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衔接现状及对策创业企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2003年,我国GDP的56%、社会销售额的59%、税收的46%、出口额的62%和就业的75%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或提供的。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却是极不相称的。(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一是获得信贷支持少;据统计,我国300万户私营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仅占10%左右。2003年全国乡镇、个体私营、“三资”企业的短期贷款占银行全部短期贷款的比重仅为14.4%。据调查,2001年浙江省民间投资中银行贷款仅为20.1%。二是直接融资渠道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发行的准人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据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8月的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三是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融资,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成因一是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网点,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同时,政府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贷款的激励机制有待创新,银行自身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我国已经设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和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但每年只安排10多亿元,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从年5月,针对个人创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全国也只发放18亿元,相对于中小企业的巨大资金需求,只能是杯水车薪。文章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二是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的需求不适应。据调查,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2.3%,二者合计总拒贷率高达56.1%。但目前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业发展还难以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提升信用能力的需要: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通常仅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受所有制歧视,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而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共担机制。由于担保的风险分散与损失分担及补偿制度尚未形成,使得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另外,与信用担保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据有关数据表明,2003年前两季度股市融资仅占1.6%,前三季度股市融资占 2.2%。在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极不协调的前提下,证券市场还是以主板为主向大型企业倾斜。加之低门槛的创业板迟迟不开,地方性股权交易市场被纷纷取缔,非正规融资缺乏法律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加剧。四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的积极性。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加之关联交易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低,资信度不高。中小企业借款的特点是“少、急、频”,银行常常因中小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贷款的交易和监控成本高且风险大而不愿放款。2003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平均不良率为32.1l%,比商业银行贷款的平均不良率高出15.7个百分点,贷款质量较差也影响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所采取的措施为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1998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成立了中小企业信贷部,并两次调整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实行浮动利率,以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各类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具体措施。比如,中央银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发行金融债券等形式对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予以支持;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可以发放信用贷款,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等。上述激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国家开发银行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积极依托城市商业银行网络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转贷款业务,并对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试行再担保。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努力实现金融理念、金融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广东发展银行决定三年内向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放贷1000亿元,并为此精心打造了“民营100”专项金融服务方案。针对企业在“创业”、“成长”、“发展”三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专门设计了八大套餐,以有效解决企业贷款难问题。据调查,目前城市商业银行80%以上的客户是中小企业,70%以上的信贷资金投向各类中小企业。(二)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建立科技创新基金,通过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从1999年到2003年,国家共投入33亿财政资金,支持了全国4946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项目,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二是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目前,我国已经建立200多家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产权交易市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产权交易市场已具相当规模。2003年上海产权交易所的交易额已突破3000亿元,为各类中小企业资产重组、产权多元提供了交易平台。三是充分发挥典当、融资租赁等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工具作用。到2003年底,我国典当行已发展到1000多家,资本金60多亿元,为中小企业通过典当融资带来便利;融资租赁规模也不断扩大,2003年仅浙江一省的融资租赁业务就超过700亿元。四是开通直接融资渠道。今年5月,深圳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为优强中小企业迅速壮大提供了直接融资来源。据统计,目前已有34户完成了公开发行,总规模为8.34亿股,发行总融资额 82.21亿元,平均发行规模2452万股,平均融资金额2.42亿元,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平均为83%。一批符合条件的成长性中小企业将获得上市融资机会。
最近更新:看完本文,记得打分哦:很好下载Doc格式文档马上分享给朋友:?知道苹果代表什么吗实用文章,深受网友追捧比较有用,值得网友借鉴没有价值,写作仍需努力相关投资创业:
48小时热门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浅谈我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教程详解.doc1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浅谈我们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金鑫印刷厂为例
2011级金融学银行管理(2)班 罗春尧
经济体制深入的改革,中小型企业发展引发了我国更多的人的关注与讨论,而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在正面临瓶颈,其中融资是影响中小型企业发展步骤中最重要的因素。
本文首先对中小企业作了界定,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接着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表现形式作了阐述,同时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作了详细的分析,并以金鑫印刷厂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最后提出了三个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途径与建议:通过分析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采用对应的策略。最后本文认为,为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不能再走原来“等、靠、要”的老路子,应该主动出击,按照市场规律,实现经营思想的转变,进行战略的调整,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原因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reform , development of SMEs in China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discussion and concern , on the one hand ,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has become a strong driving force continue to suppor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 social stability and even become our i h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MEs are suffer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difficulties, especially the financing problem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bondage .
