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定方法定

做活动购买的很划算,以后网购首选京东。快递师傅辛苦了。
静静的,适合心静的时候听。不错。
很好听的光盘?哦,清楚音质也挺好的,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很不错的CD,领券购买很合适,信赖京东!
书不错的,价格也不错,下次还买
个人管理(2)
生命科学(1)
发货速度很快,头天下单第二天收货。书很好,书页略黄不伤眼睛,字体也大,不费眼睛。很满意。
喜欢南师的书,内容适合于反复阅读。推荐!
大师作品,内容不用说,快收齐了,这套书印刷纸质都不错。
剛到,迫不及待,隨便翻了翻,真好,好好學習吧
书好 版本好
南老作品,顶起
正品,不用担心!!!!
南师的书必须要看而且必须从京东商城买才放心
喜欢南师的书,内容适合于反复阅读。推荐!
量子力学(13)
师兄介绍的书,买两本,送了师兄一本。
非常满意,全五星好评。
书不错学到很多东西。正版,选择京东最主要的是快
很像一门科学的解读,而非宗教!
不知道读完后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先保持一段神秘感,希望能有收获。
修心修身(1)
佛学与修行(1)
这本书对于禅修还是具有很高的价值的,大部分都是古人修行的感悟。值得推荐
本人打坐很多年,但买打坐禅定的书还是第一次。内容很丰富,很有用,在日益浮躁的当下,读读这样的书,可以修身养性,回归健康宁静的生活。书质量很好,物流非常快,支持京东。
静坐法,即古之所谓内功也。古者养生之术,本有外功内功二者。医术之药饵针砭,治于已病;养生之外功内功,治于未病者也。自后世失其传,习外功者多椎鲁而无学,而内功又专为方士所用,附会阴阳五行坎离铅汞诸说,其术遂涉于神秘,为缙绅先生所不道。夫世间事物,苟能积日力以研究之,必有真理存乎其间,本无神秘之可言。所谓神秘者,皆吾人为知识所限,又不肯加以研究,人人神秘之,我亦神秘之耳。
书本包装完好,印刷质量好,物流也快,不错!
经典著作,包装精美,快递速度很快,这次京东活动很给力,券很难抢,希望图书活动多一些,券多发一些。总体很满意!
更多佛教禅定供您挑选
已有35人评价
已有31人评价
已有11人评价
已有11人评价
已有7人评价
已有5人评价
已有5人评价
已有5人评价
已有5人评价
已有3人评价
已有2人评价
已有2人评价
已有2人评价
已有2人评价
已有1人评价
已有1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已有0人评价
多品类齐全,轻松购物
快多仓直发,极速配送
好正品行货,精致服务
省天天低价,畅选无忧佛教禅定.pdf
扫描二维码,下载文件到手机
相关文档推荐
当前文件信息
浏览:2316次
保存:231次
下载:1079次
您的VIP会员已过期,是否续费?
用户应遵守著作权法,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不违法上传、存储并分享他人作品。举报邮箱:
京网文[0号 京ICP证100780号我修(禅)定的真实经历--学佛网
&我修(禅)定的真实经历
发布:金刀驸马&[ &]&& 日期: 17:45:00&&
因本人没达到真正禅定(初禅)境界,所以在这里不敢说“禅定”,只能说个“修定”经历。有一些想修定的吧友私信我,禅定怎么修,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无法一一解答。再说我也是初修,本没资格帮别人的忙的,乱说一气还容易误导人,就一直不敢公开,因为这样一定会牺牲自己的定力!但越来越多的吧友咨询,为了弘法,为了提倡实修,我就不惜牺牲自己的定力(佛菩萨会加持我吗)!在此我把自己修行以来的情况简单做个汇报,看对同修们能否有些参考价值。第一部分对于不同根机、因缘的人,修行次第是不同的,反正我是属于最迟钝的下下根机。修禅以前,只不过是与很多人一样,(我经常带着耳机)听法师的讲经说法,这个时段很长,经历了将近一年多,也听了不少。当然,这时并没有想到认真听经本身就是在摄心,而只是抱着学习佛学理论的目的而去听的。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到红绿灯口暂停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法师说过,认真听经,每个字都能听的清清楚楚,就是在修定,就是戒定慧。公交车里杂音很大,还有电视机里广告的高音。我本来是心思极其散乱的人(淫念厚重,严重失眠9年,30多岁时还考研,亚历山大),平常即便是带着耳机,也不可能把经文的每个字听的清清楚楚。再加上当时【耳机也有毛病,声音不大】,更难做到只听见清讲经的声音,而听不到其他大的多杂音。这时我突然想要试一试!于是开始极其专注地听。。。估计是几十秒后,【外界的一切杂音都听不到了,只有耳机里净空法师的说法声】。