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义县天气预报寺庙骗人,收钱财,骗色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7.2.7.辽宁&锦州
辽宁&锦州是辽宁省省辖市,是辽宁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辽宁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辽宁沿海第二大城市、辽宁省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已被纳入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辽西地区第一大城市,综合实力稳居辽西地区首位,拥有8所高校、24所中专、22家科研院所和15万科技人员,教育和科研实力居辽宁省第3位。锦州拥有国家级锦州开发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锦州)示范基地(东北地区首家、全国第七家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是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锐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
辽宁&锦州市 - 旅游
锦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森林保护区1处。境内拥有“潮涨隐、潮落现”天下一绝的笔架山天桥、中国皇帝登临次数最多的医巫闾山、开凿于1500多年前的万佛堂石窟,以及辽沈战役纪念馆、青岩寺、奉国寺、北普陀山等一批知名的自然、人文景观。
笔架山风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有“天下一绝”之称。总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4.7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28平方公里。笔架山上的三清阁,有中国海上唯一的盘古造像,同时集儒、道、释三教派于一阁之内,实属罕见。从海岸到笔架山岛有一条长1620米,高出海滩的砂石路,人曰“天桥”,天桥平坦径直,把海岸和山岛连在一起,像一条蛟龙随着潮涨潮落而时隐时现,神奇绝妙,堪称“天下一绝”。
义县奉国寺(俗称大佛寺)是辽代皇家寺院、佛祖道场,有“辽西佛国”之称,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县城内,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是辽朝自称释迦牟尼转世的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故里所建的皇家寺院。奉国寺遗存有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宝殿,世界最古老最大最精美的彩塑佛像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提名,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供奉着七尊巨佛,面目相同,手势各异,释迦牟尼行列第七,国内唯一。
医巫闾山被誉为“东北三大名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满语意为翠绿的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自隋开始,此山便成为“五大镇山”的“北镇”,从而声名鹊起。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故其声名日隆,一跃而为东北名山之首。它以悠久、博深的历史文化和秀丽、奇特的自然风光而享誉国内外,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
闾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居于北镇、义县交界处的医巫闾山中心部位。闾山森林公园方圆百里,面积1482公顷,分为大朝阳、大石湖、老爷岭和宝林楼四大景区,拥有120多个景点。&
青岩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中唐,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它文化底蕴深厚,佛教氛围浓重,为渤海国僧人释·贞素所建,原称千秋万古寺,明代易名青岩寺。寺中尤为上院“歪脖老母”名闻天下。“歪脖老母”是“世界唯一,中国仅有”的一尊佛像,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一。&
北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当时称医巫闾山神祠,于金代、元、明、清历次重修和扩建。北镇庙是北方镇山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周礼·职方氏》云:东北曰幽州,其山镇为医巫闾。故医巫闾山为中国北方之镇山。历代王朝不断尊崇、加封,医巫闾山隋代时期被封为“广宁公”,辽、金封为“广宁王”,元代加封“贞德广宁王”,明初改封“北镇医巫闾山之神”。&
辽代帝王陵墓群位于辽宁锦州北镇城北10公里的医巫闾山最高峰──望海峰脚下的龙岗子村,占地16平方公里,为辽代帝王、王侯的陵墓群。该墓群由显陵和乾陵为主陵,另有13座附衬陵墓,是一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群。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由叶剑英题写馆名。新馆坐落在锦州火车站东侧铁路桥的北面云飞街。辽沈战役纪念馆馆区占地18万平方米,贯穿南北的中轴线,将门、塔、馆主体建筑联成一体,其间的纪念馆、纪念塔、烈士名录碑、雕像碑、书法碑、大型组雕、胜利之门及纪念性装饰物,构成一组完整的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辽沈战役纪念馆攻克锦州全景画,中国最大。辽沈战役纪念馆已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济寺塔高矗于古城之中,每当黄昏寒鸦复巢,因而又素有“古塔昏鸦”之美誉,成为“锦州八景”之一。它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也是锦州市的标志。日,与广济寺合称广济寺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塔体量宏伟,是辽西最高的古代建筑,是京沈途中唯一能从列车上望到的辽代高塔。&
昭忠祠建于光绪二十四年,是为纪念中、日甲午战争陆战中牺牲的毅军将士而建。祠内供奉着毅军将士的灵牌1300余位。祠外东侧立有“敕建忠昭祠碑”,由当时参战的毅军将领宋庆撰写碑文,碑文名为《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这是中国唯一的甲午陆战纪念碑。&
锦州天后宫是中国最北方的妈祖庙,又称天后行宫,俗称娘娘宫,是供奉妈祖的地方。锦州自辽天显元年设临海军管理和控制海运事宜,而后历朝均为漕运之中转站。明清时来锦的商贾南到江浙、福建一带。锦州天后宫即为江浙、福建一带商人捐资修建的。清代北洋大臣李鸿章曾到此,并作对联悬挂在大殿楹柱之上,文曰:“俎豆重辽西舞德颂功鸾凤恍从天际下&歌播如山海扬帆鼓棹轴轳如在镜中行”。&
锦州世博园是世界上第一个海上世界园林博览会。园区共规划建设各类展园近百个,每个展园内各种人文艺术景观;一园一花,百园百卉,呈现出“一园一花一特色,好山好水好家园”。“六区”分别为山地园林区、奇迹园林区、林地景观区、海岛园林区、海滨园林区和海上活动区。即“高山流水”、“锦绣之州”、“海风林韵”、“奇幻海洋”、“浪漫之滨”和“观海听涛”六大旅游特色园区。&
北普陀山位于锦州市西北郊7公里处,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与南普陀山,遥遥相望,被誉为“关外第一佛山”。北普陀山,占地数万顷。集奇奇洞、妙佛、圣泉、宝树于一体。它是观音菩萨显化的道场,共有九大景区五十多处景点,被定为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海内外游人达百万人次。
九华山温泉坐落于锦州凌海九华山畔的九华山温泉水城,总建筑面积三万余平方米,斥资3亿,打造辽西最大的温泉水世界。温泉水城以“动感、奇妙、梦幻”为核心,大型造浪池、儿童戏水屋、速度直线滑梯、漩涡滑梯、浪摆滑梯、组合滑梯、火龙浴、药疗池、美容养生泡浴等,将温泉景观和水上体验有了项目巧妙融合,开创了充满魔幻和惊险的水世界。温泉水城拥有水上游乐项目、主题景观、娱乐表演、温泉养生、美食餐厅、健身会馆、影院及KTV酒吧等十余种休闲娱乐区。&
张作霖家庙位于今北镇市高山子镇,始建于1923年,1925年8月竣工,建筑规模之大,造型雄伟可观。家庙式样按北京“顺承王府”设计,四合套院。建筑用的珍贵材料和碑、赑屃等都从北京顺承王府运来,建庙动用人工万人次以上,耗费奉票四十多万,在关内外久负盛名。
张作霖墓位于今凌海市石山镇,墓园入门是64米长的青砖甬道直抵冢丘,在24米处的甬道两侧,矗立着规格一致造型相同的两甬大石碑,为九眼透雕盘龙式,碑座为龟跌座。甬道两旁栽有花草,冢丘共计两座分东西向,为水泥筑成圆拱型外有青砖围护,东侧一座是张作霖生母王太夫人之墓,西侧一座是张作霖与赵氏夫人(张学良生母)合葬之墓。
