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周报怎么写写领导更满意

职场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里手把手教你写报告
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那么闲 工作却完成得比你好
原来是因为这.......
规模稍微大一些的公司,因为职位分工比较细,管理层级相对多,需要向上层直接领导汇报,这就产生了周报、月报,甚至一些公司还要求写的日报。今天我们先从普及程度比较高的周报讲起,周报怎么写领导才能更满意呢!?
周报写作攻略
周报属于很常见的职场应用文体,通常以一周为单位(遇国家法定假日,会有公司要求合并完成),由项目负责人向上一级主管领导汇报关于这个周期的工作情况,以及对下周的工作计划。周报是为了帮助各层级项目负责人工作更加有计划,学会合理安排自己时间,提升工作效能的一种管理手段。常规周报的写作技巧如下:
言简意赅,语言简练,每个字都是你的工作成果述评,尽量少用形容词避免审读者留下浮夸的印象。
以结果为导向或汇报项目已经完成的实质性进展结果,避免敷衍了事的流水账。
直指问题核心,对于部门规划中未完成项目,简要分析未完成的原因,以及计划中推迟完成的时间节点和操作方式。
如果汇报项目未完成,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公司内部或外部资源(切忌:不要有推卸责任和能力不足的任何借口)。
文字要尽量用客观公众态度表述,尽量不带有情绪色彩,避免不同解读方式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周报提交攻略
提交周报电子版注意文件名要保持一致,建议格式:
个人周报文件名格式:时间起止日期+周报+个人名字
部门周报文件名格式:时间起止日期+周报+部门名字
准时,尽早在第一时间交给你的上级直接主管。领导周末也需要休息,他们接到所有汇报邮件才能集中处理。早一些发给他们,不仅你的工作印象分倍增,你也可以没有负担的提前享受你的假期。早晚都要交的尽量早交,尤其是周报:)
容易给上司留下加分印象的Tips
1、要真正用心去回顾过去一周的工作,写清你获得成就感的工作结果,总结未完成工作的问题所在,同时做好下一周的计划。这是帮你梳理你自己的工作流程,提供一个让你自己复盘总结、反思的机会。
2、不要简单复制粘贴、单一重复上一周的周报,这叫糊弄。如果周报可以简单拷贝、粘贴的,工作技术含量一定不高,对你本人没有什么职场经验的提升。存在即合理,为啥他是领导,都是过来人,通常这些小伎俩领导都会。
3、你作为一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写清项目监督人、协作部门和协作者的名字。
4、切忌不要贪功,功过是非大家都心知肚明,团队中混不要忘记每一个协作的小伙伴,这个小细节会给你的好人缘加分的。
5、周报中可以批评,仅限于就事论事,最好只做自我批评,切忌给自己的错误找借口。
6、周报机制作用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跨层级、跨岗位了解各个项目和岗位的工作和项目进度,及时以结果为导向,配置相应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是职场小白迅速提升自己管理能力的一条捷径,不要小看周报。
附上工作周报模板:
内容整理于小北升职记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科学网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科学网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科学时报社主办的综合性科学网站,服务于科学与高等教育界核心人群的垂直门户网站。主要为网民提供快捷权威的科学新闻报道、丰富实用的科学信息服务以及交流互动的网络平台,目标是建成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华人科学社区。
《》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创刊四十多年来,一直背靠和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社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同时还出版有《》、《》和《》杂志,承办网站。
▲日,《科学报》创刊(周报),这是最早的专业报纸之一。科学院院长题写“科学报”报名。《科学报》创刊后认真履行自己的办报,在宣传报道内容和版面设计方面向着的科技新闻报纸的方向前进。在宣传报道内容方面,它先后发表了许多具有全局影响的重要科技新闻或独家新闻。《科学报》在初创时期的最大成功在于它在没有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进行高层次科技新闻报道的方式和道路,初步建立起一种反映和代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专业性的科技新闻报纸的雏型。▲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秘书长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得到较大发展。1963年和1964年,编辑部相继调进十几名有自然科学或的大学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迎来了,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日复刊。副院长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科学报》复刊后的第一期(总第352期)便以通栏标题和显著版面报道:中科院举行盛大茶话会隆重纪念建院30周年副主席殷切希科学事业繁荣昌盛辈出人才、邓颖超、、、薄一波等应邀参加。▲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科学报》复刊后不久,便在遍布全国的各分院或直属研究所首批聘请兼职记者14人。这些兼职记者大都在分院或所的党政、业务部门任职,既热爱新闻工作,又有较强的文字能力。他们为报纸在组采稿件、反映情况、联系读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81年1月,《科学报》在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副院长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他说:“兼职记者最好的条件恰恰是不脱离原来的岗位,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了解科技工作者、党政干部、职工同志的思想情绪、愿望,这就为办好报纸创造了条件。”