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有机农产品市场乱象如何革新

技术革新成本高 品牌市场开拓难
技术革新成本高 品牌市场开拓难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转型升级之中,追求更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树立自身品牌。时代发展很快,无时不在更新。”亿纬锂能(300014,股吧)董事长刘金成说。如刘金成一般,有如此紧迫感的民营企业不在少数。据南方日报对近百家民营企业的调查,超过九成的企业都在寻找转型升级的路径。
  然而,能完成良好转型升级的民营企业并不多。根据惠州市委政研室的调研报告显示,惠州市民营企业仍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小、散、弱”企业唱主角,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高新技术企业少,高附加值产品少。
  大多数企业都希望通过产品技术的升级和品牌的树立推广实现转型升级。但30%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遭遇困难、踟蹰不前,17%的企业想转型却不知如何转起,更有7%的企业尚未开始转型升级的尝试。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技术创新难度大,市场开拓、品牌建立难度高是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遭遇的三大问题。企业该如何应对,政府又有怎样平台?
  技术革新成本高,民企难承受
  惠州精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精汇电子”)成立于2004年,生产柔性电路板,主要供应欧美市场。公司创始人都有相关工作经历,携带技术而来,市场稳定,在最初几年对技术的更新并无更高要求。直到2010年,惠州市政府鼓励企业开发自主技术,公司才清晰地感受到技术革新的紧迫性。“技术更新非常迅速,一不留神,技术可能就过时、被淘汰,必须紧跟时代。”精汇电子副总经理高秀江说。
  这几年,精汇电子获得4项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并有14项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颇有小成。“但最核心的技术、最前沿的产品,我们仍然很难掌握,更别谈生产。它们依赖于高端设备和高级人才,投入成本极大,我们一个企业要做,难度很大。”高秀江说。
  惠州市科技局为企业创新工作提供服务。在长期工作过程中,高新科副科长蔡文浩发现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转型存在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的匮乏,二是企业组织管理不规范,研发行为不能真正有效组织和实施。
  实施项目与技术引导,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实施项目与技术引导,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对上述问题,政府早有政策指引。1999年国家科技部就设置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我们会指引企业申请这一基金,通过申请,一方面可获得资金,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企业管理。一个项目,能否获得资金,除了技术要素,还会考虑管理是否实际可信、财务是否真实,这事实上促成了企业项目的规范化运作。”蔡文浩说。近两年,惠州正在寻找有潜力的创新项目,积极指引企业申报该基金。
  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企业经申请,有望获得税收减免的优惠。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2家,大约80%是民营企业,企业所得税将从25%减到15%。
  除了国家层面的支持外,根据“惠42条”,惠州市也将设置各类专项资金,激励民营企业创新。对被评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民营企业新型科研机构,将给予100万元经费补助,对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择优给予经费补助。对新荣获国家科技五奖、中国专利金奖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专利金奖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5万元。
  为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国家在专利审查方面的要求,经过努力,2013年国家专利局首场巡回审查落户惠州。部分来自民营企业的项目与专利审查员面对面。“我们可以解释得更清楚,获得授权的速度也会加快。”高秀江很希望多有此类活动。
  “惠42条”体现了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决心,但是,政府归根到底只提供帮助,企业必须依靠自身,寻找内在的增长动力,不断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说。亿纬锂能生产锂电池起家,如今是国内锂电池最大供应商。
  成功品牌少,推广渠道有限
  在服装服饰、鞋帽箱包等传统消费品制造业,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鲁旭是一家服装公司的设计总监。”现在消费者买的就是品牌。品牌意味着一定的品味,值得信任,会养成消费的惯性。尤其在服装行业,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
  然而,根据惠州市委政研室、市中小企业局的联合调查,多数企业主要从事贴牌生产,缺乏自主品牌,产品附加值低,整体仍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据水口街道分管经济的党工委委员陈伟斌介绍,水口辖区内有百余家纺织服装企业,员工数十人、数百人都有,但除了南旋这一港资企业以外,找不到拥有自有品牌的企业,”大多为福建的一些牌子贴牌加工,如七匹狼(002029,股吧)等。我们迫切需要自有品牌,以增加企业效益。“
