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为什么能够毁坏法界

黑龙江的淳朴民风成就佛教三大肉身佛菩萨之简历
本文内容摘自来自网络
望奎县地处东北平原,归黑龙江省绥化市管辖,这里民风淳朴,环境没有任何破坏,在这样的黑土地里成就了两尊肉身菩萨生物。
红光寺地藏殿
慧宽法师的肉身
黑龙江发现肉身菩萨之一,望奎县卫星镇庙山红光寺出土两位肉身菩萨:慧宽法师、显亮法师
慧宽法师简介:
黑龙江省望奎县卫星镇庙山红光寺原主持慧宽法师,于1998年圆寂,享年84岁,法腊67年,戒腊58年。9年后的日开欟发现:肉身不腐,正身打坐,身体完好。
慧宽法师,俗名阎慧明,乃天津市人。她早年的生活极苦,此人心地善良,幼年孤苦,乐善好施,喜欢帮助他人,童真出家,身心很少受到红尘染污,内心清净。同年剃度出家,26岁受具足戒,在长春净土寺修行。1996年到弟子释显德住持的红光寺住锡。
释显亮,俗名陈淑琴,望奎县卫星镇水二村人,于76岁高龄依止红光寺慧宽老法师剃度出家。因已过受大戒年龄,故在庙山一直做沙弥尼,精进修行不止,2002年80岁时坐化。其子女为其打一坐欟,葬于后山慧宽法师墓的右前方。5年后,开欟验看,非但肉身完好,其衣服、鞋等均保存完好,其子女将衣物洗净晒干,保存好放在肉身殿中,供后人瞻仰观礼。
&五大连池在中国黑龙江原德都县北部,讷漠尔河支流——白河的上游,分布了五个波波相映、池池相连的湖泊,人称五大连池。环绕着五大连池,几十座火山拔地而起,层峦毗邻,雄伟壮观。这就是中国著名的火山群之一——五大连池火山。五大连池风景区归黑龙江省黑河市辖区之五大连池市管辖,这里民风淳朴,在这样的黑土地里成就了两尊肉身菩萨圣物。
黑龙江发现肉身菩萨之二钟灵禅寺
夜幕来临前的钟灵禅寺
肉身殿中的“肉身菩萨”——本丰老和尚
五大连池景区钟灵禅寺肉身菩萨
钟灵禅寺,号称火山第一寺。始建于中华民国18年,后又多次遭劫,几次修建,历尽沧桑,现有的寺院规模为1990年以后复建,总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227.2平方米,是汉传佛教寺院,属净土宗和禅宗。近两年钟灵禅寺香火特别旺,来自海内外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拜谒的是“肉身菩萨”之本丰老和尚。
本丰老和尚于1921年出生,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海伦县南八方村人,他是钟灵禅寺觉悟老方丈本家九叔,德高望重,被人们尊称为“老九爷”。日,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药泉山钟灵禅寺内,一代高僧本丰老和尚,穿戴整齐,盘腿而坐,停止了呼吸,无疾而终,示寂于钟灵寺。老和尚世寿八十八岁,戒腊十七腊。3月19日,本丰老和尚封罐安葬。
钟灵禅寺大雄宝殿
在本丰老和尚在圆寂三年后,弟子们为其起罐,奇迹出现了,本丰老和尚肉身不腐仍坐于罐中,且法体干缩,现紫铜色琉璃身,已然修成肉身比丘,成为一尊肉身菩萨。次日,弟子们将本丰老和尚肉身装金,供奉于钟灵寺肉身殿。
请分享更多相关文章:&&
【一钵法师】:什么是三皈?佛教弟子应如何受三皈?
法师简介:一钵大师:俗名:赵文波,(1970.4——)法号:“释本钵”。世人尊称:“本钵大师”。亦叫:“一钵法师,一钵禅师,一钵师父”。又名:“本钵法师,本钵禅师”。世人尊称“一钵大师”。字号:憨愚。人称:“憨愚大师,憨愚禅师,憨愚法师”。又被世人尊称为:“如意和尚,楞严咒大王,妙法莲华经和尚,大般若和尚”。佛教三藏法师是也。中国苦行僧,当代难得的修行人。一钵大师修的是跟古人一样的头陀行,法师诵的佛经之多古今罕有。
发布:佛教无名居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TA的最新馆藏法界佛教青年-中国佛学网-www.china2551.org
【会员登录】
【最新文章】
【本文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总  编:
运营总监:
编  辑:李 伟
技  术: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法界佛教青年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13:48:06
DRBY* 起&&&&& 秉承宣公上人於一九七○年一錾罹哌h的_示,法界佛教青年Dharma Realm Buddhist Youth, )S由一群高中、大W生,以及已M入社K且意⒎鸱ㄈ谌肴粘I畹那嗄耆耍餐M成的佛教Fw。f助青年人_成此一崇高理想,本裱 DRBY的宗旨,鼓钋嗄耆四苌钊K遵行佛教徒栏竦娜粘P谐帧
  根先碎_示,青年⑼碜圆煌尘暗那嗄耆耍餐l]其能、智慧,使@世界的未砟芨篮谩Ng迎崆凶非笾腔酆腿松饬x的青年人,一起加入我的行列。
DRBY* 宗旨
由品格的陶冶和智慧的追求,推忧嗄耆人的成L和lF自我。
建立_放和真\的h境,使碜圆煌尘暗那嗄耆耍底深入佛法教x,K且互相W。
推幽苁股椭C的活印
法界佛教青年某T,此成立一以佛教鹘y斫逃嗄瓿砷Lc自我反思的Fw,助青年人l]人能的O限。
  做橐c法界佛教兄嗤Y源的Fw,我樗胁煌尘暗那嗄耆耍峁┮安全的υh境。我鼓睢⒆鹬亍㈥P亚嗄耆恕
  法界佛教青年意FY所有理念相同的人士,共同檫@世界造更美好的未怼
1) 知足。2) 不因人利益而心、追求。3) 服账恕4) t。5) \。6) 自尊自重且不歧他人。7) ψ约旱男樨。8) F法界佛教青年娜铡
文章录入:李伟&&&&责任编辑:李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首页  关于本站  版权声明  使用条款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7 中国佛学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联系方式: QQ:
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地址: 中国西安西北大学佛教所  邮编:710069
 友情支持:   《轻松学佛法》(三十一)
核心提示:学佛法》(三十一)心常谛住度世之道1 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经上讲得很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
