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行业授信风险排查机制及防范

福建省菌农生产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福建农林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福建省菌农生产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近三年中国食用菌产量占世界超过70%以上,2012年福建省的食用菌生产量也跃居全国的第四位,不仅如此,福建省还有10%左右的人在从事着这项产业,所以稳定和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对于福建省和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食用菌产业对于福建省农业的重要性是明显要高于全国农业对食用菌产业的依赖性的,而福建省近年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速度却是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水平的,这也就是本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在食用菌产业如此迅猛地发展之下,与此并存的相关风险也在不断地积累和扩大,深深地影响着食用菌产业和食用菌农户的生产和经营,保护菌农们少受到不确定风险的影响才是根本,所以为食用菌农户辨别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及建立生产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就是重中之重。
本研究沿着国内食用菌产业研究的历史进行横向分析,并了解一般风险的定义和分类、农业风险的理论体系和农户风险这一新概念,做出了对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进行类别的划分;然后,本研究利用专家调查法、焦点组访谈法和预调查法对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经过对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的抽样调查,获得了相应的有效数据。以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的年产值和年产量为风险的量化指标,针对这些数据,本研究利用了逐步回归分析进行了自变量的有效选择,经过回归分析后本研究认为:对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销售渠道、市场信息来源、生产标准化、是否买到假农资、接受专业指导的次数5个;其次,在现有数据的分析下,有些因素对食用菌农户在生产经营的影响并不是如同逻辑想象中的那样顺理成章,其后面的真实逻辑则需要做更多的研究加以论证。随后,基于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影响因素模型,本研究提出相应的处理控制措施和政策建议,建立起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F326.13【目录】:
中文摘要9-10ABSTRACT10-111 引言11-21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1-14
1.1.1 研究背景11-13
1.1.2 研究意义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8
1.2.1 关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理论的研究14-15
1.2.2 关于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类别及控制研究15-17
1.2.3 关于食用菌产业经营风险的研究17-18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18
1.3.1 研究目标18
1.3.2 研究内容18 1.4 研究方法18-19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19-212 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情况21-25 2.1 福建省食用菌产业的相关数据说明21-22 2.2 松溪县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22-23 2.3 松溪县食用菌农户面临的主要问题23-253 相关理论25-29 3.1 一般风险25-26
3.1.1 风险的属性25-26
3.1.2 风险的处理方法26 3.2 农业风险26-28
3.2.1 农业风险的种类26-27
3.2.2 农业风险的处理27-28 3.3 农户风险28-29
3.3.1 农户风险的种类28
3.3.2 农户风险的处理策略28-294 福建省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因素的确定29-35 4.1 福建省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类别的识别29-30 4.2 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因素的判定30-355 福建省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的实证分析35-48 5.1 松溪县食用菌农户风险的量化指标35-36 5.2 松溪县食用菌农户风险因素抽样调查36 5.3 样本数据统计描述36-37 5.4 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的回归分析37-48
5.4.1 变量说明38-39
5.4.2 关于年收益的逐步回归选元39-43
5.4.3 松溪县食用菌农户年收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3-45
5.4.4 关于年产量的逐步回归选元45-47
5.4.5 松溪县食用菌农户年产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7-486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48-53 6.1 福建省松溪县食用菌农户实证分析的主要结论48 6.2 对应政策建议48-53
6.2.1 拓宽销售渠道,推广现代销售新模式48-50
6.2.2 建立松溪县食用菌产业信息共享系统50-51
6.2.3 充分发挥相关组织职能,健全食用菌市场监管体制51-53参考文献53-55致谢55-56附件1: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类别和因素调查问卷56-58附件2:松溪菌农生产经营风险调查问卷58-62附件3:松溪县食用菌农户生产经营风险调查简表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伍瑛,湛中维;[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程承坪;刘素春;;[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林惠娟;;[J];福建农业科技;2012年08期
曾玉珍;穆月英;;[J];经济经纬;2011年02期
何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6期
吴东立;李洪旭;;[J];农业经济;2008年03期
赵立娟;史俊宏;;[J];经济论坛;2012年09期
李荣春;[J];中国食用菌;2001年03期
钟开斌;;[J];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11期
付榕;;[J];西部金融;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永光;李萍萍;袁俊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翁文先;;[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侯书和;;[J];沧桑;2010年12期
