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快递单号查询丰观察

三问顺丰上市:夺回老大宝座的王卫为什么还缺钱?|顺丰|快递公司_新浪科技_新浪网
三问顺丰上市:夺回老大宝座的王卫为什么还缺钱?
经济观察报
  盖虹达 洪宇涵
  5月23日,王卫和顺丰,一个从未在公众视野里出现过的男人和他经营的家喻户晓的快递公司不仅霸占了一整天的头条热点,至今仍在持续发酵。
  433亿,是过去一周以来关于顺丰上市的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凭借这一数字,顺丰再度坐实中国民营快递一哥的位置。但关于这一官方公布的权威数字仍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种是业内普遍认为顺丰估值应该在千亿级水平,另一种则是深交所对鼎泰新材发出了重组问询函,要求解释此次顺丰资产预估值及未来年度业绩承诺的合理性。
  从蜗居旺角砵兰街一角到成为国内快递业领跑者,顺丰的发展有着火箭一般的速度。其创始人王卫在2011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坚持“顺丰在短期内不可能上市,未来也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为了圈钱而上市。”仅仅五年之后,顺丰就跨过了“短期”,意欲通过借壳插队上市A股。
  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从一月份接受上市指导到4月份壳资源停牌,王卫的决策非常紧凑,一方面也反映了顺丰的确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打开一个融资通道,为他千亿级的规划及时输送血液。
  为什么是现在?
  5月23日,鼎泰新材午间的一纸公告让从2月份就开始传言的顺丰上市消息尘埃落定。
  按照公告内容,鼎泰新材以截至拟置出资产评估基准日全部资产及负债,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以日为基准日,交易的拟购买资产顺丰控股100%股权预估值为448亿元。由于日顺丰控股召开股东大会,决议以现金分红15亿元。此次顺丰控股100%股权的初步作价为433亿元。
  尽管估值并不是判定企业好坏的唯一指标,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实力。
  以顺丰的盈利指标为例,顺丰客单价高众所周知,根据物资沙龙提供的数据显示,顺丰的客单价高达27.8元,相比之下圆通、申通只有3元左右,并处于整体下降的趋势中。以申通为例,中原证券在研报中提到,其2013年到2015年的单件收入水平分别为3.34元、2.43元和2.92元,远低于行业13.4元的水平。“顺丰能够支撑它高质量服务的唯一原因就是收费高。”华东地区一位快递企业一级代理商告诉经济观察报,“其他快递都是在拼价格,收快递有收散件和客户件(协议件)之分,客户件的话每件快递大概能赚几毛钱?5毛左右。散件快递员去收的话也只有几毛(这是一级代理点的毛利)。而顺丰全部直营没有中间抽成,每一件快递收20到30元,成本即便高达10元,利润也非常可观。”
  即便是这样的高利润率,顺丰仍然要通过上市来打开融资通道,其对资金的需求紧迫程度可见一斑。“这个吃紧我觉得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战略扩张太快了,对资金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商物流快递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双壹咨询董事长龚福照说。
  顺丰集团副总裁屠蔚在介绍顺丰鄂州机场项目时说,“美国有600多架货机,我们只有47架,鄂州枢纽被定位成全国航空网络的心脏,要真正成为心脏就需要至少100架以上的宽体全货机,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据了解,这种级别的物流中心全世界目前也只有三个,美国孟菲斯、路易斯维尔和德国莱比锡,分别是联邦快递FedEx、UPS和DHL的“心脏”。
  那么顺丰想要打造“中国孟菲斯”需要多少钱?根据双壹咨询的估算,核心枢纽机场项目投资将达到150亿元,分拣中心的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这其中还不包括飞机的投入。以顺丰目前年利润16亿元-19亿元计算,要依靠一己之力打造“心脏”可谓遥遥无期。
  除了机场项目,顺丰还进入了冷链物流,打造顺丰家,还与多家快递一起投资“丰巢”,布局快递最后一公里,如此看来顺丰网络已经规划好,但铺开每一条支线都需要巨大的支撑。“价格逐渐在不断的走低。同时各项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方面不断增长,在这种局面下利润必然被挤压。”在龚福照看来,一方面需要大量的钱去投资,另外一方面利润又越来越少,所以最终的局面就只能是通过打开融资渠道来支撑公司的发展。
  截至到今年2月底,IPO排队的企业数量高达近800家,而即便在发新股的大年,即2015年,也只有220只新股登陆A股市场。“按照顺丰目前这样的一个盈利水平和企业治理结构,他在A股通过IPO来排队上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排队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且这个时间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局面下顺丰是等不起的,因为他不能用一个不确定的事实来去搏未来的一些他认为确定的事情。”龚福照告诉经济观察报。
  为什么是433亿?
