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电视剧国民党有这样一支队伍伍被八路军收服

从电视剧来看,新四军似乎更像国军正规军。
八路军在初建时就确定为中共独立领导的武装力量,与国民党是合作关系。所以八路军可以自做主张向敌后自由发展,大肆扩编,开辟根据地。
新四军则不同。
国民党本来绝对不允许在南方再出现另外一个与八路军性质相同的部队,坚持要将南方红军游击队分散就地收编,归各地当局指挥。经中共多方争取,改而由无党派人士叶挺出面收编各地游击队组建新四军。
这种情况下组建的新四军不得不在表面上接受国民党三战区的指挥,驻扎在指定的防区。
新四军从建军开始就一直在试图破这个局,以获得像八路军那样的自由度,为此就必须向苏南、江北发展,与国民党的军事冲突不可避免,最后是在付出了皖南事变的代价后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除一九三二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和一九三三年长城抗战 —— 即榆关、热河、长城三大战役外,自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五年八月之八年间,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二十二次,重要战斗一一一七次,小型战斗二八九三一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三二一一四一九人。空军阵亡四三二一人,毁机二四六八驾。海军舰艇损失殆尽。其中壮烈牺牲在战场上的国民党将军即达二百余位;为中共在一九八五年首次和公开承认者,就有八十五位;为中共史学界倡扬者,在一九八六年已经达到一百一十五位。46
  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从中央军校毕业的大约二万五千名军官中,就有一万名牺牲在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四个月。47 在历次大型战斗中,国民党官兵象山海关保卫战那样整连、整营、整团地为国捐躯者,屡见不鲜。据一九八九年后中国大陆史家记述,在一九三七年淞沪抗战中,“国民党官兵每小时的死伤数以千计,主力各师补充兵源达四、五次之多,原有下级军官和士兵伤亡达三分之二,旅、团长伤亡竟达半数以上”。48其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抗敌御侮的历史上鲜有其例。上海五行仓库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的壮烈歌声震撼全球。“多年来认为中国人是不善战斗和易受恫吓的英国人士,也惊于他们的骁勇善战和坚毅不拔了。史摩莱少将说:‘他从没有看过比中国的敢死队最后保卫闸北更为壮烈的事了!’”49
  一九三七年十月三日,受命于津浦北段予敌以节节抵抗的德州守军运其昌旅四五八团,在日寇的夹攻之下,与山海关守军一样,据城死战,全团殉国。同月,在歼敌四万余人的山西忻口大战中,郝梦麟军长与刘家祺师长两位将军壮烈牺牲。
  一九三八年三月,在津浦县南段为堵击敌军南下的藤县保卫战中,我军守城师长王铭章将军在发出“决以死拼以报国家”的最后电文之后,即于破城后的巷战中,与参谋长赵渭滨将军、邹绍孟将军同时壮烈殉国。同年春,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分,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对师长池峰城所言“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的话,足以催人泪下。冯玉祥后来称赞该役说:“……日本人想不到张自忠将军的军队那么听命令,那么勇敢……把日本军队打得落花流水。”50
  一九三九年五月,在随枣会战中,虽然“我方部队久经战斗,无充分补充,本已残破,又缺乏平射炮等武器,对冲击的坦克无法抵御,所幸士气尚盛。士兵据壕死守,即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相搏斗,官兵的勇者竟攀登敌人的坦克之上,以手榴弹向车里投掷,作战的勇敢与牺牲的壮烈,笔难尽述”。51
  一九四零年五月,在枣宜会战中我虽然将日军的大部兵力包围在襄东平原地区,歼敌甚众,但因敌一部突围,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立由方家集率七十四师追击南窜之敌,铣日(十六日)在南瓜店附近与敌激战,敌以步骑三、四千人附炮二十余门向我反攻,非常激烈,我军殇之殆尽,敌以大部向我包围,接近总部,总司令抱有敌无我之决心,亲率总部官佐及特务营作最后的苦撑,卒因弹尽力孤,总司令竟以身殉国,官佐及特务营营长以下同作壮烈牺牲,生存无几”。52 蒋介石得知张自忠殉国,亲自纂文哭之。
  一九四一年三月,在第二次上高会战中,面对敌三十三师团一部、三十四师团一部和第二十混成旅全部的强势兵力,我王耀武军与敌军鏊战十四日,终日与敌搏斗,各处高地屡得屡失,毙敌一万。我王部将士牺牲一万人以上。同年四月,在浙赣战役中,我海门守备部队指挥官蒋志英率军死战倭寇,与众多将士一起壮烈牺牲。
  一九四二年元月初,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我与敌之激烈战斗遍于整个会战之中。第十军师长黄钟将军在其“三战长沙”的日记中记曰:……终日在激烈战斗中,刘阳门、北大马路均起巷战,新军路肉搏四次;本师为夺取陈家山牺牲百余名。下午四时火起,烟雾弥天;尤以北大路附近为尤烈;野外无鸟兽,城内无行人;此为激烈日,亦为决战日,鹿死谁手,唯在能守。在最后五分钟,得最高统帅电:“……敌人孤军深入,后方断绝,同时我主力正向敌人四周围击,我第十军如能抱定与长沙共存亡之决心,必能摧毁强敌,获得无上光荣。”电中有七个“我第十军”,何等亲热,士气大震。经一日之壮烈牺牲,死伤二千余,我寸土未被夺……。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在常德保卫战中,当日军一一六师团倾其全部兵力围攻常德时,此役虽经我余万程师与敌死战十余日,并因第九战区四个军赴援而获胜,但是役,三位师长壮烈牺牲,第五十七师则遭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伤亡,一万五千名将士中,生还者仅三百人。
  一九四四年夏,当日军为开拓大陆交通线,裨与南洋联系而分兵三路四犯长沙时,衡阳外围国民党军队曾与敌军多次激战。衡阳城里国民党守军一万余人,在外有援军不能接济,内乏粮弹无以为继的情况下,孤军喋血,一心死守,苦战四十八天,直至伤亡殆尽,阵地全没,竟无一降者。
  同年春月,在中国远征军和驻印军向滇缅边境及缅甸北部反攻的战斗中,其翻越崇山峻岭,强渡怒江,叠克敌军坚固据点龙陵、腾衡,直捣畹町之艰苦作战,及其“穿越山野,沿途给养不继,所受饥渴不是笔墨所能描述的”。53对此,美国联络参谋组组长吴德赞扬说:“中国军队耐受困苦的精神和作战的勇敢,都是世界上少有的。”54 中国大陆著名杂志《当代》所发表的长篇历史纪实相关信息《中国远征军》一文,即将其艰苦与壮烈作了充分的描述与歌颂。一个曾亲眼观察一九四四年四月云南西部怒江战役的美国人,亦在描述中国军队之勇敢作战精神的报道中写道:“在以一个班一个班的对敌军碉堡的自杀性冲锋中……绝大部分伤亡皆产生于企图冲过或更准确地说是爬过机关枪火力网的封锁地带。作为一种纯粹的勇敢的显示来说,进攻是壮烈动人的……一些排长被打死在距敌人枪眼的一两米距离内,一些优秀的连长、营长在亲自带队作战中死去或受伤……”55 史迪威则评论说:“如果得到好的训练、装备和领导,中国军队能够与任何国家的勇敢军队相匹敌。”56
  诚然,中华民族的军人正是有着这样的热血气质,才使我们积弱的祖国在顽敌面前表现出了无畏的牺牲精神与冲天的英雄气概,才能战胜顽敌的长期侵略和可怕侵略。
  应该一提的是,在抗战中,国民革命军 —— “国民党军队”五十二师的女机关枪手唐桂林,因其女扮男装、代兄从军、屡建战功的动人事迹,曾被誉为中华民国伟大卫国战争中的“花木兰”。她与一九四八年牺牲在太原保卫战中的另一个屡立战功的女机关枪手乔应秀,曾同被视作国民革命军的骄傲。
  …………
  必须指出的是,在八年抗战中,除中共以外,可以说不论中央军、地方军或系原军阀部属的旧军队,甚至是曾经屡屡制造过叛乱的“叛军”,他们在抗日救国的伟大精神感召下,绝大多数都成了抗日的英雄和抗日的英雄军队。“一般人的观感,都说抗战中,中国的军人进步了;其实,岂止是进步而已,我们的军队,在抗战的烘炉中,熔化成了国家的军队,我们的军队,锻炼成为现代的军人了。这是国家统一最基本的一步。”
新四军主要是抗日时期在江南一带参加游击战的地方武装力量。在国共合作后才改叫新四军,由叶挺任军长。它与上面的第4军无关。在皖南事变后由陈毅任军长,继续参加抗日。抗日战争胜利后仍由陈毅率领,大部分改为后来的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小部分调到东北编为东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后改叫第三野战军,在解放战争中共歼敌近250万,是四大野战军中歼敌最多的,许多部队还参加拉解放沿海岛屿的海战。后来组建拉华东军区海军(现在改叫东海舰队),三野多名将领在海军任职,第23军军长陶勇中将任东海舰队第一任司令,第13兵团司令叶飞但任中国海军第二任司令。
八路军是红军的主力,参加拉长征,是朱德和毛责东率领的部队,在国共合作后
改叫八路军,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朱德任军长,好象是属于第2战区,归白崇喜指挥。全军有3 个师,115师,师长林彪。119师,师长刘伯承。120师,师长贺龙。后来刘伯承率领119师建立了晋察翼根据地,发展成为后来的中原野战军(第2野战军),罗荣桓率领115师一部建立了孙思邈根据地,即发展成为华北野战军(军区),贺龙的120师向西北进军,成为后来的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
所以新四军和八路军不是同一支部队,在抗日时期是各自独立的,但是在解放战争中就没有新四军和八路军的叫法了,支叫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日决死队:抗日战争初期建立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山西抗日武装,全称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它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西地方党组织组建起来的。又称“新军”,以区别阎锡山的...
叶挺将军如果不是在出狱后在飞往延安途中飞机失事殉国,55年授衔时能评元帅军衔,他是北伐名将,当年的“ 铁军”名震天下。他的资历和威望让国民党军队很多资深将领很是...
八路军是正规军编制,下面有三个整编师,师下面还有旅、团。所以设总司令。新四军是一般军的编制。下面就四个支队,所以就设军长。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军队编制比较混乱。
1955年首次授衔时,评衔条件掌握较严,结果普遍存在实际军衔低於编制军衔一到两级的现像。如:军长的编制军衔是中将,而64名在职的军长、政委中,只有8人被授予中将...
八路军刚组建时,正式编制确实只有三个师加陕甘宁留守兵团,下辖六个旅(每师两旅制),共22个团(每师仅5个团,即每旅两个正式团加1个教导团或独立团,再加陕甘宁留守...
答: 日医纸尿裤一共有几个型号,各有什么特征?
