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国到粉碎四人帮过程国家是前进还是到退了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说“安度晚年”还是“再干二十年”|四人帮|邓小平_凤凰历史
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说“安度晚年”还是“再干二十年”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邓小平去世,无论如何评价邓小平,有一件事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他改变了中国。
后来邓小平同志亲属在审读剧本时,对这句话提出异议。她们认为:第一,邓小平同志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时,她们都在场,并没有听到父亲说过这句话。
核心提示:后来邓小平同志亲属在审读剧本时,对这句话提出异议。她们认为:第一,邓小平同志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时,她们都在场,并没有听到父亲说过这句话。&(图为:邓小平,图片来源: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者:孔昕,原题:《邓小平要&安度晚年&还是&再干二十年&?》近日,由于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热播,剧情所涉及的1976年至1984年间这段改革开放初期的历史再次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剧中的台词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邓小平在家中听到&四人帮&被粉碎消息后究竟说了什么,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在电视剧中,邓小平和家人在开着水管的卫生间内,听贺平带来的重大消息。邓小平女儿邓榕多年后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对这一场景有着生动的描述: 在那个时候,我们怕家中装有窃听器,因此凡有重要的事情,都会用一些防窃听的方式悄悄地说。我们大家&&父亲、母亲和当时在家的邓林、邓楠,还有我&&一起走到厕所里面,关上门,再大大地开开洗澡盆的水龙头。在哗哗的流水声中,我们围着贺平,听他讲中央粉碎&四人帮&的经过。 邓家听到这样一个好消息,激动、兴奋,欢呼、拥抱,电视剧也完整地展现了这一过程。邓小平凝重的神色中终于露出了舒缓的笑容,他说:&孩子们,我还可以干二十年!& 正是这一句&我还可以干二十年&,引起了许多网友的质疑。有人指出,当时邓小平的原话是&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向来被赋予无形的政治意义,因此即使是虚构成分占有相当比重的重大题材类型电视剧,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进行创作,在关键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节点上,还是会以史实为依据。那么,邓小平在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后究竟说了什么呢?为什么众多网友言之凿凿地说邓小平说的是&我可以安度晚年了&呢? &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句话出自何处?根据公开资料,流传较广的回忆有两份: 《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提到了吴德和邓小平会面的情况: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之后,具体的时间记不准确了,在李先念的提议下,李先念、陈锡联还有我一起去西山看望了邓小平同志,表达了中央请他出来工作的愿望。 邓小平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他对我们说:&很好啊!我可以过一个安宁的晚年了。这种方式好(指粉碎&四人帮&事),干净利索!& 叶剑英侄子叶选基日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叶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读于光远著&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有感》,其中回忆到粉碎&四人帮&后,叶选基在第一时间通过吕正操女儿吕彤岩将消息告知邓家的情节: 记得抓了&四人帮&后的次日(日)下午,我去见了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她问我要不要将此事告邓(即邓小平同志,下同),我请她尽快转告。她即打电话约见邓榕(邓小平女儿)的丈夫贺平,把抓了&四人帮&的情况告诉了贺平。 后来贺平告诉吕彤岩,他&飞车&赶回当时邓在宽街的住处。得知这个激奋人心的消息,邓及全家都无比振奋,激动地欢呼此举的伟大胜利,还说邓向他们解释了&厚重少文&、周勃、陈平的典故,说华(即华国锋同志,下同)这个人好,选对了,并感叹地说道&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当我向叶(即叶剑英同志,下同)谈及此事,说到邓说&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时,他欣然有感而笑。 