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华中军退役士兵档案查询在哪找?

新四军军史上的今天(1月16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时间:日点击:次
师第6旅第1团追击至朱家湾,敌之&扫荡&计划全被我粉碎。是役我缴获鬼子步枪2支,毙敌甚多,我略有损失。★
师第8团一部大十六日进剿大柳镇中山头(滁县西北)一带伪匪,该匪闻风逃窜,计缴获步枪8支,俘匪34人,解救被匪俘去群众3名,牛8头,我无损失。★
师考察结果,因韦国清【编者注:时任新四军第4师第9旅旅长】不能离开4师,张爱萍近来很有进步,决定仍以张爱萍任3师副师长。我们已用军委命令发表,特报。★
,分三路向我天长集(定远东)进犯,当被新四军第2师第4旅第12团一部阻击,敌伪不支,向原路溃退,我尾追十余里,缴步枪3支,俘伪军4名,伪旗1面,夺回被抢耕牛30余头,均分还群众,我仅伤7、亡战士11名。★
师及第16旅:你们可加调抗大到苏南,但1、7及52团仍留苏中坚持。16旅可与2旅合并,以王必成任旅长,江渭清为政委兼区党委书记,钟国楚、刘培善调延学习。2旅和16旅合并后,应当彻底精简。但对外仍可保存原有番号。1月29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编者注: &1月29日中央军委复电同意&为《新四军&综述&大事记&表册》P254】★
旅于一月十六日集结兵力600余攻击马陵据点,战约四小时未攻下,当即撤回。此次战斗毙敌3人,我伤2人,俘伪自卫团陈学干及情报员各1人。【编者注:原文献&内容&中为&一月十六日&,该条末尾却标为&一月十三日&。】★
年1月16日,新四军苏中军区司令员粟裕发表《告和平军将领书》和《告和平军士兵书》,号召伪军官兵反正,共同抗击日军。
师干部配备情况致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电:兹将5师干部名单报告如下:1、师部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副政委任质斌,参谋长刘少卿,参谋处长栗在山,供给部长吴先元、副吴其芳,卫生部长叶果、副栗秀真,卫生学校副校长孙光珠,师政组织部长顾循,锄奸部副部长许道琦,宣传副部长蒋立,敌工部副部长林滔,师直政主张难,抗大十分校副校长杨焕民,军训部长张水泉。2、13旅长周志坚,政委周志刚,参谋长赵俊,政主陈一震。教导大队长徐大先,政委潘德表。特务营长周复轩,政教【编者注:政治教导员】钟铁夫。37团长夏世厚,政委余孟福,参谋长王凯,主任赵长河。38团长冯仁恩,政委曹玉清,参谋长雷雄虎,政主高振华。39团长罗孟刚,政委刘友海,参谋长曾广泰,政主余斐。特务团长黄宏伸,政委杨杰英,参谋长黄世良,政主杨书栗。3、一分区司令熊作芳、副黄序周,政委周季芳,参谋长胡林,政主潘子明。42团长王兴发,政委刘西。41团长石宏山,政委贾浩。罗礼经光指挥部指挥唐宗新,政委黄宏儒,政主宋哲,独立营长童国世,政教王震。罗礼应总队长孙保元(缺政委)。经扶总队长萧光发,政委刘明榜,安礼县大队副王安义。陂孝礼指挥部指挥石建金,政委任士舜,大队长戴保士。礼南总队副钱运华,政委杨子明。安南指挥部指挥汪立波。安麻总队长贺友三,政委郑维孝。分区教导大队长汪启瑞,政委张世彤,大队副潘武道,政主向候达。4、二分区司令王海山,政委文敏生,副司令兼参谋长蔡松荣,政主岳林,副主任兼联络科长雷天明。教导大队长彭武雄,政委何奇伟。独5团长赵明义,政委陈焕武。沅应信指挥部副政委兼指挥戈平,主任龚哄,信南大队长兼政委方汉。信罗总队长李鸢飞,政委方清鲁,大队长兼政委罗堰鸣,大队副兼政教鲁毅。京安指挥部指挥唐念柏。云梦指挥部指挥秦锦堂,政协【编者注:政治协助员】胡杰文,大队长马云清,副政教蒋文胜,陂孝大队长兼政委柳新。应安指挥部指挥刘奕。独立12团长许猛、副李金山(统战干部),副政委陈漫杰。江长指挥部指挥郑时光。荆潜总队长李冠群,政委李旭,政协童光中。天潜沔总队长袁春田。华公石总队长杨振东,政委张泽生、副尚志。汉沔指挥部指挥翁少元,政委李蔺田、副宋雪,汉沔支队长范敏夫、副刘正宏。监沔总队长郭华友,政委李秉范,政协祝义仰。5、四分区司令兼政委张体学,政主余潜。40团长萧刚、副汤楚英,政委郑铎。鄂皖指挥部指挥黄世德,政主程文杰,副参谋长熊荣华。蕲英总队长钟子恕、副叶劣文。黄广总队长徐国安,政委梦福先。浠蕲总队长詹宁。赣北总队长冯坤书,政委孙超。冈浠麻罗指挥部指挥漆少川,政委汪进先,政主俞美。冈浠总队长潘继义、副冯忠海,政委吕谨,政协陈东国,大队长刘嗣坤,政教范东乾。应北总队长李锦堂,政委钱鹄卿,总队副李正廷,副政教戴厚元。京安总队长吴树珍,政委吴天成,政协石光泽。6、三分区司令吴世安,政委方正平,政主刘放。45团长杨洪先,政委陈继东,参谋长熊光玉,主任周克先。襄西指挥部指挥魏正兴,政委刘奕。鄂南指挥部指挥兼政委罗通,副指挥赵德成,参谋长谢挺。鄂大总队副周行田,政委袁汉。