  在披露借壳计划之前,顺丰曾于2013年引入了四位具有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人——中信资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古玉资本,按照当时四家资本80亿元投资占股不超过25%的消息倒推,可算出当时的顺丰估值已经达到320亿元左右。
  自2015年底开始,申通宣布借壳艾迪西、圆通宣布借壳大杨创世,估值分别为169亿元和175亿元,中通也传出了赴美上市的传言,估值约400亿元,一度占据国内快递企业估值的龙头地位。
  如今顺丰433亿估值重新做回行业一哥,但这一数字跟业内预期的千亿级水平相差甚远。
  根据这几家公司的估值可以看出,市场对快递企业的估值并不是单纯以“业务量”为单一指标。一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高管告诉经济观察报,“除了拥有的车辆资产、网点数量、密度、广度、效率,以及日订单量,还要综合考虑快递企业服务的客户名单,是to B还是to C,来自这些客户的日单量的成长性同样重要。”
  “顺丰现在在国内的发展确实遇到了比较大的瓶颈。”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顺丰是以商务件为主导的快递企业,但这一市场已经在被具有价格优势的“三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韵达)蚕食。
  在商务件市场,顺丰以提供标准化、高时效,高质量有保障的服务来实现单价二十多元的高收费,但现在随着圆通、中通服务质量的提升,加上“三通一达”有巨大的价差优势,顺丰在商务件市场的份额已经开始被蚕食。
  “圆通和中通的商务件可能只收8元,顺丰就要收23元。所以这就导致我们普通的件都会选择中通和圆通。那么比较紧急的件会选择顺丰。”一家公司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
  上述快递企业一级代理商告诉经济观察报,顺丰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速度特别快,一个投诉率低。但是近期第一个特点的优势正渐渐消失。
  与此同时,商务件市场本身增长是比较稳健的,并且市场空间相对有限,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整个商务件的市场增长是非常有限的。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一些高端电商件(如3C产品)的配送上。
  “在这种竞争的情况下他面临着两个市场的挤压,所以他现在想去开拓国际市场。而国际市场的开拓就需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网络的建设实力。这里面典型的表现你的运输工具,就是飞机。所以现在顺丰加大投资建设机场,去大量的购买飞机,也是他想在对国际市场的雄心壮志。”上述业内人士称。
  在有限的市场里面,顺丰面临着“三通一达”的价格挤压,这种局面下顺丰在进行的业务范畴拓展,包括拓展国际市场、拓展冷链市场、以及其他的市场去支撑他企业的发展。或许可以看做是迫不得已之举。
  或许由此可见,尽管顺丰版图规划雄心勃勃,但对资金的需求也同样亟不可待,相比年收入473亿的水平,433亿是一个相对谨慎、中肯的估值。“依靠顺丰自身优质的企业资产和良好的盈利水平,未来估值很容易做起来,或可参照的是,申通拟借壳艾迪西的消息直接拉动了艾迪西十三个涨停板。”龚福照说。
  为什么会有“深V”?