配水池战斗遗址是辽沈战役著名的战斗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辽沈战役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总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配水池据点是锦州城北的制高点,据锦州城1公里左右,站在配水池据点可以看见整个锦州城,易守难攻,因此国民党在此修建了永久的防御阵地,其防御力是锦州北部防御力最大的一处,被称为“第二凡尔登”。配水池据点前有五道铁丝网,下设有地雷,地堡非常坚固,一般的火炮打不垮,内还有火炮,坦克,装甲车等重火力。
锦州烧烤、锦华烧鸡、锦州什锦小菜、道光廿五百年贡酒、沟帮子熏鸡、锦州玛瑙雕刻、沟帮子水馅包子、北镇猪蹄、北镇鸭梨等。&&&&&&
辽宁&锦州市 - 文化
锦州是辽西古代文化的摇篮之一,经过先民开发和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文化艺术门类齐全,锦州市拥有七个专业剧团。木偶剧团始建于1949年,评剧团成立于1952年,京剧团于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杂技团、话剧团、凌海市艺术团、黑山县地方戏剧团。
辽宁&锦州市 - 友好城市
日本 富山县高冈市
俄罗斯 伊尔库茨克州安加尔斯克市
韩国 京畿道坡州市
加拿大 魁北克省三河市
保加利亚 普列文市
美国 奥克兰市
俄罗斯 托木斯克市&&&&&&
辽宁&太和区 - 风景名胜
观音洞景区包括东西幡龙山、、、、、等,方圆7.26平方公里。观音洞山位于风景区中心,观音洞位于一耸起的山峰之中,悬崖覆如棚状,下有东西两洞。两洞之间建有观音阁,阁前挺立着苍劲的古松,每逢雪后,银装素裹,素称“石堂松雪”,列为明代“锦州十二景”和清代“”之首。景区西路有杏花村、飞来泉、桃花洞、黑松林、烽火台等景观.后山林木茂密,是夏季避暑胜地。观间洞风景近期将规划建成枫林旭日、镜湖迎宾、红石卧龙、苍山观海、泓池、石堂松雪、烽台夕照、渡假村、野生动物放养等九个区,计36处景观。
二郎洞风景区
二郎洞风景区位于锦州西北约9公里处,它南连锦州著名的观音洞风景区,北接帽山,是一个山峦秀丽、植物繁茂、风景宜人的好地方。二郎洞风景区有二郎洞神像、金牛河人工湖、“飞来泉”等众多植物园构成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笔架山位于城南35公里的天桥街道辽东湾中,是近海中的一个连陆小岛。小岛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8公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78米。岛上三峰,形如笔架,又因其东部海中也有一形如笔架的小笔架山与之遥相对应,故称为。从北岸到大笔架山,跨海1.8公里,其间有一条潮汐冲击而成的连接海岛与陆地的天然卵石通道,俗称“天桥”。这座天桥,随着潮汐的涨落而时隐时现,堪称佳景奇观。每当落潮时,海水便慢慢地向两边退去,通道便象一条蜿蜒的蛟龙浮现海中;潮水落尽,“天桥”便完全显露出来,直通大笔架山。游人可沿此段沙石路登岛上山。每当涨潮,海水又从两边向“天桥”夹击而来,“天桥”在海浪中渐渐变窄,直至完全隐去。大笔架山上有吕祖亭、五母宫、三清阁等古建筑。最主要建筑是三清阁,高26米,6层石楼由纯一色的石墙、石廊、石门、石窗、石龛和石梯组成,就连飞檐挑角、门神壁画,也全都是用石头刻成。殿宇、阁楼的位置、布局和装饰,设计巧,组合精,在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相连接,堪称楼阁建筑之上乘。尤其是门的石雕,刀工细腻,纹质逼真,开合自如。整个建筑既有传统的艺术风格,又吸收了西方古建筑之特点。阁中现存大小汉白玉石佛43尊,供奉、、,为三教合一的寺庙。
辽宁&古塔区 - 文物古迹
广济寺位于区。广济寺原名普济寺,俗称。寺院坐北朝南,占地3000多,有两进院落。最南面为天王殿,过天王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四角攒尖、做工精细的方亭。方亭的后面是带前廊的东西配殿,过了配殿即是关帝殿,殿内塑有关羽、关平、周仓的。寺院的主要建筑——大殿坐落在关帝殿后面一个1. 4高、雕刻精美的须弥座上。大殿为重檐歇山式,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屋顶的正脊当中有砖刻“阳文慈云广敷惠日长明”。古塔公园是2000年市委、市政府推拟办的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39件实事中的一项重大美化工程。
梁士英舍身炸地堡遗址
在锦州市古塔区西部,有一条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街,这就是锦州市区主干路之一的“士英街”。提起士英街的来历,锦州人都清楚这是在辽沈战役攻打锦州时,英雄梁士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舍身炸地堡,为锦州解放开辟了胜利的通道。“梁士英”这个英雄的名字,影响着锦州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为了纪念梁士英,建国后,锦州市人民政府将锦州北铁道门改名为士英门,将邹容路改名为士英街。1950年,人民在敬修了梁士英墓,并将他牺牲的地点命名为“梁士英舍身炸地堡遗址”,以永远纪念这位不朽的人民英雄。
“梁士英舍身炸地堡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至今已有56年的历史,一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辽宁&古塔区 - 风景名胜
古塔公园总面积为12公顷,以千年辽塔为中心制高点,以大为借景。全园共分六个主要功能区。
(1)文物游览区。该区以辽代清宁九年即公元611年修建的全国最古最大的广济寺和清代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始建的辽宁最大的天后宫等宗教古典建筑群为借景,为游人开辟展示锦州历的民族宗教文化场所。
(2)老年活动区。该区以符合老年人活动游憩物景观要素候后座面积为740平方米的,内置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欣赏与游艺项目,为老年人制造红红火火的夕阳生活。
(3)观赏植物区。该区除栽置百种以上大量珍贵树木格式化卉与地方植被外,还修建一座面积为750平方米的观赏温室和一组面积为165平方米的。
(4)安静休息区。该区以雅俗赏的建园特色为游人开辟一处散步休息的好地方。除蜿蜒的甬路与美丽的花坛外,特建面积为125平方米的休息廊一组,为广大游人准备了一处休息纳凉的美丽憩息地。
(5)儿童活动区。该区以浪漫的建园手法设计建筑一组橡塑地板砖,儿童卡通墙和一座金木水火土五行广场,同时设置五组儿童游乐器械,足可称为一处少年儿童嬉戏与开发儿童智力的好地方。
(6)石林观赏区。该区以辽西地域的特产木化石为主要原料,用多种造型手法,堆栽成一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石林风景点,可让游人在古朴典雅中得到扑朔迷离的享受。
锦州市文雅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一家私人古生物化石展馆。馆内展品以距今1.4 亿年中生代侏罗纪为主,这些藏品是由杜文雅先生花费多年精力收集的,有数百件化石珍品。藏品包括地球中生代盛极一时的爬行类动物化石,如龟、部龙、鹦鹉嘴小恐龙等;有鱼类、两栖类;昆虫类和植物类化石;还有举世闻名的国宝级标本----化石,以及南方寒武纪三叶虫化石;泥盆纪化石、侏罗纪恐龙蛋化石等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锦州博物馆
锦州博物馆位于市内古塔历史文化公园内北侧,成立于1953年,初名为辽西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属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锦州市博物馆馆址自建馆之初,一直设在“广济寺古建筑群”内,多年来,对古建筑群进行了积极的保护与维修,2001年6月,“广济寺古建筑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2000年市政府又投资两千余万元,在古建筑群西邻又兴建了锦州市博物馆新馆舍。并于2001年12月正式开馆。新馆建筑及广济寺古建筑群浑然一体,面积达13000余平方米。
锦州市博物馆自建馆以来,藏品迅速增加。目前,藏品分瓷器、青铜器、书画等16大类,计万余件。其中一、二级文物占有一定的比例,更不乏国家孤品文物。锦州市博物馆设有保管、陈列、宣教、古建筑保护部及保卫部等专业和行政部室。多年来,对藏品实行科学管理,使藏品得到了应有的保护。
并陆续推出《甲午忠魂》、《辽西走廊历史文明》、《馆藏精品展》、、、、《辽西抗日义勇军之歌》等基本陈列。同时还引进及等展览。在宣教工作中,配合展览内容作完整的、精练的讲解及英语讲解。同时为吸引中、小学生来馆参观学习,首创办理参观卡参观的方法(中、小学生每卡3元参观一年,次数不限),故而参观的学生络绎不绝。几年来,中共中央纪检委书记尉建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及省长薄熙来等领导都曾光临锦州博物馆进行视察,并得到高度评价。在科研方面,锦州博物馆除撰写专著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5篇,省级刊物63篇;同时还研制出文博库房专用的防盗报警器。这些科研成果在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锦州博物馆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其环境优雅,文化内涵丰富,是辽西地区重点的文化旅游观光胜地。