Firstly, SMEs were defined ,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Then this paper, the statu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orms of SME financing elaborated , while the reasons for the financing of SMEs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zed in detail , and in Beijing Fussen Sunshi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_马凤岭创业孵化_新浪博客
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本文刊发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战略研究报告》2005年4月25日第4期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市科委近期组织的全市首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查结果做了深入分析,发现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38%,是全市大中型企业R&D投入水平(0.52%)的8.4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将天津打造为“科技型企业家社会”的目标以及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由科技人员领办或创办,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制造、技术研发、转让、服务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活动,职工人数2000人以下,销售额不足3亿元或资产总额低于4亿元的企业。近年来,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提升区域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世界各国都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实施了促其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伴随着星火、火炬等计划的实施,逐步发展壮大,并已广泛地分布于各行业、各区域中,据初步统计,2004年约占我市中小企业的3%左右。​
我们依据市科委近期组织的全市首次“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主要贡献,分析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建议。该调查回收有效样本964份,约占全市中小企业的1%、科技型中小企业的1/3。
一、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
调查显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已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仅近两年内成立的即占24.4%,近三年半内成立的占40.8%,总体上已表现出成长潜力大、自主创新能力强、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等特点。
(一)主要特点
1.&区域分布广泛,部分政策区域中汇集程度高。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市内六区、新四区和市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约占样本的81.3%。园区和开发区是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度最高的政策区。南开区作为园区的政策区,成为本市自然区域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最多的地区,占市内六区的58.6%;红桥区、和平区企业数量也较多,河西区与河北区次之,最少的是河东区。此外,西青、津南、北辰和东丽也是比较密集的区域,占了总数的31%。滨海区的分布不均衡,大港最多,其次是塘沽,而汉沽最少。其它区县中数量偏少。
2.&产业门类齐全,机电设备领域占优。调研显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多数门类,其中90%从事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机电设备与仪器仪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环保与新能源等五个行业,占总数的78.3%。机电设备行业企业数量最多,占样本量的26.6%;电子信息领域位居第二,已超过传统的石油化工行业,占样本量的18.2%。重化工特色明显,在六大支柱产业中的位置突出。我市在石油化工领域拥有深厚的基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石油化工和医药化工方面也拥有较强的实力,占了总数的17.2%,成为我市非常明显的特色。大港区30多家企业的主营业务与石油、天然气开采等石化行业相关,并进行了多项有关石油开采技术的研发,如开采贫油、稠油的技术等,是我市最具特色的行业。
3.&传统优势技术领域实力雄厚,新兴技术领域发展迅猛。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分类,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依旧处于领跑地位,占样本的31.5%;新材料领域保持第二,占20.3%;电子信息领域近年来虽然迅猛发展但仍居第三,占18.4%;生物和医药领域占10.8%;资源与环境领域占2.6%;新能源和节能领域占2.3%;农业技术领域占1.9%。
4.&我市科技中小型企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企业的资产、负债、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都呈较好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逐年递增,成长速度较快,大多数企业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样本企业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94亿元、净利润17.9亿元、税金11.4亿元,比2001年增长了2.31倍、2.53倍和1.7倍;2004年企业总资产增长率为23.2%;资产负债率则呈下降趋势,2004年比2003年下降了2.7%。
5.&创新意识和创新资源的投入远远高于一般企业。样本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平均为4.38%,是全市大中型企业平均R&D投入水平(0.52%)的8.4倍,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R&D投入非常重视,创新意识强,整体研发投入力度较大。2004年度共有48.6%的企业有在研新产品,平均“千人创新数量”指标为42.9,23.5%的企业拥有专利。62%的企业与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的合作比较密切,普遍采取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创新战略。这些企业常常采取不止一种方式与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机构合作,包括“合作开发”、“委托开发”和“共同承担国家或地方计划项目”等。
6.&企业的人员素质普遍较高。作为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较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2003年样本企业拥有技术人员1.8万人,其中全职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7.1%;管理人员1.04万人,其中全职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1%。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比例约为5:3。员工以中青年为主,约五成的员工年龄在40岁以下,其中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39岁,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平均年龄为43岁。高中、中职、中专学历者占33.2%,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者占37.6%。拥有专业技术职称或各种从业资格的人员为2.1万人,占员工总数的26.6%。
