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总统肯尼迪绯闻会被刺杀身亡,难通美国总统保安是白吃?中国不会发生?

肯尼迪遇刺身亡50年 学者称其“偶像总统”
作者:袁金会
1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等人向肯尼迪墓献花圈致敬
肯尼迪中弹后,杰奎琳逃离轿车,特勤人员跑来救援
原标题:50年来美国仍在怀念肯尼迪(图)
日,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美国第三十五任总统肯尼迪正站在敞篷中与热情的民众握手。笑容浮现在这位46岁的总统脸上,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枪响,总统倒在了旁边妻子杰奎琳的怀里。&我看到了他的鲜血迸溅到我的身上&,杰奎琳回忆说。
50年一晃而过,现在,被誉为&新肯尼迪&的现任总统奥巴马正在支持率低迷的情况下艰难推行医保改革,而美国也正面临着高债务、高失业率和低成长困境。一股肯尼迪热潮和强烈怀旧风由此兴起&&人们怀念他激励年轻人、推动民权运动、对抗苏联,并给白宫蒙上了明星般的时髦色彩。美国历史学者写道,&在现在这个问题多多的时代,我们从肯尼迪身上寻求安慰,他让我们想起了美国的美好时代:强有力、国家团结、生活简单。&为此,让我们半个世纪后再次解读肯尼迪&&
据当地媒体报道,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夫妇和前总统克林顿夫妇向阿灵顿国家公墓中的肯尼迪墓敬献了花环,再加上美国各地的纪念活动,由此可见,遭暗杀50年后,肯尼迪的影响力仍在。本报记者采访北京大学美国历史专家王立新教授,解读肯尼迪执政时期的内政外交和对美国民众的影响。
内政外交表现突出
《华商报》:肯尼迪执政仅两年多,但被美国一些媒体称做与华盛顿、林肯、并称的美国四大总统。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王立新:我个人认为,肯尼迪谈不上四大总统,他的影响力和地位并没有杰斐逊高,应该是杰斐逊和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并称美国四大总统。但肯尼迪确实是美国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虽然执政只有1000天,还是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首先,肯尼迪是世家出身,他的父辈家庭都十分显赫,不像克林顿是默默无闻的平民出身。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是议员了,他的整个成长历程,美国人一直都在关注。尽管他现在去世了,其家族的影响仍然存在。
其次,肯尼迪在内政和外交上表现杰出。在外交方面,他成功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让人类与一场灭顶之灾的核战争擦肩而过,肯尼迪也因成功化解此次危机而青史留名。在内政方面,他向国会提交的《民权法案》,试图改善黑人地位,赋予黑人平等的权利,逐步取消种族隔离,推进了美国历史进步。在太空开发和研究方面,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60年代末实现把人送上月球的目标,这就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第三,肯尼迪当时是继西奥多&罗斯福之后第二年轻的当选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美国理想主义,号召美国青年为国家献身。肯尼迪提出成立和平队,号召美国年轻人到海外从事教育、医疗和慈善等行业,通过和平队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美国文化及价值观。他特别强调的是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包括他那句名言,&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这句非常具有鼓动力的口号感召了美国的年轻一代。第四,肯尼迪的个人条件十分好,他长得非常英俊,他的妻子杰奎琳也非常漂亮,很多民众喜欢他们就像现在关注奥巴马跟米歇尔一样。可以这样说,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偶像级的总统。在总统竞选时,肯尼迪对阵尼克松,还进行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总统辩论电视直播。在电视辩论直播中,肯尼迪十分自信,也很有经验,而尼克松对直播现场的灯光不太习惯,他还不停地流汗,显得很虚弱。这样就造成肯尼迪后来战胜了尼克松。
如果说奥巴马是新媒体时代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就是现代媒体时代的第一个偶像总统。肯尼迪和妻子杰奎琳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他们的照片经常登上时尚杂志封面。肯尼迪对美国群众的影响力就和电影明星一样,个人魅力通过电视媒体被无限地放大,拥有无数粉丝。直到被刺杀后,这个英俊男人死亡时的血腥场面也留在了美国人的记忆里。
第五,肯尼迪被暗杀,英年早逝。这一点让美国人非常惋惜并怀念他。如果他完成了他的任期,他后来可能会有失误或者政策上的失策。恰恰是因为他执政时间比较短,只有1000天的时间,在任时就英年早逝,为国家而殉职,美国民众才记住了他。
刺杀对民众心理影响巨大
《华商报》:半世纪前肯尼迪领导美国独霸全球,美国民众充满希望,肯尼迪遇刺是否改变了美国历史的轨迹?您能否谈下肯尼迪遇刺对美国民众的影响?
