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汉江夏区鲜花店有个什么寺庙建庙十周年?

修建寺庙倡议书
修建寺庙倡议书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顺平县桃花节伊祁山(太子庵)庙宇修建募捐倡议书
顺平太子庵庙宇修建募捐
伊祁山是“尧”的出生地,后因其五太子在此山出家修行,得名“太子庵”,并成为历代佛教圣地。动乱年代建筑损毁后经陆续修建,山顶庙宇已初见规模。为解决老人及行动不利者上山的困难,村民自发组织在山脚下重修庙宇??
顺平太子庵庙宇修建募捐倡议书
伊祁山(太子庵)位于顺平县万顷桃源农庄民俗文化园(桃花节)内,距保定45公里。山上有古老的洞穴、众多庙宇、殿堂、亭台,及原始氏族群居遗址。
这里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一片风水宝地,相传伊祁山是我们的祖先“尧”的出生地。尧,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在伊祁山诞生,15岁封为唐侯。20岁其兄帝“挚”让位于他。后因水灾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尧在帝位70年,90岁禅让于“舜”,尧活了118岁。
因尧帝五太子“丹朱”再此山出家修行,故又得名“太子庵”。经过历代官府拨银修建,成为佛教胜地。每逢庙会附近州县黎民及朝廷命官,都要上山朝拜。后因动乱年代损毁,山上寺庙只剩遗址。近些年,经过各方支持和附近村民陆续修缮,山顶的庙宇已初见规模。
山顶庙群照片
至今每年正月、七月及仲春时节,显官达贵、商贾百姓、佛门弟子、文人骚客、八方而来,云聚这里寻根祭祖、诵经许愿、观景赏花、参加民族文化活动,为亲人祈福??
为解决老人及行动不方便的人上山祭祖的困难,由山下张各庄村村民自发组织,民间募集资金,在山脚下修建庙宇一座。
由于资金短缺,困难重重,因此,恳请各方力量来捐助。希望您踊跃出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慷慨解囊,积少成多,共同完成这次修建。请见书者伸出捐助之手,以一颗真诚恭敬的心去布施,根据自己的能力出资、出物、出力。善心无大小,爱心无大小,或把平常乱花的钱节省下来,也可为修建寺庙添砖增瓦。
您这份弥足珍贵的慈悲心、爱心与菩提心会给我们带来无量的功德和福德。愿这次的发心捐助给大家带来终身的福报。一份善举,功德无量,名留千秋,子孙增幅。
当前情况: 庙宇设计共三间,现已打好地基,资金缺口较大,只有解决资金问题方可往下进行。庙址位于张各庄村村东山脚,坐北朝南。附照片:
已修建的地基(13年冬拍摄)
仰视照 (13年冬拍摄) 俯视照 (13年冬拍摄)
篇二:古日寺(光明佛学院)重建倡议书
古日寺(光明佛学院)重建倡议书
古日寺位于西藏昌都区江达县娘西乡境内,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现有僧人四十多人。寺庙的驻地是诸大成就者们一致确认的无量功德聚集的地方。寺院的东面山上雕塑有格萨尔王的30面画像,肩负着降妖除魔消除障碍的使命;南面是曼茶小山,终年花香馥郁,灵气充盈;西面的山石上天然显现有嗡,啊,吽三种子字和六字大明咒的种子字;北面的山叫“嘎宗”是金刚萨埵的圣地,夏季举办金刚萨埵法会的时候,人们总是能够听到从圣地传来的法器的鸣声。寺庙倚山而建,此山状如海螺,似乎有无限法音流出。
寺庙驻锡地神秘而灵秀,四季清明,绿树成荫,此地民风淳朴,由于古日寺的教化,牧民上百年来精勤修法,年龄凡30岁以上几乎人人都已经修满五十万遍四加行,许多人都在修大圆满法或其他甚深教法。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公元1870年大成就者白玉次珠活佛因为观察在此地殊胜而吉祥,遂建古日寺,传承和弘扬无垢光尊者(龙钦巴)的修法系统;此后白玉次珠活佛的第二次转世活佛扎匝多吉继续沿续前世进行弘法利生事业,建立佛学院,闭关中心,培养弘法人才。扎匝多吉活佛将法脉传给了贡秋嘉参堪布。贡秋嘉参堪布修学精勤,戒律清净,堪称修学楷模!堪布圆寂后将寺庙交给四位弟子管理,此时三界导师掘藏大师仁增确吉旺修,度化了此四位弟子,并将莲师掘蔵法心意法传授给他们。而四位喇嘛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
1990年,此四位弟子中尚有二位住世,此二位经过无数次禅定,观湖,打卦后,终于找到了白玉活佛的第三次转世的白玉次珠活佛,不曾想到的是第三世白玉次珠活佛竟是三界导师大掘藏师仁增确吉旺修的妹妹的儿子。第三世白玉次珠活佛现在还年幼,正在佛学院精勤修学佛法。由于寺庙遭遇了十年浩劫,庄严的殿堂佛像尽数被毁。同时由于地处偏僻,物资匮乏,又由于数十年年久失修。昔日庄严寺庙已经成为危房,土木结构的庙宇梁栋腐败,到处漏风漏雨!僧舍更是摇摇欲坠!十分危险!