  相比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的企业,一些生产半成品的民营企业的品牌意识还比较弱。精汇电子认为,由于其直接对接企业,有稳定客源,只要在行业内获得认可即可,对品牌推广和商标保护并不在意。即使是2009年就成为创业板首批企业的亿纬锂能,也直到今年才明确要树立品牌的发展方向。
  重视商标注册,搭建展销平台
  早在七八年前,惠州市就对获评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将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对获评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5万元奖励。累计至今,惠州市共有12件中国驰名商标,80件仍在有效期的省著名商标。
  今年,”惠42条“再次强调这条规定对民营企业适用。”惠42条“还规定对以自有品牌出口的中小民营企业,在(国)境外获得专利授权、商标注册、产品认证的费用给予支持。对此,黄威鸣表示其正在等待具体实施方案。
  市工商局商标管理科科长黄威鸣建议,企业应尽早注册商标,否则将可能遭遇他人侵权。”不少企业还没做大的时候,觉得不急,等做大了再说。但一旦做大,很可能你的商标已被别人注册了,你自己创立的品牌反而没有了。“
  去年以来,惠州深入推进商标战略,在电子信息、石化产业、汽车配件等重点行业确定商标孵化培养企业,树立自有品牌;引导企业利用授权贴牌、加盟连锁经营等商标许可使用形式,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大商标知识宣传,邀请专家辅导,引导企业将商标做强做大。
  对于惠州产品品牌的推广,惠州市政府还举行了”惠货网上行“、”惠货全国行“和”惠货全球行“系列展销活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提升惠州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少企业通过这系列活动受益。惠州电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连续四年的”惠货全国行“,对惠州品牌的树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初创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更是起到了”哺乳“和”学步“的积极作用。惠州龙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龙为科技“)主营业务是移动电源,以淘宝、京东商城等为主要销售渠道。他们则希望市政府能与相关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减轻本市卖家负担。
  样本调查之转型升级篇
  维尔科技:
  从传统之中创新衍生而来
  对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能吃到青菜、水果似乎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不过,对于青菜和水果是怎么种出来的,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了。
  不过,如今在惠州,只要自家有楼顶,或是一个日光充足的阳台,就可以体验一回当”城市农夫“的乐趣,一种源自于本地民企原创的无动力灌溉技术可以让这一切变为现实。
  说到民企,也许有人会说,能够这般原创的一定是家高新技术企业,不过,答案会让你失望了,把这种私家屋顶有机果菜园子推向市场的,是一家传统的精密塑胶模具企业。
  ”转型升级,并不一定意味着“另起炉灶”,对于从事传统产业的民企来说,抓好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通过学习和创新,“多条腿走路”,同样可以实现转型发展。“作为惠州市大亚湾区首家在天津交易所挂牌的企业,广东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宁建强说,正是得益于”一条腿快步上市,另一条腿就地延伸产业链条跳步转行“,该公司走出了一条由传统产业衍生而出的转型之路。
  宁建强说,作为传统产业,公司所从事的模具产业曾一度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公司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从模具加工生产起步,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目前已成为享誉业内的大型生产商
  ”去年天交所挂牌,加快推进了我们规范企业管理,为之后的重新定义利益分配机制,尽快实施员工分红权等打下了法律的基础,为“留得住”和“招得进”人才打下了法理基础,更为公司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宁建强表示,针对企业的发展空间,公司在业务方面正做着大客户转型,但大客户的导入必然意味着大资金的支持,天交所融资平台无疑是未来发展的最大资金平台。
  一解融资难题后,公司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全新的产业。
  ”其实,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都市农夫”城市屋顶立体绿化项目,就是从之前长期从事的模具设计制造衍生出来的。“说起自己现在做的全新行业,宁建强告诉记者,起初有些人认为他是在”不务正业“,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不仅是个”好路子“,而这样的”好路子“更源自于模具产业。