戚建刚;;[J];当代法学;2012年02期
胡望洋;;[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2年01期
曹丁;谢少华;王龙昌;;[J];消费导刊;2008年12期
吕孝礼;马永驰;;[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谢恩;吴孔勇;;[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包双宝;凤兰;;[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6期
李家俊;黄东兵;何轶;高月敏;;[J];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鹏;;[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孙芳城;杨兴龙;;[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丽;[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赵鹏;[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刘素春;[D];武汉大学;2010年
王兆林;[D];西南大学;2013年
邢慧茹;[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曾小艳;[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陈海锋;[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胡海川;[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刘学文;[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全琪;[D];兰州大学;2010年
曾广宇;[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杨晓荣;[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万蓓蕾;[D];复旦大学;2011年
韩德华;[D];汕头大学;2011年
姜庆;[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李青;[D];山东大学;2011年
田梦麒;[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陈友林;[D];宁波大学;2009年
冯月英;[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庆;;[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1期
杜晓颖;;[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王书华;苏剑;;[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徐秋慧;[J];经济与管理;2005年01期
卢敏,李玉;[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卢家昌;顾金宏;;[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年03期
曹颖;[J];农业经济问题;2000年10期
栾敬东;程杰;;[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穆月英,陈家骥;[J];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08期
熊存开;[J];农业经济问题;199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冠胜;[D];浙江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水珍;[J];农家顾问;2002年11期
;[J];农村百事通;2002年03期
农网;;[J];农家之友;2002年10期
杨小兵,吴清平;[J];中国食用菌;2003年01期
汪新政;[J];中国食用菌;2003年01期
中食;[J];北京农业;2003年01期
;[J];农村百事通;2003年02期
秀平,邵敏;[J];农村百事通;2003年12期
;[J];农村百事通;2003年15期
;[J];农村百事通;200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国强;;[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周明;杨德;程薇;高虹;王少华;史德芳;何建军;李露;薛淑静;杜欣;叶丽秀;;[A];首届中国蕈菌与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洪健尔;谢宝贵;;[A];全国第6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魏海龙;吴学谦;付立忠;吴庆其;李海波;;[A];2004中国食用菌产业协调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4年
刘文海;杨春芳;;[A];全国第6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兰良程;;[A];首届海峡两岸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杨梅;柳成益;唐平;吴建华;郭勇;彭卫红;郑林用;;[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徐丽红;吴应淼;王钢军;王钫;张玉;柴振林;;[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饶火火;;[A];全国第6届食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卢建伟;;[A];纪念第39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鲁庸兴;[N];湖南科技报;2003年
飞农;[N];河南科技报;2005年
平泉县中小企业局;[N];承德日报;2006年
周显;[N];昌吉日报;2006年
曾四丹;[N];桂林日报;2006年
朱俊才;[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记者 张飞
通讯员 杜寅伟;[N];金昌日报;2006年
;[N];吉林日报;2006年
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
曹德宾;[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本刊记者  孙同乐 刘剑 通讯员  白中龙;[N];消费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袁燕华;[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王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侯柏森;[D];吉林大学;2006年
张建琳;[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肖琪;[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韩林;[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林伟雄;[D];西南大学;2007年
黄荣华;[D];河北大学;2008年
马红英;[D];云南大学;2013年
石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农业发展信贷供给分析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阅读次数:人次农业发展信贷供给分析1.VIP俱乐部2.查看资料3.订阅资料4.在线投稿5.免费阅读6.会员好评7.原创检测8.教材赠送9.联系我们10.常见问题
一、发展创新
