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为何让“常败明朝顾兴将军指挥使”杨镐指挥萨尔许战役?刘铤不是“常胜明朝顾兴将军指挥使”吗?

查看: 3576|回复: 6
万历朝鲜之役人物简历(连载中)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罗蕾莱 于
21:39 编辑
&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 & 日—日在位
& && && && && && && && &朱翊钧
& && &&&日—日
明神宗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0岁以前,是裕王子与隆庆朝皇太子时期。从10岁开始登基到58岁驾崩,48年的皇帝生涯又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0岁到20岁,小皇帝时期,他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权威,凡事依大学士张居正而行;20岁以后,亲政时期,他有一段时间勤于政务;后期,虽然并不上朝,但并不代表不管事,亲自主持万历三大征,就是明证。
太阁& && && && && && &
& && && && && &丰国大明神
& &&&国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龙大居士
& & 1586年—日在位
& && && && && & 丰臣秀吉
出生于尾张国爱知郡中村,幼年时期取名为日吉丸,仕于织田信长成为武士之后改名木下藤吉郎,绰号猴子、秃鼠。
青年时代的秀吉大概是个谋求武士职位的浪人之辈,以足轻的身份成为了织田信长家的家臣,深得信长疼爱,在织田家的地位不断提升。秀吉曾在墨俣河上的冲积三角洲上以一个晚上筑起一座城砦作为进攻美浓国的安八郡,并击退慎村丑之助的部队。藤吉郎1568年改名为木下秀吉1570年信长准备进攻朝仓义景的中途,在金崎得到盟友浅井长政的背叛的暗示,在撤退途中受到浅井军攻击,此战秀吉负责殿后,保护信长和家康安全撤离。
1573年秀吉被封为近江国今滨城城主,将城改名为长滨城,并改木下姓为羽柴。1577年秀吉受命攻略中国地方,任播磨国国主,根据城为姬路城。1580年秀吉开始与毛利氏及山名氏交战,攻下了鸟取城、三木城、高松城等重要据点,秀吉在此发挥了长时间包围战城池战法–断粮,使敌军提早开城投降。
1582年明智光秀于支援秀吉出兵毛利氏途中,发动背叛兵变,攻占京都并夜袭投宿在本能寺的织田信长,是为本能寺之变,信长自焚本能寺,尸骨无获,其长子织田信忠于二条御所战败后切腹自尽。当时丰臣秀吉正亲自率兵包围备中国的高松城,由于报信者的失误,于事变三天后才得知消息。之后,在毛利氏大老小早川隆景主导下,他迅速与毛利氏议和,条件是守将清水宗治自尽,秀吉率兵在五日内“强行军”约200公里返京,并随即与明智军展开决战,这次行军史称“中国大撤退”,行动之迅速大大震撼了京师的明智军。回师之时,秀吉以信长之名为号召,成功收纳流窜在各地的信长旧属,于山崎之战,大败准备不及的明智光秀,最终明智光秀逃走时被猎杀落难武士的村民杀死,秀吉乘机控制京都一带。
秀吉在清洲城重臣在清洲会议上得到多数织田族人与家臣支持,拥立尚在襁褓的信忠长男三法师(元服后称织田秀信)继任家督。但为此得罪了同属织田重臣的柴田胜家,导致其拥立信长三子织田信孝对抗秀吉。隔年,双方决裂,秀吉先迫使信孝投降,后来羽柴与柴田军在贱岳决战,最初胜家占尽优势,中川清秀遭到突击阵亡,但是秀吉率兵冲上前线使形势急变,最终秀吉取得胜利。跟着羽柴军包围北之庄城,胜家与妻子阿市自杀,此外另一重臣泷川一益则被迫蛰居,织田信孝不久被杀,丹羽长秀和池田恒兴归服,大致上平定了织田家内反秀吉势力。1583年,秀吉在石山本愿寺的旧址上建大坂城。
1584年,与其合作的信长次子织田信雄联合德川家康反对秀吉,羽柴军便与两人展开史称小牧·长久手之战的战事。1585年,秀吉派遣秀长、小早川隆景等将领攻打刚统一四国的长宗我部氏,利用兵力的差距迫使其归降并保有了土佐一国。此外秀吉派遣藤堂高虎为首的部队,平定了杂贺众,首领铃木重意被斩首处死。此外,秀吉派重兵攻打越中国佐佐成政,开战派大军包围,成政不战而降。1586年秀吉将其妹旭姬嫁与德川家康,并为家康正室,将自己的母亲大政所送回家康身边成为人质,德川家康此后臣从秀吉。1585年秀吉被公家的近卫前久收养,就任关白,1586年受赐姓丰臣并就任太政大臣,确立了政权。
1586年,九州大名大友宗麟向秀吉请求支援,1587年派遣秀长率领大军攻击岛津氏的支城,使义久投降,战后岛津氏被分配到萨摩和大隅两国。1588年秀吉开始实行刀狩令,加强了兵农分离的政策。
1587年,禁止基督教。基督教是于1549年随天主教传教士沙勿略传到日本的,三十三年后的1582年,日本的基督徒已经到达十五万人,可以说是一百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个基督徒,可见基督教的传播速度非常快速。然而在1587年,丰臣秀吉却发出一道命令,禁止基督教传教士进入日本。其最大的原因是,丰臣秀吉唯恐基督教大名(诸侯)将领地捐献给教会,再度出现类似一向宗信徒暴动的局势。在禁令中的第一条提到“大日本是神国”。这表示日本开始吸收欧洲的文明,已经不在印度与汉字文化圈的圈子里。有人说,这是最早的“脱亚论”。
1589年北条氏的家臣猪俣邦宪夺取了真田昌幸管辖下名胡桃城,导致秀吉下令全日本大名讨伐北条氏,不服从者将会受到失去领土的处分。秀吉率20万大军向北条氏攻击,攻陷北条各个支城下逐渐向小田原城包围,7月北条氏政、氏直父子开城投降。氏政、氏照两兄弟切腹自尽,氏直被流放到高野山,战后秀吉为各大名分封新的领土。
1591年,将关白之位让给外甥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前关白的尊称)。1591年秀吉进行他人生中最后一场日本国内战争,派遣了蒲生氏乡、浅野长政及石田三成联同东北地方大名平定九户政实之乱。同年,秀吉命令茶人千利休切腹自尽,原因不明。
&&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治国有方,多年战乱的日本一时间国泰民安。他见日本已经安定,遂萌发了建立一个亚洲大帝国,他决心到比日本更广大的空间施展一番。首先要征服朝鲜,再来征服中国,后再征服印度,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
战争初期,久经沙场的日军攻势猛烈、势如破竹,以极快的速度先后攻占朝鲜王京汉城与陪都平壤,并迅速攻占朝鲜境内大量主要城市,直趋明朝边境。朝鲜王马上向明朝求救。丰臣秀吉于5月攻占汉城后便研议要迁都北京,将北京周围10“国”之地献为御用,赐公卿以俸禄,赐其部下以10倍于原有的领地,甚至命丰臣秀次为大唐(中国)关白,日本关白由羽柴秀秋或宇喜多秀家担任,朝鲜则交给羽柴秀胜或宇喜多秀家统治。
在明军和朝鲜三道水师等的反击下,日军攻势遇阻。 终于在1593年日军因遭逢损失,丰臣秀吉遂与明朝和谈。 双方于是缔结和约,日军就此暂退釜山。
数年后,秀吉欢喜地迎接明朝使者,明、朝议和使来日,秀吉宴飨之。然宣读国书,始知议和实为册封,大明欲封秀吉为日本国王。秀吉方觉受骗,大怒道:“吾掌握日本,欲王则王,何待髯虏之封!且吾而为王,何以对天皇!”,并欲杀明朝使节,为旁人劝止,于是下令驱逐明朝使节。秀吉不久后再次遣兵入侵朝鲜。日军盘据釜山,再进逼汉阳。然而明朝援军(约8万,由麻贵为总兵再次入朝作战)明军加入战斗行列后,日军攻势再度受阻,被迫死守于海岸各城堡。
日,丰臣秀吉因病逝世,死于伏见城。
昭敬正伦立极盛德洪烈至诚大义格天熙运景命神历弘功隆业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
& && && && && && && && && && && &1567年—1608年在位
& && && && && && && && && && && && && && && &李昖
& && && && && && && && && && && && & 1552年—1608年
朝鲜第十四代大王,初名钧。他的亲生父亲是中宗的庶子(德兴大院君),并不具备嫡子那种角逐王位的资格。明宗的绝嗣,使当时还是河城君的宣祖一跃而成为王位的继承者。然而,这却是宣祖颠沛流离的人生之开端。
&&宣祖接手的朝廷,事实上已经成为士大夫们角逐名利的场所。朋党政治经过先前几代的发展,在宣祖朝已经形成固定的门派,并为着各自的党派利益互相攻击。这些门派拥有各自的阵营和根据地,形成足以左右朝廷政治的势力,王权受到很大的制约。而这些明争暗斗在宣祖一朝白热化,“东人”和“西人”两个士大夫分流最终形成,这两支势力是朝鲜王朝日后繁杂朋党的始祖。党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区分派别的“党色”。国王无法控制党争局面,朋党集团肆意攫取党派利益,导致世风败坏和朝政的紊乱,宣祖之后的历代国王不幸为此背负“昏庸无能”的恶名。
对于宣祖来说,更大的不幸是倭寇的入侵。在壬辰、丁酉两次倭乱中,宣祖不得不度过7年疲于奔命的生活,甚至一度准备逃入明朝,饱尝种种难堪的耻辱。他的两位王子落入敌手,官员大臣被掳者不计其数,祖宗陵寝更惨被倭军发掘。他的军队遇到倭军往往一触即溃、无力履行保护百姓的职责,不得不向明朝请求援助。为此,宣祖的朝廷为敌友所鄙夷,同时也失去百姓的民心。不过最令宣祖寒心的是,此时党争势头却不曾减弱,使他不得不在党派压力下作出连串使局势恶化的决定、譬如罢黜名将李舜臣。
&&倭乱留下一片焦土,宣祖朝也走到了尾声,王位的继承问题又成为党争的焦点。当饱受内忧外患的宣祖永远闭上眼睛之后,宣祖朝遂成为一个令人难以释怀的时代。
在线时间 小时
LZ说的是文禄·庆长之役?我喜欢
在线时间 小时
弱弱的问一句,有关日本战国话题在讨论区里有人关注吗?