  ”我们是设计生产模具的,城市屋顶立体绿化项目的载体也都是一个个菜盆子、果盆子,全是用模具生产出来的,我们想要做的,其实是把模具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演进。“宁建强说,目前,这种兼具屋顶绿化和私家屋顶有机菜园的果菜盆子,技术已经基本成熟,通过对屋顶搭配种植有机蔬菜和景观植物,建造绿色生态屋顶,并将城市污水通过国际先进的净水处理技术后,用于生态屋顶和屋外景观植物的灌溉,达到改善环境、节约用水和安全食品的多赢。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模拟植物吸收地表毛细管水的方式,利用重力及浮力原理,这种”果菜盆子“无需额外动力就可进行自动浇灌,比人工浇灌节省85%以上,解决了楼顶绿化种植的浇灌、节水和渗水的技术难题。
  如今,公司还与深圳市多家资深农业技术科研机构进行了合作,全产业链包括立体绿化相关产品研发,净水设备研发,物种选择、优化与培育,大面积种植、加工、销售与服务,现正逐步向市场推广。
  宁建强说,其实,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新兴产业也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支持,任何时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制胜的法宝都是学习和创新,不管哪个产业或行业,在竞争中始终站在前面、永远不倒的,都是创新能力强、技术不断进步的企业。
  粤东鞋材市场:
  惠东鞋企欲走”全产业链条“之路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30多年发展,当地民营制鞋企业达数千家的惠东县制鞋业,虽于2006被授予了”中国女鞋生产基地“,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以贴牌和外贸加工为主,惯于分散化经营、家族式管理的惠东鞋企,其规模和品牌一直难有突破。
  不可否认,在创业之初的”草莽时代“,在代工”温床“的滋养下,惠东鞋企硬是靠着”一把锤子、一把剪刀、一桶胶水“迎来了”春天“,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外需大幅萎缩的挑战下,这种”一人打天下“的先天弱势便充分暴露了出来。
  面对出口不振、订单下滑的困境,面对资源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的现实,面对土地、劳动、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如何摆脱低端路径依赖,开创鞋业发展新天地,已然成为了惠东数千家民营鞋企必须面对的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实现转型?这让惠东鞋企一度陷入集体焦虑。
  ”今年以来,整体订单减少了三成以上,利润越来越薄,形势越来越严峻,再不转型,恐怕看不到前景……“在惠东制鞋重镇黄埠,这里坐落着驰名广东的粤东(国际)鞋业市场,可整个市场70%多的商户入驻率却让该市场的运营公司,惠州市粤东鞋材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畇倍感压力,”整个市场只租不卖,为的就是提供一个集聚化的鞋业发展平台,但目前一些免租的优惠措施似乎吸引力还不够。“
  据了解,占地8万多平方米的鞋业市场,拥有532个铺位,每铺的月租金为4000元,虽然有着一系列的减租政策,但部分铺位仍是”时开时停“。
  ”现在传统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前国内可能只有惠东的制鞋业比较发达,但现在全国各个省几乎都有了专业基地,大家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了。“汪畇说,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生意变得艰难。
  曾几何时,温州鞋企还组团到惠东来参观学习,但眼下,前者已培育出诸如红蜻蜓一类的知名品牌,造就了国内鞋业巨头,而惠东制鞋业尽管也培育出了9个国家免检产品、11个广东省名牌产品、21件广东省著名商标,但直到今年1月,才由6家鞋企抱团创立的”香恋“品牌获评”中国驰名商标“,从而结束了惠东30年鞋业发展无国家级驰名商标的历史。
  据统计,仅惠东县吉隆镇和黄埠镇,就有1千多个鞋类注册商标,但真正能称得上是品牌的却屈指可数。
  ”创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专卖店也是我们的梦,但这也曾是我们的伤痛。“谈及通过走品牌之路实现转型发展,汪畇感到有些遗憾,他告诉记者,公司所属远东鞋业公司,很早就开始打造”牧羊女“女鞋品牌,并于2005年开始进驻全国各地的大型商场,最高峰的时候有60多家品牌连锁店。
  然而,由于当时公司对于品牌经营的经验不足,市场风险评估也不够,再加上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度较低,商场的租金、推广费昂贵,业绩并不理想,无奈之下,只能在2008年金融风暴来袭时,遗憾地将专卖店全部撤回。
  ”当然,撤回品牌专卖店并不代表我们会放弃打造品牌,毕竟我们遇到了难题,也收获了经验和教训,现正在想办法“重出江湖”。“汪畇说,实践证明,创建和打造一个品牌绝非易事,这其中不仅需要有好的产品质量,更要有好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
  除了创品牌,汪畇还告诉记者,为实现企业全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公司所属的远东鞋业正不断完善制鞋产业链,去年至今,相继成立了专业从事鞋类及鞋材的检测机构广东锐科标准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绿色环保鞋材的惠州市远东鞋材有限公司以及生产TPU高分子产品的惠州市远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期最终形成”上游为鞋材,中游为加工,下游为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
Copyright (C) 2002 - 2015 北京超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号 京ICP证140743号
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8号左岸工社12层1217室 (总部) 电话:010-
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请在此提交,我们会尽快给予答复或处理!谢谢!
