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县冶勒乡回坪乡村长是谁

& 冕宁县美燕废旧金属收购站
冕宁县美燕废旧金属收购站
冕宁县美燕废旧金属收购站
冕宁县美燕废旧金属收购站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冕宁县美燕废旧金属收购站法人是王美燕,主要面象全国市场,客户群为中小型企业。员工人数79人,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发展中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凭借专业的水平和成熟的技术。公司将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宗旨,以科学的管理手段,雄厚的技术力量,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适应市场,全面发展,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冕宁县美燕废旧金属收购站以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业界的高度认可。欢迎各界朋友莅临参观、指导和业务洽谈。
&&&&该页面是冕宁县美燕废旧金属收购站在搜了网的企业黄页,如果您是企业负责人并希望管理该黄页,请联系客服!
如果页面信息有误需要纠正或者删除,请点击
企业地图标注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来自互联网、工商局公示或搜索引擎等公开可见的部分,不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搜了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推荐选择已通过营业执照审核的企业。
按排行字母分类:|||||||||||||||||||||||||
||联系我们信息填报目录
四川省政府门户网
日 &&星期二
冕宁县环境保护局
&&当前位置:基础分类/动态/公示公告
索 引 号:17-00056
主题分类:动态\
发布机构:冕宁县环境保护局
发布日期:
文&&&&号:
关 键 词: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开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开采项目
冕宁飞飞贸易有限公司
冕宁县回坪乡
冕宁县回坪乡
立项审批部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及代码
B10非金属矿采选业
  (km2)
  (m2)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项目位于冕宁县回坪乡,该矿权于2008年5月经冕宁县人民政府批准,冕宁县国土资源局、冕宁县土地矿储备交易中心依法组织挂牌出让。冕宁县国土资源局于2015年10月颁发了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C200,有效期5年,自日&至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工作。评价人员在现场踏勘、咨询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就该项目运行期可能存在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提出预防和减轻不利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建议,最终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环保决策、环境监管及项目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 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日起施行,2013年主席令第5号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日起施行);
  (11)《土地复垦条例》(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日起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日起施行);
  (15)《中国的矿产资源政策白皮书》(日发布);
  (16)《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日起施行);
  (17)《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彻底整治和规范矿业秩序全面推进市场化配置矿产资源的通知》(川委办发[2005]6号);
  (18)《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川府发[2005]32号,日起施行);
  (1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号、日起施行);
  (2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日起施行);
  (2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日起施行);
  (22)《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国发〔2000〕38号,日起施行);
  (23)《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环发[2001]4号,日起施行);
  (24)《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04]24号);
  (2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令,日起施行)(2013年修正);
  (2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
  (27)《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日修正);
  (28)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分告》(四川省人民政府,1998年12月);
  (29)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府发[号);
  (30)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川委发[2004]38号文);
  (3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决定》(川府发[1998]58号);
  (32)《四川省地面水水域功能划类管理规定》(川府发[1992]5号);
  (33)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日施行);
  (34)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日施行)。
  (35)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川环函【号)。
  2.2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04);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9)《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试行)》(HJ651-2013)。
  2.3相关资料
  (1)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制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
  (2)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四川凉山地质勘察施工公司);
  (3)项目采矿许可证(C);
  (4)监测报告。
  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该项目为非金属矿采选业,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淘汰类项目。同时,该项目得到了冕宁县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C)。
  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
  4矿山选址环境可行性
  根据现场踏勘,项目东面为树林;南面55m为居民;西面为S215道路,2km为南河;北面为树林。该项目开采范围内砂岩全部利用,剥离的少量表土,不设排土场。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周边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人文古迹。在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通过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后对环境的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可行。
  5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根据地势,由北向南依次为采矿区、生活区、破碎区、堆场区,闪长岩从矿区采集后由装载机运至破碎和筛分车间,经破碎筛分后运至成品堆场。
  本项目平面布置简洁有序,建筑物利用地形条件布置,主要建、构筑物之间有道路相通,保证运输线路畅通,旱厕和垃圾池位于办公区下风向,避免污染环境。
  综上所述,该项目平面布置合理。
  6工程概况
  6.1 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开采项目
  项目地点:冕宁县回坪乡
  建设性质:新建
  矿区面积:0.0918km2;
  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生产规模:8.0万m³/a;
  总投资:100万元(企业自筹);
  矿山服务年限:根据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砂岩矿储量为536.6千m3,设计矿山生产能力8.0万m³/年,服务年限6.0a。
  6.2 项目组成
  该项目组成见下表。
  表1 项目组成及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产系统
露天开采,采用台阶时分层开采方式。设计生产工作面30m&30m,永久性边界坡度角45&。开采台阶按采高5m划为10级。矿山废石很少,矿山的零星表土,厚度小,数量也不多,裂隙填充物少。
粉尘、固废、噪声、废水
建筑面积20m2,砖混结构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均取自周边山泉水
接自附近已有的10kV电源电压,设380/200V变压器
场内道路长度200m,道路宽4.5m。路面结构为泥结路面
噪声、扬尘
3个,收集洗砂废水。
砂石料成品堆场500m2
办公及生活设施
建筑面积100m2,1层,砖混结构
废水、生活垃圾
  7 矿区范围
  矿区范围由1~4号拐点圈闭而成,其各拐点坐标见下表(西安80坐标系)。
  表2 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表
+1999~+1950m
  8主要设备
  根据矿体埋藏条件,矿、岩物理机械性质,本次矿山开采主要采矿设备见下表。
  表3 采矿主要设备表
手持型凿岩机
32(含备用)
移动式中深孔钻机
柳工牌50型
  9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项目运行期劳动定员10人,年工作天数300日,每天1班,每班8小时。目前已经不再采取爆破作业。
  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表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地质资源及储量
采矿权范围
探明资源储量
万m³/a
可开采年限
职工总人数
项目总投资
  11产品方案
  砂石矿原矿销售。
  12报告编制时效性说明
  根据业主方提供的采矿证(C),有限期限5年,自日&至日,因此本次评价是对采矿有期限的采矿活动进行评价。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现有工程概况
  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开采项目位于冕宁县回坪乡,该矿权于2012年11月经冕宁县人民政府批准,冕宁县国土资源局、冕宁县土地矿储备交易中心依法组织挂牌出让。冕宁县国土资源局于2015年10月颁发了采矿许可证,其证号为C,有效期5年,日&至日。
  2现有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
  表5 现有工程项目组成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产系统
露天开采,采用台阶时分层开采方式。设计生产工作面30m&30m,永久性边界坡度角45&。开采台阶按采高5m划为10级。矿山废石很少,矿山的零星表土,厚度小,数量也不多,裂隙填充物少。
粉尘、固废、噪声、废水
破碎和筛分车间