辽宁&凌河区 - 旅游资源
凌河区境内有、锦州动物园、辽沈战役纪念馆、紫荆山、锦州古玩城等景点。
辽宁&凌河区 - 风景名胜
锦州古玩城
锦州古玩城 坐落在锦州市凌河区重庆路三段,是一座极具民族风格的仿古建筑,四层、面积2.6万平方米。地下是一个能容纳上百台车辆的6000平方米停车场。
第一层营业面积为6000平方米,有210个精品屋和可容纳几百个地摊的营业大厅。二楼为展销中心,面积为6000平方米,设有248个国际标准展位和多功能厅。三、四层是办公活动场所,有多个面积为100平米的多功能厅。古玩城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是现代化的是内古玩市场,经营着古玩、、图书、艺术品四大类3200多品种。
辽沈战役纪念馆 ,坐落在锦州市凌河区辽沈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内北侧。原馆建于1959年,新馆于1988年10月建成开放。馆内设有战史馆、支前馆、烈士馆和全景画馆,陈列文物、照片等1100多件,并附有现代化的陈列手段。
其中,1989年10月完成并对外开放的由油画绘制与灯光投影及地面塑型制作相结合、录音解说与音响合成效果相结合的产生非常好的效果。纪念馆的陈列,全面、真实、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党领导广大军民赢得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史实,突出展示了解放战争中第一大战役的胜利过程及其对全国解放的伟大意义。
紫荆山 自然生态环境原始,景色宜人,天然景观独特,是绿色旅游、生态旅游胜地。
紫荆山位于东经121.12°,北纬41.07°,林深树密,有松柏、、刺槐、侧柏、、花曲柳、山杏、桃、苹果、李子、桑以及各种未认定树种共计几十种近120万株以及苍松翠柏等耐寒树种。山上中草药品种达130多种,如知母、、光参、柴胡、等;林区内现有野鸡、野兔、獾子、等野生动物,还有各种鸟灯、昆虫上百种。可谓春可花香、夏可观海、秋可赏红叶、冬可听松涛。
紫荆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41.5毫米,土壤为中性。山上有多处山泉,常年泉水不断,水质好,无色透明,符合饮用水标准,山石以灰石为主。由于地壳升降构造节理发育,地形坡度25°—30°。大部分山峰海拔在10--270米,适于徒步攀登。紫荆山顶峰,俗称“白头山”,立于其上,百里之内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南可见海,甚至海上点点船帆;西可见锦城全貌;东北方向系闾山山脉,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甚为壮观。
紫荆山山色秀美,岗峦交错,林草丰厚,夏则云锁高峰,冬末白云盈头,每年中秋过后,天道南行,日出于主侧峰之间,形成一个“旭”字,故称“紫荆朝旭”,是之一。
锦州动物园 原名北湖公园,位于凌河区人民街五段,占地面积42.3公顷,始建于1973年,2001年更名为锦州动物园。园内建有人工湖,湖面约4.8公顷。在动物区内采用岭南风格建造大型狮虎山、鸡禽馆、猛禽馆、熊舍、猴山等,在儿童游艺区增添了“登山火箭”和各种玩具。园内建有假山、亭廊、棚架等设施,各种植物配置合理,成为花卉繁茂、环境优美、动物繁多,具有水上优势的大型公园。
辽宁&凌河区 - 美食特产
锦州小菜 传统的锦州“什锦小菜”,采用小黄瓜、油椒、豇豆、、小芸豆角、小茄子、苤兰块、小地梨、杏仁、姜丝等十种鲜嫩蔬菜,经特殊生产工艺加工后,用优质虾油调制而成。
锦州靠近,地理位置特殊,有气候温和、雨量适宜、夏季高温多湿、日照好、无霜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为锦州小菜的原料种植和收购提供了可靠的天时和地利。
剪纸 剪纸是一种在纸上剪出来的画,人们将剪好的图案贴在门楣、窗子、桌子、柜子……等,以表达自已的喜乐、感情及生活感受,因此我们又称之为“剪画”或“窗花”。
剪纸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多取材自喜庆节令、五谷丰收、民间戏曲故事、儿童、动物等,既饶富情趣又装饰美观,故深受大家喜爱。& 
布老虎属于我国民间布制玩具的一种,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
它以纺织品为材料,轻软,柔韧、不易损坏&&&&&&
辽宁&北镇市 - 文物古迹
青岩寺 位于北宁市常西部,是闾山主要浏览胜地之一。
青岩寺有上、中、下三院。进了由赵朴初亲笔题字“青岩寺”的山门,踏上石铺甬道,来到群峰环抱的山脚下,就是青岩寺下院。下院寺门上书“天开”,寺院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配殿、禅堂等。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南海大士等佛像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寺院富丽堂皇,气势壮观。
青岩寺始创于北魏,盛于中唐。至今香火绵延。常盛不衰。青岩寺分上中下三院,下院建于群峰环抱之中,形同坐井观天;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等,院中青桐翠柏,郁郁森森。中院座落于香炉峰上,香烟袅袅,岗气蒸腾。上院筑于险涯绝壁之畔,势若凌空飞悬,风景佳绝,数百米峭壁间退出一刹天然阶台,边缘筑一带砖墙,墙下深渊眩目,群岭如烟。
尤为上院“歪脖老母”名闻天下。据载:南海落潮,现一青石佛像,请至青岩山云中古洞,群工人移石像及门不能入,有戏之者曰:老佛若一歪脖则可入,言已,佛像之颈即歪。众皆骇,吃惊老佛显圣。从容移入,皆肃然起敬而出,忘请老佛正脖,故至今尚歪。“歪脖老母”是“世界唯一,中国仅有”的一尊佛像,为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化身之一。
鼓楼 位于北镇市城内中心,原为辽代显州城南门,明代扩地时保留下来。辽东总兵李成梁、马咏曾先后做过点将台,清代改为鼓楼,为二层单檐歇山式,占地625平方米,大木架结构,重檐建于楼座之上。
鼓楼的台基为砖砌,东西长24米,南北宽20米,高8米;楼的上部有女墙,中有券门,门洞高6米,宽4.5米;北面有门,内有40级台阶可上楼台;台上正中为两层阁楼,高8米,有梯可攀。清末民初曾屡加修葺。1929年(民国十八年),在南北两面新添“幽州重镇”、“冀北严疆”八个大字。
北镇鼓楼对研究明代钟鼓楼的建筑结构、形式,有重要价值。它与其南侧30米处的遥相呼映,成为著名的旅游场所,游客络绎不绝。
崇兴寺 位于北镇市区东北隅。建于辽代,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近年修复。现有正殿5间,进深3间,内
塑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像。
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佛殿3间,东塑观音、龙女、善才;西塑地藏王菩萨及侍者佛像。东西有僧房10间,前殿有弥勒、韦陀像。
寺南有双塔,东西相望,间距42米。东塔47米,西塔45米,均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是我国三千多座古塔中一对著名的。因外形别致,秀丽挺拔,被誉为“禅塔双标”。崇兴寺双塔基座每面宽7米,基座上雕有各种花纹,下部雕有狮子、负重力士和莲瓣。向上为仰莲座,座上承托塔身,塔身每面有拱龛,内雕坐佛,外立胁侍,上饰华盖、飞天和铜镜。塔檐十二层,由下至上逐层内收,每层檐角俱挂有风铃,随风摇动,声音清脆悦耳。崇兴寺双塔塔顶的莲花座、宝瓶、鎏金刹杆、宝珠、相轮均保持得相当完好。西塔的中部还镶有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重修崇兴寺塔记》小石碑。1963年崇兴寺双塔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成梁石牌坊 坊位于北镇城内鼓楼南,步行街中,为古广宁府八景之一“石坊耸立”。石坊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当时的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镇守辽东功勋,命巡抚辽东地方兼军务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周咏等人,为其建造的石质三间四柱五楼式、单檐庑殿顶仿木结构牌楼。
石坊全部采用暗紫色沉积砂岩建造,高9.25米,宽13.1米,翘檐、通枋及栏板斗拱等制作精美,间饰人物,四季花卉,鲤鱼跳龙门、一品当朝、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龙、五鹿、海马朝云、犀牛望月、喜禄长寿封候等浮雕,吸引了无数游人驻足观瞻、流连忘返。
