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战斗机上的机炮面的航空机炮如果装上穿甲弹能不能把二小时期的坦克击穿?谢谢回答。

【斯大林的雄鹰·苏联空军】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访谈5 months ago122收藏分享举报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樱铃莉的碎碎念精神病院,整理各种杂物、短文推荐阅读{&debug&:false,&apiRoot&:&&,&paySDK&:&https:\u002F\\u002Fapi\u002Fjs&,&wechatConfigAPI&:&\u002Fapi\u002Fwechat\u002F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database&:{&Post&:{&&:{&isPending&:false,&contributes&:[{&sourceColumn&:{&lastUpdated&:,&description&:&收集、整理、发布各社会主义国家文艺政经军冷门知识。平时会整理樱铃莉个人收录的各种笔记杂谈小段子,还望海涵。&,&permission&:&COLUMN_PUBLIC&,&memberId&:,&contributePermission&:&COLUMN_PUBLIC&,&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canManage&:true,&intro&:&樱铃莉的碎碎念精神病院,整理各种杂物、短文&,&urlToken&:&c_&,&id&:17140,&imagePath&:&v2-7aad64d9.jpg&,&slug&:&c_&,&applyReason&:&0&,&name&:&斯大林格勒茶话会&,&title&:&斯大林格勒茶话会&,&url&:&https:\u002F\\u002Fc_&,&commentPermission&:&COLUMN_ALL_CAN_COMMENT&,&canPost&:true,&created&:,&state&:&COLUMN_NORMAL&,&followers&:3785,&avatar&:{&id&:&v2-7aad64d9&,&template&:&https:\u002F\\u002F{id}_{size}.jpg&},&activateAuthorRequested&:false,&following&:false,&imageUrl&:&https:\u002F\\u002Fv2-7aad64d9_l.jpg&,&articlesCount&:44},&state&:&accepted&,&targetPost&:{&titleImage&:&https:\u002F\\u002Fv2-d26ea28f9f8fdc45d893e9_r.jpg&,&lastUpdated&:,&imagePath&:&v2-d26ea28f9f8fdc45d893e9.jpg&,&permission&:&ARTICLE_PUBLIC&,&topics&:[,162812],&summary&:&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Голодников Николай Герасимович),二战时期的苏联空军王牌飞行员,两次红旗勋章和两次卫国战争勋章(一级)获得者,俄罗斯老兵组织的领导者和老兵权益的保护者。 \u003Ci\u003E在俄罗斯纪念这位老将…\u003C\u002Fi\u003E&,&copyPermission&:&ARTICLE_COPYABLE&,&translatedCommentPermission&:&all&,&likes&:0,&origAuthorId&:0,&publishedTime&:&T19:10:22+08:00&,&sourceUrl&:&&,&urlToken&:,&id&:3006300,&withContent&:false,&slug&:,&bigTitleImage&:true,&title&:&【斯大林的雄鹰·苏联空军】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访谈&,&url&:&\u002Fp\u002F&,&commentPermission&:&ARTICLE_ALL_CAN_COMMENT&,&snapshotUrl&:&&,&created&:,&comments&:0,&columnId&:0,&content&:&&,&parentId&:0,&state&:&ARTICLE_PUBLISHED&,&imageUrl&:&https:\u002F\\u002Fv2-d26ea28f9f8fdc45d893e9_r.jpg&,&author&:{&bio&:&“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交朋友而不是吵架。”&,&isFollowing&:false,&hash&:&de937a92c78925bcf1ffc9ee8e195e64&,&uid&:12,&isOrg&:false,&slug&:&ying-ling-li&,&isFollowed&:false,&description&:&“知乎敏感答案”,看起来却并没有什么,可笑甚矣。&,&name&:&桜铃莉&,&profileUrl&:&https:\u002F\\u002Fpeople\u002Fying-ling-li&,&avatar&:{&id&:&v2-b30b38f80ba9db4f30f9fa42a92ac6b2&,&template&:&https:\u002F\\u002F50\u002F{id}_{size}.jpg&},&isOrgWhiteList&:false,&isBanned&:false},&memberId&:,&excerptTitle&:&&,&voteType&:&ARTICLE_VOTE_CLEAR&},&id&:657568}],&title&:&【斯大林的雄鹰·苏联空军】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访谈&,&author&:&ying-ling-li&,&content&:&\u003Cp\u003E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Голодников Николай Герасимович),二战时期的苏联空军王牌飞行员,两次红旗勋章和两次卫国战争勋章(一级)获得者,俄罗斯老兵组织的领导者和老兵权益的保护者。\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d7a11c1d8ceeebea7d31d3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d7a11c1d8ceeebea7d31d35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640'%20height='480'&&\u002Fsv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d7a11c1d8ceeebea7d31d35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d7a11c1d8ceeebea7d31d35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在俄罗斯纪念这位老将军的大型广告牌。\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战争中,他一直为第72航空团(后来改编为近卫第2歼击航空团)服务,作为一名技术精湛的飞行员和飞行教官,他在战斗中飞过I-16、MiG-3、英国“飓风”、美国的P-40和P-39“飞蛇”,在训练、试飞和测验中还驾驶过苏联制造的很多飞机,如LaGG-3、Yak-1B、Yak-7B、Yak-9、La-9,La-11还有美国制造的P-63A。\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位“一级飞行员资格”获得者的经历和意见对于二战苏德空战和苏联空军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可谓是如黄金版宝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根据苏联时期的数字,他出击212次,击落7架德机。而根据当今俄罗斯的核查统计,他的战绩应为5架梅塞施密特-109和一次证据不足的击落(敌机型号为梅-109,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的回忆录在中国有“战争的艺术”根据英译文本翻译为中文的版本。即《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格洛德尼科夫访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文章片段和俄语版没有太大差池的话,我就以战艺版本为准。名词、地名、人名和出现偏差的段落(而这经常发生),本人将以俄文版本为准进行修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俄文版不知为何有一些战艺翻译版所没有的内容:例如老爷子除了评价各种租借法案货,还详细评价了德国BF 109、FW 190以及苏联雅克。我看看有空再翻好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年龄的原因,将军对于一些武器口径数据的记忆会有偏差(例如将Yak-9K的45炮记成57毫米的……),为尊重原文起见,这种错误本人不做改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所有配图为本人收集整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题图为主人公的老团长,空战王牌,两次苏联英雄荣誉获得者鲍里斯·费奥克季斯托维奇·萨福诺夫的I-16机组,分别为“为了苏联”号和“为了斯大林”号。\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一部分:伊-16和飓风\u003C\u002Fh2\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05f47c75b50dcee524629_b.jpg\&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7\&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05f47c75b50dcee524629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457'%20height='600'&&\u002Fsvg&\& data-rawwidth=\&457\&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457\&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05f47c75b50dcee524629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05f47c75b50dcee524629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飞行学员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在以约·维·斯大林同志命名的叶伊斯克海军航空兵学院接受飞行员训练。。\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在哪所学校,于何种飞机上接受飞行训练?\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叶伊斯克(\u003Ci\u003EЕйского \u003C\u002Fi\u003E)的斯大林海军航空兵学院(战艺翻译成了Eysk“薄”……),学期是两年。我们是本校第一届以中士军衔毕业的学员,在我们之前的毕业后都授少尉军衔。我在学校接受训练时就是中士了,毕了业还是中士。