建筑面积20m2,砖混结构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均取自周边山泉水
接自附近已有的10kV电源电压,设380/200V变压器
场内道路长度200m,道路宽4.5m。
噪声、扬尘
3个,收集洗砂废水。
废水、固废
砂石料成品堆场300m2
办公及生活设施
建筑面积100m2,1层,砖混结构
废水、生活垃圾
  3现有工程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现有项目生产原料为闪长岩,开采规模为8.0万m³/年。材料及能源见下表6。
原(辅)材料
资源和能源
厕所、盥洗
2.5&104kW&h
  4现有工程主要设备
  表7 现有工程主要设备
振动给料机
  5现有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原矿开采
  成品堆放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进管破碎
  图1 现有采矿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6现有工程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达标分析
  现有项目产排污情况见下表8。
  表8 现有项目产排污情况一览表
  (编号)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污染物
粉尘(无组织)
24.6mg/s;0.8t/a
7.4mg/s;0.24t/a
破碎、筛分
  (300m3/a)
300mg/l,0.09t/a
旱厕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
30 mg/l,0.009t/a
固废、废水
经过三次沉淀,清水循环使用,不排外。
环卫部门收集
保存复恳用
破碎机、钻机、筛分机等
90~95dB(A)
  7根据现场踏勘的结果来看,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为:
  ①运输道路未洒水降尘;
  ②砂石成品堆场未建围墙围挡;
  ③生活垃随意堆放污染环境;
  ④弃土随意堆放,水土流失严重。
  ①运输道路和矿区裸露地面定期洒水降尘;
  ②对砂石成品堆场修建围墙围挡;
  ③购入垃圾桶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
  ④设置表土堆放场、封场后用于植被恢复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 自然环境简况
  1.1地理位置
  冕宁县居凉山州北部,县城南距西昌85公里,北距成都市430公里。地理位置在康藏高原不南边缘,横断山脉东侧,江邻越西、喜德,南接西昌、盐源,东邻越西、喜德,南接西昌、盐源,西连九龙、木里,北毗石棉,处于东经101&38&至102&25&,北纬28&02&至29&02&。面积4420平方公里。县城位置102&12&,北纬28&38&。
  本项目位于冕宁县回坪乡。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
  1.2地形、地貌、地质
  冕宁县地处横断山区东部边缘,川西北高原与川西山地过渡地带。山系属大雪山余脉入境后的分支,相邻西山、牦牛山、锦屏山呈&川&字并列,北高南低。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高程在 米之间。北部高山湖盆区海拔多在4000m以上,全县最高峰海拔5299m;坝子海拔在2000m左右;东南部低中山宽谷区海拔多在2000m以下。地貌分平原、谷地、低丘、低中山、中山、高山等,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8.33%、1.77%、0.01%、33.18%、54.46%、4.84%。按山地、平坝、水域三大类划分,构成九分山地一分坝,坝内水、土比例为1:2。冕宁县地形崎岖,高差悬殊,地质构造复杂,地形破碎,地貌起伏,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矿区位于康藏高原东缘大雪山系支脉的牦牛山南部,南河北部的分水岭附近,海拨高程2700m左右,该处河流切割剧烈,高差400~700m。牦牛坪河为一沿断层发育而成的较宽的河谷,河谷两侧为高陡山脊,基岩大多裸露,而谷底形成一宽500~700m的北西高南东低的宽缓谷坡,由第四系全新统泥石流堆积而成,期间冲沟发育。矿床处于康滇地轴西部、安宁河断裂带之西侧。矿床为稀土元素伟晶岩矿体,成因为岩浆活动过程中,由于射气作用使挥发组份与稀有元素化合,在花岗岩中,局部地带聚集而形成。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位于我国南北地露带之石棉&&元谋地露带中北段。区内出露的地层有:泥盆系中统(D 1 2)、三迭系钾长花岗岩(&k 1 5)、牦牛山变质酸性火山岸(M&&)及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
  1、泥盆系中统(D 1 2):岩性为灰、灰黑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含砂质白云质灰岩。分布于牦牛坪河左岸。
  2、三迭系钾长花岗岩(&k 1 5):灰白色、浅紫红色钾长花岗岩,中细粒等粒结构,分布于牦牛坪河右岸大部分地区。
  3、牦牛山变质酸性火山岩(M&&):岩性为灰绿色流纹岩斑岩、霏细岩及部分英安斑岩、流纹质凝灰岩。分布于牦牛坪河谷中。
  4、第四系(Q):该区内见有全新统崩积、崩坡积、残坡积和泥石流堆积层。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是泥石流堆积。
  5、泥石流堆积(Qsef 4 ):由含泥块石、碎石及砂砾组成,岩性以浅紫红色花岗岩为主,灰绿色流纹斑岩次之,沿牦牛坪河右岸河谷广泛分布。按形成先后大致可分为全新统上段(Q3sel )和全新统下段(Q2sel ),其结构相似,不同的是下段堆积时间较长,结构较密实,上段(Q3sel )堆积进间较短,结构松散,局部有架空现象。
  1.3水文
  地表水
  冕宁县境内有3条主要河流,北为楠桠河,属大渡河水系,安宁河、雅砻江介于小相岭、牦牛山、锦屏山三山之间,由北向南,属金沙江水系。县内年均径流总水量408.5亿立方米,自产水量41.4亿立方米,人平地表水1.4万立方米,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且水质天然性状态较好。水能资源丰富,蕴藏发电量536万千瓦,可开发量400多万千瓦,其中已开发近10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5%。目前正在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锦屏一级电站,靠近县城西南边缘,位于盐源与木里县交界处,雅砻江上游,锦屏二级电站设在冕宁县境内。
  安宁河,汉时称孙水,北周称白沙江,唐飞明谓之长河,至清朝,泸沽以下名安宁河,解放后通称安宁河。安宁河属雅砻江水系,是雅砻江的源于冕宁北部拖乌区境内,全长326公里,县境内长99公里。流经拖乌、彝桥、惠安、城厢、林里、复兴、石龙、宏模、先锋、泸沽、温水湾、沙坝黄土坡出境,流域面积272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2%,是冕宁人民政府发展生产的主干河流。
  本项目北侧的南河为安宁河上游右岸一级支流。南河发源于牦牛山,其主峰高程为4125.3m,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分分水岭高程在m之间,流域内水系发育,流域呈羽毛型走向,较大支流有呷伍河、马厂河、那甲瓦河、哈哈河、许家河等。省道S215从流域穿过,流域内交通便利。
  地下水
  冕宁地下水较为丰富,类型颇为齐全。西部山区以岩浆岩及变质岩裂隙水为主,其中又以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居多;中部山区以红层裂隙水为主,间有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及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东部山区以碎屑岩、岩浆岩裂隙水为主,间有碳酸协岩裂隙溶洞水;在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中,赋存较丰富的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靠在气降雨、高山融雪和地表水。由于地形、植被、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不同部位、不同季节各有不同的补给形式。
  在上述各种地下水中,以安宁河谷平原松散堆积孔隙水为主,水量丰富,且处于主要农业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其次是里庄地区的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进一步开发。
  1.4气候气象
  冕宁处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兼有高原气候特点。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冬季多南北大风,低温霜冻频繁;春秋多冰雹,春旱突出,气候年差较小,日差较大,有冬无夏,春秋连季,四季不甚分明。
  冕宁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无霜期为300天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常年主要气象参数如下:
  多年平均气温: 13.8℃
  最高年平均气温: 14.5℃
  最低年平均气温: 13.3℃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 34.8℃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 -6.7℃
  全年无霜期: 194~290天
  年平均相对湿度: 69%
  年平均地面温度: 16.9℃
  多年平均气压: 955.5Pa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83%
  多年平均降水量: 1095mm
  全年主导风向: N、NW
  多年平均蒸发量: 1857mm
  城区地处川西南横断山东侧,低纬度区,受印度洋暖流影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光热充足,降雨充沛,雨旱分明,春早夏短无严寒,气候温和,季风明显。年日照2088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3.8℃,七月最热为20.8℃,一月最冷为5.8℃,极高温为34.8℃,最低温为-6.6℃。
  1.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冕宁植物区系属于横断山脉省,为中亚热带湿润山地植被类型。以高山松、云南松和多种冷云杉林为代表,分为锦屏、牦牛山冷杉林、小相岭冷云杉和安宁河宽谷盆地云南松林三个州。
  根据林业资源调查,境内有334个树种,分归于73个科、1个亚科、172个属。由于地形地貌、土壤及垂直气候的差异,形成了数条明显的植物带谱:海拔m间,发布以云南松为主的亚热带干性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暖温带云南松、华山松、荷木、栎类等针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海拔m,生长铁杉、冷杉、云杉等为主的温带暗针叶林、柏木林和杨树、桦木混交的次生软阔叶林及高山栎类;海拔3500m以上地带为寒带箭竹、高山杜鹃和地盘松等形成的灌丛;海拔4200m以上为裸岩。
  县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兽类已知7目、22科、53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小熊猫(金狗)、扭角羚(野牛)、梅花鹿、野牦牛;二级保护的有:短尾猴、穿山甲、黑熊、水獭、金猫、麝(獐子)、鬣羚(四不象)、岩羊、盘羊(大角羊)、石貂(扫雪貂)。鸟类11目,30科,14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绿尾虹雉(贝母鸡);属二级保护的有:红腹角雉、藏雪鸡、藏马鸡(白马鸡)、血雉、猫头鹰、白腹锦鸡、红腹锦鸡、雀鹰(鹞子)。
  据调查,项目所在为冕宁县回坪乡,距冕宁县3km,区域人类活动频繁,基本无野生动植物存在,亦无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
  1.6土地及矿产资源
  境内地质结构的多元化,决定了不同地层、构造、岩浆岩活动的不同特点,为成矿提供了多种地质环境,形成两条驰名中外的近南北向矿带:西部槽台接触带为一条长百余公里、宽十余公里的稀土、黄金和有色金属矿带,县境内有牦牛坪特大型稀土矿、茶铺子、面萨洼中型金矿、机器房小型金矿及众多金属矿点;东部地轴区为一条南北向的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带,有泸沽富铁矿、锡矿、杨秀钛磁铁矿、后山滑石矿、小相岭水晶石矿、林里的红色花岗石、高岭土等。目前已知的矿藏资源有10大类30个矿种。其中勘测提供储量报告的有16个矿床,进行过地质普查的有58个矿点、60个矿化点。
  现已探明有稀土、铁矿、钒钛、铜、铅、锌、锡、钼、滑石、花岗岩、高岭土等贵金属,黑色金属及非金属矿产10个大类30余个品种,提供储量报告的有16个矿床,经过普查的有58个矿点,60个矿化点。其中,稀土矿已探明的储量(REO)200多万吨;泸沽铁矿、大顶山富铁矿储量分别为1024.9万吨和684万吨,属中型富铁矿;泽远、沙坝、林里等地花岗岩,质地坚硬整体性好,储量约2亿立方米;后山滑石矿是西南地区唯一的滑石中型矿,储量227.35万吨,白度为63.74度;林里高岭土矿体长度大于1公里,厚100至200米,储量约500万吨;黄金储量30吨,汉白玉600万立方米,其它矿种储量有待详查。