答: 三战 60%是由核冲突爆发的,40%则是资源掠夺,土地纠纷,或其他原因
答: 以下回答不针对任何组织.如有雷同,哀其国家.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实行西式民主是否认民主,其实并不是这样.这句话没问题.国情不同.民主的方式也不一样.成功的如韩日匈...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 新增扫二维码功能,可直接扫 VeryCD 网站影片页面的二维码,便能在应用上打开;
2.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1. 新增支持 B 站视频(哔哩哔哩),满屏的弹幕更欢乐;
2. 在影片封面上展示在线视频的清晰度;
您的位置: &
八路军 (2005)
导演:演员: /
/ 首播时间:2005年在看: 看过: 想看:
超赞8人不错6人一般1人较差0人垃圾3人
在线视频更新、影院购票上线时通知我
☆☆☆☆☆
强渡黄河,挺进豫西,痛歼日寇,震惊中国的中原大战。夜袭飞机场,奇袭黑石关,歼敌小金店,解放登封城,驰骋于嵩箕之间。献给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英雄们。1944年春,侵华日军发动“河南战役”,占领河南大部分地区。中共中央及时作出“绾毂中原”的战略决策,命令八路军、新四军组成四路大军进军河南,抗击日寇,收复失地,开辟和扩大河南抗日根据地。中岳地区地处中原的腹心部位,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邓小平、腾代远的直接部署和指挥下,皮定均、徐子荣率领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一支劲旅出太行”,进军河南,强渡黄河,挺进豫西,驰骋于嵩箕之间,掀起了震惊全国的中岳狂飙。发动群众,扩大武装,痛击敌伪,先后取得夜袭飞机场,奇袭黑石关,歼敌小金店,解放登封城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建立了包括十余个县的搞日民主根椐地。独立支队由1700余人发展到近两万人,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相关评论:】8月10日,中央电视台在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将播出25集电视连续剧《八路军》,该剧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重点影视剧,由中央电视台、山西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山西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电视连续剧《八路军》第一次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浴血抗战的全过程,着力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该剧从整体上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进程、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关系、抗日战争持久战的三个阶段,生动、形象、清晰地展示出来;深刻地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所带来的灾难,以及中国人民为什么要奋起进行抗争、为什么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战的脊梁!《八路军》所涵盖的重要历史事件之广阔,所阐发抗日战争的持久性理论之高度,其抗日敌后游击战…&
2191&2&41719&&1447&&6521&&3
你也许会感兴趣的
//////////
上一页1下一页
输入图片地址:
选择上传图片:
支持、、、、
、、等视频播放页网址
微信扫一扫
用手机版电驴看
国产剧今日热播榜
上哪儿去买?
&创建了本资料
共创建资料&
谁关注这个剧集
上海隐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前经常看有人给电视剧、电影之类的挑毛病,昨晚看了央视正  播出的《八路军》,我也忍不住说说。    1.我记得以前看书说林彪在平型关战役中被阎老西的士兵误伤,很重,就去苏联治病去了,直到解放战争才回来。电视剧中怎么在阳明堡战斗后,朱老总和老彭还给林彪派任务阿??另外说一句,林彪那个演员也太胖了点,眉毛也不是那种又短又浓的,同大决战里面的林彪比起来不太像,呵呵。    2.主席、老总等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们都说普通话了,这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倒退,不过阎锡山等可是一口俺们山西腔啊,就连八路军的一个山西战士也是一样,怎么回事嘛,总不能厚此薄彼吧,我还是听着老总们说那些四川话、湖南话听着真实,也有气势...    3.阳明堡奇袭小鬼子机场大捷德消息传到忻口战役的国军前线,一个军官带领大家高呼“中华民族大团结万岁”,我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啊??哦,原来是北京天安门上的标语啊!!国军弟兄们有这么大觉悟么?是导演瞎安排的吧?我觉得还不如喊几句“共军弟兄们牛!”“俺们国军也不能孬种”之类的听着真实。    4.卫立煌带领的是中央军么?我不太清楚,反正阎锡山的部队不能都是一水德式装备吧?阵地上就没看见过晋绥军那种灰蓝衣服的兵!    5.平型关大捷后,已经开始打扫战场了,还是炮火连天的,我军指战员在随时都有爆炸的战场来回穿行,收集战利品,救治伤员.....还有那个小鬼子宁死不当俘虏的镜头,郁闷!    6.平型关战役中最后的白刃战,拍成了武打戏,当中的武打镜头太多了,明显冲淡了白刃格斗那种惨烈的感觉,我军战士不时地凌空飞踹,背摔等等,个个好像武林高手,其实抗战刚开始我军的格斗水平是不如日军的,这个还是要承认的,刚来的这些鬼子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而且一直打胜仗,气焰相当猖狂的。还有我军的那个指导员,拿着把“跟随他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不知杀过多少敌人”的大环刀,格斗时候居然刀不见了,赤手空拳和鬼子摔跤,打仗阿,不是得下死手么,怎么能把鬼子摔倒一边就不管了呢??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比以前的好一些吧,演员阵容也好,也不丑化国军了,呵呵,各位还有啥,都说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up,不过该片的收视率相当的低...
  感觉卫立皇象个学生一样地站在朱总旁边,随声迎合,符合历史吗?正面战场总是一笔带过,对游击战场大费笔墨!
  这种垃圾也有人研究。  不过卫立煌象个学生一样地站在朱总旁边,随声迎合,倒是有可能
  2.主席、老总等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们都说普通话了,这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倒退,不过阎锡山等可是一口俺们山西腔啊,就连八路军的一个山西战士也是一样,怎么回事嘛,总不能厚此薄彼吧,我还是听着老总们说那些四川话、湖南话听着真实,也有气势...  4.卫立煌带领的是中央军么?我不太清楚,反正阎锡山的部队不能都是一水德式装备吧?阵地上就没看见过晋绥军那种灰蓝衣服的兵  作者:委屈的兔子 回复日期: 16:22:06 
    这种垃圾也有人研究。    不过卫立煌象个学生一样地站在朱总旁边,随声迎合,倒是有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感
  2.主席、老总等我党我军的高级领导们都说普通话了,这不知道是进步还是倒退,不过阎锡山等可是一口俺们山西腔啊,就连八路军的一个山西战士也是一样,怎么回事嘛,总不能厚此薄彼吧,我还是听着老总们说那些四川话、湖南话听着真实,也有气势...  4.卫立煌带领的是中央军么?我不太清楚,反正阎锡山的部队不能都是一水德式装备吧?阵地上就没看见过晋绥军那种灰蓝衣服的兵  作者:委屈的兔子 回复日期: 16:22:06 
    这种垃圾也有人研究。    不过卫立煌象个学生一样地站在朱总旁边,随声迎合,倒是有可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感
  样式的东西请坚决抵制!
  不知道他们干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看了第一、二集,感觉非常糟,太做作了,受不了。第三集没再看,大失所望。  
记得以前看《开国大典》、《大决战》三部曲的时候还小,不过那时候觉得有一种庄严感和史诗的感觉在里面。  
现在的主旋律战争片都假的要死,我一个也不看。    
究其原因,八十年代的人们还有理想和激情在,还真诚地相信一些东西,尽管对错很难说。  
现在的导演编剧演员眼里除了钱还有什么?所以只能胡编乱造和矫情了。
    一个字
  电视上说国共合作有协议的,国负责正面战场,共负责敌后战场,这个协议谁有,贴上来看看
  这种片子不看,看了会吐。
  楼上的有趣,我说我怎么老觉得gcd说抗日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
  haha,楼上的超级高小~~~~~~~~^_^
  得了吧,想摸黑zg也用不着造谣啊。关于延安有没有被日军轰炸的事在凯迪上已经讨论过,事实是,1942(也可能是1941)年之前延安屡被日军轰炸,老毛也曾被迫转移到郊外。42年后基本没有。  造谣只会影响自己的公信力
    日本人的确在全面抗战初期拍过几十架次的飞机轰炸过延安,但日本人不傻,很快就和毛主席达成了和平共处,互利互惠的非正式协议。所以一直到最后,日本人再也没来过延安打扰毛主席。      
  国民党在敌后也有大量的游击队。如阎锡山在吕梁山区,卫立煌等在中条山区,刘戡等在太岳山区,李品仙等在大别山区,还有活跃在江南的忠义救国军,华南的一些国军抗日支队。这些国军敌后游击部队的作战成果比G方大得多。为什么后来一些国军系的游击队立足不住而共军游击队越来越壮大呢?原因无他,国军系的游击队不能不奉重庆命令,不能不出击,因而他们也是日方的着意打击对象,再加上G方采用挖心战术,包抄战术等双重压力之下,以至于许多地方给G方抢走。对于共方来说,完全不奉重庆号令,但占地盘,这样完全可以与日军相安无事,反正日军也控制不了许多地方。对日方来说,让国军占,不如让共军占,这样可以激化国共矛盾。这就是华北国军所占地方减少而共方地盘大增的内在原因。但论抗战成果,共方的抗战成果还是远远不能与之相比。即使G方的“百团大战”其实只是日方所称的华北会战的一部分,大多数仗还是在和国军打。
  我想只要没有见不得人的隐私,国、共两党都应把自1931年日本侵华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段历史档案都公布出来,让天下人凭心评判,免得大家争论和猜测,没准天下可以从此太平,国泰民安。
  瞎搅和不能证明你们观点的正确,只会降低自己的公信力
  共方号称他领导了敌后战场,其实是滑天下之大稽。武汉会战后国民党用三分之一部队来打游击,这些部队即没有投降,那干什么去了?大家如果能找到,可以去看看孙挺信的《国军敌后游击队》,可以看到国军敌后将士是如何浴血奋战的。国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决不止是正面战场的二十三次大的会战而已。
  没有史料证据作为根据,仅凭文艺作品或不足为凭的传闻争来争去,只能越争越糊涂。养养神吧!
  作者:缪人凤 回复日期: 20:06:32   国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决不止是正面战场的二十三次大的会战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得对,国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决不止是正面战场的二十三次大的会战,更重要的是它还贡献了几百万的伪军.
  作者:柳迎春 回复日期: 20:09:59 
    没有史料证据作为根据,仅凭文艺作品或不足为凭的传闻争来争去  ------------    文艺作品?    上面那段关于洛川会议的记述是叶剑英的干女儿戴晴写的。    卫立煌是共谍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否则他的骨灰如何在八宝山?    蒋中正关于八路贩毒的记述也是公认的事实。      
  作者:过而能改 回复日期: 20:12:25 
    你说得对,国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决不止是正面战场的二十三次大的会战,更重要的是它还贡献了几百万的伪军.  --------------    说你是放X是太尊重你。    ‘伪军’难道是中央军投降变成的?     日本人和汪精卫招募的军队难道要国民政府负责?    