王立新:上个世纪60时代是美国社会比较动荡的时代,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激进运动和民权运动。肯尼迪被刺杀对美国民众的心理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美国民众觉得肯尼迪是英雄,遭暗杀是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也使美国年轻人产生一种梦想幻灭的感觉。他们开始对理想主义产生质疑,他们意识到无法按自己的想法塑造世界。他的去世对美国来说也是一个挫折,因为实际上,美国的总统遇刺在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但是肯尼迪的遇刺正好发生在冷战时期,就是美苏角逐非常紧张的时候,这时候有的人就有点担心,美国可能在失去肯尼迪之后会处于下风,但实际看来这种担心也显得多余。
《华商报》:很多美国民众至今仍相信肯尼迪遇刺有阴谋论,您怎么看?王立新:在美国,阴谋论可谓盛行,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很多美国民众甚至历史学家都赞成阴谋论。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赞成阴谋论。随着各种研究的发展,很多阴谋论最后都被证明是假的。其实,肯尼迪被刺杀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并不一定是背后集团因为利益阴谋策划。比如,林肯被刺杀也不是背后集团的阴谋,而是个人的行为,是极端的白人主义对林肯政策的报复。
《华商报》:您怎么评价肯尼迪?王立新:我更肯定肯尼迪在外交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他对第三世界的政策。他上台后,开始重视欠发达国家,试图推进第三世界的现代化,派出和平队对其援助。这是他的国际理想主义抱负,试图按照美国的理想去改变世界,去改变其他国家。但这也对其他国家带来灾难,比如卷入越南国内的冲突,这也是史无前例的,他派兵进入越南使越战升级,战事扩大到难于收拾。
《华商报》:您怎么看肯尼迪的对华态度?
王立新:当时正值冷战时期,肯尼迪也延续了从杜鲁门到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不过,他虽然原则上继承了他前任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制定的&遏制并孤立&中国的政策,但在具体酝酿对华政策时,有过要进行调整或相对地松动的考虑。但总体而言,他曾经试图做过些尝试,希望改变对华政策,最终却也没有任何效果。因此可以说,他对当时的中国并不是非常友好的。
本报记者 袁金会
肯尼迪遇刺
在过去的50年里,关于肯尼迪遇刺的内幕至少有30种不同的版本,但没有一种说法被证明属实。究竟是阳光下的罪恶,还是黑云里的阴谋,肯尼迪的死亦如他的生一样,众说纷纭。肯尼迪遇刺之谜何时能解开?美国问题专家阮宗泽认为,答案的揭晓遥遥无期。而以下是美国媒体总结的总统之死的最&主流&的9种阴谋论调。
副总统论:
就在日前,曾担任尼克松秘书和私人助手的罗&斯通披露第38任总统尼克松的观点,使得本已众说纷纭的&世纪之谜&更加扑朔迷离。新书披露,尼克松对斯通和其他秘书多次说过,他确信谋杀肯尼迪的幕后主使正是在肯尼迪遇刺后宣誓就任总统的林登&约翰逊。甚至有一次,尼克松告诉斯通,&我和林登&约翰逊的区别是,虽然我们两人都想当总统,但我并没有为此杀人。&
中情局论: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在几乎所有阴谋论中都会被提到,特工处、联邦调查局(FBI)和五角大楼亦如此。阴谋论者认为,中情局想报复肯尼迪攻打古巴猪湾失败,也可能中情局害怕被五角大楼夺走权力。
美联储论:
在遇刺前几个月,肯尼迪签署了一份命令,授权财政部发行银元券。阴谋论者认为,美国的央行美联储由一个国际银行家秘密组织控制,他们担心此举会导致美联储的控制权落到财政部长手里。