当时身处其中,并没有感觉到那种奇妙。可能是过了1分多钟后,车开始启动了。这车开动的震动感把我惊醒了,我顿时才想起来,刚才真的做到了!回忆一下,只有一个字没听清!然后感觉浑身舒服,好像一股气灌进来,动动胳膊,咔咔作响,好像刚睡了一大觉一样!记得后来我劝人修定时,曾把此事发贴,有人讥笑。。【因为谁带上耳机认真听音乐,都会这样的】!还有新闻说,有人就是这样在路上心无旁骛地听音乐,被车撞死的。但是呢,因为我那是第一次尝试,而且自己是心思特别散乱的人(还在严重失眠9年期间),况且耳机有毛病,手机的声音根本比不上车里的杂音大。所以对于我,能做到听不见车里更大的杂音,只听到手机里的声音,已经是很难得了!&第二部分过了一段时间,我接触到了出入息法(佛门最早、最普遍、最容易成就的修法)的一些简单的知识。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尝试,数呼吸,心无杂念,只是专注在呼吸上。这次慢了很多,因为这比上次的难度大。但是在大概5分钟后,又进入了那种状态:【外面的声音听不到了,只是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这个状态可能就持续了2、3分钟后,突然听到报站名,虽然是【隐约听到】的,但也听见了【我要去的那个站名】。我赶快下了车。下车后,又是与上次同样的感觉:浑身舒服,好像体内的气流很畅通无阻一样!再伸伸胳膊,还是咔吧咔吧直响,胜过睡了一大觉!但从这次经历后,因为开始信仰净土宗,一直念佛,没再修出入息法门!因为我知道,这样算不上什么“入定”,不过是比较专注的状态而已。再加上听有不少大德、法师说“末法凡夫,障深慧浅,连有初禅功夫的都很罕见”的话多了,所以,就没打算要深入去修什么定功!我也根本不相信自己能修,【因为经上都说,中下根人是很难修成的】。所以,我只是经常念佛而已,这个状态经历了将近一年。也曾在床上打坐,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要求,“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但根本做不到!因为自己平时就特别缺乏锻炼,也爱睡懒觉,打坐时经常上下身出汗,腿也很疼。别说净念了,就是散念也难“相继”!自己单独念佛还嫌单调,还是跟着手机里的念佛声念的呢,就这样也没超过20次。但是即便如此,我也没放弃念佛。在走路、等车、坐车。。反正是没事干时,就尽量念佛,尽量做到净念念佛。也有很多次在恶梦中提起佛号、甚至提起念佛的念头,恶梦就破灭了。所以对念佛法门深信不疑,能坚持念佛。当时只是出于信仰而念佛,可是没想到,这种经常性的摄心妙法,恰恰为以后的更微细的出入息法门,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我后来才体会到这个因果关系的。第二部分补充:在这期间,我把两个比较典型的恶梦记了下来。第一次是梦见我身边一个俗家居士,一个和尚,两人都在念佛,而且念了好久,我在一边坐着,自己没念,但是很羡慕他们,想:要是我有这种念佛的定力该多好啊?为什么我净心念佛时会感觉枯燥无味呢?自己对净土教理懂的也不少了啊,祖师大德的开示论著也看过不少呢,对于净宗深义还挺有研究的,对净土的【信愿】不能说不深啊(在百度知道上弘扬净土宗,位列宗教总积分排行榜前20多名呢)。。但为什么净心念佛不能精进呢?。。。。第二次是我跟一个年龄相当的侄子,出去到山上玩。山里好多洞穴,而且好多洞很长很深。。我们从一个洞里进去后,走了好久才出来。刚爬到洞口,突然整个地面山洞开始摇晃!而且,旁边的地面开始出现裂痕,裂痕越来越多!害怕死了!最后,就只有我们两人坐的那很小一块地方了。。。周围都是裂痕。。土、石块,不停地往下面的裂痕里掉落!我们都惊慌失措!最后我突然想:既然这样,害怕也没用了,干脆念佛吧,不管结果如何,就指望阿弥陀佛吧!(直到最后才想起来,可见我平常的心里,想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不多啊。。惭愧。。)奇迹出现了!我还没开始念一句佛号呢,就是【心里刚生起这个念头,梦境马上消失了】!南无阿弥陀佛!感受是:像我这样的信愿行具足的净土宗念佛弟子,都不能在每一次恶梦中提起佛号;即便是寥寥几次,也不过就如上文所说。&&第三部分后来随着深入学习教理才发现,一切行法,不管是大行善事、放生诵经、拜佛经行、或者念佛持咒。。。。无非都是在修戒定慧而已,无非是【摄心的方法】,不过是适应不同根机、因缘的人而已。但戒定慧三学,定是中心,什么法门都必须要修定,这是无法绕过去的。佛祖在菩提树下证悟后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能,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执着什么?回忆留恋往昔,攀援期盼未来。凡夫的心,总是这样心猿意马,很难停留、关注当下。