可以明确地看到,李先念、陈锡联和吴德去看望邓小平是在邓小平移居西山之后,并非在宽街的住宅里,因此,在时间、地点上和剧中所展现的场景并非同一段。 而叶选基并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场景,只是通过旁人(吕彤岩、贺平)把消息转告给了邓小平一家,而邓小平一家尤其是邓小平的反应也是叶选基间接通过旁人(吕彤岩、贺平)才了解到的。 那么,&我可以安度晚年了&究竟准确与否呢? 经核实,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团队最初是采纳了叶选基的这一说法,在家人的欢呼声中,邓小平表示&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原本是剧本第一集的结束语,许多读者也曾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但是,后来邓小平同志亲属在审读剧本时,对这句话提出异议。她们认为:第一,邓小平同志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时,她们都在场,并没有听到父亲说过这句话;第二,父亲邓小平当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任何时候他都没有首先考虑个人的利益,都是把党和国家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第三,在这段时期,父亲邓小平非常兴奋,多次表示要继续为党工作,并说他还可以为党和国家工作20年。因此,她们希望对这句话再斟酌。 根据邓小平同志亲属的意见,编剧们再次对这一时期的史料和邓小平的活动进行考证和研讨,力求摸准邓小平在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时的准确心态。据查: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时说:&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青年时期参加革命,历经&三落三起&,始终抱着对党、对人民忠诚的态度,对个人荣辱看得很淡。由此看来,原台词&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句话,既不符合邓小平的胸襟性格,也不符合事实。 因此,经过集体商量,编剧们最终将这句台词最后改为&孩子们,我还可以干二十年!&
[责任编辑:高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2653827
播放数:1296762
播放数:495047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华国锋生前绝口不提粉碎四人帮是对历史的贡献
&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注定会带来新一轮争论,这部以故事片为名行传纪之实的电视剧,既以现实人物和时代为背景,又虚构了许多人物和情节。它颠覆了许多历史事实,为了维护所倡导的价值观或者为主人翁涂脂抹粉,不惜编造谎言,借华国锋之口,提出 “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华国锋生前绝口不提粉碎四人帮这个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造成了社会上任意揣测和编造。他走了,千秋功罪任人评说。即使是谎言,他也无法出来澄清真相。华国锋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的代表人物,担任中共中央主席5年,主政国务院4年。当选中央委员30年,历经中共9、10、11、12、13、14、15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九年,还任过中央军委主席和党的副主席。直到2002年才正式退休,参加革命和从政达六十多年。他的一生应当属于一步一个脚印最后荣登极位。担任过游击政委、县委、地委、省委书记,国务院总理和党中央主席。文革前的1954年33岁就担任湘潭地委书记,文革中的1968年才担任省里分管农业的第三把手。1970年担任省委书记不久就调国务院负责农财商工作的业务组任副组长,1972年担任公安部长,1975年升任副总理,1976年担任党的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在后天的语景里,华国锋是因为担任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而受到赏识。其实华国锋是位务实的地方官,他对政治的坚持,艰苦朴素和平民情结的作风,工作上的勤肯,都是被百姓认可从而使这位“老实人”被得以重用的条件。他被选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如其说是长期培养,倒不如说是时势造成。就当时而言,第一代老革命家年事已高,不可能接班,江青(61岁)不在考虑之列。第二代中的张春桥(59岁)人缘不好。李德生(60岁)已经离开中枢,王洪文(41岁)太稚嫩,而华国锋面相忠厚与各方恩怨矛盾较少,55岁的年龄也比较适合于做第二代领导人。华国锋离开中央核心以后,曾经长时间贬多于褒。