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83师247团战友二十四军七十师二百一十团

彩虹桥为什么建在最宽的河面上?  
彩虹桥全长一百四十米,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简单称之为廊桥(有棚顶的桥)。每墩上建一个亭,墩之间的跨度部分称为廊,因此,也叫廊亭桥。从远处看,亭略高于廊,形成错落有致。 
彩虹桥前移二十多米,宽度不足六十米,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偏要建在一百多米的河面上。我们大家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在管道里,截面越小,水流的速度越快,反之,截面越大,水流的速度越缓。在这条河流上,汛期洪水有多大?大家注意一下第一个桥墩的尖面,它记载了八百多年的洪水情况。破水的斧面,已形成锯齿状。那是八百年以来,每次涨洪水,把山上木头带下来,撞击桥墩形成的。桥墩破损的最高处,真实记载了历史的最高水位,几乎接近桥面。这么大的洪水,在不足六十米河面上建桥,无疑受到的冲力,破坏力是巨大的。建在最宽处,水流的速度会变得平缓,相对来说,是建桥的最安全处。   
彩虹桥的科学设计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其一、桥墩像半个船形,前面半锐如斧面,后面平整,起到分解洪水冲击力的作用。其二、桥墩之间的跨度是根据洪水的主流速确定的。从美学角度设计,桥墩之间距离相等、对称,比较美观。但彩虹桥墩距的最大跨度为十二米八,最小的为九米八,水急与水缓处墩距相差近六米。这种设定,是根据汛期河面洪水的流速变化确定的。河面流速最快的地方墩距较大,有利于行洪;流速最缓的地方,墩距较小,受到洪水的冲击力就小些。彩虹桥的墩距设计,需要掌握上百年的水文资料,充分体现了古人尊重科学规律的精神。其三,桥墩条石叠砌的紧密牢固。桥墩是用长短大小不一的条石相钳在一起,缝隙小,结合的非常牢固,对石匠的技术水平要求高。这是因为桥墩内部是用砂石填充的,若做工粗糙,缝隙大,长年被洪水冲击,很容易拉大口子,砂石被淘空,桥墩就会倒塌。要修建一个桥墩难度大,平均水深有四至五米,在八百年前落后的生产条件下,要清到岩基,将上百斤或成吨的石块砌好,光排水一项,要用几十台龙骨水车,昼夜不停抽水,方能清到岩基砌条石。因此,当初的建造者想把桥墩做好后,永远不再重修,做到一劳永逸。桥墩是整座古桥的最精彩部分,是古人应对百年一遇洪魔的利器。我们指彩虹桥保存有八百多年,实际是指古桥墩。 
为什么说桥面木质部分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朴实用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理思想?  
走在微微颤动的板面上,看看简单的框架式结构,没有雕梁画栋,榫头之间的缝隙大,长廊都不在一条直线上。做工粗糙,说明是普通木匠所建。这样做,其优点在于桥坏了,用最低的价钱,能随时便捷找到维修的木匠。在明清两代,婺源许多有钱人的房子、祠堂,当年建造的十分气派,雕梁画栋,精美绝伦,现在就是有财力,找到维修的能工巧匠都是一件难事,只能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逝。清华老街,过去有八、九个祠堂,到了今天没有一个祠堂存在下去,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祠堂柱墩都搬到桥亭中做石桌、石凳了。但桥不能这样,世代的子孙要行走。因此,桥的建造者独具匠心,木质部份用普通木匠建造,虽历经八百多年的洗练,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充分体现了越简朴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  
彩虹桥为了做到经济、耐用,整座桥“吝啬”到不用一枚铁钉,榫头之间用木楔牢固。木楔用桥的边角料,易于加工,成本低。铁钉看似坚固,却极易生锈,与木头结合在一起,人在桥上行走,引起桥体的振动,会把木头磨损,桥就容易松动,坍塌。用木楔,几十年过去,榫头之间依然紧密牢固。桥梁是用百年以上的四根老松树加工而成,上面铺上木板供 人行走,桥面的木质部分一般只能保存上百年,所以,彩虹桥历代都维修过。上世纪,最近的一次维修是八五年。彩虹桥为了便于维修,整座桥,化整为零,每个亭廊都是独立的(注意亭、廊柱子的分开),这样做不会因为一处毁坏而影响到整桥。 
为什么在此处要建一座高大、坚固的廊桥?
唐开元28年(公元740年),距今一千二百六十多年前,婺源建县时,县治就设在清华。在古代,彩虹桥的东岸是婺源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两岸东西,分布着上百个大小村落。西去的古驿道通往浮梁、景德镇、波阳的饶州府。东去北上,可以通达古徽州府歙县。因此,彩虹桥是古代饶州府至徽州府古驿道上的一座廊桥。彩虹桥建成便于古代商旅、两岸居民的通行。   
亭子里的神龛安放了哪几位先人?
中间的一位是大家熟悉的治水禹王。当地人把禹王看成是镇水的神仙,有他在,可以镇住洪水,保护古桥。右边为募化僧人胡济祥(筹集资金的和尚)。左边为创始理首胡永班(负责设计、建造桥的水利、桥梁专家)。后人为永远记住他们的功德,雕像以示永世不忘。   
为什么取名彩虹桥?  
在五年多的建造过程中,清华村里的许多文人墨客、绅士都想给桥取名而自己留名。婺源是书乡,崇尚读书,自古不喜欢简单地有地名命名桥名,几乎所有的古桥都有一层美好的寓意。彩虹桥也不例外,许多人都给她取了不同的名字,无一被村里人认可。桥名是在将要竣工,封盖最后几片瓦,清晨,雨过天晴,阳光透过云层,照在西边的山背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彩虹。彩虹、廊桥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山水画。胡济祥、胡永班与村人见此情景,认为这是吉兆,立即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取名彩虹桥。彩虹是清华人心目中吉祥、美丽的象征。以彩虹取名,并不指桥体的外形,她祝愿每一位踏上此桥的人,就如同登上一道吉祥、美丽的彩虹,终生都有好运气。   
彩虹桥的神灵为何物?  
婺源人在古代建桥有个习俗,建桥墩时,在临水的侧面会镶钳进一头铁铸的水牛,以镇住洪水,保护桥墩。彩虹桥第三个桥墩,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一头铁牛:牛头伸出石缝,警惕地双眼,注视着流经的每一次洪水。八百年来,仿佛怒吼着同一个声音:洪魔让道!据说,这八百多年的小水牛是有灵性的,见到、触摸他,可保人健康、平安。可爱的小水牛,乘竹筏才能见到,抚摸它。   
设计、施工、建造? 