  可以去看看日方的资料啊!《华北治安战》等书中有大量对国军作战的记载。
  从一场战役可以看看华北抗战是怎么回事。    大破袭战役  -- 作者:HSY    1940年8月开始的华北会战恐怕是抗日战争史中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了:共产党把它捧为“一次伟大的战略进攻”、“抗日战史上最光辉的一页”;国民党的很多史料则对其大加鞭挞,视之为一次规模不大的游击战役。当年10月17日第二战区机密作战日记称: “八路军所谓百团大战系八月号日(即8月20日,笔者注)开始,与敌真面目作战仅五天”,“在正太线所用兵力仅十一个团”。这次战役到底该怎样评价呢?在下就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写出了以下文字供诸位参考。     一、
战役的策划     自1939年夏开始,日军对华北连续发动大规模扫荡,以交通线为依托,大肆挖沟筑堡,建立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的囚笼,妄图困死华北的中国游击队。在此后一年的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蒙受了巨大损失,到1940年7月,其华北根据地只剩下阜平、涉县、兴县、保德、河曲五个县城。随着根据地的不断缩小,八路军的补给日趋困难,弹药、粮饷、药品都严重匮乏。据称,很多时候一个八路军士兵每天只能吃到7两小米。物资的短缺大大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日军在总结对八路军作战的经验时就声称:“仅就战斗力而言,八路军不过是一支土匪武装。”    1940年夏,日军在华北频繁调动,对国军和八路军实行了多次大规模扫荡,给国民政府军令部和八路军总部造成了日军企图进犯西安、洛阳、郑州的错觉。为了打破日军“进攻西安”的战略企图,粉碎“囚笼政策”,改善华北态势,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经研究后决定,抓住1940年夏季扫荡后,华北日军兵力分散、呼应困难的时机,组织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但应该把主攻方向放在哪儿呢?八路军总部里的所有决策者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山西中部的交通大动脉——正太线。    正太线,是山西的第一条铁路,1903年开工,1907年10月全线竣工,11月通车。东起正定西到太原(今东起石家庄,乃改称石太线),全长 243公里,耗资 1300万两白银。由法国人修建,使用法国一米窄轨,当时曾有人反对用窄轨,但可能与这段穿行于太行山崇山峻岭之间的路基、施工技术难度、投资都有关系,最终还是修成窄轨。这条路由法国企业联合公司管理,运费极高,使山西经这条路运出的煤炭,价格昂贵到极不合理的程度,使山西煤炭工业无法发展。1932年,与法国银行合同期满,正太路收归国有,由南京政府管理仍沿用法国人的高运价。正太线从平汉线的正定(河北)开始,通过井陉,横贯巍巍太行山脉,经娘子关天险入山西,西行至榆次与同蒲铁路接轨,上抵太原,沟通河北平原和山西高原,联结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抗战时期正太线把太行山脉劈成两截,是华北日军将山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也是对共产党根据地实施“囚笼政策”的战略支点。在这条铁路线上,有天险娘子关和日军在华北的重要燃料基地阳泉、井陉煤矿。为了维系这条运煤大动脉的安全,长期分割我华北各根据地,日军在这条铁路线上派驻了重兵。沿线大小城镇、车站和桥梁隧道附近,均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担任守备。铁路两侧二十至三十里左右,均构有一线外围据点。还经常派装甲车轧道巡逻,自吹自擂这是一条“钢铁封锁线”。尽管如此,八路军总部仍然认为,日军在正太线上防御也并非无懈可击:在40年的夏季扫荡后,为固守新占地区,日军从正太线调出了大量兵力,沿线大部分据点留守兵力只有一个分队左右,要组织完整的防御比较困难。在经过反复权衡后,彭德怀定下了发动正太战役的决心。    7月22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要求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务必于8月初完成战役准备,8月10——13日(后改为20日)集中22个团出击正太线。8月8日,朱、彭、左签署《战役行动命令》:        二、
日军的兵力部署     1940年秋,日本华北方面军拥有9个师团、12个独立混成旅团、1个骑兵集团,另配属大量伪军,是中国关内战场上最大的重兵集团。但是,与其所担负的任务相比,华北方面军的兵力难称雄厚,尤其在对付河北、山西八路军方面其兵力可以说是“捉襟见肘”:第1军的第36、41、37这3个师团长期被第一战区卫立煌部牵制在晋南;驻汾阳的独立混成第16旅团主要用于对付第二战区阎锡山部和第八战区第90军李文部;在归绥、包头的骑兵集团与伪蒙军主力则必须时刻提防着第八战区傅作义部的进攻,动弹不得;由于孙桐萱的第3集团军、何柱国的骑2军、于学忠的苏鲁战区、以及八路军115师、山东纵队和第4纵队等部的牵制,日军在山东的第12军、豫东的第35师团和骑兵第4旅团、伪军张岚峰部等均无法抽调。因此,华北日军可用于防御八路军主力进攻的兵力仅2个师团又9个独立混成旅团。加之,这年5、6月间中国派遣军从第9和第4独立混成旅团抽调6个步兵大队和1个山炮大队参加由第11军组织的宜昌作战。日军的对共军防线可谓漏洞百出,在正太线如此重要的交通线上将第8、第9和第4三个残缺不全的独立混成旅团(仅3600余人)摆成首尾不能相顾的一字长蛇阵,给了八路军可乘之机。     三、
八路军第一次攻势——正太战役     8月20日晚,八路军主力突然分三个方向向正太线、同蒲线北段出击,其余部队也开始破击平汉线、石德线、白晋线等交通线。日军根本没有预计到八路军会发起如此大规模的攻势,麻痹大意,处处被动,损失惨重。    129师方面    8月18日129师在石拐镇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分三路破击正太线平定至榆次段的作战计划:左翼队以386旅16团、决死一纵队25团、38团组成,占领寿阳、榆次间各据点,破坏该段铁路;右翼队以新10旅28团、30团组成,占领阳泉、寿阳间据点,破坏该段铁路;以385旅769团、14团、386旅772团组成中央纵队,开进平定以西的苇池村、天华池一带,以一部主要兵力控制阳泉西南之狮垴山,牵制阳泉之敌并阻击由平辽公路北援的敌人,保证师主力作战的顺利进行。同时,为保证侧翼安全,以新10旅29团、385旅13团及平(定)、辽(县)、榆(社)的地方武装破击平辽、榆辽公路,配合中央纵队阻击该线之敌;另以28个团和地方部队分别在白晋、同蒲、平汉诸线进行广泛的破袭战,以策应正太作战。    20日晚,129师突然袭击寿阳以南各据点,经一昼夜激战,左翼和右翼部队连续攻克芦家庄、马首、桑掌、和尚足等车站、据点,给日军各守备队以“毁灭性打击”。到25日止,“正太路沿线各小据点(大部分是分队)泰半已被消灭”,正太线西段之铁轨及通信线路也已大部破坏。但是,各部对大据点的攻击却未能如愿。21日晚,386旅772团攻击平定,不利。同时,该旅16团主力围攻寿阳。敌一个小队和伪警备队约200余人婴城固守。16团屡攻不克,改取包围态势。    日军第1军对八路军的突袭反应迟钝得出奇。21日凌晨,日第1军司令部即接到“石太线到处正受八路军袭击”的报告。到中午,司令官篠塚义男中将才召集幕僚会议研究战局。由于军司令部一时无战斗兵员可调,篠塚决定将司令部包括卫生兵在内的非战斗人员40人编组为一个混成小队,驰援寿阳、阳泉。24日,该混成小队突破16团包围线进入寿阳。28日,该部到达阳泉。    就在左右翼部队取得重大战果的同时,中央纵队却在阳泉附近陷入了苦战。20日,385旅769团和14团一部秘密登上了狮垴山。此间,敌在阳泉的第4独立混成旅团部已得到了八路军在该地集结的消息,但甚为大意,未做任何准备。当晚,385旅突然袭击阳泉市区。这一行动使日军第4独立混成旅团长片山省太郎中将大为惊恐。此时,他手里能用于保卫阳泉的兵力就是加上伪军和非战斗人员也只有700多人,与八路军的进攻兵力对比太悬殊。不过由于情况紧急,死马也只能当活马医,阳泉无论如何不能丢。于是片山立即组织仅有的一点部队向狮垴山反击,经四天激战,但“徒然增加伤亡而未成功”,“居住之日侨中,已有人认为绝望而换赴死之装束”。在战斗中,385旅政治部主任卢仁灿负重伤。25日,日军独立第12和第14大队各一个中队到达阳泉,26日即在飞机的配合下,向狮垴山反击。此时,385旅见掩护任务已完成,遂主动撤离。    由于前期战事异常顺利,战役总指挥、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于24日命令129师将破击时间由原计划的5——7天延长至半个月。31日,又发布了“继续扩大战果”的命令。但是,正太线西段战局的发展大大出乎他的预料。25、26日,寿阳日军以一个半小队(附步炮1门)在飞机的配合下向张净、马所反击。阳泉日军在26日攻占狮垴山后,也向西追击,29日在坡头、桑掌、测石附近突破385旅769团阻击,使八路军伤亡200余人,385旅旅长陈锡联、政委谢富治、参谋长曾绍山先后负伤。与此同时,由晋南等地抽调之敌七个大队已到达正太线附近。30日,敌第9独立混成旅团(附36师团、41师团各1个步兵大队)自太谷、榆次地区东犯;敌第4独立混成旅团(附36师团1个步兵大队)在扫荡了阳泉东北地区后也由平定、和顺、榆社、阳泉西犯;企图“于石太铁路南方地区捕捉歼灭129师”。面对急转直下的战局,129师师长刘伯承未来得及请示总部,即于31日急令部队后撤。由于撤退仓促,掩护部队受到了很大损失。31日晚,左翼队在芦家庄遭敌2000余人合围,突围后又先后在高坪、道坪、红凹遭敌连续合击。9月1日晚,左翼队总指挥、386旅参谋长周希汉接到师部“协同385旅消灭石拐突进之敌”的命令,即向石拐转进。