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举出三位古今中外廉洁故事的廉洁官员

古代官员廉洁的十个经典佳话
古代官员廉洁的十个经典佳话
  1、羊续:“悬鱼太守”
  东汉时,羊续曾多次任庐江太守,从不请托受贿、以权谋私。其府丞焦俭为人也很正派,有一天,他见羊续生活太清苦,便给他送了一条活鲤鱼来。面对这条“礼鱼”,羊续左右为难。无奈之下只好暂且收下。但等焦俭一走,他就让下人把鱼挂在庭檐下,再也不去碰它。这件事传开之后,府吏们为羊续的高风亮节所折服,也都不敢礼贿他了。因此当地老百姓都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2、刘宠:“一钱太守”
  东汉刘宠曾任会稽(今浙江绍兴)太守,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且清廉俭朴。在他离任时,当地百姓凑了一批金银相赠。刘宠虽坚拒不收,却又不忍令父老乡亲过于失望,只好拿一文钱作为纪念,故被时人誉为“一钱太守”。百姓还修了“一钱太守庙”来纪念这位清官。后人有诗赞道:“刘宠清名举世佳,至今遗庙在江边。近来仕官多能者,世学先生拣大钱”。
  3、山涛:“悬丝尚书”、“璞玉浑金”
  西晋时期的山涛既是大文学家,又是着名清官。陈郡人袁毅曾做鬲县令,送给山涛100斤上等蚕丝。山涛不愿独自违抗当时的风气,就收下来藏在阁子上。后来袁毅恶迹败露,被送到廷尉治罪。山涛把丝拿出来交给官吏,上面积有多年灰尘,但印封却完好如初。众人不禁钦佩山涛为官清廉,因而人尊称其为“悬丝尚书”。文学家王戎曾这样评价山涛:“他就像未经雕琢的玉石、未经提炼的矿石(即‘璞玉浑金’),人们都喜爱它的珍贵,却不能估量它的真实价值。”
  4、徐勉:“风月尚书”
  南朝萧梁时期,徐勉被任命为吏部尚书,主管全国组织人事工作。这下他家可热闹了,有事没事来套近乎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某天晚上,徐勉邀请友人相聚。席间有个叫虞暠的人,仗着和徐勉关系比较好,竟狮子大开口“求詹事五官”。徐勉正色道:“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虞暠讨了个没趣,只得讪讪告辞。故时人赞其为“风月尚书”,“止谈风月”也成了历史典故。
  5、袁律修:“五代清郎”
  隋朝袁律修一生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5个朝代,官至尚书郎、太常少卿。为官50余载,却两袖清风,连升酒薄礼也不收,人们皆呼他为“五代清郎”。
  6、范景文:“二不尚书”
  明代的范景文历任兵部侍郎、工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他位高权重,很多人来求他办事。为杜绝纷至沓来的亲朋好友求他,范景文特地在府门上写下6个大字:“不受嘱,不受馈”,故被百姓美称为“二不尚书”。
  7、于成龙:“半鸭知县”、“于青菜”、“天下第一廉吏”
  清康熙初年,原广西罗城县令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全省唯一“卓异”,升任合州知州。其子从山西老家来看他,他仅有一只还舍不得吃的咸鸭,乃割下一半作为让儿子带回老家的礼品,因此人称“半鸭知县”。离开罗城时,堂堂一位县令,竟然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当地百姓听到于成龙离去的消息,一片哭号,依依不舍,相送数十里。后来他出任堂堂两江总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馆不住公馆。在总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时人称之“于青菜”。当他逝世后,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称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8、陈滨:“苦行老僧”
  清代古田县人陈滨,居官清廉,政绩显着。他常对人说:“贪不在多,一二非分钱,便如千百万。”后来巡抚湖南、福建。当官20余载,独身在外,没有携带过家眷。儿子想去探望他,竟苦于缺路费。在衙门里,他吃的是瓜果素菜,安于清贫,终生不变,受到百姓称赞。康熙皇帝称他为“苦行老僧”,此名不胫而走。
  9、汤斌:“三汤道台”
  清代岭北道道台汤斌,为官多年,竟毫无苟取,坚持以清贫为本,每日以豆腐汤为肴,许多百姓便敬称他为“三汤道台”。意思是说他:为政像豆腐汤那样清廉,生活像黄连汤那样苦涩,对世道人心像人参汤那样滋补。
  10、曾国藩:“第一裸官”
  清道光年间,曾国藩正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有一次受到政敌的恶言诽谤,逼上梁山,别无选择,老曾为表清白,堵住敌人之嘴,竟当着众人的面,挺身而出,把自己脱得精光,露出瘦削、文弱、矮小的身子,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从而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揪出了真正的国家蠹虫。堪称古往今来真正的第一“裸官”。
我的更多文章:
( 21:34:03)( 21:29:02)( 20:35:23)( 20:19:40)( 20:00:00)( 17:48:00)( 22:48:47)( 22:48:47)( 22:38:26)( 20:36:4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廉政导读】孔子与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作为一个2500多年前的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注意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立志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番事业...
【廉政导读】1 秦朝赵高:侵夺民田操控国库  赵高,原籍赵国,是赵国王族远支族属。后来赵高之父犯了罪,被判处宫刑,赵高弟兄数人也一律处以宫刑,在秦国王宫做了奴隶。秦始皇...
【廉政导读】1、西门豹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人。当时邺地是魏都的重要门户,且是战略要地,但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魏王特派西门豹担任邺县令,治理邺地。西门豹到邺地后,微服...
【廉政导读】&&& 阿江,是某事业单位的财务主管,人们称为“内当家”。但在别有用心的人眼里,这一岗位的权力效应还“大”过单位的“一把手”。...
【廉政导读】上海松江方塔前的大型照壁,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面阔3间,中间高4.75米、阔6.10米的壁面上,为巨幅砖雕,用几十块铺设地面用的方青砖雕刻、镶嵌而...
【廉政导读】太平天国是中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可是这场曾经咤叱风云的运动从洪秀全率众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十一年的时间就覆灭了,...
【廉政导读】人们通常认为,中国古代多讲人治,不讲法治。这种认识无疑是错误的。几千年前的《尹文子》就记载了中国古代的法治理论。   有一次,田子、宋子、彭蒙三个人一起讨论...
【廉政导读】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他成功领导了世界禁毒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虎门销烟,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与...
【廉政导读】为政要想清正有为无是非,拒贿也算一门“必修课”,而古代廉吏的拒贿“妙术”,对于我们不无启发。  唐代白居易不仅是一位著名诗人,还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同时也...
【廉政导读】周恩来总理一生公私分明,身居高位,两袖清风,成为领导干部清廉为民的楷模,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仅仅计较”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工作繁忙,周总理很难像按...
共923个文章
当前显示1-10个文章首页上页1
廉政故事栏目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今中外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