在线时间 小时
天天看你转贴~是不是想拿勋章?我这么顶你发朵花吧
在线时间 小时
怎么还有电视剧截图 。。。。。。。排版混杂了一点。。。明天子的介绍也太少了吧:L
tank2871764
你有心的话可以数数本区有多少帖子是LOO发的 。。。。为了勋章这么干有意义吗。。。。。
再说中文站互助之王,屈指可数的英雄还稀罕什么勋章啊
在线时间 小时
手机发贴限制实在太多了…T^T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罗蕾莱 于
15:02 编辑
& && && &南昌知县
& && && && &御史
& && && &大理评事
& && && &山东参议
& && && && &副使
& && && && &参政
& && &&&右佥都御史
& && && &朝鲜经略
& && && &辽东巡抚
& && & 兵部右侍郎
& && && &辽东经略
& && && && &杨镐
& && & ?年—1629年
&&商丘人。万历八年进士。历知南昌、蠡二县。入为御史,坐事调大理评事。再迁山东参议,分守辽海道。尝偕大帅董一元雪夜度墨山,袭蒙古炒花帐,大获。进副使。垦荒田百三十余顷,岁积粟万八千余石。进参政。
&&万历二十五年(1597)任右佥都御史,万历二十四年(1596),日本侵略朝鲜,次年(1597)奉命经略援朝军务。二十六年,明军在蔚山大败,败而不报,又谎报军功,被罢职,以万世德代之。三十八年,复起巡抚辽东,多次指挥官军击败进犯的女真人和蒙古人。后退休。
 万历四十六年,建州女真公开叛乱,兵破抚顺,经过大臣们会推,明神宗以杨镐为兵部右侍郎经略辽东。次年(1619)二月,杨镐以明军88000人,朝鲜军1万3千人和女真叶赫部2千多人,分四路出师出击建州女真,另以数万人为预备队。四路出击军的总指挥分别为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铤,以杜松部为主力,马林为北路策应,李如柏出清河堡为奇兵;刘铤骁勇善战,但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四路军企图“分进合击”,但由于杜松轻敌,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遇伏,全军覆没,继而马林败逃开原,刘铤战死在阿布达里岗,李如柏仓皇撤退,自相践踏。这就是萨尔浒大败,明军损失四万多人,朝鲜军全部投降。此即“萨尔浒战役”。其后不久辽东北部边防重镇开原、铁岭相继失守,御史交章劾奏杨镐,因此下狱,令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经略。崇祯二年(1629)被杀。
&&杨镐在朝鲜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被看成壬辰战争拯朝鲜于水火的功臣,杨镐回还之日,朝鲜自国王宣祖至平民百姓皆恋恋不舍,宣祖率百官泣送于弘济院,汉城士民男女重髫戴白,皆出送郊外,诸臣以诗为别。
&&朝鲜深觉惋惜,并为杨镐受诬而不平。不久宣祖即派右议政李元翼、参判许成上奏辩诬,并疏救杨镐。万历二十七年(1599)七月,朝鲜建宣武祠于汉城南,特崇享兵部尚书邢筁、经略杨镐,宣祖亲书“再造藩邦”匾额揭于宣武祠。万历三十四年(1606),谢恩使柳寅吉、崔濂朝京,专求杨镐画像。时杨镐家居河南商丘,朝鲜使臣千方百计寻得一商丘举人前往其家乡,方摹得杨镐画像。
&&将其画像奉安于宣武祠。朝鲜为崇祀杨镐,千方百计,煞费苦心。由此可见杨镐在当时朝鲜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
& && && & 肥后宇土城主
& && && && &小西行长
&&1555年-日
&&天主教大名。又名弥九郎。和泉堺豪商小西隆佐之子。初父子同仕于备前宇喜多氏,1579年起接近丰臣秀吉,成为秀吉亲信,又为濑户内水军之主将。1587年为秀吉征九州,次年平定肥后一揆,秀吉赐领肥后半国,成为禄米14万石之宇土城主。丰臣秀吉出兵侵略朝鲜,他与加藤清正同为先锋,他率日军于4月12日首陷釜山,继向京城推进,不过20余日即陷京城,2个月后推进至平壤。由于明朝出兵援朝,被迫撤退至庆尚南道沿海一带驻扎。同时被秀吉任命与明使沈惟敬和谈。和谈近2年, 秀吉拒绝明帝册封.从而和谈破裂。秀吉怒其欺骗,欲斩首,为诸将求免,在第二期侵朝战争中立功赎罪。在第二期战争中他仍为左军先锋,向京城推进。由于明军与朝鲜海军配合作战,第二期战争进展不利。不久,丰臣秀吉死,日军撤退,他为最后撤出朝鲜者。1600年与石田三成谋攻德川家康,失败,被斩于京都六条河源。
& && && && && &对马守
& && && && && & 侍从
& && && && &&&对马藩主
& && && && && &宗义智
& && && &1572年—1615年
&&对马宗家第20代家督,1587年其父宗义调隐居,故继承了家督之位。1587年丰臣秀吉“九州征伐”之际率军1000加势,本领安堵。同年末跟随加藤清正、小西行长一同镇压肥后国的国人一揆,因功加赠壹岐岛。1589年皈依切支丹教,在小西行长的居城——肥后国宇土城受洗,教名“阿尔布利亚斯”。
&&1592年元旦丰臣秀吉下达“朝鲜征伐令”,宗义智出于对马同朝鲜的贸易关系紧密而极力反对;但是秀吉置之不理,反而恐吓要没收宗家的领地。故宗义智被迫于同年4月12日率军2850人跟随小西行长的第二梯队自对马岛金石浦出海。
&&4月13日宗军在朝鲜釜山浦登陆之后来不及休整便连续攻略各地:14日克东莱、15日克梁山、16日克大邱、17日克密阳。4月18日参加尚州会战,破庆尚道都指挥使李建。4月23日参加弹琴台会战,破忠清道防御使申俊贤。4月28日攻克丽州,杀京畿道都指挥使金日旭。5月3日抵达汉城崇礼门外,次日破城。
&&5月10日宗军随同小西军继续向北进军。5月18日在临江津会战中击败平安道都指挥使金铭元,随即进占开城。5月23日以部分兵力(约300人)参与包围平壤,主力则跟随小西军攻略平壤以北的黄海道瑞兴、凤山、黄州、中和等地。待5月27日加藤清正、黑田长政两部攻陷平壤之时,宗军已经抵达大同江边。一个半月之内朝鲜“三京”(汉城、开城、平壤)俱失,几乎亡国。
&&6月16日中国军队进入朝鲜对日作战。6月23日明军攻打宗义智镇守的瑞兴,义智见明军势大便不战而退。7月1日明军攻打黄州,尽管宗义智与有马晴信、五岛纯玄合兵一处顽强阻击并用铁炮射杀了明军千总张国忠、马世隆等勇将,但是仍因兵力相差悬殊而放弃黄州撤往平壤与日军主力会合。
&&日李如松率军58000(包括由权栗指挥的朝鲜军10000)攻打平壤,日军小西行长则以18000余人防守,宗义智也参加了战斗。日军的铁炮给予明军很大杀伤,明军则以红衣大炮相回敬。平壤攻防战中日双方均损失惨重,最终以日军放弃平壤撤往开城而告终。
&&日中日双方会战于碧踢馆,明军虽然获胜但也损失惨重。丰臣秀吉失去了将战争继续打下去的信心,便派小西行长之弟行景赴北京与中、朝谈判。同时日军将战线向朝鲜半岛南部收缩,仅保留蔚山、泗川、南原和顺天四城。宗义智跟随小西行长镇守南原,此时原有的2850人仅存十分之一。
&&1597年中日谈判破裂,战争又起。小西军、宗军苦战失败后撤往天秀浦。次年丰臣秀吉病死,“五大老”和“五奉行”下达了收兵的命令。宗义智选择了从济州岛向西南行驶进入中国海域后再折回对马岛的路线,从而避开了中国水军和朝鲜水军的攻击。
&&1600年关原会战中宗义智加入西军,参与了对近江国大津城(京极高次居城)的攻击。战后亲自赴大阪向德川家康谢罪,被原谅。之后致力于同中国和朝鲜的和睦,先后三次渡海和谈。1609年终于促成了德川幕府与中国和朝鲜的和约(“庆长和睦约条”),并凭借此功得到了幕府“永不改易”的安堵状。
& & 肥前平户藩主
& && &松浦镇信
&&1549年—1614年