谁知,次日凌晨该部即在卷峪沟、羊儿岭一带与敌1000余人遭遇。经15小时激战,在歼敌200余人后,才摆脱日军的追击。虽然这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却鬼使神差地拖住了日军,掩护了师部和总部安全转移。日军捕捉左翼队不成,遂向右翼队和中央纵队进攻。2日,新10旅29团副团长吴子彦在阳泉天华池阵亡。3日,右翼队在昔阳沾尚附近与敌发生遭遇,激战一天,伤亡近百人,新10旅副旅长汪乃贵负伤。4日,385旅14团在张净镇遇敌合击,损失惨重。同日,日军开始返转。各部奉命积极打击后退之敌。6日,386旅旅长陈赓奉命率386旅772团、16团、决死一纵队25团、38团在榆社西北之双峰地区伏击敌36师团之永野大队,经一昼夜激战,毙伤敌永野中佐以下400余人。同日,385旅也在张建设伏重创向辽县归巢之敌。7日,日军各部返回出发地,其追击遂告结束。9日,敌第4独立混成旅团再度出动,扫荡129师根据地,至18日结束,战果甚微。    为配合主力作战,129师其他部队也于8月20日开始向当面之敌发动进攻,先后破击了元氏以南至安阳段平汉线、德石路、邯大路、同蒲线榆次至临汾段及平遥至壶关段、白晋线、临屯公路,有效地牵制了日军北援。战斗中,决死三纵队政委董天知、386旅17团副团长吴隆煮、新9旅27团营长赵连三等先后牺牲。     晋察冀军区方面    8月18日,晋察冀军区部队开始发动试探性进攻。当日,日军娘子关警备队接到情报“中共军数千名之大部队准备向程家陇底附近南下”,继而又获悉“多数中共军已侵入坡底村(娘子关西约三公里)”。日军警备队主力当即出动。同日午夜,日军警备队在坡底村和东塔崖分别击退了八路军的袭击。由于作战出奇顺利,八路军的异常调动并没有引起日军警备队长池田龟市的重视,未向上级报告。        左纵队于20日夜出击石家庄至微水铁路,破坏了石家庄附近的铁路桥,并将获鹿至微水间铁路全部爆破。同时,为掩护中央纵队进行井径战斗,左纵队以主力攻击井径以东靠近石家庄的岩峰、上安两据点,均未攻克。27日,岩峰、山岔、上安之敌向我反扑,我军阻击不利,只得撤退。    9月1日,晋察冀军区主力乘正太线日军主力南下攻击129师、盂县空虚之机发起盂县战役。当日即克复会里,随后于5日攻克上庄、下庄,对盂县形成了包围态势。7日,敌第4独立混成旅团调集进攻129师返回的部队1500余人在200名伪军的配合下向盂县增援。晋察冀军区除以主力阻援外,仍以一部攻克关头、西烟两个据点。10日,日军突破包围线,进入盂县县城,八路军遂向根据地撤退。    在正太作战的同时,冀中军区、冀东挺进军等部于21日拂晓开始对平汉、平津、北宁、石德等各交通要道实施破袭,先后攻克漕河镇、龙关县等据点,使河北日军疲于应付,有力地配合了军区主力。     120师方面    8月8日,120师师部收到总部《战役行动命令》,经研究后,作出如下部署:358旅破击忻县以北的同蒲线和忻(县)静(乐)公路;并协同独1旅715团相机逼退岚县及东村敌据点,收复岚县、寨子、普明;独2旅宁武至朔县间同蒲线;暂1师破击神池至五寨间公路,并保障独2旅的侧后安全及后方交通;独1旅2团以2个营破坏峪口至圪洞公路并打击沿线之敌,1个营进至三交打击寺圪塔、石门焉之敌。决死第2、第4纵队和工卫旅、师特务团破击太(原)汾(阳)公路和汾(阳)离(石)公路;359旅717团东渡黄河,出击离石、军渡间。    20日深夜,120师主力全线出击。当晚,358旅即攻占忻静公路上的重要据点康家会,切断了忻静公路,并乘胜围攻静乐城南的丰润;3支队破坏了忻县以北的部落、炮池间铁路;决死第2纵队袭击了汾离、离岚公路上的日军据点,歼敌30余人;独1旅袭占离石城北的石门焉,围困岚县城,并破坏了公路及通信线路;359旅717团一部也渡过黄河,在柳林附近与敌激战。24日,暂1师以36团、37团和新军指挥部特务团围困岢岚、神池、五寨,切断了三县交通,并一度攻入五寨城,歼敌数十人。31日,独2旅一部占领阳方口,切断了同蒲线北段,并分别击退由宁武、朔县来犯之敌,歼敌120余人。与此同时,工卫旅、特务团破坏了太原以南同蒲线,并于8月20日、9月2日和20日三次袭入关口,给太原日军造成了严重威胁。为阻绥远之敌南援,大青山支队也于8月21日开始破击平绥线,并连续在陶林附近伏击日伪军,有效地牵制了绥远日军。    截至9月10日止,120师6个旅20个团(不含大青山支队)作战180多次,歼敌800余人,破坏铁路8305米,致使同蒲线中断长达18天,取得了重大胜利,出色地完成了策应正太作战的任务。         鉴于敌军增援部队陆续到达,正太线战局有逆转的可能,八路军总部于8月26日下达了第二步行动方案,指示“在正太线不能继续作战或未彻底完成正太战役任务的情况下”,行动方针是 “乘胜开展正太线两侧之战果,去收复敌深入各该根据地内的某些据点,继续坚持正太线之游击战,缩小敌占区,扩大战果”,具体部署是:晋察冀军区以有力之一部在盂县以北地区活动;120师应乘胜拔除根据地内之敌据点,同时以9个团在太原交城地区和忻县、太原段同蒲线活动,以期打通晋西北与晋东南之交通;129师在以2个团坚持阳泉以西及榆太地区之游击战、配合120师打通与晋西北联系的同时,应以4个团出击和(顺)辽(县)公路、力求收复和、辽两城。9月2日,在正太线战局日趋不利的情况下,八路军总部命令于次日结束正太战役,各集团按8月26日的方案行动。10日,八路军主力各集团均撤回根据地,八路军的第一阶段攻势基本结束。在第一阶段中,“由于部署周密,准备充分,部队行动迅速、秘密,充分发挥了战役的突然性,因此给了日军沉重打击”。         四、
国军的攻势         八路军取得的重大战果使华北国军受到极大鼓舞。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先后致电八路军总部对正太战役的胜利表示祝贺。9月4日,蒋介石通电嘉奖18集团军:“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8月下旬开始,绥远、山西、河南国军即相继发动进攻以牵制当面之敌,配合八路军作战。         晋南攻势    晋南战斗是8月22日打响的。这天晋城日军向东西风头进犯,遭第27军截击,伤亡甚重。同日,9军也在沁阳附近的西万庄腰击出犯之敌,歼敌百余。    此后,第一战区各部根据长官部命令攻牵当面之敌:第27军向出击高平附近敌之据点;第5集团军攻击横岭关一带;第4集团军袭击张茅大道沿线;第24集团军破袭平汉线淇县、安阳段;9军攻击沁(阳)焦(作)公路沿线之敌;第3集团军牵制开封敌35师团。由于各部指挥得当,行动积极,战绩颇佳。23日,第93军破坏队在临汾附近炸毁日军一军列,毙敌百余。23日和24日,第9军先后在焦作、沁阳附近击溃进犯之敌,歼敌300余人。25日至30日,第12军击退由开封进犯中牟之敌。27日至29日,第4、5和14三个集团军连续截击由运城、闻喜、绛县、曲沃、翼城北调之敌,颇有斩获。30日,第27军预8师一部袭入高平以南之泊村,毙敌中队长上野以下40余人。同日,由于第5集团军的攻击,敌自20日起开工之侯马到新绛铁路被迫停工。9月5日,日军出犯垣曲被第5集团军击退。6日,第40军袭入淇县,歼敌200余人,破坏大小桥梁涵洞13座。7日,第4集团军猛攻夏县以东之瑶台山,破坏了敌之大部防御设施;同时第93军116师一部袭至临汾南郊。至9月10日止,第一战区各部在晋南、豫北地区歼敌千余,对日军形成了很大威胁。到9月1日止,晋南、豫北日军四个师团仅调出8300余人,无法集中足够兵力在正太线上形成拳头,致使129师得以安全转移。    9月初,由于日军一部北调,晋南、晋东南空虚。第一战区决定乘机发起晋城战役,以“规复晋南及晋东、豫北之交通”。9月6日,卫立煌下达战役命令:    “1、第4、5、14(欠刘戡军)各集团遵本部冬亥电要旨加紧向当面之敌袭攻。    2、范汉杰军除以黎明、张乔龄等部积极向平汉、道清路袭破外,应密移重点于晋城东北,一举而攻略晋城。    3、第14集团军应改以刘戡军(欠10师)主力进出高平南北地区,截击长高、晋城敌之转窜,策应范军作战。第10师主力向阳城以北一带之敌攻牵,并掩护裴(昌会)军左侧背。    4、裴昌会军(附(丁)树本一部约三千,任济源以东警戒)除以必要兵力向沁阳、博爱攻牵外,主力应迅速进出栏车镇,以确实切断晋博公路,恢复晋东交通,达成后继续向晋城推进。但须分派另一部(有力)进出晋城以西,截断晋(城)阳(城)间敌之交通,协力范军攻取晋城。    5、庞炳勋集团应即酌派一师驰接范军陵川至荫城大道(均含)以东、以北防备,对敌警戒游牵,并掩护范军右侧背之安全。该集团主力应积极向安阳、淇县南北平汉路袭破,截敌援窜。    6、各部限灰日(即10日,笔者注)完成攻击准备,真(即11日,笔者注)子开始总攻。”    11日,各部准时发动进攻。中心目标为晋城。当晚,9军一部即攻入栏车镇,巷战至次日晨,歼敌大部。同时,该军另一部攻入城西南两据点歼敌300余。此后,9军主力继续攻击栏车镇,并破坏了晋博公路。14日,沁阳日军一部出援晋城,企图攻击9军之侧背,在范庄、古张庄一带遇9军丁树本支队阻击,遭重创后退回沁阳。23日,9军一部攻克晋城以南黑石岭、草底铺等据点。担任主攻的27军也于11日发起进攻。13日,该军主力攻入晋城市区,与敌展开巷战,被逼出城外。14日,百官村(晋城东北)守敌被歼过半。同时,晋城西北天丹关、月镇一带公路被切断。当晚,晋东南援之敌千余人进至泊村(晋城东北)后,乘夜沿公路向王台铺、临泽村突击,同时城内及城东之敌乘机反扑,激战数小时后,王台铺、临泽村失守。次日晨,27军主力分由大小张庄、上下元度、武庄等地合击突入王台铺和临泽村之敌,毙伤敌300余人,收复该两处阵地。在王台铺、临泽村战斗的同时,日军在三架飞机掩护下猛攻城东上村东侧之高地,被击退,伤亡达200余人。此后数日,双方为争夺晋城东郊与东北郊各据点展开激战。    作为侧翼,高平、阳城、长治方向之作战负有阻止该方向敌兵力转用和晋东敌南援之责,对攻克晋城亦至关重要。6日,93军军长刘戡在接到出击命令后,立即作出部署:以新8师(附军部山炮一门)担任主攻,攻击沁水以东至高平及高平以北至长治公路;166师袭击安泽、浮山,阻击由同蒲线增援之敌;10师进击阳城。11日,各师发起进攻。当日新8师22团即攻克旧高平关,继而猛扑高平关,双方形成对峙。随后,该师23团出击寺庄镇及大、小野川,歼守敌一部。当日下午5时,长治日军一部增援大、小野川,攻击我炮兵阵地和师指挥所,未果。入夜,23团3营夜袭大、小野川,营长黄映清身先士卒,与敌展开白刃搏斗,终获成功;但黄营长以身殉国。