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社会两个江汉平原的农耕文明明的代表

关于农耕文化和移风易俗&&&&&&&&&&
发布者:&|&
浏览(441) 评论
&|&发布时间: 23:38:25&最后更新时间: 23:38:25
本作品所属分类:
文章类型:独家
&关于农耕文化和移风易俗。
&&& 什么叫“农耕文化”?这可能的很多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农耕文化好不好?农耕文化老不老?二十一世纪崭新的时代,该怎样对待我们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呢?
从字面上看,“农耕文化”,当然是一定和农业劳动相关联的文化。我们国家是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祖辈辈历来都是依靠土地,靠农业生产来生存生活的。没有农业,没有饭吃,没办法活命,自然就不可能奢谈什么其他了。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不依靠农业生产也能生活的民族呢?当然有,比如游牧民族。在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地面上,古语说“天苍苍野茫茫”的地方,是游牧民族的家园。游牧民族,靠放牧为生,牲畜,是他们主要的衣食来源,他们的文化,就属于“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并列的两大文化体系,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畜牧区域内有时候也有少量的种植,但那是出于对畜牧生活的辅助;就像农耕地区有的局部也有渔业或者畜牧业一样,也是从属于农耕业的一种补充。
当今理论界、知识界、文化界里,研究“农耕文化”的专家、学者、教授不少,大家给出的定义,或对定义的解释、对定义的描述,有详有略,但无论详略,本质上都没什么太大的根本性的不同。大家只是看问题的角度、阐述问题的方法、语言文字的修炼程度等等,有所不同而已。对于这个概念,不妨引用一下百度上的定义:“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自娱自乐为中心,集合了儒家文化和其他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 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是公元后年,假如把我们民族的先祖,开始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从古代母系氏族社会转型为父系氏族社会算起,大约已经年了。假如黄帝组建了华夏民族,至今有余。如果大禹的儿子起建立了第一个朝代,从2070年起至今,总共仍约四千多年。这几个数字,可以说明我们民族的历史相当久远了。
&&&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先祖长期地依靠着自然条件,以家族血缘为纽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广袤的中原大地组成了大大小小自然村落,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小环境里。年年代代,代代年年,自然条件的不同逐渐使一个地方的人群在吃喝穿戴、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等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这就是风俗。风俗习惯的状态因地域不同而产生差异,就像民谚所说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有的地方叫“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最简单的例子,拿盖房来说,北方盖房,就地取材,是土坯房;山区里盛产石材,盖的是石板房;南方少数民族盛产竹子,盖的是竹楼……。传统的土坯房当然质量很差,经不起常年的风吹雨打,后来改进了,使用了砖瓦,但是砖瓦仍旧是从自然泥土中转化而来。从土坯到砖瓦,都很环保,很绿色,来源于大自然,回归于大自然。土坯砖的使用,不仅用在盖房上,传统的土炕也是用土坯搭成的,躺上去冬暖夏凉,全身舒展。比起软软的席梦思来,土炕更适合老年人和儿童。因为儿童正在长身体,需要舒展的体姿,老年人起来躺下不方便,需要借劲支撑。青年和中年人自然也需要睡着宽敞。还有,因为土炕是一块土坯一块土坯码起来的,坯和坯之间有缝隙,所以烧炕导致的发热,是渐进型的,不会爆冷暴热。土炕一旦不用了,需要拆掉,烧黑了的土坯就是很好的天然肥料。所以说,从住房到睡炕,不产生多余的垃圾。这种生活方式,很有文化内涵。
就因为房子里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设施是土炕,所以这样的生活条件就决定了土炕起居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习俗特点。最简单地说,因为炕面比地面宽敞(地面上有家具陈设),炕上摆桌吃饭的时候,谁该坐在哪,那是有规矩的。一家之主,老爷子,自然要坐在上首。临着炕桌的长边。婆婆和儿子自然要坐在两边,儿媳妇是不能上炕的,要半个身子侧坐在炕边,俗称“胯炕沿”,为的是侍候大家,给大家盛饭端汤,是最没有地位的位置。假如家里有两个儿媳妇,那就两个儿媳妇一左一右同时胯炕沿。总之,儿媳妇是不能上炕的。假如家里来了客人,那要看是什么客人,对女客,一定是要让到炕里去坐的;男客不上炕,可以坐在八仙桌边,抽烟、喝茶。
有人或许会问,了解农村那些土得掉渣的习俗,有什么用?谁还愿意回到以往的时代去过穷日子?