  1.7文物及景观
  彝海,原名鱼海,当地彝民叫舒品,位于彝海乡,距县城北28km,海拔2280m。面积218.5亩,常年蓄水135.3万m3,是冕宁最大的高山湖泊。海子周围构木茂盛,西季常青,是红军长征史上著名的&彝海结盟&胜地,也是冕宁最佳的旅游风景区。
  水海子,位于枧槽乡,海拔2475m,长约400m、宽约100m,面积近60亩。
  项目区域不涉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2 社会环境简况
  一、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
  全县辖6个镇、32个乡,2014年末户籍人口为38639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9568人,彝族人口151289人,占总人口的39%。年末常住人口35万人,城镇人口11.75万人,城镇化率33.57%,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二、经济发展
  2015年,冕宁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7.41亿元,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5.75亿元,增长4.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2.75亿元,增长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8.91亿元,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4%。人均GDP达到22182元,比上年增长5.2%。
  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化率33.57%,比全州高4个百分点,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三、农业
  冕宁县农产品以粮食、烤烟、蚕茧、土豆为主。2014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022公顷,同比增加118公顷,增长率0.35%,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4.66%;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7754吨,同比增长1.55%,平均亩产325公斤,主要经济作物中,烤烟产量10020吨,同比增长12.46%;蔬菜产量225135吨,同比增长3.07%;水果产量30533吨,同比增长5.49%。
  林业生产持续发展。完成退耕还林后续产业1877亩,中幼林抚育9000亩,建设珍惜树种基地2000亩,年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7%。
  畜牧生产稳定增长,2014年全年出栏肉猪479828头,增长3.01%;羊出栏210704只,增长0.7%;牛出栏28633头,增长1.2%;家禽出栏1365015只,增长7.2%。全年肉类总产量达47568吨,增长3.69%。
  四、工业
  冕宁县工业经济增长较快,2014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2.75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化以上工业增速达27.03%,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个,比上年增长3个。
  有色金属矿采选及深加工业增长45.4%(现价增幅,下同),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8%。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产量71.92万吨,减少26.9%;水泥产量64.5万吨,减少37.5%;发电量16.68亿千瓦小时,增长110.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增长35.5%。
  五、旅游业
  2014年全县旅游业呈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32万人次,同比增长28.1%;旅游业总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10.69%,旅游业实现增加值1.51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95%。
  回坪乡概况
  回坪乡位于县境内中部南河下游谷地坝子,以地势平坦而名,距县城3公里,东北邻城厢镇,西接哈哈、回龙两乡,南边连森荣乡、复兴镇,乡政府驻地大石板村九组,海拔高度1857米,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以烤烟生产为支柱,建成有凉山&津巴布韦烟草现代合作园区4635亩。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 地表水环境质量
  本次环评采用四川省工业环境监测研究所于2017年4月对本项目厂区上游500m、下游500m地表水(南河)监测数据。
  1、采样断面布设
  布设2个水样监测断面,具体见表3-1。
  表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断面布设
监测断面位置
项目厂区上游500m
项目厂区下游500m
  2、监测时间和频次:于日至日连续监测3天。
  3、监测项目: pH值、SS、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 H 3-N)、石油类共6项因子。
  4、监测及分析方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5、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3-2。
  表3-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除pH外,其余为mg/L
pH(无量纲)
五日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6、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方法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当单项指数大于1时,表示已超过标准,同时从单项指数还可以看出污染物浓度占标准的比值。评价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推荐的评价模式。
  模式如下:
  一般污染物的标准指数:
  式中:Pi,j&&i种污染物在监测点j的标准指数;
  ci,j&&i种污染物在监测点j的实测值,mg/L;
  cs,j&&i种污染物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mg/L。
  pH值评价模式:
  pHj &7.0
  pHj &7.0
  式中:SpH,j&&pH的标准指数;
  pHj&&pH的实测值;
  pHsu&&pH的质量标准上限值;
  pHsd&&pH的质量标准下限值。
  (2)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3-3。
  表3-3 地表水现状评价结果
  超标倍数
  超标率
pH(无量纲)
五日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由表3-3可知,项目所在地地表水南河各项评价指标Pi值均小于1,所有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体标准。
  2、声环境质量现状
  2.1 监测点位布置
  本次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布置4个监测点位,布点情况见下表。
  表1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设
项目南厂界外1m处
项目西厂界外1m处
项目北厂界外1m处
项目东厂界外1m处
  2.2 监测项目
  各监测点昼间及夜间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
  2.3 监测时间和频率
  日~3月29日,昼间夜间各1次,连续监测2天。
  2.4 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及分析见下表。
  表1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 单位:dB(A)
  由上表可见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2类标准,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
  3、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3.1 陆生生态环境现状
  3.1.1 陆生生态调查范围与方法
  1)调查区域:陆生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包括项目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以北部第一重小山脊或矿区周围外延1000 m范围;水生生态包括评价区内南河区域。
  2)调查重点:矿山露天采场、排土场及进出口道、办公生活区、厂区堆矿场、破碎加工区等直接占地区。
  3)调查方法及内容:借鉴已有资料;访问调查
  3.1.2 陆生植物调查结果
  (1)陆生植物多样性
  ①物种组成
  矿山所在区域原生植被长期反复遭受破坏,因乱砍、乱采、乱挖,自然植被稀疏,牧草资源贫乏。
  矿区所在地土壤为红壤、山地棕壤土。矿山山脚平坝地区为农业区。
  矿山中部为砍伐常绿阔叶林后形成的次生植被&&亚高山灌丛,有地盘松灌丛和滇榛灌丛,群落外貌为绿色,丛冠参差不齐,地盘松为建群种,盖度50%左右,高2m以内。除滇榛外,还伴大白杜鹃、华西花楸、川滇高山栎、矮高山栎等。草本植物,总盖度为20%,仅有蕨类植物,常见的有中华槲蕨、须芒草、芸香草、茅叶荩草、川黄芩等。
  矿山上部为耐旱类稀树草丛和荒地,主要为黄茅、白茅等,矿区植被覆盖率仅为10%,
  厂区为园区内土地,基本无植被分布。
  ②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及分布
  调查发现,评价区域范围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③古树名木:调查发现,评价区域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分布。
  3.1.3 陆生动物调查结果
  经调查和观察,项目区人类活动较多,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矿山和农田生态系统的野生动物有鼠类、野兔、麻雀、野鸽、斑鸠、野鸡、蛇等,无大型野生动物,项目区无国家及地方级保护动物。
  3.1.4 评价区域动物多样性现状评价
  项目影响评价区地处盆周山地和丘陵边缘,开发历史长,原生生境早因农业和林业开发而消失。区内有分散或聚居的农户、农田坡地、贯通的乡村公路和乡间小道、已进行过的采矿和基建项目,动物栖息地环境主要为次生林或人工林,完全没有天然林。这种生境单一、受人为干扰极大的环境,故而使得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很少,物种多样性低。
  3.1.5 景观生态体系现状
  评价区景观主要包括灌丛、草丛和河流等生态系统,以及以人起主导作用的农业生态系统、厂区人工生态系统。
  评价区的原生植物群落为常绿阔叶林,灌丛、草丛为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植物群落演替的早期阶段,说明评价区内自然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强烈;农田生态系统具有自然属性,又受人类管理,对人工辅助能和物质输入的依赖程度较大;厂区属于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产力最低。
  3. 2 水生生态环境现状
  3.2.1 水生生态调查评价范围、方法及内容
  (1)调查范围:厂区附近南河
  (2)调查方法及内容:借鉴已有资料;访问调查
  3.2.2 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结果
  ①水生植物、浮游及底栖动物多样性
  由于南河存在丰水季节流量略大,而枯水季节流量小,因此,断流时段河段就不存在水生植物、浮游及底栖动物,而丰水期的水流,又受到溪沟两岸面源污染的影响,水生植物、浮游及底栖动物也极为少见。仅发现少量的绿藻、蓝藻和硅藻门的水生植物,以及轮虫、蚤等,数量很少,这些种类为常见和普通种。
  安宁河、孙水河水生植物、浮游底栖生物均比较丰富。
  ②鱼类资源现状
  根据调查和访问当地居民,南河平均流量约4.5m3/s在枯水期也无鱼类出现,丰水期偶尔发现有鲤鱼、鲫鱼出现,但没有鱼类固定的和重要的&三场&(即越冬场、索饵场和产卵场)存在。  
  在评价区的稻田和池塘中,有少量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黄鳝(M0n0pterus albus)。