四十多位僧众,却依然不改其志,戒律清净,精勤修法,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直接或是间接利益众生。既不为外界的花花世界所侵扰,也无个人的世间贪欲。唯求利益一切如母有情,离苦得乐,往生净土。真是了不起的真修行人啊!
三,重修规划
大殿主体为三层,内供莲花生大师,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三尊圣像,藏式风格,大殿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建筑单层面积700多平方,按照抗7级地震设计,造价人民币500多万元;僧舍50余间,每间面积50平方,钢筋混泥土结构,造价人民币150万元;闭关中心一座,主体为上下两层,下层为经堂,上层七间为关房,钢筋混泥土结构,单层建筑面积150平方,造价100万元;八大佛塔高度四米,宽度2.8米,钢筋混泥土结构,造价20万元;食堂主体二层,上层有四间,钢筋混泥土结构,单层建筑面积200平方,造价50万元;全部总计造价820万元(大写捌佰贰拾万元)。
随喜功德壹万元以上可以将功德主全家的照片留在寺院,并将在碑上刻上功德芳名,每次寺院开大法会或做佛事均得回向.
敬请一切发心之佛子们和十方善信,发普贤大愿,修普贤大行,随喜捐助,共同护持正法的长久住世,此乃一切三宝之事业,为一切诸佛菩萨所欢喜赞叹!一善之举,不仅增福延寿,福延子孙,种下广大福田,借此功德,更必将迅速忏清无始劫以来的一切生死重罪,迅速积集菩提二资粮,从而种下获得究竟解脱之因!愿所有众生获得佛果!
一、 极乐寺的情况介绍、历史与缘起,突出殊胜之处
二、 接待中心的情况介绍与殊胜之处
1.参考,大功德主,供养多少钱给什么殊胜的好处
2.普通的做功德,展现供养此佛学院的殊胜功德
3.佛学院的不共殊胜之处篇三:关于筹建家乡古迹保全庙的倡议书
关于筹建家乡古迹保全庙的倡议书
各位乡亲、乡贤、各位志士:
保全庙,是纪念汉广武君李左车和供奉其神位的庙堂。李左车著有兵书《广武君》,论述用兵谋略,流传甚广,更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名言流传至今。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韩信出奇兵,斩陈余,掳赵王,一举灭赵后,采纳李左车“按甲休兵,镇赵安民,以兵威说降,齐燕可定”的建议,不战而屈人之兵。李左车之计,避免了战事,保全了一方百姓。他扶危济困,广施恩德,卒后被封雹泉神,在受令播撒冰雹时,总是让过乡梓。人们对他感恩有加,尊为神,立碑、修庙、塑像。千百年的历史变迁,庙宇早已香消玉殒,但李左车一直是家乡民众心中给予五谷丰登的“雹泉神”,一直是在外游子、创业志士祈福保佑的“保全神”。
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2011年,位于家乡崔王孟区域的千年古桑惊现,她的开发立即上升为县重点工程,并于2012年5月以“无棣千年古桑逍遥游乐园”原生态向社会开放。为使景区更加具有观瞻性和底蕴,为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车镇的历史、人文、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计划在景区内恢复古迹“保全庙”。设计南北长33米,东西宽32.6米,建设大殿一座、配殿两座,为汉时建筑风格,需筹资300多万元。
为了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了传承家乡历史文化的根系脉络,为了保护家乡的文物古迹,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我们谨发出如下倡议:
各位乡亲、乡贤、在本地工作过的亲朋、在外地创业的家乡志士和社会各界,欢迎积极投身到“保全庙”筹建工作中来,为筹建工作献计、献策,为“保全庙”建设工程捐款、捐物,提供不拘于任何形式的援助。捐资不限多少,都将记入恢复重建名册并在互联网上公布,我们还将在恢复重建碑刻中留下您的芳名,让您的美名传颂乡里,流芳千古,与天地共存。
各位乡贤、各位志士,“保全庙”的建设需要您添砖加瓦,需要您留下一份功德、一份爱心和一份牵挂,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培育家乡繁荣昌盛之花!