  在估值之外,此次鼎泰新材的公告中披露了大量数据,让一直披着神秘面纱的顺丰第一次如此透明的暴露在公众视野。几项关键指标更是值得注意,其中就包括一组顺丰近三年的净利润指标。
  顺丰控股年三年间的净利润额分别为18.9亿元、9.2亿元和16.2亿元。可以看到2014年顺丰的净利润出现非常明显的下滑,并且直到次年,净利润还没有恢复到2013年的水平,这一年对于顺丰而言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市场口碑和表现来看,这几年顺丰的业务发展并没有出现大的倒退,唯一可以解释的,可能是投资力度远大于业务增长速度造成了利润降低。
  “2014很重要,是顺丰创新突破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它投资了很多项目,比如说‘嘿客’,这个项目现在看还不太成功,但投资力度非常大。”龚福照说,同时顺丰当年在仓配方面的投资力度也是非常大,包括对末端的建设、冷链的建设。
  而2015年业绩回升或许也跟及时调整有关,不仅去年传出顺丰内部裁员的消息,并且在新年伊始就发布了涨价计划,其官方称“利润下降,距离和地域等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希望通过提高运费弥补收入。”相比顺丰快递25个省份长距离配送首重(快递件最低的计费重量)提价1元~2元,整体涨幅2%,而电商配送涨幅不到1%。
  降低人成本、提高客单价,这两个动作从今天看来或许可以理解成为上市做准备,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资金的确比较吃紧。骤然下降的净利润指标也警示快递同行——如果依靠现有资金独力实现版图扩张的难度极大。
  国内快递业发展迅速,但对比国外同行差距仍然十分明显,2015年国外快递物流业巨头DHL营业收入4348.84亿元、净利润177.02亿元;UPS营业收入3824.51亿元、净利润317.33亿元;Fedex净利润143亿元……对比之下,顺丰2015年营业收入为473亿元、净利润16.2亿元。
  国内快递企业虽然成功突围“蛮荒期”,开始借助资本力量、运用现代化管理制度开始提升效率、加速竞争,但深挖下去会发现,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和能力仍然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
  在中原证券关于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的研究报告中,有关风险提示一栏中指出“交易尚需证监会核准;行业竞争激烈,业务处理能力不足;智能化、自动化机械化、信息化能力有待提高。”
  上述快递企业一级代理商告诉经济观察报,除了顺丰早已经全部改为直营,其他快递企业在最终端都是加盟为主。加盟和直营最大的区别就是加盟的最后一环是有中间商的,中间商需要抽成。在加盟为主的快递公司中,很多资产比如说送货的大车,并不是买来的,而是承租来的。“现在快递企业融资也主要是做两件事:一是改进系统,比如说快递扫描仪之类的硬件;二是下沉网络,下沉到城乡,开拓中西部地区。”
  与此同时,依托于国内电商发展的快递企业可能面临电商市场增速放缓后的增长瓶颈。
  “随着这几家快递企业成功上市,可能出现的一个典型矛盾就是迅速扩大的产能,跟需求增速的趋缓是矛盾的。”龚福照说,根据阿里和透露出来的数据,他们的增长速度都在放缓,但与此同时快递的产能却在快速的扩大。“快递市场很可能由供不应求的局面,急速转变成供过于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战就会愈演愈烈。”
  但低价并不一定能获胜。