鉴于古巴和美国之间关系紧张,有人怀疑,要么是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意欲报复对猪湾的失败入侵,要么是反卡斯特罗的古巴流亡者对肯尼迪听任攻打猪湾行动失败感到愤怒。
黑手党论:
FBI在肯尼迪之弟、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领导下打击有组织犯罪活动,据说各主要黑手党头目大为恼火。根据这个推测,黑手党派杰克&鲁比杀死了奥斯瓦尔德,以防他们的阴谋曝光。
可疑的阴影、嫌疑枪手的轮廓、照片和录像上的白烟等致使多年来一直有人怀疑除了李&哈维&奥斯瓦尔德以外还有另外一个枪手。据说有录音资料证明,除了奥斯瓦尔德打出的三枪以外,还有第四声枪响。第四枪应当是从上面射出的,地点是肯尼迪遇刺时所经街道旁的一个小土包。
不明飞行物(UFO)论:
没有飞碟的阴谋论清单是不完整的。UFO论者声称,肯尼迪遇刺是因为他对外星人太感兴趣,并扬言要公开中情局的秘密计划。作为&证据&,他们拿出了据说是肯尼迪在遇刺十天前写给中情局的一封信,信中要求查阅关于UFO的秘密文件。据说中情局局长回信称,他无权把那些机密文件交给总统。
克格勃论:
当时的冷战紧张气氛促使一些人认为,俄罗斯的秘密机构克格勃下令杀死了肯尼迪。枪手奥斯瓦尔德在苏联待过两年,妻子是俄罗斯人,他本人与苏联外交官有来往。至今仍有人推测,克格勃招募了奥斯瓦尔德为其效力,并由他杀死了肯尼迪。
同性恋论:
这个推测认为,肯尼迪是被一个心怀嫉妒的同性恋男子杀死的。前新奥尔良地区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宣称,飞行员戴维&费列是暗杀肯尼迪的主谋。肯尼迪拥有费列所没有的一切:事业有成、英俊潇洒、受人欢迎、家境富裕。加里森认定,谋划刺杀肯尼迪的是一帮同性恋男子,他们纯粹只是想让总统去死并从中取乐。 环球
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与夫人杰奎琳一同乘敞篷汽车前往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一个演讲礼堂,途经迪利广场时突遭枪击。医疗诊断书表明,枪手的打击意图和准确度都非常明确。第一颗射中肯尼迪总统的子弹从他的颈后贯穿而过,然后打中了坐在他前面的得州州长约翰&康纳利的后背,致使他受重伤。随后而来的子弹打碎了总统的右半边头骨,总统中弹后先向前扑,再次被击则向后仰,而且立时鲜血和脑液飞溅,现场惨不忍睹。
重伤的肯尼迪总统立即被送到附近的医院救治。但据值班医生回忆,总统到达时,情况已&非常严重&,可以说生命迹象已消失。当日美国中部时间13时整,总统被正式宣布死亡,并在下午由空军一号专机送回首都华盛顿。他的遗体先是放在白宫东厅24小时,在接下来的周日又被移往国会圆形大厅,在那里接受民众的告别和悼念。
11月25日,美国政府为肯尼迪总统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仪式。肯尼迪三岁的小儿子约翰出列向父亲行礼的照片,成为那一刻的永恒。
事后,警员很快认定刺客的开枪地点位于路边的大楼的六层楼,并在那里找到了一支来复枪,而用假名购买这支枪的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则在一家电影院内被捕,此前他在逃跑途中,枪杀了一个负责警戒和盘查可疑嫌犯的警官。
但奥斯瓦尔德并没有承认他枪击了总统,只是声称他是一个&容易受骗的人&,他说:&我是一只替罪羊,他们因为我在苏联住过,就不喜欢我。&更离奇的是,联调局还来不及再次讯问他,两天后,就在警方把他用装甲车押往另一地点时,一个名叫杰克&鲁比的夜总会老板猛然冲出人群,向奥斯瓦尔德的腹部开枪,令他当场毙命。 中新
[责任编辑:PN044]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遇刺50周年:肯尼迪总统与冷战_历史频道_新浪网
遇刺50周年:肯尼迪总统与冷战
肯尼迪三兄弟:左至右分别为约翰、罗伯特、爱德华