《轻松学佛法》(三十一)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1 学佛,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经上讲得很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整个虚空法界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
2 学佛从哪儿学起?要从把心量拓开学起。要怎样把心量拓开?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这句话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念念要想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群。
3 诸佛菩萨他们存什么心?他们的存心、他们的动念,无非都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谛”是谛实,实实在在,他那个心是实实在在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开悟,希望众生都能够了解诸法实相,不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
4 我们在这个世间,要不学佛,不接受佛陀的教育,这一世是白过了;不但是白过了,这一世还造无量无边的罪业,将来还有无穷的苦报自己要承当,这多麻烦、多可怜!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佛菩萨,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帮助世间人觉悟。
5 我们学佛,无论是什么身份,无论从事哪一个行业,都是菩萨。你在家里面,家庭就是道场,你要以真心帮助你一家人,帮助你的亲戚朋友们觉悟,觉而不迷。最真实的帮助,是帮助他念佛求生净土,要有这个心!
6 你自己有一个公司,那就是你的道场。所有的员工你要发心去度他,不但你要照顾他的生活,要教导他,你还要帮助他了生死出三界,那你这个做老板的,就是菩萨老板!你看《华严经》上无论哪一个行业,统统是菩萨,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菩萨!不是说学佛一定要出家,一定要住在寺庙里面,这你就搞错!
7 我们一定要有心,这个心念念无间,自己求生净土,帮助一切人求生净土。我们自己深信不疑,要帮助一切众生建立信心;这个人将来得利益,将来能往生,他感激你,因为是你介绍的、是你接引的。
8 大慈菩萨讲得好,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真正劝两个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这比你自己念佛的功德还大!如果你能帮助十几个人往生,那你就是真正的菩萨;你要能够帮助几千、几百个人往生,那你就是阿弥陀佛再来!所以,“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这句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学习,一定要努力去做!
父母要做得正
1 现代的教育,跟过去不一样!“教育”这两个字在中国上古时候就有,什么叫教?“上行下效”;什么叫育?“救失长善”。你有过失,我要来帮忙你、要来救你,要帮忙你增长善心、善行,这就是教育。
2 教育这个事情应该怎样实施?上行下效。要记住,上面要做给下面看,上面是父母,下面是儿女。你怎么样教你儿女?你自己做出榜样给他看。
3 诸位同学要晓得,《弟子规》不是儿童的课本,《弟子规》是什么?《弟子规》是父母做给儿女看的,身教!什么时候教他?以我的判断,小孩出生大概三、四天,他就会看,他就会听了。会看会听,他就在学习了。
4 你看这个时候,父母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这种印象就深深地印在他阿赖耶识里面,日久天长,他对父母感恩的心、对父母的爱心,就会油然而生!伦理道德的根是父母把它扎下去的,所以父母要做得正。
5 一般婴儿出生,父母的年岁都还不大,二十几岁、三十岁,父母的父母都还在,就是婴儿的祖父母。所以《弟子规》里面讲,父母呼唤你,“应勿缓”,赶快要答应,做给小孩看。父母叫你做的事情,立刻奉行,依教奉行,做好样子给下一代看,他就这么学会了。
6 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代代相传,至少传了五千年。这个教育现在在社会上没有了,多久没有?给诸位说,大概是七、八十年,我的观察不到一百年。怎么知道?我小时候,父母在我们面前就是这样教的,我们就是这么学会的。
7 我在十岁的时候,中日战争爆发,这个仗打了八年,把中国整个社会打乱了,每一家天天想着什么?逃难!于是这种家教就没有了,一直到现在不能恢复。
8 我们中国这种优良的传统教学,至少中断了八十年。八十年的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现在要救还行、还来得及。因为人的天性在,好善好德的心性,只要有人提起,他良心就会发现。人的天性,这就是我们佛门里面讲的“善根福德”,要有因缘把善根福德引发出来,这是教学。
三餐服毒,真有道理
1 现代人喜欢标新立异,喜欢什么?改变自然生态。一、两年前,有人送来一盒桃,说这是新的品种,脆桃。这个桃是怎么培植出来的?是桃跟李混合,用压枝的方法让桃跟李混合。
2 我们学佛的人知道,让桃跟李混合,这是破坏自然生态。桃跟李混合不自然,不自然的东西,它对于人身体的营养,决定没有自然的好,为什么?违反自然的法则。
3 破坏自然生态,你要晓得,自然必定有报复,报复是什么?报复就是天灾人祸。这个人祸是什么?就是人为破坏产生的灾难。我们的饮食,一般人吃肉食,肉食是把动物的自然生态破坏了。
4 一只鸡、一只鸭,通常正常的,你去饲养它,大概差不多要半年它才长大。现在养鸡场里面养鸡,用化学饲料,五个星期就长得很大了,就可以卖掉了!在从前要五、六个月,现在五个星期,这就是什么?这就是把它的自然生态破坏了。
5 自然生态受到破坏的鸡,跟正常半年才长大的鸡不一样,所以吃这样的鸡,会吃出很多怪病。那个病是什么?那个病就是破坏自然生态给你的报复!这个道理,有几个人懂?