婺源自古以来就有做善事的习俗,修桥、铺路、建亭子等。最初,桥上游二十多米处,建有一座木板桥,一年当中好几次被洪水冲毁,给过往的商旅、两岸居民带来很大的不便。清华村一位乐施好善的胡宏鸿与一位能人胡永班,很想为清华人建一座永久性的桥。首先,遇到的是资金与技术两大难题。胡宏鸿为筹集资金,削发为僧,到婺女庙出家当和尚,取法号济祥。然后,他云游四海,四处化缘,历尽艰辛,用五年多的时间,筹集到建桥的资金。胡永班为掌握建桥技术,在胡济祥云游化缘的同时,他背井离乡,出外学艺,建桥做苦工,历尽苦难,历时五年多,偷学到建桥技术——设计、施工、建造。据村谱介绍,从建桥破土到竣工,历时五年多完成,其中,最大的难点是桥墩的建造。
彩虹桥拍过哪些影视作品?  
七十年代初,最早拍摄过电影《闪闪的红星》,请大家回忆一下:潘冬子进城里买盐回来,过桥,遇上了国民党士兵的检查(地点:桥斜踏步),机智的潘冬子没有上桥,而是直接走向隐蔽的水边把竹筒里的盐灌了水后,再把盐水倒入棉袄里,再走上桥,瞒过了国民党士兵检查;潘冬子看到国民党士兵过木桥逃走,冬子勇敢地砍断木桥,国民党士兵一个个掉进河里;最有趣的花絮:一位农民挑着一担柴火上桥,遇上国民党士兵在桥头搜查,没说两句,国民党士兵就给了这柴夫两记耳光。当时拍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后来正碰上了一位村民挑一担柴火走上桥来,结果这位“国民党士兵”就上前去拉着他检查,村民莫名其妙,还没等他反应过就“拍拍”给了他两个耳光,使得这位村民火冒三丈。这下正好是导演要的真实的柴夫发火的镜头。事后,给村民作了解释,并道歉,还给了经济补偿,村民挺高兴的。随后拍过《魂牵柳桥镇》、《乡村女教师》,最近拍了一部《我心永远》二十集的电视剧,不久大家就能看到。 登云桥是彩虹桥的延伸桥,单孔石拱,上面有护拦。从地理位置看,过了石拱桥,就登上彩虹桥,也就登上了吉祥、美丽的彩云,顾名思义,叫登云桥。   
登云桥与彩虹桥一上一下,一小一大的连接,解读了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祈盼吉祥、发达。在过去的古代,清华北乡一带,饱读诗书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告假回乡进京赴任的仕宦,出外做生意的徽商,临出发之前,都要到这里走一走,登青云,踏上吉祥、美丽的彩虹,定会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是古人讨口彩的地方。据说很灵,明隆庆二年,沱川乡余懋学,进京赶考,临出发之前就到这二座桥上走过,后榜上提名,考上进士,最后做到吏部尚书。两桥桥名的巧妙组合,正是古人对子孙后代的祝愿、祈盼。站在桥上,往上游眺望,有五座连绵的山峰,形式笔架,称为笔架山。山脚下是碧波荡漾的文彭小西湖,明嘉靖年间,吴派篆刻祖师文彭,应他的学生何震之邀(婺源人,徽派篆刻的祖师。篆刻史上称为“文何”),乘竹筏逆流而上,见这一带碧波潋滟,风光旖旎,蜿蜒的古驿道在千年的古林中延伸,旁边的庙宇、村落、古桥、河道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文彭情不自禁地赞叹:“此乃小西湖!” 欣然在临水的卧牛石背上写下“小西湖”三个篆体大字,每字有一平方米。至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婺源知县觉罗长庚(满人)游此,发现这里有文彭的题字,命人在石壁上仿刻,至今依然清晰可见。字迹笔力遒劲,线条流畅。清代乾隆进士胡永焕(清华人)的《石桥纳凉杂诗》“睢阳庙处一灯孤,五老峰前飞夜乌。绝好荷花无一柄,月明空照小西湖”。诗人看到的“小西湖”,已是一种凄淡的美。小西湖上泛舟,是欣赏古桥,古村落,青山碧水最好的角度。 往桥下游看,那流水哗哗响的地方,就是人工建造的石碣。别小看这石碣,它的作用很大。其一、抬高水位,水的流速减缓,桥墩受到的冲击力减少,起到保护古桥的作用;其二、水位抬高了,形成一个较大平静的水域,水中的鱼虾得以繁衍生息;其三、石碣对保护河床起着重要作用。 三十年前,双河口有一座与彩虹桥相同规模的廊桥,桥下游三十米处建一石碣,有一片较大平静的水域。廊桥改建水泥桥后,村里人急切近利,将石碣拆掉,搬石块回去做屋基。由于没有石碣的保护,洪水直泻而下,沙石将上千年保存的河床填埋了,下游成片的古林子被洪水冲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这一点说明,婺源人自古以来就知道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青山绿水,很大一部份得益于古人。其四、抬高水位,形成落差,水流冲动水车,水车旋转带动舂米、磨粉。 从唐代始,清华人就知道建造水车,利用水利舂米、磨粉,进行粮食加工
三十年前,清华上街的村里人,世代都是靠水碓舂米吃饭。成熟的稻谷晒干,挨家挨户不分白天黑夜轮流到水碓舂米,十分热闹。先将谷子倒进石臼,抬起闸门,水流冲动水车,水车木轴的转动扳起舂杵,上下起落把石臼中的谷壳与米粒慢慢分离,舂到一定程度,谷壳与米粒形成二部份,用筛子分离糠与米,没有舂干净的稻谷重新放进石臼,直到谷全部舂成米粒。最后一道工序是将舂成的米,放进风掉米粒中存留的糠屑。一百斤稻谷舂成米,大约需要二小时。随着电机产品的普及,辗米机完全取代了舂米。楼上的石磨,也是水车带动,通过木齿轮的转换,将卧式转动改换成竖式转动,进行磨粉。整个系统计巧妙,每个部件都蕴含着科学道理,水车四侧安装的竹筒,是用来取水,水倒进竹枧,流倒木轴摩擦部位,起润滑、降温作用.小西湖岸边,生长着两棵四百年以上的枫杨柳,相距十多米,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逐渐长成合抱的姿态。一棵体态丰满、婀娜多姿,另一棵高大挺拔。看去,像两位情人如胶似漆,含情脉脉,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鸳鸯树或夫妻树。  
细看树身,相互倾斜,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当地流传着一个优美爱情悲剧传说。
相传,明成化六年,清华上街有钱大户胡万财,家有一千金名小月,长得眉清目秀,水灵灵的。有一天,他父亲请来下街的穷书生戴明写对联。穷书生一表人才,学问深,写得一手好字,因家贫,出不起进京赶考盘缠,靠替人写信、卖字为生。戴明一气呵成,写好三副对联,龙飞凤舞,一等的好书法。小姐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悄悄爱上他了。戴明也被小姐的气质打动。他俩一见钟情,常常在花前月下的小西湖边幽会。   
这事被她父亲发现,爱富嫌贫的父亲极力反对女儿嫁给一个穷鬼书生,叫家人把小姐严加看管起来。小姐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有一天晚上,小月终于瞅准了一个机会,摆脱家人看管,偷偷约戴明来到小西湖边,述说自己的相思之苦,俩人坐在石阶上抱头哭泣。家人发现小姐不见了,四处寻找。她父亲怒气冲冲找到河边,发现他俩抱在一起,火冒三丈,一把推开戴明,拖着小姐往家走,并指着月色下二棵小树说:除非这两棵树能长在一起,否则,你永远不能嫁给这个穷鬼。当时,那两棵树还很小,而且相隔那么远,怎能长在一起呢?  