  3. 3 评价区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评价区内的自然植以灌丛、草丛和农业植被为主,植被覆盖率不高(尤其是山顶部分)生境相对比较单一,水土保持能力不是很强。采矿和农业耕作的面源污染,水生生物很少。
  因此,在基建期、采矿期和闭矿期均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做好矿区及周边的动植物栖息地和植被构建绿化工作、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水源保护工作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确定其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表1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确保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Ⅲ类水域标准要求。
  声环境
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及修改单(2000)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2类标准要求。
项目建设场地
  自然生态
项目建设场地
控制和减轻由于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确保其主要生态功能不受影响
  评价适用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15。
  表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表 单位:mg/L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TSP、SO2、NO2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16。
  表16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单位:mg/m3
污染物名称
  声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2类标准,标准限值见下表17。
  表17 环境噪声标准限值 单位:dB(A)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污染物排放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一级标准执行,标准值见表18。
  表1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摘录) 单位:mg/L
6~9(无量纲)
  运行期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相关标准:
  表20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dB(A)
声环境2类区
  固废污染控制标准
  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中相关处置规定。
  &十三五&期间国家确定COD、NH3-N 、SO2和NOx为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该项目运行期无生产废水和工业废气排放。根据本项目运行期的实际产排污情况,建议不对该项目设置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原矿开采
  成品堆放
  噪声、扬尘
  噪声、扬尘
  固废、废水
  进管破碎
  图3 采矿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采矿工艺流程简述:依据矿山生产规模、矿区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矿体缝隙特点,主要采取以下工序对矿山进行露天开采。本项目开采范围内砂岩全部利用,设排土场。
  矿山的生产以机械化为主,人工为辅。采场闪长岩裸露地表,仅在近山顶缓坡和低洼地带分布有少量闪长岩风化形成的褐黄、褐红色红粘土,厚度1~1.5m不等,平均厚度1.2m。在采矿前,剥离可采用人工剥离、汽车运输的方式。之后采取凿、穿孔的方式将矿石震散,开采时采取先自上而下剥层法开采后分台分级开采顺序。采得的矿石采用装载方式进行运输,分料后,进管破碎,接着水洗砂石,成品堆放。
  2水平衡分析:
  本工程职工定额为10人,职工用水量按100L/人&d计,则职工生活用水量为1m3/d(300m3/a),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8m3/d(240m3/a),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
  本项目生产总用水量为10 m3/d,其中防尘洒水用量为10 m3/d,生产废水全部挥发,无废水排放。
  损耗:0.2
  生活用水
  山泉水
  防尘洒水
  损耗:10
  图2 运行期水平衡图 单位:m3/d
  农田施肥
  3污染源、污染物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3.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子有:施工扬尘、施工废污水、固体废物、施工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
  (1)废气
  ① 进厂道路路面开挖、土石方开挖及回填作业等工序带来的大量施工扬尘;
  ② 施工期材料运输、装卸及堆放时,由于风吹等原因引起的扬尘污染;
  ③ 路基施工过程以及混凝土搅拌等将有大量粉尘逸散到周围大气环境中。
  (2)废水
  施工期用水量较少,除少量混凝土搅拌需要用水、道路工程后期绿化时需用一定量浇水外,基本不用水。
  (3)噪声
  ① 施工期施工机械产生的机械噪声,如果搅拌机、电焊机、切割机等;
  ② 材料运输车辆频繁行驶在施工工地和既有公路上,将产生交通噪声影响。
  (4)固废
  ① 建设房屋等产生少量的建筑垃圾,收集可利用的部分外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②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5)生态影响
  ① 道路建设对道路沿线两侧植被、动物的影响;
  ② 项目工程占地改变土地利用功能的影响;
  ③ 道路施工作业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① 进厂道路路面开挖、土石方开挖及回填作业等工序带来的大量施工扬尘;
  ② 施工期材料运输、装卸及堆放时,由于风吹等原因引起的扬尘污染;
  ③ 路基施工过程以及混凝土搅拌等将有大量粉尘逸散到周围大气环境中。据类比调查,施工期运输车辆扬尘源强:下风向50米处为11.652mg/m³,100米处为9.694mg/m³,150米处为5.093mg/m³,超标4倍多,说明施工期车辆运输扬尘对施工沿线地区污染较重。
  由上述分析可知,施工期扬尘和粉尘污染不可忽视,应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污染:
  ① 土石方开挖及回填时应及时洒水降尘,且在大风天气须停止作业。
  ② 材料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禁止超量装载,并在运输过程中加盖蓬布遮盖;土石方、物料等在装卸过程均应洒水,防止运输扬尘的产生。
  ③ 为防止施工过程的扬尘污染,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施工时应采用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以降低作业面的扬尘污染,洒水可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可使降尘减少70%-80%。
  ④ 为避免水泥、物料等搅拌过程中由于风力作用使扬尘对下风向区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工程搅拌场应统一设置,场址建议设在下风向地带,搅拌后湿料运至各路面敷设,以减少扬尘发生。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用水量较少,除少量混凝土搅拌需要用水、道路工程后期绿化时需用一定量浇水外,基本不用水。由于道路施工路段不长,且施工人员为本地工人不需建临时生活场地,生活污水量也极少;因此项目在施工阶段生产、生活污水的影响甚小。
  声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施工期间作业机械品种较多,如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等,机械运行时距声源15米内的噪声值在80~90dB(A),其中打桩机1米处的最强声级可达105 dB(A) 左右,这些突发的非稳态噪声源将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同时,材料运输车辆频繁行驶在施工工地和既有公路上,将产生交通噪声影响。
  环评要求建设方采用如下措施加以防治:
  ① 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推土机、打桩机等高噪声机械应严格管理,并经常对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维修保养,以使他们工作中保持较低的噪声。
  ② 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强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持续作业;夜间(22:00以后)禁止进行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特别是打桩机禁止夜间施工。
  ③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噪声大的设备尽量远离敏感区。
  ④ 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并且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声环境的影响。
  上述措施能有效的减轻施工噪声,尽管施工噪声对环境将产生不利影响,但是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物垃圾、土石方、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项目基坑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部分回填,其余部分堆放在城建部门规定的固定地点;施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因此,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① 工程占地影响:项目建设道路长约500米,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均为荒地。道路建设为永久性占地,将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利用格局、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建议建设方除项目预定的绿化面积外,在道路沿线两侧补栽补种植被,使土地地貌得以及时恢复。
  ② 水土流失影响:施工期由于土石方开挖以及路面工程后,破坏了原有地面土层结构,土质翻动表层疏松,在降雨、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易发生侵蚀,特别是雨季施工时临时堆土在地表径流冲刷下,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为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建设方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 路基开挖和临时弃土堆放形成的边坡,应削坡整形,并采取临时拦挡措施。
  ② 地段挖掘时应使表土和下层土分开堆放,平整和填埋时应尽量使表土复原、避免生土铺在上面,同时要平整和压实。
  ③ 避免暴雨季节施工,确需雨季施工的,应在施工区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和采取拦挡措施,使地表径流安全的排出,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的生态影响不会很大,在可接受范围内。
  3.2运行期污染源、污染物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3.2.1 运行期生态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生态污染源分析
  ①植被破坏
  矿区现有主要占地类型为荒草地,由于工程的建设,其中包括矿石的开采,以及工业场地、运输道路的建设都会对植被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植被的破坏以及机械设备运转、运输等人为干扰对工程区栖息动物也会产生影响。
  ②占地
  该项目为新建项目,矿区面积0.0918km2,工程占地类型主要为荒草地,植被覆盖率为75%,因此将会因为项目的建设而改变土地原有利用类型,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③地质灾害