6 现在奇奇怪怪的病很多很多!古人警告我们,“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你想想看,有没有道理?病从哪里来的?吃得来的。
7 所以李老师早年,我们常常在一起的时候,他老人家常讲:“现在人哪里叫吃饭,三餐服毒!他怎么能不生病?”三餐服毒,真有道理!
8 我们吃素的人,吃素现在也不行,蔬菜都是用化肥、农药,这都破坏了自然生态,所以吃了也会长病。人不知道自爱,不懂这些道理,你说多可怕!
众生受报有两种业力
1 佛在经典里面告诉我们,众生受报有两种业力,一种叫“引业”,另一种叫“满业”。我们这一生当中到人道来投生,人道的引业是什么?是五戒十善。
2 我们过去生中修过五戒十善,不定是哪一生,也许是过去久远劫中,我们修了这个因,这一生当中缘成熟,就到人间来投胎得人身。父母是缘,“引业”才是亲因。
3 得到人身之后,我们晓得社会上人很多,每个人的相貌、体质、一生的际遇都不一样,这是什么?这是“满业”。我们一生的吉凶祸福、富贵贫贱是“满业”。我们的“满业”殊胜,是过去生中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得来的果报。
4 地狱里面的引业是什么?是嫉妒嗔恨。这个很可怕,所以人在临终的时候,心里不高兴,发脾气,肯定堕地狱,这个业力引导他到地狱去投生。
5 贪心堕饿鬼,活的时候对自己拥有的财物放不下,贪恋,临命终时有这个念头就到饿鬼道。如果临命终时糊里糊涂、迷惑颠倒,愚痴,邪正、是非、善恶都无知、都颠倒,搞错乱了,堕畜生道。
6 临命终时还想到人伦道德,还想到仁义礼智信,这个引业引导你到人道来投生,你来生不失人身。入佛法界是平等心,平等心是佛道的引业。我们今天讲得圆满一点,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心引导你到佛法界去,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7 成佛还有业吗?有,你成的佛是十法界里面的佛,不是一真法界的佛。你就晓得,十法界里面都是众生,都是凡夫。大乘佛法里面讲凡夫有内凡外凡,内外怎么分?六道是个界限,六道里面叫内凡,六道外面四圣法界叫外凡,所以通常讲十法界都是凡夫。
8 为什么是凡夫?没有见性,还是阿赖耶识作主。四圣法界识心用得正,六凡法界也是用识心,用得偏,就这么回事情。四圣法界里面的佛也不错了,再往上提升一级就真的成佛,他就不是相似位,他是分证位,我们总要懂这个道理。
毁坏佛像的果报
1 我在中国大陆,很多人跟我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些红卫兵不懂事,砸毁寺院里面的佛像,他们的报应好快好快,不到半年、一年就死了,而且都是横死。
2 他们是出于嗔恚心,恶意破坏佛像,这等于出佛身血,这是犯五逆罪。佛在经上说,五逆罪必堕无间地狱,是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像我们一般无意当中毁坏了佛像,那只是有过失,没有这么重的罪。
3 所以,我们家里供的佛像,特别是画的佛像,年代久了,颜色不好看,我们恭恭敬敬地把这张佛像烧掉,换一张新的佛像,这个没有罪。
4 这张佛像火化之后,灰怎么处理?古大德教我们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把它包好,埋在山林中一块清净的土地下面;另外一种方法是把它包好,然后和一块大石头包在一起,让它沉在水底下。这个水最好是河流,是流水,都是取洁净的意思,所以这个我们要晓得。
5 这两种方法,居住在大都市里面都很不容易做到,我们如何处理?最好的处理法,如果这个地区有寺庙,在火化炉里面烧,那是最好的。所以,总要有“权巧方便”,最重要的是恭敬心!绝对不能把佛像任意丢弃,这个不可以;烧化成灰,也不能够任意丢弃。
6 现在的报纸、杂志里面,有很多印有佛像,所以有些人很头痛,来问我该怎么办,他说:“报纸上面印这么多佛像,我家里订的这些报纸,我该怎么处理?”我说这个没有关系,你跟一般报纸同样的处理就可以了。
7 他有收旧报纸的,但是这一份有佛像的报纸或杂志,你可以用干净的塑胶袋把它封起来,用胶袋黏起来,跟一般报纸一样让他们收去,这就行了,为什么?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恭敬心到了。
8 如果这个佛像是一整张的,我们可以把它裁下来,镶镜框供养。处理佛像的方法很多,决不能恶意对待佛菩萨形像,因为毁坏佛像,这是犯五逆罪,那个罪过太大太大了!