  从三通一达发源于浙江桐庐县就可以看出,这几家企业的业务严重依托于的电商业务,同时这些企业也是阿里巴巴菜鸟联盟构建的物流网络的成员,而未来菜鸟物流在快递企业的选择方面,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按照菜鸟物流的规划,未来快递公司的选择是根据其自有的指标体系去评估后得出的结果,根据这种综合表现的评判再对订单进行分配——如果服务不好,即便价格再低,菜鸟物流对该快递的推荐比例也会大大降低,由此一来直接影响快递企业的市场。这样一来快递企业在价格之外,更要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实效。
  将来消费者在选择快递的时候,要么选择菜鸟联盟,要么选择非菜鸟联盟的企业,“三通一达”在消费者选择过程中的品牌效应会被淡化。
  在这个过程中“三通一达”就会从直接面向消费者直接的变为在后台运作,这对目前严重依靠to C业务的“三通一达”而言是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
  由此,顺丰除了快递业务,在冷链、国际等多方面全方位铺开是一个必然选择。“现在顺丰的布局是比较全方位的布局,随着未来三到五年后布局完成,他的优势就越来越大。他不再是简单的依托于某一家企业,某一类业务,他的业务的综合性是比较高的,就是多轮驱动的。而三通一达就是单一驱动的。”龚福照说,
  除了顺丰,行业内还有一匹潜在的黑马——百世汇通母公司百世集团。相比之下,其布局更宽,旗下有7个事业部,百世快递只是其中之一,“一是价格低,二是财务透明,每天的流水能够迅速出来,钱能够迅速到账,而且他的规则十分透明,你因为什么而被罚钱能够清楚的知晓。即便他目前在最终端还是加盟的形势,但是发展还是非常迅猛。”上述快递公司一级代理商告诉经济观察报。
  “按照现有的模式去发展的话,想成为世界型的巨头可能时间会非常久。”龚福照说,互联网时代必须要通过外在的力量,比如资本。“申通、圆通这样的以加盟式为主的‘三通一达’,都已经开始计划借壳上市,作为龙头老大的顺丰如果还没有踏进资本大门,那么未来的发展可能就会非常微妙了。”
受众主要为年轻人的品牌,玩鬼畜视频无疑是一种可行的营销姿势。
联想就是中国 IT市场的西罗马帝国,它的发展浓缩了一代中国企业追...
至少在南京,媒体已经褪下了昔日的荣光:坐在开发商沙发上,找营...
早已抽身其外的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发微博称:走了一只树袋熊,来了一只大黑熊。
PS4累计销量已经超过4000万台,总销量超过了之前的历代产品,包括最畅销的PS2。顺丰烧了上百亿 为什么还是做不成功O2O?
作者: 商界传媒来源: 商界传媒 13:32:05
继申通、圆通分别借壳艾迪西、大杨创世,曲线抢占A股市场席位后,民营快递另一巨头顺丰也已确认启动A股上市。迈向“资本之争”,可顺丰似乎并没有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早在2010年,顺丰就开始了全产业链化布局,几年过去,除了主营业务顺丰速运保持核心竞争力外,其它业务都几乎沦落成了一段又一段的“故事”:2010年,顺丰推出“顺丰E商圈”,一年后,又推出了面向中高端商务人士的送礼平台“尊礼会”,但两者都不了了之;2012年,顺丰上线了第三个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主打生鲜食品,然而1年后“顺丰优选”入驻天猫,表明顺丰依然没有找到作为平台型电商的出路;2014年,顺丰模仿“美国+日本”的“快递+便利”模式,开启了社区O2O项目“顺丰嘿客”,后升级为“顺丰家”主攻生鲜,但在门店无法维持盈亏平衡的尴尬境地里,几度陷入关店裁员风波;此外,从海淘到金融,再到无人机,到处都能看到顺丰的影子。顺丰的业务拓展之路,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让人好奇的是,作为中国快递龙头企业,顺丰的多个项目中,为何没有一个取得突破性成功?