他们已经替我们量好尺寸去订制军官制服了,但这时来了铁木辛哥元帅的命令:所有41年完成训练的学员,不论学期长短一律以中士军衔结业。我们毕业后过了3天战争就爆发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毕业后他们安排我在学校作教官,42年3月前我没参加过战斗。从41年6月战争开始到42年3月,学校搬了几次家,我离开前是在莫兹多克。在此期间我多次要求调到作战部队,最后在42年3月请求被批准,我被调至红旗北方舰队航空兵第72混成飞行团,即后来的第2近卫歼击航空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们的团长,两次苏联英雄获得者鲍里斯·费奥克季斯托维奇·萨福诺夫中校(Сафонов, Борис Феоктистович)牺牲后,这个团便以他的名字命名。整个战争期间我一直在这个团服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7d627eb3ca97debd3f08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7d627eb3ca97debd3f08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2560'%20height='1646'&&\u002Fsv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6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256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7d627eb3ca97debd3f08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7d627eb3ca97debd3f08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鲍里斯·费奥克季斯托维奇·萨福诺夫中校(Сафонов, Борис Феоктистович) 红海军航空兵著名的天才飞行员和卓越的航空部队领导者,I-16王牌飞行员,战斗出击234次击落30架。荣获2次苏联英雄称号和中校军衔,却在日英年早逝,年仅26岁。(樱铃莉图、注)\u003Cbr\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团里我历任普通飞行员,长机飞行员,小队长,副中队长,直到战后担任中队长。卫国战争结束后我被委派负责舰队航空兵的射击训练,稍后任海航审核委员会主评审官负责飞行技术和理论的考核。随后又进入位于列宁格勒的伏罗希洛夫海军航空学院。在那以后在海军航空兵和国土防空军中担任过各级指挥职务。总之,从中士到少将之间的职位我差不多干遍了。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在我用“小队长”的地方,战艺用的是“分队队长”。正好趁这个情况把战时苏军飞行团编制说清楚——伟大卫国战争爆发后,苏军飞行团的架构为4架飞机的小队——12架飞机的中队——40架飞机,由3个中队和1个从指挥员抽调(团长、政委、参谋长、射击主任、领航主任……)4机小队组成的航空团。(歼击、强击航空团如此,轰炸航空团为32架。)\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u003Ci\u003E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翻译军语时出现了偏差,苏军12机中队翻译成大队,苏军4机小队翻译成中队,苏军长僚双机队翻译成小队。由此产生了军迷们的认知偏差与错乱。\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当军校学员时我们必须先学会驾驶伊-5型飞机。然后他们在飞伊-15比斯的学员中挑选了10个人(包括我)去一个中队接受飞伊-16的训练。在那个地方我们飞过4型、5型、10型、17型和21型的伊-16,但21型的供应量很少。在1941年末,所有安装M-25型引擎的飞机都在加装了火箭弹后转给了作战部队,留给我们用来训练的只剩装M-22引擎的伊-16\u002F4型。同M-25不一样,这种发动机的螺旋桨向左旋转并且使用蓖麻油做润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毕业时您飞行的总时数是多少?其中有多少是在作战飞机上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伊-16上单飞的时数有40到45小时的样子吧。你要是计算我截至毕业时的总飞行时数,还要加上当初在飞行俱乐部时在乌-2(У-2)上飞的大约60小时以及在乌特-1(УТ-1)和乌特-2(УТ-2)上各飞了5~6个架次。然后我在所谓的\&训练分队\&(进航校之前)飞爱若-5,成为正式学员后飞乌特伊-4。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大概110~120小时。当然,还有我在乌特伊-4和作战飞机上和其他学员一起飞的另外30~35小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同别人不一样,我在伊-16上飞过45小时。原因是我们那里有架特别的10型伊-16,显然在经历了一系列维修及更换了一只机翼后,这架飞机在着陆时变得很不稳定,总是向右滚。在第一次飞行时我就了解了它的这个怪脾气并很好地控制住了飞机。教官为我制定了一整套针对这架飞机的飞行规则。在另一位学员驾驶它滑跑时失去控制之后,我成了唯一被允许飞这架飞机的学员。从那次事故后就只有教官和我来飞这架飞机。当大部分飞机被转往前线时,这架伊-16留在了我们这里。大概上头觉得把它送到作战部队去会引起大麻烦。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军事当局在经历了从1930年到40年之间的一系列战争后,加强了对我们的训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毕业前我完成了所有包括射击地面目标,射击空中目标(拖靶)和空中格斗再内的课程。我们这一届被认为完全具备了实战能力。现在,我们的学业进程快了一年,少尉学员结业时本不要求\&实战能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到达作战部队时,已经在战斗机上拥有了大量的飞行时数并作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官。当初他们在学校里可是对我们一点没悠着。他们会把一些复杂的科目同时交给六名学员并希望他们的操纵动作完全正确。在训练空域里每个人都使尽浑身解数把乌特伊-4飞到极限以证明自己拥有高超的飞行技巧。有时在经过空中指挥官同意后有人还要重复某一动作以提高技能。只有每个人飞完指定动作并完成所有科目后才能合格通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这一切的基础上外加伊-16上的飞行,在航校里我们还学习飞拉格-3。战争开始前一个月我们得到了一些这种飞机。它们不是用来训练学员的,只让教官学习飞行。作为教官,我自然能够驾驶这种飞机。最初的拉格由塔甘罗格工厂生产,有五只油箱,后来第比利斯工厂生产的是三只油箱。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是我们这里最后一批上的前线。3月份毕业的10名同学中的5名在我带领下去前线报道。我们乘座道格拉斯运输机(道格拉斯DC-3\u002FC-47,苏联仿制改进版称为里-2)到莫斯科,然后又是乘道格拉斯到阿尔汉格尔斯克,再从那被塞在一架斯勃(SB-2快速轰炸机)的炸弹舱里飞到北摩尔斯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在战斗中驾驶哪种型号的伊-16?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我抵达部队后,马上开始飞安装M-63引擎的28型和29型。我们的六架29型在一次轰炸过后只剩下两架而且没再发挥什么作用,后来我们把它们转给了友邻部队。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对伊-16印象如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16是架很难调教的飞机,需要很高的驾驶技巧。操纵中稍有疏忽就会进入尾旋。当然,你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反向操纵很快改出。另一方面,伊-16是种非常灵巧敏捷的飞机,可以飞出全套机动动作。我非常喜欢这种战斗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伊-16真的象人们说的那样可以\&绕着电线杆转圈\&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就水平机动性而言伊-16的确是非常优秀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垂直机动性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取决于飞机和发动机的型号。装备M-25引擎的大多数型号垂直机动性尚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另外据说伊-16的座舱很不舒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知道,伊-16的座舱很狭小。不过伊-16本来就是架小飞机,座舱自然宽敞不到哪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视界很差吧?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的机头很粗大,发动机靠近座舱,遮挡了前方很大角度的视界。如果你照直滑跑的话前边几乎什么都看不到。但我们从来不照直滑跑,滑跑时我们一般是左右来回扭动机身,等机尾抬起来以后前方视界就正常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团的这些飞机安装有滑动座舱罩,但在投入战斗前我们总是把它们锁在打开的位置。开始的时候座舱罩上有许多框架,并且赛璐珞舱罩有些发暗,这些都对视线有防碍。此外我们也担心座舱罩会卡住,那样在飞机中弹需要跳伞时我们就没法推开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刚才说座舱罩是赛璐珞的?听上去有点象手工作坊的产品?难道它们没有应急抛放装置?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哦不,这些座舱罩是工厂的正规产品。它们的确是赛璐珞而不是有机玻璃的,可以在滑轨上前后滑动。有些飞机可以应急抛放,另一些飞机则不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对座舱这方面还有什么补充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操纵杆就是很普通的那种,就是说你可以向前、后、左、右扳动它,上面有一个开火按钮。很合手,很灵活。操纵杆上除了开火按钮外什么都没有,很简洁的一根杆子。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座舱有专门的加热装置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专门的加热装置。坐在引擎后面我们已经够热的了。我们的身上冻不着但脸却会挨冻。我们有一种特殊的鼹鼠皮毛制做的面罩来防止脸部冻伤,但几乎没人用过这种东西,战斗一开始就不知丢到哪去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伊-16有无线电装置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17型开始伊-16安装了无线电装置。那破玩意也能叫无线电,简直是垃圾!电路板基是某种类似硬纸板那样的纤维板材料,只要这块\&硬纸板儿\&稍微受点潮整个装置就罢工,我们除了一片\&兹啦\&声以外什么都听不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喉头送话器大得夸张,别扭的外形弄得我们脖子生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空中编队的指挥是通过摇动机翼,打手势等诸如此类的方式完成的。