戴明将那句话刻在心底,为了能早日让小树长在一起,在月黑的晚上,他偷偷带上竹竿,将两棵小树撑向对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俩一个终生未娶,一个终生未嫁,至死未能看见两棵树长在一起,最后郁郁而终。临死时,他俩都要求家人把自己埋在小西湖边,希望能看到两棵树合抱在一起。我们今天看到的两棵树相互倾斜,就是明时的人力所为。其实,就是到了现在,两棵树也没有完全合抱,只是手牵着手。有人说,他们早已结合在一起,你看,树根已缠绕连在一起。
好导游是如何让客人购物的导游购物技巧购物是导游员非常重视的部分,很多导游员都想在购物方面有所成就,这样会培养自己的工作热情,使自己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今天,我来说说导游购物方面的事情。
首先应该树立一个态度:导游不能只为钱,但是不会挣钱的导游不是一个好导游。每一个导游在上团之前总是习惯性的对团队进行一次评估,从团队的构成和来源地进行分析,先得出一个能不能挣钱的结果。我认为此道并不可取,原因有二,第一,团队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经形成定位,这就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好,比如你接了一个认为不赚钱的团队,你的心里总是会有消极因素,本该赚到钱的地方也不卖力气,这就使原本可能获利的机会溜走,相反的,你判断可能赚钱的团队,当团友对你的推荐并不感兴趣的话,你又会觉得失望,影响正常发挥。第二,容易造成工作中的不稳定因素,个人的判断总是不全面的,当你认为某团怎样时,从你的言谈举止就会体现出来,这样给客人造成不良印象,会形成一个对立面,使你的一些购物计划落空,更有甚者会与客人造成误会,导致客人投诉。
其次应该把讲解放在第一位,导游员就是*讲解和服务博得客人的欢心的,如果你的功利性太强,除了购物之外什么都不讲,容易使客人反感,感觉你这个导游不会别的,只懂得挣钱。一个好导游应该把购物等经济因素考虑到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幽默有趣的讲解,让客人对你产生信任,这样一切事情都会好办。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只要你的讲解到位了,除了真正没有钱的客人外,其他绝大部分都会支持你,这是一个真理。所以建议导游员,特别是新导游,在学习挣钱前,先学好讲解。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购物技巧: 1、开诚布公式:这种方法主要面对的是一些东北地区比较豪爽的客人。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导游挣回扣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如果你面对这种客人还藏着、掖着,会让客人觉得你这个导游不实在,他们会主动跟你脚劲,所以,面对此类客人可以把回扣方面的事情说的稍微明白一些,告诉客人,如果你们进这个店我会有小费,希望客人鼓励一下,客人在游程不紧张,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会同意购物,而且效果不错。 2、欲扬先抑式:这种方法要求导游在面对客人时,尽量少说赞美大连的一些空话和套话,不要把让客人对大连形成固定的观点,让客人的心理状态稍低一点,然后在实际游览过程中,用精彩的景点和优质的服务使客人对大连有一种感性上的认识,自我感觉大连景色漂亮,从而对大连的一些物产产生兴趣,激发客人的购买欲望。 3、专家博学式:客人出来消费最害怕买到假货,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购物和消费的专家,这就要求导游员具有比其他导游具备更高的知识,从产品的产地、历史、种类、市场价格、分辨真伪的标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从中提取一些客人比较需要的东西,在平时讲解的过程中反馈给客人,使他们感到放心。同时在选择购物店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真,让客人对此信赖,效果也会不错。 4、主动示范式:我带团去东南亚时使用过的一种方法,提前与购物店达成协议,在陪同客人购物的过程中亲自买一些东西。客人的眼球总是围着导游转,发现导游买的东西肯定不会是假的,他们也会积极购买。我记得去泰国时,我帮着朋友买了一些鳄鱼皮带、高级蜂蜜、蛇毒等商品,客人非常感兴趣,购物的数量超出了我的想象。 5、心理暗示式:一般人在接触的过程中,在与导游的言谈举止过程中如果经常遇到的动作和导游经常提及的商品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一种心理暗示。所以,导游在服务过程中要装作不经意间向客人透露一些商品信息,多次重复后就在客人心理留下痕迹,当客人遇到商品时,自然会掏钱购物了! 6、价格对比式:很多人来大连都是工薪阶层,他们没有太多的钱,所以在购物时价格是经常考虑的东西,那么导游在服务过程中就应该了解市场行情,比如一件商品在不同城市销售的价格不同,同类商品的不同档次销售价格也并不同,如果导游心中有数,在购物过程中把价格分析得比较透彻,客人怎么不会贪这点便宜呢?
