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泉的儿女现状孙子少将

吴信泉将军二三事
日14:13&&&来源:
【字号 】&&&&&
E-mail推荐:
  1941年,新四军三师八旅党代会期间,黄克诚(前中)和吴信泉(右后)等合影。  “时刻注意政治影响”1930年6月,红三军团成立,18岁的吴信泉成为红五军的一员,投入第一次攻打长沙的战斗。他历任班长、团部参谋、特务连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特派员,到红军长征前已经担任了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负责保卫军团长彭德怀、军团政委杨尚昆等的安全,同时负责整肃军团内的政治不坚定分子。  长征开始时,作为红三军团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吴信泉负责红三军团的后卫重任。而红三军团作为红军征途上的右路先锋,在连续突破被国民党吹嘘为“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的四道封锁线后,部队人员减少较多。经过懒板凳整编、扎西改编,红三军团到达川黔滇边界时减员十分惊人,一人一枪都极其珍贵。这时,一部分伤病员以及原建制一个团队的200多人,却私自准备留下来在扎西地区打游击。得知情况后,吴信泉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执行纪律”,而是向这部分同志分析了军事形势和不宜留下打游击的各种原因,动员这部分同志坚决追上主力部队前进。为鼓动大家,他果断地动员这部分同志轻装,自己带头背十来支枪,负荷百余斤,与部队日夜兼程,经过5个日日夜夜的行军战斗,终于追上了红三军团的主力部队。对长征路上的这件事,彭德怀曾说:“信泉同志在政治保卫局干得好啊,时刻注意政治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革命保存了力量,这是十分可贵的。”  “小车不倒慢慢推”  1940年6月,吴信泉率部突破敌伪的包围圈,南下豫皖苏、东进皖东北,支援华中新四军,参加创造苏北抗日根据地。这时期,他先后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政委、第十旅政委、新四军苏北军区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淮海地委书记。其间,在他麾下的战士们都说:“吴司令员是个有思想的领导,他教导我们:‘小车不倒慢慢推!’坚持淮海抗日根据地就像推小车,不能急躁冒进,否则会倒台!结果,淮海抗日根据地就在不懈坚持中得到顺利发展。”  1944年4月,新四军苏北军区为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在江苏涟水西北发起高沟、杨口战役。高沟、杨口地区,为伪徐海绥靖军七十二旅盘踞,该部不断向抗日根据地“蚕食”、骚扰,并针对新四军习惯于在夜间发起攻击,多在夜间加强戒备。4月19日,刘震、吴信泉指挥第十旅部队包围高沟,几次夜袭没有成功。25日,吴信泉建议:采取出其不意之策,打破夜间攻击的惯例,突然于昼间发起攻击。他的想法与刘震不谋而合,结果一举攻克高沟,全歼伪军两个团和一个保安团。接着,又乘胜攻克杨口等日伪据点10余处,击溃日伪军6次增援。  日本投降后,新四军军部为歼灭拒绝向新四军投降的日伪军,决定以第三师主力从淮南回师苏北,攻击淮阴、淮安城,发起两淮战役。据此,黄克诚作出部署,先以第十旅会同苏北地方武装攻取淮阴,然后以第七、第八旅在地方武装配合下攻取淮安。日,刘震、吴信泉率十旅及淮海军分区新编第二团和师直属特务团,由高良涧、蒋坝一线出发,向淮阴开进;苏北地方武装5个团从东、北两面配合,向淮阴逼进。8月27至31日,吴信泉率部经过激烈战斗,全部肃清淮阴外围据点,并对淮阴城构成包围态势。十旅随即调整部署,赶筑高于城墙的多座火力点,开挖数条直通城墙底部的交通壕,迅速完成攻城准备。同时,向守城伪军发出通牒,逼令其投降。9月6日下午,第十旅等部在伪军拒降后对淮阴发起总攻击。在对城墙实施爆破成功、炸开东门城墙后,突击部队迅速攻入城内,猛扑伪军师部,经1个半小时激战,击毙伪军第二十八师师长,全歼伪军二十八师、淮阴保安团等部8600余人。&
(责任编辑:刘红艳、孙琳)
热点导航[新闻热词][社区互动]
&&&推荐新闻
&&&&|&|&&&|&|&&&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
1.2.3.4.5.6.7.8.9.10.