坊额竖刻“”二字,横额刻有“天朝浩券”及“镇守辽东总兵官兼太子太保宁远伯李成梁”字样;下刻“万历八年十月吉日立”中柱柱脚前后各有夹柱石狮两对,边柱前后各置鼓心雕花云形抱鼓石两对。外侧各有石兽一只,整架石坊精秀俊美,是辽宁地区几座著名石坊姣姣者。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李成梁石坊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隔四百余年,仍然保存完好。由于石坊构制的巍峨,奇特,精细壮观,它博得历代文人、学者对它的讴歌和评点,尤以清末进士李维桢所作最具特色。其中有“独留杰构矗穹空,哲匠雕镂讶鬼工”的诗句。
辽宁&北镇市 - 风景名胜
北镇市历史悠久,古迹较多,有优越的旅游环境和条件。北镇有明代洪武初年在辽金广宁府旧址修筑的砖城,周围九里十三步,高三丈。现该城己残存无几。东北角有双塔,系辽代所建。
西北角有万紫山,风景甚佳。城西五里北镇庙,初建于金代,元、明、清,历次重修。北镇鼓楼位于北镇市城内中心北镇鼓楼对研究明代钟鼓楼的建筑结构、形式,有重要价值。崇兴寺双塔1963年被列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跃而为东北名山之首。是北镇市寺院中香火最盛的寺院。
万紫山 万紫山在北镇市城西北隅,是闾山余脉的一个小山。古称“万字山”。山上有茂密的苍松翠柏,遮天盖日,后改名“万翠山”。据传:辽圣宗耶律隆绪曾来此山游览避暑,因又改名“万岁山”。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一三九二年)封子简王朱植为辽王,镇守辽东。在“”建,为避“万岁”二字,又改为“万翠山”。清乾隆年间,因广宁物产丰富,站在山上,前望平原,后枕城烟,左顾双塔,右倚闾山,景色绝佳,取万紫千红之意,改名为“万紫山”。
万紫山也和其它名胜一样,有很多传说:辽圣宗来此游历,观望山景,赞叹不已。夜宿山上,做了一梦:见一群云冠羽衣仙女,从天而降,伴随着笙管笛箫,。后面是一座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梵宫,横额上写“碧霞元君行宫”,放出霞光万道,瑞气千条,忽而不见。圣宗醒来,乃是南柯一梦。翌日,就在山上依照梦中所见修筑了“碧霞元君行宫”。
据碑文记载。当时有正殿、配殿各数十间,香亭三间,三间,左右回廊数十间。辽末,这些庙宇被金兵烧毁。明代万历年间,在辽王府旧址改修了“天元观”,新建了“寺”和“祖师庙”等建筑。解放后,在这些寺庙的遗址上,修建了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塔。
昔年“万紫山”上有双泉,终年喷漾不止,泉上建一井,称“”。后建庙,名“崇泉寺”。旧传:“崇泉寺,翠岩重岗,无际,每旦有轻烟笼罩,故昔人有崇泉晓雾最难描写之咏,为邑中胜概”(见《辽海丛书·广宁县志》)。因之,被列入之一,称“崇泉晓雾”。
清代人孙成描写崇泉晓雾诗曰:“崇泉晓色雾蒙蒙,万翠山头四塞同;欲曙渐分城廓形,凝寒犹在雨晴中。岚光滴露连朝霭,海气嘘云澹远空;为道当年烟火盛,霏微犹涡梵王宫。”根据诗咏和史料记载,“崇泉晓雾”,是由每天早晨山下的万家炊烟或晨雾笼罩全山,形成的自然景观。
医巫闾山风景区
医巫闾山雄峻多姿,山奇水秀,是阴山山脉余脉,屹立于辽宁省北镇市境内。
医巫闾山风景区
山势自东北向西南走向,纵长四十
五公里,横宽十四公里,面积为六百三十平方公里。有名峰五十余座,最高峰——望海山海拔866.6米。
医巫闾山,古称于微山、无虑山、扶犁山、医无虑山、六山等,今简称闾山。文献记载,医巫闾山是舜封全国十二大名山之一,又是中国“五岳五镇”中最北的镇山之一。《全辽志》记载:“山以医巫闾山为灵秀之最”,誉为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之首。
医巫闾山历史悠久,以其特有的姿质屹立在东北一方。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曾对闾山抒发情怀“朝发轫于太仪兮,夕始临乎”。历代帝王多视闾山为风水宝地,加封进爵。辽代,有六位皇帝先后四十多次来闾山狩猎、祭山、祭祖。这里埋葬着辽的三代皇帝和几十位皇妃,二十几位大臣,其中有皇太后萧燕燕、贤臣韩德让等历史上重要的人物,闾山成了辽代帝王的生命之山。明代帝王名臣都称道闾山可与泰山、华山一并称雄。
清代对闾山更加尊崇倍致,、、、嘉庆、道光等五帝先后十几次来闾山祭祀揽胜,留下御制诗文五十余首,特别是乾隆帝四来北镇、三登闾山,填词作赋,名垂青史。从北魏文成帝开始,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朝廷凡遇庆典,都来闾山告祭。隋开皇十四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北镇名山”,并就山立祠,建庙设祖。唐天宝十年封为广宁公,宋、辽、金、皆封为广宁王,元封为贞德广宁王。明洪武三年改封为“医巫闾山之神”,清代沿用此神号。“医巫闾山之神”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地坛公园陈列馆内,扬名四海。
医巫闾山风景名胜资源丰富,大自然化育的奇伟山体、峰峦和着林海、果园,构成了一副副自然奇景,一座座古刹殿堂、数以百计的摩崖石刻组成了星罗棋布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显示了医巫闾山独特神韵。
1986年闾山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辽宁省首批建立的、国务院第一批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医巫闾山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跻身于全国风景名胜区行列。
大洋影视城
北镇大洋影视基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融,浑然一体,具有独特的神韵。基地景全,景实,连接紧密,为影视制作者提供了极为方便的工作环境。历年来,有许多电影制片厂、电视台来基地拍摄外景。《田野又是青纱帐》、、《杜十娘》、、《儿女成群》等十多部影视剧的部分场景,都在这里拍摄。
著名导演陈家林。著名电影演员郭振清、、刘晓庆、潘虹、倪萍、丁嘉莉等,都曾随剧组到这里拍过戏。北镇大洋影视城,它是影视基地的中心和大本营,隶属于锦州新华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大洋影视制作公司,位于医巫闾山脚下,北镇庙西侧,占地五万平方米,属大型古典园林式建筑,风格各异,壮丽多姿。
辽宁&北镇市 - 北镇特产
葡萄 北镇市葡萄生产进入全国前列。
北镇市被国务院农业发展中心、中国农学会、中国特产报社评为“中国葡萄之乡”。
医巫闾山山麓出产的北镇鸭梨,堪称我国关外的产鸭梨中佼佼者,北镇市是我国东北地区最早栽培梨树的市,迄今为止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此鸭梨外形美观,果实为短葫芦形,果个大而整齐,平均单果重130克左右。北镇鸭梨的最大特点是果皮极薄,果肉细嫩,质地酥脆,果汁很多,味道甜美。此镇鸭梨适应性广,抗旱、抗寒力较强,管理得当可年年丰产,其寿命长达70-80年。
水馅包子 
北镇沟帮子,以其独特的口感,油而不腻的感觉,而得到了多数人的亲睐,在锦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据《北镇县志》记载,老马家老爷子马殿福(已故)从解放前就开始做水馅包子了,这个是最正宗的了。不过在锦州并没有标出是马家还是张家,常以“”的招牌居多。味道真的都不错,都有特点,尤其是咬一口,包子馅中的水就流了出来,因此起名叫水馅包子吧。
北镇猪蹄 具有悠久历史,风味独特,做工考究,用陈年老汤熏制而成,富含矿物质、胶蛋白等多种营养成份,是闻名全国的地方传统风味食品。北镇猪蹄曾获中商部、辽宁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92”中国友好观光年组委会标志产品,辽宁省食品工业协会优秀产品,“85”工业新产品开发成果展评组委会优胜杯金奖,“85”农业星火科技成果博览会优秀奖,中外名优产品国际博览会金奖,辽宁省人民政府名牌产品。
沟帮子熏鸡 始于清光绪年间。据说,创始人叫刘世忠,光绪二十五年从原籍安徽迁来辽宁北镇县沟帮子街,即现在的沟帮子镇落户。刘在安徽老家就是售卖熏鸡的,到了沟帮子后仍以熏鸡为业,为了使熏鸡好吃,在当地老中医的提示下他增加了调味药品,又对加工工艺、配方下料进行了改进,质量明显提高。“鸡熏刘”之名传遍辽西。到1927年前后,加工沟帮子熏鸡的店铺已增到十几家,其中以杜、齐、孙、张、马等家的熏鸡最为著名。
经过多年积赞,反使用的煮鸡原汤汤鲜味美,制作的熏鸡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食者赞不绝口。
沟帮子熏鸡之所以好吃,主要在于选料精良,配料有方,制作精细。它选用一年生公鸡。因为一年的公鸡一则肉嫩,二则味鲜。母鸡膛内脂肪太多,吃起来腻口。从选鸡到熏成要经过十六道工序。鸡经整形后,先置于加好调料的老汤中略加浸泡,然后入锅慢火煮二小时熟时放盐,煮至烂而连丝时出锅随后趁热熏烤,先刷上一层香油,再放入带有铁子的锅中,锅底烧至微红时,投入,将锅盖严,两分钟后将鸡翻动一次再盖严,经二、三分钟即可熏好。
辽宁&北镇市 - 名优产品
北镇食品业历史悠久,间名全国。有200年的历史,配方独特,工艺先进,造型美观,誉满全国;北镇熏猪蹄,用料考究,色、香、味俱佳,别具一格,名扬海内;水馅包子、卷切糕、白酒、矿泉水等各类食品品种繁多,风味独特,久负盛名。
北镇特产--桃、李、&是北镇市又一大特产,果实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汁多,酸甜适口,风味独特,别具一格。其品种繁多,大九宝桃、风白桃、绥凌17号,、盖县李、大、小红袍杏、红真核杏、结核杏等分布在北镇市的大市镇、罗罗堡镇、富屯乡、、鲍家乡、常兴店镇。