穷日子、富日子之间其实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的思想习惯也不可能因为经济生活的转变而泯灭历史轨迹。下面的例子,是想说明风俗习惯跟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我国北方农村,一般都把结婚和祝寿这样的事叫做红事,把老年人的去世叫做白事。村里要办红白喜事的话,首先要雇人在院子里要扎大棚,摆案子,搭灶台,请来做饭的,记账的,张罗人儿(迎宾、主持者)伺候着。
假如是办红事,正日子之前,已经有人来送礼了。头一等的贺礼,是送喜帐子,就是绫罗绸缎之类,接受了礼物之后,账房先生主要管记账,主家即刻把帐子挂出来向大家展示,这样双方都有面子。这个习俗,在公私合营之后,也就是1956年前后基本上就不施行了。第二类的是送点心匣子,点心品类和价值,因人而异,也要摆在明处。有的人家收到的点心匣子多,婚礼之后需要好多功夫消化点心,甚至吃到点心干硬。第三类的是送礼钱,一般都是在正日子当天吃饭前送红包,账房先生一一记账。最后一种送礼是跟主家关系较远,但也想有点表示的人家,几家联合起来送一份礼,叫“随份子”,一般不请入席。
当新郎官陪着新娘子的花轿进入村口,一路上吹吹打打,来到自家门前的时候,要及时放鞭炮,搀新娘下轿后,直接走到堂屋,在父母面前,进行结拜之礼。拜了天地拜了父母之后,夫妻对拜,然后新郎把新娘送入洞房后,再出来陪亲戚里道的继续喝酒……
对比当代青年通常的婚礼盛况,应该说传统的农家院的婚礼流程并不过时。为了说明传统的风俗习惯仍旧影响着今日人生,我特别从上述流程中选择了两个细节,专向谈谈风俗习惯对今日的影响。
&&& 例如放鞭炮。我们民族似乎对放鞭炮情有独钟。过春节的时候放,买卖开张也放,家里娶媳妇也放,金榜题名时也放,总之,特别大的喜庆之日,传统上总少不了鞭炮来添热闹。这是为什么呢?最早的放鞭炮是用来驱神赶鬼的。那时候的老百姓很迷信,不愿意在喜庆的日子里,溜进来几个小鬼儿,带来了阴气,坏了喜气,用鞭炮声把他们吓走,自家会得到安宁。后来一代代地繁衍下来,人们逐渐忘记了放鞭炮的目的,机械地以为这是喜庆日子必不可少的程序,听响,热闹,放鞭炮的习俗就这么沿袭下来了。用鞭炮的声响驱神赶鬼,讨个吉利。避凶趋吉,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迷信盛行的古代,对这种天然的心理状态,不但不能非议,还要承认这种说道的合理性,避凶趋吉,是我们要挖掘的文化内涵。但到了现在的二十一世纪,大家都不迷信了,用不着驱神赶鬼了,假如说真需要驱散心中阴霾,那么心灵和意识方面的纠结,恐怕还得靠文化的自省力量来解决。
&&& 再说,城市小区,住户密集,空间小小,在这样的环境里放鞭炮,极大的声音往往产生复杂的回声和震动,加倍地提高分贝指数,超过听觉的适应能力,给患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或听觉稚嫩的婴儿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所以在节日放鞭炮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首先号召在春节里移风易俗,“用文明之心,做文明之事”,给社会带个好头。
&&&& 再举一例。就是“随份子”。
&&& “随份子”,在当代的意义,就是朋友结婚,有人张罗送点贺礼,大家纷纷响应,最先的人给了多少钱,后边紧随的人也给多少钱,大家一人一份心意,最后集中起来凑成一份不贺礼的意思。在大家经济状况都不太好的年代,朋友结婚,或者朋友的双亲去世,都需要点钱;而大家的手头又都不富裕,“随份子”的做法,既能表达贺喜之意,又能给朋友以实际的帮助,还不至于给各家增加多大的经济负担,是个挺好的办法。但是后来这个很智慧的民俗,几经演变,竟逐渐变成一种考验人际关系的试金石了。目前单位里有人结婚,大家都送礼,舆论已经营造出一种气氛,迫使你不得不随。我听说有的白领是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薪金不多,有时候一个月要随三个份子,苦不堪言。于是到了他结婚的时候,就憋着劲要把以前送出去的钱统统拿回来,这样的随份子,还有什么文化含量可言。