&&?频道精选
?基础|||会议|||文献|||事件|||专题|||图集|||视频|||原39军军长吴信泉------美军公认的中国最牛的军长
导读:39军的前身是徐海东大将指挥过的红25军,万里长征的开路先锋。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参加过平型关大战。解放战争时发展成为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49年全军整编时被列为第四野战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是1930年参军的老红军,曾是东野2纵6师师长。
  39军是第一批入朝的六个军之一。在第一次战役中,奉彭德怀的命令,吴信泉率39军赶往云山阻击韩1师的北进。11月1日,云山地区大雾弥漫,周围的森林又突然燃起了大火,浓烟烈焰飞腾,能见度变得很差。吴信泉原定于当晚7时半发动总攻,下午5
39军的前身是大将指挥过的红25军,长征的开路先锋。时改编为115师344旅687团,参加过平型关大战。时发展成为第2纵队,49年全军整编时被列为第39军。吴信泉是1930年参军的老红军,曾是东野2纵6师师长。39军是第一批入朝的六个军之一。在第一次战役中,奉彭德怀的命令,吴信泉率39军赶往云山阻击韩1师的北进。11月1日,云山地区大雾弥漫,周围的森林又突然燃起了大火,浓烟烈焰飞腾,能见度变得很差。吴信泉原定于当晚7时半发动总攻,下午5时许,前沿观察员发现云山守敌调动频繁。吴信泉判断韩军要逃跑,于是命令部队提前发动进攻。39军以116师的3个团担任主攻,凶猛地向云山扑去。
在漫山遍野的军号和哨子声中,中国军队迅速席卷了云山外围阵地,然后杀入城中。一交起手来,才发现当面之敌竟是美军。原来美骑1师第8团已于当日早晨和韩军换防接管了云山,因大雾的关系志愿军没有发现。骑1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在二战中表现很出色,是一支能打的部队。尽管如此,第一次和中国军队交手的美军一时无法适应那种凶猛的近战,手忙脚乱,很快就被冲垮了阵地。39军四面攻入了云山,将骑8团和韩1师留守的一个团打得四分五裂,满城都是攻杀和围歼。骑1师盖伊师长急命骑8团撤退,同时命令骑5团北上救援。其实不用命令骑8团也不行了,拼了命从云山东南侧冲了出来,一路连遭中国军队阻击,死伤累累,还丢掉了所有的坦克汽车和重武器。结果骑8团的第3营没有跑出来,被39军全歼。战后,这个营的番号被撤销。前往救援的骑5团在龙头洞被39军115师一个团阻住,反复冲击而不能过,连骑5团团长约翰逊也在战斗中阵亡,只好撤兵而去。云山之战39军首战告捷,共毙伤俘敌2000余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击毁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日后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将这个战例收入了《作战理论入门》一书,作为军官的基本教材。云山战后,39军又参加了第二次战役,从正面攻破了美25师的防线,一路南推。在上草洞地区,39军部队喊话迫降了一个美军黑人连,创造了朝鲜战争中的一个记录。12月6日,39军116师冲入平壤,收复了沦陷49天的朝鲜首都。在第二次战役中,39军歼敌1800余人,自己伤亡1700余人在第三次战役中,39军率先突破了被韩军称为"铜墙铁壁"的临津江防线,连续取得上釜谷里和回龙寺战斗的胜利。1月4日,39军116师再次率先冲入汉城,占领了李承晚的"总统府"。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攻入外国的首都
在第四次战役中,39军参加东线的横城反击战,其117师迅猛穿插,一举堵住了韩8师和美2师一个团的南逃道路。美韩军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拼死突围,而据守横城的美军也出动坦克和步兵向北接应。117师南敌北拒,打得十分出色。经过浴血苦战,不但顶住了敌军的攻势,还主动出击,利用夜暗将美韩军分割成数段,打起了歼灭战。在整个战役中,39军117师共毙伤俘敌3300余人,其中俘虏美军800余人,创造了一次俘虏美军最多的记录。打完横城后,39军115师的2个团和116师一部又参加了围攻砥平里的战斗。这是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志愿军6个团苦战3天不下,伤亡惨重。最后只好在漫天大雪中撤出战场,留下了遍地的英雄血。五次战役时,39军转归9兵团指挥,作为预备队没有参战运动战阶段结束后,39军在中部战线担任了一段守备任务,后又回撤成为西海岸守备部队。1952年末,39军班师回国。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39军共牺牲7298人,负伤10254人,付出了巨大代价。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信泉将军的后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