北镇特产--&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用鸭梨和巴梨杂交育成,在北镇市的罗罗堡镇、富屯乡、广宁乡均有栽培,
栽培总面积1500亩,总产量210万公斤。
北镇市五九香梨
其特点是: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71克。纺锤开或长葫芦形,果皮绿共色,果肉黄白色,肉质较细,后熟变罗,汁多,味酸甜,且微香,是一种良好的鲜食品种。
北镇特产--茄梨
又名早巴梨,原产美国。目前在我国大连、胶东地区栽培较多。1990年引入北镇市罗罗堡镇,栽培面积1000亩,总产量20万公斤,主要采取高接换头形式。近几年发展成栽植苗木,该果实经济价值较高。该品种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80克左右。果形,果皮绿黄色,阳面有红晕,肉质软溶,汁多,风味甜,有微香。
辽宁&北镇市 - 风俗习惯
北镇丧葬习俗受到汉族影响满族丧葬保留了的旧俗,也避免不了受到汉族的影响。
与汉人同样,北镇满人寿衣也分衬衣、棉衣、袍衣、褂衣、大挂衣,五、七、九件不等。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服孝期间与汉人同样,不准参加各种活动,三年之内逢春节不贴年画、对联。停止嫁娶事宜。每年清明及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腊月三十是上坟日。腊月三十下午上坟,供件肉(整块的肉)和饭,件肉一碗,饭按坟里人数,并烧包袱。包袱用瞑衣纸叠成纸袋形状,内装用金银箔叠成的金银锞子,上写祖先名字。随着融合的发展,汉人丧葬的繁琐仪式在清朝末期几乎都被满人了,如最耗费资财的经礼殡等。&
民族的发展与繁衍,受着历史、文化、自然、经济、战争等因素的,而民族的婚配关系受着民族风俗和民族的制约。人口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决定于民族婚配关系。契丹族的灭亡与这个民族普遍的近亲婚配关系是有着很大的。
辽国主要有两大姓氏,耶律姓和萧姓,所以只有耶律姓和萧姓相互婚配。形成了封闭、较小的两姓通婚圈,这对于契丹民族的繁衍是非常不利的。
在辽王朝时期,耶律阿保机从立国、称帝到辽国灭亡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当中,共有九位皇帝,其中有五个皇后和皇帝是近亲关系,这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是极为特殊的。
辽国的第一个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机姑姑的女儿,耶律阿保机自己的亲表妹。述律平是契丹的后裔,丈夫耶律阿保机是自己的亲表哥。&
辽宁&北镇市 - 旅 游
北镇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著名的医巫闾山是全国"五大镇山之一"、东北"三大名山之首"、"灵秀之最",为历代帝王游览祭祀之地。以大型古建筑群北镇庙为枢纽,构成了天然的"旅游长廊"。医巫闾山沿线旅游区主要景点有玉泉寺、大朝阳、望海寺、龙潭宫、接待寺,、天仙观、万紫山8处,新开发建设景点40多处,先后完成索道、三星级仿古式无虑山庄、菩萨殿、喷泉及山门绿化等10多项建设工程和维修工程。自然景观和人文就观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目前,已接待中外游客28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1800多万元。闾山风景区先后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旅游景区、辽宁省风景区先进单位。
辽宁&北镇市 - 风土人情
衣食起居 北镇市境内满、汉族人口居多。自清末准许后,生活习俗相互影响,逐渐同化,今已无明显区别。
有个别满族人家仍保留着本族人的传统习俗。回族人除在饮食、婚嫁、丧葬习俗中仍保留着自己特有的习惯外,其它习俗与满族、汉族大致相同。
主食& 境内居民多以(秫米)、(棒子面)为主食,也少食用小米、黄米、梗米,白面、大米只是待客或节令时食用。如今,大米,白面食用量明显增加。但高梁米饭是农村居民喜爱的丰食之一。
昔日,满族人喜吃,每年农历冬月或腊月时,便淘,蒸粘饽饽、烙粘,冻起来备用。如今,已成为农户人家的传统习惯。&&&
菜肴日常农家以自产蔬莱为主,城镇居民一般随生产季节不同而变化。经常食用的有白菜、土豆、萝I、、甘蓝(俗称疙瘩白)。莱肴制作多喜炖、炒,也有蒸、烀。喜吃成食,荤素搭配随家境而异。&&
近年,蔬莱生产多采用塑料大棚或暖窖种植,新鲜上市周期缩短,人们四季都能吃到鲜莱。鱼、肉、蛋日常食用量也显著增多。&&
饮食方式一日三餐,冬季农户有二餐习惯。炕上放方桌,近十多年,屋内放置立式圆(方)桌,全家人围坐进餐。平常一饭一莱,搭配少许腌制小成莱、葱、酱。节日或待客时讲究菜肴丰盛。&&&
请客婚丧喜庆,宴请亲友时,酒席式样有;六六席、四四席、等。近几年,“双数”上菜(忌讳单数),讲究品种多样。冬季请客多置火锅。&&
传统风味小吃有:切糕、油炸糕、煎饼、豆腐脑、面茶、凉粉、熏鸡、水馅包、熏猪蹄等。&&&
服装鞋帽& 民国年间,一般平民多用“家织布”或少量“”、“”为衣料。男人不论长衫短袄,都是右大襟。冬季头戴毡帽,脚穿掐脸棉鞋,家织布袜。女人穿旁开襟短衣,便服长裤,肥裤脚,便口鞋。满族的传统服装旗袍,至今为广大妇女所喜爱。&&&
50年代,在干部、学生、职工中男子流行中山装和,戴干部帽。女子时兴列宁装,老年妇女戴大绒坤帽。如今男女衣料讲究高档,绸缎、呢料成为市场畅销商品。城乡群众衣着无明显区别。
发型首饰民国初年,男子剪辫子,剃光头。后逐渐理平头、分头、背头。青年女子剪短发或梳辫子,汉族妇女婚后将发髻梳在脑后;满族妇女婚后将发髻梳在头顶,也称“大翻车”式。首饰有戒指、耳环、、钗、别顶簪儿等。今男子发型一般为平头、自由式、,青年人爱留长鬓发。青年妇女戴戒指、耳环、项链者逐渐增多。
旧时城内民宅以、平房、草房为多,官绅富户多住四合院。平民因家境而论不尽相同,平民屋内建筑形式多
为一明两暗、口袋房等。&
北镇市医巫闾山风景区
建房讲究地势高,有风水,光线充足,院落方正。&解放后,传统建房习惯仍有沿袭。近些年,人们居住、建房习惯有所改变,逐渐追求方便舒适、美观坚固的居住条件。无论山、平、洼区开始建起北京式、。冬住炕,夏住床为当地人所喜爱。&&&
四、家庭&&
境内人以劳动致富、勤俭持家、子孙孝顺、兄弟和气、姑嫂贤惠、妯娌和睦为荣。解放前,富足人家多代同堂,儿辈欲提分家,便被斥为“不孝”。贫困人家,子女结婚后多分居另过。今子女结婚后,多数与父母自然分居。&&&
旧时家庭中,男尊女卑。解放后,妇女陆续走出家门参加工作,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家庭中平等,共同当家理财,相互抚养,承担义务,已成为当今社会风气之一。&&&
mrG辽宁北镇
五、礼节&&&
旧时多行跪拜礼。民国年问,提倡握手、脱帽或鞠躬。将请安、作揖礼改为免冠一鞠躬。但春节拜年时,晚辈对长辈仍行跪拜礼。官场以官职相称,革除以“大人”、“老爷”相称的官场旧称。社会上称“先生”或“兄弟”。解放后,普遍以握手表示相见时亲切、尊敬的礼节,问话或交谈时,则以“同志”相称。晚辈对长辈行鞠躬礼,称“您老”或“您”。&&&&&&
请客& 解放前,、富户宴请亲友,多发请柬,邀请宾客。解放后,通常由主人登门邀请,客人入席时互让首席,尊年长者或社会地位较高者为首席。
客人来到,主人迎出室外,接过客人手中礼品请客人先进屋。客坐好后,为其敬烟献茶。对年小的客人,给瓜果或玩物。主客叙谈时,及时献烟添茶。客人告辞,送至大门口外,表示欢迎客人再次来访。
春节、元宵节期间,机关、商店、居民家门前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彩灯上面写着对联。街上锣鼓喧天,龙灯、高跷、舞狮子、旱船等齐集街头,俗称“唱秧歌”。文化部门举办灯谜、音乐会、游艺会。看秧歌、游玩的人熙熙攘攘,直到深夜。
春节前后,青少年喜欢放风筝“五一”国际劳动节时,境内人有逛山(医巫间山)赏景、游览名胜之习俗。
日常,境内人喜爱看评剧、地方戏。喜听评书、大鼓书。
昔日,满族人喜耍太平鼓,玩嘎拉哈(猪、羊之腿骨),青少年跳“请姑姑”舞,玩“跑马城”游戏。清朝末年后,这些活动成为满、汉族青少年喜爱的娱乐游戏。近些年,耍太平鼓仍是农村部分中、青年喜爱的娱乐活动,其它游戏已不多见。
契丹婚俗 民族的发展与繁衍,受着历史、、自然、、战争等因素的影响,而民族的婚配关系受着民族风俗和民族 文化的制约。
北镇市医巫闾山风景区
人口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决定于民族婚配关系。契丹族的灭亡与这个民族普遍的近亲婚配关系是有着很大因素的。
辽国主要有两大姓氏,和萧姓,所以只有耶律姓和萧姓相互婚配。形成了封闭、较小的两姓通婚圈,这对于契丹民族的繁衍是非常不利的。&&
在辽王朝时期,耶律阿保机、称帝到辽国灭亡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当中,共有九位皇帝,其中有五个皇后和皇帝是近亲关系,这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是极为特殊的。
辽国的第一个皇帝,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是姑姑的女儿,耶律阿保机自己的亲表妹。述律平是契丹民族的后裔,丈夫耶律阿保机是自己的亲表哥。