保全庙筹建工作委员会
2012年3月篇四:浙江省佛教界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倡议书
浙江省佛教界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和浙江省民宗委从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作用、促进宗教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科学发展的高度,向宗教界发出了开展“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的号召。中国佛教协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指出:具体到我们佛教界就是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我会响应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浙江省民宗委、浙江省佛协的号召,根据浙江省佛教协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全市佛教界深入开展“创建和谐寺院”活动,现就创建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向全市佛教界同仁提出如下倡议:
1、统一思想。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党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在统战部和宗教事务部门的直接指导下,积极有序、深入扎实地推进“创建和谐寺院”活动。
2、健全组织。佛协和寺院组织成立“创建和谐寺院”活动领导班子,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创建活动的长期性、系统性,能够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3、明确目标。“创建和谐寺院”活动以爱国爱教为根本,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围绕“和谐”主题,注重教育,加强管理,务求实效。
4、爱国爱教。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实践“人间佛教”思想,从教
义教规中深入挖掘和谐理念,以寺院和谐带动信众和谐,在引导信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推出新举措,作出新贡献。
5、知法守法。建立学习制度,深入宣传教育,使全体僧众和广大信众掌握了解党的宗教政策和政府的法律法规,全面提高依法开展教务活动的自觉性。
6、团结稳定。积极实践佛教无我、和合、慈悲、圆融理念,做到管理组织内部团结融洽,僧团和合无诤,与信教群众关系和睦,增进人际关系和顺,促进社会和谐。
7、教风端正。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要求,以戒为师,严正道风,提高僧众素质,加强僧团建设,展示良好风貌。
8、活动规范。寺院各项活动文明健康,符合法律法规,符合科学发展思想,符合先进文化要求,符合教义教规,符合正信正行要求,对推动社会和谐产生积极效应。
9、管理有序。寺院管理体制顺畅、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组织健全、管理措施得力、管理方式民主,管理人员深信因果、廉洁奉公,遵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
10、安全整洁。寺院建筑设施安全、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措施到位;寺院坚持文明敬香,保持环境整洁卫生、清净庄严,有良好的佛教氛围。
11、服务社会。发扬大乘佛教入世利生精神,通过财布施与法布施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服务大众,造福人类。
1 2、佛教文化。要在继承传统佛教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创新、发扬光大;展示给社会各界并经社会实践的检验;佛教文化主题明确,体现佛教界清净庄严、戒律严明、深信因果;通过搭建佛教界与社会各界交流的文化平台,把佛教传统的、优秀的、创新的文化提供给社会,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在“创建和谐寺院”活动中,不断经验,克服困难,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篇五:关于重新修建律坪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关于重新修建律坪村傅氏宗祖祠堂的倡议书
全体傅氏子弟们:
始祖傅氏公祖明朝初年,始祖从山前迁入律坪定居,至今历六百余年。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已延续二十二世矣。始祖一系傅氏后代,现大多定居樟树市吴城乡律坪傅家村。可谓祖德广远,佑我傅氏子孙后代人丁兴旺、事业宏达。
前辈有识之士为纪念祖先的丰功伟绩,于明清年间,在先祖安息之地修建傅氏宗祠,塑像立碑,置田定制,彰先祖之功德,延傅氏之文脉。它既是神圣的殿堂,又是育人的学堂,还是乡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只可惜,神圣可亲的傅氏祠堂于文革动乱年月几番蒙受损毁加上八年前的一场大火,已是苦不堪言。幸好04年我族傅林儒先生慷慨解囊自费将前厅修建,现又全部倒塌,数十年来,傅家子弟无不哀之痛之惜之,且深深自责吾辈未能保护好祖先的宝贵文化遗产之罪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近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和实施,人们对宗祠在和谐社会建设和文化传承上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清楚明确。祖国各地,到处可见金碧辉煌、修葺一新的宗庙祠堂,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旅游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倡导忠孝文明,世人居安思祖之情顺势陡升。人之肤发生命,授之于父母,根之于祖宗。吃水不忘挖井者,丢本忘祖枉为人。无祖宗骨血生养,哪有我辈化人入世?身为傅家子弟,不能让祖宗的神灵有一个体面的安息之所,是我辈奇耻大辱也!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如不抓紧重修祠堂,可能就再也没有这样好的机会了!大伙理当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 2013年冬至,重建傅氏祖祠再次提到傅姓家族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经过充分的民主协商,
“傅氏宗祠重建领导小组”已经产生并开始工作;通过审慎勘察,宗祠地址已经选好;宗祠的总体设计程式正在征集筹划;全面的集资动员正式启动!