  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至今已经50周年。肯尼迪出身名门望族,1960年,43岁的肯尼迪当选总统,成为即西奥多?罗斯福之后第二年轻的总统,他也是迄今唯一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总统(其他总统都是新教信徒)。这位总统对当时的美国政坛和国际政治,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有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自称没有个人崇拜传统的美国,却有多个以肯尼迪命名的地点。2013年夏季,笔者来到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举目四望,来自各大洲,肤色与信仰各异的男女老少,都通过一张机票与肯尼迪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这个有8个航站楼的巨型机场,每年吞吐量达数千万人次。
  有关肯尼迪总统及其家族的话题,涉及政治、宗教、性、娱乐等方面,一次次成为媒体的焦点。本文无意全景式的回顾这位风流的帅哥总统的一生,仅仅介绍他在冷战中的作为。
  肯尼迪执政的1960年代初期,冷战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当时美国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比苏联领先很多,在冷战中处于优势。肯尼迪在冷战中总体上采取了咄咄逼人的态度,对苏联、中国立场强硬,对于越南、古巴等倾向社会主义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采取攻势。同时,肯尼迪也注意保持对苏政策的灵活性,避免与苏联爆发核战争。德国、古巴、中国和越南是肯尼迪执政时期冷战的主战场。
  保卫西柏林、默认柏林墙的修建
  欧洲是冷张的主战场,柏林则是西方在东方的桥头堡,苏联和东德长期把由美英法军队占领的西柏林看做嵌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毒瘤,必欲除之而后快。
  1961年6月,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会谈多日,不欢而散。6月15日,赫鲁晓夫发表广播电视讲话,要求“必须在今年”解决柏林问题,还威胁说,谁要用武力阻挠,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力量对比已经起了变化”,第二次柏林危机由此爆发。肯尼迪则寸步不让, 日,美英法三国正式照会苏联,要求苏联不得轻举妄动。7月25日,肯尼迪发表广播电视讲话,宣布美国决心保卫西方在西柏林的权利,如果谁要使用武力,美国将武力抵抗。他还宣布了美国将采取的一系列扩军措施:追加30多亿美元军事拨款,增加三军兵员,征召预备役入伍等。美苏军队的坦克一度在柏林市区对峙。赫鲁晓夫只得放弃了迅速解决柏林问题的打算。随着柏林危机升级,大量文化技术较高的东德人逃往西柏林,西柏林人也涌入东柏林大肆抢购廉价的东德商品,东德政府面临生存危机。8月12日,东德政府做出加强边界管理的决定,规定东德居民出境需特别批准,当天夜里,东德军警在西柏林四周拉起铁丝网,只留几个严加控制的过境点,以后又筑起带有观察哨和火力点的混凝土高墙,这就是著名的“柏林墙”。
  日,当西德总理阿登纳要求以拆除柏林墙、保证进出西柏林的自由、承认西柏林与西德的联系三个原则作为解决柏林问题的前提条件时,肯尼迪却在西雅图发表讲话称“必须面对现实“,“美国并非无所不能”,还指责“把谈判等同于让步,把僵硬态度当做坚定性”的观点是“走战争道路”。11月25日,肯尼迪同苏联《消息报》主编阿朱别依(赫鲁晓夫的女婿)谈话,说美国希望与苏联保持20年的和平,只要苏联无意于德国统一,德国就不会统一;苏联可以和东德签订任何条约,但必须允许西方大国继续行使在西柏林的权利并自由进出西柏林。此后,柏林墙存在了28年,成为冷战的象征,直到1989年被愤怒的东德人推倒。