直到2011年诞辰九十周年时,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刊发文章《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一生——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90周年》,对华国锋做了鉴定式的系统评价,包括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敌后抗战,参加山西解放战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战斗。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湖南工作,为湖南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困难局面中先后参与和主持党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领导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等。有意思的是文章谈到华国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却没有认同他作为承上启后一代领导人的地位。仍然以“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来表述,从而抹去了华国锋时代。这种评价虽然比以前进步较大,却仍然不是实事求。之所以不提华国锋曾经是中国第一把手的事实,其中涉及到主流对代的划分。认同华国锋作为毛泽东时代结束后新一代的掌门人,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就不会是邓小平。因为无论从资历结构、年龄结构还是领导事实,邓小平都不是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是第一代老革命家,年龄上属于第一代的层次,职务上从来没有担任党和国家的一把手。如果认同了华国锋的地位,则会出现同代人年龄相差20多岁的笑话,从而淡化了邓小平的地位。遮蔽华国锋时代,让中国几年的历史出现政治真空,这种欲盖弥彰的历史定位在历史上还没有过。按照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对华国锋定的错误,包括:“推行和迟迟不改正‘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后来的事实证明两个凡是并非出自华国锋。“压制一九七八年开展的对拨乱反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有点莫须有,因为华国锋不仅没有干涉这种理论讨论,而且一直坚持实事求是。“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和平反历史上冤假错案”。这个问题主要指邓小平和陈云没有在四人帮被打倒后马上出来,事实是华国锋一直支持平反冤假错案,没有华国锋的首肯,大批老干部被解放根本不可能。对于四五天安门事件的平反,主要涉及到文革中首都中学红卫兵司令李冬民,此人是借平反天安门事件公开提出打倒‘四人帮’是右派政变,打出保王洪文口号。要求让邓小平出来工作,推翻华国锋为首的搞右派政变的党中央。李冬民被逮捕源是1977年2月北京市委给中共中央上报《关于一个反革命集团案件的情况报告》,华国锋只是签发了这个文件。&“在继续维护旧的个人崇拜的同时,还制造和接受对他自己的个人崇拜”。据叶选基、刘诗昆等文章回忆,英明领袖华主席是叶剑英提出来的。叶剑英说:“‘英明领袖华主席’,是我提的。他当之无愧。就拿粉碎四人帮这件事来说,把他们捉起来,周总理不会,小平他也不会。我就没有想到,华国锋办到了!这一招是挽救了国家,挽救了党。”邓小平在给中央的信中第一句也是“英明领袖华主席”,这种称呼在当时成了华国锋时髦用语。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对领袖的造神和崇拜既是惯性又是凝聚力的需要。这样的结果是就华国锋而言,开创性的历史功绩都戴到了别人的头上,只剩下“粉碎四人帮”这一条。这件“不世之功”在华国锋下台以后包括晚年,他本人既没有公开认可,也没有提出过别的看法,采取了一种“缄默”不谈的态度,着实令人不解。毛泽东为什么选定华国锋为接班人?华国锋在毛泽东在世时与四人帮的关系如何?毛泽东逝世以后中央真的已经分裂了吗?四人帮是否展开了抢班夺权的行动?华国锋为什么要解决四人帮? 谁在解决四人帮中起了主导和关键作用?解决四人帮不通过组织程序而采取武力手段的决心是谁下的?登上王位的华国锋为什么一面揭批四人帮一面继续反击右倾翻案风?为什么一面依靠像汪东兴、吴德、纪登奎、陈永贵、陈锡联、苏振华这些文革过来的人,另一方面又解放了在毛泽东时期被定的所谓“坏人”?他为什么要打破毛泽东留下的执政班底结构,难道看不出否定四人帮等于否定了毛泽东从而自己的执政基础?当清洗了此前的领导班子成员,他岂不成了“孤家寡人”?尽管这些问题在历史的回忆和讨论中好像都有了答案,却仍然处在迷雾中。因为其中的当事人,也是关键人物华国锋到死都三缄其口。离开权力中心的华国锋变成了一个“沉默的老人”。深居简出,从不议论政事。不接受采访,不写回忆录。包括他的子女和身边人都很难让他开口说话,尤其在粉碎四人帮这个重大历史事件上。他为什么沉默?是不想说还是不值得说,是不能说还是不敢说。他没有忘记毛泽东的知遇之恩,当每年的毛泽东的诞辰日和毛泽东的忌日到毛泽东纪念堂鞠躬时,他心里在想什么?是崇敬怀念?还是忏悔诉苦?在粉碎四人帮的问题上,尽管被称之为大快人心,是历史贡献,他却并不想要这份功劳。他不能表功,不仅仅是因为叶剑英、汪东兴等人在争功,而且这个功劳本身受到许多垢病。采取“武装政变”式的行为逮捕党内同僚并不光彩。