好比我伸出两个手指然后把手臂向右挥,就代表\&双机右转\&。每一个手势和表情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有装甲座椅和防弹风挡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防弹风挡,我们的风挡是普通的有机玻璃。在对头攻击中我们靠发动机来提供保护,这里是伊-16最结实的部位之一,在对头攻击中这很有用。伊-16有带防弹头靠的装甲座椅,能够有效地挡住一些小口径子弹。重机枪和机炮当然能射穿它,不过它本来就不是被设计来挡这个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的飞机装备了人工地平仪和无线电罗盘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既没人工地平仪也没有无线电罗盘。我们有种\&先驱\&仪表,它有个小箭头指示飞机的坡度,用一个球面标示地平线位置。飞机的姿态可以由仪表上指示的读数综合判断出来。这是种可靠的设备。伊-16的仪表板上还有一些其它仪表,总的来说这些仪表还可以。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对于伊-16的机翼结构您有什么可说明的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17型开始,伊-16装备了手动收放襟翼。但在航校,学员们并不使用这个装置,因为它们非常僵硬。到了前线,28型和29型上的同样装置仍然没被使用过,因为它们同样僵硬。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落架靠机械传动收放,具体通过摇动手轮由钢缆传动,没有液压助力,要摇43圈。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尤其是燃料告罄时,就来不及摇下起落架。所以我们每人都在座舱里预备了一把钳子,遇到上述情况就用钳子剪断钢缆,起落架会靠自身重力落下,然后我们用比较剧烈的动作左右摇晃一下机身让起落架锁住,这样就可以安全着陆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地面刹车由踩动一个单独的踏板完成。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伊-16有氧气设备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的。伊-16的操作手册建议我们在5000米以上高度飞行时使用氧气面罩。氧气设备是可靠的,供应的是纯氧。供应量可以通过一个阀门调节,当你觉得呼吸困难时就把阀门开大些。在氧气面罩里他们给弄了一种出气嘴,使用时用牙咬住。不过我们大多执行的是对地突击任务,很少在5000米以上飞行。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的瞄准具是什么形式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两种瞄准具,一种是一根长管子似的光学瞄准具,我想不起它叫什么了(望远镜式)。镜筒穿过风挡,里面有十字分划线。在这个镜筒上安装着第二种直接瞄准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这两种瞄准具能够提供精确瞄准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们团里我们都在50~70米的距离,能看到敌机上的铆钉时才开火,在这种距离上上述两种瞄准具都没问题。我们从不在200米以上的距离射击,那太远了。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的飞机上装备了哪种武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有多种武器配置。28和29型装备了机炮,10,17和21型装备机枪。飞机上可以选择安装 Berezin(别列津)12.7毫米机枪或 ShVAK 20毫米机炮。我们在老式的4型5型的机翼上安装ShKAS 7.62毫米机枪,有时是每侧一挺有时两挺。这种机枪射速很高但并不十分可靠,时常因为灰尘进入而卡壳。在进行长连射时它的枪弹散布还不算太糟,不过我们很少进行长连射,总是先来个点射测距而后再给目标决定一击。ShKAS的威力有限。它们可以用来对付装甲有限的Bf 109E,但对付F型或轰炸机就差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0型装了两挺别列津重机枪,通过射击协调器穿过螺旋桨射击。这种机枪的威力和可靠性都不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hVAK机炮是种威力巨大的武器。尽管装了这种武器后伊-16比原来笨重了些,但是值得的。有时ShVAK会由于保养不善而发生故障,但当我们的军械士学会了定期对其进行正确保养之后,它就变成了一种非常可靠的武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ShVAK使用威力很大的高爆弹,如果这种弹药在引擎舱爆炸的话,就会把那里搞得一团糟。此外也可以使用穿甲弹。我们在弹链上间隔安装每两发高爆弹加一发穿甲弹或每两发穿甲弹一发高爆弹,依目标性质而定。穿甲弹就是普通的钢心弹,不带曳光。高爆弹则有曳光管。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伊-16是否配备火箭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的,57毫米和82毫米。先开始是57毫米的,每侧翼下两枚。火箭弹不是精确的武器,尤其是57毫米那种。不过如果有人用它朝轰炸机编队打一个齐射,编队就会被打乱四散躲避,这个精度还是没问题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有近炸引信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部分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在战斗机上挂炸弹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几乎不。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挂两枚50公斤的炸弹,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挂火箭弹。这两种东西不兼容,你要么挂火箭,要么挂炸弹,但不能同时挂两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引擎方面有什么毛病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16的发动机很不错,非常可靠。两、三个汽缸被打穿仍然能飞回家。后来的M-63引擎是最棒的!非常强劲!对油门的反映相当迅速,可以很快获得速度。M-63就是那样的。在各个高度都表现良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引擎有加力装置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推满油门就好了。一切取决于飞行员——看他如何根据对形势的判断来正确调控油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这种引擎的高空性能如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米是它的极限。但我们几乎从没飞过那么高。我们总是尽量在米的高度同敌人交战。德国人也没飞得特别高过,不过他们总希望把我们拖往米的高度交战。在那个高度梅塞施米特的发动机能够发挥最优性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油料消耗情况如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16的油料消耗非常快,滞空时间在40~45分钟内,如果进行空战,大概就只有25~30分钟的样子。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伊-16有变距桨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8和29型有。但我们对它的作用有点怀疑。你知道,大型飞机上用变距桨比较合适。在伊-16上嘛,由于飞行员的习惯及其他一些原因很少对桨距进行调节。桨距通过一个控制杆来调节。一般在进入战斗前我们把桨距收小,这之后就全靠油门来控制飞机了。这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情况。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伊-16要比梅塞施米特逊色许多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有伊-16的基本型号——10、17、21型,无论在制造工艺还是飞行性能上都不如Bf109E,但差距也不是很大。当然,更老一些的型号,4型、5型,则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伊-16 28和29型要优于Bf109E。在速度和操纵性上不相上下,垂直机动性上则优于 E 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这就怪了。在许多资料上都写着伊-16 28,29型在3000米高度上极速是440~460公里\u002F小时;而Bf109E的相应数据则为570公里\u002F小时,您却说它们不相上下?还有伊-16的垂直机动性更强?这是我第一次听说。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几乎没有飞行员在空战中以极速飞行,实际上也没人能在空战中达到极速。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理论上,伊-16能够轻易地在短时间内达到500公里的时速,他们的E型更快,但并不明显。在空战中这点差距起不了什么作用。在加速性方面,装备M-63发动机的伊-16是出类拔萃的。在做完水平盘旋后,它的突然提速能力要超过包括一些新型号再内的当时所有苏联战机。雅克-1的这个性能接近伊-16,但还是稍稍落后。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梅塞\&可以通过漂亮的俯冲动作脱离,伊-16因为机头粗大而很难在俯冲中突破530公里\u002F小时的速度。但必须讲的是,如果我们不得不脱离战斗,不论是他们主动脱离还是我们,都能够互相摆脱掉对方。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是如何脱离战斗的,俯冲还是拉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情况允许,两种都可以。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那么说苏联英雄瓦西里·费奥多罗维奇·高鲁别夫(Голубев, Василий Фёдорович,LA-5\u002FLA-7战斗机王牌)和苏联英雄阿纳托利·列昂尼多维奇·伊万诺夫(Иванов Анатолий Леонидович,这个人的资料实在太难找,一个苏联英雄却没有wiki条目和任何资料,只知道他出了一本回忆录叫\&Скорость, маневр, огон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他们的回忆录里写到的伊-16直到42年底都未过时的说法并非出于宣传目的了?他们没有说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说的是真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您认为伊-16同Bf109F和FW190相比如何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并没有在伊-16上飞太长时间,但我可以转述一下我战友们的看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8和29型可以应付Bf109F,或许稍有不逮。