这种至寒之气就是可怕的蕴澜玄气。度劫之人稍不注意,就会玄气入体,冻成冰块之后被天雷击碎。  第七重天劫名为玄阳雷劫,是由非常可怕的炫殛天火形成的雷劫,它的威力虽然和玄阴雷劫相差不大,可却是九重天劫中时间最长的一重,想要挺过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稍有不慎就会被烧的灰飞湮灭。  第八重天劫名为混沌雷劫,是由宇宙中一种神秘的无的力量形成的可怕雷劫,同是也是玄仙真正考验的开始,许多玄仙都是止步于这重雷劫上没有度劫成功。  第九重天劫名为寂灭雷劫,这是九重天劫中最神秘的一重,并不是所有玄仙都能碰上的。一般来说玄仙只要度过了第八重雷劫就可以顺利的飞升神界,而寂灭雷劫则是只有一些能力超级强大,还没度劫就具有接近神人神通的玄仙才会碰上的天劫。度过了寂灭雷劫的神人一般都会成为神界有名的高手  第五节出马仙规矩细谈   一.相同的规矩,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天条”,总共是六重条十八轻条:   (一) 六重罪   1. 无辜恼害杀戮常人者雷诛不赦。   2. 心性不正、恶毒之极、修邪法者雷诛不赦。   3. 化为半人形或人形奸淫常人者雷诛不赦。   4. 偷盗常人精气炼丹以至常人死伤者雷诛不赦。   5. 依仗法术惑乱天象兴风作浪者雷诛不赦。   6. 盘踞乡里作祸村寨无辜散灾者雷诛不赦。   (二) 十八轻罪   1. 信口雌黄诽谤圣贤者折损道行。   2. 假借先圣疑惑常人者折损道行。   3. 为贪口腹无故杀生者折损道行。   4. 空无因缘降灾常人者折损道行。   5. 依仗道法私自上天者天灭道行。   6. 擅自绕闹佛道殿堂者护法费道。   7. 为求内丹迷惑童子伤病者雷霆废道。   8. 游戏依附常人身上者折损道行。   9. 私自盗取上方仙丹者贬降无道。   10. 妄说自证实无所得者折损道行。   11. 嫉嫌供养微少生嗔心者道行尽损。   12. 为报私仇互相施毒者折损道行。   13. 仰仗邪术破坏因果者折损道行。   14. 恶口诅咒良人善民者折损道行。   15. 妖言惑世教坏人心者天灭道行。   16. 损害常人利益自己者折损道行。   17. 教唆蛊惑破坏人伦者折损道行。   18. 帮助恶人聚敛私财者折损道行。  这是天条的六重罪十八轻罪,除了重罪的要雷诛以外,剩下的都是轻微的,比如折损道行就是看轻重来定夺。灭道就是把他的所以道行都废掉,重新开始修炼。这些都有些太笼统了,因为仙的种类不同,作用也就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漏洞,继而胡三太爷才会合集其他的众仙,一起对这些规矩章法在原基础上做了补充,这就是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仙家规矩。   这个有些不同,有比较繁琐,主要是针对不同种类的仙制定的,总共是三章三十六条:   正仙章共计十二条即:   1. 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杀生吃些肉食,但是不可浪费,满足之后立即放手。   2. 得道仙位之后要戒杀,尤其是胡家兵马。   3. 若是与人远近无忧冤仇者,不可做祸为难于人。   4. 事事不许心存贪念。   5. 戒掉嗔恨习气,尤其是胡家兵马。   6. 应该做佛道的护法,非常容易增加自身的道行。   7. 对于一切的仙堂都应该尊重,不可欺犯。   8. 应礼敬一切圣贤,无论人或仙神。   9. 对于正法不怀疑,时时熏修,自可正果。   10.尽自己所能教化众生,不可误导。   11.不可纵容弟子为恶为非。   12.凡事应以和为贵。   散仙章共计十二条既:   1. 无事不居烟火之地,勿妨碍常人生活。   2. 对正仙仙长应常怀敬仰之心。   3. 一切时刻应心中常生上进心。   4. 勿要攀比福报多寡。   5. 莫与同道争锋火并。   6. 修道之时常怀利人之心。   7. 对于善人长相拥护,对于恶人长相远离。   8. 勿对常人之阴阳二宅广生损害。   9. 勿对体虚身弱阳气不足之人梦魇迷惑。   10.应以修道正果济世利人为先,名利放于其后。   11.勿应随时显像,以免常人生烦恼而横加诽谤。   12.应常接近佛道观庙,广听僧道说法。  对于以上条目如有不遵守者破坏者,皆不为我仙门弟子,不受先师护佑,久后必遭雷击天谴。如若谨记在心,遵守不忘者,必有善神护佑先师提携,不久则归仙谱,即刻正果。望后世子孙永记在心。  这些细条文都是胡三太爷为后世子孙立的。以免道业荒废,遭天雷所遣。上面对于有益和无益的都加以说明,也就是说凡是成仙的修仙的都做了系统的规范,防止这些修仙的弟子们损折道行。  此外,根据这些规矩还有另外一章,这是根据这些仙需要出马或是立庙而规范的,主要讲就怎么收香童,怎么折磨人,怎么可以要人命等等,这些都是天条允许的,没有罪过的。   法外章共计十二条即;   1. 有侵犯我等修仙之地者,可以报应。   2. 有伤我身体者,可以报应。   3. 有害我性命者,可以报应。   4. 无辜损坏我等小庙者,可以报应。   5. 凡是与我等结下任何缘分者,可以收为香童。   6. 凡人身上长有邪骨者,可以收为香童。   7. 凡人心善无恶迹,仙缘浓厚者,可以收为香童。   8. 恶心损害我身体者,可以折磨。   9. 恶心杀害我等而不知忏悔者,可以夺人生命(但要有分寸)。   10.对我等不恭敬而有恶言恶行者,可以折磨。   11.故意坏我洞府毁我堂庙杀我子孙者,恶报其人。   12.有恩与我等无论是何人者,皆应厚报其人并其子孙。  从这一章我们可以看出来,仙家也是非常的讲道理的,并不是什么人想做出马的香童就可以做的。而是要看缘分,而且有着很严格的规矩约束他们,所以告诫同修,不要扰乱他们的修行,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第六节仙家附体的原因  出马仙除了打灾去难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修练过程中需要采人间之阳气、日月之精华,一般情况下灵体到1500年以上,更准确一点说是到2000年以上(也有极特殊的情况滞留人间的)就不再做出马仙了,而是离开人群,去深山古洞里静修了,其实也不是人间的深山古洞,说是深山古洞指是个清静的地方,没有外来灵体打扰。所以以后您听到有人说他的仙能力很高呀,道法很高呀,一万年呢,您可以一
N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的更多文章
馆藏&4237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仙和蟒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