其后几乎每一年都召开一次兼职记者会议。▲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中年知识分子事迹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编辑部人员达到25人,实行编采合一。▲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中南、西北、设记者站。当年10月报社在召开第4次记者会议,有5个记者站的记者和兼职记者30余人参加。这次会议重点讨论了《科学报》在国内的问题。此时报社已有专兼职记者40人、通讯员300余人,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具有相当规模的通讯网络。▲《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是否上马开展讨论,刊登学部委员、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政协调查组等《三峡工程要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问题》、《重视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快上?缓上?关于三峡工程的考察报告》多篇文章,三峡工程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科学决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日,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已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文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到1987年底,报社实际在编人员达47人。其中编采人员38人,全社平均年龄35岁。▲《科学报》紧紧依靠最大的科学群体——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科学报》上发表的许多重要科技新闻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转载、转播。1987年,新华社记者在对出席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科学家认为在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在《科学报》历年组织的读者调查中,广大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技管理人员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好评。▲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与合办。1990年移回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这一技术改造任务的完成,保证了《中国科学报》从1990年起实现的现代化。▲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发表文章20多篇,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同时引起国家科委主任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日,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从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日,《中国科学报·科苑新月》专刊创刊,对开4版红印刷。该专刊所刊登文章具有可读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新闻性。日停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海外版》于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科学院主管,科学院对外宣传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就有七百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日,在工作会议上,院长发表讲话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走在改革的前列,要引导社会前进。”▲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即在鼓励一部分科技人员投入国民经济主战场(“下海”)的同时,还要保持一文精干的科技队伍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上山”)。讨论引起科技界普遍关注,一些学部委员也积极发表意见。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柞麻的文章,中央电视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日,、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日,在《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庆祝大会上,院长、副院长和部分院士、中央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作了重要讲话。他们希望《中国科学报》发展成为国内科技类报纸中的一流报纸,办成亚太华语地区一流水平的报纸。▲日,本报《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等六十余位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日,试行新的运行体制创办的第一份周刊——《经济周刊》创刊。这是《中国科学报》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扩大报道面的一个积极尝试。《经济周刊》谨守“让经济更科学、让科学更经济”的办报宗旨。▲1996年秋,《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日,《中国科学报》创办全国第一张大报科普专刊——《科普周刊》,对开4版。日《科普周刊》更名为《大众科学》,对开4版,每周一期。日停刊。▲日,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日,《经济周刊》更名为《产经新闻》,对开12版,每周一期,套红印刷。