与国际农业产业发展相比,目前我国农村体制仍不健全、资金供应不足,甚至很多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存在大片的金融空白。嘉兴作为浙江省的农业大市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因此,通过对农业发展中各个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量以及具体需要何种类型金融产品的调查,能更好地找到相应的解决途径,对农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调查背景
1.嘉兴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形势成效明显
嘉兴市的农业发展成熟,基础好,潜力大,具有特色产业,区域布局清晰。其中,、蚕桑、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名特优水产品、优质水果和优势特色食用菌等为主的七大主导产业区域格局基本确立。嘉兴市在地域上基本形成了以嘉善县、南湖区、海盐县、平湖市为主的生猪养殖集聚区,以海宁市、桐乡市为主的茧丝绸产业区,以嘉善县、南湖区、平湖市交界处为中心的东南部大棚瓜果蔬菜设施农业区等。这些成熟的农业集群,便于分析农业产业集群中供应链的共性,可以得到更准确的供应链金融现状的资料,有利于后续研究的开展。
2.当前金融支持农业新发展形式尚存在升级空间
嘉兴现代农业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坚持以为导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迈出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第一步,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先行区。但客观分析嘉兴农业现状,与现代农业的要求仍有相当差距,仍存在以下问题: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治理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组织化程度低下;大部分农产品在市场分级、精细程度、产品品质等方面与国际市场要求尚存在很大的距离,难以适应城乡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对农业企业的调查结果
在对农业企业发放的问卷中,共发放30份,实际有效回收25份。这其中包括了嘉兴的龙头及大、中、小型各个层次的企业。在融资渠道的选择上,大多倾向于商业的筹融资方式。由于商业银行的利息率相比于债券等筹资方式,比较稳定。在影响农业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选择中,选择企业规模的占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向银行贷款遇到的主要问题中,大部分选择了缺乏有效担保。说明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条件是需要有效的担保,而有效的担保则与企业的规模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企业在进行筹融资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风险,需要固定资产的抵押和有效的担保,从而对企业的筹融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企业注意方面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选择银行时更加注重的是效率,由于银行的审判时间影响了企业的一些决策方向,所以获得资金过程的时间越短越能够得到企业的欢迎。在各个金融机构当中,能够获得的贷款的金额十分接近而且利息率相差也不会很大,所以放贷速度更加成为了主要的选择因素。问卷反馈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并不了解或者采用除商业银行的方式进行筹融资,其他的筹融资的方式的宣传力度有限,是企业拘泥于商业银行贷款的形式中,降低了市场中资金的使用和流转效率。商业银行的贷款程序以及法规已经比较完善,所以能够得到大多数企业的青睐,其他的筹融资方式还需要完善其法规。在选择农业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中,企业希望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放宽贷款的条件,同样也希望政府能够通过改善融资、担保体系来使企业能够更轻松、更多地贷到款。
(二)对个体农户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中,个体农户的家庭人口数约为3.2人,其中在外务工人数为1.8人,平均每户有耕地面积0.945亩。2012年家庭人均收入为14365元,其中涉农收入为5315元,务工收入为9049元,总支出约为7811元。在农户的收入形式中工资收入占到了63%,超过了涉农收入。在调查的农户中,大多数家庭只是将农业生产当作副业。除去家庭中未参与生产劳动的人员,家庭中主要的人都基本在从事在第二、三产业的工作。在调查人群中,约有89%的人有银行贷款的需求,但只有37%的人得到了当地银行的满足。在2010年至2012年中,有21%的人得到了银行。个体农户基本都存在着资金的短缺,主要是以短期且小额的贷款需求为主。在2010年至2012年中获得的信贷有81%属于农村信用社,7%属于农业银行,2%属于邮政储蓄银行,8%属于村镇银行,1%属于小额贷款公司,1%属于其他金融机构。在信贷的担保抵押方式中,有8%是凭自己信用贷款,14%是找人担保,73%是以房产抵押,3%是以存单、国债等质押,还有2%是其他的方式。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中,农户倾向于农村信用社,并且主要是用房产和担保人以及个人信用为主,最多的是房产。相对于企业,银行贷给个体农户的风险要大上许多,所以基本上只接受固定资产质押的方式,这样在个体农户需要再次进行贷款时,就缺少了有效抵押物。而即使获得的信贷资金89.29%投向于子女上学、盖房、婚丧嫁娶、支付医疗费等生活性支出,由此可以看出,个体农户用于农业再生产的比例十分有限。在需要多少资金才能满足现在的生产生活要求的问题中,农户需要的资金额度在各个层次都有,但主要是小额贷款。个体农户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一些生活过程中,小额资金的周转,所以只需要满足个体农户的小额贷款的质押、信用评级问题就能大大地满足农户的需求。在向他人借贷的借贷利率调查中,有20%是在10%以下的利率,有26%是在10%到15%的利率,有46%是在15%到20%的利率,有7%是在20%到30%的利率,有2%是在30%以上的利率。在民间的借贷中,利率分布主要是集中在15%到20%,并且在各个层次的利率都有,相比银行给出的利息率,民间的更加高一些。所以若银行能够解决个体农户借贷的风险控制的问题,农户就会倾向于选择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贷款。
(三)对银行的调查结果
在对银行的调查中,有近40%的银行针对农业(的贷款占其贷款的发放总量比重超过50%。截至2012年3月末,浦发银行的总资产达到13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1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9.2亿元。在发放的全部贷款中,涉农贷款占比82%,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增幅。从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对农业贷款的利润率比其他行业较高。农业信贷并不是十分方便,农户贷款仍有门槛限制。银行拒绝贷款给农业企业或个人的原因可以看出,如果能够解决在贷款过程中,控制风险降低坏账率,银行还是愿意借款给企业和个人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信用评级和担保物上,若能够有完善的信用评级,则银行能够放心地借给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人群,若能够开发出多种担保形式和担保物,则能给更多的企业和个体农户提供贷款的机会。在调查中大多数银行表示希望通过农业信贷支持促进农业产业集群。银行能够提供较低盈利贷款,说明还有大量的款项并没有贷出,需要有更好的项目进行,如果农业通过集群发展的形式,降低农业本身存在的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的盈利率,相信银行会十分愿意借给这些更低风险的农业产业,从而实现双赢。