转不是一天转过来的
1 佛法的教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阶段是转恶为善,第二是转迷为悟,第三是转凡为圣。教学虽然有三个层次,佛法教学的中心,是以“转迷为悟”为主。
2 第一个转变,是转恶为善。你懂得多少你就转多少,如果没有转,你就完全不懂。尽管你听得不少、读得不少,也会讲,那不是真懂,那是什么?那是孔老夫子所说的“记问之学”,你是人云亦云,你不是真懂得。你真懂得,你决定有转变。
3 所以世法跟佛法,古时候都讲教化,化就是变化,就是转变。教导你了,你还没有转变,还是老样子,这个教是白教了,没有收到效果,用现在的话来说,没有成绩可言。辛辛苦苦教学,而得不到成就,这是没有转变。
4 不但学的人要有转变,教的人更是要有转变,所谓“教学相长”。如果教的人没有大的转变,诸佛菩萨何以要讲经说法?他讲经说法为谁?实实在在讲为自己,这就是古德所说的“教学相长”。
5 听经要听得多,听经听得最多的,是讲经的人。讲经的人讲给别人听,实在讲,是讲给自己听。讲经是自他两利,别人听的,总没有自己听得那么丰富、那么圆满。我在讲台上讲了五十年,我自己就听了五十年!我天天受佛法的薰习,听了四十年,这才转过来。
6 转不是一天转过来的,逐渐逐渐转过来的。每一次讲经都有一点儿小的转变,累积到四十年,这才是个大转变。你们同修听到了、看到了,有没有体会?有没有领悟?至少应当要想到,修行证果是什么因素促成的?闻法。
7 闻法的因缘,不但不能错过,而且要懂得去创造条件,这个不算攀缘,创造条件也是随缘,但是你要有心去创造。创造条件就是找机会讲经,没有场所,没有讲台,这无关紧要,只要有一个、两个听众就行了。
8 随时可以讲,随处可以讲,喜欢给别人讲,讲一遍自己薰修一遍,自己薰修这一个力量远远超过听众。一般中下根性的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这个方法最巧妙、最殊胜。不喜欢跟人讲,不愿意跟人讲,这就难了,不是障碍别人,实在讲是障碍自己!
1 在我们这个世间,真的不识好歹、不知善恶的人多,毁谤的事情层出不穷,到处都有。我亲近的三位老师,我常常听到人毁谤。
2 方东美先生,我听到毁谤的人是哪些人?都是同乡。实在说,他们没有亲近过他,不亲近哪里晓得他的德行?人云亦云,道听途说,不负责任,这很容易造口业。
3 李炳南老居士,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跟他老人家,也听过许多的毁谤。不但在其他的地区,在台中市都有毁谤他的人。
4 章嘉大师,教内的、出家的这些大德,也常常在言语上批评他。我是冷眼在旁边观察,我明白了,凡是这些毁谤的人,都没有跟他亲近过,我们就晓得外面人那些批评,都是谣言,都不是真实的。
5 说老实话,这些真正清高士,他们从来不说别人过失,他们没有这些闲功夫!人家读书明理,我们接触,都会讲一番大道理来给我们听,从来没有听说他们去批评哪个人,从来没有过。
6 这些在我面前说这个长、说那个短的,他们从来没有跟这些善知识接近过。我从这些经验当中明白了,知道那些人是造谣生事、冤枉好人。冤枉好人的罪过很大!说老实话,那个好人你怎么样毁谤他,对他丝毫损伤都没有,所以,这个罪不是在他那里结的。
7 罪是在哪里结的?因为你的毁谤,使许许多多人对这个清高士误会了,你误导了众生,人家不敢亲近他、不愿意亲近他,把他这一生接受最好教育的机会断掉了,佛法里面讲破坏别人的法身慧命,罪是从这里结的。
8 所以你说的这个话,你要知道这个话的影响有多大,如果影响的面很大,很多人受你的误导,影响的时间很长,你的麻烦大了!毁谤别人,别人没有受到伤害,真正受到伤害的是自己。自己把自己毁掉了,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因缘是第一因素
1 佛法的修学,实在说,一定要有善根福德因缘,这跟世法是一样的。一个人在世间,一生富贵、事业、学业成就与否,固然是要靠努力,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宿世的因缘。
2 在古时候,民间流行一句话,“富贵功名,是要靠阴功,要靠积阴德”。自己有德行,是祖先有阴功;换句话说,富贵功名也不是凭自己努力能得到的。但是有阴功,不努力,你得不到;没有阴功,你努力,也得不到。阴功再加上努力,这才能够一帆风顺,这才能得到。
3 佛法修学成就,亦复如是。古德告诉我们,今生这个修学,遇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你遇到的缘殊胜,你的修学就一帆风顺;遇缘要不殊胜,纵然过去有善根福德,你的因缘没有遇到。
4 《弥陀经》上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讲往生。你不求往生,我们禅宗里面讲开悟,还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你要没有因缘,遇不到真正善知识指点,你也开不了悟。由此可知,因缘实实在在讲,世出世间法,它是第一因素。
5 所以,人在六道里面轮回,能够得到人身、闻到佛法,实实在在讲,这是希有的因缘。这个因缘如果不能够把握住;换句话说,我们虽然遇到佛法了,遇到佛法没有成就,这就是你没有能够把握这个机缘。
6 错过了这个机会,虽然在这一生当中积结善根,但是你没有能够断烦恼,没有能够开悟,没有能够超越三界,这就是没有成就!
7 佛对于我们的期望,是希望我们遇到这个机会,遇到这个因缘,能在这个时候急速成就。所有一切成就当中,最殊胜的成就,就是往生净土。为什么说往生净土是最殊胜的成就?因为生天不是成就,纵然你生到大梵天,生到非非想天,你将来还是会堕落,你还是会退转。
8 一般修学,能脱离六道轮回,就算是有成就;而往生净土,是一证永证,永不退转,这是最殊胜的成就,上上的成就,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的。所以,遇到净土法门这个机缘,万万不能够错过,一定要牢牢地把它抓住!