其它型号当然毫无胜算。F型109大量出现在北方前线是1942年11月,在那之前我们先是和E型打交道。伊-16 28、29型在极速和垂直机动性上落后于F型,但水平机动性和武备方面还是超过F型的。Bf109F在垂直机动能力上有很大优势。当它的飞行员意识到你想咬住他时,马上推油门把你远远甩在下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FW190大概和Bf109F同时出现,大约42年10月。这是一种厉害的战斗机,大概除了水平盘旋外,在所有性能上都超出伊-16。不过这时我们的雅克还有租借法案提供的P-40和P-39已经大量投入战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Bf109G在43年抵达,但几乎没和伊-16接触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个人在伊-16上执行过10次战斗任务,进行了两、三次空战。然后就转飞飓风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ddd5fa512487aca9e9862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ddd5fa512487aca9e98629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600'%20height='338'&&\u002Fsv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ddd5fa512487aca9e98629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ddd5fa512487aca9e98629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萨福诺夫与英国皇家空军第151联队的飞行员并肩作战,他们身后是一架英国“飓风”(харрикейн)。樱铃莉图注。\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在哪种型号的飓风上进行训练?用来进行作战的是哪种型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用来训练和作战的是同一种型号,没有专门的教练型。英国151联队把他们的飓风转给我们,我们就在这些飞机上训练。那些英国人仗打得不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两种型号的飓风,分别装有8挺和12挺机枪,没有第三种型号。稍后,飞机开始装在板条箱里从英国直接运来。显然这些飞机原本是为北非前线准备的,因为它们涂着沙漠迷彩。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那么说没有双座型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我们有英文的使用手册和一位英国教官。他其实也算不上真正的教官。他只是坐在座舱里把飞机的各个方面给我们讲解一遍,而且不是给所有人,只是给第一批讲解,然后这批人再转述给其他人。他们派来了一些年轻姑娘替我们做翻译工作。后来才发现那个英国教官真是个\&大骗子\&,他其实能讲一口流利的俄语。他在我们的卡钦斯基高等军事航空学院(Качинское высшее военное авиационное училище лётчиков)进修过全部课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他在整个训练期间都说英语,到了告别宴会上才讲俄语。在宴会上他说\&我不能讲俄语是因为我是官方人员,那样做是被禁止的。\&我们的一个中队长,科瓦连科,在航校里和他一起待过。不管科瓦连科怎么哄劝他\&嘿,你躲什么?你什么都听得懂。\&可他就是不肯讲俄语。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家伙飞了一次伊-16,着陆后满身大汗的从座舱里爬出来,扔下一句 ——\&还是让俄国人来飞这个东西好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总共用了五天时间来进行训练。我们学习了最基本的东西:\&那是引擎,我们从这里加油,这是油量……\&等等这些。我们并没有能深入了解飞机的构造。我们只是交谈了些问题;到座舱里坐了会儿;在跑道上滑跑了几次,然后就开始飞行。我飞了三个起落,这就完了,我就算完成了训练。就象他们说的,\&你得抢个座位去飞\&。萨福诺夫头一个飞,他在座舱里坐了四个小时来让自己熟悉各种仪表,然后才升空。我们依次跟在他后面进行了飞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有没有其它特殊的接受训练的方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我们都是随中队一起训练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o格拉西莫维奇,您对飓风的第一印象如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第一印象是\&丑八怪!\&,这么个\&丑八怪\&不可能是架好战斗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之后我的这个最初印象一直没有改变。我尤其被它的机翼吓到了,它是那么厚,简直比Pe-2轰炸机的机翼还要厚。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飓风比伊-16容易驾驶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飞飓风很容易。在学习驾驶的过程中我没碰到什么困难。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飞过伊-16后,您对飓风的座舱各个方面——视界,防弹玻璃,装甲座椅等怎么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座舱当然是比伊-16的要宽敞了。前向视界相当好。但是侧面,尤其是后方,视界仍很糟。座舱罩让我想起了伊-16的,是由很多片拼成的,并且后方被遮挡。当你朝除了前方的其他任何方向观察时,座舱罩的框架就会遮住很大角度的视线。起初在投入战斗时我们会把座舱罩推开以改善视野,后来等我们适应了这种舱盖后就不再打开它以便保持飞行速度。座舱罩同样是滑动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操纵杆有点意思,象是那种轰炸机上的东西。操纵杆上端很宽并且有个握环,上面有两个按钮。当你要全部武器一齐开火时就得用两只手操纵。操纵杆的根部只能前后晃动,左右压杆时操纵杆是从中间位置活动,通过这个动作来操作副翼。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飓风有防弹玻璃和装甲座椅,它们都很可靠。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座舱里有专用加热装置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还是靠发动机的热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飓风的仪表板有什么毛病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完全没有。它有完善的仪表,不过当然都是英制单位。但我们很快就习惯了。仪表板布局和乌特-2(УТ-2)的很像,除了后者用的是公制。凡是飞过乌特-2的再飞飓风都没什么问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都是些有经验的飞行员,不需要去死抠那些细枝末节。\&别去操心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仪表,只要知道你的高度、速度、冷却液温度、发动机转速、油压——这就足够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还有个压力计,用磅来显示。刻度从-4到+12。我们根据它的显示来调整引擎的出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飓风有人工地平仪和无线电罗盘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并不是所有飞机上都有人工地平仪。我们团的就一架都没有。不过它有种跟我们的\&先驱\&类似的装置。但英国人的仪表上是两个指针,一个用来显示地平线,另一个指示坡度。很可靠的装置。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无线电有吧?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飓风装备了超高频电台,六个频道,非常可靠。既有发射机又有接收机。唯一的毛病就是它把麦克风装在了氧气面罩里。氧气面罩和麦克风在战斗中显得有些累赘。要是你把面罩扣得太紧会勒得难受,扣得松一些在做高G机动时面罩则会被甩出去。送话器支持双向通话,按下按钮可以向外讲话。也有声控功能——当我们讲话时它会自动切换到发送状态,没有声音时就转换到接收状态。我们可以自行选择是手动还是声控。座舱里有个开关用来进行这项选择。起初大家都用声控,但有时有的家伙在空战中喜欢骂骂咧咧说些没用的,占用了频率影响其他人正常接收指挥人员的命令,所以后来我们都被要求必须把开关设定在手动位置,再后来干脆把自动那个断掉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要使用麦克风的原因我们总得戴着氧气面罩。好在供氧系统还可靠。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落架和襟翼的收放靠液压装置,由同一根控制杆操纵,很方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o格拉西莫维奇,您对飓风的武器怎么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飓风装备8到12挺机枪,每侧机翼4到6挺。刘易斯7.7毫米。这种枪的可靠性同我们的ShKAS差不多。起先由于尘土的缘故会发生卡壳。我们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用一种类似细棉布的纺织物把机翼前缘的机枪射击口封住,这样在起飞过程中尘土就不会灌进机枪里,开枪时棉布会被打穿不影响射击。从那以后枪就一切正常了。但在150~300米距离上开火时这种枪的威力稍嫌不足。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们团长萨福诺夫的建议下,飞机维修单位开始在我们的飓风上安装苏制武器。我们的一位枪械技师,鲍里斯o萨布列夫斯基负责这一工作。我们这里有很多聪明能干的人。他们在每侧机翼上安装两门ShVAK,或一门ShVAK和一挺BK(12.7毫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时那些英国佬大惊小怪地给我们发了份声明,抗议我们未经他们允许就进行此类改装什么的。无理取闹。每个人都明白他们来这套只不过是想推卸以后的责任罢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应该讲只要距离够近,刘易斯机枪的威力还是不错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中队长是亚历山大·安得里维奇·科瓦连科。是第一批苏联英雄获得者之一。他是个典型的乌克兰人,安静而富于想象。我曾是他的僚机。我想这件事发生在42年,敌机来袭击摩尔曼兹克,我们6架飞机起飞迎敌。地面引导站呼叫我们:\&一中队!一队109式接近!\&。我这里视野很好,我呼叫科瓦连科\&我看到109了!\&。他只平静地回答\&干的好。小伙子们,让我们去干掉那些109。\&。这时地面引导又说:\&一中队,发现一队容克87!转向容克87!\&。又是那个平静的声音:\&好吧,我们去干掉容克87。