有人以为大家都在一个单位工作,犯不上为这样的小事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是保证良好人际关系的固有法则。其实,就拿这个违心的“随份子”来说,恰恰是很鲜活地表现了农耕文化在我们头脑里的负面影响——爱面子;缺乏安全感的从众意识;群体生活的排他性等等。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积极地一面,也有它局限的一面。我们的农耕文化发源于固守一方水土的农业劳动,天生具有视野比较狭小的局限性,并且由于一家一户的劳动,难以对抗天灾人祸的侵袭,心理上始终缺乏安全感,因此必须依靠大家互助彼此支撑来度过艰难,在这个过程中,一种从众的态度,就显得十分重要;也只有从众的态度,才能促使彼此松散的关系,形成某种一致,而产生力量,久而久之,它逐渐稳定成我们的民族心理,一事当前,观点上从众者多,敢于特立独行者少。联想到现在,在小小的随份子的事情上,还有很多人不敢遵循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跟在别人后头无奈地亦步亦趋,想想这样的精神状态,怎么能产生优秀的创新思维呢?
作为一个当代的年轻人,要能学会看明白事物的本质,懂它,就能正确地对待它。随份子这种事,也有身份处境的考虑,也有礼尚往来的后续,弄不好,不但不能搞好群众关系,反而会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人应该靠什么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人应该凭能力,凭对人的理解和宽容,凭不图不贪不占,得到尊重。个人弄懂了这个,才能理智地处理好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我是主张了解农耕文化的,确信移风易俗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社会上立志从事公益事业的很多,当然最大幅度的最深刻的移风易俗还是要靠国家的政府行为来推动。比如最早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就是赵武灵王主张学习匈奴人利于马上作战的轻捷服装,增强自己的战斗力,当时虽然这个主张是赵武灵王提出的,但是战胜当时的习俗意识也胜得十分艰难。还有戊戌变法的时候,引进了西方的竞技体育,比如,游泳,震动了全社会,以为是西方的洪水猛兽来了。民间对游泳的排斥一直持续到新中国建立。我清楚地记得年?年?什刹海的游泳池正式开放的第一天,我们院里的吴大爷特意起个大早去看个究竟,一眼看见男女同池,都是赤身露体,竟臊得满脸通红,一路上捂着脸,进了院门,还不肯拿下那双手,那种仿佛自己做了丑事被人揭穿羞得恨不得钻入地缝的状态,多少年我都难以忘怀,足见移风易俗多么艰难。辛亥革命的一夫一妻制,更是个划时代意义的移风易俗,可惜并没有真正贯彻下来。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刀阔斧地禁毒、禁赌、禁嫖,施行新婚姻法,贯彻最真实的一夫一妻制,取缔妓院。这种雄心万里的移风易俗,这种颠倒乾坤的移风易俗,曾深深地让全世界震惊和叹服。这都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执政党和有一个强大的政府的缘故。现在,我们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使命,它必将是又一次震动世界的移风易俗。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必填)&&&&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发表(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农耕文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