我们:任何人不论捐款多少,贡献大小,我们都将在重修之中刻石留名;不论何人所捐、捐赠多少、款项用于何处,我们都将向外公布,公开接受监督。因此,捐款人请留下您的详细地址,姓名及捐款数额。
我们:所有的建言献策都会受到应有的重视,所有的捐献都会得到有效监管与合理使用。我们相信:全族同胞一定能深明大义,傅氏祠堂一定能建好!
重修傅氏宗祠领导小组
友情链接:曾为抗日游击队根据地 湖东寺46年后将重现江夏|湖东寺|寺庙_凤凰佛教
曾为抗日游击队根据地 湖东寺46年后将重现江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昔日香火旺盛的湖东寺,经历日军纵火毁坏后日渐衰落。这个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寺,在消失46年后将重现洞山村。
[原标题]:曾为抗日游击队根据地湖东寺46年后将重现江夏
古寺原址挖出来的石雕菩萨。(图片来源:武汉晚报摄影:张勇军)
新建的大雄宝殿。(图片来源:武汉晚报摄影:张勇军) 重重天井密布,房舍错落有致,建筑4万多方。江夏区郑店街洞山村,昔日香火旺盛的湖东寺,经历日军纵火毁坏后日渐衰落。近日,记者从江夏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了解到,这个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古寺,在消失46年后将重现洞山村。预计,新寺将更名为万寿禅寺,于明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始建明末,历经300余年 郑店街洞山村,山水相间,比邻江夏金口。 曾经,香火旺盛的湖东寺,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古寺原址变成了农田,刚播下的种子长出了嫩芽。重重天井,及慈祥的老和尚,依旧清晰地印刻在老农任忠道的记忆里。 任忠道,今年80岁,是洞山村人。他说,寺庙最后一任主持姓姚。上世纪50年代,姚和尚常带着他玩。解放后,这座古寺改为湖东小学,1968年,古寺被拆,从此彻底消失。 谭宪章,湖东寺小学的老校长。江夏区民族宗教局提供了一份回忆资料,这份资料为谭宪章于日写的一段回忆。&据当地老人讲,原来老庙正中墙壁嵌有一块石碑,石碑记载,寺庙始建于南明永暦年间。& 记者查询得知,南明永暦年间(1623年-1662年),为明末清初时期,距今300余年时间。 古寺被日军纵火烧毁 谭宪章在回忆中如此描述湖东寺:1952年秋,他调任湖东乡小学任校长。当时的校舍为一座古庙,名为湖东寺。庙址靠近洞山大队(今洞山村)刘麻湾。 湖东寺坐南朝北,墙壁全是青砖,中间五架梁和立柱,都是水桶粗的大木。正中上下有厅,中间是个大天井,左边上下两厅,中间有小天井,再左边上下两寝屋,中间为厨房。右边上下两厅,中间小天井,再右边是三间平房,作为办公室,在平房前是院墙。正厅上首是神龛,供有铁质佛像。这座寺庙面积大约4万平方米。 江夏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蔡光宏说,抗日战争时期,洞山村为抗日游击队周筱山的根据地,此部曾杀死了不少日本鬼子。后来,日军放火烧庙。谭宪章回忆说,日军烧毁寺庙后,周筱山出钱重建了此庙,并用作武器修械厂。 1958年,湖东乡小学合并,校舍闲置,无人看守。任忠道老人说,1968年,洞山村兴建房屋,村民便拆了古寺。 重建将更名万寿禅寺 2007年,江夏区为发展乡村休闲游,应当地村民要求,着手重建湖东寺。 蔡光宏说,经市区各级部门批准,寺庙重建手续非常齐全,先后办理了建筑规划许可证、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等所有证照,来之不易。重建后的新寺,选在了离原址不远的洞山寨,背山面水,风景优美。新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财神殿、地藏殿、龙王殿等,预计明年4月可对外开放。 不过,这座300余年的古寺已更名为万寿禅寺。参与筹建的寺庙住持慈心法师说,此寺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有杀戮,不宜就地重建,也不宜沿用过去的名称。慈心法师透露新名来由:根据《无量寿经》而取名万寿禅寺,寓意吉祥。 江夏佛教传播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便有寺庙。历史上佛教兴盛时期,江夏辖区的大小寺庙多达50多座。据江夏区志记载,&菩提达摩,天竺人(今印度),建元(公元479年)至广州,后梁武帝邀至金陵(今),与语不合,去之北魏嵩山。&江夏区志还称,金口为&一苇杭江&之地,达摩祖师从金口渡江北上。