  项目建成后,在开采过程中,由于砂石开采可能造成岩石和土体的松动,从而加大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随着台阶的推进,可能产生局部塌方,开采后行成的最终边坡也可能产生塌方;项目区植被发育一般,岩层较稳固,产生大规模滑坡的可能性不大。
  ④水土流失
  项目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工程量较大,又因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可能会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2)防治措施
  为防治矿山开采对生态的影响,拟采取严格控制开采界限,采用拉警示线等圈定矿区占地范围,不得超越范围占用毁坏当地的植被。
  本次环评要求在矿山开采的同时,采用边开采边恢复的方案,逐年对已开采区进行植被恢复,恢复植被应采用本地适生物种,采取播撒草种的方式进行恢复。保证总复垦率达到85%以上。
  3.2.2 运行期水污染源、污染物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水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运行期废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3-N。
  ①项目运行期职工人员按10人计,用水量按每人每天100L/d计算,约为1m3/d(300 m3/a),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项目污水产生量为0.8m3/d(240 m3/a);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及浓度分别为:COD:300mg/L、NH3-N:30mg/L,则污染物的产生量分别为:COD:0.072t/a、NH3-N: 0.0072t/a。
  ②洗砂废水主要来自洗砂工艺,废水产生量约10m³/d,主要污染物为废水、固废。
  防治措施:
  运行期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用于周边林地或旱地施肥。
  洗砂废水经三个沉淀池三次沉淀后,水循环使用不外排,淤泥农民回收,用作农田。
  (2)地下水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地下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各种工艺、设备、污水储存治理不当,污水下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表土堆放场废石经雨水淋溶后,随着渗流进入土壤及地下水体中,从而可能造成对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废石的成分及大气降雨强度及雨水酸碱度等因素。
  防治措施:
  建设一定规模的生态绿地是解决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的有效途径。绿地不仅渗透能力强,而且植物根系能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堆场加以硬化,同时在四周设置围堰,防止雨水冲刷外流下渗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3.2.3 运行期大气污染源、污染物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分析
  本项目对周围环境空气可能产生影响的主要环节是装卸粉尘、运输粉尘、破碎和筛分粉尘以及成品堆场扬尘、食堂废气等。
  ①装卸粉尘
  矿石在装卸的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属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由于其产生量较小,且在露天情况,难以进行定量评价,在此仅作定性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②运输道路粉尘
  该项目矿石运出通过公路运输。汽车运出矿石会产生道路粉尘,计算公式如下:
  Qi = 0.0079&V&W0.85&P 0.72
  式中:Qi&每辆汽车行驶粉尘量(kg/km辆);
  V&汽车速度(km/h),15;
  W&车辆载重(t/辆),10;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0.18。
  ③破碎筛分粉尘
  根据《逸散性工业粉尘控制技术》中表18-1&粒料加工厂逸散尘的排放因子&给出的粉尘排放系数核算源强。破碎和筛选产尘系数为0.25 kg/t,生产规模为8万t/a,则破碎和筛选产生的粉尘量为5t/a。
  ④食堂废气
  项目运营后,在食物烹饪、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热分解或裂解,从而产生油烟废气。根据类比资料,人均日食用油用量约30 g/人&d,一般油烟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本次评价挥发量以3%计。就餐人数10人计算,项目产生油烟量为0.009 kg/d、1.8 kg /a,浓度约为4mg/m³。食堂油烟废气经过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引至食堂屋顶排放,其油烟去除效率按60%计,处理后油烟排放量为0.0036 kg/d,0.72 kg /a,浓度为1.6 mg/m³。
  ⑤成品堆场扬尘
  本项目成品砂石堆场占地面积约300m2,由于砂石加工过的粉末矿粒,其粒径较小,在风力作用下会产生二次扬尘。
  计算原矿堆场无组织扬尘产生量,计算公式如下:
  Q=11.7&U2.45&S0.345&e-0.5w
  式中:Q&&堆场起尘强度,mg/s;
  U&&地面平均风速,m/s,1.9m/s;
  S&&堆场表面积,m2,500m2;
  W&&物料含水率,%,取10%。
  该项目大气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汇总见下表。
  表22 大气污染物产生、治理及排放情况汇总
污染源类型
污染物产生量t/a
洒水抑尘,
  规范装卸
成品堆场扬尘
洒水抑尘、设置2m高的挡墙
破碎和筛分
  10辆次/d
  kg/km辆
道路洒水、对车辆进行遮盖
粉尘产生量:1.307t/a
粉尘排放量:0.317t/a
  (2)防治措施
  为了抑制矿石转运过程中的扬尘,在矿石装卸过程中应尽量降低矿石落料高度,以减少粉尘飞扬。为防止粉尘的影响,进行必要的洒水抑尘,在大风及干燥天气情况下,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对采区内及通往山下的运输道路要建立定期洒水的制度,根据气候情况确定洒水次数。在晴天或有风天气每天洒水4次。闪长岩破碎和筛分时采取洒水措施,以抑制扬尘。
  为抑制成品堆场扬尘产生,减少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对堆场三面设置2m高的挡墙,一面敞开(作为进出通道),同时设置一条移动式喷水软管,对卸料点、堆场表面及中转过程进行洒水降尘。
  3.2.4 运行期噪声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噪声污染分析
  ①露天采矿包括各种采矿设备噪声。
  采矿作业各主要设备噪声污染情况参见表下表。
  表23 采矿设备噪声及治理措施 单位:dB(A)
噪声源强dB(A)
手持型凿岩机
间歇性点源
移动式中深孔钻机
间歇性点源
间歇性线源
间歇性线源
  ② 破碎和筛分设备噪声
  项目破碎和筛分主要噪声源为破碎机、皮带转运机等设备运转及作业噪声,噪声源强为80-100 dB(A)。噪声源强及本次环评要求采取具体减噪措施见表27。
  表27 噪声污染源强及治理措施
厂区位置及减噪措施
治理后噪声值[dB(A)]
基座减振,距离衰减
皮带转运机
基座减振,距离衰减
  (2)防治措施
  ①设备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它们的检修与维护,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强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持续作业;夜间禁止进行采矿作业,昼间使用高噪声设备时应避开中午休息时间。
  将高噪声设备远离民居一侧方向布置,通过距离衰减降低噪声影响;同时采场作业人员采取噪声防护措施。
  ③减少交通噪声
  进出车辆和经过敏感点的车辆应限速、禁鸣。
  3.2.5 运行期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固废污染分析
  采矿开采范围内砂岩全部利用,剥离表土约50t/a。项目职工定员10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35kg/人&d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kg/ d(合1.05t/a)(年工作300d计)。
  (2)防治措施
  本次环评要求设置表土堆放场,堆放剥离的表土,封场后用于植被恢复,并做好表土堆放场的水保措施。生活垃圾设垃圾桶收集后,运至当地乡镇垃圾处理场处置。
  4 水土流失
  项目建设,将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导致土壤结构破坏,降低了表层土壤的抗蚀性,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原有地表被扰动和破坏,土壤变得疏松,可蚀性增强,在外力和人为活动双重作用下,土壤侵蚀强度(局部区域可达到极强度以上)和程度都将增大,土壤侵蚀量也将增加,对局部植被、土地利用现状会造成一定的改变,开挖、填筑形成的裸露边坡可能造成局部的崩塌、沟蚀等水土流失形式的发生。同时由于原地表耕作层遭到破坏,而且植被附着的土层被直接剥离、压埋,使得土地肥力和生产力下降。弃土的松散堆放容易受径流和降雨影响而发生坍塌。此外,工程在建设期会对附近区域生态环境(动、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5 拆迁安置
  本项目矿权范围内无民房及其它生产生活设施,不涉及民房拆迁。
  6 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
  该项目运行期产生的污染物包括职工生活污水、扬尘、施工噪声和固废和生活垃圾,各类污染物产排情况见下表。
  表24 项目运行期污染物产排情况汇总表
产污(源)点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浓度及
  排放量
处理、处置方式
处理后浓度及排放量
  (240m3/a)
300mg/L,0.072t/a
林地、农田施肥
30mg/L,0.0072t/a
  (10m³/d)
淤泥、废水
经三次沉淀后,水循环使用。泥农民回收。
水循环使用,淤泥农民用做农田
洒水降尘、
  规范装卸
  空气中
破碎和筛分
成品堆场扬尘
堆场三面设置2m高的挡墙,并洒水降尘
1.8 kg /a,4mg/m³
油烟处理装置
0.72 kg /a,1.6 mg/m³。
90~95dB(A)
距离衰减、控制开采
  时段等
垃圾桶收集
冕宁县垃圾处理场处理
表土堆放场
  7生态恢复措施
  本着&先保护后开发,边保护边开发&以及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基建期和运行期的生态恢复措施主要应考虑采用绿化带修复。根据矿区的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综合考虑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功能,做出合理的安排。重点应包括改善水保设施的植被重建。
  内部运输道路在进行生态修复时,充分考虑其观赏性。在树种选择上,宜用针阔叶林相结合,常绿林落叶林相结合。空间布局上使乔、灌、草相映衬,既有利于生态系统重建的稳定又有利于景观观赏性的提高。乔木树种可选种广玉兰、女贞、夹竹桃,这些树具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且较为美观。灌木可选种冬青卫茅、雀舌黄杨等,草坪可选种黑麦草与其他草坪草混种,此品种分蘖力和再生能力强,发育成熟后要自行繁殖。还可选种紫羊茅,较耐酸,耐贫瘠,在富含有机质土上生长良好。
  工业场地应考虑将原有的植被树种移植用作建立绿化带。也可选择多层复合结构的绿化体系,重点防治防治大气和噪声污染,逐步改善小气候环境,同时也应注重视觉效果的营造。与之对应,在乔木、灌木、草本类的选种方面,除了注重其生态恢复功能之外,还应注重其美观性。可实施混种和复合种植方式,布置经济建设化防护带。工业场地开挖的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应注意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收集作复垦时的客土(重构用土)。
  本项目露天矿采场的建设将对原有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做到施工、生产运行期尽可能不断地恢复被破坏的土地,消除各种污染源的危害,并在矿山服务期满后对其进行生态恢复。
  8项目环保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9.2万元,占总投资的19.2%,主要用于大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的治理以及生态恢复等,具体环保投资详见下表。
  表25 工程环保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投资(万元)
洒水降尘、产品堆场建2m高围挡
油烟净化设施
人员防护措施等
生态环境保护
保护当地动植物、植被恢复
环境保护费用合计
19.2万元,占总投资的19.2%
  环境影响分析