反馈内容:
邮件地址:
电话号码:文章来源:有机会作者:Jing图片来源见标注前言为什么有机农业发展了数十年,依然占全球农业总体比重不到1%?怎样才能让有机农业从小众走向大众?有机农业中的信任问题、产量问题究竟如何突破?……将目前的“有机农业2.0”升级为“有机农业3.0”,或许是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的有机农业并非一定要发展到多么大的市场规模后才能进入3.0阶段,而是——不论规模大小或认知度高低——当有机农业2.0阶段的典型问题凸显出来时,就有必要去深入反思,换一种思考方式,也换一种发展范式。↑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执行董事Markus Arbenz先生在2016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发表演讲《有机3.0时代在中国的现实意义》。(图来自有机会)↑ 由可持续有机农业行动网络(SOAAN)编写的《ORGANIC 3.0:for truly sustainable farming & consumption》[1]封面。本手册有中文缩减版。[2](图来自SOAAN)本文内容主要基于Markus Arbenz的演讲以及《ORGANIC 3.0》手册,也融入了小编自己对于有机农业3.0的理解。什么是有机农业3.0?近三年来,如果我们参加和有机农业相关的大型活动,十有八九都会听到“有机农业即将进入3.0时代”的说法。但是,这个概念被误解的情况不在少数。事实上,有机农业3.0并不是站在一个很高的高处,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愿景。相反的,它是从“初心”出发,从目前有机农业最实际、最尖锐的问题出发,指出正确的方向,鼓励人们走出不可持续的恶性循环。那么,有机农业3.0究竟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看看什么是有机农业,以及有机农业1.0和2.0阶段的主要特征。“有机农业是一种生产系统,它能维持土壤健康、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的生存。它依赖于适合本地条件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及循环,而非依赖于产生反作用的人工投入。有机农业结合了传统、创新与科技,以利于所有生物共有的环境、促进和谐关系以及良好的生活品质。”(IFOAM)有机农业1.0,也就是有机农业的萌芽阶段。这是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全球各地的一批先驱者为代表,他们看到了农业发展道路中面临的问题,并指出了发生彻底转变的必要性。这个阶段,为人们展示了怎样在获得健康食物的同时,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部分有机农业先驱者的名字(图来自SOAAN)有机农业2.0,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驱者们撰写的著作以及发展起来的农业系统被编成有机农业标准,进而进入到各国的监管体系中。这个阶段使得认证有机产品的市场得以发展,并在多国取得重要地位。有机农业3.0,是有机农业运动未来可能会进入的第三个阶段,是引导有机农业从小众走向主流。它是将有机农业作为应对全球重大挑战的解决方案之一。它是在有机行业中形成共同的愿景,并且积极参与到全球重大议题中。有机农业3.0时代的食物和农业体系应该具有以下特征:更生态友好;更有经济活力;对社会更公平;更具有文化多样性;更明晰的责任。相对于有机2.0时代专注于有机产品标准的最低要求和有机认证标识,有机3.0时代则优先强调有机农业系统会产生的影响。有机1.0时代和有机2.0时代的方法和成就不会被抛弃,而是要在其模式中注入新的特点,以及要对有机农业运动重新进行定位。提出有机农业3.0,不只是呼吁更广泛地发展有机农业,更是鲜明地指出当今的有机农业2.0中存在的严峻问题。只有明白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才能理解有机农业3.0有多么必要。注意——这些是在全球背景下提出的问题,并不仅仅针对中国。↑ 有机蔬菜(图来自有机会)变革的必要性:目前的有机农业2.0存在哪些问题?1. 忽略小农的利益。取得第三方有机认证的费用过于昂贵,小规模农户最难以承担这样的认证费用。即便从事了有机农业,小农从中获得的收入也很可能远低于进城打工的收入,甚至负债累累。因此,小农缺乏向有机农业转型的动机。2. 有机认证体系本身并不完美,欺诈仍然是有可能的。特别是较长的产业链中,更可能存在欺诈(产业链越长、质量控制难度就越大,这和常规农业中的问题是一样的)。3. 有机产品标准仅仅是最低要求,并没有给人们一个可以追寻的、明确的高目标。某些产品可能符合有机产品标准,但是并不全部符合有机农业的“健康、生态、公平、谨慎”四大基本原则。(比如“公平”原则在很多有机产品标准中就没有得到体现。)4. 某些有机农民的行动已远高于有机产品标准,比如保护野生动植物、提升生物多样性、做社会公益服务等等,但他们的贡献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5. 部分有机农业实践者并没有考虑到可持续性的全面要素。主流社会对于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之间关系的认知度仍然较低。6. 