同日,93军直属队一部袭入太义镇(高平东北),摧毁敌粮弹车50余辆。12日,10师将阳城西南各据点悉数攻占。14日,新8师切断长子、高平间公路,完全包围了高平。18日晚,新8师在三甲村(高平北)设伏,击毁敌汽车数辆,车内日军悉数毙命。19日,新8师24团奇袭关林镇,歼敌百余,同时将镇中敌之仓库付之一炬。当日,10师完成对阳城的包围。    从15日起,中日两军在晋城、高平、阳城、长治一带僵持不下,谁也无法击退对方。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21日。当日,由晋东南援日军3000余人到达晋高公路,战局迅速恶化。22日,日军猛攻晋高公路东侧水北村和山头村我军阵地。翌日,晋城日军沿晋陵大道东犯。27军节节抗击,仍未能阻敌前进。而此时,长治日军数百人也击破40军一部的阻击进至荫城镇,对27军形成夹击之势。24日,南援之敌增至4000余人。25日,鉴于攻取晋城的计划已无法实现,卫立煌命令各军“停止攻势,主力向后引控”。29日,27军解除晋城包围,向东撤退,晋城战役结束。    就在晋城战役进行的同时,4、5、14、24各集团军也按照长官部9月6日的指示积极攻牵当面之敌,先后攻克西三涧、曹绍镇、南樊镇、曹张镇等日军据点,一度攻入淇县、汲县、绛县等城,破袭了安阳淇县南北之平汉线、临汾以南之同蒲线、道清线和白晋线南段,以及张茅大道、闻夏大道、曲翼大道等交通干线,歼敌数千,有力地牵制了敌37师团和41师团主力,使之无法支援晋城和晋中的日军。         绥远作战    在从1939年底至日的绥西作战中,绥远国军以沉重的代价连续取得了包头、绥西、五原三次重大胜利。然而,由于绥远地方贫困而偏僻,物资补充困难,该方面的国军主力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所以在此后的数月中,绥远国军除以部分游杂部队在大青山地区从事游击活动外,主力处于休整状态。8月20日,八路军发动正太战役以后,绥远国军最高指挥官、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大受鼓舞,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支援。    8月25日,日军进犯西山嘴被大青山游击部队击溃,绥远战斗正式开始。此后绥远第八战区各游击部队进击包头、归绥及其以西各据点,战果辉煌:9月7日,察哈尔游击部队协同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一度攻入兴和,切断了绥张公路;8日,固阳一带的伪东亚同盟军第3、4、5三个师万余人反正;15日,由安北、固阳出犯之敌被我击溃。15日至21日,鄂友三部猛攻萨县,斩获甚多。16日,伪东亚同盟军第9师反正。27日,由大树湾向我进犯之敌被击退。与此同时,大青山各游击部队先后破袭了平绥线、绥张公路等交通要道。    由于绥远各部的积极行动,给驻绥日伪军以极大打击,使日军形成了傅作义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的错觉。“(日军)驻蒙军为防备傅作义来攻,自9月12日起,将军主力集结于包头、安北、固阳地区……20日命各队归返原驻地。”至此,绥远国军顺利完成了牵制和调动日军驻蒙军主力的任务,为八路军发起第二阶段攻势创造了有利条件。         晋西作战    在40年夏秋季反扫荡中,第二战区蒙受了巨大损失。到8月下旬,部队还未整训完毕,战斗力极为低下,加上39年底的“晋西事变”的不愉快,第二战区对支援正太战役并不很积极。不过,为配合晋南国军的作战,阎锡山还是命令所部实施了一些牵制性行动。24日,34军击退万泉、猗氏、闻喜出犯之敌。9月2日,68师一部在汾西东北王家岭附近与敌激战终日,毙伤敌数十人。同日,15师在临晋附近游击的一个营于胡村与敌激战一天后,全部阵亡。11日,90军及61师补充团出击永济、侯马,破击侯马附近同蒲线。25日,预1师2团副团长任忠率部在东禹门与敌激战十余天后,粮尽量绝,突围无望,自戕身亡。    8日,蒋介石命令第二战区策应十八集团军作战。16日,第二战区长官部拟定攻击部署:“……2、彭毓斌军主力附魏纯美支队进击闻喜、万泉、猗氏、临晋之敌……3、李文军、第61师补充团进出侯马一带,扩大游击断敌交通(胡总司令已迳令饬遵)。4、吕代总司令瑞英指挥南区军,以有力一部积极攻袭河津、稷山、汾城、新绛、襄陵之敌。5、赵总司令承绶指挥北区军,以有力一部积极攻牵当面之敌。7、攻击开始预定为本月有日(即25日,笔者注)。”25日,各部遵命发动攻击,至27日未取得任何明显战果,旋奉命停止进攻后撤。         9月27日,鉴于第一、第二两战区出击不利,蒋介石下令晋南、晋西各部停止攻击,退回原防。虎头蛇尾的国军攻势至此结束。    五、八路军的第二次攻势    9月中旬,由于国军在晋城和绥远的攻势作战进展顺利,日军被迫从晋北和晋中抽调大批部队增援,使其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兵力大为不足。为尽快使正太线通车,日军不得已调集大量兵力掩护修复正太线,又将其在根据地内的各据点兵力抽调一空,其中很多据点的守备兵力不足一个小队。八路军总部决定乘此机会,再兴攻势,拔除日军在根据地内的据点,恢复和扩大根据地。16日,八路军总部发布第二阶段作战计划:“……1、120师以切断同蒲路之交通目的,集结主力破击宁武、轩岗段同蒲路而彻底破坏之。2、冀中、冀南部队以打击敌修筑沧石路、石德路、邯清路之目的,应集结主力毁灭各该路之修复修成之部分及前线路基。3、晋察冀军区以开展边区西北方面工作之目的,应集结主力破袭涞灵公路及夺取该两城,并以有力一部在同蒲路东侧积极配合120师之作战。4、129师以收复榆社、辽县之目的,开展辽榆地区斗争,并以有力一部不断破击同蒲路北段。5、晋察冀军区与129师原留在正太线行动之部队不变,并积极袭扰敌修复铁路。5、挺进军应以有力部队在平汉路北段、平绥路及北平城郊积极活动;冀中应以有力一部在北宁路及津浦路北段积极活动,不断破路倾车,扩大影响,阻敌增援。7、其余各大小交通线之配属作战部队,由各战略区自行配置之。……第二阶段作战统于本月20日开始……” 命令下达后,各部相继开始行动。    榆辽战役    22日,129师下达榆辽战役命令:以386旅772团、16团,决死1纵队25团、38团为左集团,攻取榆社、沿华、王景三据点;以385旅并指挥新21旅32团为右集团,主力攻取榆辽公路东段管头、铺上、红崖头、关帝垴、小岭底等据点,一部扼守辽县以西之狼牙山,阻击辽县可能西援之敌;以新10旅为平辽支队,主力在和辽公路上破路袭敌,牵制、阻击昔阳、和顺出犯之敌,配合385旅攻取辽县;385旅17团、决死1纵队57团组成沁北支队,积极破袭白晋路沁县至分水岭段,配合主力作战;其余各部队仍继续执行同蒲、平汉、德石等铁路和破击任务,钳制敌由白晋路抽调兵力增援榆辽地区。        冀南、太行、太岳各军区部队根据129师的指示对榆辽战役进行了积极地配合,先后破击了邯郸至安阳段平汉线、介休和霍县附近同蒲线以及德石、白晋等铁路、邯(郸)济(宁)公路,打击了深入各根据地内各据点之日军,不仅有效地策应了129师主力的作战行动,还迟滞了日军南援晋城,支持了国军在晋东南和晋南地区的作战。    涞灵战役    日军驻蒙军控制的涞源、灵丘地区深入晋察冀根据地西北部,是日军打入该根据地的一个钉子。9月中旬,由于驻蒙军主力西移绥西,在该地区的日军仅为第2独立混成旅团和26师团各一部,约1500余人,另有伪军1000余人。为了拔掉这个钉子,晋察冀军区主力奉总部命令,乘日军主力西调尚未完全返防之机于22日22时发动了涞灵战役,具体部署为:以第1、2、3、5、25五个团及游击第1、3支队、1军分区特务营、军区骑兵团一个营,共约1.5万人组成右翼队,战役初期夺取涞源及附近据点,打击增援之敌,尔后转移攻势于灵丘外围,夺取灵丘;以6团、26团及察绥游击支队,共5000余人组成左翼队,主要活动于灵丘、蔚县地区,在战役初期阻敌增援,配合右翼队作战(其中6团暂归右翼队指挥),尔后协同右翼队攻取灵丘及其附近据点。此外,以冀热察挺进军平西军分区9团袭击桃花堡及其附近据点,打击敌向蔚县、涞源之增援;以2军分区4团活动于五台地区,钳制向灵丘增援之敌。同时,命令冀中军区除以主力一部配合冀南军区破击沧石、石德铁路,另一部袭击北宁、津浦铁路外,组织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钳制驻冀中日军。    战役开始后,由杨成武指挥的右翼队首先向涞源及其附近据点进攻。经一夜激战,攻占涞源东、西、南关及附近几个据点,日军退入城内固守。但是,由于日军防守严密,攻击部队兵力分散,我军伤亡很大,被迫于次日退出城关。23日,右翼队改变部署,先集中主力扫清城外据点,再行攻城。当夜,2团在1团一个营及炮兵配合下攻克涞源以东10公里的重要据点三甲村,将守敌大部歼灭。同时,3团猛攻城东北之东团堡。该处守敌第2独立混成旅团士官教导队130余人顽强抵抗,我军屡攻不克。25日,东团堡残敌20余人弹尽粮绝,投火自焚。到26日,右翼队及平西军分区9团还相继攻克了金家井、北石佛、桃花堡等13个据点,歼敌数百人。然而,由于插箭岭、涞源县城等关键据点未能攻克,战局仍处于胶着状态。但与此同时,由于我军阻击不力,23日由张家口出动救援涞源之日伪军推进迅速。28日中午,该路日伪军3000余人即到达涞源城。再战不利,我右翼队奉命放弃攻击,向南撤退。29日,日军扫荡了涞源周围,并进到长城线。    10月2日,军区下达涞灵战役第二期作战命令:由邓华率左翼队及右翼队之1团、2团进攻灵丘,攻击日期定于8日。但是我军调动没有躲过灵丘守敌的眼睛。7日,守备浑源、灵丘的敌26师团独立步兵12联队联队长坂吉太郎获得“(共军)独立第1师及其他中共军大部队,由涞源方面西进,……正在窥视浑源、灵丘间之新设汽车路及各地守备队袭击之机会”的情报。坂吉命令驻枪风岭、南坡头等地的2大队向东出击,寻歼八路军主力。8日午后,日军讨伐队在大安岭附近捕捉到我2团,并将其击退后于当夜在该地附近宿营。但就在当晚,我1团1营和6团1营趁枪风岭、南坡头空虚,突袭该两地,歼留守之敌大部并占领之。同时,26团曾一度攻入灵丘、广灵间的黄台寺。9日,坂吉迅速组织部队向枪风岭、南坡头反击,又将其夺了回去。当晚,6团3营袭击金峰店,未果。10日,晋察冀军区根据浑源、广灵日军1300余人南援和灵丘方面战况不利等情况,认为不宜再战,决定中止涞灵战役,部队撤回根据地准备反扫荡。