  今天,统一后的德国仍保留着小段柏林墙,在查理检查站原址建起纪念馆,让一张张企图翻墙而被射杀的人们的照片控诉“共产暴政”。2002年深秋,我和几位中国同学也曾站在这些照片面前沉思。今天,我倾向于认为,德意志民族在冷战中确实付出了骨肉分离的代价,但这正是这个民族为民主选举出了发动二战、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的纳粹政权的惩罚。柏林墙修筑之后,拥有大量核武器美苏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世界变得相对安全了,那100多个因企图越境而被射杀的东德人,就是这种安全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吉隆滩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1月,在肯尼迪入主白宫的第一个月,美国断绝了与古巴的外交关系。日,肯尼迪总统在与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官员连席会议上,批准了代号为“冥王星”的战役计划日,1000多名在古巴革命中失去土地财产的古巴流亡者在美国政府支持下,使用美式装备,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在古巴中部拉斯维利亚斯省南部登陆,占领了吉隆滩和长滩,企图颠覆古巴政权。卡斯特罗亲率古巴军队和民兵对流亡者迎头痛击,经过72小时激战,登陆的流亡者全军覆没。吉隆滩之战发生的第二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场在古巴发生的“小规模战争”将在全世界引发连锁反应。他紧急呼吁肯尼迪停止对古巴的侵略,并声称,苏联准备向古巴提供反击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肯尼迪政府被迫声称,美国没有支持推翻卡斯特罗的行动。事实上,美国的中央情报局不仅策划了这次颠覆行动,而且损失惨重。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然后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
  1962年9月,为了加强对美国本土的核威慑,赫鲁晓夫下令将42枚可以携带核弹头的SS-4和SS-5中程导弹运入古巴,并派去4万多名军事和工程技术人员。10月14日,美国U-2高空侦察机发现古巴正在修筑可以发射中程导弹的发射架,还发现了苏制伊尔-28型轰炸机。10月16日,肯尼迪召集中情局、司法部、财政部、参联会等部门负责人和一批顾问,组成“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紧急商讨对策。肯尼迪说“我们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否则这个同盟(指北约)将分崩离析。最终,肯尼迪放弃了同卡斯特罗借出、发动入侵推翻卡斯特罗或使用”外科手术式空袭摧毁导弹基地的方案,决定对古巴沿海实行封锁。10月22日,肯尼迪发表广播电视演说,宣布对古巴进行“隔离“,10月23日,肯尼迪签署公告,从10月24日起拦截检查一切前往古巴的船只。美苏战略核力量随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但双方更多是虚张声势,苏联船只并未试图强行通过封锁进入古巴,美国在U2侦察机在古巴被击落之后也没有使用武力报复。最终,赫鲁晓夫同意停止在古巴的导弹基地施工,撤出这些武器并包装运回苏联,在公海上接受美国的检查,后来又撤走轰炸机,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
  这是冷战史上最接近核战争的一次危机,后来被拍摄成脍炙人口的电影《惊爆十三天》。美国表面上占了上风,但这次危机的解决方式给苏联高层带来深深的屈辱感,成为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人1964年罢免赫鲁晓夫的主要原因之一。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加大军事开支,让苏联在陆基战略核武器方面超越了美国。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觉得被苏联出卖了,中国报纸则嘲笑赫鲁晓夫先是冒险主义,很快又转为投降主义。我的七旬老父亲,还清楚的记得他上大一的时候看到过这样一幅讽刺漫画,肯尼迪傲气的坐在餐桌上大口吞食苏式导弹和核武器,赫鲁晓夫战战兢兢站在旁边,手端餐盘,小心翼翼的问“先生,还要点什么”。这次危机,让中国领导人加速独立研发各类核武器和导弹武器,避免遭受美国讹诈。肯尼迪死后,美国在冷战中的对手,不再是相对温和的赫鲁晓夫,而是强硬的勃列日涅夫和毛泽东。