辽国第二位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萧温是契丹萧家的后代,她嫁给了自己亲二舅耶律德光皇帝。耶律德光娶了自己亲做自己妻子。她们不但辈份不同,而且还是舅和外甥女的关系。这种婚配形式在汉族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是要受到道德谴责的。但是,在契丹民族中是几千年留传来的风俗,是常而易见的。
辽国的第三位皇帝,世宗耶律阮的皇后是皇帝耶律阮亲舅爷的女儿,父亲耶律倍的亲表妹,奶奶述律平的亲侄女。耶律阮应该给萧撒葛只叫姑姑。
辽国的第七位皇帝,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萧挞里和皇帝耶律宗真是表兄妹关系。萧挞里的父亲是耶律宗真的舅舅,耶律宗真的母亲是萧挞里的姑。
辽国的第八位皇帝,道宗耶律洪基和萧观音是姑侄关系。她们的婚姻足由兴宗耶律宗真亲自做主。把自己舅舅的女儿嫁给自己儿子耶律洪基,后来被道宗封为皇后。按辈份耶律洪基应该给萧观音叫表姑。
辽国皇帝的近亲婚配直接影响到契丹民族的各个阶层。萧太后的孙子魏国大王耶律宗正和秦晋国妃合葬在北镇市医巫间山,1970年龙岗子民兵在挖防空洞时发现了大型辽墓群墓穴。其中一个墓就是耶律宗正和秦晋国妃的合葬墓。通过墓志铭和有关资料记载,秦晋国妃在16岁时嫁给自己的亲舅舅秦晋国王。秦晋国王早亡之后,圣宗皇帝下诏书,让妃再嫁给他自己的亲侄,自己是圣宗皇帝的亲侄,明着不能抗旨,耶律宗政和秦晋国妃从没在一起同居过。当秦晋国妃和耶律宗政死后,又下诏书,活着不在一起同居,死了也给她们葬在一起。
契丹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消亡900余年了,但是他们的后裔还在。据有关记载,一部分契丹人后裔融合于汉族,一部分融合于现在的满族,大多数融合为现在的蒙古族。
随着契丹民族的消亡,契丹民族落后的婚配习俗随之消亡。
北镇市庙会、祭祀
在寺庙(佛教)节日或规定日期内,寺庙附近商贩云集,摆摊营业。天齐庙会还有说书卖艺场、。赶庙会的人
身穿新衣,成群结队,近至十里八村,远至县境以外。做生意的,逛庙的、
购买商品的、看热闹的、烧香许愿的,从早到晚,络绎不绝。
此俗在境内沿袭时间较长,50年代末期逐渐停止。
1985年,青岩寺又恢复了传统庙会。赶庙会的大多数人游玩娱乐,欣赏自然风光,探寻古寺的神秘色彩。
旧时民间重视祭祀。一般人家多在空屋或后屋内供奉本族祖先牌位,少数大姓富户设立祠堂。
满族人祭祀设版神竿,天将亮时,放一小桌,将一口全黑色的公猪捆绑住,主祭者焚香迎神,将一盅白酒灌入猪耳中,猪发出叫声,即表示神已领会。然后将猪杀死去皮毛,连同洗净的内脏放锅内蒸熟,本家族人都来食用。&&&
也有的满族人祭祀得胜杆,于春节前立于院中左侧(或右侧),杆高三至五丈,杆顶端用植物油炸过,悬挂一盏灯笼,离顶端二尺处安有锡制方斗,内装五谷杂粮,相传此俗是祭祀“乌鸦救驾”。
解放后,宗族聚祭之风已不多见,清明祭扫之俗仍沿袭。少数农家,每逢过年,仍行较为简便的祭祖祭神之礼。极个别满族人家仍供奉得胜杆或宗族聚集长门家举行拜祖活动。
北镇市满族风俗
锦州市的满族,有满洲八旗,他们是从东北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迁来的,还有汉军八旗多数是从山东蓬莱移来 的。
北镇市人民活动
居住锦州的满洲八旗主要有瓜尔佳氏(汉姓关氏)、满洲镶黄旗(陈满洲)、完颜氏(汉姓王氏)、满洲正白旗(陈满洲)、于库里氏(汉姓关氏)、满洲镶白旗()。汉军旗佟氏较多。
满族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有同汉族一样使用汉语、汉字。
满族喜欢吃黄米饽饽(、),有“白肉血肠“及糕点中的“萨其玛“,忌食狗肉。满族妇女旗袍曾被誉为国服。现已成为中国妇女常用的服装。
北镇市婚丧喜庆
一、婚嫁&&&
旧时境内婚嫁礼仪复杂,概括有纳彩(送彩礼,表示愿意结亲)、问名(问生辰)、纳吉(占l、)、纳征(过礼订婚约)、请期(择吉日)、亲迎(迎娶),俗称“”。沿袭时间较长,各时期大同小异。因贫困不同,而奢减不等。男女婚姻无自由,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钱财为信物,合婚占卜犯“忌讳”便不能成婚。&&&如今,提倡婚姻自主,逐渐摒弃婚嫁中的陋俗。昔日“请先生择吉日”之俗已逐渐不行。旅行结婚逐渐增多。回族结婚仪式上,先由阿訇念经,写一扎布(结婚证),然后,亲朋庆贺。
旧时,民间重视丧葬礼仪。丧礼主要包括:丧祭、出殡、下葬。如今提倡丧事简办,进行火化。
生育子女第7天为吃,俗称“”、“捏骨缝”,婴儿出生12天或满月日,主人设宴酬谢亲友。新生儿百日,母子到亲友家度过百天。回族新生儿落生后,由阿訇给起“经名”。
每逢小孩或成年人生辰日,家人为之煮鸡蛋、擀面条、备酒莱,以示祝贺。俗称“过生日”。老人66岁时,于农历正月初六,子女为之祝寿,宴请亲友。女儿为父母砍“一刀肉”,做一件白衬衣,亲友赠送礼品,也称“做六十六”。境内也有“庆八十”之俗,老人80岁时,在正月初八或生日时为之祝寿。&&
五、节日&&&传统节日在境内沿袭时间久远。如今,人们仍然视春节、、、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其它节日也有沿袭,但不广泛。解放后,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节日。每逢元旦、“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时,人们参加各种庆祝活动,家人团聚,娱乐、休息、改善生活。&
北镇回族风俗
回族是回回族的简称,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之一。回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特别是文化,绚丽多姿,引起世人关注。
回族以汉语为共同语,但在宗教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又夹杂着大量只有内部交流的词汇或短语。
锦州的回族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哈奉先在南门外火神庙东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以后,回族陆续迁入。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国家规定,开斋节回族职工放假一天,回民死后将其用清水洗净,再用白布包身,实行土葬,回民男子习惯戴白帽或黑帽;妇女戴黑、白或青绿色的盖头。回民是禁猪民族,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不经“刀师傅“屠宰的牛、羊、鸡、鸭等。
在北镇县(现北镇市)建有闾阳回族满族镇。
凡是回族居住地,在乡村,总是一片片一块块地集中在一定堡子、寨子或山村;在城镇,又总是集中在一定的地段和街道。在宁夏、回族大都住、、砖瓦房等等。房屋一般向南。回族住房建在靠近水源的地方,便于清扫。回族不崇拜偶像,穆斯林家屋内墙上特别是礼拜堂内不贴人像。
饮食习惯:主食以米、面为主,肉食方面禁忌颇多。禁食猪肉、狗、狼、虎、驴、猫、鹰、鹞等;禁食自死之动物血;禁饮酒。
葬礼:在回族的风俗习惯中,最有民族特点的当属具有浓厚伊斯兰风情的丧葬仪式。回族实行土葬,反对火葬。实行速葬,一般埋葬不隔夜,早亡晚葬。夜亡早送,若子女亲人在外,临终前有时,可以等一二天,但不得超过三天以上,以免尸体腐烂、发臭。人不用棺本。回族有自己,不去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场里埋葬。&&&&&&&
辽宁&黑山县 - 文物古迹
辽代古墓群
黑山县发掘一处辽代早期古墓群。共出土珍贵文物近20件(套),其中青铜阴阳人面像为罕见文物。此次发掘的古墓群位于黑山县前红西北1公里处,共有3座墓室,初步推断为家族墓群。根据古墓的结构以及出土绳纹砖的特征,考古人员认定古墓群属辽代早期。1号墓是该墓群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盘口穿带壶、白瓷小罐、青铜阴阳人面像各一只;铁剪子、铁刀、铁盆和铁轴等铁器若干。2号墓和3号墓早期曾严重被盗,基本被洗劫一空,只是出土了一些文物残片。据悉,该古墓群为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锦州地区发掘的最大辽代墓群。据考古专家介绍,此次辽代古墓葬的考古发掘,不仅抢救了一些珍贵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土文物对研究辽代历史、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等有着珍贵的实物史料价值。
辽宁&黑山县 - 风景名胜
黑山县自然风景独特,有位于姜屯镇的莲花湖,显露出一派江南水乡景色。宛如长龙的蛇盘山坐落在距县城25公里处的境内。它以独特的风姿著称于黑山地区,是黑山县著名的自然景观。另有。其占地3万多平方米,其中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为300平方米,主要展出的是有关黑山阻击战的图片及实物。优越的自然环境缔造了黑山县的自然景观。
莲花湖位于黑山县姜屯镇东北4公里处。在土城子村旁,有一块近千亩的水面,湖内数万株自然生长的莲花亭亭玉立,硕大的绿叶上滚动的水珠透澈,粉中透白的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水中菱角一串串,水下鱼儿成群结队,竹杆支撑着小船在湖面滑行,碗口大的莲子被撞得摆来摆去。果真是一派江南水乡景色。 
来到这里,会有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令人陶醉。据史料载,早在辽金时期这里就莲花盛开,物阜民丰,并在西岸修一座土城,金大定九年在土城设望平县。据说太极拳的创始宗师张三丰就出生在这里。