在八路军撤退时,敌独立步兵12联队主力向浑源、灵丘公路西侧追击,到12日亦未捕捉到八路军主力,遂撤回。    涞灵战役持续20天,双方伤亡均重。八路军战报称,此战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俘日军49人,伪军237人,八路军伤亡1419人。但据日军第一军的战报统计,仅在战役的第一期涞源战斗中,八路军即遗尸1199人,运走之尸体727人,俘虏6人;日军阵亡133人,失踪31人。    为策应涞灵战役,冀中军区在沧石、德石、北宁、津浦各大铁路线的同时,于10月1日至20日进行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战役,毙伤日军805人,伪军322人,俘日军3人,伪军326人,攻克据点29座,胜利完成了钳制冀中日军的任务。    同蒲线北段破击战    在会战第一阶段中,由于120师与日军的共同努力,同蒲线北段受损程度远比正太线轻。9月8日,同蒲线即恢复通车。同时,120师的重大战果也受到了八路军总部的高度重视,师长贺龙多次遭到彭德怀的申斥。为挽回120师的名誉,支援涞灵战役和榆辽战役,120师在12日就下达了同蒲线北段作战计划,决心从9月20日开始破袭同蒲线宁武、忻县段(重点在宁武、大牛店之间),作战部署是:358旅破击宁武、原平段,并袭击轩岗、良庄、东寨等据点;独1旅破击忻县、原平段,并袭占忻口、板楼寨等据点;独2旅破袭宁武、朔县段;特务团位于宁化堡附近,掩护后方联络;暂1师阻击岢岚、五寨增援之敌。前线各部统由385旅指挥。    作战计划定于9月20日出击,但此时,日军已在铁路线两侧集结,其第3独立混成旅团也开始对宁武以南扫荡,军情十万火急。于是,师部决定提前发起进攻。9月16日,358旅到达攻击出发地马家沟。19日0时,3支队(辖7团、8团和特务营)以特务营猛攻头马营,不克。次日晨,宁化堡日军40余人增援头马营,被7团、8团围歼于山寨村。20日,羊圈岭日军200余人向我军反扑,进至里鄢村。当日下午2时该旅716团向里鄢村发起反击,未果。次日拂晓,该敌突然退回羊圈岭,我军追之不及。独1旅于16日渡过汾河。18日下午1时,在上庄截击由羊圈岭出犯之敌400余人,战至次日凌晨,仍未能解决该敌,旅主力遂撤出战斗。残敌退回羊圈岭。各部在击败阻扰之敌后,即投入破击同蒲线之作战。22日晨,各部同时向同蒲铁路发动进攻。当晚,385旅4团(附师属工兵连)、特务团破坏了段家岭、轩岗间数段铁路。与此同时,2团袭击奇村,715团袭击忻口、板楼寨,以掩护破路。23日,23团、715团破坏了忻口南北铁路线。25日夜,715团再次破坏大牛店、轩岗间铁路;独2旅破坏了朔县、宁武间铁路数段。战役发起10天后,同蒲线北段再度中断。    23日,日军第3独立混成旅团开始反击。26日至27日分别自宁武、忻县相向前进,企图夹击120师于同蒲线两侧。由于态势不利,120师撤出战斗。10月5日,120师全部退回根据地,战斗结束。    10月2日,八路军总部命令各部结束第二阶段作战,以准备反扫荡作战。6日,参加出击的八路军各主力部队均撤回各根据地,八路军的第二次攻势以失败告终。    六、粉碎日军的反扑    在9月中下旬的攻势中,中国军队作战失利,各部遭受了沉重的打击。10月上旬,日军利用我军实力受损的机会,开始了疯狂反扑,企图围歼中国军队主力,毁灭各抗日根据地。19日,八路军总部发出了反扫荡作战计划,要求各部进行深入的战斗动员,将部队置于适当位置,坚决粉碎一两路进攻之敌,并注意各区的策应。与此同时,第一战区也命令各军积极抵御敌之反扑。据此,各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作战。    129师反扫荡作战    榆辽战役失利后,八路军总部判断榆、辽之敌可能乘胜扫荡太北地区,遂于10月1日下达命令要求129师积极准备反扫荡,同时指示其他各战略区予以配合。    但129师并未积极执行总部的命令,而是将主力集结于洪水、蟠龙一带,准备进行整补。地方工作也准备由支前转为生产。然而,日军却没给他们喘息的机会。10月6日,武安日军800余人,出犯阳邑、黄泽关一带。11日,日军第4独立混成旅团一部由辽县附近出发,36师团一部自潞城附近出发,共3000余人,南北呼应,扫荡辽县、潞城、涉县、武乡之间地区,以图合围肃清榆辽公路以南,武乡、蟠龙以北地区。面对日军的攻势,129师措手不及,除新10旅及时转至外线外,385旅、386旅、决死1纵队被日军包围在了合击圈内。师部被迫以385旅、386旅、决死1纵队在内线节节抵抗,新10旅于外线寻机歼敌。11日,日军36师团一部千余人击破决死1纵队,攻占黎城西之上连镇,并东渡漳河,进陷狼庄。12日,武乡日军千余人击退385旅与386旅各一部之阻击,攻陷蟠龙。14日日军自洪水、蟠龙、西营一线东犯东田、左会,与385旅、386旅激战,我军伤亡惨重。15日上午,新10旅2个团在和辽公路弓家沟伏击日军运输队,毁汽车40余辆,歼敌百余人。16日,我385旅与386旅分向进犯东田、左会之敌夹击,敌分路向洪水、襄垣、潞城撤退。17日,该敌退回出发地。    由于日军撤退,129师认为反扫荡已获胜利,正准备休整部队。不料日军第4独立混成旅团和36师团各一部近万人于20日突然从武安、辽县、武乡、潞城等地出动,扫荡清漳河东西地区,重点指向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机关及129师师直、晋冀豫边区党政机关所在地麻田、左会地区及涉县、偏城一带。由于129师对日军这种“辗转电击,反复扫荡”的新战术毫无准备,陷入被动,根据地与部队都遭到了重大损失。潞城、襄垣之敌3000余人于20日出动,当晚即击退决死1纵队沿途之截击,窜抵黎城,21日又进占东阳关、狼庄,并继续向西井镇推进。由武乡出犯之日军1300余人也于20日开始行动,当晚即突破386旅防线,攻占蟠龙,21日中午又向蟠龙东北进犯。我386旅与决死1纵队一部在温庄、南垴、漆树烹与该敌激战两昼夜,伤亡惨重,决死1纵队25团团长凌则之也在战斗中阵亡。24日上午,敌突破386旅阵地,进至曹尔河。同日黄昏,进占蟠龙、黎城之敌合击西井镇。我386旅力战不支,只得再度后撤。是役386旅伤亡300余人。辽县之敌2700余人也于20日分三路南犯。当晚攻抵温城、票城、向阳。21日击破385旅占领西林背、洪水。22日击退385旅14团后占领麻田。23日晚又进占朝石背。24日晨,该敌与进占西井之敌一部会犯东会,与新10旅激战竟日。是日晚,385旅一部袭占西林背。日军见势不妙,迅速收缩阵地固守。我军攻击未果,旋后撤。日军随即重占西林背,稍后又占左会。25日,敌由左会向东进犯,与386旅激战,我军损失惨重。同日,攻占西井之日军另一部36师团之冈崎大队500余人趁我军主力被牵制在左会附近之机,突然向黄烟洞进犯,希图摧毁我军之水腰兵工厂。26日,该部突破385旅14团一部的阻截后,进抵黄烟洞。防守兵工厂的守军总部特务团一个连不战而退,致使敌轻易进入兵工厂,将全部设备摧毁。同日,各部日军开始回撤,在回撤路上实行分区扫荡。根据地设施受到严重摧残。    这时,八路军总部已觉察到日军对太行区的扫荡即将结束。早在反扫荡初期,彭德怀就发现日军在扫荡根据地时,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个大队为一路。由于一个大队的兵员少,集中起来较为容易,行动迅速,使得我军在每次反扫荡中准备时间都相当仓促,十分不利。为摆脱这种被动局面,10月底彭德怀要求129师趁各路日军返转之机,寻歼敌之一个大队,震慑敌胆,使之不敢再以一个大队为一路实施进攻。这样就能够使日军以后扫荡的时间间隔延长,空隙增大,从而在日后的反扫荡中增加我军的回旋余地。29日,日军冈崎大队500余人,辎重民夫400余人,经左会进到蟠龙以东,准备返回武乡。当天下午1时,八路军总部电令129师集中主力歼灭该敌。稍后,386旅772团即遵命在关家垴附近侧击冈崎大队。敌察觉形势不利,立即停止前进,迅速抢占易守难攻的险隘关家垴,紧急抢修工事,准备迎战。入夜,129师以385旅、386旅、新10旅和决死1纵队2个团包围关家垴。晚8时,彭德怀下达作战命令:385旅和新10旅为右纵队归刘(伯承)邓(小平)指挥,占领关家垴西北和西面阵地,堵死敌西逃之路;386旅与决死1纵队38团、25团归陈赓指挥,占领关家垴南面及东南面阵地;总部特务团(缺山炮连),由彭德怀亲自指挥,控制关家垴东北面阵地;总部炮兵团3营及特务团山炮连距关家垴东南1000米处占领阵地,为上述各部提供火力支援;拟于次日凌晨4时发起总攻。谁知当夜,日军组织一个中队突然袭击关家垴西南之凤垴顶。我决死1纵队38团与25团正在调整部署,疏于防范,以致阵地失守。于是,陈赓迅速命令386旅16团、决死1纵队38团、25团各以一个营进行反击。敌顽强抵抗,我军四次冲锋均被击退,双方形成对峙。日军遂以两处制高点,互为掎角,固守待援。次日凌晨4时,我军按原计划向敌发起进攻。我炮兵首先集中所有山炮及迫击炮,猛轰敌前沿阵地,清除了日军在前沿表面阵地设置的地雷和各种障碍物,为步兵冲击开辟了道路。随后,386旅769团从西北、总部特务团从东北、386旅772团从东南、决死1纵队25团由南面一齐扑向关家垴。但战斗一开始就不顺利,日军用数挺机枪和掷弹筒封锁了仅有的一条通住垴顶的不足一米宽的窄路,攻击部队遭到严重杀伤。到上午9点左右,我军除占领敌前沿个别次要阵地外,其余均无进展,其中担任主攻的772团1营仅剩80余人,只好停止进攻。385旅14团和决死1纵队38团对凤垴顶的攻击也同时受阻。祸不单行,此时,敌机开始轰炸我军阵地。由于我军缺乏对空作战的装备与训练,部队损失惨重。陈赓见此情景,大为震憾,乃向总部打电话要求放弃围攻撤出战斗。可彭德怀的决心仍未改变,下令:“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下午4点,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我军第二次总攻开始。772团、16团、38团、25团各以一个营连续向关家垴发动了18次冲锋,终于攻占了日军第一道防线。但是代价却是惊人的,16团参加进攻的一个营仅存18人,16团团长谢家庆也光荣牺牲。与此同时,在西面担负助攻任务的新10旅也遭受很大损失,旅长范子侠负伤。战至31日晨,关家垴仍未攻下,而武乡、辽县之日军2500余人也已出动,试图围歼129师主力——形势危急!刘伯承坐不住了,他再次接通了彭德怀的电话:“彭总,这种攻坚无益,可否暂时撤围,再寻战机?