总体说来购物就应该以微笑和礼貌为前奏,以博学和轻松为铺垫,以优良的产品为保障,以诚信和服务为依托,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
最后送给导游朋友一句话:购物技巧千差万别,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还需要自己去琢磨,千万不要费了半天劲,结果不太好。心态要摆正,才能多赚钱呀!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欢迎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很高兴我能够担任此次讲解工作。进入馆区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反映出当年南昌起义将士“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的大型铜雕。这座铜雕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赠送给我馆的。铜雕右侧是著名的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待会儿我们会进去参观。在大家正前方的陈列大楼,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新扩建的。大楼外观是由枪的造型、八一字体组成的长城图案和印有五星图案的装饰玻璃方框构成,显得大气、庄严、肃穆。进入大楼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在这大家可以看到——正中间的一座圆雕:圆雕的底座是一些崩裂的石块,其中的一块上镌刻着的字样。在圆雕中崩裂这些石块的——是一支冲破地面紧扣着汉阳造步枪扳机有力的手。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冲破白色恐怖的重重阻挠,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圆雕的上方绘有蓝天白云、背景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寓意着:“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升起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军旗两旁墙壁上环绕着一组反映南昌起义历程的浮雕,浮雕分四个部分——左侧两块是:起义部队浴血奋战、南昌民众奋力支前、右侧两块是:南昌军民欢庆胜利,起义部队南下转战井冈山会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入第一展厅。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第一次建立了统一战线。同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周恩来同志当时曾在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一职。参与创办黄埔军校,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1926年7月,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口号中正式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迅速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也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恐慌。<FONT color=#ff年3月6日,蒋介石指使其爪牙杀害了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这也是蒋介石开始发起的第一起惨案。<FONT color=#ff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FONT color=#ff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宣布分共。随后,蒋汪合流,在“宁可错杀一千,不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下,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了血泊之中,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惨遭失败。(艺术品雕塑《危难中奋起》)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艺术品雕塑是《危难中奋起》。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开始奋起抗争。著名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愤然发表宣言,毅然辞去了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宋庆龄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蒋介石的背叛行径,毅然宣布同中山先生事业的叛徒彻底决裂。这一时期,中共江西省地方党组织做了很多工作,领导全省人民多次开展声势浩大的反蒋斗争,工农运动一度蓬勃发展。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经过充分酝酿,审时度势,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为了挽救革命,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7月中旬,李立三等一批党的重要干部,奉中央派遣到达党的力量较强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所辖的第四军、第十一军的驻地九江,做部队移师广东的准备工作。此前,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派以聂荣臻为书记的前敌军委,前往九江联络部队。7月20日,因发现张发奎已经站在汪精卫一边,李立三等立即抛弃依赖张发奎的计划,提议发动南昌起义。那么大家知道当时为什么选择在南昌起义呢?......大家说的只是一部分,我来告诉大家---原因呢有三个方面。第一、在东征讨蒋的口号下,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大部分驻扎在南浔一线。因共产党虽然掌握和影响了一些力量,但没有调动部队的权力,只能将计就计,就近选择起义地点;第二、南昌相对来说交通闭塞,只有一条南浔铁路和赣江,起义后敌人没有那么快赶到南昌,胜利的把握更大一些;第三、南昌有着非常坚实的群众革命基础;南昌起义的提议报中央后,正式确定了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部署。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也加紧在军队中“清共”的活动。这时,中国共产党掌握和影响的贺龙第二十军和叶挺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等等部队在“东征讨蒋”的名义下,均已从武汉调到九江地区。7月下旬,汪精卫、张发奎感到贺龙、叶挺的部队“不稳定”,企图以开会的名义把贺、叶召集到庐山,解除他们的兵权。当时,得知会议内幕消息的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冒着极大危险,秘密下庐山赶到九江,找到贺龙、叶挺。在九江甘棠湖的一只小船上,(油画《九江甘棠湖小船会议》)叶剑英与叶挺、贺龙等商议对策:议定叶、贺不去庐山开会,不执行将所辖部队集中到德安的命令,迅速率部队开赴南昌准备起义。起义部队到达南昌后,受到南昌民众的热烈欢迎。贺龙将二十军指挥部设在中华圣公会开办的宏道中学内。叶挺将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指挥部设在心远中学内。日,周恩来从武汉经九江到南昌。当晚,根据中央的决定,中共前敌委员会成立,由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组成,周恩来任书记。根据起义准备的情况,前委决定于7月30日起义。抵达南昌的当天,周恩来下榻在花园角2号朱德家中,两位亲密战友共商起义大计。朱德曾在南昌创办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并于月期间兼任过南昌公安局局长,对南昌的情况非常熟悉。第二天,周恩来搬到系马桩附近的省立女子职业学校。在那里,他和前委其他成员一起,以“炮兵营”为代号,领导整个起义。7月28日上午,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知贺龙,并征求其意见。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贺龙感到了共产党对他的无比信任,他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说:“我完全听共产党的话,党要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当即代表前委,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在前委的领导下负责全面指挥起义的军事行动。就在起义准备工作紧张进行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收到共产国际发来的电报。电报指出:“如果有成功的把握,我们认为你们的计划是可行的”,决定派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张国焘以中央代表的身份赴南昌,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7月30日晨,张国焘赶到南昌,由于他对张发奎存有幻想,在前委扩大会议上,他主张一定要得到张发奎的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大家可以来看一下这边《前委扩大会议》幻影成像设备。当时前委同志一致反对张国焘的意见,认为形势已刻不容缓,我党应站在起义的领导地位。经过两天一夜的激烈争论,周恩来等同志最后果断决定,起义不能拖延,起义的时间定于日凌晨4点,后由于第二十军的一个副营长投敌叛变,起义提前两个小时,改为凌晨2点举行。