\&我们在接近摩尔曼兹克的空中发现了敌人。他们大约有20架,也许更多。我们从下方高速接近。我看到科瓦连科几乎把他的飓风拉得垂直向上,在50米距离上用12挺机枪朝斯图卡射击。当他脱离攻击时我看到容克的机尾歪向一边而机头则指向另一边。科瓦连科就在我的眼前把这架容克式劈成了两半。接下来的战斗中我们几乎打光了所有弹药。地面监听台告诉我们德国人在无线电里大叫:\&我们被俄国战斗机包围了!他们正在屠杀我们!\&。同后来赶到的另外6架飞机一起,那天我们一共击落8架敌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听起来象是那种编的故事,原谅我这么说。不列颠战役时英国飞行员居然也说他们能用机枪把德国飞机打成两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错,刘易斯机枪可以做到,当然我们的ShKAS也行。ShKAS在射速上(1800发\u002F分)是独一无二的。在近距离,50米内,四挺ShKAS的齐射能够削掉目标的机翼。在这个距离,如果你扣住按钮不放并且不考虑节省弹药的话,射弹就会相当密集。打掉敌人的机尾或机翼是完全可能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顺便说一句,我的第一个战果是在飓风上取得的。是架109。我的飞机上装的还是英国机枪。那时我是僚机,那架109攻击我的长机但没打中,冲到了我们之间,我在15~20米的距离上结果了它。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1dc0affc2781_b.jpg\& data-rawwidth=\&845\&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5\&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1dc0affc2781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845'%20height='260'&&\u002Fsvg&\& data-rawwidth=\&845\&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845\&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1dc0affc2781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1dc0affc2781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戈洛德尼科夫的飓风侧视图。\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用了多长时间英国机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约三个月,然后就换上了我们的。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机枪装在机翼上会带来什么问题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始终有问题!两侧靠近机身的两支枪之间有大约两米半的距离,造成了火力空白。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的飓风上安装过英国的机炮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英国人在飓风上装机炮比我们晚,是借鉴了我们的成功经验。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飓风上配备火箭弹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每侧机翼下四枚。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瞄准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英国货。直瞄式。很普通。我已经说了,我们贴着目标开火,不需要怎么特别瞄准。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英国的发动机如何,据说靠不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是好发动机,强劲并十分值得信赖。发动机运转十分顺畅。它安装有排气岐管和消焰管,这个设计非常有用,可以避免眩目。我们的飞机上这方面就差些。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负G机动时由于没有压力补偿油箱,发动机会停车。这很糟,因为空战中应该可以实施此类机动。虽然我们很快意识到了这个缺陷,但在起初的激烈战斗中还是常常忘记。后来,经验使我们能够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任何突然的减弱G力的机动都是非常危险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您是否感觉引擎有些功率不足?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种飞机结构很重,滑行性能不是很好。罗尔斯-罗伊斯是种好发动机,但不能持续在最大功率上运行很长时间。当然,对飓风这样的机体来说它的功率稍嫌不足。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飓风的机体结构,让我来说说另外一件事。飓风的机尾非常轻,我们的跑道是砂石铺成的不太坚硬的那种。当我们在地面滑行时需要有位机械师或技工坐在机尾以便防止它抬离地面。甚至有位机械师坐在那里飞了一圈。我们有位名叫鲁坚科(Руденко)的机械师,他当时背朝前坐在平尾上没能及时跳下去,因为他的手被垂直安定面的蒙皮卡住了。于是他就坐在那里直到飞行员把飞机降下来。事实上的确也发生过人从尾翼上掉下来摔死的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这么说机身蒙皮上有窟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在机身上蒙布,尾翼和主翼上则是非常薄的铝皮。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有引擎加力装置吗?我看到手册上写着允许飞行员使用某个开关短时间内提升一下引擎功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没有这种设备。我们只是靠油门来控制转速。就象我说的,这批飞机原本是供北非用的,可能不是后期型号。可能后来的型号上才有那种设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携带多少油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足够飞一小时二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飓风引擎的高空性能比伊-16要好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不这么认为。差不多。飓风的引擎在高空同样不行。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螺旋桨是什么形式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个很有趣。螺旋桨是可变距的,但桨叶是木制的。我们用扳子等工具手工更换桨叶,并不太费事。我们中队每四架飞机有一名技师负责这件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在飞过伊-16后对飓风感觉如何?更好还是更差?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飞飓风你得慢慢去习惯它。我更喜欢伊-16。虽然原则上讲,飓风大致相当于10,17和21型的伊-16。但如果我压根没机会飞它,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格奥尔吉·瓦西里耶维奇·济明空军元帅(Зимин, Георг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可怜的战艺君由于是对着英译本翻译,只能看着“G. V. Zimin”表示一头雾水——樱铃莉),他是首批驾驶飓风的人士之一,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驾驶飓风就象在驾御一头怪龙\&,他说在空气动力学上讲,它很糟糕。在俯冲中不易积累速度,发动机随时可能由于供油的关系出问题。他的说法是一种宣传上的刻意贬低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他说得一点没错,很好的比喻。飓风的确是头怪龙。它的体形笨重,加速性很糟。它的极速虽然要比伊-16高些,但在它到达这个速度的漫长过程中,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它对操纵动作的反应算不上慢,但总是不急不忙的。在伊-16上,你扳一下操纵杆,飞机立刻就会翻过去。但在那头龙上,一切发生的四平八稳。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的机翼有不错的升力,所以爬升率上还同伊-16有一比。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的水平盘旋能力相当不错。如果用四架飓风首位相接组成圆圈盘旋,德国人就拿它们没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垂直机动性很糟,因为机翼太厚。我们在战斗中尽量发挥它的盘旋优势而避免垂直机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飓风的起飞滑跑距离很短,还是机翼厚度大的关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生产工艺和飞行性能上飓风落后于Bf 109E,尤其是垂直机动性方面,在水平机动性上则至少不输给后者。当德国人的Bf 109F投入战场后,飓风就完全处于劣势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于使用了布制蒙皮,飓风就象火柴那样容易燃烧。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伊-16也是布制蒙皮,它容易燃烧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更糟。但伊-16的引擎比较可靠。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如果让您选择的话,您更愿意驾驶哪种飞机,伊-16?还是飓风?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绝对是伊-16-28型。但那时没有选择。\u003C\u002Fb\u003E我在飓风上飞了大约20次战斗任务,其间参加了3~4次空战,然后就转飞P-40。 \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千百万苏联人在与法西斯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丘吉尔却为20架‘飓风式’战斗机讨价还价。他们的那些‘飓风式’是无用的东西,我们的飞行员不喜欢这种飞机……。”