部队伤亡严重……”彭德怀一听火冒三丈:“拿不下关家垴,我撤掉你129师的番号。”刘伯承无奈,只得遵命调整部署,重新组织进攻。下午4时,我军向敌发起最后一次冲锋,仍未成功。这时由黄烟洞方向来援之日军1500人已逼近。彭德怀无计可施,只得命令部队撤离关家垴。是役,我军伤亡2000余人,日军阵地遗尸280余人(但日军称冈崎大队仅阵亡61人)。八路军撤走后,日军对关家垴周围地区进行了疯狂报复,数天之内屠杀群众竟达6000余人。    11月初,黎城、襄垣之敌再犯蟠龙,企图合击东田及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砖壁。2日该敌抵达东田附近,八路军总部紧急转移。同时,129师急调386旅赴蟠龙以东之大陌村阻击敌人,以掩护总部转移。3日上午9时,386旅刚在大陌村一线部署就绪,即与来敌展开激战,以高昂的代价坚守阵地一昼夜后,于次日凌晨撤出战斗。日军见合击企图未成,遂于5日向白晋线退去。为配合黎城、襄垣之敌的行动,日军第4和第9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6000余人,分由辽县、和顺等地出犯,在击破385旅和新10旅各一部的阻击后,于3日占领榆社、京镇、岭上,4日进至守家岭、大有镇一带,与385旅和新10旅激战,双方伤亡均重。13日,日军先后退回各据点,太行区历时40天的反扫荡结束。    11月17日开始,日军37师团、第16独立混成旅团、41师团各一部由沁县、平遥、介休、霍县、洪洞等地出发,向太岳区合击。太岳军区兵力薄弱,无力阻击,只好避敌锋芒,没有采取大的作战行动。因而,日军于23日轻易到达合击地区,继而采取清剿行动,在根据地内实行“三光”,希图消灭根据地军民的生存条件。据统计,仅在沁源一县,日军就杀害手无寸铁的群众5000余人,杀死和抢走牲畜17000余头,毁坏房屋三四万间。12月3日,日军在摧毁我根据地后结束作战,开始返转。5日,回到进攻出发地。    在太行、太岳进行反扫荡的同时,冀南、冀鲁豫等各军区部队也积极开展游击战,牵制当面之敌,击毙了敌35师团步兵团长饭田泰次郎少将,取得了相当战果,有力地策应师主力作战。    晋察冀边区反扫荡    晋察冀边区反扫荡作战是从10月13日日军扫荡平西开始的。当日,日军1万余人分10路向平西根据地中心地区——三坡合击。日军采取稳扎稳打,依靠据点逐次推进的战术。每天仅前进5——10公里。平西军分区部队没有找到对付这一战术的有效手段,苦战一周,仍未能取得显著战果。不过幸运的是,此时日军也未摸清军分区主力动向。21日,在敌合围三坡时,平西军分区主力跳出敌包围圈,向西南转移,在蓬头与敌遭遇,经激烈战斗后,摆脱了敌人,转进至板城以东、野狐、大台之线。敌占三坡后烧杀了两天,抢走大量粮食。23日,日军开始分路后撤。到10月底,敌主力退出平西,但仍留2000余人的兵力在平西根据地内修路筑碉,长期固守,并建立了伪组织。自此,平西根据地进入了异常困难的时期。    11月9日,日军110师团等部及伪军1.4万人,向1军分区扫荡。保定、满城日伪军由东向西,易县、大龙华、王安镇、涞源、插箭岭之敌由北向南,相互配合,企图压迫我军于狭小地区内进行决战。    10日,晋察冀军区下达反扫荡作战方针,要求各部在敌进攻的头一阶段,避敌锋芒,坚壁清野,以积极的游击战,最大限度地疲惫与消耗敌人,主力兵团于机动位置,准备于适当时机打击敌人,歼灭敌之一路或两路,以扭转战局,粉碎敌之扫荡;一切后方机关均须适当编组,独立自主分散于适当地区转旋隐蔽。12日,针对日军的烧杀与破坏行动,又指示:主力仍可分散一部(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兵力)坚决打击烧杀之敌。    11月9日,日伪军6000余人从涞源、保定、易县出发,连续合击管头、银坊、黄土岭、神头等地,与我1军分区部队激战。12日,1军分区各部相继撤出战斗,日军在烧杀一番后也分路撤退。14日,敌之一路800余人由吴家庄向苑岗撤退途中遭1军分区1团和25团截击,敌在飞机掩护下突破我军阻击线退回满城。    12日,日军2700余人由完县、唐县、定县、正定、行唐出动进犯3军分区所属地区。14日,定襄、东冶、五台日伪军约2600人分两路出犯阜平及其西南地区。日军东西两线策应,在击破我第3和第5军分区部队的阻击后,于16日合击阜平以北之台峪。在此之前,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及第3、第5军分区指挥机关和2团、3团、6团等部已适时跳出了敌之合围圈,转至外线。而担负掩护任务的游击军却损失惨重,司令员王溥、政治部副主任郝玉民以下100余人英勇战死。18日晚,该敌击退3军分区部队之阻击后,进占阜平。19日,由祖培堡出犯之敌1200人于20日攻占吴王技。    就在军区主力于根据地内节节抗击进犯之敌的同时,各游击部队也于外线不断破路袭敌,扰乱敌之后方。21日夜,2团选派30余人潜入党城,以手榴弹袭击日军宿舍,使日军惊慌失措,枪声彻夜不息。26日,1军分区便衣4名,以手榴弹袭击保定日军正在举行会议的会场,引起日军惶恐万状。25日,日军在摧毁了设施后开始撤退。至12月3日,日军除留驻1000余人阜平、王快、党城、曲阳一线继续扫荡外,其余均退出根据地。    为收复阜平、王快等地,拔除敌在根据地内最后据点,彻底粉碎敌之扫荡,12月9日,晋察冀军区组织2团、3团、4团、6团进行阜(平)王(快)战役,具体部署是:先以4团、6团攻击东庄、阜平,2团、3团于王林口、王快、党城以北地区积极配合;攻取阜平后,以2团、3团扩大战果,收复王快。但是,攻击并不顺利。14日晚,6团攻击东庄,激战彻夜,毫无进展。稍后,4团进攻阜平以及2团、游击军袭击党城、灵山的行动也告失败。军区司令部见势不利,命各部停止正面进攻,改为袭扰。21日,王快之敌130余人运送军需品,行到王林口,遭3团伏击,几被全歼。26日,冀中军区一部在平汉路宣村地区炸毁日军军列及所载汽车14辆,重炮三门。27日,阜平、东庄之敌向北反击,在罗峪、土门遭我军袭击后退回。在晋察冀军区各部的打击下,阜平、王快之敌补给产生了严重困难,被迫于日退出阜平,4日撤出王快。由于根据地军民实行了坚决的坚壁清野,敌撤退过程中无衣无食,也找不到住所,极为狼狈。然而,我军各部消极避战,未予撤退之敌应有的打击,仅在1月2日对阜平后撤之敌进行过一次阻击,以伤亡68人的代价毙伤敌三四十人。    晋西北反扫荡    10月25日至11月上旬,日军第16独立混成旅团4000人,扫荡晋西北8军分区和3军分区米峪、娄烦一带,未捕捉到120师主力,遂撤走。12月14日,日军出动37师团、41师团、26师团、第3、第9、第16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再度扫荡晋西北。至23日止,日军相继占领了晋西北除河曲、保德外的所有县城、大部分集镇和黄河渡口。随后,日军反复扫荡,寻歼120师主力,破坏根据地内各种设施,给根据地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扫荡中,群众被惨杀达5000余人,仅兴县一县被烧、被抢的粮食就达15万斤,仅4军分区被抢、被杀的牲畜即达5000余头,被毁房屋、窑洞达1.9万间。针对日军的扫荡,120师各部避开日军大部队转移至外线,打击敌人:4军分区先后袭击了方山、峪口、信义等据点,并4次袭击临县;师教导团等部袭入兴县东关,并在兴县以南伏击日军;385旅及工卫旅对“扫荡”米峪之敌进行多次袭击和阻击;独1旅和决死4纵队不断袭击大武以北日军据点。到27日,120师共作战100余次,打击了日军的清剿,并切断了太汾、忻岚、神岢等日军主要交通线。此时,敌发现并未捕捉到120师主力,遂改清剿为修筑公路,设立据点,试图长期驻守。    为粉碎日军这一阴谋,120师组织群众,对兴县至岚县、方山至大武、三交至大武等公路交通线进行了破袭。同时,内、外线各部积极行动,打击敌据点,捣毁维持会,使敌在根据地内难以立足。但是,这些行动没能动摇敌围歼我军指挥机关的决心。12月28日,兴县之敌一部北进,直扑晋西北军区机关所在地魏家岔。我领导机关即刻转移到兴县以南的白草沟地区,该敌扑空后,即由界河口退往岚县。29日留守兴县之敌火烧县城后,撤退界河口,30日又退到大蛇头。我教导团与兴县公安局各一部见敌撤走,即跟进收复兴县城。可他们万万没料到,日伪军的撤退是诈。1月1日夜,退到大蛇头日军突然西返,次日拂晓突袭兴县。我军措手不及,损失相当惨重。3日,该敌又向兴县西南山地扫荡。当日中午在小善畔附近捕捉到我领导机关。我警卫部队4个连依据有利地形,顽强阻击,以重大的牺牲掩护了我党政军领导机关转移,使敌合击计划又告落空。    1月6日,由于运输线连遭攻击,补给日趋紧张,日伪军在根据地内无法立足,被迫开始后撤。我120师各部分别展开追击作战。但战果不大,仅有决死2纵队5团、6团于汾阳以北的麻峪口和文水以北的石沙庄设伏,歼灭日军大队长以下300余人。    至1月25日日伪军全部退回原据点,战役结束。晋西北反扫荡作战,历时40天,歼敌2500余人,破坏公路125公里,桥梁23座,在战役中被敌侵占的所有城镇全部收复。    国军战场的拉锯    9月27日第一、第二战区攻势刚一结束,日军37师团、41师团、36师团、35师团和第16独立混成旅团就向该两战区猛烈反扑。但由于国军各部密切协同,英勇作战,日军的反击效果并不理想。    日军的反击首先从晋城附近开始。9月30日,日军猛攻晋城西南之东、西风头,9军与之激战两日,毙伤敌数百人后撤离。10月1日,9军再度反攻栏车镇,失利。此后,我军已精疲力竭,日军也无力进行反击,晋城、长治方向战局暂趋平静。    前期战斗中,虽然晋城方向战况最为激烈,但第一战区主力仍在晋南,严重威胁着同蒲线的安全。为了解除我军对同蒲线南段的威胁,消灭第一战区主力,日军将反击的重点放在了晋南地区。10月初,日军37师和41师团以安邑、运城为中心,向铁路和公路沿线集中,并以重兵分据陌南镇、张店镇、横岭关,企图进攻我第4、第5集团军。为打破敌之企图,卫立煌决定在敌尚未集中完毕之际,主动出击,先发制人。2日,第4集团军进袭张茅大道,经一昼夜激烈战斗,攻克都龙窟、吉家坡等据点。4日,又占领北庄。12日,进至解县二十里岭及陌南镇一带。第5集团军与15军也于10月6日开始攻击,至12日,先后克复袖古堆、店上村、杨红岭、尤家岭等据点。中旬,日军开始发起反击。10日,闻喜、临汾之敌向我反扑,被3军与93军166师击退。