1 我们今天修学,真善知识不容易遇到。哪些是真善知识?古大德教导我们的标准,必须具足信解行证,这是真善知识。
2 真善知识遇不到,不得已而求其次,具足信解行,这是善知识。他能够依教奉行,不过他还没有证果,这是“善知识”;如果他证果,这是“真善知识”。
3 真善知识的标准,一般讲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这是真善知识。但是在《华严经》里面,真善知识的标准就高了,法身大士!他是有证,证得什么?证得法身,这才是真善知识。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的四圣法界,我们称为“善知识”。
4 四圣也不容易遇到,我们今天怎么办?唐朝智者大师教给我们,他老人家说:“能说不能行,国之师也;能说又能行,国之宝也。”
5 你们听听这两句话,能说又能行,具足信解行这三门,这是“国之宝”也!能说不能行,具足信解,当然他也行,未必能行得圆满,还有许许多多他还没能做到的,但是他的信仰正确,“正信”,他的解没有错误,“正解”,正信正解,“国之师”也——我们可以跟他学,他可以做我们的老师。
6 老师教的学生,老师做不到,希望学生能做到,这就是古人常讲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的成就超过老师,这个老师教学成功;如果老师所教出来的学生不如他,或顶多跟他一样,没有办法超过他,这个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没有成就。
7 我们看看中国古时候政府的官员,他们戴的那个帽子,那个帽子叫“进贤冠”,那个帽子像楼梯一样,前面低,后面高出一层出来,那代表什么意思?前面是自己,后面是下一代,戴上帽子提醒自己,希望后一代一定要高过我们前面这一代,这才叫称职,这才叫做有成就、有成绩。
8 如果后面一代跟你差不多,你完全失败,你没有成绩可言。古人穿的这些衣服、戴的帽子,都含着很深的教学意义,我们佛法里面讲“表法”,你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时时刻刻念念当中提醒自己。
教学这一个行业,愈老愈是宝
1 古时候从事教育工作的,一般都是穷秀才,一生清贫,甚至于三餐饭都有问题。他热心教子弟,热心教学生,学生做了状元、做了宰相,这是老师的荣耀,这是老师的成就。
2 古人知恩报恩,譬如你中了状元、中了进士,头一桩事情回家祭祖,报祖宗养育之恩;祭完祖之后就拜老师,自己的成就,是老师心血教导而成就的。拜哪一个老师?给诸位说,拜启蒙的老师。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大概是拜幼稚园的老师、拜小学老师。
3 我的根是他们栽培的,中学老师、大学老师不代表我们的根,根本重要!启蒙老师是我初读书,六、七岁的时候,第一个教导我的老师。启蒙老师,终身不忘,所以从前的社会跟现在社会不一样了,它有道理在,“知恩报恩”。
4 “知恩报恩”,真善知识决定不贪图名利,那我们要用什么报恩?普贤菩萨在《行愿品》里面讲得好,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法供养头一句,“如教修行供养”,这我们就懂得了。老师怎样教,我就怎样做,一生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这是真正供养善知识,这是真正报恩。
5 老师是修道、行道之人,无论是世法跟出世法,他是社会大众的表率、社会大众的模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衣食住行方面,如果老师生活清苦,我们一定要帮助他;如果他还行有余力,还从事于教学工作,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全心全力来协助。
6 世间法里头,哪一个行业到一定的年龄都讲退休,现代这个社会,教员到一定的年龄也要退休,其实这是错误的!中国古代,唯有教学没有退休的,为什么?愈老,他经验愈丰富;愈是老,他契入的境界愈高。
7 所以在世间哪一个行业到老了就不行了,老了就没有用,唯独教学这一个行业,愈老愈是宝,真正到成熟的时候都是在晚年。我们从历史上去看,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七十岁以后真正成熟。我们净宗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就是一个例子。
8 修道这桩事情,年龄愈大,进步得愈快,为什么?放下得愈多。因为人到晚年,修道的人自己警觉性很高,知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所以带不去的统统放下了,想想什么?没有几年了。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个话是真的!【一钵大师】:佛教的正法、像法及末法
作者:一钵法师&本文是【一钵大师】:宣说“佛教的正法、像法、末法时代的情形,以及各个时代的修行情况介绍。
&&&&&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包括人等一切六道众生都有生死,亦有生灭,法界里的一切法相皆由法界里的一切众生的业力而感召形成的。众生都修善就会感着世界的环境变得美丽,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是健康的;如果众生共造恶业,自然会有感这个世界的三灾八难蜂拥而来,人们所享用的吃住等一切,就会有不健康的因素在里面;这就是众生造恶业的果报。
佛法讲的就是因果,我们众生种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这正法、相法与末法亦是善恶的因果关系啊。