1927年的南昌城,全城面积8.28平方公里,人口17万。城区四周有城墙,共有七座城门。当时驻守南昌的敌军有第五方面军警卫团,第三军二十三团、二十四团,第六军五十七团,第九军七十九团、八十团等,共约6000人,分别驻扎于城外的新营房、大营房、老营房和城内的江西省政府、第五方面军总指挥部、贡院、松柏巷天主堂等地。我方兵力有贺龙率领的第二十军、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以及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部分学生,再加上准备动员参加起义的蔡廷锴第十师和计划在起义后赶到南昌的第四军二十五师,共约2万余人。当时确定贺龙部攻打敌军的指挥机关和第九军七十九团,叶挺部攻打敌军其余几个团。朱德则遵照前委部署,7月31日晚,利用他在滇军中的影响,以请客吃饭、打麻将为名,在大士院32号宴请敌两个团的团长和团副,削弱了敌人两个主力团的指挥力量,有力地配合了起义的战斗。起义前夕,我军以“换防”、“打野外”“拜访”等名义侦察敌情,驻扎于敌军驻地附近,等待起义时刻的到来。日凌晨2点,伟大的历史时刻来到了。起义部队2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的指挥下,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全城内外响起一片激烈的枪声。经过四个小时激战,战斗在黎明时分结束,起义军占领了南昌城,歼灭南昌守敌3000余人,缴获机枪800余挺,步枪4000多枝,子弹70多万发。聂荣臻、周士第在南昌附近的马回岭将第二十五师的大部分也拉出来参加起义,于8月2日赶到南昌。各位来宾,为了让大家更直观、更详细的了解南昌起义整个战斗过程,我们来看一下《南昌八一起义大型多媒体组合模型》以及《攻打敌人指挥部》半景画模型。8月1日上午,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的名义,在江西省政府西华厅,成立了以共产党人占多数,有国民党左派人士参加的新的政权机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委员会成员25人,发表宣言和政纲等一系列重要文告,号召不妥协地继续反帝反封建,实行土地革命。推举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7人为主席团主席。为了统一指挥,对部队进行了整编,起义部队仍然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下辖三个军:第11军,军长叶挺,第20军,军长贺龙,第9军,副军长朱德,重新任命团级以上指挥人员。革命委员会任命贺龙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代总指挥,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8月2日,南昌各界群众数万人在公众体育场举行集会,庆祝起义战斗胜利和革命委员会成立。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大型多媒体景观《五万人大会》,感受五万人大会欢庆胜利的场面。在南昌呢一直流传着一首《八一起义》的歌谣,它是最早记录八一南昌起义的的音乐作品,由长短句和补充句交替组成,“七月三十一,夜间闹嚷嚷,手榴弹、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响古巴大天亮;莫不是国民党又在兵变?莫不是伤兵老爷又在闹城?啊噢嘿!噢嘿!噢嘿!我想到就害怕。”“八一大天亮,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国民党,啊嘻哈!嘻哈!嘻哈!我快活笑嘻哈!”(此处可配有演唱)这首诙谐的民谣风歌曲也较为口语化,模仿枪声的衬词生动有趣,词曲结合天衣无缝。但无法考证这首歌曲的产生过程。这首歌曲的歌词用南昌城百姓的口吻,用民间说书世人一问一答方式叙述了起义的情形,表达了人民的喜悦心情。起义胜利后,工人、青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军,南昌人民纷纷以物质和现金慰劳起义军。南昌起义的爆发,使国民党右派集团大为震惊,立即调重兵“围剿”起义军。8月3日至5日起,起义部队按起义前中央原订计划分批离开南昌。之后沿赣东闽西南下广东,意图有两个,第一、广东是北伐的发源地在这里可以恢复建立革命根据地,蓄集力量,进行再次北伐。第二、因为当时听说在广东的沿海口岸可以得到共产国际的海上援助。但这时国民革命军的大部分已转到反革命方面,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力量弱小,不可能重新进行大革命时期北伐那样的以占领城市为中心目标的革命战争。起义军退出南昌后,没有认识到应就近到江西、湖南、湖北广大农村,同还没有完全被反革命势力镇压下去的农民运动相结合,以便逐步积蓄和扩大革命力量,而是忙着南下广东,劳师远征,争夺出海口,这样就使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此外大家应该听过中国古代兵法上就说过“劳师远征乃兵家之大忌”再加上起义部队7、8月酷暑行军、给养不足,党的领导和政治工作在部队创建初期较薄弱,士兵逃跑和病倒的很多,部队的减员非常严重。在部队行至临川的路程中并没有战斗,减员就已经达到8000余人,非常可惜,占整个部队三分之一的人数。但是与那些怕吃苦、害怕敌人强大的逃兵相对应的是---坚定的革命者依然坚定地站在党的旗帜下。当起义部队途经临川时,武汉军校党的负责人陈毅,赶上了起义部队,后被委派担任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指导员。中央军校女生队的杨庆兰等历经艰险,也在这时乘船赶上了部队,成为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8月底9月初,部队又来到瑞金的任田和会昌两地,在此与敌军发生了激战,并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但起义部队伤亡也很大。后部队返回瑞金做了短暂的休整。正是在这个地方多次申请入党未获批准的起义军总指挥贺龙,在经历了重大革命考验之后,由周逸群等同志介绍,经前委批准,在瑞金的绵江中学贺龙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的党员登记表。起义部队于9月上旬进入福建长汀地区。长汀福音医院的代理院长傅连暲主动组织人员救治起义军的伤病员。9月23日、24日,起义军分别占领了潮州和汕头。革命委员会和总指挥部设在大埔会馆,也是在这里,张太雷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并决定抛弃国民党旗帜,建立苏维埃的决定。9月底10月初,起义部队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下,由于兵分三处,先后在揭阳汾水、潮汕和三河坝失利。揭阳一战,主力部队5000余人在贺龙、叶挺的率领下,与三倍于我的敌军作战,激战三天三夜,虽经英勇战斗,终因力量悬殊而失利。余部1000多人在董朗、颜昌颐带领下撤退至海陆丰,与当地农军会合,建立红色政权,创建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潮汕坚守了七日失守,革命史上称为“潮汕七日红”。另一支部队在三河坝战场,是由朱德率3000人与敌1万多人隔江对峙,奋战两昼夜。这场战斗打得十分悲壮,据当时的报载:江水被血染成红色,江面上漂满尸体,当地居民长时间都无法饮用江水……这幅油画所反映的就是三河坝战斗。(油画《三河坝血战》)在三河坝战场遗址的祠堂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标语“誓死杀敌”。建国后,农民整理这块土地的时候,仍然发掘出几百战士的遗骸。1963年,为了缅怀牺牲的战士建立了一块纪念碑,朱德亲自撰写了碑文。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天心圩景观》。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朱德、陈毅、王尔琢率余部撤出三河坝,在粤赣湘边区开始艰苦的转战。在转战开始时,部队减员很大,思想混乱。为稳定军心,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在江西安远天心圩南面的一个坝子里召开了军人大会,及时地进行思想动员。他以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坚定地表示“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1905年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你们要相信这一点”,朱德的这番讲话,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使全体官兵重新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朱德等同志还领导部队在安远、大余、崇义创造性地开展“赣南三整”,即整纪、整编、整训,加强了党对这支部队的领导,使部队的整体战斗力显著提高。随后1928年元月初,朱德率部队赶往湘南宜章地区。1月12日,智取了宜章县城,揭开了“湘南暴动”的序幕,影响了湘南二十多个县境,有一万多湘南农民参加了这支部队,使部队得到扩充和壮大。1928年3月,朱德率部击溃追敌后,向井冈山进发。接下来各位来宾请随我上二楼。在一到二楼的楼梯两侧,是《井冈山风景照片的景观壁画》通过科技手法的运用,让我们视觉上产生差异,有一种身在井冈山的真实感觉。4月28日,这支历尽艰难险阻,转战千里的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的宁冈砻市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称红四军,从此进入了以创建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为重要内容的土地革命时期。 南昌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是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革军委的建议,决定以南昌起义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以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央军委决定“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主要标志。