[责任编辑:邢彦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武汉万寿禅寺重点弘扬孝道文化&拟存放信众灵骨
武汉万寿禅寺重点弘扬孝道文化
拟存放信众灵骨&&
(凤凰网 日 )&
依山而建,翠绿环绕,飞檐翘角,龙纹彩绘。昔日香火旺盛的武汉江夏湖东寺,在消失40多年后迎来重建,重建后的湖东寺,更名为万寿禅寺。
据悉,湖东寺始建于明末清初,300余年来,历经沧桑,几度兴衰。3年前,在武汉市宗教局、市佛协以及江夏区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该寺庙才得以重建。
重建后的湖东寺选在了离原址不远的新店街道洞山寨,背山面水,风景优美。目前,新寺再建的工程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财神殿、龙王殿,和地藏殿。
近日,据建设方负责人介绍:“湖东寺重建工作完成后,除了弘扬佛教文化外,还重点弘扬孝道文化,未来这里将打造成江夏区独特的旅游胜地。”    
湖东寺简史
江夏区之所以重建湖东寺,源于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历史。据史料记载,江夏区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寺庙,历史上佛教兴盛时期,江夏辖区的大小寺庙更是多达50余座。
原湖东寺位于郑店街洞山村,山水相间,比邻江夏金口。江夏区志称,金口为“一苇杭江”之地,达摩祖师从金口渡江北上,而湖东寺也是当地知名的寺庙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曾经香火旺盛的湖东寺,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洞山村民介绍说,湖东寺最后一任主持姓姚,上世纪50年代,姚和尚还常带着他们玩。解放后,这座古寺改为湖东小学,校长名为谭宪章。
至于湖东寺具体的建寺时间,目前没有过多公开资料,但在江夏区民族宗教局提供的谭宪章于日写的一段回忆中显示:“湖东寺始建于南明永暦年间”。
南明永暦年间(1623年-1662年),则为明末清初时期,距今有300余年。
谭宪章在回忆中还这样描述湖东寺,1952年秋,他调任湖东乡小学任校长,当时的校舍为一座古庙,名为湖东寺,庙址靠近洞山大队(今洞山村)刘麻湾。
彼时,湖东寺坐南朝北,墙壁全是青砖,中间五架梁和立柱,都是水桶粗的大木。正中上下有厅,中间是个大天井,左边上下两厅,中间有小天井,再左边上下两寝屋,中间为厨房。右边上下两厅,中间小天井,再右边是三间平房,作为办公室,在平房前是院墙。正厅上首是神龛,供有铁质佛像。当时,这座寺庙面积大约4万平方米。
江夏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蔡光宏说,抗日战争时期,洞山村为抗日游击队周筱山的根据地,此部曾杀死了不少日本鬼子。后来,日军放火烧庙。谭宪章回忆说,日军烧毁寺庙后,周筱山出钱重建了此庙,用作武器修械厂。
1958年,湖东乡小学合并,校舍闲置,无人看守。东山村村民介绍说,到了1968年,该村因兴建房屋,村民便彻底拆了湖东寺。            
来之不易的重建
直到2007年,江夏区为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当地村民的强烈要求下,重建湖东寺一事,才逐步进入规划,次年7月,该项目正式动工。但仅仅建设了半年,由于资金链断裂,后期工程无法续建。
就这样,湖东寺重建搁置到2012年时,才最终敲定新的建设投资方。为了湖东寺重建再次开工,日,江夏区人民政府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所有涉及到的职能部门全部参加。
会议认为:“恢复重建庙宇,有利于民族宗教事务的规范管理,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信仰需求,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湖东寺恢复重建工作需加快推进。”
在这次会议上,江夏区政府还明确:一是庙宇新的建设投资方与郑店街道办事处要尽快签订续建协议;二是除土地使用证外,其他有关建设手续由郑店街道洞山村委会移交建设投资方;三是是湖东寺前期建设涉及的手续办理,建设施工、场地守护等费用由元湖东寺建设负责人结清。