&&隆信之子。一生致力于发展平户港的贸易。当从秀吉处拜领了朱印通商证书后,大力开展对外贸易。在西班牙商船的进港作出努力,并在平户兴建荷兰英国商馆。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松浦家从平户港上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文禄之役时随军出征到朝鲜,曾在战场上救过小西行长。 关原大战爆发后,镇信加入了东军。战后领地得以保存并稍有封赏。总计 有松浦、彼杵两郡六万三千石左右。所领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前。
& &&&岛原藩主
& & 有马晴信
1567年-1612年
&&有马义贞次子岛原藩初代藩主。亦是知名的海上巨商、基督教大名。
&&发迹于丰臣秀吉幕府,之后德川家康时代,他亦继续利用日本官方特许的朱印船往来台湾吕宋宋占城交趾暹罗等地从事船运贸易,并成为巨富。
&&1609年,德川家康任命有马晴信前往台湾探勘地形,并嘱意霸占台湾港口。该次行动虽颇为顺利,也俘掳了台湾原住民数人回日本,不过也在侵掠过程中,与西班牙葡萄牙[/url]在台势力产生冲突.1610,他挟怨焚毁葡萄牙停泊于日本的船只,再加上庇护天主教教徒等事端,于1612年遭德川家康处死。
待续〉〉〉
& && & 近习
& && && && && && && &主计头
& && && && && &&&肥后隈本城主
& && && && && && && & 侍从
& && && && && && && &肥後守
& && && && && && &&&熊本藩主
& && && && && && &&&加藤清正
& & 日-日
&&幼名虎之助,。出生于尾张国中村。由于与羽柴秀吉有血缘关系,故开始追随秀吉。织田信长死后,其部将羽柴秀吉与柴田胜家为争夺其势力之主导权,在贱岳这个地方开战,其中秀吉方有七人立下赫赫战功,以“贱岳七本枪”著称于世,加藤清正即为其中一人。1588年与小西行长受封,各分得九州肥后国的一半。
&&在壬辰战争中,率军至朝鲜,俘虏过朝鲜王子临海君与顺和君,也曾与小西行长共同担任先锋攻取全罗道,并在蔚山城成功抵挡明将杨镐大军的攻势。
 由于与小西行长、石田三成等丰臣政权的文治派屡有摩擦,故在秀吉死后开始接近德川家康。1599年与福岛正则、浅野幸长等人共谋杀害石田三成未遂。1600年关原之战时,站在家康的东军一方,留在九州牵制当地的西军势力。战后论功行赏,获得小西行长的领地,成为肥后52万石的大名。1611年曾到京都二条城,为家康与丰臣秀吉之子秀赖进行斡旋。该年病死于肥后的主城熊本城,得年50。
 加藤清正以筑城名家为世人所知,曾参与建筑的包括熊本城、蔚山倭城、江户城、名古屋城等等。并曾在领地内倾力进行治水工作。关原战时他虽然站在东军一方,但至死都对丰臣家忠诚,竭力希望能保住丰臣家。
& && &左卫门大夫
& && &&&飞驒守
& && &&&加贺守
& && & 锅岛直茂
& && &1538年—?年
&&幼名彦法师,天文七年,生於九州本庄馆,是九州大名龙造寺家勇将锅岛清房之子,而其母亲更是龙造寺家兼之嫡男之女,因此直茂与龙造寺家亲戚身份。
&&天文二十三年,这一年是直茂一生比较重要一年,就是他行元服之礼,在元服後直茂由彦法师更名为-锅岛左卫门大夫信生.而同年三月直茂以部将身份跟随主公隆信参加了人生第一场战役。
&&今山合战之际,佐嘉城被围,城内正讨论对大友家或和或降,直茂坚持出战. 得知大友军今川布阵,并在喝酒做乐.直茂引七百骑夜袭,大友军大败,总大将 大友亲贞被杀.龙造寺家乘势奋起占领了五国二岛.冲田畦之战中,得知隆信死讯后,决定退兵.其后,辅助少主政家,掌握实权.. 归顺丰臣家后,以功得东肥前一国。
&&锅岛直茂在日本历史上的总体的评价应该是一个颇有智谋的人物,并且以“智将”而称的人物。锅岛一系还是龙造寺的一门,直茂的父亲锅岛清房还是龙造寺家兼的女儿的第二个老公。所以直茂和隆信是堂兄弟的关系。严格的说来,直茂也应该龙造寺的一门吧!在龙造寺家族里,直茂也算是一个有威望,有地位的人。有这样一个有智谋的良将的辅佐,龙造寺隆信的事业的确很好。战绩也很杰出。
待续〉〉〉
& && && && && && & 筑前守
& && && && && && &中津城主
& && && && && && &筑前国主
& && && && && && &福冈藩主
& && && &兴云院殿古心道卜大居士
& && && && && && &黑田长政
&&幼名为松寿,通称吉兵卫。1577年成为了织田信长的人质。1578年荒木村重叛乱,父亲黑田官兵卫被捕,信长误以为是官兵卫投靠荒村,本来打算处死,后来竹中半兵卫游说才解困。之后成为秀吉征伐中国地方的一员,更以信长的“长”字改名为长政。
&&1583年参加贱岳之战,胜后获得了河内450石。1584年小牧山长久手之战期战,于大阪城担当留守职务。其后领地增加2000石。 1587年丰臣秀吉完成九州征伐后,父子其获丰前国中津12万石。 1589年正式继任家督,1592年-1598年参加攻占朝鲜谋图中国的攻略,1600年关原之战期间,加入了东军,负责对小早川秀秋的内应。对与敌方主要人物石田三成交战,战后被加封于筑前国52万8千石。
&&1614年大阪冬之阵,于江户城担任留守职务。1615年大阪夏之阵出阵,徙属于德川秀忠。 1623年于福冈城病死。
&&左兵卫督
& && && && &&&侍从
& && && &&&丰后国主
丰钟院殿中庵宗严大禅定门
& && && &&&大友义统
&&1558年—1605年7月日
&&幼名长寿丸,小名五郎,以将军足利义昭赐讳,得名义统。天正十六年(1586)得丰臣秀吉讳字,改名吉统。教名弗朗西斯。大友家第二十二代家督。
&&义统于天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得承家督,天正六年在宗麟监护下进军日向,受命驻在大野郡野津地方。这时义统正热中天主教,野津一带信徒日日剧增,并且强烈否定佛教及神道,佛寺神社领地,往往夺以赐家臣。但是,大友军与岛津军的决战,最后惨败而终,自此以往,部下叛乱连连,义统也经历危机,一改故辙,于信仰大不谓然,后来对天主教始施镇压。
&&宗麟为了解救自家的危机,上洛求援于丰臣秀吉,秀吉对九州素怀野心,果然发动远征,将岛津镇服,大友家得以保有丰后一国,义统也在天正十六年(1586)受丰臣秀吉一字,改名吉统。丰臣秀吉禁教令一出,义统脱离天主教,逐传教士,并强令志贺亲善弃教,多所杀害,在领地内名声渐落。
&&文禄元年三月,侵朝事起,吉统(义统)奉丰臣秀吉命,自引六千兵出阵,在黑田长政麾下。四月渡海,十一月得丰臣秀吉称赏,赐朱印状。第二年正月,李如松急攻平壤,小西行长求援于大友吉统、黑田长政、小早川秀包,然而长政、秀包都以为不能救。吉统军中议论不定,志贺亲善以为当退,吉弘统幸以为当援,吉统于是擅自逃亡。丰臣秀吉下《大友勘当状》,痛责吉统,予以撤藩处分,领地收公,吉统发毛利辉元看管。文禄二年五月,吉统被送至周防国山口本国寺囚禁,剃发为僧,号宗岩,此后又号中庵。第二年九月由山口被押送水户,交佐竹义宣监管。
&&秀吉死后,因石田三成、福原直高关说,庆长四年(1599)获得赦免。庆长五年九月,关原战事起,吉统属西军,与黑田如水(官兵卫)战于速见郡石垣原,败走,战后德川家为割断吉统与旧臣的联系,将他流放出羽国,后来改流常陆,庆长十年(1605)七月十九日死在常陆国流放地。
待续〉〉〉
& && &兵库头
& && && && && && & 左近卫中将
& && && && && && && &&&待从
& && && && && && && &&&参议
& && && && &妙圆寺殿松齢自贞庵主
& && && && && && &&&岛津义弘
& & 日—日
&&岛津氏第十七代当主,岛津贵久的次男,幼名又四郎。其后更被赠回正三位。
&&战国有语:“岛津无暗主。”以惯出名君良将而著称的战国岛津氏,从来不缺乏优秀的人才,贵久之运筹,义久之方略,岁久之智谋,家久之兵伐,无一不是一时之豪俊。而岛津义弘能从一门武将中名声鹊起,脱颖而出,进而威震日本,名扬海外者,在其一生饱经恶战,每每能于置之绝地,革灭殆尽之时扭转乾坤,创下一个又一个令后世瞠目结舌的战争奇迹。
&&第一场的战争是与附近大的联合军在岩剑城交战。其后在木崎原之战以少数的兵力击破敌军。1587年秀吉进行九州征伐时,当兄长义久,义弘曾主张与丰臣秀吉抗战,最后义久游说,最终继承了家督。