该周刊与控股的一家文化发展公司合作经营,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自然》杂志也建立了合作关系,一年内该刊主编及亚太区主编多次访华,并与本报有关人员多次举行会谈。▲1998年4月,面向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由于经营有方,出刊6个月即开始盈利,成为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主办,由、共办。▲日,《中国科学报·东方报道》创刊,并在印刷发行,对开12版,每周一期。日停刊。▲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信息化建设论坛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和中科院会主办。▲1998年10月,中共党委和纪委成立。▲日,批准更名为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主办《科学时报》、《网络报》、《科技新闻·生活周刊》、《科学新闻》等两报两刊。▲日、29日,工作会议在望海楼宾馆举行。院长路甬祥、党组副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路甫样指出新改版的《科学时报》应在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深化改革,加速发展,力争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科技报纸之一。▲日,《中国科学报》更名为《科学时报》首刊发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以《发挥科学思想库的作用》为题,为《科学时报》首刊致词。《科学时报》套红印刷,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1~8版分别是要闻版、科技新闻版、经济观察版、综合报道版、社会话题版、科学纵横版、社会科学版、读书生活版。▲日,《科学时报·今日生活》创刊,这是一份都市类新闻周刊,对开16版,彩色印刷。该周刊在报刊零售市场曾经发行达27万份。日,《今日生活》更名为《今周刊》,日停刊。▲日,《科学新闻》杂志正式出版。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为该刊出版题词:“立足科学院,面向科技界。”《科学新闻》杂志是由主管、新闻传播中心(科学时报社)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我国最大的科普出版工程《》启动,两院176名院土动手撰写科普书。由、两院学部和科学时报社共同策划、组织撰写,由、联合出版的跨世纪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新闻发布会,日在京召开。《院士科普书系》编委会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任编委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为编委会名誉主任,两院各学部主任、副主任为编委会委员。▲日,《科学时报》1~3版以3个整版的篇幅刊登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原党组书记兼副院长的文章:《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与“”的回忆》,将密封三十余年的记忆郑重地公之于世。该文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重视,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在科技界引起很大反响。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颁奖大会,表彰为研制“”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功勋奖章”。▲科学时报社于日迁入市海淀区南一条乙3号,从此报社有了自己的。▲日,《科学时报·中关村周刊》创刊,对开4~8版,彩色印刷。▲日。江泽民同志为由科学时报社编写的《请历史记住他们》一书题写书名。《请历史记住他们》(出版)荣获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日,《科学时报·读书周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日,《科学时报·农业周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日停刊。▲日,《科学时报·成才导刊》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日,《成才导刊》改为《大学周刊》。▲日,《科学时报》经批准明确由主办、中国工程院和共办。▲日,《科学时报》与《侨报》合作,在美创办《科学周报》,并正式在纽约出版发行。 《科学周报》在编辑,通过互联网传版到纽约,在随星期天《侨报》出版发行。《科学周报》为对开12版,中文繁体彩色印刷。▲日,《科学时报·工程建设》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日停刊。▲日,《科学时报·科学装备》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日停刊。▲由科学时报社提出创意并发起组织的一项跨世纪科普出版工程——《院士科普书系》首批出版,日在京西宾馆举行,《院士科普书系》(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二两辑各25册与读者见面。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院士科普书系》撰写了题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的序言。▲日,经批准,正式更名为科学时报社。▲日,在杜党委领导下,召开了社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会委员会。▲日,《科学时报·新经济周刊》创刊,对开12版,彩色印刷。该周刊曾在上海设点印刷、发行。日停刊。▲日,《科学时报·创业周刊》创刊,对开8版,彩色印刷。2001年,该周刊曾在设点印刷、发行。▲日至9日,由科学时报社发起并承办,由科技部、科协、科学院、委员会主办的“2000国际科普论坛”在科技会堂举行。、路甬祥、获得者Leon lederman等一批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在会上做报告。