这就是世间所有无明、痛苦的根源。果然能不执着过去,不执着未来,那便是心如明镜,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伟男子!所以佛说万千法门,无不汇归【现前一念心性】。所以,相对其他的万千修法,修定就是直接从【现前一念】契入。机缘一到,最上根人则快刀乱麻、截段众流,【一念也无】,能所双亡,掀掉无明,直接契入无念佛心,一闻即悟。其余根机则只能“以毒攻毒、以妄遣妄”:中根人【以一念代万念】,直接从第七识意根入手,亡所参能,参这“一念不生”之前是什么?机缘到了,能所双亡,桶底脱落,证到本体--实相真心。下根人【以少念代万念】,从第六意识(分别心)入手,有能有所,故佛门有曰“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盖因念佛时只有六字名号,这个“所”---妄想最少故。下下根人呢,就只能是【以万千善念代万千恶念】,因不明此一念心性的道理,故有“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无量寿经)”,乃至“放生印经、拜佛经行”等举。出入息法(数息观)为什么被佛称为“二甘露门”呢?正是因为这个方法,只靠呼吸本身,不借助其他手段。因为心息相通,所以【呼吸本身就是妄想杂念在“风大”上的表现】,你再加上其他的多余的方法,不过是“头上安头,妄上加妄”,徒然使你妄想更多。虽说是如此,但如果没有什么摄心的功底,直接修出入息的可能也会比较困难。实际上,我们平常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以念佛摄心,或者持咒颂经(如背诵心经),或者只是觉知当下的每个念头、或者动作。。。等等,用这些方法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让你培养不被妄想杂念牵着走的心力,培养你时刻能把心念放在当下的心力!&第四部分今年接触、深入研究出入息法门后,开始按照这个法门修行摄心。其实在打坐上并没下什么功夫,因为我的腿硬,根本不能盘腿,就是散盘而已,甚至有时就没有盘腿,就只是坐着。所幸的是,我开始就是在公园里打坐,旁边是园墙,外面就是地铁的施工地,杂音很大。但因为那里很少人去,所以我还是选了在那里打坐。经上说,声音是初禅的刺。的确如此,我在这种杂音大的地方修定,自然很难得定。但我因为看过不少教理知识,就事先调整好了心态,很少想到,自己非要得定,所以才能坚持下来。大概是一个多月吧,每天就是打坐几十分钟,最多一个小时。而且中间还常常间断,不是每天都如此的,因为有时风大或下雨就不去了。但在家里打坐,因为过于安静,又特别容易昏沉,一般是刚10几分钟就昏昏欲睡了,所以就没在家里坐过几次。平常不打坐时,就按照南传葛印卡老师的内观心法,在任何时候保持“觉知”,通过这样的方式训练内心的专注力,培育心力、定力、觉察力,达到不被第六意识(就是妄想心)控制、不随妄想而转的心力。当然,方式是多种而灵活的。那种只是保持单纯的“觉知”状态,难度很大,很难维持长时间的,刚开始能有几分钟就不错了。等散掉后,再以念佛等轮换摄心。总之,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心念单一,专注。关于对南传葛印卡老师的内观心法的体会,我曾发过【怎么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大乘精髓思想应用于具体的修行呢?】、【震惊发现:南传禅修如此简单!】、【最简单实用的禅修方法(与宗教无关)-《内观》导言】等贴子,如果连念佛也感觉枯燥乏味,就念四圣谛,十二因缘(不光是背名词哦),念佛法僧戒施天,思维里面的佛法内容(四念处是很核心的)。或者有时尽量放下“自我意识”,干脆什么也不想,外面的一切与我无关,内心的妄想即起即灭。尽量不去思维世间的善恶好坏、恩爱情仇。就是想到了,就要马上觉知、觉察,不能任妄想扩散,牵着自己走。这样虽然什么都不想,但并非是像睡着了一样,不分青红皂白,糊里糊涂,而是正念分明,对周围一切景象历历在目,尽量按照禅宗说的“照体独立,历历孤明”去做。凡夫境界,也只能做到对周围一切环境只是明了、而不加善恶的主观分别了。“照体”尚不能独立,不可能只有主观没有客观,主观的“照体”还与客观环境在一起。禅宗思想的宗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表现在《坛经》“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这句话就是六祖开示惠明禅师明心性的下手处。这与上面说的保持“觉知”有异曲同工之妙。&第四部分的补充内容:内观至于南传禅法,不熟悉的“大乘人”可能会以轻视态度对待,其实完全是出于无知。比如南传佛教葛印卡大师的方法就最简单,说你坐下后,该怎么呼吸还是怎么呼吸,不用变,保持自然呼吸。