佛法是生灭法,他也跟法界里的一切众生,所有的物质一样,有生就有灭啊。佛法也是因众生所造的善、恶的业力所感召的“正法、相法、以及末法”。佛法亦是因缘法,众生修什么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报,现在的人类尽造杀生、妄语、偷盗、邪淫等业,所以叫感召“末法”时期更早的到来了。佛法是由因缘而生,亦是遇因缘而灭。
释迦牟尼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据说我们的佛祖娑婆世界释迦文佛的法原来是一万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也有人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五百年,末法一万年。
根据《像法决疑经》、《大集月藏经》等诸大乘经典,将佛教法运分为三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与末法时代。每一个时代的法运各具不同的特点。
正法、像法、末法,这皆是因由众生所造的业因而受的果报而变现。在正法时代,古人的福报广大、深厚,智慧也高,据说佛在世的时候,地里的水犹如牛奶一样有营养,每一处的水皆是如此。等到像法时代,所喝的水就没有那么营养美味了。现在是末法时代,所喝的水,不仅没有营养,还都含藏着很多种有毒的物质。、
这正法与相法到末法时期的划分,要从佛教修行的真理上讲,这划分应该是相对而言的,他肯定不是绝对的。这正法、相法、末法时代的划分,他是根据法界里一切有情的众生所感的共业、众生共同的心念等特征划分的。所以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心正之人,能够放得下,能够持戒修善,能够改恶向善,能够把你这个人做好,最终能够摄妄归真而明心见性,则正法现前尔;反之,心邪之人,求名求利,搞贪嗔痴,不到持戒,不修德善,如是修行,基础就打不好,佛性就不能现前,放不下的修行者,或不学经教,亦不劝他念佛以及修善等等,如是佛子因有所贪,因有所求,因有所执,就很容易坏法,就会导致末法现前了。
我们很多人皆曾在佛书里,看到这种说法:「佛教之正法,住世有五百年;像法一千五百年;末法则是一万年。」如以时间推算,佛陀据学者考证是诞生于公元前五六五年,成道于公元前五三0年,涅盘于公元前四八六年;距今皆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所以现在照算应属于末法时期。
末法修行罕一得道,唯有念佛一途,专一专持,求生西方尔。这个观点也有道理。但我看来,末法时期真修行者更容易成就。
为什么有如此说呢?会修的,真修的,他把一切都放下不要,他就专门搞了脱生死脱离六道轮回的事情了。他能持好戒律,深信因果,放下名利,修各种苦行,末法时期修正法真修实修的,他遇不到那么多好事。因为末法时期,人们自私自利,不知感恩戴德,大家循规蹈,不死出离,出家人放不下世欲,道场里就会有纷争,这修行好的出家人他在道场里,就会守本分,因他相信因果,一心至求出离娑婆,他就相信因果,他做什么事情也不会眛了因果啊。他就会守规矩,也不会跟他人一样争名夺利啊。这真修道人住在道场里修行他就吃亏了,末法时期的真修行人遇到的好事少,逆境就相对的多一些,这对修行要有莫大的帮助啊。
末法时期真修实干的,你若能够真正放得下,还真易于得道,还真容易解脱。为什么呢?因为末法时期有各种各样的传经说法的人,他讲经他说法他所要的是好处,是利益。因为末法,社会里的乱象就多,比如世间人到佛们来贪污、受贿的也就都有了,修行人没开悟就会有私利,有的不如法的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搞道场啊,印经书啊,搞法物流通啊;现在的社会,你,建寺庙,你搞道场,你都要给有关单位部门送礼行贿,你的道场才能办好。
而放下所有真修的人,他能严持戒律,深信因果,非法之事他是不过会干的,所以末法时期真修的乃至开悟明心见性的人,他不建道场,因为末法时代你建道场就会昧很多的因果。再说末法时期有好多人他给你拿钱建道场,他这个钱不白拿啊,你建道场花他的钱还有利益交换呢,开悟的人他深信因果,他有条件的钱是不会花的。一般的成就的高僧大德们,他也不会随随便便的接别的高僧(名僧)的法卷,因为他没放下,没名佛理,他还要名,你接他的发卷,你就要弘扬他的名声,就要传播他的法,这开悟了一代时教不能讲,还要传播外道的法,这样的发卷接了又有何益处。所以末法时期真修行人。他想道场也很难成就。正法时期和相法时期就不一样了,那个时期的人有智慧,他们建一个道场,请修行最好的大德来住世来讲经弘扬佛法,这是真正的伽蓝菩萨啊。
其实佛法没有反正,末法时期这个样子对真修行人还是有利的,就比如我来说吧,我能放下一切名闻利养不要,我持戒,我修善,乃至自己修好了以后又来劝他人修善,可我做的这么多,但很少有回报的,真修道者便宜没得赚,尽吃亏了,吃的亏多,我的成就才大啊,这是好事啊。修行人等你放下了看开了以后,你就知道了,别人说你、骂你,甚至打你,仰或是害你,这都是在消你业障啊,他不是你的敌人,是菩萨啊,他是来成就你的,你在被人欺负、毁辱的时候你就要这样去想,你的心里就平衡了。如何判断正法、像法与末法,这三者之间又如何定义呢?
先讲正法。
一、正法:「正法」者。正确也,正法就是正确的修行方法。又“法”者。又有“轨道“之意,“轨道”喻修行人修法必须要依正确的,对你根基的方法才行,要不偏不倚,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佛法就是法药,就比如病人医病,要因病与药,医生开的药方对症,病人服了这个医生的药病才能完全康复也。既使佛菩萨来了,他给我们重病之人开了药方,我们不相信佛菩萨开的药方的功效,也就自然不会吃这个大医王给我们所开的药剂,你的病又怎么能够医得好呢?