11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部分与会代表。▲日,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要情》2001年第4期载文《(科学周报)在发行受好评》。该文说:由科学时报社与侨报社共同创办的《科学周报》于日试刊,日正式出版,在发行。一年多来,该报在报道方式上,坚持“好看、实用”的原则,将我国改革开放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就宣传融于海外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受到海外读者欢迎。▲2001年3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时报社下属《科技新闻》杂志更名为《科学新生活》,刊号为CN11—4682/Z。该刊系以科学指导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工具类服务类杂志,发行稳定在8万份,是首都报刊市场上一份有影响的刊物。▲由和共同主办,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北京市分会和科学时报社承办的“科学家新世纪论坛”,日至12日在开幕。数位中外著名科学家路甬祥、arry Kroto(学家、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李国杰、、、朱作言、、白春礼分别就21世纪、信息科学技术、、新材料和环境保护等专题作精彩演讲。▲日,召开了共青团科学时报社委员会成立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科学时报社委员会。▲日至8日,科学时报社2001年度工作会议在大同市召开,中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委员会副主任、副秘书长,院士黄祖洽、林群、和省副省长王昕、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大同市市委书记、市长等出席会议。▲日,《科学时报·中学生科技》创刊,这是面向全国初、高中学生的一份周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日停刊。▲社2001年第一届大学工作站会议于9月25日、26日在中科院外国专家公寓召开。中科院副院长陈宜瑜、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委副主任王杰分别代表《》的主办和共办单位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有全国23所高校新闻中心、党委宣传部或校刊编辑部的负责人。这次会议实际上是社大学工作站的成立大会。首批43所大学工作站已经确定。▲日,《科学时报·创业周刊》出版“”特刊,彩色印刷28个版,在高交会上发行。▲日,由科学时报社和联合办公室、学部工作部组织,566名投票评出“爱立信杯200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国际知名企业首次参与评选活动。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对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进行精彩点评,党组书记院士宣读评选结果。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淀佐院士、潘家挣院士,王大沂,何柞麻院士、院士、林群院士、院士、朱清时院士、李国杰院士、院士,副秘书长何岩、。▲~14日,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科学时报社、生物制品所、医药生物技术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药学及医药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院士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副院长、副院长等9位和来自全国的200多家医药研发与生产单位的代表500人参加了论坛。▲日,《科学时报·科学周末》创刊,对开4版,每周一期。▲2002年10月,《科学时报》开辟“知识创新工程在西部”专栏,组织一批记者深入我国采访报道重大科研课题所取得的成果、中科院为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的贡献、西部大开发中涌现出的优秀科研群体和。《中国科学周报》、《科学新闻》杂志也参与了报道。▲日,《科学时报》首次彩色印刷出版,并由改为周五刊,周一至周五对开8版,4个版主报,4个版周刊。周一至周五的周刊分别是《创业周刊》、《大学周刊》、《中关村周刊》、《读书周刊》、《科学周末》。《科学新闻》杂志也由周刊改为半月刊。▲日,基建局下文调整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使用权,决定该一、三、四、五、六层由科学时报社管理使用,科学时报社为该管理委员会主任单位。▲科学时报社参与承办的网站,名列网站建设示范单位前10名。日,在由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主办、服务中心承办的优秀网站建设示范单位调查结果发布大会上,网站获得了奖牌和证书。▲日,《科学时报》推出“评选2002年十大科技进展部分成果展示特刊”,并向全国人大、政协两会赠送报纸。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对这期“特刊”作了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从日起,《科学时报》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有关非典的报道,并推出了“讲科学战非典”、“”等大型专题栏目,刊登了《遭遇非典考验》、《愿以生死赴国难》、《非典暴露基础与公益性研究投入不足》等一大批高水平作品,采访稿件一百多篇,近40万字。“讲科学战非典”专版集中报道来自各领域专家的观点,、侯云德、赵销、、陈可冀等一大批活跃在抗击非典科研攻关一线的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有精彩观点通过本报记者的采访传达给公众,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日,科学时报社2003年度大学工作站会议在湖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0所大学工作站的代表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何岩、副省长甘霖、中国科学院院士、院士、何继善和办公厅、委办公厅、教育部科技司、、湖南大学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从日开始,《科学时报》开辟“院士治学格言”专栏,每天刊登4~6位院士亲笔题写的治学格言手迹,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并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日,《科学时报》由周五刊改为周六刊。