“狼”来了2010年,顺丰的销售额达120亿人民币,拥有8万名员工,年平均增长率50%,利润率30%。这些数字,简直就是王卫的“话语权指数”。而硬币的另一面,是顺丰不得不面对的难题:第一,市场竞争激烈。快递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快递价格不断下调,另一边又是航空燃油、人力运营、仓储地租等硬性支出成本的不断上涨,双重挤压下,顺丰的日子并不好过。爆发后的顺丰发展速度趋缓,利润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快递业本就属于微利行业,国际最成功的快递企业,其净利润也不过7%左右。而当时的顺丰还处在快递扩张期,需要投入资金和力度都相对大,到2011年,顺丰的净利润甚至连1%都不到,以什么来保证如此大摊子的开支?第二,业务依赖于电商企业,却遭电商企业抢食。于顺丰本身而言,新巨头的加入,新秀的崛起,都让快递这片江湖“暗藏杀机”。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云商等正通过自建物流体系的方式,降低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依赖。以阿里为例,2010年初,阿里入股星辰急便等快递企业,后又推出“物流宝”,通过接入第三方快递、仓储的信息,为卖家提供入库、发货、上门揽件等方面的信息调配服务。尤其到京东、当当等电商平台开始筹建自己的存储、物流体系,使得原本利润可观的传统物流行业,无法再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可见,开辟新业务,创造新的增长点,是顺丰对当前形势的未雨绸缪。通常,面临这样的局面,企业会以三种方式寻求解答:其一是在原有业务领域进行深耕,做精做细。对顺丰来说,在服务上或许可以下功夫,但尽管如此,风险也并没有降低;其二是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产业延伸。顺丰厚积薄发近20载,手中掌握了庞大的数据,拥有多年高端客户与数万员工的数据积累,旁人求之不得的大数据基础,顺丰可以信手拈来。用户是顺丰进行电商和后期O2O布局的绝对优势,况且,物流是连接线上和线下的桥梁,顺丰后来的战略部署,选择相关产业延伸无可厚非;其三是摒弃原有业务,挖掘新市场。但于顺丰这样有着雄厚基础的大企业而言,摒弃旧业务从零开始,无异于自杀。所以,顺丰只是,看到了方向,不等于就能把握方向。缺失的互联网基因顺丰推出了这么多的电商平台,为何不是走向末路就是掀不起半点波澜?探究2013年以前的电商市场,淘宝一方独大,京东于2012年正式开通自有物流体系,完善服务流程,直击淘宝痛点后迅速崛起。可以看到,能在一片红海市场里分一杯羹的,不是行业的领头羊,就是能够打破市场痛点的后来者。但“顺丰E商圈”和“顺丰宝”始终没有让用户感受到它存在于电商市场的独特之处。问题在哪?如同人一样,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基因。有别于淘宝和京东的互联网基因,以快递起家的顺丰,骨子里具备的基因是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翻看顺丰旗下电商的网站页面,其页面的设计、功能的完整性、浏览器的兼容问题等等都显得尤为业余,更不要提用户体验和数据挖掘层次的需求,企业缺乏互联网观念,内部缺乏互联网人才,顺丰在专业度上拿什么与淘宝和京东竞争?再者,从用户角度出发,市场上早有淘宝京东这样大佬,凭什么去选择一个刚起步且特色不明显的电商平台?没有找到市场痛点,就贸然出击,欲与巨头分奶酪,结果显然是不可观的。后来,“尊礼会”的出现,相当于顺丰在开辟一块细分市场,“尊礼会” 主要面向中高端商务人士提供专业礼品服务,采用严格的会员邀请制。