1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如下:
  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① 进厂道路路面开挖、土石方开挖及回填作业等工序带来的大量施工扬尘;
  ② 施工期材料运输、装卸及堆放时,由于风吹等原因引起的扬尘污染;
  ③ 路基施工过程以及混凝土搅拌等将有大量粉尘逸散到周围大气环境中。据类比调查,施工期运输车辆扬尘源强:下风向50米处为11.652mg/m3,100米处为9.694mg/m3,150米处为5.093mg/m3,超标4倍多,说明施工期车辆运输扬尘对施工沿线地区污染较重。
  由上述分析可知,施工期扬尘和粉尘污染不可忽视,应采取相应措施减轻污染:
  ① 土石方开挖及回填时应及时洒水降尘,且在大风天气须停止作业。
  ② 材料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禁止超量装载,并在运输过程中加盖蓬布遮盖;土石方、物料等在装卸过程均应洒水,防止运输扬尘的产生。
  ③ 为防止施工过程的扬尘污染,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施工时应采用喷洒水的湿法作业方式,以降低作业面的扬尘污染,洒水可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可使降尘减少70%-80%。
  ④ 为避免水泥、物料等搅拌过程中由于风力作用使扬尘对下风向区域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工程搅拌场应统一设置,场址建议设在下风向地带,搅拌后湿料运至各路面敷设,以减少扬尘发生。
  1.2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用水量较少,除少量混凝土搅拌需要用水、道路工程后期绿化时需用一定量浇水外,基本不用水。由于道路施工路段不长,且施工人员为本地工人不需建临时生活场地,生活污水量也极少;因此项目在施工阶段生产、生活污水的影响甚小。
  1.3 声环境影响分析
  道路施工期间作业机械品种较多,如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等等,机械运行时距声源15米内的噪声值在80~90dB(A),其中打桩机1米处的最强声级可达105 dB(A) 左右,这些突发的非稳态噪声源将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同时,材料运输车辆频繁行驶在施工工地和既有公路上,将产生交通噪声影响。
  环评要求建设方采用如下措施加以防治:
  ① 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对于推土机、打桩机等高噪声机械应严格管理,并经常对施工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维修保养,以使他们工作中保持较低的噪声。
  ② 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强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持续作业;夜间(22:00以后)禁止进行对居民生活环境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特别是打桩机禁止夜间施工。
  ③ 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噪声大的设备尽量远离敏感区。
  ④ 运输车辆要限速行驶并且尽量避免鸣笛,减轻对声环境的影响。
  上述措施能有效的减轻施工噪声,尽管施工噪声对环境将产生不利影响,但是施工期噪声影响是短暂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也就随之结束。
  1.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建筑物垃圾、土石方、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项目基坑开挖产生的土石方部分回填,其余部分堆放在城建部门规定的固定地点;施工期生活垃圾收集后送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因此,施工期固体废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① 工程占地影响:项目建设道路长均为荒地。道路建设为永久性占地,将从根本上改变土地利用格局、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建议建设方除项目预定的绿化面积外,在道路沿线两侧补栽补种植被,使土地地貌得以及时恢复。
  ② 水土流失影响:施工期由于土石方开挖以及路面工程后,破坏了原有地面土层结构,土质翻动表层疏松,在降雨、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易发生侵蚀,特别是雨季施工时临时堆土在地表径流冲刷下,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为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产生建设方应采取如下措施:
  ① 路基开挖和临时弃土堆放形成的边坡,应削坡整形,并采取临时拦挡措施。
  ② 地段挖掘时应使表土和下层土分开堆放,平整和填埋时应尽量使表土复原、避免生土铺在上面,同时要平整和压实。
  ③ 避免暴雨季节施工,确需雨季施工的,应在施工区设置临时排水系统和采取拦挡措施,使地表径流安全的排出,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的生态影响不会很大,在可接受范围内
  2 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2.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该矿山开采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洗砂废水和生活污水。
  1)生活污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矿区职工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0.8m3/d,生活污水产生量主要污染物质为COD、NH3-N等,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结合项目特点处于山区,生活采用收集后,用于附近旱地和林地施肥,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2)洗砂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在洗砂工艺中会产生废水,经沉淀池三次沉淀后,循环使用。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2)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地下水类型
  区内地表广布残坡积层,由粉质粘土、粉土夹矿石,碎石组成,雨季时充水形成地表富水体;强风化带及节理裂隙发育带为透水不含水层位;其下仍有裂隙分布,但不含水,原因是地形高差大,山高坡陡,项目区远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裂隙水,裂隙多分布于基岩浅部,形成透水而不含水,流量随地下水补给强弱变化。原生花岗岩含水、透水性差,为区内主要的隔水层。弱裂隙,孔隙导水、含水对矿床充水影响小,只有断裂和裂隙贯穿基岩时,地下水沿断裂、裂隙导入矿床时才对矿床充水有影响。
  地下水、地表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由于地形切割较强烈,坡度大,地下水具有埋藏浅,径流短,补给排泄较近。矿区各岩土体富水性差,地下水贫乏,属封闭型水文地质单元。降水主要通过冲沟排泄,部分地表水渗入地下后,通过岩石孔隙、裂隙向深部渗透运移,开挖后则断层、裂隙排泄于露天采场中。但勘查区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地表水、地下水排泄途径畅通,采场汇水,涌水可能性小。地表水、地下水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
  综上,该矿区属于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类型。
  2)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
  区内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受地形地貌及岩性构造因素控制明显,表现冲洪积和残坡积层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主要受冲洪积和残积积潜水的补给(和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各地下水受地形影响,有互为补给的特征。矿区内松散堆积层中的地下水均为孔隙水,无承压水,表现为向地势低洼处自流的特征。矿区一带属地下水排泄和迳流区,地下水经大气降水补给后,分别以下降泉形式排泄到矿区内的溪沟中,最后排入南河,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据本矿山水文地质特点,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弱,故这类污染一般只涉及到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程度甚微,因此本次评价仅进行浅层地下水影响分析。
  4)地下水评价原则
  地下水污染防治总原则为&地上污染地上治,地下污染地下防;坚持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
  ① 源头各种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在工艺、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相应措施,将污染物泄漏、渗漏污染地下水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② 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的防渗措施和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同时对渗入地下的污染物及时收集,从而防止污染地下水;
  ③ 地下水污染监控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并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
  ④ 依据响应措施包括,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5)地下水评价及结论
  拟开采矿山地下水富水性差,敏感性弱,污水水质较简单,因此,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采用定性方法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影响。
  拟建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因素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排土场。以上污染因素如不加以管理,固体废物乱堆乱放,可能转入环境空气或地表水体,并通过下渗影响到地下水环境。
  拟建项目运行期产生的生活垃圾,采用垃圾桶收集后外运至米易县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避免了遭受降雨等的淋滤产生污水,不会影响地下水。
  拟建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NH3-N等。经旱厕收集后用于农肥,不外排。
  表土堆放场废石经雨水淋溶后,随着渗流进入土壤及地下水体中,从而可能造成对土壤及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废石的成分及大气降雨强度及雨水酸碱度等因素。根据闪长岩废石分析的结果,废石不属于危险废物,且在采取对淋溶水收集后回用的措施后,临时堆场废石淋溶水基本不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利影响。堆场加以硬化,同时在四周设置挡土墙,防止雨水冲刷外流下渗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由于拟建项目的开发建设,随着区内地面硬化率的提高,对地下水涵养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建设一定规模的生态绿地是解决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的有效途径。绿地不仅渗透能力强,而且植物根系能对雨水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综上分析,建设项目场区地下水敏感性差,污染物排放简单,在落实好防渗、防污措施后,本项目污染物能得到有效处理,对地下水水质影响较小,项目的建设不会产生其他环境地质问题,因此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2.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项目运行期对周围环境空气可能产生影响的主要环节是装卸粉尘、成品堆场扬尘和运输粉尘等。