黑山县龙湾水库是锦州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设计库容2400万立方米,水利库容2300万立方米,年平均水面一万多亩,水域宽阔。龙湾水库风景优雅,旅游开发潜力很大。水库群山环抱,山水相依。山上青松翠柏,百鸟争鸣。湖中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其青山、碧水、、美妙风景恰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近些年来到这里登山、游湖沐浴、钓鱼的游客越来越多,从98年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猛增到2000年的十几万人次。
张三丰故里
据史料载,在西岸修一座土城,金大定九年在土城设望平县。据说太极拳的创始宗师张三丰就出生在这里。据“明史”载:张三丰,辽东懿州梁鱼务人(今辽宁省黑山县姜屯镇土城村),生于元初蒙古定宗三年(1248年)四月初九。张三丰五岁开蒙,拜白云禅志(张云庵)为师,脚踏莲花,习文研武,十八岁就已成为辽东名士。曾任博凌县令。后拜终南山火龙真人为师,到武当山修炼内丹术终得高深。他武功高强,气质非凡,既是一位全真道士,又是一位笑傲江湖的侠客。张三丰入明后,为历代帝王所倾倒,曾被封为“通微头化真人”、
“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
张一丰故里&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
黑山阻击战烈士陵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其中黑山阻击战纪念馆为300平方米,主要展出的是有关黑山阻击战的图片及实物。东北野战军“黑山部队”于黑山东北及西北英勇阻击蒋匪“廖耀湘攻击兵团”,在一九四八年十月廿三日至廿五日,在敌机敌炮猛烈轰击下,一连战斗三昼夜,击退廖匪耀湘亲自指挥的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整二零七师第三旅等部的轮番猛攻,使敌无法寸进,保证了各兄弟部队赶到指定地点,从四面八方攻向敌人,将敌分割包围彻底歼灭。该部现已由东北野战军军政首长光荣命名为“黑山部队”。辽沈战役的关键在锦州,而黑山阻击战成功地阻截了廖耀湘兵团,对辽沈战役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辽西围歼战也在黑山打响,为以后的淮海和平津战役奠定了基础。
镇远关位于辽宁省黑山县白土厂乡。当地人称双棒台,实际为关城被毁后南关门和北关门遗址。北关门两侧长城仍存有两米多高的土筑城墙。关外有晾马山墩台和清柳条边遗址。
蛇盘山   
蛇盘山,位于辽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处的芳山镇境内。它以独特的风姿著称于黑山地区,是黑山县著名的自然景观。蛇盘山主峰海拔302米,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山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梨花飘香,水流潺潺,登山南视龙湾水库一碧千顷,北望群岗宛如长龙,东连无边沃野,西接闾山雄峰,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山上清代名胜古迹“多宝塔及摩崖造像”现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望海寺、清风洞、二郎宫、卧凤桥、卧龙沟、站班松、魁星楼、石林、碑林等文物和景点,每年都吸引着许多游客。肇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的“天龙寺”(后称“双泉寺)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间曾遭严重破坏,近年来通过多渠道投资修复的“大雄宝殿”、“二僧殿”、东西配殿、天王殿、钟鼓楼等佛事活动场所,以新的姿容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千二百多延长米的进山柏油路、新山门、停车场、商业区、服务区、渡假游乐区和基础设施工程也日趋完善。
辽宁&黑山县 - 黑山特产
银白杏分布在黑山县白厂门镇。果实圆形,缝合线显著,果顶平有凹,在干旱山地平均单果重59.1-71.8克,最大果重80.0克;果皮底色浅黄白,蜡质中等,茸毛中多,厚度中等,较脆,难剥离;果肉黄白色,近核部位肉色白,汁中等,肉质细,纤维较少,味酸甜,有香味;离核,核扁圆,甜仁。6月中旬成熟。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丰产,有大小果现象。栽培时可选串枝红、等为授粉品种;修剪时要尽可能多培养中短果枝;因果实有近核处先熟的特点,所以采收不宜过迟。
苹果梨原产于吉林省延边地区,是东北地区优良品种梨之一。黑山县从1960年开始引进栽培,现已发展到400万株,15万亩,是黑山果树主栽品种。在黑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256克,最大可达750克,果形为不规则扁圆形,果皮绿黄色,贮后变黄色,阳面具鲜红晕,果点大,果心极小,果肉细,松脆,石细胞少,汁多,味甜偏酸,含可溶性固形物11?13%;品质上等,耐贮藏,可贮藏次年5、6月,贮至3月以后酸味减少,风味更佳。黑山年产量在2000多万公斤,很受人们喜欢,市场销售较快,很有推广价值。
黑山县是东北花生之乡。花生为作物,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又名“落花生”或“长生果”。花生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花生的果实为荚果,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形状有蚕茧形,串珠形和曲棍形。形的荚果多具有种子2粒,串珠形和曲棍形的荚果,一般都具有种子3粒以上。果壳的颜色多为黄白色,也有黄褐色、褐色或黄色的,这与花生的品种及土质有关。花生果壳内的种子通称为花生米或花生仁,由种皮、子叶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的颜色为淡褐色或浅红色。种皮内为两片子叶,呈乳白色或象牙色。花生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内含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据测定花生果内脂肪含量为44%-45%,蛋白质含量为24-36%,含糖量为20%左右。并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
。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含有人体必须的,有促进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的功能。花生种子富含油脂,从花生仁中提取油脂呈淡黄色,透明、宜人,是优质的。花生油很难溶于乙醇,人们可以通过将花生油注入70%乙醇溶液加热至39-40.8度,看其混浊程度,来鉴定花生油是否为纯品。
辽宁&义县 - 当地特产
玛瑙雕刻 是产于辽宁省的一种历史悠久而又独星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它是利用辽宁西部的、义县、及等地出产的玛瑙加工而成,在国内外颇有盛名。
古生物化石 义县是富集的大县,也是举世瞩目的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发育的经典地区,这里是世界上第一朵花开放的地方,这里是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
迄今为止,发现中生代、晚侏罗系、热河生物群,距今约1.2——1.5亿年,主要有、、、、虾类、昆虫、植物、和硅化木等各类动植物化石50余属种。大多数石生物化石按辽宁省古生物化石定级标准辽宁省1——3级,晚中生代古生物化石具有类型多、数量多、赋予层位多和化石产地多的特点,大多分布在义县大定堡、头台、七里河、前杨、、头道河、头台七个乡镇的25个自然屯,约占地面积238平方公里。从而为研究陆相古生物化石的演变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观念,同时也为研究古气候演变趋势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更加微观的素材,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价值。
烤全羊是义县地方风味食品,制作方法极为考究。
烤全羊选用1~2月龄的小,宰后剥皮,去内脏与蹄,洗净沥干,用铁丝系在木杆上。用液、姜黄粉、面粉、盐水调成糊状物,涂抹全羊外皮;随后在羊肉上扎很多小孔,让作料深入肉内。然后,将馕坑炭火烧透,不冒烟时,将羊头朝下,放入馕坑烘烤,上面加盖,用湿麻袋封口,焖烤80~90分钟即可。
烤熟后,置于特制小车上,羊头盘上红绸,嘴中放入少许。烤熟后的羊肉呈金黄
色,外脆里嫩,不膻不腻,香酥可口,色、香、味俱佳。
伊斯兰烧饼