有机农地面积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有机产品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在很多国家,有机农业的规模太小,还没有产生显著影响。7. 部分有机农业实践没能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什么是“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小编认为,有机农业2.0的众多问题,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缺乏“可持续性”——这也是在《Organic 3.0》手册里反复被强调的词。那么什么是“可持续性”呢?字面意义很好理解,就是“持续进行(某件事)的能力”。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可持续性包含三个层面,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用一张图来看更直观:↑ 可持续性的三个层面——生态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的从属关系(图来自Wikipedia)经济可持续存在的前提是社会可持续,而社会可持续存在的前提是生态环境可持续。道理很明显,没有适宜的生态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维系社会,没有社会当然也就没有经济。然而,目前有机农业2.0阶段的相当一部分实践者,将经济可持续作为重点,却忽略了生态、社会、经济的从属关系,这样的有机农业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从2.0到3.0,中国的有机农业准备好了吗?有部分从业者认为,“中国还没有准备好进入有机农业3.0时代”,但是,当我们看到以上这些有机农业2.0时代的普遍问题,不难意识到——我们显然已经准备好了。我们不需要把2.0阶段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升级进入3.0,而是越早开始向3.0出发就越好。如果有机2.0时代的问题继续下去,最终将导致恶性循环。而如果按照真正可持续的方式发展有机农业,它的影响就不会局限于农业本身,而是对社会各个层面都促成积极的变化——这也正是有机农业的初衷。“最佳实践”,是有机农业3.0的基础在SOAAN起草的《农业与价值链最佳实践指南》中[3],指出了未来可持续的农业(注意:是指所有的农业,而不仅仅是有机农业)应当考虑的5个层面,和20个要素。有机农业3.0,正是建立在这个最佳实践指南的基础之上。↑ 农业与价值链最佳实践的5个层面和20个要素(图来自SOAAN)“小鼠”怎样才能变“大象”?IFOAM的北美项目代表David Gould在一篇关于有机农业3.0的文章中写道,“有机农业仍然小得像大千世界中的一只小鼠,而有机农业的目标是成为一只大象。鼠和大象同为哺乳动物,但一只小鼠不可能成长为大象。物种不同,身体结构相应也有所区别:庞大如大象般的小鼠其结构并不能支撑其自身的重量,它会被自己庞大的身躯压得粉碎。”[4]因此,从有机农业2.0时代发展到3.0时代,绝不仅仅是规模或销售额的增加。有机农业需要构思一个不同的系统和框架。有机农业3.0的6个特征有机农业3.0具有6个方面的特征,从小编个人角度理解,这6个特征其实正是对于目前有机农业2.0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不同的系统和框架。1. 创新的文化有机农业不等于复古,而是需要适当地跟现代科技结合。目前最需要创新的,是如何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同时增加有机农业产量和效率,以使得更多农民愿意向有机农业转型。创新并不仅限于农业技术层面,也需要在可持续性的所有层面进行创新。例如:系统地整理和保护来自农民的传统知识、隐性知识;广泛利用互联网和信誉经济,让有机农业价值链更加民主化;发展更有效的方式来进行产品溯源,以确保其符合可持续性的关键要求。2. 以最佳实践为目标,持续改进各国有机产品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即有机农业2.0的核心)将不再是首要的焦点,当然有机产品标准中的要求仍然有重要作用,因为它们是有机农业不可逾越的底限。有机农业需要持续进步、超出国家规定的有机产品标准,以包含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和责任这五个可持续农业最佳实践的层面。多样化的做法是应该被鼓励的,所以每个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行决定优选考虑的层面。↑ 示意图:从国家有机产品标准,上升到民间有机产品标准和标志,再上升到最佳实践,可持续性不断提高(图来自SOAAN)小编个人理解:这里说的“超出国家有机产品标准”,并不是说仅仅比国家标准中的每一条规定都做得更好(比如比国家标准要求更干净的水和土壤等);而是——比国家标准更全面地考虑“可持续性”的目标,并加以实践。3. 用多种途径确保诚信透明第三方有机认证将仍然是重要的,但它仅适合于某些情况,而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的。有机农业要广泛发展,就不能仅仅建立在第三方认证的基础之上。根据价值链的长度和复杂程度,各种新的认证方式都可以被实践。