7.&所有制类型齐全、形式多样,民营企业成长迅速。占样本总数11.7%的企业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76.8%的企业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而近5年新创办的526家企业中,83.1%是带有民营或私营成分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纯粹的私营企业。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大专院校创办和参与创办了众多科技企业,一大批科研院所转制为企业,许多留学人员归国来津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形成热潮,成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新军。
(二)发展趋势
几年来,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与我市的支柱产业发展协调,优势特色明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销售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都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成长速度较快,大多数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特别突出的是,这些企业仅占全市中小企业的1%,2004年实现的工业生产总值已达264.6亿元,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4.6%。同时,样本中59.3%、约占我市中小企业总数的0.6%的企业属于我市的六大支柱产业,2004年其年产值已超过全市六大支柱产业总产值的5%,成为我市六大支柱产业中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在未得到国家大规模投入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发展,其年增幅已达25%以上,并呈持续强势上升的势头。
2.&涌现出一批超常规成长的企业,有望成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新的骨干。我市科技型企业年成长速度超过50%的企业约占样本的1/3,如电子信息业中的天津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业中的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原料药业中的天津中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疗器械业中的天津迈达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高档染料业中的天津理工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石油采收业中的天津市华孚油田化学有限公司;水产养殖业中的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快速成长型企业都已成为行业内其他中小企业的榜样。
3.&技术创新能力快速上升,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显现。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政府的各项科技计划项目数量呈上升趋势,已在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医药原料药和医疗器械、高档染料、石油采收、高效农副产品培育和养殖等产业形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培育出了一批懂科技、善管理、高学历、年轻化的企业家队伍,形成了一批突出的技术创新成果,成为我市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我市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上,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已建立的1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以企业形式注册,并以聚集、转化和推广行业先进技术为使命,也进一步奠定了我市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新格局。
4.&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引领社会整体进步。我市创业活动活跃,并紧密跟踪科技发展的动态,瞄准新的市场需求,不断转化新成果、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进而催生新的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主要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先介入,从而促成了新兴产业的形成。如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了我市的新能源产业,天津市宝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带动了我市的环保产业。
5.&重视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调查显示,79.3%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选择了自主创新的战略,包括与高校或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科技成果或与之共同承担国家计划或地方项目,62%的企业分别与大专院校或国内外企业有合作关系。21.9%的企业承担过国家部委或我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计划项目总计1110项。科技型中小企业与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作为政策制定和创业资助者的政府以及作为技术创新受益者的消费者已结成了较为紧密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自主创新活动,形成了促进全社会技术进步、知识转移、体制创新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等巨大的社会影响,对社会整体发展产生了正向连锁效应。
6.&培养了一支科技型企业家队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接受过大学教育,14.9%的企业家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具有很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来自行业内的大公司、大型国有企业或大专院校,具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知识,能够识别和把握市场机会,给企业的创业和快速成长带来了宝贵的知识资产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具有管理经验和文化移植现象企业的创业成长绩效更高,说明机会推动的科技创业者及其管理团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更加强烈的企业家精神,从而带动了整体产业中的技术转移和文化建设。
7.&对扩大社会就业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活跃的科技创业活动带动了就业增长,2003年这些企业新增就业13994人,比上年增长20.4%;2004年新增就业10879人,比上年增长12%。2004年每家企业平均93人,人数最多的企业员工总数为1800人,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3%,比天津市整体就业增长速度快7倍,占全市新增就业总数的7.7%,说明中小企业是整个社会就业增长的“发动机”,其中高科技含量、创造高价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发动机的引擎。