▲由科学时报社与院士工作局、学部工作部联合发起并组织的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活动连续进行了10年。日在举行“振邦杯评洗2003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院长路甬祥和全国政协副主席、院长徐匡迪在会上分别对世界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项目进行精彩点评。出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院士丁夏畦、,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周国泰,副秘书长沈保根,中国工程院副秘书长白玉良等。▲ 2004年3月,由科学时报社征集、整理、编辑的《院士治学格言手迹》在京出版。▲ 科学时报社2004年在岗职工约150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总人数的85%以上,具有编采类高级的人员超过编采人员总数的20%。▲ 2004年,科学时报社充分发挥背靠两院一委的资源优势,加强选题策划和实施,顺利完成了全国两会、大会、国际国内重大学术会议等重大会议的科技报道工作。同时还与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百人计划”、“科技副职”等系列报道,收到良好社会效果,受到读者的好评。▲ 2004年8月,科学时报社顺利完成了行政领导班子的换届工作,12月3日召开了中共科学时报社第三次党员大会进行了党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顺利完成了报社党政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围绕报社的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多次研讨,并就报社的编采、管理和经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圆满完成了新一轮全员岗位聘任制的相关工作,为2005年报社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至2005年底,科学时报社共有职工129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21人,采编一线人员99人。▲ 2005年社根据“的调整年、内部管理的深化年、广告经营的试点年、的过渡年”的整体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报社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打造第一科学传媒”的奋斗目标。▲ 日记者王学键采写的《工程院院士吴良镛:不能沦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一文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的表扬,并得到国内各大媒体的转载,引起很大反响。▲ 科学时报社主办了第十二届评选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的活动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白春礼副院长和副院长在新闻发布会上,分别对2005年度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进行了精彩点评,几十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进一步提升了该项评选活动的品牌效应。▲ 为提高办报水平,体现《科学时报》的特色,报社集中有限的资源和优势力量,在2005年推出了“拳头工程”和“头条工程”。“拳头工程”及开办“聚焦”版,定期围绕一个科技热点话题,用2-4个版面的篇幅进行深度报道和解读;“头条工程”即要重点办好每天的头版头条,加强头条的策划。“聚焦”和“精品头条”已经成为改版后的《科学时报》的新亮点。▲ 中科院的创新研究单位进入“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试点第三阶段。自日开始,科学时报社策划组织了“创新的脚步”,对7年来的各方面成就展开了全景式报道。日,科学网正式上线。
科学时报社历届主要负责人 0.6 、科学时报社党委书记2000.6~ 科学时报社总编辑2004.6~ 科学时报社社长 2004.6~ 科学时报社副社长、党委副书记 2004.6~ 科学时报社副郑千里 2004.6~ 科学时报社副总编辑 4.5 科学时报社副社长、副何岩 3.7 副秘书长兼科学时报社社长罗荣兴 8.12 常务副社长、0.6 科学时报社常务副社长、03.7 科学时报社党委书记、常务副社长4.6 科学时报社社长、党委书记谢鹏云 0.6 、科学时报社副总编辑 4.6 、科学时报社副总编辑李士
代总编辑郭传杰
副秘书长兼长、党组副书记兼长0.6 党组副书记兼科学时报社社长
副秘书长兼社长、王友恭
副秘书长兼社长王
科学时报社、副总编辑张杉 8.3 科学时报社副总编辑刘声远 8.3 科学时报社总编辑兼副社长 8.3 副院长兼科学时报社社长
科学时报社专职副主编 4.12 政策研究室主任兼科学时报社主编苏世生 7.1 科学时报社编辑室负责人 .4 科学时报社创始人、负责人之一 2.4 科学时报社创始人、负责人之一服务条款科学网隐私权保护声明系本网站保护用户个人隐私的承诺。鉴于网络的特性,该网站将无可避免地与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互动关系,故特此说明本网站对用户个人信息所采取的收集、使用和保护政策,请您务必仔细阅读:(一)非个人化信息将通过的IP地址来收集非个人化的信息,例如性质、操作系统种类、提供接入服务的ISP的域名等。通过收集上述信息,将进行客流量统计等等,这些无关个人身份的信息能帮助寻找科学网最受欢迎网民的最基本情况,并确定更好的服务。(二)个人资料在科学网进行用户注册登记、公共论坛等活动时,在同意及确认下,该网站将通过注册等形式要求您提供一些个人资料。这些个人资料包括:1、个人识别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出生日期、电话、通信地址、等。