佛法修行的关键是“信”,修行者你首先要相信“三宝”,“三宝”是“佛宝、僧宝,还有法宝”,修行人务必要相信“三宝”,修行这“信”很重要,“信为道原功德母,长养众生诸善根”你不信佛,你不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你就不会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啊,你不信大善知识,你就不会去吃这大善知识给你开的对你根基的法药啊,那你的心病又如何医得好呢。所以学佛修行信心是最重要的,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众生诸善根。
我们修行学法就像火车在轨道上行驶一样,不能偏离道轨。修心之法。要依正确的轨道,也就是依对你根基的正确的修行方法来修行;用正确的方法与行为规范我们就是修行。
所谓正法就是修心之法,邪法就是心外求法,修行不能在心外贪求,佛在自心修,佛在心地里找
,佛在自性里悟,佛在自性里证。因而修行不能求名、求利,求生官,求发财,求考学,求平安等。有求修行是心外求法,佛说“心外求法是为外道”。
修道是修心,道在哪里,就在我们的心里,佛法是“修心”,佛法就是心地法门“。“心地法门”就是最好的修行方法最好。
佛法修心就是持戒做人,好好做一个人就是正法。心地法门就是学做好人,把我们的慈悲、平等、包容的心地开发出来。
修行放下是正法,学佛修行要放下名利、放下贪求,佛法是无所求,有所求非是正法。修行就是持戒做人、离欲断贪、去我相,离我执,除法相,破法执,修道人一切要舍,都要放下,金钱要舍,名利要舍,权利要舍,地位要舍,世间法都要舍弃,出世间法亦要舍尽也,学来的法也要舍,你最后修证悟道的法亦要舍,你最后才能证得菩萨的无余涅槃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也。
所以金刚经言“一切法不可得”。对佛菩萨来讲,有可得者亦非正法也。
正法时期的众生,修道者都能发出离心,发大菩提心,行菩萨道。都能发厌离娑婆的心,为了脱生死,脱离世间及六道轮回而修道的。发出离心就是厌离红尘,厌离世间的一切烦烦恼恼;我们要知道人都会有生、老、病、死,以及、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及五取蕴等诸苦。
修道之人首先要晓得人生多苦,世事无常,要发厌离娑婆的心。修行首先就要观苦、观空、观世间无常,世间的一切法都是无常坏灭的,我们学佛修行人就应该早日看破、放下,这个坏灭、无常、不能久住的世间。要发出离心,求解脱道。
世间多苦我们就要出离娑婆,佛法就是法界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啊。
修行要怎样离苦呢?
我们修道之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晓得,要知道人生苦恼的根源在哪里?人生苦恼的根源就是贪欲、贪爱啊。人有贪爱,就会有自私自利的心,所以众生都已自我为中心,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啥都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人有我就会有许多的烦烦恼恼;众生不但执着物欲而烦恼,还有思想见解,这思想见解就是知识、文华型的烦恼,学佛人还有我的法执的烦恼,人啥也不知道简简单单的多好啊,你不知道头脑简单,你就要比别人少了许许多多的烦恼啊。
要知道人的烦恼是怎么来的,就是众生因贪爱、贪求而生我法二执的执著,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恼。所以修行就要从破我法二执着手,这破我法二执首先就要从持戒做人入手,修行持戒是最重要的,持戒是修行的基础,出家人以及在家佛门弟子的修行都要把戒律持好,严持戒律就是正法啊。修行先要持好戒律,还要把人做好。
修行基础打好以后,就要在破我执、破法执上下功夫了,这破我执简单讲就是如何看破放下这个我,我们众生自私,凡事都以我为中心,这个不好,修行要学会大公无私,怎样才能够放下这个我呢?这最好的法门就是要观人生多苦,世间无常,诸法无我,世间上的一切都是坏灭之相不可久住。
这人生多苦,世间无常要怎么观呢?这是修无常观,要观苦,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很多的痛苦,前边说过人也八苦,修行人首先要了解苦,要修苦观,修苦观就是要修八苦观,先观察婴儿出生的苦,在观察老人、病人、死者等八苦。修苦观可参考:”
“这篇佛教资料来修观。观人生多苦就是让我们能够看破放下也。
修行还要观世间一切都是无常,要修无常观,修无常观我们修行人可以观「四念处」;古代正法时期的修行者都是观四念处修行的。修无常观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也是让我们如何看破和放下,让我们把这个我放下,破除我的执着。四念住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修四念处观,这里就不详细讲了,参考资料:“”。
下面讲:诸法无我”。也就是一切法都没有这个我存在的意思。前面的四念处“的观法无我”和这个“诸法无我”是一个意思。这里也就暂且不讲了。
这:“人生多苦,世间无常,诸法无我”。观好了你就能够看得破、放得下,修道人在看破放下以后,就放下金钱、名利地位了,这就已经开了悟了,到此境界就要发大菩提心行菩萨到了。就要难行能行,难舍能舍了,要修六度万行。
二、像法:
&像者。相貌、外像。像法时代的修行人大多在外像上用工夫。相法时期的众生,也发出离世间的心修行。发出离心,修菩提道。但相法时期的众生修行有别于正法时期的众生的根性了。相法时期佛子修成佛的少了,相法时期的祖师修到菩萨圆满的涅槃的人少了,佛教的教法也有别于正法时期的教育了,那个时期的众生都著相修行,比如持戒吧,专门从学戒上用功,学了戒法自己做不到,就会用学的这些戒律去看他人犯戒了,不如法了;这就是著了持戒的相了。正法时期的修行人一切都能放得下,而相法时期就有所不同了,修行放不下就要著相。佛法就是破众生相的。
这著相修行就是持戒执著持戒的相,行善、做人也要著修善、做人的相,布施供养执著布施供养的相,行持执著行持的相。修行不能够一切都放下,著相修行很难成就啊。佛教的相法时期的众生的根基还要比末法时期的大很多。
相法时期的众生修行著相的原因是什么?