二、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机遇和挑战
(一)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环境不断改善
市委八届三次会议确定了“三步走”战略,“五大举措”中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列入我市的核心工作。我市各级政府加强了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2004年10月成立了天津市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委员会,同期出台了《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从新世纪开始,市科委即在市科技发展计划的安排上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目前在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了70%以上的项目。全市新增的1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有11个由中小企业承担,同时,利用技改贴息、贷款担保等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安排技改项目224个,总投资144.3亿元,使318家中小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实现了技术进步。协助企业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15个,获得国家拨款7164万元。从2005年至2010年,市政府将投入11亿元的专项创新资金,使我市在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上拥有了关键性的操作平台。通过实施“313”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工程,集中支持3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点扶持100家左右骨干企业加速发展,筛选30家左右企业予以倾斜型支持,将使一批有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并使一部分企业尽快达到在中小企业创业板块上市的条件。
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不断改善,初步建立起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了更好的科技创业环境。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已有36家,注册资本16.8亿元,已累计为1449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42亿元。小额贷款在支持个体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科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专业化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科技园、行业协会等在内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已见成效。2005年2月,市政府批转了市科委《关于促进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对科技创业企业的支持进一步增强。2004年我市在《中国城市科技创业环境100强》中排位第8,反映出我市已成为国内创业环境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二)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速度加快,必将孵化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滨海新区建设的提速和上升到国家重点建设内容,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度,科技中长期规划和“十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国际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跨国集团在华建立生产基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活跃成长提供了更大空间。
(三)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新兴产业领域喜中存忧,高端产业发展较慢。电子信息领域近年发展迅猛,但整体数量和实力不足,低端业务多,且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真正有实力、有影响的软件企业尚属凤毛麟角。生物芯片、纳米技术、新能源、电动车、海洋科技等高端技术领域,受技术发展及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近期尚难有实质性突破。此外,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是我市今后重点发展的领域,但普遍存在高污染、高能耗的问题。值得重视的是,跨国公司对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高端产业发展上的带动作用并不显见。
2.&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持续创新能力的支持尚显不足。目前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有78.1%未承担过各类科技发展计划项目,38%的企业未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74.8%的企业没有发明专利,有超过50%的企业不了解政府的科技资助计划。一方面,本市科技创新计划经费较少,且只是在近年才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另一方面,科技计划往往门槛过高,申报要求严格、复杂,企业申报较困难,造成政府科技计划的政策导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造成半数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创新实力不强,更难以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3.&企业股权融资能力较差。75.7%的企业从未编制过用于股权融资的商业计划书,但仅有39.7%的企业希望获得撰写商业计划书培训。股份有限公司仅有21家,占样本的2.2%,能够上市融资的企业资源极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也影响上市的进程。虽然近35%的企业有5年内上市融资的愿望,但多数企业对股份有限公司至少改制三年后才能上市融资的概念不清楚,64.7%的企业在未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情况下就希望未来2-3年上市,也仅有36.6%的企业希望获得上市辅导。
4.&引导和鼓励科技型企业创业的政策不足。我市已经制定的相关政策主要侧重于企业投资过程后期的扶持与规范,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部分开发费用摊入成本、加速折旧、税收减免政策等。在投资过程前期的引导、挖掘和创造机会吸引企业家资源,并帮助投资者把握机会等方面的政策尚显不足。
5.&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布局分散。一是区域布局不平衡,经济发达区县能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较大支持,因而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密集区,而少数区县由于自身经济基础差、税源少,不但科技投入少,而且存在不愿意兑现或执行科技优惠政策的现象,出现了弱者恒弱的现象;二是各地区相对差异不足,未能立足自身基础和特色搭建优势产业链条,科技园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度不够、抚育能力不强,尚未形成特色和优势产业集聚的良性环境。