从开始一直到最后,你只要以平等心保持“觉知”,知道息长息短快慢等等,以平等心觉知身心所有的感受,从四禅八定,最终到涅!觉知要求我们对身心出现的所有感觉现象,保持明了清晰的认知,但不加丝毫人为的判断评价,只是把最初的一念停留在“某感觉、现象出现了”上面(即大乘前五识的“现量”)。“觉知”,本质上暗合了大乘佛教的境界--【佛心“无念”】。无念当然不仅仅是没有念头,坛经说是“于念无念”,念起而不追逐、执着念。佛门常以“大圆镜智”表达这种“无念状态”----如镜照物: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用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长老的话说,无念就是“有反应而无分别”的境界。“觉知”,要求我们在禅修时,面对身体的各种感受,应以平等心保持这样的状态:仅仅是保持【觉察、明了】感受的生起与消失,丝毫不加自己的态度,即禅宗讲的“不迎不拒”。《圆觉经》讲的“居一切时,不起妄想;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妄想来了,不要另外用个心把它压下去,不就是如此吗!知幻即离,妄想本是幻,假的,你空妄想干什么?离幻即真,就是离相啊!什么叫离相,不是“离开”相,于相离相是真无相哦!《心经》说不增、也不减,知幻即离,不假方便,不需要用个方法,用个什么念咒啊,观想啦,止观啊,用什么方法去压它。知幻即离,你知道这个是妄想,妄想已经跑了,那个知道的没有动。离幻即觉,妄想已经跑了,你知道妄想这个灵灵觉觉,这个非常灵光的,灵明的,它本来在,就是觉性嘛,就是众生自己的觉性。离幻即觉,本无次第,没有说一步一步功夫来的,此所谓如来大圆觉也,大圆满,这个就是禅,一门深入,一刀就进来,没有第二个方法。就是“觉知”就行了:妄念来,不迎;妄念去,不留。仅仅知道它来它去就是了!这就是于相而离相哦!所以,你看,这种“以平等心保持对一切出现的身心现象的【觉知】”的南传修心要求,恰恰完美体现了坛经里说的“无住、无相、无念”哦!佛不造业,是因无心,无心才能无念。无念的外在表现,就是上述内容。如此看来,本文讲的方法,其实是以“无为”的方式贯穿于整个禅修过程中,达到“佛心无念”的状态。请参考【佛法的精髓:什么是“无念”?高僧大德怎么解释?】&该贴说明:无念,不是闭目塞听,摒绝觉知,百物不思,令心中空无一念,而是于见闻觉知上不起染着和烦恼。【这与《阿含经》中佛所示的修行方法完全一致】。唯识学上讲,业有三种:善业、恶业、无记业。以平等心保持对任何现象的“觉知”,故既非善恶二业(平等心),又非无记业(比如昏沉)--因为觉知是要对所有身心现象明了、清晰。所以,此内观(观身心)要求竟然是直接契入现前一念心性回光返照之佛心!希望有缘人看到此文,就从【内观】实修开始,这个就是直接体现“众生就是佛”的最高理念的法门!通过学习与实修,我们会发现,我们真的可以做到“我就是佛”!&第五部分在说下文前,先说前一天晚上的那个梦吧。11月5日晚上,梦见我抱着刚半岁多的小侄子上街玩,不知什么时候发现孩子没了。。。。我慌张害怕。。。就到处找。。。怎么也找不到。。。急死了。。找着找着突然想起来:既然如此,就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吧,让佛帮我找吧!于是就开始念佛,感觉念了【【最少有十分钟】】左右,还是心无旁骛、净心念佛。。。什么也不想,只是念佛。。。怪了!念着念着,不知什么时候,这个情景过去了。。。不知走到哪儿了,我突然想起来,嗨,刚才怎么回事?我本来就没抱孩子出门玩啊!才如释重负!早上醒来后,竟然浑身清爽,精力大振!虽然感觉做了好长时间的梦!于是对阿弥陀佛感激涕零!对释迦佛感激涕零!谢谢佛祖的解脱之道!!!我想对两位佛祖说,弟子明白了。。。禅修与念佛,真的不冲突不矛盾!不但不冲突,而且禅修后的定力(我可是刚实践禅修没十几天啊),竟然会对念佛的促进、帮助作用如此巨大!!!以前经常念佛、甚至净心念佛了将近一年,梦中也最多念一句,现在刚禅修十几天,而且每天打坐禅修最多一个小时,竟然在梦中净心念佛了将近【十分钟】!!!我的佛祖啊。。。后来有唯识吧的吧友解释说,八地菩萨以下都得用心念,不能没有心念,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是在昏厥、无梦的睡眠中。不修定的人,他用的心,是一直停留在第六意识的层面(正常情况下),而第六意识就是“妄想心”,很混乱的。在这种混乱的心态下,念佛哪怕念的数量再多、甚至心态多么的虔诚恳切,佛号的力量都不能充分显示出来。就像屋内的一根蜡烛,在周围没有风的时候,烛光很定,就能够照亮整个屋子;如果周围都是风,那么蜡烛的火苗灯光就会闪烁不定,怎么能照亮屋子呢?说不定很快就熄灭了,屋子就又黑暗了。而经常修定的人呢,因为他在定中或者出定后,第六意识的分别心会比较淡泊微弱,心的表层意识不再起什么作用时,心的深层意识就会浮现上来,因为心念是不会真正停住的。所以,平常念佛的业识种子就会在梦中浮上来,而修定的人呢,他梦中的念佛力量就会更大。