&&之后,他为秀吉参与对朝鲜的攻略,文禄和庆长两次战役也有参与,前线的战功也有不少,以鬼石最自称(石曼子日语中与岛津读法相同),当中以露梁海战最为激烈,朝鲜水军大将李舜臣在此战役被岛津队在混下战死,部队得以安全回国。关原之战本来支援东军的行动,但是在出发后打算进入伏见城,但是被城主岛居元忠拒绝,义久决定投靠西军,但是在关原战场中,一直没有交战直到西军几乎瓦解的时候才作出突围,虽然义弘是次突围使他失去了多名主力,例如是岛津丰久以及是长寿丸盛淳,但是东军追击的井伊直政及松平忠吉受伤,使追击速度缓慢,最终义弘成为突围,从伊势街道撤离回到萨摩。至于领地的问题,最终在其兄的干涉下,以纯粹是义弘的行动,保住了领地,由忠恒继承家督。
 自此,他在加治木隐居,入道改称惟新,于1619年死去,一共有13名家臣跟他自尽。
佐土原城主
& && && && && & 岛津丰久
& &1570年— 日
&&岛津丰久是岛津义久和岛津义弘的弟弟岛津家久之子,父亲家久在岛津氏向丰臣秀吉投降那年而去世,因此继承父亲的日向佐土原城而成为城主。之后跟随丰臣秀吉转战小田原征伐和万历朝鲜战争等。
 丰臣秀吉死后的1600年,因发生关原之战与伯父岛津义弘一起参加西军。但因为东军获胜,在岛津义弘决定进行突围撤退时,岛津丰久代替义弘当诱饵而战死。
日向国大名
出生年月不详
种实之弟,高桥家养子。随岛津义弘出征朝鲜,后参加关原之战属西军,战败后投降。
& && && &伊东佑兵
& & 1559年—1600年
&&幼名虎熊丸,伊东义佑的三男。永禄十一年,伊东义佑跟肝付兼续连手,夺下岛津家的岛津忠亲所守的饫肥城,将饫肥南部收入掌中。之后伊东佑兵也从父亲那里得到沃肥城,被任命为饫肥城主。
&&元龟三年五月,一向被誉为日向国第一的父亲义佑在与岛津军的交战中被岛津义弘以吊野伏战法击溃,不但是在三千对三百的优势下惨败,米良氏的逆刃导致伊东家臣的连续背叛,在被岛津军逼近居城都于郡城时,伊东氏在义佑带领下全体逃亡丰后大友家。
&&虽然大友宗麟庇护伊东一族,并且答应义佑替他收复旧领,却被岛津再度大败,战乱之中佑兵带着父亲逃亡,见到雄霸中央十五国的织田信长的实力,多番奔走后伊东佑兵终于出仕织田家,同时极力接近负责攻打西方的秀吉,带着三十名家臣亲自跑到姬路城要求从属。了解地形又得知岛津军情形的伊东佑兵被担任总指挥的秀吉之弟羽柴秀长起用为日向路先导役,战后由于立下功劳先转封至曾井城,领曾井、臼杵、宫崎、清武、诸县等郡,之后因为秀吉的体谅于来年八月归还旧领沃肥城及饫肥、田野的领地,几经多年的辛苦伊东佑兵终于回到了家乡,得到三万六千石的领地。
&&之后参加秀吉的朝鲜出征时归属在毛利军配下在连川城、朔宁、古毛宇城等的战斗中奋战,并在南原城攻击战中立下大功,伊东佑兵参加了德川家康发起的对上杉景胜之讨伐战,之后受到西军的重利诱惑加入,不过当时人在大阪城的伊东佑兵却深受重病之苦,所以由家臣代理进攻叛投东军的京极高次的大津城,关原合战结束同时伊东佑兵也已经病故于大阪城。
& & 萨摩藩主
& && && && && & 岛津忠恒
&&幼名“米菊丸”,是义弘的三子。幼时喜好武艺,其武名在14岁时随父亲出战朝鲜时就开始流传。
&&因为其兄岛津久保在文禄之役中病死,成为了岛津氏的指定继承人。1599年,杀害了家老伊集阮忠栋及其儿子伊集院忠真。接着又镇压了在国内树起反旗的忠栋一族。表现出英毅果敢的优秀素质。后来因为了将军德川秀忠的名字有忌讳,后来改名为家久。1609年对琉球国出兵,秘密与明朝达成了贸易协议。
&&关原之战后,继父亲义弘出任家督。不久上京拜偈家康。拜领家康所赐“家”字和松平姓氏,改名为岛津(松平)家久。归国后在鹿儿岛筑起鹤丸城,为后来萨摩(岛津)藩的昌盛作出重要贡献。
&&1609年,派部下桦山久高出兵占领琉球群岛,将之划入岛津家版图。宽永十五年(日,在江户去世。
待续〉〉〉
& && &伊予今治城主
& && &&&左卫门尉
& &&&伊予汤月城城主
& && & 尾张清洲城主
& && && && &侍从
& && && &广岛城主
& && & 左近卫権少将
& && && && & 参议
海福寺殿月翁正印大居士
& && && & 福岛正则
1561年-日
&&父亲是福岛正信,母亲是丰臣秀吉的叔母。幼名市松。由於与羽柴秀吉(丰臣秀吉)有亲戚关系,年幼时已为秀吉家臣。正则首次上战场是秀吉攻打三木城。其后参加中国征伐和山崎之战,在山崎之战立下战功,成为500石的知行。之后在贱岳之战中,斩杀了柴田胜家的大将拜乡家嘉,立下战功,当中福岛正则加俸禄被增至5000石,其余六人为3000石,为贱岳七本枪之首。在秀吉完成四国征伐后为伊予国今治11万石大名。
 1592年福岛正则出征朝鲜参与文禄之役,是第五队的主将,率领户田胜隆、长宗我部元亲、蜂须贺家政、生驹亲正、来岛通总等人,攻击京畿道,在年末正则的部队留守京几道。1594年在场门浦李舜臣交战,被李舜臣所击败。1595年,由於朝鲜战役的功绩,正则被封於尾张清洲城24万石的大名。
 1599年五大老前田利家死后,与朝鲜战役时与石田三成的文治派交恶,於1599年与其余六人策划袭击石田三成,这计划最终未能成功。在这个时候其养子正之与德川家康养女满天姬结婚。一年后的关原之战中属东军先锋,正则原定跟随家康讨伐会津国大名上杉景胜。后来石田三成起兵,大军返回近畿,福岛正则成为返回近畿的先锋,在岐阜城之战与前哨队池田辉政立下了大功。在关原之战中希望与石田三成交锋,但最终没有实现,战场上与宇喜多秀家队交锋,双方一直保持均势,直到小早川秀秋背叛西军战况有所改变而取得胜利。在战后的论功行赏,正则获得了安艺广岛等三国49万石大名
 1602年进行检地,领地石高为51万5800。江户时代初期,参与多项筑城工作。1611年(庆长16年)促成丰臣秀赖与德川家康在京都二条城会面,成功说服反对的浅野长政和淀殿,但会面当天以生病为由没有同席,只在城外派遣部队一万人戒备。在大坂之役中,丰臣秀赖希望他派兵加入丰臣方,但正则没有答应,仅对於丰臣家自行接收了广岛藩在大阪粮食仓库八万石藏米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加以默认。不过也因为这件事,正则提出希望加入东军时,德川家康不予同意,命令他留在江户城。
 1619年因为台风和暴雨的影响,向幕府提出申请修筑广岛城的许可令,同时自行紧急维修损毁部份,事后幕府指责他没有正式申请,违反武家诸法度。人在江户的正则赶紧向幕府谢罪,并表示会把擅自修改的部分破坏,但事后幕府指责他并未如实破坏擅修处,将他所拥有的广岛50万石没收。据说正则因为酒后妄言反对幕府的言论,所以被德川秀忠没收领地。
 初时幕府打算将正则父子移封至陆奥国津轻一带,在遭到当地总治者津轻信枚反对及牧野忠成指出陆奥一带较远,最后正则与其子福岛忠胜移封到信浓国川中岛高井野,封秩4万5千石。1620年将其中2万5千石收入交给忠胜,同年忠胜病逝,其领地收入交还给幕府。
 1624年(宽永元年)福岛正则病逝,在幕府的使者到达前,家人便将其尸体火葬,为此受到幕府追究,将剩余的二万石没收。
& && && && && && & 土佐守
& &行雪蹊恕三大禅定门护持大施主
& && && && && &长宗我部元亲
& && &1539年-日
&&为长宗我部国亲的嫡长子,幼名弥三郎;由于幼年时皮肤白晰个性软弱,而被称为「姬若子」(意思是像女生的孩子)。1560年首次陪同父亲参战,长宗我部元亲亲自持枪应战,而被视为勇将;同年由于父亲的突然过世而继承长宗我部家第22代家督。 传说长宗我部元亲初阵时还不晓得如何使枪,曾秘密询问过武士并在初阵有亮眼表现,此后家臣便不再在私底下称其为姬若子,得到了「鬼若子」、「土佐の出来人」的称号。长宗我部元亲以四国统一为其目标,1563年消灭斋藤家、1568年消灭本山家、1569年消灭安艺家,并且于1571年消灭津野家,领土大为扩大;1574年一条兼定被家臣放逐后,长宗我部元亲便趁机夺取土佐。1575年长宗我部元亲又在十川之战击败一条兼定而完成土佐的统一。
&&之后长宗我部元亲与织田信长结盟,继续进侵伊予、赞岐与阿波;但是1576年长宗我部元亲的弟弟吉良亲贞的过世、三好家的十河存保的反攻与织田信长的废除同盟都让长宗我部元亲举步维艰。1582年织田信长本来有意集合军队渡海攻打四国,但是织田信长却于本能寺之变中遇害。织田信长死后,长宗我部元亲与柴田胜家、德川家康结盟,并且于1585年击败十河一存,而统一四国。但是同年丰臣秀吉派兵攻打四国,长宗我部元亲死守居城应战;最后丰臣秀吉将阿波、赞岐与伊予收为己有,而将土佐一国让予长宗我部元亲。