6.&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尽管我市在社会科技服务平台的建设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政府支持缺位、机制不完善、服务链条不健全、个别重要环节有缺失的问题还很严重。调研中有34%的企业表示需要科技中介部门的服务,近90%的企业表示仅仅依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政府计划资金支持,也无法与金融部门对接。
三、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全社会的巨大贡献,建议我市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作为中小企业中高成长企业群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首先,明确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指导思想。以建设我国技术创新城市和北方科技经济产业中心为宗旨,以强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为基础,整合区域内的科技资源,促进高成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化、产业化、节约型、生态型发展。以“科技创业在天津”为旗帜,吸引和支持本市及周边地区的科技型企业家到天津创业,发展符合我市总体产业目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将天津打造为“科技型企业家社会”。为此,建议开展全市“创业城市”大讨论,使科技创业思想深入人心。
第二,转变观念,落实行动。切实贯彻国家和我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规,摒弃传统观念中片面追求大规模、“抓大放小”的意识,树立大、中、小型企业均衡发展的思想,重视中小企业在导入和繁荣新兴产业中的特殊作用,发挥其在弘扬和促进科技创业精神、企业家文化,提高社会品位和促进知识型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符合WTO规则的政府手段,以积极干预的姿态在“市场失灵”阶段发挥政府的支持和调控作用。建议改造涉及中小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体系,变“严管”为“松绑”,变“管理”为服务,自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第三,建立健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政策扶持体系。力争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一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财税支持力度,增列中小企业培训补贴、创业资助、政府采购等必要的财政预算支持;二是统筹协调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政策;三是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和投入效率;四是实施鼓励创新的人才政策;五是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建议我市成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以非盈利或低盈利为主;建议探讨鼓励“天使投资”的政策措施,关注处于“死亡之谷”的早期初创型企业;建议在我市初步建立债权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试行股权融资担保。
第四,抓住滨海新区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建设和谐的创业环境和科技创业氛围。建议加强区域合作,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开发区和园区为重点,提供基础设施、必要优惠政策,结合产业布局调整,拿出比吸引外资工作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强力吸引周边特别是北京的技术、资金和人才到天津创业,形成以集群化、生态化为特色,服务体系健全为依托的局面,摆脱单纯依靠优惠政策吸引企业的发展模式。
第五,强力支持我市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议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列入我市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及全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重点支持具有民族知识产权、内生型的信息通讯、生物技术及具有特色的石化等领域企业的发展,将六大支柱产业的节能与绿色工艺的开发作为“十一五”重点支持的对象,支持从事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海洋化工等高技术、高污染行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科技和环境同步发展的良性格局。
第六,加大投入,建设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引导和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我市的科技计划应进一步向企业倾斜,以提高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其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业群体。应与国家创新基金及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紧密衔接;吸引金融、担保、科技中介机构共同开展直接融资服务,与科技部、国家开发银行的“整体打包计划”衔接,建立我市的统借统还平台。
第七,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支持一批专业型的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行业技术中心以及行业协会。通过官助民营的方式,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提高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在增加公共技术平台投入的同时,应连通区域、行业和社会各类服务机构,形成中小企业服务的互动网络,并建立起在政府、企业和服务提供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
第八,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加强规范化经营管理,推进股份制改造。
要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标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建立起完善的外部形象和全面的社会信誉。面对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股份有限公司数量偏少的不利局面,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做大做强之路,辅以政策扶植措施和必需的实务操作培训,大力推进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
第九,重视培养科技型企业家,加强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建议开展企业家培育、中小企业管理培训活动,开展企业家与企业家、企业家与政府、企业家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各级政府应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并提供科技型企业及企业家专项研究计划的研究资助。
(作者:马凤岭,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赵志强,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杨晓非,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马凤岭创业孵化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2,650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小创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