到此我不再赘述了,意思应该很明白了,希望大家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不要过于偏执哦!佛法就是戒定慧三个字,定是绕不过去的。有了定力,学哪个都好的,都会彼此促进。没定力,学哪个都很难得到真实的法益。没定力,烦恼是烦恼,佛法是佛法。。。第五部分续而就在11月6日,这个梦的次日,我第一次真正入定了!看来梦境还真是修行进步的验证与征兆啊!就这样,正式打坐一个多月后,在11月6日下午,当坐到大约30多分钟后,就入定了。这次入定与以往不同的是,外界的声音与入定并行不悖,和谐共存。但还是有所不同,对于自己心脏的跳动声音,听的比外面的声音更清晰(心脏沉重的跳动声:噗通、噗通。。),除非是有意识地听外界的声音,才能对外面声音听的更清晰。而呼吸就很缓慢了,有时会感觉不到呼吸,断断续续的。想试着念佛,但速度太慢,六字名号念一遍就需要比平常多的多的时间。因为定中的呼吸很缓慢,随着呼吸念佛就也很慢了。慢虽慢,但几乎没有其他念头,基本上能做到净念相继了。而后感觉两条胳膊、手,还有上半身,好像不存在了。但因为在公园的长木凳上坐,又没垫子,所以臀部的感觉还是比较明显的。因为没垫子坐,不得不有意识地往后靠,使后背挺直,所以后背的感觉也比较明显。这次出定后,比前两次舒服的太多了。因为定中感觉到最多的,就是那微细的、长长的气息,但这时还不会引导气息,比如气沉丹田什么的。经历这次奇妙的感觉后,此后一直兴奋了好几天!后来在几天内再修定,就再也无法入定了,是执着了。。。第二次出定后,遇到一个忘年交,他不信我身体很轻快,因为他知道我一向不锻炼身体,爱睡懒觉。就在一个多月前,我跟着他在公园里走了一圈多(20多分钟),还累的气喘吁吁,跟不上他的步伐(他62岁)!当时他指了一颗大树,皮糙腰粗,让我爬树,我三两下就爬到树中间,但因旁边有人看,就下来了。&第六部分此后呢,深入经论去看有关内容,似乎看懂了不少。以后多次入定,那种新鲜感慢慢就丧失了,甚至不想再入定了,因为一直不能深入,达到“忘身”的程度。智者大师说,事障未来,性障根本。这里的“事”就是指我们的“身见”。正因为我们都有很重的“身见”,老想着用各种手段满足这个身体的贪嗔痴欲望,所以很多人达到这个小定后,就止步不前了。不破除“身见”,定功就很难向前进一步。所以老子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圣人提醒我们,放弃“身见”。至于“性障根本”,那就不是我的程度了。破除性欲,才能达到初禅的功夫,就不再是欲界的境界,上升到色界了。在这里补充一点,刚开始几次修定,是完全按照出入息法,按部就班,每一次入定需要的时间都在30分钟左右。后来因为看得大乘禅宗的东西多了,尤其是禅宗直接让你从“无我”下手,所以在此后的修定时,我就大大缩短出入息念的时间,尽快采用禅宗的思想。当然,这是有了前面的调心基础了,才能用更高明快捷的方法。我按照【禅定最捷径-----达照法师:从意根下手】一文里说的:第一步,我们【把物质世界扔掉】,在你心里面,把所有的物质世界,不管是光啊、光明啊,还是空,这个身体,这个世界,你全部扔掉不要了。第二步,【把你的心念全扔掉】,心里面的念头,不管你现在想的好还是不好,想的听法的呢,还是做好事、做善法的,一切善恶是非的想法全扔掉!如此下来,入定时间缩短了很多,甚至最快时5、6分钟即可入定。&&第七部分:心得体会1、初学者要有信心。这个最重要,不要再上别人的当了。如果有人说,禅修需要宿世善根才行,那你要问问他: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宿世的善根?智者大师在小止观里说,只要你坐下来开始修,这本身就证明你有宿世善根!你不开始修,即便你有宿世善根,也等于没有。就像在古代,人家拿“3大阿僧只劫才能成佛”的教理,指责禅宗的“即生成佛”理论时,禅师回答说:焉知我此生不是3大阿僧只劫的最后一生呢?!大乘尤其是宋明以后的禅宗学人,一般来说,都会坦然相信自己“本来是佛”;但到实修时,却不敢相信自己“本来具足善根”,这岂非荒谬!空谈禅理时口吐莲花,万法皆空;实修时却说“末法众生,障深慧浅”。这时,怎么把本是空花幻翳的“业障”空不了了呢?有个著名大德曾说,初禅是什么境界?没有了欲界的所有欲望了!这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吗?想想我们自己,你有什么资格去修?后来看到有禅师说,这简直是倒果为因,滑稽可笑。没有欲界的欲望,是【修成初禅后的境界】。并不是说,你还没开始修呢,就要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才有资格修!再说,即便达到,也不是说就断除了欲望。禅师也不可能整天在禅定状态吧(禅定时确实不需要满足欲望),出了定也要吃饭;菩萨未断业识前,出定也要吃饭呢!如果别人说,修禅要上等根机,一般人不适合修禅的。那么我们看看,谁一生下来就是“上等根机”?