不与大众礼品网站竞争,也不趟奢侈品电商这趟浑水,以礼品电商形式打入中高端客户群,是从现有电商中突围、树立品牌的有力手段。但很可惜,“尊礼会”作为一个创业性项目,从起步开始,并没有一个成型的商业模式,对人力和无力的投入也相当薄弱,无法建立品牌核心优势。问题除了在基因上,同样也存在于执行里。“顺丰优选”在历任掌舵人眼中,如同一块烫手山芋。自2012年5月上线以来,“顺丰优选”频频换帅。2012年10月,上任仅5个月的刘淼突然宣布离职,随后,顺丰集团副总裁、航空公司董事长李东起接替刘淼,兼任“顺丰优选”总裁;2013年,凡客旗下V+商城项目历任COO、总裁的崔晓琦宣布加入顺丰优选,并出任CEO,李东起仍在集团层面供职;2015年5月,崔晓琦选择离职,并加入联想“佳沃市集”,连志军随即接任;但2016年3月连志军也已离职。顺丰虽手握物流优势,但“顺丰优选”却难解供应链难题。在生鲜领域,物流并非生鲜电商经营中的决定因素,其根基实际上是供应链,解决高速流转的生鲜供应链,要结合农业和营销,需要专业及经验,但“顺丰优选”缺乏既懂生鲜又懂电商的团队。此外,曾有媒体报道,在顺丰集团内,“顺丰优选”的棋子角色过多受到集团战略决策的影响,而牵制发展。被磨灭的创业者精神不得不承认,近两年的“顺丰优选”处于多事之秋。先是裁员风波,后又在未能保证行业地位之时,负担起了集团另一项目困难户——“顺丰嘿客”的融合任务。在集团领导的战略调整下,“顺丰优选”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或者可以说,顺丰在多方试水之后,开始了资源整合之路,“顺丰优选”也由此从一个垂直生鲜电商平台转变成一个综合类电商平台,升级为“顺丰家”,品类增加了3C和百货。同时,上线海淘业务及开放平台,但结果并不理想。3000多家现有门店,一年之内频传关店风波。这种现象不难解释,生鲜电商本身处于萌芽期,竞争激烈,“顺丰优选”的消费者有限,而门店布局太快,产生不了那么多订单维持门店的盈亏平衡。但说到底,这种局面的发生根源是领导层的决策问题。一个企业里,老板是风向标。尤其在一个企业进行转型或升级之时,老板对新业务与旧业务的重视程度起着关键作用。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个猜想:王卫也曾面临新旧业务抉择的尴尬和无奈,快递业务是核心,必须保持;而电商、O2O、金融等其它新业务,也同样必须拿起,只有打造出全产业链,顺丰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但鱼和熊掌岂能兼得?王卫无法既抓旧业务也抓新业务,毕竟,顺丰不如联想“幸运”,柳传志有一个杨元庆全权管理旧业务,自己一手带领新业务,而在顺丰浩浩荡荡几十万人的团队里,王卫找不出另一个“杨元庆”。新旧业务分轻重,王卫必定是将稳固且是营收之源的旧业务作为重。表面上看是风险意识,但实际上,多个业务的消失或不温不火,顺丰和王卫缺失的是最初的创业者精神。企业做大了,创业者精神也就丢失了。如若当初那般的“敢赌敢拼”,那么顺丰旗下的电商品牌项目何至个个于此?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和朋友圈
两周内免登陆
电商服务推荐
上海云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客户关系管理CRM现场就餐的市民挤爆大门,场面极为混乱。
老人以拿钱给儿子为由,要儿子回家详谈养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国泰君安在报告中表示,这是首次覆盖鼎泰新材,给予减持评级,目标价为22.86元/股。8月12日,鼎泰新材的收盘价为37.27元/股。如若按照国泰君安的说法,鼎泰新材还有接近于40%的下跌幅度。
  这一报告一出来,引起业内一片哗然。一位投资人士表示,一般来说,为了和上市公司建立良性的沟通,券商很少发表唱空的报告。那么,国泰君安为何如此坚定看空鼎泰新材?