  1586年,丰臣秀吉攻打九州时,长宗我部元亲的嫡长子长宗我部信亲也参战,但是战死。1588年长宗我部元亲将居城迁到大高坂城,之后又困于继承人问题;1592年和1597年两次出征朝鲜,1599年长宗我部元亲便在这样政局不稳的情况下病故。
& && &生驹亲正
& &?年-1603年
&&1566年、织田信长攻打美浓时候作为臣下,后来成为羽柴秀吉的附属武将,长筱之战、石山本愿寺攻伐、纪伊国杂贺攻伐都有参战,1582年信长死后成为羽柴秀吉的家臣,在山崎之战、贱岳之战、小田原征伐、文禄、庆长之役都有参战并表现活跃,被赐封赞岐国178000石,在秀吉晩年,与中村一氏和堀尾吉晴受封为三中老。
 1600年关原之战,儿子生驹一正加入了东军,而亲正则加入了西军,西军战败被德川家康追讨责任,把家督之位让给一正然后剃发为僧,1603年在高松城死去。
& && && &御拱众
& && &蜂须贺家政
&&1558年—1639年
&&蜂须贺小六正胜之子,生于尾张国丹羽郡那古野城,成年后出仕于织田信长,后被信长派遣至羽柴秀吉麾下效力。1582年参加山崎会战,1583年参加贱岳会战,得到播磨国佐用郡3000石的领地。
 1585年参加纪州征伐,讨取杂贺众猛将冈吉正。1586年参加四国征伐,在阿波国木津城击破长宗我部军主力香宗我部亲泰、吉良亲贞二部,迫使长宗我部元亲屈服。后羽柴秀吉欲将阿波一国22万石赐予其父蜂须贺小六正胜,但正胜坚持要留在大阪侍奉秀吉左右,故阿波一国改由蜂须贺家政“代收”。蜂须贺家政入主阿波国胜瑞城——原细川家和三好家在四国的统治中心——并予以扩建,更名为德岛城。
 1587年参加九州征伐,与福岛正则、加藤嘉明一起攻陷岛津方的日向国高锅城。1590年参加小田原征伐,与蒲生氏乡、堀秀政、细川忠兴一起包围北条方的伊豆国韭山城。文禄、庆长之役期间留守肥前国明护屋城。
 1598年丰臣秀吉和前田利家先后病死,蜂须贺家政立即露骨地倒向德川家康,并为其子丰雄迎娶家康的养女。德川家康发动“会津征伐”后,蜂须贺家政出于投机的心理,乃令蜂须贺丰雄加入东军,而自己则加入西军。关原会战后家政将家督让给丰雄,自己剃发出家,法号“蓬庵”。
 大阪冬之阵中复出,与丰雄一起击破丰臣方薄田兼相部,凭借此功加增淡路一国45000石。1620年丰雄病死后辅佐丰雄之子忠英。1635年被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召入江户担任御拱众,受到礼遇。1639年在江户病死,享年81岁。
 蜂须贺家政在丰臣和德川两家之间巧妙地明哲保身,故被伊达政宗称为“阿波的老狐狸”。
& && &?年—1592年7月
&&出身于濑户内海上的来岛村上水军,战死于朝鲜。。。
& && && && & 来岛通总
& && &1561年—1597年9月
&&幼名牛松丸,为河野家部将村上通康的四男,出身于濑户内海上的来岛村上水军。
&&秀吉起兵侵略朝鲜,来岛通总携兄长得居通年和长子康亲率七百水军与同为四国大名的福岛正则、蜂须贺家政、生驹亲正组成两万四千的第五队大军越过对马海峡,主要负责人马和兵粮的输送。同年五月七日,李氏朝鲜的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李舜臣在玉浦冲击破藤堂高虎的船队,自此开始日本水军完全为其所制,补给线被断。
&&来岛通总在秀吉的奏请下叙任从四位出云守。庆长二年,日朝之间的和谈破裂,来岛通总於八月下旬率六百人和藤堂高虎、中川秀成、菅达长组成水军再度侵朝攻打南原城,後呼应陆军沿全罗道的南海岸行进,於九月六日在兰浦一带与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水军遭遇,朝鲜军伺机退向鸣梁渡,十四日移进右水营冲,藤堂高虎遂於九月十六日发动全军冲击朝鲜水军,但是却被熟悉当地海域的李舜臣利用逆流时游走炮击,击沉日军三十艘战船,日军大败,史称「鸣梁海战」,是役之中来岛通总与兄长得居通年身中流矢阵亡,享年三十七岁,也成为整个文禄、庆长之役中唯一战死的大名。
&&得居通年
& &?年—1597年9月
&&来岛通康长子。河野家发生内乱后父亲被围在在汤筑城,通年率来岛水军据守来岛砦,与叛军对抗。双方和解后,作为条件之一,通年作了河野家重臣得能、土居两家的养子。从此改姓“得居”氏。统率河野家的伊予水军。
&&秀吉进攻四国时臣服。1597年的庆长之役中,在朝鲜鸣梁战死,所领没有传给子孙,而是被全部没收。
待续〉〉〉
&&中务大辅
& && && && && & 权中纳言
& && && && && && & 大老
& && && && && &小早川隆景
& && &1533年—日
&&毛利元就三男,幼名德寿丸。1544年过继给竹原小早川家成为养子,继承了小早川家。与吉川元春并称“毛利两川”,为毛利家的版图扩张做出了巨大贡献,丰臣五大老之一。
&&1550年迎娶沼田小早川家女儿,将两小早川家合并。元龟二年(1571年)五月,毛利元就因食道癌病死,得年七十四岁,元就临死前召隆景及元春到前,并道“汝等虽入嗣他家,但凡事必先以毛利为重”又道“汝兄(毛利隆元)早死,汝等必要辅助幸鹤丸(毛利辉元),不可忘记三矢之约”。
&&天正十年(1582年)隆景移居新筑成的三原城,以加强对濑户内海的控制。天正十三年(1585年),秀吉转攻四国霸主长宗我部元亲,隆景率兵响应,同年七月,元亲投降,秀吉论功封伊予三十五万石给隆景。天正十五年(1587年),秀吉开始九州攻略,隆景再次同行;战后,秀吉决意封隆景越前、筑后两国,另加筑后、肥前两郡合共三十万七千三百石,坐拥博多港,据守对马海峡的要冲,可见秀吉对隆景的重视。
  文禄元年(1592年),秀吉开始出兵朝鲜之计划,作为九州大名的隆景也奉命出战;于碧蹄馆之战围攻明军主帅李如松部3000轻骑,惨胜之,是战得到秀吉的极力赞赏,并命隆景回国,成为五大老之一参与中央政治规划。回国后,文禄四年(1595年)十一月,秀吉要求隆景收其甥秀秋为养子,秀秋在当时是出名的傻子,但由于隆景怕牵连毛利家,所以只好接受。
  庆长二年(1597年)六月十二日,一生智睿有远见之智将于三原城病逝,享年六十五岁,葬于小早川氏寺米山寺。
& && && & 筑后守
& && && &&&侍从
& &瑞光院殿玄济道叱
& && &小早川秀包
& &1567年—1601年
&&幼名才菊丸,通称藤四郎、市正、内记,毛利元就之九男,天正7年(1579年),小早川家的家臣们以50岁的小早川隆景至今仍膝下无儿为理由,向毛利辉元请求迎入元总为隆景的养子。辉元咨询隆景后,遂决定让元总成为隆景之养子,
&&天正12年(1584年),羽柴秀吉与德川家康和之间发生小牧山长久手之战。17岁的元总跟随秀吉出阵。不久,秀吉与家康归于和好。凯旋后,秀吉将自己的养女、即大友宗麟之女许配给元总,并将「秀」一字赐予元总。小早川秀包之名由此而起。天正13年(1585年),秀包领有河内国一万石。天正13年(1585年) 7月下旬,长宗我部元亲降服,秀吉平定四国,并重新划分四国的领地。长宗我部元亲只保留土佐一国,其余三国没收;蜂须贺家政得到阿波德岛十七万五千石,;仙石秀久得到赞岐高松十万石。秀吉透过毛利辉元给予小早川隆景伊予三十五万石。立下战功的秀包亦获赐予伊予国宇和郡三万五千石,成为大津城城主。 天正14(1586)年4月,秀吉发动九州岛岛津征伐,向畿内、东海道、东山道、北陆道、南海道、山阳道、山阴道诸大名发出动员令。19岁的秀包跟随小早川隆景出征。此战秀包斩杀三名敌将,并打开城门。己军一拥而入,攻陷香春岳城。战后,毛利辉元对秀包的活跃表现表示赞赏,并将「青江之御刀」授予秀包,小早川隆景亦授予秀包太刀「备前兼光」。天正15年(1587年),岛津义久降服。秀吉平定九州岛,并重新分配九州岛的领土。小早川隆景获封筑前、筑后二郡及肥后二郡合计三十万七千石,成为筑前名岛城城主。秀包获从隆景所领封予筑后久留米七万五千石。