14日开始,日军扫荡同蒲线南段沿线地区,与我破路部队发生激战,双方伤亡均重。27日,绛县、曲沃、翼城之敌出动1000余人会犯董村,为15军击退。10月下旬,第4集团军由于连续作战,伤亡惨重,被迫调至黄河南岸整补,其防区由80军(附河北民军)接防。29日,敌乘80军新到,地形未熟之机,由芮城、陌南镇、虞乡、茅津渡向其反攻,战至11月1日双方在大、小沟及居士庄等地形成对峙。到11月2日止,日军第一次反击受阻。3日,我军发起新一轮攻势。是日,17军攻击横岭关不利,被迫后撤。15日,80军于解县南攻克三十里堡、董壁村等地。17日,3军、15军、93军166师等部在第二战区一部协同下出击夏县、临汾、侯马、闻喜、曲沃、翼县等地,至23日,先后克复陈村、大洋庄、尉郭镇、郭家庄等据点,并将上述各县交通全部破坏。20日,80军反击由张茅大道出犯之日军,攻克南庄、圣人涧等据点,并袭击了解县、芮城等地。24日,17军一度攻入横岭关。27日,我出击部队再次全面受阻,攻势又陷停顿。28日,日军重新组织反扑。当日,绛县日军2000余人击破15军之阻击,进至任村、二横岭一带山口。29日,3军一部袭入夏县南关,焚毁该处敌之仓库。12月1日,绛县日军2000千余人东犯,15军于张上村、任村一带将其击退。7日,临汾、浮山之敌千余人合击临汾东南之卧虎山,与166师一部激战竟日。9日,我军攻势又起。15军进袭曲翼公路,3军、166师各以有力一部向闻喜、运城、安邑游击,以牵制和迷惑当面之敌;10日晨,作为主攻的17军奔袭横岭关,不期在堰掌一带与由横岭关出犯之敌遭遇,战至当晚,夏县之敌出援,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日军无力追击,亦退回原阵地。此后,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晋南战局遂呈胶着状态。    就在晋南酣战之时,晋西的第二战区也主动出击,打击同蒲线日军之侧背。 10月3日,独2旅与骑1师一部袭占灵石以西之重要据点双龙镇。15日,赵城之敌西犯好义村,被19军击退。28日,骑1军猛攻孝义以西之兑九峪,30日克复该地,31日又乘胜攻占兑峪、高阳镇、下堡、上栅等据点。11月1日,34军攻克南村、樊寺庄、八十盘等据点。5日,日军由安邑、运城、闻喜、新绛、稷山、万泉合击稷王山,与34军等部激战,至16日被击退。10日,19军克复赵城以西之稽村、李村。与此同时,骑1军、19军、33军等部连续出击孝义、灵石、赵城一线以西地区,将赵城、孝义、灵石、介休间交通尽数破坏。12日,河津之敌出扰城西北之峻岭村,被击溃。20日,日军进攻张吴,83军阻击失利,向北撤去。12月5日,赵城、霍县日军千余人西犯,于和平村附近与19军等部激战3天后,退回原地。    为策应晋南、晋西作战,27军与9军主力于10月中旬再次出击晋(城)阳(城)及晋博公路沿线,攻克晋城东北之石店等据点。27日,栏车镇之敌向邰街反扑,被9军一部击退。11月4日,天井关、栏车镇之敌千余人再次进扰晋博公路,遭伏击,伤亡百余人。7日晚,9军攻克晋城西南之南岭上等据点,10日又攻克天井关南侧之贾林村等据点。与此同时,93军主力与40军一部也在长治、高平、阳城附近积极袭扰当面之敌。10月27日晨,长子日军向石哲镇西北地区窜扰,被新8师24团击退。随后,该部乘胜向长治攻击,斩获颇多。11月6日,40军一部在桑梓镇设伏,击毁由长治南开之日军军车30余辆,歼敌百余人。10日,93军新8师24团一度攻入长子外围之岚水村和草房镇,歼敌百余;随后,该师22团和23团破袭敌新筑之长治至高平公路,使其一度中断。21日,10师攻占阳城北之白龙山。22日,新8师24团攻克石哲镇及岳阳村。11月20日,日军开始反击。是日,晋城之敌出动千余人反扑。27军抵敌不住,向陵川退却,敌遂攻占白洋泉河。随后,日军向第一战区太行山根据地猛扑过来。21日,长治、襄垣、壶关之敌扫荡黎城、涉县,为新5军击退。12月5日,日伪军1000余人进犯平顺,与新5军、八路军新1旅一部鏖战10余天,再遭沉重打击,被迫撤退。12月初,各军由于屡战疲惫,再战不利,除留一部破击交通、牵制当面之敌外,主力向沁水、陵川、沁阳方向退去,该方向战斗基本结束。        在抗击日军的反扑行动中,各部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粉碎了日军围歼我军主力的企图,为坚持长期抗战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         七、豫皖苏鲁战场的策应行动         华北会战进行期间,豫皖苏鲁之八路军和国军各部发动广泛的游击战,破袭津浦、胶济、陇海等交通干线,阻止山东及华中日军北援,支持华北我军。         山东方面    华北会战期间,由于河南大部地区尚在第一战区手中,山东就成了连接日军华北与华中两大重兵集团的战略枢纽。因而,日军将12军主力1个师团和3个独立混成旅团部署在这里。将这些部队牢牢钉在山东地区,使其无法增援华北,就成为此间山东中国军队的中心任务。    9月10日,中共中央指示山东八路军效仿华北,组织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但山东八路军尚处分散状态,兵力集中困难,无力进行大规模进攻,只发动了一些小规模攻势。1纵队和山东纵队的攻势从9月2日开始。当日,1纵队特务团攻克丰程。3日,1纵队3支队破袭胶济路,毙敌10余名。5日,山东纵队在鲁东南地区对莒(县)日(照)公路实行总破袭,连克大店、碑郭、沈疃三个据点,毙伤敌150余人,俘伪军10余人,将莒日公路彻底破坏。当夜,胶东的1纵队5支队夜袭招远不利,撤出。17日,鲁南日伪军向山东纵队反击,至20日,先后击破我孙继先、廖容标、杨国夫等支队,攻占青驼寺、玉皇山、垛庄等地。负责指挥作战的129师副师长徐向前见部队作战不利,只得下令暂停攻击。10月15日,山东纵队和1纵队再兴攻势。是日晚,山东纵队在鲁南抗敌自卫军的配合下猛袭莒沂蒙费边区日伪据点,经四昼夜激战,先后克复青驼寺、葛沟、海头等17个据点,毙伤俘日伪军800余人。17日,1纵队3支队在徂徕山阻击出犯之敌,歼敌百余人。20日,胶东部队猛攻文登附近日军据点,至次日晚,连克王村、高村、石岛等据点10余处。11月16日,山东纵队展开破袭战,至21日,克复青驼寺、徐公店、葛沟等46个据点,击溃蒙阴、沂水、临沂日伪军5次增援。    在1纵队与山东纵队积极出击之际,115师各部也给予了当面之敌以一定打击。8月29日,费县日军出犯,纸房、良田、油房一带。我张光中支队与敌激战两天,终因工事被毁,无力再战,被迫撤出战斗。10月1日,教导2旅一部在平邑伏击日伪军,歼敌170余人,俘伪军团长以下40余人。11月17日,教导6旅等部破击津浦线德州段铁路20余公里,炸毁军用火车一列;同时攻克据点2个,歼敌数十人。23日,费县、铜石日伪军1400余人在费县板桥与教导2旅一部激战3日后退回出发地,伤亡数百人。    至12月10日,山东八路军歼敌数千人,顺利完成了任务。    苏鲁战区内部矛盾重重,又与山东八路军摩擦频繁,所以在会战期间,该战区作战并不十分积极,但仍组织部队破击了胶济线、津浦线等重要交通干线,先后攻克朱刘店、大店、廓店等据点,并争取伪军杨扶华等部数千人反正。与山东八路军共同拖住了日军12军,使之不能向华北抽调一兵一卒。         豫皖苏方面    在山东中国军队开展游击战策应华北的同时,在豫皖苏方面各也积极协同行动。八路军4纵队、2纵队攻击沛县、砀山、萧县、郯县、亳县、凤阳等地日军,歼敌数百人。第一战区第3集团军一部协助骑8师等部主动打击了豫东之敌,仅在11月13日中天寺、霓塚集一战中即毙敌200余人,毁汽车10余辆。同时,骑2军、骑8师、第五战区第11、14游击纵队等部也积极行动,破坏皖北交通,袭击敌据点,打击出犯之敌,使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    为报复我之进攻,解除皖北我军对津浦线的威胁,日军21师团集中3000余人发动了蒙城涡阳战役。11月15日晨7点,日伪军1500余人由宿县猛扑蒙城东北十五公里之板桥。八路军4纵队5旅奋力抵抗,击退敌人多次攻击。战至下午4点多,敌从两翼向我侧后包抄,我军有被包围的危险。5旅旅长滕海清见势不利,命令部队撤出战斗。为掩护旅主力撤退,我后卫一个排坚守阵地数小时,全部壮烈牺牲。当晚,5旅在赶来增援的纵队特务团的支援下,向板桥发起反击,激战竟夜,未能攻克,被迫向宿蒙公路两侧转移。16日,敌沿大道续向蒙城扑来,第五战区第14游击纵队迎头痛击。17日,日军攻击不利,遂以一部于正面牵制我主力,主力迂回至全集,强渡涡河,由右翼包抄蒙城。14纵队兵力调动不及,只得撤出战斗。18日上午蒙城失守。当日傍晚,日伪军击破第五战区第11游击纵队1支队,占领涡阳。稍晚,皖西北游击总指挥李盛宗、骑2军军长何柱国、八路军4纵队司令员彭雪枫相继命令所部收复涡阳、蒙城。兵力部署是:骑3师师长徐良指挥所部配合11纵队1支队和3支队反击涡阳之敌;李盛宗指挥14纵队协同11纵队2支队和4支队攻击蒙城;八路军4纵队于涡阳以北活动,策应以上各部作战。19日晨,李盛宗指挥部队按预订计划突袭蒙城。中国军队行动之迅猛,大大出乎敌之预料。日伪军仓促应战,力不能支,被迫于当日下午1点撤出蒙城。同日,亳县之敌南援,骑3师等部被迫推迟进攻时间,在李庄布防,将援敌击退。20日晨,骑3师等部向涡阳之敌发起进攻,经一昼夜激战,顺利收复该城,残敌渡涡河向板桥方向逃窜。随后,各部展开追击。21日,八路军4纵队特务团在王集与敌遭遇,激战数小时后,由于伤亡过重,被迫撤出阵地。22日,敌我恢复战前态势,豫皖苏战场再次进入沉寂。         虽然在华北会战的几个月中,豫皖苏鲁战场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甚微,与其雄厚的兵力极不相称,但还是基本完成了战略任务。         八、尾声         日,日军全部撤出晋西北根据地,华北会战结束。会战结果是如此无情,仅八路军伤亡就高达4万余人,华北根据地各种设施遭受了摧毁性破坏。不过,中国方面在战果宣传方面从不落人后。早在日,八路军总部就迫不及待地宣布其战绩:从8月20日到12月5日的三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造一支什么样的队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