这些认证方式有比如:消费者合作社的认证、同行评估、注重农民和消费者直接联系的“参与式保障体系”(PGS)、直销市集、以现代互联网科技为基础的溯源等等。4. 跟其他与可持续性相关的领域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有机农业是一个先进的领域,但它不再是孤独的了。全球各地还有众多以可持续的食物和农业体系为目标的运动,包括公平贸易、慢食、城市农业、小农和家庭农业运动等等,这些运动的名字和形式不同,但最终目标是相通的。有机农业对它们应该有包容、分享和合作的态度。5. 从农场到终端消费者的全面赋能在有机农业3.0的6个特征中,第5个特征是小编个人认为最难理解的,常被误译,但这是不可忽略的、意义重大的一个特征。原文是Holistic empowerment from farm to final consumer,这里译为“从农场到终端消费者的全面赋能。”这当中提到了一个社会学名词“赋能”,这是什么意思呢?要谈什么是“赋能”(empowerment),必须先要理解“能”(power, 这里是指“能力”)。能力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增强的,它不是由一个人的生理属性或者职业属性所固定的。能力就像快乐一样,会越分越多、而不是越分越少。举例:当一个人帮助另一个人获得能力,两个人的能力都会增强,而不是将一个人的能力增强建立在另一个人的能力衰弱的基础之上。赋能,是一个多层面的社会过程,它帮助人们获得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将可以被用到个人生活中,用到社区、社会中,用来应对人们所认为重要的议题。赋能是多层面的,包含社会、心理、经济和其他层面的工作。赋能可以是不同尺度的,包括给个人、群体、社区等赋能。赋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可以由外界辅助,也可以自我赋能。[5]在有机农业3.0阶段,有机农业需要为多个处于劣势的利益相关方赋能。比如:设计生态的、低投入高产出、循环、有韧性的系统,为有机农民减少成本并提升收成,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必须是和研究者积极合作的,并参与到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农民需要被赋能,以成为引导有机农业进步的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自上而下的系统的被动接受者。另外,大多数农民和大多数购买农产品的人都是女性,她们的地位必须得到认可,有机农业3.0必须要应对男女平等的问题。6. 真实的价值,公平的定价只有当农民、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等都从有机农业中获得实在的利益,他们才会维持正确的行动。常规农产品的价格低廉,但是常规农业对于环境、人、社会的长远负面影响是没有被反应在价格的数字中的。所以未来我们需要发展一批“真实成本核算”(True Cost Accounting,简称TCA)工具,以将农产品的真正影响体现出来。可能的工具有比如:通过税收体系来全面实现“谁污染谁治理”;促进食品标志制度的发展,将一些不可持续的做法展示在某些农产品标志上(比如转基因标志、密集养殖标志等),帮助原先蒙在鼓里的消费者做出明白的选择。↑ 有机农业3.0的发展方向(译自《ORGANIC 3.0:for truly sustainable farming & consumption》手册第5部分)社会各界,从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到社区、个人,都有能力面向有机农业3.0做出自己的努力。实际上,在国际上和中国国内,已经有一批富有探索精神的组织和个人,在向着有机农业3.0出发了。既是革新,也是回归有机农业3.0包含革新的层面,也包含着“回归”。最后,我们不妨来回顾有机农业1.0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Eve Balfour女士的经典演讲《朝向可持续的农业:有生命的土壤》[6]中的几段话:“和有些人的观点不一样,我确信,有机农业的方法不可以被一些僵硬的规定所禁锢。有机农业本质上依赖于农民的观念。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生态的方式,是不可能做有机农业的。”……“在生态方式的背后,有两种动机,一种是建立在自我利益(哪怕是很进步的自我利益)之上。这就是说,为其他物种考虑,仅仅是因为有其他物种的存在,我们人类才能生存。而另一种动机是来自这样的感受:生物圈是一个整体,我们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类以外的那些组成和创造了生物圈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力。这是一种整体化的方式,我希望也相信,这就是我们(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所代表的。”Eve Balfour的呼吁,不正是和有机农业3.0的内涵格外相似吗?有机农业是否注定一直小众?答案没那么简单我们常讨论,“有机农业是否注定一直小众?”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的是或不,而是取决于未来有机农业的内涵和实践方式——关键即“勿忘初心”。