2、个人背景: 职业、教育程度、婚姻、家庭状况。在未经同意及确认之前,该网站不会将个人资料利用于其它目的。惟按下列第六章规定应政府及法律要求披露时不在此限。科学网收集这类关于个人身份的信息主要是为了其注册成员能够更容易和更满意地使用科学网的网页。目标是向所有的互联网用户提供愉快、有益、有趣的上网经历。而这些个人信息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所有的注册成员和访问者应该知道,当他们在公告牌、、签名簿或其他网上公开场合披露其个人身份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被他人收集并用来向他们发送未经邀约的电子邮件。(三)信息安全1、该网站将对您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及保护,本网站将使用相应的技术,防止您的个人资料丢失、被盗用或遭篡改。2、该网站在必要时委托专业技术人员代为对该类资料进行电脑处理,以符合专业分工之要求。如本网站将电脑处理之通知送达予您,而您未在通知规定的时间内主动明示反对,本网站将推定您已同意。惟在其后您仍然有权如下述第四章第1款第(4)条之规定,请求停止电脑处理。(四)用户权利1、您对于自己的个人资料享有以下权利:(1)随时查询及请求阅览;(2)随时请求补充或更正;(3)随时请求删除;(4)请求停止电脑处理及利用。2、科学网为其用户提供的各项服务,我们通常要求申请者在联系方法(通讯地址和电话)之外,还要根据其个人兴趣填写表格。此类信息被科学网用来累积其用户的数据。如果用户不想提供所要求的信息,这完全是用户的决定。3、用户是唯一对自己的口令及其他帐户信息负有保密责任的人。当你在线时,请小心和负责。(五)限制利用原则该网站惟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方对收集之个人资料进行必要范围以外之利用:1、已取得您的书面同意;2、为免除您在生命、身体或财产方面之急迫危险;3、为防止他人权益之重大危害;4、为增进公共利益,且无害于您的重大利益。(六)个人资料之披露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该网站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七)公共论坛科学网提供、公告牌等服务。在这些区域内,公布的任何信息都会成为公开的信息。因此,要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在这些区域公开个人信息。(八)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1、该网站将建立和维持一合理的程序,以保护未成年人个人资料的保密性及安全性。本网站郑重声明:任何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参加网上活动应事先得到家长或其法定监护人(以下统称为&监护人&)的可经查证的同意。2、监护人应承担保护未成年人在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的首要责任。3、该网站收集未成年人的个人资料,仅为回覆未成人特定要求的目的,一俟回复完毕即从记录中删除,而不会保留这些资料做进一步的利用。4、未经监护人之同意,该网站将不会使用未成年人之个人资料,亦不会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或传送可识别该未成人的个人资料。该网站如收集监护人或未成年人的姓名或其它网络通讯资料之目的仅是为获得监护人同意,则在经过一段合理时间仍未获得同意时,将主动从记录中删除此类资料。5、若经未成人之监护人同意,本网站可对未成年人之个人资料进行收集,该网站将向监护人提供:(1)审视自其子女或被监护人收集之资料的机会;(2)拒绝其子女或被监护人的个人资料被进一步的收集或利用的机会;(3)变更或删除其子女或被监护人个人资料的方式。6、监护人有权拒绝本网站与其子女或被监护人做进一步的联络。7、本网站收集未成年人的个人资料,这些资料只是单纯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活动时的安全,而非作为其它目的之利用。本网站保证不会要求未成年人提供额外的个人资料,以作为允许其参与网上活动的条件。(九)Cookies1、Cookies是指一种技术,当使用者访问设有Cookies装置的本网站时,本网站之服务器会自动发送Cookies至阁下浏览器内,并储存到您的内,此Cookies便负责记录日后您到访本网站的种种活动、个人资料、浏览习惯、消费习惯甚至信用记录。2、运用Cookies技术,本网站能够为您提供更加周到的个性化服务。本网站将会运用Cookies追访您的购物喜好,从而向您提供感兴趣的信息资料或储存密码,以便您造访本网站时不必每次重复输入密码。(十)免责除上述(六)之规定属免责外,下列情况时本网站亦毋需承担任何责任:1、由于您将用户密码告知他人或与他人共享注册帐户,由此导致的任何个人资料泄露。2、任何由于计算机问题、黑客政击、计算机病毒侵入或发作、因政府管制而造成的暂时性关闭等影响网络正常经营之不可抗力而造成的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用或被等。3、科学网的网页上有与其他网站网页的链接,科学网对其他任何网站的内容、隐私政策或运营,或经营这些网站的公司的行为概不负责。在向这些与科学网链接的网站提供个人信息之前,请查阅它们的隐私政策。4、由于与本网站链接的其它网站所造成之个人资料泄露及由此而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之保护隐私声明的修改及更新权均科学网。
我们的口号是“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作为全球领先的中文科学类网站,科学网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除了为广大科教人群提供快捷权威的科学新闻报道和丰富的实用资讯外,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以个人用户中心为基础的虚拟科教社区。二十一世纪是互联网的世纪。因其海量信息、多媒体表现形式、跨越时空限制和即时互动的媒体特色,网络媒体代表着世界媒体发展的未来。科学网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经过三年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教类新闻资讯集散中心,而且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科教虚拟社区。近百万海内外科技界专家正在使用科学网的博客、论坛、圈子、图片等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司周报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