  (1)装卸粉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为减少装卸过程中的粉尘污染,环评要求在矿石装运过程中洒水防尘,矿石装车后,对表面矿石洒水,增加含水率;减少石料装车的吊装高度,减少粉尘产生量。
  (2)运输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与道路对接的公路长约200m,在旱季由于气候干燥容易起尘,粉尘量较大,对沿途环境空气有一定影响。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污染,环评要求在矿石装运过程中洒水防尘,矿石装车后,对表面矿石洒水,增加含水率,运输车辆用帆布进行遮盖,对工业广场、矿区道路等非绿化区域进行硬化,对场外运输道路进行整治,扩宽、平整路面,定期进行洒水,可防止矿石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粉尘和撤落。采取以上措施后,汽车运输和在装车站装卸过程产生的粉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3)成品堆场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废气污染源参数及排放源强见表26,预测结果见表27。
  表26 项目废气污染源参数及排放源强
无组织排放
长50m,宽10m,源强0.24 t/a,面源高度:2.5m,年平均风速1.9m/s
  表27 无组织粉尘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
浓度占标率
  (标准:0.3&3mg/m3)%
下风向最大浓度
  由表27可以看出,该项目最大有组织粉尘浓度:0.0253 mg/m3,占标率仅为2.81%,叠加环境本底值后任然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在距离源中心下风向距离104m处达到最大。根据成品堆场周边的环境分析,300m范围内无农户居住。因此,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采取措施治理后,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破碎和筛分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破碎和筛分废气污染源参数及排放源强见表28,预测结果见表29。
  表28 项目废气污染源参数及排放源强
无组织排放
长30m,宽20m,源强0.75 t/a,面源高度:2.5m,年平均风速1.9 m/s
  表29 无组织粉尘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
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
浓度占标率
  (标准:0.3&3mg/m3)%
下风向最大浓度
  由表29可以看出,该项目最大无组织粉尘浓度:0.0081mg/m3,占标率仅为0.9%。在距离源中心下风向距离201m处达到最大。根据排土场周边的环境分析,下风向300m范围内无农户居住。因此,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采取措施治理后,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5)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可知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模式是基于A.1估算模式开发的计算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环境质量模拟重点实验室提供的相关软件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30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排放源强(t/a)
  限值(mg/m3)
平均风速(m/s)
大气环境防护计算距离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成品堆场扬尘
  根据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无组织粉尘排放量小,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结果无超标点,故本次评价不对本项目提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5)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有关规定,要确定无组织排放源的卫生防护距离,因此本次评价针对粉尘的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计算,计算模式如下:
  式中:Qc&&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量,kg/hr;
  Cm&&污染物的标准浓度限值,mg/m3;
  L&&卫生防护距离,m;
  R&&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表31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m/s
1000&L&2000
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1)
  注: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分为三类:
  I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大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者。
  II类: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的排放同种有害气体的排气筒的排放量,小于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量的1/3,或虽无排放同种大气污染物之排气筒共存,但无织组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指标是按急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III类:无排放同种有害物质的排气筒与无组织排放源共存,无组织排放的有害物质的容许浓度是按慢性反应指标确定者。
  表32 卫生防护距离情况
污染源名称
无组织排放面积(m2)
平均风速(m/s)
  度限值(mg/m3)
源强(t/a)
卫生防护距离(m)
成品堆场扬尘
  经计算本项目提级后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m,目前该范围内无居民等敏感点,要求今后在该范围内也不能新建学校、行政办公、居民住宅等环境敏感设施。
  1.3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营运期施工机械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营运期主要噪声源为手持型凿岩机、移动式中深孔钻机、铲装机、挖掘机等设备运转及作业噪声,噪声源强为90-95 dB(A)。项目主要噪声源强及治理情况见表21。
  ①预测模式:
  噪声衰减:
  式中,LPi&&第i个噪声源噪声的距离的衰减值,dB(A);
  L0i&&第i个噪声源的A声级,dB(A);
  ri&&第i个噪声源噪声衰减距离,m;
  r0i&&距离声源1m处,m;
  rL&&其它环境因素引起的衰减值,dB(A);
  由上式预测单个噪声源在评价点的贡献值,再将不同声源在该点的贡献值用对数法叠加,得出多个噪声源对该点噪声的贡献值,叠加模式为:
  式中:L&&叠加后总声压级[dB(A)];
  Li&&各声源的噪声值[dB(A)];
  n&&声源个数。
  ②噪声评价方法
  评价利用噪声衰减模式计算出各噪声源对不同厂界的噪声源贡献值,再将各自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叠加即得到本项目对各厂界的噪声贡献值,可知厂界噪声是否超标。
  ③评价结果
  噪声影响预测结果见表33。
  表33 厂界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 单位:dB(A)
手持型凿岩机
移动式中深孔钻机
手持型凿岩机
移动式中深孔钻机
手持型凿岩机
移动式中深孔钻机
手持型凿岩机
移动式中深孔钻机
  由表33可见,经计算后,各厂界预测点噪声贡献值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敏感点距厂界200m以外,因此对环境影响不大。
  1.4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表土层较薄。剥离的表土运至项目排土场单独存放,并用苫布遮盖保存,服务期满后用于生态恢复。
  项目职工定员10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35kg/人&d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kg/ d(合1.05t/a)(年工作300d计)。
  本次环评要求堆放剥离的表土,封场后用于植被恢复,并做好表土堆放场的水保措施。生活垃圾设垃圾桶收集后,运至当地乡镇垃圾处理场处置。
  1.5环境风险评价
  1.5.1 风险评价的目的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或突发事件产生的新的有毒有害物质,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1.5.2 评价内容
  环境风险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计算评价和环境风险对策和管理。
  环境风险识别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首要工作,其目的是找出风险之所以存在和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环境风险计算与评价是指对环境风险的大小以及事故的后果进行测量,包括事故出现概率的大小和后果严重程度的估计。环境风险决策和管理是指根据风险分析、评估的结果,结合风险事故承受者的承受能力,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减少风险的措施和行动,如工程措施等。
  环境风险评价是评判环境风险的概率及其后果可接受性的过程,环境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取得什么样的风险是社会和环境可以接受的,从环境风险角度给相关环保主管部门提供项目选址可行性意见。
  环境风险评价应把事故引起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工作重点。
  1.5.3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中的有关规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下表。
  表34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剧毒危险性物质
一般毒性危险性物质
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
爆炸危险性物质
重大危险源
非重大危险源
环境敏感地区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该项目涉及的可燃、爆炸危险性物质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因此,本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二级。
  1.5.4 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进行风险识别和对事故风险进行定性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不再对事故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进行定量预测。
  1.5.5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范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范围: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工程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等;(2)物质风险识别范围: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
  (1)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根据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采矿过程中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可能酿成重大事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当加以重点防范。
  (2)物质危险性识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确定的危险物质,本项目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存在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中的物质。