另外,会议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积极保障庙宇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江夏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蔡光宏说:“经市区各级部门批准,寺庙重建手续非常齐全,先后办理了建筑规划许可证、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等所有证照,来之不易”。武汉市民宗委员夏主任也表示:“该寺庙在建设手续上没有任何问题。”
而重建后的新寺,选在了离原址不远的洞山寨,并改名为万寿禅寺。据参与筹建的寺庙住持慈心法师说:“此寺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有杀戮,不宜就地重建,也不宜沿用过去的名称。”            
重点弘扬孝道文化
湖东寺重建工作再次启动后,赢得了附近村民广泛赞誉。眼下,已更名为万寿禅寺的庙宇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且该项目还得到了湖北省有关部门大力支持。
1月4日,湖北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到万寿禅寺进行调研时,就如何正确处理宗教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新建寺院内部陈设装饰、有关露天塑像规定、主要教职人员选聘及寺庙僧团管理等问题与建设方交换了意见。
万寿禅寺建设方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建的项目中,地藏殿将会成为整个工程的地标性建筑:“楼层为7层,总层高为50.4米,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耗资数亿元,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座‘国神祠’。”
“‘国神祠’主要收录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圣贤人杰,英烈巾帼,供华夏子孙供奉,重点弘扬孝道文化,这也将会是寺庙未来发展方向。”万寿禅寺建设方负责人说。
而建设方正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寻找中国远征军遗骸,然后将这些遗骸安放在“国神祠”供后人缅怀。为此,万寿禅寺建设方专门成立了“中国远征军遗骸寻踪团(筹)委员会”(待批)。
“‘国神祠’(暂定)还设有福位,主要供本寺法嗣,护法居士,皈依弟子,功德信众去世后使用。”万寿禅寺建设负责人透露:“福位在官方的备案名称是‘地藏殿海会玉塔景观塔苑’。”
对方并出示了江夏区民宗局于日对该项目的建设批复。批复称:“经研究,同意万寿禅寺建设地藏殿海会玉塔景观塔苑以及海会玉塔景观塔苑区域所设立的供坛、供塔、牌位、福位及佛龛等佛教设施”。
批复还指出:“同意江夏万寿禅寺接受大德居士及广大信众对佛教设施的认捐。涉及有关僧尼、大德居士、信众的骨灰存放事宜,必须遵循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佛教的相关仪式的规定……”            
“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众所周知,在寺庙存放骨灰,近几年一直饱受争议。那么,江夏万寿禅寺存放信众灵骨的行为到底如何?对此,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正慈大师在接受采访时称:“万寿禅寺由于不对外经营,只对捐助者提供,因此也不存在问题。也符合武汉市殡葬管理的相关规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环保,节约土地,万寿禅寺做了件大好事。”
事实上,类似在寺庙存放灵骨一事,目前于全国已是普遍现象,但国家至今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条文。
去年,重庆一群众向当地民宗委咨询过此事,得到的答复是:“凡为寺庙建设提供相应捐助的佛教徒,在其亡故后,寺庙会为其提供一个存放灵骨的位置,以感念其功德。”
“这件事在法律上的确属盲区,不过在寺庙存放灵骨,比买墓地的确便宜多了。”武汉市民宗委一官员如是说。
律界普遍的一种看法是,从法律上来说,这是一个民事行为,取决于当事人和寺庙之间的保管协议如何约定。双方可以基于自愿平等的原则,协商各项事宜。
向全球征寻“中国远征军”英雄遗骸
&(楚天都市报讯.文/王婷婷)
图为:万寿禅寺高僧用金刚经为湖北人民祈福。
图为:捐赠炎帝面相现场,左二是收藏家谢启才。
寻找“中国远征军”英雄遗骸