谁刚开始修,就是“上等根机”?没有这种人。释迦佛还修了6年苦行呢!古代的祖师大德,有几个是没有实在的修行功夫,就能大彻大悟的?有的祖师在开悟过程中,甚至是小悟多少次,大悟多少次呢!南怀瑾大德在习禅影录里说,不要只看到祖师们开悟的那片刻的风采,那背后是多少年的修行功夫呢!那个开悟的片段,怎么能代替数十年的修行功夫!我们只看到台前的鲜花掌声,没看到台后的十年功。那种轻易就开悟的说法,是违背因果的,没有渐修,何来顿悟!所以,这些对禅修的似是而非的错误认知,是恰恰与佛法的基本精神相违背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没人一开始就是什么适合修禅的“上根人”。开始是下根人,不影响你修到中根人;你是中根人,不影响你修到上根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是两个法印。那么,根机也是无常,没有不变的根机;诸法无我,因为诸法是因缘所生,这外缘就能改变内“根机”!而外缘,不是靠佛菩萨的保佑,而是靠自己彻底转变现前一念心态,去主动、积极的努力创造的。所以,我觉得,凡是只告诉你什么末法业障多啊,什么根机陋劣难修禅定啊。。而不告诉你其实根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就看你做不做了。。。不客气的说,这种人简直就是佛门的恶人、罪人、罪大恶极之人!&2、对于初学者,我觉得次重要的是四念处的“念受是苦”,要经常作意思维快乐的本质,思维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快乐。不能深切体会这个“苦谛”,就很难发起出离心,出离三界火坑、出离贪嗔痴无明的心。缺乏出离心,就很难真心下功夫去实修。林语堂曾说过,佛教之所以很难真正在中国【民间】扎根,最大的原因就是佛教的这个最基本的教理--“苦谛”(世间痛苦的现状),无法被中国人从内心里真正接受。儒家使人充满入世的进取心,因为儒家学说里缺乏对世间深重苦难的强调;道家是人在痛苦失意时的精神安慰品,它非但不会拿悲难去刺激已经失落的人,反而还会把悲难的现状幽默化,借以达到安慰的目的。所以,道家同样是缺乏对“苦谛”的重视。所以,庄子在其妻子死后,不但一点都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林语堂说,外国人有时很难从中国人的礼仪形式上准确判断出到底是婚礼还是葬礼。被鲁迅称为“半个哲学家”的张爱玲的作品里,对生活中的繁琐细节不厌其烦地描绘。中国人的一生都是耗在这些无休止的庄重的形式上,缺乏精神内容上的反思精神,因此被视为一个没有真正宗教信仰的国度。在中国人的文学作品中,因其少有上述“精神内容上的反思精神”,所以显得缺乏思想深度内涵,因而长久以来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最近出了一个莫言,究其获奖原因,竟然是因为其作品中充满了六道轮回的精神(请参考“莫言的代表作品,诠释的是六道轮回!”),才显得有了浓厚的思想深度内涵!明海法师这里讲的“苦”,是佛教重要的理念&,释迦牟尼佛开口讲法的第一句――苦谛,谛是真理啊,真实,生命的真这个“苦”在佛学里有严格的定义,它包括了我们通常所说的感受上的苦,佛教叫“八苦”――八种苦,它也包括了我们通常感受不到的,可以说是一种哲学层面的,比如事物在变化中被破坏,原有的状态会破坏,好的东西会失去,这个也是苦,不断地在变灭。通俗地讲,【苦是指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我们的生命是有缺陷的】。“缺陷”这个词也有点感性,换句话说是相对的,每一个事物,每一个时空下的人,每一种时空下的状态,它都是有缺陷的,充满缺陷的,是相对存在,是不断在变化的存在。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关于我们生命所讲的第一句话,注意这不是最后一句,这是第一句。这样一种讲法,通常我们中国人,特别是汉人,【具传统文化根性的中国人是不大接受】。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学――小说、戏剧,往往都是大团圆的结尾?也有美学家分析说,【中国人缺乏悲剧精神】。你们有没有发现,说苦比说乐要来的深刻,因为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去改变,去抗争,苦也有一种压力感、忧患意识,乐就肤浅了。所以在【西方的文学、哲学里面,后来把悲剧提出来,上升为一种哲学理念,其实就有点接近佛学讲的苦】。西方的文学艺术,它没有把喜剧当成一个哲学理念来肯定,【它是悲剧的】。西方的戏剧、西方的艺术,【凡是动人心魄、深刻、流传久远、影响一个时代精神思想的,都是悲剧】。