在这个大快人心事的背后,是中国政治的转向。这种政治转向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并不全让人满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对比中对现实的不满盖过了对四人帮的痛恨。如果他表功的话,后来出现的许多问题他都有份。他不能否认自己在粉碎四人帮中所起的作用,作为当时的第一把手,逮捕像四人帮这些党的核心领导人没有他的决心显然无法实行。如果否定了在这件大事中的作用,华国锋面对的将是全盘否定,因为粉碎四人帮是华国锋一生唯一重大贡献。在当时而言,这是他唯一被重新上台执政者称道的地方。他不能说的太多,更不能实事求是的说出当年的内情和过程。这其中涉及的人太多,稍有差池将引发更多的争执,从而使自己四面受敌。人们宁愿相信当政者的谎言,也不会相信这个被废黜皇帝的真话。他早已失去了话语权,只是一个被边缘化或被历史淘汰的落魄政治家。他也不想说,想做个与世无争的人,平安的度过一生。他天生没有想过做皇帝,既没有治国安邦的蹈略也没有政治技巧。他选择隐退并离开政坛这个争权夺利的是非之地,采取不介入的态度也是一种智者的选择。这样做至少保全了主流对他基本的评价,否则下场会像四人帮一样。他想平心静气的安度晚年,这种晚年淡定心态可能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他的不说并不是受到压力,而是一种自觉行为。在老革命家及其后代子女纷纷树碑立传的社会环境下,华国锋作为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更有资格对历史评头论足。他有这个条件,远离政坛核心二十多年完全有时间完成他的回忆与思考。在新中国政坛,尽管华国锋存在一些缺点,他的政治本色和品格风范仍属于翘楚之列。与那些政客相比,他多一些政治坚持,也多一些宽厚和廉洁。他的历史观更容易被人接受,尤其是普通群众。尽管华国锋在历史上弹出了一道强音,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主流政治长期以来只把他作为一道政治音符,像流星一样划出一道痕印。没有把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当作是时代的分水岭,只作为一次政治事件来淡化处理。包括对华国锋本人,自始至终没有与四人帮划清界限,作为一个政治集团体系仍然绑在一起。政治上,华国锋不是英明的领袖或者成功的政治家,他没有统帅和驾驭政治的能力。工作上,他是位勤政的官,在各个岗位上都有不错的表现。生活上,他是廉洁朴素亲民善良的人,他的节操值得尊敬。从道义上,他不是君子,对多年共事的同僚痛下杀手留下了垢病。一个改变历史进程的最高领导人不可能是过渡性领袖,这种主观的定位不符合历史事实。就像周恩来、林彪、江青、张春桥没有留下回忆录一样,华国锋没有写回忆录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短板。人们已经淡化或者忘记了华国锋作为第二代领导人的开拓,却把粉碎四人帮的符号贴在了华国锋的身上。而他本人却绝口不提这件事,任由社会上各方编造揣测。是他的胸怀宽广还是想与历史绝缘,或者是另有隐情。也许他只是想把历史的谜底留给后来人研究,这种不提不失华国锋做人的一种智慧。邓小平个子有多高,邓家三姐妹是不是美女大家眼见为实。邓小平在家里人面前说的话也只有家里人知道,而涉及到高层斗争的事别说是寻常人,连当时的组织层、实施层和执行层知道的也只是一鳞半角。为什么要这样做?谁先提出来的?它的酝酿决策过程如何?当时的决策层包括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李先念、吴德等各自起何作用?当时的中央核心成员陈锡联、苏振华、纪登奎、陈永贵等是何态度?即使是他们自己也是各说各的,成为一笔历史糊涂账。如果说以前主流媒体对所谓“四人帮”一事毛泽东只是生前曾经提出过批评的话,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编导者通过华国锋之口提出 “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既惊人又大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用的是毛泽东生前“部署”而不是毛泽东的想法。部署指安排布置,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意味着毛泽东不仅有粉碎四人帮的想法又有了具体的安排。以往提及毛泽东对四人帮都是毛泽东提醒江青不要搞四人帮,而具体部署粉碎四人帮即使在审判四人帮时中央也没有提及过。以毛泽东部署粉碎四人帮定位的意义在于不仅使粉碎四人帮师出有名,而且让决策这一重大事件的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的历史功劳化为乌有。而与此事没有寸功的邓小平因为是四人帮的死对头,他的复出当然是毛泽东的遗愿之一。没有谁比华国锋最清楚,而他却绝口不提。绝口不提粉碎四人帮是华国锋对历史的贡献之一。这一历史事件确实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其意义和过程却是社会长期争论的焦点。他的意义在于各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削足适履,从而使本来诡橘多变的历史更复杂,更具有伸缩性。相关的文章还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粉碎四人帮40周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