本身不可持续的事物,迟早会千疮百孔甚至土崩瓦解;而真正有持久生命力的事物,它最终的模样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最核心的“基因”所决定的,不管在种子和萌芽阶段是多么的渺小,只要能够坚持存续下去,终有一天会释放出它的潜力。注释:本文主要参考资料(以下网络资料均可免费下载)[1] http://www.ifoam.bio/en/organic-policy-guarantee/organic-30-next-phase-organic-development[2] https://shop.ifoam.bio/en/organic-30-summary-mandarin-chinese[3] http://www.ifoam.bio/en/organic-landmarks/best-practice-guideline-agriculture-and-value-chains[4] /s/aTT0RCmqEfIy8/[5] http://www.joe.org/joe/1999october/comm1.php[6] http://journeytoforever.org/farm_library/balfour_sustag.html另:本文也参考了2016有机食品市场与发展国际研讨会(与BIOFACH CHINA 2016有机展同期举办)Markus Arbenz先生的演讲。在劳动中独处,体会自助助人的快乐现代农场(gh_2fb121f9c1b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来源:河北省邢台市桥西区农业局 作者:李瑞格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一种新型的栽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栽培基质  选用阔叶树木的树皮或木碎,透气保湿性好,还可为石斛提供一定的营养成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1、铁皮石斛大棚建设铁皮石斛的大棚支架一般选用钢管做支架,这样可使用10-15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主要栽培技术
1、栽培条件
大棚温室草莓无土栽培尚不普遍,成功的关点击上方“公众号”蓝字爱上我~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栽培作物,而将作物栽培在营养液中,这种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生菜水培技术研究楚晓真1 卢钦灿1 董鹏昊2 刘慧超1( 1 河南省郑州市蔬菜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我国北方地区在日光温室内越冬栽培樱桃番茄,于冬、春季收获上市,经济效益较高。而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使韭根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及黑暗的条件下,在形不成叶绿素的情况下,生产出肥嫩可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使韭根处于适宜的温度、湿度及黑暗的条件下,在形不成叶绿素的情况下,生产出肥嫩可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秋石斛品种及其温室栽培作者:武荣花1,李振坚2,王雁2单位:1. 河南农业大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有机西瓜在贮藏表皮果肉极易变软,腐烂率较高。目前主要自然低温冻藏或速冻藏来延长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1 辣椒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及处理
1.1 无土栽培的基质要选用透气、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前身是雨心工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前身是雨心工千万别以为只要增加size就够了!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雨蔬农业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由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本科生联合创办,致力于服务中国现代化农业,企业宗旨:用gh_2fb121f9c1b1现代农场信息由: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雨蔬农业)发布,欢饮各位现代农场的朋友前来咨询关于现代农场的规划,管理和经营等问题。热门文章最新文章gh_2fb121f9c1b1现代农场信息由:广州雨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雨蔬农业)发布,欢饮各位现代农场的朋友前来咨询关于现代农场的规划,管理和经营等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革新街地下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