你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最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悲剧。为什么?【它揭示了这个世界很真实的一面】。所以苦谛,是关于我们生命的负面的这一面的特质,很值得我们大家去体味。这不是一种悲观主义,恰恰是一种勇气,去面对、去正视它。以一种忧患意识来发动我们内心的潜能,把我们内心的潜能发动起来。所以我个人觉得,这是释迦牟尼佛讲苦谛的用心之一。&大乘佛弟子必须要重视南传佛教的原因学大乘的都知道,大乘的核心是发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佛心。菩萨道六度万行,都是在满足菩提心。但是,有一点,很多人都忽视了,菩提心的基础,是出离心!正如南方佛教领袖济群法师在《佛法的要领与修学次第》中所说,所谓菩提心,是菩萨发愿要带着六道众生共同出离三界痛苦的心!没有真切的出离心,焉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呢?不能真切体会到三界火坑的恐怖,六道轮回的痛苦,你怎么能发起无上菩提心?济群法师:菩提心和出离心有什么区别,很多人会把出离心和菩提心对立起来。认为发菩提心不需要发出离心,并不是这样的。其实,每一个人学佛,首先都要有出离心。如果你不想出离轮回,没有意识到轮回的过患。那么你的学佛是不会有深度的,你的【学佛是不会真切的】。所以,首先要意识到轮回是苦,这个是学佛的一个基础心理。菩提心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上的。如果你只能让自己出离轮回,那么这个就是出离心。这仅仅是声闻乘的发心。【菩萨的出离心就是要把这个出离心扩大到一切众生的身上】。当我想到出离的时候,我同时也想到在六道中有无量无边的众生都在轮回中受苦,我不忍心自己出离。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我要带着他们一起出离啊!【如果你有这样的一个发心,那就是菩提心】。所以出离心跟菩提心的不同就在于所缘的对象不同。声闻出离的所缘对象就是自己一个人。而菩萨的出离心的对象是一切众生。这种出离心可以成就我们的慈悲。所以一定要有出离心,莫把有限的“慈悲心、同情心”误作“菩提心”!综上所述,中国的儒道文化是取代不了南传佛教的基础的,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必须要学习,要经常熏修的基础教理。缺乏出离心,你难以修定!&3、关于盘腿的问题。首先要肯定盘腿对打坐修禅的作用,但是初学者如果没有盘腿的功夫,也不是不能修,因为修禅主要在修心。优波离尊者当年只是在为佛陀站着理发的过程中就能进入四禅。我们完全可以从散盘、甚至随意舒服坐着开始,通过修定,用气息慢慢打通气脉。再注意锻炼身体、尤其是腿部,这样再盘腿时,就会更容易些。就是说,盘腿固然很重要,但修定与单双盘盘腿之间却没有必然的关系。当然,对于大多数根机、因缘的人而言,盘腿还是更有利于摄心的。但初期不能盘腿的,不妨先借修定产生的真气慢慢打通气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4、关于数息的问题。数息与出入息念不完全是一回事。出入息念是贯穿到整个修定过程,到初禅就算停止(只是鼻孔的呼吸停止,不是身体细毛孔的呼吸)。而数息,只是针对初学者,因为刚开始时,妄想杂念不容易破除,就以数息来对治,不是让你一直数下去的。至于初学时用什么样的数息方法,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置顶贴。到了能收摄心念、不散乱的时候,就不必再数了,这时要“随息”。随到一定程度,就可达到“微息”,然后进一步是“全息”。到微息或全息,就是欲界定了。关于“气沉丹田”的问题。看过不少禅师的解释,像万行上人就说,年老体虚的人可以经常气沉丹田,因为这样会使精力旺盛。但年轻体壮的人,就不适合了。除非是在某些特殊时候,比如妄想特别重、心思特别散乱时,可以短暂地气沉丹田,意守丹田,来摄心。但上人又说,等到你的会阴穴被真气冲开后,你就可以经常气沉丹田,因为你已经达到“炼精化气”的阶段。。。具体记不清了。反正我修定过程中很少这样做,最近做过几次,但每次的后果都一样:梦遗。就不敢再这样了。&5、在此后打坐修定时,入定的速度会越来越快,因为你对心念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强。下坐后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也应尽量使用各种摄心方法,保持专注力,培养不随妄念走的心力。这个时候,就无所谓分什么大乘小乘了,什么方法有用,就用什么。如果实在无法特别专注,使妄想杂念最少,那就放开想吧。想四圣谛、十二因缘、大乘的缘起性空教理。。。也是安住正念。6、关于打坐场所的问题。应该说,传统的教理会要求你找个安静的地方打坐的。