\u003Cbr\u003E——约·斯大林 1942年\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第二部分:P-40小鹰,战斧\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5fc008b9e17d7e_b.jp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5fc008b9e17d7e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625'%20height='800'&&\u002Fsvg&\& data-rawwidth=\&625\&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25\&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5fc008b9e17d7e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5fc008b9e17d7e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苏军使用的P-40,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面中的主人公又是一个本文读者所熟悉的名字——近卫第2歼击航空团的两次苏联英雄荣誉获得者萨福诺夫(Сафонов)。遗憾的是,萨福诺夫还是和他的“白10号”P-40一起成为了夜空中闪亮但最终陨落的一颗星。\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在哪种型号的P-40上训练?使用哪种型号作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40小鹰(E型及其后的型号)和P-40战斧(B和C型)两种我在战斗中都用过。战斧是先运到的。我们象上次一样以中队为单位训练——听讲解,熟悉座舱,地面滑行,最后起飞。还是那句话,\&你得赶紧抢个座位\&。我一共用了三到四天时间。我们是战士,不是菜鸟学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我们团两种飞机混用了很长时间——一个中队飞P-40,其他的飞飓风。先开始拨给了我们10架P-40,上面还另外给了一架专供萨福诺夫使用。后来,就在他牺牲后(这事发生在日),我们团全部换装了P-40。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P-40的这两种型号有什么区别?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个主要的不同。当我们开始飞战斧时,渐渐发现它的重心比较靠前,虽说不是太明显。在飞行中如果飞行员猛地朝自己拉杆然后再推开的话,飞机就会来个类似\&鱼跃\&的动作。就象是要翻个跟头一样。从各方面看,美国人应该和我们一样并不喜欢这种动作所带来的惊喜。一位美国试飞员转道莫斯科前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他对飞机进行了检查,然后架机进行了试飞以便确认发生这种鱼跃的原因。后来小鹰式运到的时候,我们发现它的机尾延长了大约40厘米,很大程度上平衡了重心,以后这种鱼跃就轻微多了。小鹰有着不同的机身形状,但座舱和战斧是一样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部分飞机涂有黄色伪装色,看上去原本是要运到北非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请描述一下座舱——视界,仪表,防弹玻璃和防弹座椅。同伊-16和飓风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更好还是更差?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毫无疑问,P-40比伊-16和飓风更好。在驾驶它作了第一次飞行之后,我对自己说,\&好吧,他们总算是给了我们一种先进的飞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座舱很宽敞,座椅位置也很高。起初感觉挺别扭,透明座舱罩差不多占了一半高度。座舱边沿几乎和我的腰部持平。防弹玻璃和座椅做工很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视界良好,特别是小鹰式。座舱罩的前后运动由一个特殊的摇柄操作。有应急抛放功能。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操纵杆差不多和苏制飞机上的一样,有个机枪按钮。附近还有个用来控制起落架和襟翼收放的按钮。收放起落架时只要简单的把开关切换到\&UP\&或\&DOWN\&,然后按动按钮就可以了。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无线电怎么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套不错的无线电设备,功率大并且很可靠,只不过工作在高频。开始飞战斧时,萨福诺夫另装了一个飓风的超高频电台,因为团里有一半人还在飞飓风。这样他的飞机上就有两部电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安装两部电台,萨福诺夫的飞机不会太重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会,这些外国电台很轻的。接收和发送设备加在一起只有大约15~20公斤。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P-40装备什么武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战斧和小鹰只装备机枪,两种型号武装相同。都是大口径机枪。两挺装在机头的同步机枪,两挺在机翼上。12.7毫米勃郎宁,威力大,可靠,非常棒的武器。当我们接收了这些飞机后,就开始撤掉机翼上的机枪,只留机头上的同步机枪,以减轻重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两挺机枪够用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够用,绰绰有余。我不是告诉您它的威力有多高了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稍后他们把一些P-40改成低空轻型轰炸机。我们的团执行的是空中掩护任务,友邻的第78歼击航空团执行低空轰炸和对地支援任务。后来我们团换装飞蛇时,就把我们的P-40转给了他们。地勤人员在P-40的翼下安装苏制挂弹架以便挂装我们的炸弹。他们同时移除了美制挂弹架,因为无法用它来挂苏联炸弹。我记得机腹挂架是双重功能的,可以挂炸弹或一只副油箱。更换它们并没费什么功夫,大概只用了几个小时。美国的部件也被保留下来。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40的载弹量不错,能挂450公斤。足可以在每只机翼下各挂一枚FAB-100炸弹或在机身下挂一枚FAB-250。我们78团的同志挂载炸弹出击时我们就负责掩护他们免受攻击,投掉炸弹后他们就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瞄准具是普通的直瞄式,美国货。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挂弹架外飞机上没装过其它苏制设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的P-40上没有标准口径机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飞机上没有。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没有机翼机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我们只保留机头同步机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引擎功率,可靠性,高空性能如何?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战斧用艾利逊引擎,不算太好但本身功率还是可以的。当它在最大转速运行时会磨出细小的金属颗粒在油里。不过显然这是我们的问题,我们被告知我们的油质量不高。后来美国人在小鹰式上对引擎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了功率并更加可靠。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油料质量在配备了滤清器和燃油分配器等特殊设备后也有所提高。我们团里的燃油分配器要比油料站的设备还清洁。我们的机械师们工作起来可真是一丝不苟!每人都穿着白色工作服,套着橡胶鞋套,并且还铺了专门的石制坡道。他们不懈地努力不让一点沙子和尘土进入油里。加油前他们要把油料在分配器里过滤两三遍。就连加油枪的口部都有两层罩子,一层薄布和一层厚帆布。其实早在飞飓风时我们就感觉需要对油料质量进行改进,它的引擎对油料也很挑剔。使用艾利逊引擎后对油料的要求则更高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马力上,P-40引擎的功率的确高一些,但在功重比上的不足直到43年底才被逐渐意识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有加力装置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增压器但有种叫\&富油装置\&的设备(译注:不知译的对不对)。用来提高燃油混合比。这是为特别情况下获得更大出力的,但不能滥用。混合比选择器有三个档位。\&低\&档是经济巡航,\&自动\&是正常飞行,\&富油\&是为达到最大功率。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选择\&自动\&。在海面上飞行或日常巡逻时我们把选择开关放在\&低\&档和\&自动\&之间以节省燃料同时保持一定的飞行速度。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这种装置在任何高度都可以使用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任何高度都行。在\&富油\&档排气管会冒点烟,但功率摆在那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这种引擎比飓风上的高空性能强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差不多我们可以比较轻松地爬到8000米高度。在米的高度表现最佳。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螺旋桨的情况是怎样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P-40有两种形式的螺旋桨。电驱动变距桨的桨叶靠一个电动马达带动来改变桨距;机械变距则由控制杆通过连杆手动变距。电动桨是自动调节的,桨距同油门联动。战斧装备电动桨而最后一批小鹰则是机械变距。两种装置都很可靠。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没有飞过安装机械变距桨的型号因为那时我已经去飞“飞蛇”(P-39)了。关于联动变距系统我想说的是它有时很碍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奇怪。德国战斗机安装有联动变距系统,实际上这种装置被认为是航空技术的一大进步,能够避免飞行员在战斗中分散精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话是这么说。简单讲油门联动装置是这样工作的:油门加大则桨距减小。但是当我们在空战中企图俯冲追击或摆脱敌人时,为加速我们就要突然推油门。当油门推上去时桨距就变小了,在俯冲中桨距变小的螺旋桨就象是减速板那样增加阻力。德国飞机在俯冲方面表现很好,使用油门联动装置我们要么追不上敌人,要么被德国人追上咬住。因此我们宁可要单独操作的油门和变距机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您怎么评价P-40的速度,爬升率,加速性和操纵性?你飞它得心应手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再讲一遍,P-40要大大优于飓风,同时也远在伊-16之上。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个人感觉而言,P-40直到43年底可以同任何型号的梅塞施米特式抗衡。如果全面评估P-40的各种性能曲线,那么战斧大致同Bf 109F相当,小鹰还要稍强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速度,水平和垂直机动能力都不错,完全能对抗敌人的战斗机。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加速型方面,P-40稍显笨重。但引擎掌握得好的话一切没问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Bf 109G和FW 190出现后,小鹰略显过时,但并不严重。一个有经验的飞行员还是能够用它同敌人一搏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P-40上飞过50次左右的任务,进行过10~12次空战。我们团接下来换装的就是P-39飞蛇式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h2\u003E第三部分:飞蛇和雅克\u003C\u002Fh2\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ec1a4ddde4564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ec1a4ddde45648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600'%20height='380'&&\u002Fsv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ec1a4ddde45648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ec1a4ddde45648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戈洛德尼科夫在他的飞蛇前。