南昌起义,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敌前赴后继的坚强决心和彻底革命的坚定意志。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南昌起义队伍中走出了许多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其中6位元帅、3位大将、4位上将、7位中将和6位少将;走出了文学、新闻、医学、生物、教育等等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艺术品雕塑《他们从南昌起义走来》)。南昌起义之后,根据“八七”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反“围剿”斗争实践中,党和毛泽东同志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逐步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基本原则,形成了人民战争思想及其战略战术。反“围剿”失败后,举行了伟大的长征,实现了三大红军主力在西北会师;以后又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土地革命时期各地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模型)继八一南昌起义后,1927年9月,毛泽东等领导由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在湘赣边界举行秋收起义。1927年12月,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等领导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在广州举行起义。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在向赣南、闽西进军中,红4军先后取得大柏地、长汀、兴国、宁都、龙岩等战斗的胜利,使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全国红军代表大会后,红军迅速发展,到1930年底,已发展到近20个军。1929年12月,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精神,红4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1928年10月至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斗争》两篇著作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初,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红军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重兵开始对各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重点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1930年冬至1932年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军三次“围剿”。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错误战略指导,至1934年下半年各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中日益缩小,红军遭受重大损失,陷入被动境地,最后被迫相继退出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红7军团改称北上抗日先遣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8月下旬,红6军团奉令退出湘赣革命根据地,进行西征。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4年11月,红25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取得嘉陵江战役胜利后,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5年11月,红2、6军团退出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1934年10月至12月,中央红军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中央红军在突破最后一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遭受重大损失,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多人。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黎平召开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力主转兵,改向国民党军力量微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了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后,1935年1月至4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实行灵活机动的运动战,四渡赤水河,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云南境内的皎平渡等地巧渡金沙江,把几十万国民党“追剿军”抛在金沙江以南。至此,中央红军摆脱敌重兵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红军北上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帮助。1935年5月,红军将领刘伯承同彝族果基部落首领果基约旦小叶丹在海子边歃血结盟,使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的17名勇士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1935年5月,中央红军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红四方面军西进岷江后,于1935年5月至7月,取得土门战役的胜利。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地区胜利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各个消灭红军的企图。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央政治局坚持北上战略方针,并相继在两河口、沙窝、毛儿盖、巴西、俄界等地召开会议,与张国焘坚持南下的错误进行了斗争,确定了继续北上的方针。长征途中,红军翻过了多座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走过了人称神秘死亡地带的草地1935年9月,红一方面军主力勇夺天险腊子口,打开了红军北上甘南的门户。主力红军长征期间,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红26、红27军积极开展反“围剿”作战,在陕甘保持了相当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为长征的红军提供了北上抗日的落脚点。1935年9月,红25军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红26、红27军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1935年9月,毛泽东等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进抵甘肃的哈达铺后,获悉陕北尚有相当数量的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存在,随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榜罗镇召开会议,决定奔赴陕北。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陕甘支队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取得长征的胜利。1935年11月,毛泽东等率陕甘支队在甘泉地区同红15军团会师。红一方面军番号恢复,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1935年11月,红一方面军取得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对陕甘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红2、6军团长征途中取得了乌蒙山回旋战、普渡河与六甲等战斗的胜利。1936年7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西康甘孜会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2、6军团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长征。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为贯彻瓦窑堡会议确定的战略方针和红军行动部署,1936年2月至5月,在毛泽东、彭德怀指挥下,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发起了东征战役。为巩固和发展陕甘革命根据地,扩大红军,争取西北抗日力量的联合,1936年5月至7月,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发起西征战役。1936年11月至1937年3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奉命组成西路军。西路军同数倍于已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后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七七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开始了中国近代以来空前规模的民族革命战争。