但本文说了,因为上述的原因,我不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打坐的。这样会使禅修的速度放慢很多,很久不能入定。但是,一旦入定以后,你就很难退步了!因为你在吵杂的环境中能修定,在安静的环境中就更容易修定了。我此后在家里打坐,就是很快就能入定的。甚至有时午睡,是躺着的,也以修定的要求来,其实没睡着的,与平常坐着入定效果几乎没区别!我曾发帖“十字街头好参禅”,人家外国人都能在闹市入初禅!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地方。如果你做到,在吵杂的环境中能修定,能入定,那么你就有能力,修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的机缘就到了。这可是高级法门哦!记得看过一篇禅宗祖师的传记,说祖师在水流湍急的大河的桥上修禅,还是站着修的。开悟之前,初期阶段就修到了这样的程度:想听水声,就能在定中听到;想不听水声,就能在定中听不到。外界环境对他没影响了。这种人要不开悟都很难!&7、怎么对治修定过程中的妄想杂念问题。最主要的是两个:散乱与昏沉。妄想重的人,容易散乱;妄想轻的人,又容易昏沉。别笑话那些上座爱睡觉的人,人家是妄想轻呢。容易昏沉的状况,我觉得是更容易对治,像我就是如此。每次打坐10几、20几分钟后,就慢慢昏沉下来,心念失去控制。在本文第五部分提到的,我第一次入定前,也是经历了一个短暂的昏沉阶段。但因为心力的增强,当时我就提醒自己,猛睁开双眼,晃动几下脑袋。再想起寺院里的罗汉像,龇牙怒目,甚至有的是面目狰狞,为什么要这样?阿罗汉有个别号叫“杀贼”,他是在杀自己的心贼,杀妄想,杀的就是散乱昏沉啊!所以,昏沉特别重的时候,我就想起罗汉像,从而由衷生起钦慕景仰之心,就对自己瞠目而视,怒杀心贼!或者想起楞严经上说的常住真心,了了常知啊!“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散乱昏沉的妄想本来是没有的,这了了常知的真心是本来就有的嘛!所以我一定可以做到的!当然,随着心力的加强,昏沉越来越轻,就不用此法了。只是将意念导到鼻孔下嘴唇上,注意觉知气息的出入,也能对治昏沉。至于散乱,就不容易对治了。真佛门吧置顶贴里有对治妄想杂念昏沉散乱的专栏。在我初期对治散乱心时,我曾是这样想的:想象施工地的工人师傅就是我大哥,因为我大哥就是干这个的。那还烦什么,还他在工地上出事呢。于是这杂音就变得不是那么刺耳了。没有这杂音,怎么会完成工程呢?为这杂音赞叹吧,这也是在庄严净土嘛。如此一想,这嗔心不就变成功德了。接触大乘佛法久了,慢慢地思维,诸法因缘生嘛。如果我是植物人、沉睡中的人、或被打晕的人、甚至或者是一心专注在别的上面,对周围一切声音听而不闻,那么我还会对声音反感吗?可见,正是我心动了,我心对杂音动了,这杂音才会对我有影响啊!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嘛!这样想,慢慢地就心平气和了。再进一步深入,妄想越来越微细时,有时会冒出一些从来没有过的奇怪念头,我就想,这没什么呢。何必去讨厌、压抑、阻止它呢?反正这些东西,又不是我主动去想起来的。这本来不是第六意识里的东西,是阿赖耶识里的嘛,阿赖耶识里的业识种子起现行了,业力来了,我怎么拦得住呢!神通还不敌业力呢。来就来吧,是好事呢,提前在定中爆发了,省的以后在平常爆发时,后果更严重嘛。这样一思维,就更能进一步体会到“无我”了。“我”不要去想,可偏偏控制不住啊,可见是“无我”的。你可以说“胳膊”是“我的”,因为我想怎么弯曲就怎么弯曲,但这妄想杂念不是“我的”,因为控制不住嘛!这样就是“念心无常”了。所以呢,大乘的妙义,在这个时候帮上大忙了,直接让我们从见解上去改变,而非只是通过不停地出入息念,去慢慢改善。当然,这要有以前的基础。说了这么多,并非是说现在的定功有多深,而是说,有了小乘的基础,再加上大乘的见解,这时入定就更容易了呢。即便是走在大街上,你也会有身体似乎不存在的定中感觉呢!8、需不需要师傅,是否会走火入魔的问题。根据我对看过的所有修定著作的结论,修到【初禅未到地定或叫初禅近分定】的时候,在向初禅前进的过程中,才会发生所谓的初禅八触或是十六触什么的,此时如果缺乏佛法的正见引导,有的人是可能“走火入魔”。但这个比率应该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一是到初禅的人并不是很多;二是即便有少数人出现这种症状,他也会拜访名师或者参阅经论去解决的,不可能一直在那入魔下去。第八部分:关于戒淫欲&第九部分:对念佛人说的净土法门:修禅定与净土法门是什么关系?对修净土有什么帮助?&&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健民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