四、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从金融机构角度看
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嘉兴从2004年就提出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消除,体制政策制约已成为嘉兴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瓶颈”。
2.嘉兴市农业担保机构数量偏少规模偏小
正常运作的农业担保机构各县、市、区平均还不到一家,这与幅员辽阔的农村市场与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显然不相适应。
3.商业银行收益低,难度大,服务不到位
对多数商业银行来说,农业类贷款企业规模小,难度大,风险大,收益低。因此,专业人员配置极少,贷款品种、业务模式研究等方面重视不够,服务不到位,这也是导致农业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直接因素。
(二)从企业角度看
1.企业规模小、层次低,有效抵押资产少
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率低,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仅有300家,且大部分的农业龙头企业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方式,总体上规模较小,创品牌能力不足,辐射面不宽,带动力不强。绝大多数农业龙头企业都是从事初级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不多,科技含量较低,附加值不高。
2.受自然因素影响大,贷款风险高
农业中小企业,多是从事与农产品原料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服务相关的业态类型,与立地条件联系密切,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业产业要素的复杂性、生产环境的多变性及不可控性决定了农业中小企业贷款较其他行业存在更多的不可控和高风险性。
(三)从农民角度看
1.农民缺乏贷款所需的抵押品
农民由于没有足够的抵押而缺乏获取抵押贷款的能力,这是金融机构不予放贷的主要原因。另外,从银行贷款,要办理抵押,不仅环节多、手续繁,而且费用大,需要去公证部门公证,登记费、鉴证费、评估费等等各种各样的费用相加,增加了农民从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
2.农村现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农村金融业务的有效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经营形式,导致生产规模小、可用于贷款抵押担保的资产少,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差。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社会化生产水平低;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少产业支撑,负债能力低。
五、对农业借贷机制的对策研究及优化设计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
嘉兴地区农业发达且嘉兴政府重视农业的发展。以往的嘉兴市政府的政策中,政府注重的往往是直接对农民的补助,虽然这样对农民的生活同样有所改善,但却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农业和农业企业的高风险、低收益,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要低于支持高收益产业,因此,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扶持,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投入,鼓励他们提高服务质量,而这也是国外的通行做法。如对金融机构开发的适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给予政策支持;对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增设分支机构或金融服务网点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等。
(二)金融机构调整对农业产业的信贷政策
农业企业发展呈现特色化、区域化、集中化的趋势,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县域特色产业研究,加强与经济开发区、集中区的金融业务整体合作,对企业信贷政策进行适时调整。嘉兴地区的主要农业产业为桑蚕、鸡鸭生猪等牲畜等,并且已经有了较为明显的分区的集群特征。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金融机构可以针对这点,对不同的行业设立不同的信贷政策。例如,针对桑蚕业可以创造用桑蚕的半成品、成品等作为质押物,从而可以增加贷款的可能性。
(三)加大农业小微企业产品研发力度,加强对市场需求、金融产品与同业比较研究
一是要针对农业微小企业客户贷款金额小、时间急、期限短、频率高、季节性强等特点,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信贷投放效率,积极探索县域经济环境下新的有效抵押方式。二是要根据农村产业发展的要求,对龙头企业信贷产品进行完善。三是要针对农村商业的特点,积极推行符合县域商业流通现状的商业信贷产品,创新符合商业银行控险要求的贷款方式。嘉兴的农业企业,是以龙头企业带领下的一个产业集群。每个农业行业,都有着一个或多个龙头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扶持中小型企业的技术研发,从而改善竞争环境,使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
作者:朱敏 董芳敏 刘至勇 魏姗 谭华 工作单位:嘉兴学院商学院
本文永久链接: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关于本站:中国最大的权威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公务员之家创建历经7年多的发展与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现已成为全国会员最多(95.4万名会员)、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务员日常网站。荣膺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与权威媒体推荐,荣登最具商业价值网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广大会员好评。公务员之家VIP会员俱乐部在公务员之家您可以分享到最新,最具有时事和代表性的各类文章,帮助你更加方便的学习和了解公文写作技巧,我们愿与您一同锐意进取,不懈的追求卓越。如何加入公务员之家VIP会员第一步:先了解公务员之家,查看第二步:或在线支付,汇款即时到帐第三步:汇款后立刻,将您的汇款金额和流水号告诉客服老师,3分钟内系统核查完毕并发送VIP会员帐号到您的手机中,直接登陆即可。百度推广食用菌行业市场壁垒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食用菌行业市场壁垒
上传于||文档简介
&&21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市​场​壁​垒​及​行​业​利​润​水​平​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授信风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