&&秀包率领家臣龟门景信、横山景义、桂繁次、白井包俊、椋梨包佑、林包次、成松统清、内藤三右卫门与一千五百兵向全罗道挺进。在大鼓城之战,秀包立下「一番旗」的战功。文禄2年(日,秀包以先锋队四番队将的身份参与碧蹄馆之战。双方发生恶战。秀包手持短枪,和其部将在敌军中左冲右突。可是,明军亦非等闲之辈,秀包的部队亦损失惨重。先锋大将横山景义战死,家臣桂五左卫门、内海鬼之丞、波罗间乡左卫门、伽罗间弥兵卫、手岛狼之助、汤浅新右卫门、吉田太左卫门亦被讨死。在两方激战期间,秀包被敌将揪下马,被压倒在地上。就在千钧一发之际,秀包从腰间拔出胁差,取下了敌将的首级。可是紧接其后,更多的明军向秀包之阵展开进攻。秀包的家臣桂繁次、粟屋源兵卫立即护卫落马的秀包,抵住前方明军的攻势,后阵的的白井包俊、荒川善兵卫、井上五左卫门火速上前,给跌下马的秀包一匹土佐马。及后,秀包及其家臣继续与明军恶战,直至小早川隆景麾下先锋大将粟屋景雄、井上景贞率军到援,令正在恶战的秀包得以舒一口气。最后小早川隆景的指挥下,秀包、立花宗茂、户川秀安等诸将驱军击溃明军,获得逼退明军提督李如松的重大的战果(但只能算作日军战略上的一个小小成果,以3万人马伏击李如松3000骑兵,最后还是被李如松部突围成功,并斩杀日军数千,小早川隆景更是有几个部将被斩杀),明将李有异被讨取。战后,在肥前名护屋觐见秀吉的时候,秀包的卓著战功为秀吉所称赞。故此,秀包得到五万五千石的领地加增,合计秀包领有筑后久留米十三万石,并叙任从四位下筑后守。
& &庆长2年(1597年),秀吉与明朝的和议决裂。秀吉再次动员十四万大军,出兵朝鲜。身在朝鲜的秀包负责守备竹岛城。有一段期间,患病的秀包派遣家臣林包次代表自己参与战事,而林包次的奋战更为小早川阵营生色不少。10月,秀包与筑紫广门负起守卫谷城的责任。期间,谷城受到明军的猛烈进攻,城门甚至已被打破。谷城很快便会被明军攻陷。面对如此严峻的战况,秀包已有战死的觉悟。得知谷城受袭的小早川秀秋立即派遣山口正弘、南部无右卫门率领千余人救援谷城。眼看谷城即将破城,收到援军将到的秀包与筑紫广门商议,计划乘夜逃出谷城。于是,在宿将桂繁次、龟门景信等人的奋力掩护下,秀包与筑紫广门成功逃出谷城,在城外与山口正弘、南部无右卫门的援军合流,重创围城明军,并安全向竹岛城退却。
 庆长3年(1598年)8月18日,秀吉在伏见城逝世。秀吉留下遗言,下令朝鲜的日本军诸将撤退。秀包与立花宗茂乘船退出朝鲜。可是,渡海期间,防守朝鲜半岛南部的朝鲜战船堵塞着秀包等人的去路。双方爆发铁炮战。精于铁炮术的秀包以其爱用之铁炮「雨夜晚拍子」向朝鲜战船射击。在秀包与立花宗茂等人的奋力还击下,终于顺利在敌船之间穿过,平安回国。
&&秀吉死后德川家康露出夺取天下的野心。庆长五年(1600年)三成起兵反抗家康,爆发关原之战。秀包的本家家督毛利辉元被石田三成、安国寺惠琼等人推举为西军的总大将。身在久留米城的秀包遵从本家的决定,加入西军。8月下旬,秀包进入大坂城,守备大坂城玉造口御门。
&&关原之战后,毛利辉元剃发,号「宗瑞」。毛利只被保留周防、长门二国共三十七万石。秀包的领地被家康没收,筑后久留米成为了有马丰氏的领地(二十一万石)。秀包亦在大德寺由玉仲和尚剃发,号「羽柴筑后入道玄济道叱」。及后,秀包在与辉元一起从大坂城乘船回国途中病倒。庆长5年(1600年)11月,患病中的秀包到达长门赤间关,并在当地人宫本二郎处休养。庆长6年(1601年)3月23日,秀包病殁。
&&左近将监
& && && && && && && && &飞驒守
& && && && && && && && &&&侍从
& && && && && && && &御书院大番头
& && && && && && && && &柳川藩主
& && && && && && && && & 相伴众
& && && && &&&大円院殿松阴宗茂大居士
& && && && && && && && &松阴灵神
& && && && && && && && &立花宗茂
& &&&日—日
&&永禄12年(1569年)因其父吉弘镇理继承高桥家,年约3岁的千熊丸也因此移住筑前宝满城,往后在山间接受镇理不时的体力锻炼以及合战模拟。 不过因为镇理长于军事行动无暇照顾千熊丸,便托其兄吉弘镇信以及家中武誉极高的老将足利弥平次为其教育。当千熊丸6岁时,要求必须打败比自己大四岁的人,打败后,再打大六岁的,又打败后,再找大八岁的,直到打败大15岁的才告一段落,并且能轻易使弓射落10米远的小鸟;文学方面,要求每看一本书便要去跟明白这本书的人反覆简述其大纲,之后又进行背诵,直到能用书中的例子说服别人为止,另外让千熊丸接触外来事物如铁炮和孙子兵法,也让千熊丸学习自己有兴趣的书道,更长于山野中熟习花草名称用途,在他们的教育下,千熊丸八岁便能拉开筑前一地所有的弓,辩论和见识也远超过同龄人。并且由于生长之地近于筑前国际良港博多津,在常于商业交易的伯父吉弘镇信的关系下也认识如岛井宗室、神屋宗湛等商道茶人,由此学习茶道以及从中探知日本各大名的情势。
 天正6年(1578年)12月,龙造寺隆信侵入筑前进攻宝满、立花城,于《宽永诸家系图传》、《立花事实记》记述此战统虎以12岁之龄初阵。
& &膝下无子的大友家重臣立花道雪,希望高桥绍运的长子高桥统虎(宗茂初名)能继承立花家,起初绍运因为统虎优秀的资质和器量,以及身为高桥家重要的继承人而拒绝,但是在道雪数度的恳求之后,统虎终于成为了道雪的养子。这个时候,统虎和道雪的女儿立花訚千代结婚成为了婿养子而继承立花家。但是夫妻俩处的并不好,在道雪死后也没能留下子嗣,并且还分居了。
&&文禄元年(1592年)参加文禄之役。和小早川隆景、小早川秀包、筑紫广门、实弟高桥统增等一起组成第六大队,负责攻略朝鲜西南方的全罗道,宗茂于出战前制作约200个金箔押桃型兜给兵将佩带,此种兜可说是立花家的一项招牌。
 文禄二年(1593年)小西行长于平壤遭到明军的勐烈攻势而惨遭大败,日军各部匆忙援救小西军并由北部南撤至京城,1月25日于碧蹄馆大战,这时小早川隆景赞美“立花家的三千士兵足以抵挡他家敌军一万”(立花家の3千は他家の1万に匹敌する。太合殿下もそうされるだろう)激励各军出战。因此于26日,立花军做为先锋队一号队以三千二百兵力于清晨时分,早于其他日军率先独军北上,于碧蹄馆南方的砺石领进行侦查后将自军分三队,面对明军先锋队查大受的军势令家臣十时连久率五百兵为前锋,使出“示弱之计”引诱敌军进攻包围,并以铁炮集体速射、投枪乘入战法、侧面奇袭,将明、朝鲜数千联军逼往北方至碧蹄馆。午后在小早川隆景等日军的集结后再度开战,此时面对其他将领如毛利军和宇喜多军相争为先锋的请求,宗茂答应并对家臣说:“不管哪一军的胜利都是日本的胜利,不需要争这种虚名。”为安慰。随后移阵隐兵于明军右翼的山上,见机出战先以铁炮速射后拔刀斩入突击明军,完成小早川隆景的包围战术,和突击明军左翼的小早川秀包、伏击出战的宇喜多名将户川达安一同逼退明军(实际上是明军统帅李如松所率的2千兵马被围,然后明军大部队杀到,救了李如松)。 战后秀吉给予感状,褒称宗茂为&天生的勇士&(生一本の勇士),加藤清正当时于安边府听闻战况之际也曾说“先锋必定是立花宗茂”。此战立花军于二次突击中,侍大将十时连久,旗本武士、母衣武者、足轻组头等俸禄不高的下级武士如小野成幸、池边永晟、小串成重、安东常久包含杂兵损失一千多兵力。
&&文禄三年至四年(1594年~1595年)由于明、日处于议和阶段,宗茂和小早川隆景等第六大队于朝鲜釜山南部建筑城池,是为龟浦倭城。宗茂因为小早川隆景途中回国养病,因此负责了后半的建筑工事,并且接应军粮的输送。1595年回日本,于“太阁检地”中测得柳川藩实为22万石(表高仍为13万2千石),且因朝鲜战功加增4万石为26万石,但是不久后因为石田三成等人从中作梗,被消去10万石而成16万石。
&&庆长二年(1597年)的庆长之役,宗茂因领地加增之故军役增至五千人,先后驻守安骨浦城、固城,并和小早川秀包出入釜山担任小早川秀秋于朝鲜前期的辅佐役。同年12月底日军加藤清正被明军包围在蔚山的危机中(第一次蔚山之战),明将高策趁日军大部离开釜山本阵援救蔚山之际率明军一万二千、朝鲜军三万兵力,打算偷袭釜山的日军本阵做为对日军救援蔚山行动的牵制而进军至般丹一地。翌年1月2日,宗茂接到宇喜多秀家的急令而从救援蔚山城的部队中选出精锐8百人,此战在严寒雨天以及视线不佳的情况下进军,对抗了明军高策一万二千兵力,自率三百人再下风处夜袭包夹明军,斩首七百馀俘虏一千六百馀人,同时高策因日军主力已抵达蔚山,遂率联军回军蔚山,日军终于舒缓了本阵被攻陷的压力,是为般丹之战。