相法时期的众生学的知识多,特别是在中国的唐朝时代,那时候的人学的知识特别多,关于修德做人的就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文化和佛教会教育。唐朝时期的儒家文化起源于大周,周文王创立儒教,后来经过长期发展,由盛到衰,一直到战国时期儒家有开始兴盛起来,儒家的思想发展多个教派,战国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中国战国时代的儒教发展到唐朝的时候,君主李世民特别尊崇信奉儒家思想,道家文化,还有佛教的教育。所以唐朝时期的三教文化都特别兴盛,那时候的佛教徒学的知识多,也学儒家的学问,修行人学的法多了,就执著法相了。所以相法时期修行成就的人就比正法时期要少多了。众生修行著相的原因就是把佛法当成知识学了,佛法本来是修来的,正法时期叫修道,看破放下方为道,那时候的佛教徒大多都能看破放下去修行。相法时期的修道一词就变成修行了,我们现在的时代已经是末法时期了,末法时期这修行的名词也改了,不叫修行了,现在人大多数都管修行叫学佛了。
三、末法:
末法时期成就的人几乎特别的少了,相比于相法时期的修行就更加著相了。
“末”就是枝末的意思。以一棵树为喻,正法如其根本;像法如其枝干;而末法者乃末梢也。末法时代的众生修行者,就已经不再发出离心与菩提心了,出家修行或在家学佛的,他修行的目的本来就不纯了,况且末法时期的修道者成就的人非常稀有,所谓末法就是法脉不济了。
就说高僧传法吧,本来佛教是法赖僧传的,末法时期成就的人少,这传法就不如法了;正法时期是佛和成就的菩萨传法,相法时期是菩萨、罗汉传法,末法时期就是罗汉、比丘传法。普通没有开悟的比丘是没有资格传法的,现在的高僧传法都不如法,修行没有开悟的人,他就找不好佛法的继承人,自己没有开悟,他又能晓得他人开没开悟呢?没开悟的人自己都没有修好,他又凭什么去度化他人呢,古代的成就的高僧传法,他会把他所证悟的一代时教传给修行最好的人,那是经过以心印心,也就是经过祖师印证你开了悟了,这祖师大德方才考虑把他的法脉传给你去弘扬,开悟了的人他修好了,他明了邪正之法,有了佛的正知正见了,他也就能够讲经说法普度众生了,所以古人修行成就的就多了。
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多从贪求、贪爱、执著上用功,贪求、贪爱什么?贪钱、贪名、贪利,末法时期的众生修行,他是为了自己获得好处,获得利益来修行,这是心外求法,佛法是心法,修行是修心,心外求法就已经偏离了正法的轨道也。如是修行者又如何能够出离得三界啊。修行人放不下名利欲望就要有求,为了享受现世的快乐而学佛法,修行不要享乐,要多吃苦,吃苦才是最好的修行也。
修行者为了好处修行,为了利益修行,他讲经也是为了发财,为了求利,所以有许多人他就讲感通,末法时期的人都求名、求利,讲感通就有市场。佛菩萨是不允许用感通来度人的,所以讲感通的人他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修行者。修行人有求,他就不会在持戒做人,改正自己不良习气上、如何消灭我见、我执我慢上用工夫。末法时期的修行者,他学的佛法多,修的道、行的道相对的少。所以末法时期的修行人法执非常严重。
修道之人为什么要着魔?因为你有所求,有所得所以你才会着魔也。我出家这么多年了,从修行到现在我还不遇到着魔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一不贪、二不求、三不争利,我的修行宗旨是把所有一切都放下修行,要过三关,即金钱关、名利关、男女关,一关一关的过,过一关就得一个道,所谓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修道人你能够一切都放下来修行,你就是正法。末法时期也有正法,你修的道与正法相应,你就是正法。
末法时期你修好了,成佛了。你就能够有能力把这个末法时期转变成相法,因缘和合的话正法也一样能够到来。古时的时侯用劫计算,一念就等于几百或几千大劫,你修道一念心就放下了。就悟道了,成佛了,这五六亿年一下子就到了。所以这正法相法与末法,也是与因人心的善恶的念头而转变的。据《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上说:”弥勒菩萨要在五十六亿年以后方才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示现成佛。
一钵师父原创
请分享更多相关文章:
【一钵法师】:什么是三皈?佛教弟子应如何受三皈?
要依止有正知正见的大善知识来修行。
法师简介:一钵大师:黑龙江人,俗名:赵文波,(1970.4——)法号:“释本钵”。世人尊称:“本钵大师”。亦叫:“一钵法师,一钵禅师,一钵师父”。又名:“本钵法师,本钵禅师”。世人尊称“一钵大师”。字号:憨愚。人称:“憨愚大师,憨愚禅师,憨愚法师”。又被世人尊称为:“如意和尚,楞严咒大王,妙法莲华经和尚,大般若和尚”。佛教三藏法师是也。中国苦行僧,当代难得的修行人。一钵大师修的是跟古人一样的头陀行,法师诵的佛经之多古今罕有。
我的更多文章:
( 11:18:18)( 11:10:49)( 11:03:56)( 07:09:40)( 07:40:33)( 21:28:47)( 08:46:12)( 07:11:55)( 15:42:34)( 14:03:30)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切法皆是佛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