  快递老大被看空
  国泰君安研究员郑武在报告中写到: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上市,将为资本市场提供一个绝佳的长期标的。预计鼎泰新材原有业务年EPS为0.12/0.14/0.16元,若重组顺利实施,我们预计2016-18年公司EPS分别为0.54/0.69/0.83元(考虑增发和配套融资后)。我们敬仰顺丰控股管理层的战略专注度和执行力,然而,投资一家企业所需的估值安全边际,与分析师的预测能力成反比。国君交运团队虽具十年交运研究经验,但却是快递研究新手。我们选择了保守但与我们当下研究能力相符合的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22.86元,“减持”评级。
  国泰君安研究员郑武在报告中表示,对商务快递的投资,时点选择难于标的选择。商务快递和电商快递在商业模式上有本质的不同,因此投资难点迥异。商务快递天然更容易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在位企业拥有先发优势,但行业重资产的特点决定了较长的培育期,以及潜在的持续再融资需求。“基于这些特征,我们认为,不同于电商快递,商务快递的投资,时点选择难于标的选择”。
  郑武在研报中陈列了看空的理由:“1、经济波动带来商务快递需求减弱。顺丰速运的业务大部分来自于商务快递,而商务快递的需求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大于电商快递。2、切入电商市场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顺丰主攻的商务快递领域和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电商快递,在商业模式上有巨大的鸿沟。目前顺丰只做高端电商市场,若未来改变策略、进军低端电商市场,可能会带来毛利率的大幅下降。3、募投项目进一步加大资本开支,后续带来相应的成本压力。本次上市是增加资本的第一步,基于公司重资产的经营策略,后续资本开支投入可能持续上升,若产能利用率未能同步上升,会为后续带来相应的成本压力。4、本次借壳交易还没有最终实施。”
  预言成真,王卫身价将大幅缩水
  当然,在报告中,国泰君安研究员对顺丰控股也寄予厚望:“超级大国才能出世界级的快递企业。顺丰控股作为一家体制灵活的民营企业,深谙服务行业的商业诀窍,已成为商务快递领域的佼佼者。目前顺丰速运面前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身后是规模效益搭建起的竞争壁垒,手握的是品牌和效率两把利斧。顺丰创始人王卫有着异于常人的冒险精神与勇毅,借助资本市场,有望完成未来20年艰苦跋涉的里程”。
  但是,对于后面这一席话,投资者已经抛到脑后,大家关注的是鼎泰新材是不是要跌到22.86元/股?但不二君估计,如若鼎泰新材股价跌至22.86元/股,偷偷哭泣的不仅仅是博运气的小股东,大股东“受伤”更严重。
  根据鼎泰新材发布的公告,此次交易的拟购买资产顺丰控100%股权的评估值为448.3亿元,评估增值303.5842亿元,增值率209.78%。最终作价433亿元。
  鼎泰新材介绍,考虑配套融资因素,本次交易完成后,王卫控制的明德控股将持有本公司总股本的55.04%,约为27亿股。明德控股将成为本公司控股股东,王卫将成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据了解,王卫持有明德控股99.9%的股份。按照鼎泰新材8月12日的收盘价计算,这27亿股市值约为871亿元。
  然而,按照国泰君安的说法,22.86元/股为合理价格的话,王卫通过明德控股持有的股份市值将缩水至617亿元,整整缩水254亿元。
  想想这个差距,估计王卫不干,潜伏鼎泰新材近一年的中科汇通也不会同意。此前,作为鼎泰新材第二大股东的中科汇通宣布清仓式减持方案。截至今年3月31日,中科汇通总计持有鼎泰新材万股股份。如若股份数额不便,这意味着目前中科汇通持有鼎泰新材股份的市值约为9.5亿元,但鼎泰新材股价缩水至22.86元/股之后,中科汇通市值也将缩水至5.8亿元。
  对于此事,一位投资人士向不二君表示,上市公司被借壳之初股价都会有一个上涨的过程,此后,投资者对借壳的股票的价值判断也有一个理性回归的过程。一些公布借壳方案的上市公司,股价的最高点和回落后的最低点有可能相差一半。“后续的股价上涨与否是和借壳方案通过之后新主人的资本运作紧密相关”。
  据了解,在鼎泰新材公布顺丰控股借壳之后,公司股价连续12个交易日涨停,最高价约为51.15元/股。8月12日,鼎泰新材的收盘价为37.27元/股,相比最高价跌幅为27%。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服务快递,也服务于快递人。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顺丰单号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