  1.5.6 最大可信事故
  根据前面的危险分析,可知本项目发生事故影响后果最大的为采矿过程中诱发地质灾害风险。
  1.5.7 危险品管理及运输风险分析
  本项目矿区不设炸药器材库,发生炸药爆炸的风险概率较小。
  矿山必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特别是国务院591号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按照公安、安全检查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充实企业安全环保部门的力量,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实行有效管理和监督。
  这些事故本身发生概率极低,在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后可避免或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率;如有事故也可避免造成重大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使事故的影响控制在有限区域。
  1.5.8 生物多样性的风险分析
  (1)源项分析
  由于无意而带来的外来非本土物种在没有天敌又缺少其它控制办法的情况下会迅速地蔓延。一旦在一个新的地方扎根,这些外来的物种将对当地的动植物产生破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对当地的物种带来灭绝的可能。
  大致危害有:
  ①威胁生物的多样性
  表现在:外来入侵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的生态位,排挤本地种;改变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的结构或功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单一或退化;污染当地的遗传多样性;外来入侵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或破坏是持久的、长期的。
  ②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外来入侵种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外来杂草导致作物减产,破坏生态体系,增加控制和管理成本。
  (2)风险防范措施
  ①制定预防、管理、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法规和技术规范。
  ②制定&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有关部门可根据&黑名单&进行针对性、指定性检疫,禁止其入境。
  ③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意识,对有关人员进行外来入侵物种预防、控制、清除的管理方法,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估,生态系统恢复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④各区域采取植物恢复措施时,均应选择本区域内原有并适应的树种及草种,以防止当地物种演变及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
  1.5.9采矿诱发地质灾害风险分析
  (1)风险识别
  矿山地层岩性较复杂,地质构造较发育,风化及岩溶作用中等,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2)源项分析
  矿山采矿等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可能诱发和加剧边坡失稳,根据其环境条件分析,露采坑边坡可能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诱发的可能性中等,对未来矿山的开采有影响,危害程度中等。
  (3)防范措施
  为减轻和预防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风险,本次评价提出业主单位因加强矿区及矿界周边的地勘工作,查清矿区内的不稳定地带,从而在设计中,采取相应的工程防范措施,同时采矿活动中应严格安全生产管理,规范采矿作业流程,防治采矿诱发地质灾害。
  1.5.10 应急预案及联动应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都明确要求企业应编制应急预案。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由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装备保障系统、通讯信息系统五部分组成。
  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风险事故总是难以根本杜绝,企业必须制订风险事故应急预案。制订预案的目的是要迅速而有效地将事故损失减至最小,应急预案原则如下:
  (1)按照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要求和&安评&提出的具体方案制定项目应急预案。
  (2)确定救援组织、队伍和联络方式。
  (3)制定事故类型、等级和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
  (4)岗位培训和演习,设置事故应急学习手册及报告、记录和评估。
  (5)制定区域防灾救援方案,厂外受影响人群的疏散、撤离方案,与当地政府、消防、环保和医疗救助等部门加强联系,以便风险事故发生时得到及时救援。
  (1)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国家环保局(90)环管字第057号文的要求,通过对污染事故的风险评价,各有关企业应制定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工作计划,消除事故隐患的实施及突发性+事故的应急办法等。评价要求本项目成立完善企业内部应急指挥小组,和当地其他相关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建立正常的定期联系等。
  为保护企业,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污染事件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就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重大危险源分类、分级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5.11 小结
  本评价认为通过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可将风险隐患降至最低,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本项目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靠且可行,因此项目从环境风险角度分析是可行的。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排放源(编号)
污染物名称
预期治理效果
经收集后,用于周边林地及农田施肥
生活污水得到合理妥善的处理,不外排,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固废、废水
经三次沉淀后,水循环使用,淤泥农民回收
不外排、淤泥农民用作农田
粉尘得到有效控制,使其对当地环境空气的影响降至最低
洒水降尘、建设2m高围挡
破碎和筛分
运输车辆遮盖篷布、
  洒水降尘
油烟净化设施
表土运至表土堆放场堆放
无废石排放
垃圾桶收集后,运至当地乡镇生活垃圾场处理
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处置,不乱扔乱倒,对当地的影响较小
采矿设备噪声、破碎、筛分和运输车辆噪声
选用低噪高效的设备,合理安排采矿及外运矿石矿车运输时间
噪声对当地声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1生态保护措施
  本着&先保护后开发,边保护边开发&以及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基建期和运行期的生态恢复措施主要应考虑采用绿化带修复。根据矿区的气候、土壤、水文、地形等方面的自然生态条件综合考虑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功能,做出合理的安排。重点应包括改善水保设施的植被重建。
  内部运输道路在进行生态修复时,充分考虑其观赏性。在树种选择上,宜用针阔叶林相结合,常绿林落叶林相结合。空间布局上使乔、灌、草相映衬,既有利于生态系统重建的稳定又有利于景观观赏性的提高。乔木树种可选种广玉兰、女贞、夹竹桃,这些树具有较强的吸滞粉尘的能力且较为美观。灌木可选种冬青卫茅、雀舌黄杨等,草坪可选种黑麦草与其他草坪草混种,此品种分蘖力和再生能力强,发育成熟后要自行繁殖。还可选种紫羊茅,较耐酸,耐贫瘠,在富含有机质土上生长良好。
  工业场地应考虑将原有的植被树种移植用作建立绿化带。也可选择多层复合结构的绿化体系,重点防治防治大气和噪声污染,逐步改善小气候环境,同时也应注重视觉效果的营造。与之对应,在乔木、灌木、草本类的选种方面,除了注重其生态恢复功能之外,还应注重其美观性。可实施混种和复合种植方式,布置经济建设化防护带。工业场地开挖的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应注意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收集作复垦时的客土(重构用土)。
  宜采用的方法是先对场地进行覆土,再种植当地相应的植物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由于大面积的覆土投资较大且取土困难,所以选择适宜的先锋植物显得尤为重要,对该工程的生态恢复重点是筛选引种先锋植物,并采用适宜的种植技术,在经历单纯种草和草灌乔优化配置阶段后,矿区的植被将会得以重建。
  本项目废石堆场的建设将对原有地表植被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做到施工、生产运行期尽可能不断地恢复被破坏的土地,消除各种污染源的危害,并在矿山服务期满后对其进行生态恢复。
  为解决原有矿山开采造成的植被破坏,企业应有计划的组织和实施对矿区及周边植被的恢复,更好的保护环境,解决遗留的环境问题,提升企业形象,承担社会责任。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露天采场场区
  工程措施:露天采矿场平台上部开挖边坡内侧排水沟,并对部分坡面采用浆砌挡墙或护坡等措施。
  植物措施:在采场开挖形成的边坡上播撒草种,采矿平台植树造林,采场公路两侧边坡也采取植被措施进行绿化,以避免水土流失。
  对于护坡植物的选择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一些能尽快形成人工植被覆盖层的品种,再经当地野生植物的自然侵入,发展成为长期稳定的复合植被系统。
  2、工业场区运输道路
  运输道路治理措施主要分为三项:道路排水、护路林及边坡防护。
  1)道路排水
  路面设计为中间高两边低,坡度2%,在道路两侧各设纵向排水沟一道,纵向排水沟断面为矩形,底宽0.4m,深0.6m,排水沟用浆砌石砌筑。
  2)护路林
  道路建成后,在两旁栽植护路林,以保持水土,美化环境。护路林以适生的乡土树种为宜。
  3)边坡防护
  由于道路沿线经过地段有坡面和沟道,弃土堆置于坡顶及斜坡面,应修建挡土墙予以防护,在挡土墙直立面下设干砌石护底。由于运输道路部分路段弃土堆置于沟道,应修建拦渣堤,以保证沟道行洪顺畅,保护弃土坡脚不被冲刷。在坡脚防护后,还应对坡面进行植物措施防护,以适生的乡土树种为主,采用密植,栽植间距0.3m。
  3、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
  矿山建设阶段,各项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填筑、运输等均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由于施工过程中不便采取水保措施,因此,需通过严格施工组织管理将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考虑施工安全、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问题,在具体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水土保持意识,防止施工活动造成崩塌、滑坡和失稳现象的发生,多余的土石方要及时运输到指定的弃渣地点并采取相应的临时拦挡措施,不得应按随意乱弃;填筑时填料要到位,不得随意堆放;土石方运输过程中车身要有足够的高度,防止沿路掉土掉渣;施工临时便道要经常洒水,防止扬尘四起污染周围环境。
  结论与建议   
  1项目概况
  冕宁县回坪乡窑沟砂石矿开采项目,项目位于冕宁县回坪乡,矿区面积:0.0918km2,开采规模为:8.0万t/a,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矿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冕宁县南河乡 地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