&&庆长5年(1600年)关原之战时,宗茂拒绝了德川家康的劝诱只为了报秀吉的恩情而率四千兵力加入西军。关原开战前夕,近江大津城主京极高次突然叛变,主将石田三成命令毛利元康、毛利秀包(小早川秀包)、宗义智、筑紫广门和宗茂一同前往攻击,此战宗茂无损一兵一卒击退了夜袭的敌军,更发挥了养父道雪的发明”早入”,西军却也在关原战败,遂放弃了大津城。撤退期间遇到西军残兵正打算烧毁通往京都和美浓交通要道的濑田唐桥,企图延缓东军的进军速度,然而宗茂却止住了这样的做法,说了:“这座桥是为交通要道,不仅是军队连对人民而言也是重要的道路,烧毁了岂不连人民也受苦!?我军即使不烧毁这座桥扔有伏见城的守备能拖缓敌军!”事后德川家康听闻宗茂如此做法便称赞说:&立花宗茂真是具备刚仁的第一勇者&。
&&撤退到大阪城后,宗茂对毛利辉元提出在大阪笼城对抗东军的计划,可是辉元却已答应家康的劝降而拒绝,宗茂愤而领军回柳川。途中遇到有如杀父仇人的岛津军只余约八十人一同等待乘船,立花家臣有人提议不如趁机报杀父之仇,然而宗茂却斥责说[趁其不备而讨杀乃是武家之耻],并对岛津义弘声明[你我两军现在都是丰臣军,我不会计较以前的仇恨,请安心登船吧!]义弘则向宗茂提出一同前往萨摩抵抗东军的提议,但是宗茂却回答:“放弃自身城池,前往他人的领地作战在立花家训是不允许的。”义弘因此由衷佩服宗茂,并且回领地后派出重臣新纳忠元率一万兵力往柳川为援军。
&&11月,宗茂回归柳川后随即遭到途中叛变到东军的锅岛直茂的侵攻,而黑田孝高(黑田如水)也在一旁打算坐收渔翁之利。领地遭到侵入而不还击是武士的耻辱,但是天下大势已趋向家康,亲自出阵对抗的行为等于不服家康,实为不智之举,因此宗茂为了武家的意地以及对家康表示臣服,自己只坐镇在城中运筹帷幄,指挥一万三千的兵力,在柳川领地周边的城砦和河口配置了坚固的防卫线,并派家臣团出战。之后因为黑田孝高、加藤清正率军加入柳川城的包围而转为笼城,同时宗茂受到好友加藤清正的说降,在与重臣连番考虑下,宗茂因为顾虑到柳川领民的安全,终于开城交出城池。
&&关原之战后宗茂被改易成了浪人。面对欣赏宗茂器量的加藤清正和前田利长的仕官劝诱,都被宗茂拒绝了。宗茂受加藤清正的好意于肥后玉名郡高濑的清源寺当了一阵子的食客后于庆长6年(1601年)7月入秋后带着家臣共约二十人前往京都,于翌年3月到达妙心寺依附立花道雪义子户次茂庵所认识的吴服商富士谷绍务并暂住于大德寺大慈院,庆长8年(1603年)秋离开京都于12月到达江户,本多忠胜因当年共受丰臣秀吉赞赏之故,安排其暂居高田宝祥寺。
&&终于对其才能感到可惜的德川家康于庆长9年﹝1604年﹞2月透过本多忠胜招唤宗茂,于7月25日揭见家康受任将军幕府的御书院大番头(将军的亲卫队长)领5千石,庆长11年(1606年)1月3日家康打算给宗茂陆奥棚仓的领地,但因将军之位已让于德川秀忠,因此于9月上旬宗茂会见秀忠后,于11月11日正式给予陆奥棚仓一万石复归大名身分,更于庆长15年(1610年)7月25日加增至三万石。
 大坂之役的时候家康因担忧宗茂的武勇智谋和统率能力会为丰臣家效力而尽力的劝说宗茂,宗茂并在大坂冬之阵于大坂城西北的天满川滨筋口参阵,大坂夏之阵更成为德川秀忠的军事顾问和旗本大将,预言应验了秀忠不听建议,率军独断的突出将会遭到丰臣方大野治房突袭的战况[12];后随本多正纯等人参与天王寺口抵挡突破德川军数阵的毛利胜永的攻击。
 因这些功劳于元和6年(1620年)11月27日奇迹似地得以回归旧领筑后柳川藩,获得十一万九千六百石,完成了复归柳川大名的心愿。宽永14年(1637年)爆发岛原之乱,宗茂在战事后期被任命前往辅佐总大将松平信纲,负责战略面的指挥,预言了敌兵偷袭夺粮的行动并做出预备措施,并且于有马城(原城)攻城时展现了昔日的勇姿,参阵的诸大名以武神再临赞叹当时的宗茂。最后宽永19年(1642年)于江户下屋敷因胃病死去。
& &1556年—1623年
&&父亲为筑后上妻郡的豪族筑紫惟门,筑紫氏本是大宰少贰氏的一族,身处乱世之中,筑紫广门之父筑紫惟门先是由少贰氏改依大友宗麟,之后又因为毛利元就针对大友家的后方搅乱策略而于永禄八年受其寝返与高桥鉴种、秋月文种等一同反出大友家,因而遭到大友家臣臼杵鉴速、立花道雪、吉弘鉴理、志贺亲度诸将率两万大军攻击直逼近居城五个山城。碍于形势比人强,筑紫惟门被迫投降,在永禄十年七月自害,惟门死后筑紫氏再度臣降大友家,家督之位由当时年方十二岁的筑紫广门继任,之后广门也迎娶了大友家臣斋藤长实之女以示从属地位。
&&天正十年十月,筑紫广门对博德圣福寺领三宅村郡职发布安堵。来年三月,筑紫广门让手下士兵乔装成茶叶商人混入岩屋城的城下町伺机放火烧毁外围城防。天正十二年,龙造寺隆信于冲田缀之战中被岛津家讨取,筑紫广门与秋月种实见岛津家势力已渐渐向北九州岛延伸于是选择与其交好,同时也再次出兵攻打岩屋城。
&&天正十三年,高桥绍运受大友宗麟之命远征筑后,筑紫广门窥得此机以秋月种实为援出兵攻讨高桥绍运的宝满城。同时在筑后阵中大友家名将立花道雪于御井郡北野病逝,见到家中再失支柱大友宗麟心中一横亲往上洛向当时已经制霸近畿的丰臣秀吉臣降并要求其出兵九州岛。新夺下宝满城的筑紫广门,在听闻此一消息后迅速改变家中策略,转与高桥绍运谈和,但是因为两家交战多年彼此为宿敌互信不足,所以筑紫广门图谋跟高桥绍运缔结姻亲也是变相送人质给高桥绍运来强化双方关系,但是因为绍运长子高桥统虎已经入继立花家迎娶道雪之女立花誾千代,于是在翌天正十四年二月将已十七岁女儿加弥姬嫁给了绍运还只有十五岁的次子高桥统增,本来绍运的妻子宋云院和广门之妻就是嫡亲姐妹,两家不但领地相邻而且因为筑紫广门曾经长年臣属大友家使得两边家臣、领民中很多都是互相熟识的朋友或是亲戚,因此择当吉日后便十分明快地在高桥、筑紫两家家老的见证下成婚,两家正式和睦。婚后筑紫广门便将将宝满城交给高桥统增夫妻,两家共管宝满城。
 筑紫广门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地倒向大友家,让遭到他背弃的盟友秋月种实寝食难安,筑紫广门和高桥绍运的领地合拢使秋月种实陷入两面战线皆敌的劣势,尤其长年为盟友且曾多次联合作战的筑紫广门更是深谙秋月军的虚实,于是秋月种实只好向萨摩岛津氏求助并请托岛津军出兵攻打筑紫广门。同样筑紫广门也因为和高桥绍运联合使居城胜尾城不得不担任岩屋城的前卫,必须正面面对岛津、秋月、龙造寺对大友家的包围网,并直接迎战北伐的岛津军。
&&天正十四年,岛津氏出兵攻打岩屋城,立花山城、宝满城以及筑紫广门驻扎的胜尾城同样也都遭受岛津军的围攻,面对岛津军的攻打筑紫广门将城中守兵一分为二,一部分随自己仗坚城死守,另一半则由嫡子晴门率领出城进行游击战,待岛津军攻打本城时由背后夹击,或是在岛津军笼城时夜袭侧击其阵营和截断后援补给线以收交相呼应之效。但是这个策略却被岛津军主将岛津家久识破,反而针对筑紫广门兵分二处、各自不足的缺陷施以反制,在笼城之后固守本阵,颠倒设伏算计晴门的游击队,使筑紫晴门在发动攻击时中伏战死。失去大批兵力及嫡男的筑紫广门唯有依靠山下城来抵挡敌军,但是在岛津家久的连环猛攻下,不过杯水车薪而已,五日之后便再难坚持,只好宣告降伏,被幽闭于筑后三潴大善寺,而高桥绍运也在连续十四日的攻防战后城陷身死。筑紫广门也在幽闭期间留下和歌云:「忍ぶれば,いつか世に出ん,折りやある,奥まで照らせ,山のはの月。」
&&天正十五年正月,丰臣秀吉正式开始进行九州岛讨伐,得知秀吉军已登陆九州岛的筑紫广门虽然被困在大善寺,却仍然成功暗中纠集旧臣,自岛津军的监视中脱出并收复昔日旧居城五个山城,之后前往高良山拜揭秀吉随即参加对岛津家的用兵,转战肥后、萨摩。战后因功得到筑后上妻郡一万八千石领地的安堵。后在文禄元年秀吉侵略朝鲜时作为小早川隆景的属军出阵。
&&在秀吉死去后于庆长五年石田三成和德川家康掀起关原之战,筑紫广门与子茂成随立花宗茂一同加入西军,当时身为西军将领的京极高次突然于九月三日脱离西军远征加贺的部队,返回居城近江大津城加强城防并叛变至东军。石田三成急命毛利元康及立花宗茂、筑紫广门领一万五千大军攻伐仅有三千士兵的大津城。不料就在攻下大津城同日传来了西军已在关原战败的消息,战后筑紫广门如立花宗茂一般遭到领国全被没收的不幸命运,失去所领的筑紫广门寄身于加藤清正处并剃发自号梦庵,后于元和九年四月二十三日辞世。
安国寺惠琼
& &1539年—日