烧饼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食品,但是,如果品尝了义县烧饼,就会发现它有不同寻常的诱惑力。这种烧饼用料严格,制作精细,配料、和面、火候,都有独到之处,做熟的烧饼色泽金黄、酥松起层、香脆适口,成为当地老少皆宜的食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这种烧饼的原籍并不在义县。前,义县回民胡海潮,为了谋生,经人介绍来到锦州北街杨家烧饼铺学手艺。有一天,东北军的一位师长领着几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外国人,来杨家烧饼铺吃烧饼,他们边吃边连声叫好。此事一传十,十传百,这样杨家辅也就扬名全城了。不久,杨家烧饼辅就改名为“伊斯兰烧饼铺”。
日伪时期,胡海潮回到义县与马贺仁、马广太合伙开设了“三友饭店”,同时挂出“伊斯兰烧饼”招牌。这一传统的技艺后来由马贺仁继承发扬下来,现已形成七种风味的:甜香酥松的白糖南桂馅烧饼;香甜酥焦的玫瑰烧饼;香甜酥脆的豆馅烧饼;酥脆醇香的澄沙烧饼;酥香适口的馅烧饼;酥脆咸香的油盐烧饼和外焦里酥的盐馅烧饼。这七种烧饼同出一宗,但风味各异。
义县烤全牛选出生后过百天的小经清真寺阿訇屠宰后,剥去牛皮(留头,弓扣要小一些),去,将小乳牛清洗后,置于特制的容器内,下“特”制的调味品,味制二十四小时,后取出造型,挂“特”制的糊,抹匀牛的全身,下“特”制的烤炉内,烤7—8小时,出炉后,放在“特”制的托盘内,点缀上桌。
食用时带薄饼、葱丝、段、瓜条、孜然粉、自制辣酱、自制甜面酱,同时上桌。
特点:色泽光亮,外焦里嫩,肥而不腻,风味独特。
辽宁&义县 - 旅游
万佛堂石窟 万佛堂石窟位于义县城西北9公里,建在大凌河北岸福山的悬崖峭壁上。风分东西两区,现存大小洞窟16个,430余尊石刻造像。石窟面临一片开阔的平滩,远处山峦起伏、近处绿树成荫,石窟内法像威严、塔林高矗,亭阁林立,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溶为一体,营造出令人肃然起敬的庄重、的佛家氛围。
据史料记载,万佛堂西区开凿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是当时营州刺使元景为皇帝赐福开凿的。东区开凿于北魏景明三年(公元502年),是当时员外散骑侍昌黎韩贞建造的私窟。两区石窟距今已有1500余年,是我国东北地区年代最就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宗教价值个艺术价值,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区现存共有7窟,所存原始造像不多,最为引人瞩目的就是明代所建的千手神像,为泥塑金身,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有46只从周身向外伸展,左右各有文殊、普贤菩萨神像。第五窟中留有“韩贞造像碑记”,现存269字,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历史、边疆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1994年和1999年,义县人们两次捐资对万佛堂进行的全面的修缮,他们修筑了围墙、挡水石;笼、护岸堤坝,扩大了景区面积,修建了以万佛堂设计者——昙耀圆寂舍利塔为代表的塔林,同时建了许多碑亭、拱桥、云阶等,使这座古老的石窟重新焕发出了青春,以充满古韵的年轻风姿迎接八方来客,五洲嘉宾。
广胜寺塔 广胜寺塔位于义县城内,屹立约三米高的塔台上,是典型的辽代风格八角十三层实心密檐砖塔。塔身下部束腰处各面均筑有壶门。门内皆雕有会乐天群像,各个姿态优美,有的作式,有的作奏乐式,反映出辽代歌舞艺术的质朴、淳真。束腰的上枭枋处,均雕一狮子,使其形成不露声色的无畏宝座图案。束腰座上还雕有仰番莲座。塔身的八面转角处又雕一角柱,正面中间部分筑一佛龛,龛内端坐一砖雕之佛。龛的两侧各立一胁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作天相。佛及胁侍的顶部皆有宝盖,宝盖之上,又有二飞天作向佛而飞的姿态。整个构图紊而不乱,生动怡人,吴现出古朴之美。塔之上半部为檐部,八面各转角处倚柱上皆雕成砖枋,枋上为斗拱。转角上拱为斜角拱式。补间有斗拱二朵,为地跳五铺作,斗拱上托撩桅枋,枋上出叠涩檐。檐上再出短塔身,短塔身之上再出叠涩檐,依此直至十三层,形成十三层密檐,塔顶风雨剥蚀,让人难见完整风彩。&&&&&&
宝林楼 宝林楼坐落在义县乡境内,医巫闾山北麓,距县城35公里。宝林楼建筑群分为两部。首先是山下的宝林禅寺,其寺宇建在半山腰突出的岩石平台上,正殿三间,殿内有释迦牟尼金身塑像一尊,其神态慈祥而又庄严;两旁塑有胁待弟子两尊,四周列坐十八罗汉。这些佛家弟子雕塑得神采各异,妙趣横生。前殿有韦驼雕像一尊,寺院内外并有历代断碣残碑二十余块。出宝林禅寺过东角门,沿狭窄陡峭的石阶级而上,攀约十余丈,便到了山上的宝林楼,这楼非一般佛家展宇可比,它凭依石壁上天然石穴建成,主楼四层建于上下各高两丈、宽两丈的两个洞穴内。主楼东西两侧亦有一穴,分别建楼阁两层,是为配楼。主楼距配楼均相距约一丈,设有走廊,并层层设有楼梯,形成左右相接、上下相通。
从格局上看,宝林楼建筑群,是道教并举,单层高层建筑相兼。而其高层建筑比西方出现楼房(公元1460年)要早一千六百多年,加上榆网墓葬四景,当属世界之最。
清代皇帝乾隆曾多次驾幸宝林楼,在宝林楼,他留下《宝林八景》和《四景回文》二诗:
宝林古刹不知年,山在楼头寺在前。&
  画阁不因风雨朽,老僧长伴孤松眠。&
  砥柱险托千仞阁,翻身独步几重天。&
  井扳水倒将军马,石立高山国公鞭。&
  兔儿山头云渺渺,孤佛顶峰雾漫漫。&
  棋盘曾见僧游迹,仙人桥留马蹄牵。&
  金鸡顶峰南海近,宝林楼居闾山巅。&
  诗情共羡凌河景,古时香火塞北烟。
因的这段夙缘,宝林楼自清代中叶出现了八景。之一是鞭打石门,其二为扳倒井,第三景是棋盘山,第四景是孤佛顶,五景为金鸡石,六景是兔岭,七景为仙人桥,以上七景加上宝林古刹是为乾隆钦定“宝林八景”。
奉国寺 辽代皇家寺院·佛祖道场——义县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座落在辽宁省锦州市县城内,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是辽朝自称释迦牟尼转世的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在母亲萧太后(萧绰)故里所建的皇家寺院。奉国寺遗存有中国古代佛教寺院最古老最大的大雄宝殿,世界最最大最精美的彩塑佛像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由辽宁省人民政府提名,申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奉国寺除原有古寺院对外开放,还有契丹族历史文化展,义县出土文物展,展等展览。做为旅游胜地,奉国寺先后被评为“全国著名景区三百家、辽宁五十佳景、辽宁最美的地方、锦州十佳景、锦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365天开放,每天都有社会各界人士慕名朝拜、观光。每年春节正月庙会(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为全国时间最长的庙会,是辽西地区冬季旅游的名牌。每当农历初一、十五及佛教纪念日,来奉国寺朝拜者更是络绎不绝,年接待中外游客30万人次。&&&&&&
化石馆 义县化石馆收藏、陈列有多类辽西地区中生代地层剖面化石。中国辽西地区中生代地层出露文广、发育全,动植物化石十分丰富。该馆所藏化石产于义县及邻近地层中的中生代地层中,距今约1.2-1.5亿年。
主要有鱼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和植物类。其中以鱼类最具,数量丰富,保存精美。这些化石在研究地质发展史、古生物及气候方面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同时具有很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朱瑞烈士陵园 朱瑞陵园,位于锦州市义县。朱瑞是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炮兵部队的缔造者之一。在东北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司令。日在解放义县的战斗中牺牲,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
解放后,义县人民为了纪念朱瑞,在烈士牺牲地竖立一块纪念碑,上书:“朱瑞将军,解放义县。不幸牺牲,人人感念。碧血丹心,昭然可见。立此碑碣,永垂风范。”1986年由义县团县委发出号召,捐款为朱瑞烈士修建烈士陵园和重建烈士。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题写了“朱瑞同志纪念碑”七个大字。1993年经省政府批准,烈士陵园被列为辽宁省重点革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县政府决定将朱瑞烈士陵园与义县烈士陵园合并。1998年5月重新修建朱瑞烈士纪念碑,并在义县解放和朱瑞牺牲50周年时。&&&&&&
老爷岭 位于闾山西麓,坐落在义县东大榆树堡镇境内,&是级自然保护区。老爷岭建有上下两院,上院有出巡殿、武圣殿、三清殿,建在义县与北宁“山界”处因寺庙内塑关公像,故称老爷庙,山便因庙而得名。附近山势险要,林木葱荫,站在上院远眺,山峰起伏,清新悦目。下院圣清宫殿庄严肃穆,殿内彩塑药王、财神、观音等佛像37尊。寺庙旁有一对鸳鸯井四季不竭,山顶点将台,鹰嘴峰令人望而怯步。景区内山雄石险,风光秀丽,森林茂密,花木奇秀,令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州到义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