  试图阻止中国成为核国家
  肯尼迪在任时期,美中关系处于低谷,双方都认为对方是显而易见的威胁。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已经开始公开论战。肯尼迪政府在1962年底讨论了美国对华政策。美国政府中的主流看法是,中国和苏联都对美国和西方国家保持敌对态度,这一点并没有因为中苏分裂而发生根本变化,中苏争论的主要问题,不过是“如何更快的杀死我们”。相比较而言,中国甚至更为“激进”和“好战”。1962年以来发生的中印边界冲突和中国支持越南的民族革命战争以及中国领导人对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投降主义”的抨击,都强化了肯尼迪政府中敌视中国的情绪。美国舆论界也危言耸听地散布所谓“中国是主要威胁”的言论。肯尼迪认为,中国是对美国更直接和更危险的威胁。肯尼迪甚至考虑对中国的核设施发动袭击。
  1961年1月,肯尼迪刚刚就职,就指示国家安全委员会协调研究中国核武器的“威胁”从1961年起,美国开始使用U-2高空侦察机,深入兰州到包头一线的中国领空,进行间谍拍摄,当时刚刚兴起的卫星摄像技术也迅速被用于对华侦察中。美国在1961年12月得到了第一张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的卫星照片,于1963年8月认定中国的核原料工厂位于兰州。根据这些情报,美国对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时间做出了种种估计,其中最准确的一种是1964年下半年或1965年。当时多数美国官员认为,中国掌握核武器将严重威胁美国安全。肯尼迪对《纽约时报》专栏记者克罗克说,“中国就要有原子弹了,而一旦中国有了原子弹,整个东南亚都会落入中共手中。”因此,美国必须阻止中国成为核国家。
  肯尼迪打算通过与苏联签订禁止核试验的条约,让苏联压中国终止核计划。 1963年1月,在美国政府讨论禁止核试验条约的会议上,肯尼迪明确表示,他着重考虑的是――如何防止中国拥有和使用核武器。肯尼迪声称,即使少量的核武器掌握在中国领导人手中,“对我们大家都是非常危险的”。  1963年7月,与苏联进行核禁试谈判的美国代表――助理国务卿哈里曼在到达莫斯科的第二天,便接到肯尼迪的指示,要求他“尽力查明赫鲁晓夫对限制或阻止中共核计划的看法,以及他是想由苏联采取行动,还是让美国行动”。根据哈里曼在莫斯科向华盛顿拍回的电报,赫鲁晓夫的看法是,在法国也并没有签署核禁试条约的情况下,单独将中国挑出来作为威胁是难以接受的。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草签了《禁止在大气层、外空与水下核武器试验条约》,其主要内容就是两条:一是签约国不进行条约禁止的核试验,二是不纵容其他国家进行核试验。7月31日,中国指责美、苏、英三国企图通过条约巩固自己的核垄断地位,并宣布中国不会受这一条约的约束。
  文的不行,肯尼迪打算来武的。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内部一直有关于用军事打击阻止中国核试验的设想。这些设想,早在档案解密之前已陆续透露出来。例如,一位肯尼迪时期的高层官员透露,白宫曾考虑过美苏联手,先发制人地使用战术核武器打击中国核设施。联合作战方案包括美苏分别出动一架轰炸机,飞越中国西北的罗布泊地区,各抛下一枚炸弹,这一计划已告知苏联。据说蒋经国在1963年9月访问美国时,曾和美情报系统负责人详细讨论了派遣空降部队袭击大陆核设施的可能性。肯尼迪也想知道派突击队打击中国大陆核设施是否可行。他曾询问:“空运300~500人到那么远的地方是否安全?飞机会不会被打下来?”