&&于3岁的时候,因为大内氏的入侵,最后使安艺武田氏灭亡,后来被送到安艺国的安国寺。之后到京都的东福寺修行,因为是师傅竺云惠心亲近毛利氏的关系,后来成为了毛利氏的外交僧。
 不久,他立即发挥外交手腕,与大友家达成了和睦协议。1582年,在羽柴秀吉包围备中高松城的时候。秀吉知道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死去,为了与毛利军达成共识,与惠琼交涉,最终惠琼提议,让城主清水宗治切腹。
 之后,他判断了情况,开始亲近秀吉,保住了毛利家的地位,由于其出色的外交手腕,最后被分封于伊予国六万石。
 安国寺惠琼曾在1587年(弘治元年)时,奉丰臣秀吉之命,在严岛神社境内修筑经堂以祭奉在征战九州时阵亡的兵将,也就是今日的千叠阁。千叠阁在秀吉死时尚未完工,并且一直保持此未完工的状态直至今日。
 在丰臣秀吉死后的关原之战当中,请求毛利辉元加入西军,其后在南宫山布阵,得知小早川秀秋叛变反后,立即撤退。但是后来在京都东福寺被捕。与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共同斩首示众。
待续〈〈〈
& && && && && && &长州藩
& && && && && &&&毛利辉元
&&丰臣五大老之一,长州藩第一代藩主。他的祖父是毛利元就,父亲是毛利隆元,母亲是内藤兴盛之女。幼名幸鹤丸。任内逐渐衰败,先被丰臣氏击败,1592年秀吉出兵侵略朝鲜时,辉元也亲率一支分队前往——尽管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同朝鲜游击队的战斗上。在关原合战中再次被击败。领地只剩余周防,长门领国。
&&民部少辅
& && && && &&&藏人头
& && && && && &侍从
& && && && && && && &&&
& && && && & 岩国藩主
&&全光院殿中严肃如兼大居士
& && && && & 吉川广家
& && & 1561年—1625年
&&幼名才寿丸、次郎五郎,吉川元春之三男,毛利元就之孙,母亲是熊谷信直之女新庄局。初名吉川经言。
&&年幼的经言在不绝的战火中成长,以十岁之龄进行初阵,参加了对尼子残党的战斗。永禄十三年正月(1570年),毛利元就以辉元为总大将,在元春、隆景的辅佐下,动员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征剿尼子余党。
 二月十四日,毛利军与山中鹿之介幸盛指挥的尼子军在布部山展开决战,由吉川元春担任毛利军的先阵。十岁的经言就是在他父亲阵中。战前,经言就如同当年元春在郡山城合战时向父亲元就请战般,向元春要求出阵。元春大概从爱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三十年前的的影子。在经言的百般请求下,元春允许经言出阵。
 布部山合战以毛利军的胜利宣告了尼子的复兴失败。十岁的经言当然不可能亲自参加战斗,但他那在战场上披甲执锐小小身影,却显示出经言的勇气。
&&此后,身为安艺毛利一族的经言追随父亲元春转战各地。元龟三年(1572年) 经言入继吉川氏庶流宫庄氏。织田信长死后,羽柴秀吉迅即成为了天下人。毛利家与秀吉进行友好外交。经言以人质的身份被送至羽柴秀吉,与同为人质的小早川秀包一起长大。天正十五年(1587年),由于兄长吉川元长在父亲元春死后一年于九州岛津征伐之阵中病死,次男元氏继承了繁泽家,所以经言继承了本家吉川家。毛利辉元将毛利氏的「广」一字赐予经言(“广”字出于毛利氏的祖先大江广元的名字)。这个时候,经言易名广家。天正十九年(1591年),羽柴秀吉透过毛利辉元封广家出云、伯耆、隐岐12万石,以出云富田城为居城。此后,在毛利两川的制度下,广家作为毛利辉元的先锋于九州丰前、肥後一揆镇压和出兵朝鲜等战役均建立战功。
 广家与父亲和哥哥一样是一位勇将,而且更一位是智将,秀吉曾高度评价广家在吉川元春和小早川隆景死后支撑着毛利家的那种手腕。参阵文禄、庆长之役时,广家亦曾有在蔚山城以寡兵击破大军的漂亮的战绩,难怪世人评价「只要有吉川广家,即使没有小早川隆景,毛利家也不会发生政道没邪门歪道,弓箭衰弱的事吧。」
文禄元年(1592年) 三月,丰臣秀吉出兵朝鲜(文禄之役),编成一番队至九番队总势十五万八千人侵略朝鲜。三十一岁的广家参亦有参阵,并屡立战功。庆长二年(1597年)秀吉动员十四万大军,第二次出兵朝鲜(庆长之役)。六月,吉川军的吉川广家、益田元祥登陆釜山,与同在朝鲜战场的毛利秀元队合流。十二月廿二日,明将杨镐、麻贵,朝鲜都元帅权栗率领明朝、朝鲜联军五万七千人大举进攻加藤清正、浅野幸长守卫的蔚山城。当时蔚山城只有日兵三千人,加上蔚山城刚刚完工及兵备不足。面业中朝联军五万七千人,落城只是时间的问题。 
 日军诸将退入城中举行军议,商讨对策。广家发言:「眼下敌方的大军的确很庞大,但龟缩在城中是败亡的先兆,倒不如出城轰轰烈烈的作战。」决战时,广家横刀立马,领军渡河向敌军冲杀。城上诸将见到广家,非常佩服广家的无畏精神,纷纷出城作战,加上其後日方一万三千人的增援,日方顺利击退中朝联军。 中朝联军向庆州撤退。加藤清正对广家站在最前头冲向敌阵表示赞赏,并自己的马标送给了广家。广家之勇名传遍诸将。据说之後秀吉曾说:「普通带领三万、五万人的将领也不及广家。」 
 秀吉死後德川家康露出夺取天下的野心。这个形势令毛利家内部产生两派。一派以安国寺惠琼为首,与石田三成等文治派友好;一派以广家为首,自九州征伐以来与加藤清正等武断派友好。石田三成与加藤清正又因文禄庆长之役变得势成水火,遂使毛利家内部变得越来越复杂,毛利元就苦心创建的毛利两川体制逐渐瓦解。
&&庆长五年(1600年)三成起兵反抗家康,爆发关原之战。毛利辉元被石田三成、安国寺惠琼等人推举为西军的总大将。作为毛利笔头家臣的广家获悉後大为愤怒。
 广家深信秀吉死后家康已是「次之天下殿」,天下已经倾向家康,与家康抗战只会灭亡毛利家,遂与安国寺惠琼发生激烈的争论,并搬出祖父元就「不求天下,只求守成」的遗命。当时除了广家,还有益田元祥、穴户元次、熊谷元直和椙森元缘等人反对加入西军。结果,安国寺惠琼以已答应石田三成为由,毛利辉元将会加入西军。不满的广家为了主家的安泰,在黑田长政的引导下,透过家康的重臣本多忠胜和井伊直政向家康澄清毛利辉元与西军起兵无关,全是安国寺惠琼安排,并在与井伊直政、本多忠胜、福岛正则、黑田长政连署下,与家康私下缔结「毛利家不参加战斗」的约定,以换取毛利家领地一百二十万石的安堵。 为了掩饰自己与家康的私通,广家在西军对伊势安浓津城的攻击中,显示出惊人的奋斗样子,获得了西军诸侯的称赞。
&&关原战场上,广家为确保不战协定的实行,自愿为毛利军团的先锋,以封杀毛利军团的行动。南宫山北面山脚以吉川广家的三千人为前线,後面的山上则有毛利秀元的一万五千人驻守。他们两队之间的东面由安国寺惠琼一千八百人负责防御。决战时,安国寺惠琼不断催促毛利秀元下山应战。广家向毛利秀元宣示德川家康答应毛利氏领地安堵的信件,遂使毛利秀元打消参战的念头,严守中立。广家对东军的胜利间接作出贡献。
&&关原之战以东军家康方面的胜利结束,最初家康因与广家有私通约定而放过毛利家。可是及后家康发现毛利辉元下令毛利家参与西军对四国赞岐的征伐,违反了广家所许下的不战约定,表示要没收毛利辉元的领地,同时对有功的吉川广家封赏周防,长门二国。广家向家康求情,表示毛利辉元已认罪,广家愿意以功赎罪,以保全毛利氏。故此,德川家康没收了毛利辉元一百二十万石的八国领地,只保留周防、长门二国共三十七万石。德川把毛利家部分的领地—岩国三万石封予广家以示感谢。
&&庆长十九年(1614年)十二月, 广家隐退,让位与嫡男广正,是为岩国藩的第二代藩主。1616年(元和2年)退出藩务,但是广家仍然掌握实权,按一国一城令废除岩国城,又制订法规。宽永二年(1625年) 九月廿一日,一生为主家安泰而奔走的广家走完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于玖珂郡的通津病故。
待续〈〈〈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历朝鲜大战将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