\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飞蛇式?你们在哪种型号上训练,有双座型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您怎么老提双座型啊!不,没双座的!我们的飞机是用大板条箱运来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在42年11月开始飞“飞蛇式”。第一批飞蛇从莫斯科运来。我们自己把它们组装起来然后进行训练。它们是P-39Q,大概分1型和2型,原先是英国人的定货。涂有北非的迷彩。我们训练得非常努力,有教官和技术手册指导。训练进行的很快,五到六天就完成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后的飞蛇是运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后由我们接收。它们是Q-5、Q-10,Q-25,Q-30,和 Q-35型。这些都是专门为苏联制造的。在战争后期我们只飞Q型。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喜欢飞蛇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我们喜欢它们,特别是Q-5。这是我飞过的三种飞机中最好的。Q-5则是飞蛇中最好的型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您觉得座舱怎么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飞过P-40后,感觉飞蛇的座舱稍有些局促,不过很舒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座舱里的视界很开阔。仪表板安排很体贴,有包括人工地平仪和无线电罗盘在内的全套仪表。座舱里甚至有个排泄装置,外形象漏斗一样,当你想小便时把它从椅子下拉出来就好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甚至还有放钢笔和铅笔的支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装甲座椅坚固结实,防弹玻璃也很厚。早期的型号座舱罩前后的玻璃都是防弹的,所以座椅没有装防弹头靠。后来从Q-25型开始后部改成了普通有机玻璃,但增加了防弹头靠。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氧气装置很可靠,氧气面罩很小,只罩住鼻子和嘴。我们只在20000英尺以上飞行时佩带它。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高频无线电装置功率和可靠性都没问题。所有美国飞机都是高频电台。发送和接收都十分清晰。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如果对座舱进行比较,是否苏联飞机的座舱都很不舒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某种程度上的确如此。但是战斗机毕竟不是什么享乐用品。如果说我们的飞机座舱不是那么舒适的话,但也没有太难受。那时我们对这种差别其实并没太在意。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请描述一下飞机的机枪,机炮和瞄准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从莫斯科得到的第一批飞蛇装有20毫米希斯派诺机炮和两挺安装在机头的同步勃郎宁重机枪。后来运到的飞蛇装备M-6(这里老头子记错了,型号名应为M4)37毫米机炮和4挺机枪,两挺同步,两挺安装在机翼上。我们很快拆掉机翼上的机枪,只保留机炮和机头同步机枪。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飞蛇机炮的装填和电器击发机构很有趣,是液压动作的。起初在英国型飞蛇上我们因此遇到不少麻烦。液压油会冻住。看上去这批飞机是为北非热带地区准备的,因为液压油非常粘稠并且会堵塞住液压动作筒中的活塞杆。\u003Cb\u003E我们的机械师把液压油更换成我们的产品并扩大了液压筒内径,于是液压机构工作正常了。顺便说一下,这批飞机上的所有液压机构都有这个问题,并不只是装填机构。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机炮是用一个特殊的手柄带动机械装置来进行装填。装填口向后伸入座舱中。击发方式是电击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瞄准具是美国产品,普通的反射式。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如果比较希斯派诺和ShVAK的话,您认为哪个更好?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毫无疑问是我们的好。ShVAK的可靠性要高一倍。\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希斯派诺需要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维护保养工作。哪怕有一点点灰尘和滑油阻塞或其它类似的问题,炮就无法开火!非常靠不住!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我们ShVAK机炮的弹道性能非常出色,有利于瞄准。在雅克式上你甚至都用不着瞄准具,曳光弹道几乎是笔直的,机头指到哪儿炮弹就打到哪儿。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ShVAK还有着更高的射速。 \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至于命中目标后的效果,这两种炮相比差不多。至少我用肉眼看不出什么区别。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37毫米炮必要吗?对战斗机而言口径是不是太大了?你的携弹量那么少并且难道它的射速不嫌太低吗?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能片面讲37毫米炮有用还是没用。应该这样看,M6机炮有它的长处和缺点。使用者应该尽量发扬它的长处同时避免它的缺点。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它的缺点是: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射速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每秒8发(老将军又记错了,这炮的射速应为130发\u002F分钟,死扣扳机不动的话差不多1秒打两发出去)。这的确是很低的射速。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弹道性能很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弹道过于弯曲,瞄准时需要留很大的偏角。尤其是射击距离较远的地面目标时。这时我们必须用环形瞄准器的外圈进行瞄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携弹量少。30发。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有这些困难都可以通过把握射击距离来解决。在50~70米距离开火时,射速就不那么重要,在这个距离上弹道的弯曲度也是可以接受的。37毫米炮所有的缺陷都是在远距离射击时才显露出来。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来说说长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威力巨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常只要被命中一发,敌机就会完蛋。加之我们还要用它对付其他类型的目标——轰炸机,海上的舰船等。37毫米炮对这些目标非常有效。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里有个例子。我们的鱼雷艇队击溃了一支敌人护航运输船队。大部分鱼雷艇安全返航,也有些受了伤但正设法返航。其中一只艇伤重掉队。德国人的舰艇正靠上来准备击沉或俘获它。我们8架飞蛇前去支援。我的中队长维佳·马克西莫维奇的双机作为前导勘察情况,由我带领其他6架。我们从无线电中听到鱼雷艇(美国造的希金斯型)之间的对话。那艘重伤的艇上的艇长说;\&他们在前面拦住我们了!\&,我的中队长对他说\&别紧张,现在我就干掉他!\&。他冲下去打了一串37毫米炮弹。就看到那艘德国军舰令人兴奋地燃烧了起来。6架Bf 109F在掩护着船队并支援他们的舰艇对我们的鱼雷艇进行攻击。我带领手下的6架飞机同他们交战,我们在空中转了一圈又一圈。我打下了两架梅塞施米特式并击伤一架(情报机构后来证实了有架受伤的109)。在我们返航着陆之前,那艘受伤的鱼雷艇就报告了他们所看到的战斗情况:一架飞蛇式击落了两架梅塞施米特,另一架则打着了德国军舰。后来鱼雷艇旅的指挥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库兹明(Кузьмин Александр Васильевич)海军上将(?!这是他退休时拿到的军衔吧?)亲自对我们表答了感谢。所有受伤的鱼雷艇都安全返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您看,只要几发炮弹就足以将一艘小型舰艇打着火。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还有个例子。一次我带领4机执行游猎任务。我们飞到了一艘吨的德国油船上空。最重要的是,它没有任何掩护力量!我下达了命令\&准备攻击!\&。我俯冲下去完成一次开火,在25米的高度把飞机拉起来。油船也向我射击,还好,没事。我的僚机也进行了射击,然后是后面双机组的长机进行了射击。第四架飞机的飞行员报告说:\&它着起来了,我什么都看不到!\&。我回复说:\&好吧,拉起来停止攻击。\&。我们看到那只船被浓烟和大火裹覆着缓缓挪向海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返回机场向指挥官报告:\&我们将一艘3500吨的油船击中起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说:\&好吧,你是说你们用了38发炮弹就点着了一艘油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不相信我所说的话。