日至25日,为了制定全面抗战路线,进一步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共产党领导下的十大抗日根据地)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的命令。改编后的八路军设总指挥,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平型关东北的山地设伏,一举歼灭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1000余人,取得了首战的胜利。平型关大捷振奋了全国人心,随即,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歼灭大量敌军。 1937年秋,八路军第115师政治委员聂荣臻率领独立团及骑兵营在晋察冀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周恩来抵达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东进北上”的发展方针。为协同新四军发展与巩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部奉部部命令越过陇海路南下,转战于豫皖苏、皖东北、苏北等地区。1940年8月,华北敌后战场的八路军为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先后集中了105个团,在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交通总破袭战,造成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瘫痪。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是歼灭交通线两侧的日伪军,摧毁深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1941年初,新四军军部率皖南部队9000余人,撤往长江以北,在泾县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队包围。经七昼夜浴血奋战,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俘,大部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反诬新四军为“叛军”,宣布取消其番号。为此,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命令。1941年9月,日军以2500余人围攻易县狼牙山。晋察冀军区某部7连6班为掩护全团转移,陷入重围,5名战士据险坚守。最后一起跳下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宋学义、葛振林幸免余难。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1942年5月,日军3万余人“扫荡”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辽县麻田前线指挥突围作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7岁。在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际,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的总路线。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向被包围的日军发出通碟,限期投降。日,在东京湾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代表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为实现国内和平、民主、团结,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的帮助下,发动了全面的内战。人民解放军在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下,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随后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适时发起战略决战,进行战略追击,向全国进军,消灭了数百万国民党军队,解放了除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日 解放战争开始。为了争取和平,避免内战,在中国共产党的坚持和斗争下,国共两党于日正式签订了停战协定。中国共产党严格履行这个协定,但国民党对停战毫无诚意,在停战令下达的同时,即密令其军队迅速“抢占战略要点”,不断调动军队向解放区进攻。蒋介石在完成了内战的准备之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一手撕毁了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日,国民党以30万军队围攻中原解放区,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内战爆发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此正式开始。  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在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暂时占有优势。它有430万军队,占领着3亿以上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全国大部分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他们还接收了100万投降侵华日军的全部装备,并且有美帝国主义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只有120万人,不及国民党军队的1/3,装备是“小米加步枪”,并且被分割在十几块根据地里。解放区只有1亿多人,其中大部分地区土改刚刚开始,反动封建势力还没有被肃清,革命的后方还不够巩固。同时,解放区基本上没有外援,一切靠自力更生。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为了打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毛泽东在1946年7月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党内指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9月又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党内指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提出了打败国民党的军事方针。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军事方针。战争初期,我军采取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战略方针,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前4个月,我军胜利地完成了中原突围战,并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后4个月,我军又取得了莱芜战役一次歼敌7个整旅近30万人的胜利。战争第一年,即消灭国民党军队112万人,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1947年7月,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接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日下午2点55分,在北京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建设在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中不断前进,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转入了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统一,保卫人民和平劳动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参加,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突击骨干的作用,人民解放军成为祖国的钢铁长城(多通道环幕投影《联合军事演习》)。接下来大家要参观的是南昌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它的外观呈银灰色,坐南朝北,主立面的门窗上方都装饰有西洋风味的拱型水泥浮雕花饰,大楼内部,则采用的是中国江南民居的传统布局----天井。房间环绕天井排列,形成“四水汇堂”的格局。整个大楼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回形建筑。从建筑的角度看,这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大楼建于1922年,1924年竣工。竣工后作为旅社交付使用。叫做江西大旅社。那么这样一个旅社是怎样和起义联系在一起呢?带着这个问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大楼去参观一下。大家两侧房间,分别是帐房和商品小卖部。帐房是旅社接待安置旅客和结帐的地方,类似现在的总服务台,后面还有一间洽议房,是商谈大宗住宿餐饮喜庆业务的场所。起义军进驻后,帐房柜台上就放上了客满的牌子。原住的旅客全部退出,也不再接收新的客人。 这边是商品小卖部。卖的是旅客需用的日用消费品和江西的著名土特产。起义期间,烟酒和纸张笔墨等特别畅销,起义胜利后,喝酒庆贺的很多,一度造成酒的脱销。 起义中,战士们缴获的枪炮等战利品的数量很多,大多由各部队自行处置。这里陈列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是复制品。