日,由武汉江夏万寿禅寺主办的“全球征寻中国远征军遗骸”新闻发布会,在武昌万达嘉华酒店举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全球华人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在江夏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万寿禅寺宣布成立“全球征寻中国远征军遗骸寻踪委员会”,面向全球,寻找中国远征军英雄遗骸,安放于寺内“国神祠”中,供后人瞻仰缅怀。同时,该寺热忱欢迎幸存的远征军老兵,到重建后的旅游胜地万寿禅寺颐养天年,并为抗战英雄后代、生活困难者提供资助。
江夏万寿禅寺还热诚邀请社会团体和个人,组建寻踪志愿者联盟,为此良举出一份力。据主办方透露,目前已有凌志清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中房华泰置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加入,并现场捐赠200万元、500万元,作为活动支持资金。
首批安置500远征军遗骸
万寿禅寺位于武汉江夏区郑店街洞山寨,由昔日的湖东寺更名而来,始建于南北朝,距今2300余年。抗战时期因做游击队根据地,被日军焚毁,目前正在恢复重建。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重建后该寺将佛教文化和孝道文化相融合,打造江夏区独特的旅游胜地。东依云景山,南望银光闪烁的鲁湖,西扶洞山山脉,北靠洞山,风景优美,翠绿环绕,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财神殿、龙王殿、地藏殿和国神祠等,将于2016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本次活动,供奉抗战英雄遗骸的国神祠地宫以佛孝文化来诠释现代殡葬文化,给故人一个入土为安避风雨、入寺为尊享福报的安身之所。万寿禅寺国神祠地宫作为永恒的安息地,在融入佛孝文化和现代豪华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她都可以世代传承、家风永续。
据了解,通过有关资料挑选的首批500名远征军战斗英雄和湖北籍英雄,其遗骸将安置在国神祠。另外,在淞沪会战中四行仓库保卫中战的湖北籍英雄也将安放在国神祠中。
收藏家赠送2亿高古玉炎帝面相
抗战期间被日军焚毁的武汉万寿禅寺,征寻“中国远征军”英雄遗骸的义举打动了中国高古玉研究领域专家、中国著名收藏家谢启才先生。日,谢启才正式向万寿禅寺捐赠市场价值2亿元的高古玉炎帝面相,将其放置于“国神祠”陪伴归国的中国远征军英魂。
谢启才先生是国内知名收藏家,其收藏的高古玉质量、数量和规模在全国首屈一指。23日在捐赠仪式现场,谢先生表示,当他得知万寿禅寺建设“国神祠”主要是供奉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为民族做出贡献的圣贤人杰,特别是要安放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民族英雄以及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后,备感欣慰和感动,毅然决定将珍藏已久的高古玉炎帝面相捐赠给万寿禅寺,让这尊华夏文明的始祖陪伴其子孙后代。
本次捐赠的高古玉炎帝面相高95厘米,宽65厘米,表面呈现灰色,需要3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方能抬起。据专家介绍,高古玉是指汉代以前的古玉,因为时间长久,存世量极少,而如此大体积的高古玉更是十分罕见。
这尊炎帝面相高古玉用强光照射,玉体仍然通透碧绿,目前市场价值超过2亿元。
当天,国内收藏爱好者周扬杨也向武汉万寿禅师捐赠了一尊长100厘米、宽20厘米的玉棕。该玉棕在目前国内公开的玉棕中长度最长,经专家鉴定为皇家用物。
武汉万寿禅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郑店街洞山村万寿禅寺
武汉万寿禅寺迎来首位抗日老兵英灵
( 19:13:00&来源:&&)【摘要】
图为,肖杰先生亲属搭乘武广高铁携老先生骨灰走出武汉火车站。6日,肖杰先生女儿及其亲属搭乘武广高铁,将老先生骨灰移送至武汉江夏万寿禅寺。据悉,武汉万寿禅寺9月2日面向全球征寻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和支持。