38发炮弹对付一艘3500吨的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对他说:\&难道不行吗?我们把38发炮弹都打进那只铁盒子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起先所有人都嘲笑我们,但后来从情报部门得到了证实,一艘3500吨的德国油船完全烧毁报废了。所有情况都符合我们的报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这件事您可以对这门炮的威力有所了解 -- 38发37毫米炮弹就报销了一艘3500吨的船!\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M6机炮非常可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维护方法正确它就工作得很可靠。我们可以在座舱内一次为机炮装填好弹药。如果机炮出了故障,那一定是由于没有正确的进行维护工作。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还记得一次事故。我们的一个缺乏经验的军械士把所有枪炮上的弹链都装反了,弹链的齿口就都在弹药上面。我们一对双机起飞作战,这是我僚机飞行员的第二次战斗飞行。我们发现了两架福克式(FW 190)。我攻击正垂直拉起的对方长机。打了一串炮弹。明亮的曳光弹道掠过敌机前方,德国人于是转而下降。我们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我把他套进了瞄准具。我的两支机枪在各打出一发子弹后突然完全卡壳了!我再次试图击发但一点反应都没有!飞机上的所有枪炮都无法射击了!好在刚打出去的两发子弹击中了它,德机冒出浓烟并且速度大大下降。而我却居然没法击落它!我呼叫僚机说;\&干掉受伤的德国佬!\&。但他正和德国的僚机转圈,直到德国人甩掉他。我的那位僚机除了\&他的德国人\&之外什么都没注意。受伤的德机跑掉了。我们回到地面后才知道僚机飞行员没有固定好耳机,在做高G转弯时耳机飞了出去,他没听到我的命令。一个月之后有个驾驶福克式的德国人击落被俘。在我们的指挥官对他进行审讯时他问:\&一个月前你们团的一个飞行员怎么没干掉我?我的两个汽缸已经被他打穿了。\&(德国人都认识第2近卫歼击航空团飞蛇式的红色机头涂装)我们的指挥官回答说:\&因为他也遇到了点麻烦,情况跟你类似,不过他没被击中。\&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非常想把那名军械士送军事法庭,但后来还是训斥一顿放过了他。我明确反对他们把他送交军事审判。他是个孩子,还是个生手。责任在负责军械的技师。对弹药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是他的责任,他知道那个年轻的军械士没有经验,但却没有在他装弹时对其进行指导。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的飞蛇式没有安装小口径机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没有,只有大口径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众所周知,美国的瞄准具有两种瞄准光环。一种是所谓\&圣诞树\&,十字线上有许多标记来显示会聚点;另一种则只有一个十字线没任何标记。你们用的是哪种?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种我都见过。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P-39的引擎如何,功率够强吗?据说它很不可靠,从来没有持续正常工作120小时以上过,而且它会甩脱传动连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是艾利逊引擎,它们功率还好,但是……飞蛇上的这种引擎不可靠。特别是早期型号,在英国的Q-1,Q-2型上更糟。在经历了最初的三、四次空战后,全部十架都因为引擎的问题爬窝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些最初的艾利逊甚至都达不到手册上标称工作时间的二分之一。50小时是它的上限,可能更短。执行战斗任务的话通常是10~15次的样子。发动机的轴承磨损了,他们就完蛋了。这事我遇到过一次,由于发动机故障停飞了一段时间。他们对引擎检查很频繁,当发现油里的金属颗粒增多时就更换引擎。引擎的供应量很充足,只是不一定总能运得过来。有时他们把引擎装在里-2(DC-3\u002FC-47苏联仿制版本)上运来,每架飞机装4台。另一方面,事实是这种引擎从来没有\&甩脱传动连杆\&,至少在我们这里没发生过。在Q-5及以后的型号上,引擎的功率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谈谈动力控制。原则上通过油门来稳定转速。在飞蛇式上有两个档位,\&正常\&和\&战时应急\&。油门杆在驾驶舱左侧,由飞行员控制。\&战时应急\&档位有个我们称为\&51英寸和57英寸杆位\&的选择。当我们使用苏联的B-95燃油时就置于51英寸位置,使用美国B-100燃油时则置于57英寸位置。虽然这个的选择开关就装在座舱里的油门杆扇型基座上,但飞行员自己却不能改变它。这个选择是在地面上用一根铁丝捅进油门杆扇型基座来设置的。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次我感到动力不足(当时我正在追一架德国飞机),我心里说\&见鬼去吧\&,就把油门杆强行推过了铁丝,推到\&57\&的位置,然后飞机就真的加快速度冲了出去。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u003E美国汽油比我们的好。虽然并不能提供更强的动力,但油质好。我们的汽油通过添加铅来提高防爆性能。每飞两到三次后机械师就要清理火花塞。如果每次清理的间隔时间太长两个电极之间就会因积碳而短路。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因为我们的火花塞在每次飞行结束后都要清理。但如果用美国汽油就没这个问题,不论是高锌烷值汽油还是添加了不纯苯的汽油。也许就是苯的缘故,我们的汽油颜色发红而美国人的看上去呈蓝黑色。
\u003C\u002Fb\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时艾利逊引擎使用任何汽油都会磨出金属颗粒。艾利逊引擎在我们这里能完全达到它100小时的使用寿命是到了44年才实现的。这是装在Q-25,Q-30上的引擎。不过这时空战最激烈的时期已经过去。这两个型号上能够明显感到引擎的动力不足,因此我们拆去了翼下机枪吊舱(每个装载一挺.50口径重机枪)。它们太沉重,影响飞行速度,而且后坐力也会引起很大震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这有点令人奇怪,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战争进程飞机的动力会提升,可它反而下降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原因是飞蛇在每一种改型的生产过程中都进行了一些改进,这导致飞机重量增加,而引擎功率的提升却没能补偿增加的重量。这方面P-63是个典型。我在战后(感谢上帝,还好是战后!)有机会飞过它一次。P-39感觉动力最充足时是Q-2到早期的Q-10,然后就逐渐下降。也是从Q-10开始使用恒速桨,这对空战也没什么帮助,我刚才已经解释过这个了。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您是否有感觉他们第一批运来的飞蛇的引擎都是旧货,它们的实际功率都比正常的下降了100~150马力?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完全有可能。但在以后的过程中引擎的情况就好了起来。还是应该给予美国人客观的评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您说在飞蛇上使用过几种不同的螺旋桨?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是的。开始是三叶螺旋桨,后来是四叶的。我没感觉出它们的效果有什么区别。这些螺旋桨是手动变距的,有一个变距杆控制。后来的型号就是和油门联动的那种恒速桨,在一部分Q-10和所有Q-25,Q-30型上。我们都宁愿要油门和桨距单独控制的,象Q-5到Q-10型那样。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你们携带多少燃料?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携带175加仑的机腹油箱,就足够飞六个小时。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https:\u002F\\u002Fv2-008c884ccbac940c6805f_b.jp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9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008c884ccbac940c6805f_r.jpg\&\u003E\u003C\u002Fnoscript\u003E\u003Cimg src=\&data:image\u002Fsvg+utf8,&svg%20xmlns='http:\u002F\u002Fwww.w3.org\u002FFsvg'%20width='890'%20height='350'&&\u002Fsvg&\& data-rawwidth=\&89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lazy\& width=\&890\& data-original=\&https:\u002F\\u002Fv2-008c884ccbac940c6805f_r.jpg\& data-actualsrc=\&https:\u002F\\u002Fv2-008c884ccbac940c6805f_b.jpg\&\u003E\u003Cp\u003E\u003Ci\u003E第2近卫歼击航空团的 P-39M-1。\u003Cbr\u003E\u003C\u002Fi\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在许多记载中,飞蛇有如下缺点:\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1.引擎不可靠。\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2.机尾脆弱。\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3.飞行员从飞蛇中跳伞时会撞到尾翼。\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li\u003E4.由于中心偏后,飞机容易进入尾旋且难于改出。\u003Cbr\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Q:引擎的问题您已经谈过了,那其它几项呢?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机尾脆弱的事我不知到,我们从未遇到过这个问题。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于飞行员弃机时撞到尾翼的问题,应该仔细阅读手册上的注意事项。首先,绝不要同时打开两侧的舱门,而是打开一侧。如果打开一侧舱门,只要把头探出驾驶舱,气流就会把你拉出去。如果两侧都打开,你就得很费力才能爬出座舱。其次,注意收腿。
\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飞蛇的重心明显偏后。我们甚至在前机身加了10公斤的配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230机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