  此时,反对打击的声音也逐渐大起来。1963年7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部研究人员罗伯特•约翰逊完成了一份长达200页的报告,认为,对于中国即将获得原子弹一事,华盛顿根本不必紧张,而且也不必作出任何大的政策调整。报告称“中国绝对不会首先使用原子弹,而只会用它来威慑外部可能对中国的进攻。”1963年10月,报告的压缩版本在美国政府各部门传阅,国务卿腊斯克和泰勒将军等军方高层赞成这一报告。或许正是这些反对的声音,让肯尼迪直到1963年11月遇刺之前,都没有下决心把袭击中国核基地的设想付诸行动。约翰逊上台后,最终放弃了袭击计划,1964年10月中国首枚核弹爆炸成功。
  踏入越战泥潭
  美国在越南的军事干涉,历经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三位总统的任期,肯尼迪总统就是把美国带入越战泥潭的始作俑者。日,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到达南越首都西贡,与南越领导人吴庭艳会谈,双方于5月13日签署了《约翰逊-吴庭艳联合公报》。1961年6月,肯尼迪政府派出了一个由尤金?斯特利军事、经济代表团,专门研究越南南方情况,推出了旨在扶植亲美的南越政府统一越南全境的“斯特利计划”。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一年半之内“平定”越南南方,帮助南越政府建立基层政权组织;第二阶段是恢复经济、扩充军队,对越南北方进行破坏活动;第三阶段是发展越南南方经济和进攻北方。为了实现这个计划,美国打算帮助南越扩军到近50万人,向南方增派军事人员,提供武器,在越南进行“特种战争”。这一计划打算把数十万南越民众驱赶到类似集中营的“战略村”之中,并沿着南北越的军事分界线和南越与老挝、柬埔寨的边界建立无人区,这与此前侵华日军在中国北方搞的“集团部落”很相近。日,曾担任美国驻韩国军队司令,在对付“共产党威胁”方面经验丰富的马克斯韦尔?泰勒抵达西贡,这一计划又被称作“斯特利-泰勒计划”。1961年12月,第一批美国军队在西贡登陆,随即分别驻扎在南越各个作战地区,协同南越军队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从1961年5月到年底,美军和南越军队对游击队发动了400多次“扫荡”,但未能实现战略目的。1962年2月,美国在西贡成立“美国军事援助司令部”,它实际上成了南越的“太上皇”,高居南越的国防部和总参谋部之上。但是,美国的干涉不仅没能挽救吴庭艳政府,反而让这个政府更加不得人心,肯尼迪决定换马。日,美国政府策动南越军人杨文明发动政变,打死了吴庭艳和他的两个弟弟。
  仅仅三周之后,肯尼迪本人也被刺身亡,继任的约翰逊1964年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美国在越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美国作家戴维?哈尔伯斯坦1972年出版的《出类拔萃之辈》一书中对肯尼迪在哈佛大学的同班同学邦迪等人有着辛辣的讽刺,他认为正是这样一帮高学历的顾问,推动美国走上越南战争的不归之路。
  肯尼迪在冷战中的上述做法,一方面在短期内有利于保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另一方面则丧失了与社会主义国家改善国家的机遇,疏远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刺激了这些国家领导人的反美情绪,延长了冷战的时间。肯尼迪在冷战中四面出击的态势,特别是决定干涉越南内战的决定,也为10多年后美国的相对衰落和收缩埋下了伏笔。但是,这一教训似乎并未被后世的美国领导人吸取,21世纪初的小布什和奥巴马对大中东地区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是在重蹈肯尼迪的覆辙;美国政府对伊朗和朝鲜核危机的态度,也与20世纪60年代初对中国核武器研发的政策很相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联输掉了冷战,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退出了冷战,而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生活在冷战的时代,试图用几十年前就不那么奏效的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
  来源:作者授权新浪历史刊发
文章关键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总统肯尼迪绯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