<img STYLE="BorDer-BoTToM: 0 BorDer-LeFT: 0 pADDinG-BoTToM: 0 LisT-sTYLe-TYpe: MArGin: 0 pADDinG-LeF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BorDer-riGHT: 0 pADDinG-Top: 0px" ALT="武汉万寿禅寺迎来首位抗日老兵英灵"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2.cqnews.net/news/attachement/jpg/site82//3804548.jpg" NAME="image_operate_04626"
TITLE="武汉万寿禅寺重点弘扬孝道文化&拟存放信众灵骨" />
图为,肖杰先生亲属搭乘武广高铁携老先生骨灰走出武汉火车站。邹晓钦摄
<img STYLE="BorDer-BoTToM: 0 BorDer-LeFT: 0 pADDinG-BoTToM: 0 LisT-sTYLe-TYpe: MArGin: 0 pADDinG-LeF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BorDer-riGHT: 0 pADDinG-Top: 0px" ALT=""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3.cqnews.net/news/attachement/jpg/site82//8977351.jpg" NAME="image_operate_05522"
TITLE="武汉万寿禅寺重点弘扬孝道文化&拟存放信众灵骨" />
图为,武汉万寿禅寺为移送至此的抗战老兵英灵超度。邹晓钦摄
<img STYLE="BorDer-BoTToM: 0 BorDer-LeFT: 0 pADDinG-BoTToM: 0 LisT-sTYLe-TYpe: MArGin: 0 pADDinG-LeFT: 0 pADDinG-riGHT: 0 BorDer-Top: 0 BorDer-riGHT: 0 pADDinG-Top: 0px" ALT=""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i4.cqnews.net/news/attachement/jpg/site82//6441906.jpg" NAME="image_operate_06174"
TITLE="武汉万寿禅寺重点弘扬孝道文化&拟存放信众灵骨" />
图为,武汉万寿禅寺将抗战老兵英灵供奉于“国神祠”中。邹晓钦 摄
中新网武汉日电 (邹晓钦
徐金波)6日,抗战老兵肖杰的骨灰跨越台湾海峡,辗转安放于武汉万寿禅寺国神祠。至此,抗战时期被日军焚毁的武汉万寿禅寺正式迎来首位抗战老兵英灵。
位于武汉江夏区新店街洞山寨的万寿禅寺,由昔日的湖东寺更名而来,始建于南北朝,距今2300余年。抗战时期因做游击队根据地,被日军焚毁,目前正在恢复重建,将于明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全球华人永远铭记的历史时刻,为向70年前为中华民族战争胜利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致敬,在武汉江夏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万寿禅寺宣布成立“全球征寻中国远征军遗骸寻踪委员会”,面向全球,寻找中国远征军英雄遗骸,安放于寺内“国神祠”中,供后人瞻仰缅怀。
6日,肖杰先生女儿及其亲属搭乘武广高铁,将老先生骨灰移送至武汉江夏万寿禅寺。该禅寺住持慈心和尚随即以隆重礼节,将肖杰先生英灵礼迎到寺,并安放于寺内“国神祠”中。这是万寿禅寺征寻的首位抗日老兵英灵。
据肖杰先生外甥陈锦阳当天介绍,外公是湖南长沙人,自幼家境贫寒,长大后以木匠为生,深晓民族大义。1943年,在民族危亡时刻,他毅然抛妻弃女从军,先后参加了长衡会战、桂柳会战和湘西会战,直至取得抗战胜利。1949年,他被裹挟到了台湾,怀着对家乡渴望和对妻女的思念,终身未娶、孤苦终老。
改革开放后,他两次回乡探亲,希望落叶归根、魂归故里,以至于1999年去世后骨灰一直至今没有入土。今年听闻毁于日军战火的武汉万寿禅寺,征寻抗战老兵英灵免费安放,家人商量将老人骨灰从台湾移放于此,以实现老人夙愿。
据悉,武汉万寿禅寺9月2日面向全球征寻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和支持。截至目前,已经接到各类电话上千条,万寿禅寺将对线索进行核实,查实后陆续礼迎至寺。(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江夏纸坊招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