这是20军一师的卫生队,还负责住在旅社内同志的日常保健工作。起义战斗打响后,曾救治了不少伤员。大旅社的工人也热情参加了抬送伤员的工作。在起义的那天晚上,这里是非常忙碌的。这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各种装饰陈列,都说明这是有钱人结婚、做寿办喜事的场所。但这里,也是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的地方。日,前敌委员会的几名委员,就是坐在这张桌前,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在7月30日举行起义,还决定了由贺龙任起义军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 这个大厅的陈设都是按起义当年的原样布置的。其中这四把红木大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镜子,还是起义当年的原物。长条桌上的那座时钟,时间正指二时,这是起义军决定打响第一枪的时间。因为是喜庆大厅,所以各种陈设都围绕喜庆吉祥的主题。如:陈列的福禄寿三星;又如将时钟、座屏和两面大镜放在一起,谐音“始终平静”;大师椅上的雕刻,在寿字上刻着一只蝙蝠,意味着有寿有福,寿上添福;蝙蝠下面还刻着灵芝,意味着“福至心灵。”还有那大门,每扇门上都刻着三个字:大吉羊。古汉语中,羊祥通用,也就是大吉祥。贺敬斋是二十军一师师长。这所旅社,是以第一师名义租下来的,因此,他和一师党代表(即政治部主任)方维夏就分住在一二楼,如有紧急情况也可以调动兵力,保卫指挥部的安全。南昌起义时,他率部参加了攻打敌军总指挥部和省政府的战斗;南下途中,在瑞金、会昌战斗中,连战连捷,屡立战功。南下失败后,他回到湘西,在贺龙领导下继续参加创建根据地的战斗。曾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一师师长,1928年,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英勇壮烈牺牲。年仅27岁。这是革命委员会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室。南昌起义时,有贺龙的一个军和叶挺的一个师,起义后,又增加了周士第的二十五师和新组建的朱德的第九军。为统一指挥这些部队的军事行动,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军事参谋团,成员有周恩来、贺龙、叶挺、蔡廷锴等,参谋长是刘伯承。这是当时最高的军事指挥机构,办公地点就设在这时。刘伯承同志虽然住在贺龙那里,但常到这里来办公,如拟定南下行军作战计划,发布各种命令等。周恩来在参观这间办公室时,曾经说过:革委会要成立军事参谋团,我要伯承同志来担任参谋长,起初他谦虚不肯答应,说:“我怎么能领导得了你们呢?”但我还是要他干。结果证明他干得很好。伯承同志工作一贯认真细致,思想周密,作战指挥很有办法,对南昌起义是立了功。这是指挥部警卫战士的住房。指挥部警卫战士由两部分组成,一部是20军1师的警卫排,另一个部分是从11军调来充实加强警卫指挥部力量的。粟裕同志当时任班长,就住在这里。粟裕同志在参观时,曾深情回忆说:“起义前一天的下午三四点钟,周恩来曾来到这里,看望警卫战士,并进行战前动员”。他说:“现在形势很严重很困难,但只要我们拿起枪来,不怕牺牲,坚持战斗,就一定能够开创新局面,取得革命的胜利。”粟裕说:“恩来同志的这番话,当时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并久久的深深铭刻在我心中。”起义前夜,陈赓同志率领指挥部警卫队,进入江西省银行,将数十万银元和30万元江西省流通券取出,交由住在二楼负责财政工作的林伯渠同志掌管调度,就放在这里,这笔经费,对部队南下提供了有力财政保障。这是一座餐厅,它和大旅社的客房部分分隔开,既为旅社旅客服务,也对外营业。餐厅的名称叫江天大酒楼。二楼是中餐部,每个包厢房都以名贵花木命名,为碧桃、丹桂、红梅、玫瑰等;三楼是西餐部,每个包厢房则以国外著名城市命名,如伦敦、柏林、罗马等。现在已经开放餐厅包房布置,都是根据大旅社老工人的回忆,按照当年原样恢复的。起义期间,餐厅酒楼停止了营业。但这里依然热闹非凡。二三楼的旅客,是国内的著名革命人士,他们就利用餐厅的包厢,举行小型会议或座谈会见,商讨政纲宣言,筹划各地今后的工作。住在四楼的政宣工作干部,也在空置的餐厅包厢中,起草宣言文稿,书写标语漫画,或与南昌地区群众会见座谈。由于天气炎热,到了晚上,有的警卫战士就铺着草席,睡在餐厅走廊和包厢房中。所以,起义期间,整个餐厅也洋溢着革命的战斗气势。这里是大旅社的客房。共有96间,按照面积、家俱陈设的不同,而分为一、二、三等。按照旅社老工人的回忆,我们将各等级房间的家俱陈设,按原样各恢复布置了几间,供观众参观。这几间就是二三等房。其中的陈设,都是根据老工人的回忆重新复制的。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等房中陈列了部分当时大旅社的原物,非常值得一看。起义时,住在这些客房的旅客很不平凡。由于年代久远,旅社资料不全,我们已不能确切的知道,每间客房每个居住人的姓名。但大家都参观过陈列大厅中南昌起义参加者的情况介绍。应该说,其中除军事干部外,凡从事党务、工农运动、政宣的著名人士大多住在这些客房里。这里有四个部分。一是根据党的通知,来南昌参加各地区代表联席会议的各地区代表;二是革命委员会下属各专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三是其他省区工农运动的领袖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四是革命委员会政治宣传工作的领导人和干部。因此,当时在这个大旅社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精英,是一个群贤毕至,共赴危难,同仇敌忾,力挽狂澜的动人场景。这原是大旅社的25号房也是值得一看的头等房,是起义领导人周恩来同志工作过的地方。房间的陈设,都是照原样陈列,而正对我们的梳妆镜就是当年使用的原物,墙上悬挂的是周恩来当年的照片。是他在法国留学途经德国时拍摄的。这是间房也是当时南昌起义的指挥中心。日,周恩来馆视察的时候,走到这里,抬头看见他自己当年的照片和熟悉的室内陈设,没有进门,扭头便走,说:“我没有在这里住过。”这时省委书记杨尚奎忙拦住他说:“你总在这里工作过吧。”周恩来点头说:“我是在这里办公。”这时,大家都笑了。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周恩来谦虚的品德,他不愿在自己工作过的地方谈论自己的事迹。但这一间不平凡的办公室,却使许多来这里参观的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贺龙同志在参观时,曾坐在这间房的沙发上,深情的谈到周恩来同志坚定高举起义大旗,奋力排除张国焘的干扰,亲密团结党外人士,鞠躬尽瘁,忘我工作的动人事迹,足足讲了20多分钟。他说:“没有周恩来,南昌起义是很难成功的。”大旅社的老工人回忆周恩来的时候,都深情说到这位党代表的谦和勤奋,不知疲倦,平易近人。他们都记得25号房里彻夜不灭的灯光。正是这灯光,划破了中国当时最黑暗的夜空,引来了震响全国的第一声春雷。这是一间会议室,是周恩来同志约见党外人士和人民群众的地方,也是革命委员会秘书长吴玉章和财经委员会主席林伯渠召开会议的地方。在起义前夕,为组织革命委员会和拟定新的革命政纲,周恩来曾多次邀请国民党左派人士在这里进行会议磋商。起义胜利后,周恩来又在这里多次会见各界群众,当30多名南昌青年学生报名参军时,周恩来亲切会见了他们,并勉励他们说:“革命的道路还很长,更艰苦的战斗还在后面,要有理想,有信心,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方维夏是20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和贺敬斋师长一起,入住江西大旅社,护卫总指挥部的安全。方维夏是党的一位忠诚的革命战士。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在闽西、赣南、中央苏区、湘赣地区参与根据地的创建工作,直到1935年壮烈牺牲。周恩来在参观纪念馆看到方维夏的名字时,曾历数他在各地的工作情况和被捕牺牲的时间地点,眼中充满哀伤惋惜之情。吴玉章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内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他曾代表共产党出席国民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在国民党内担任中央执行常务委员,代理组织部长,中央党部秘书,以及武汉国民政府秘书长等要职。汪精卫反共后,他离开武汉,根据党的指示,在九江成立“国民党中央办事处,”负责接待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赴南昌参加起义。直到起义前一天,才乘最后一班火车赶到南昌。他先住在贺龙那里。八一起义胜利后,他被任命为革命委员会秘书长,因工作需要,他住进了大旅社。当时革命委员会刚成立,发布任职命令和宣言通电,组织筹备宣誓就职典礼,以及推动各专门委员会组建等,都由他主持督办。50年代中期,我们访问他时,他对这一时间的战斗生活,依然记忆犹新,豪情不减。他去世后,他的家人将他从南昌起义起,一直随身使用30多年的公文包交给了我们,现正陈列在展览大厅里。林伯渠同志,在北伐战争时期,是一位全国知名的革命家。他以共产党员的身分,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的党代表,职务和威望都很高。国民党反共后,他被迫离开部队,来到南昌,参加起义。在起义前几天,他和徐特立、郭亮一起,住到江西省民政厅长姜济寰的家中,动员他参加起义,并取得成功。而后他又搬回大旅社,并在革命委员会中担任财政委员会主席一职。当时起义战斗虽已取得了胜利,但在财政上却是两手空空,没有任何接济和外援。他依靠陈赓同志从银行取出的一批款子为基础,通过沿途筹款,基本保障了部队南下的军政供养需要,为起义作出了重大贡献。以后他又参与中央苏区的创建,并参加长征。在中央苏区和延安他仍负责财经方面的工作。新中国成立时,他出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前面上去是旅社的三楼,大家可以看看复原的西餐厅和海外归来战士图片展。我的讲解到此就全部结束了。谢谢各位。再见。
【】【】【】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版权所有:
&#12288;桂ICP备号&#12288;更新时间: 12:58:12
旗下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解放军合唱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