樊湖总队副杨同春,政委张凡。咸崇蒲总队副叶丛,政委雷同。嘉蒲总队长童国卿,政委张进。7、五分区司令吴林焕,政委郑绍文,参谋长李人林,参谋主任李正乾(统战干部),政主侯政。44团长黄德魁,政委李梓金,政主毛春熙。天汉总队长王遵义,政委史维汉,副政委戴景裕。京北总队长丁正学。应西总队长胡元臣。天京潜总队长张泽普,政委陈建新、副吴雄,政协段慰元。京钟总队长徐德、副陆春阳(统战干部),政委郭欠恒,政协李竟。8、豫南指挥部指挥黄林。挺1团长吴昆,政协刘建均。挺2团长张和智,政委邵敏,政协李华。挺3团长赖鹏,政委胡介乐、商毅。挺4团长林国平,政委牛德胜,政协杨树东。确西总队长刘世耀,政委周春鸣。汝正确人民抗日自卫总队长江鸢德,政委彭民三(均统战千部),总队副刘汉三,参谋长张火民,政主张国兴。淮南总队长王炳南。★
大队八团第3营长詹金甫同志左手负伤。全支队已进入5师北进部队之基本区。如发战报消息时,请用5师某部。★
日午,泰州顽军一部(番号不详)继续增援苏陈庄与家山庄。该顽一路正向我部阵地猛攻中,同时另一部向我泰州东南之塘湾、加力,南通顽71军、91军四千余向我白蒲猛攻,迄至寒日二十时,顽尚未停止进攻。请转执行部抗议。如该顽继续进攻不已,我将采取自卫措置。如有不良后果,将全由顽方负责。★
、华丰煤矿在敌军撤退时,已为3旅特务营进占。2、14日子时,奉李延年命北撤之日军途经泰安以南伐子坡我军阵地,不许他通过,被我劝降。今日谈判结果,允将全部重武器移交给我们。3、据鲁中1分区报告;济南顽军有一部沿铁道南下。我们已通知各部准备应付其进犯。如有冒险,盼即电复。★
上一篇::
下一篇::
技术支持:您所在的位置: > > > >
王中甫军装照(资料图片)
满身弹孔,考验生死
东南网9月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吴旭涛 通讯员 吴庆堂 杨菲菲 颜凑李广)8月20日上午,福安市罗江街道大留村一座砖混结构楼房里,91岁的抗战老兵阮奶宝一边让记者看身上留下的弹孔伤痕,一边深情讲述当年抗战的往事。
1943年,阮奶宝被编入新四军三纵队8支队的一个迫击炮连,多次与日军、伪军交战。至今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让他身中数弹的那场战斗。
日,浙江境内。清晨,新四军以一个团的兵力向驻守村内的日军发起进攻,由于装备和敌人差距过大,战斗非常惨烈。
“说是一个连队,其实只有两门迫击炮。”阮奶宝说,当时连队全面向前挺进,与日本兵的距离越来越近。他与一名战友抬着迫击炮的座钣,其他战友轮流扛着炮筒,正在穿越一条河沟。猛然间,敌方的机枪横扫过来,双腿中弹的他瞬间倒地,双腿鲜血淋漓,全身酸麻无力。就在他试图挣扎起身时,又一排子弹“嗖嗖嗖”呼啸而至,他的臀部中弹并瘫倒在地,不远处炮弹爆炸飞起的小石块将他的脑部右侧击中,他顿时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躺在河滩上的阮奶宝迷迷糊糊睁开了双眼,他强忍剧痛爬了10多米的距离,勉强喝了几口溪沟里的水。天色渐渐变暗,终于,他被巡查战场的我军士兵发现了。“动了三次外科大手术,取出了身上的弹头和弹片,但臀部还有一小片弹片至今还残留着。”阮奶宝说。
伤势过重的阮奶宝,在医院治疗了很长时间,因为战事频仍,不得不跟随野战医院辗转各地。1945年8月,他与其他5个伤员,由部队安排在江苏一个县城接受康复性治疗,后来局事动荡,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也不得不分头撤离。1948年初,他在一家船运公司的帮助下,乘船经上海、福州和闽东赛岐港,一路辗转,终于回到了家乡。
如今,阮奶宝过着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日子。70多年弹指一挥间,曾经的生死考验,已成为零星片断的记忆,但每当人们问起当年的经历,这位抗战老兵总是津津乐道,就像在讲述一部战争片的点滴情节。
多造子弹,支援前方
95岁高龄的老军工王中甫,住在宁德贝乾路的一条窄巷中。
1944年,学过机械制造、当过造船工人的他满怀热情前往苏北解放区,正式成为新四军一师一旅军工科的一名战士,负责生产子弹。
那时,苏北根据地的兵工厂很少,生产出来的武器也比较差,但仍供不应求。由于原料匮乏,大战时用过的弹壳都会回收再重新加工。一天下来,王中甫和战友们几乎没有休息,不计其数的子弹一做完就立即送往前线。
“大多数兵器主要靠手工制作,五六个人一起踩踏摇动车床。一个铜板做出一个子弹头。”王中甫回忆说,那时铜圆都是群众捐献的,铜圆制出来的子弹,步枪、机枪、重机枪都通用。
1945年,新四军一师军工科已增加到1000多人,炮弹厂、榴弹厂还承担着研发重型武器的任务,由于战士们较少接触先进武器,防护条件也不到位,在军工生产中常常遇到危险。
王中甫将手举起向记者展示,他右手的食指少了一截。他说,连续的高强度体力劳动挑战着每个军工战士的生理极限,有一次,他误用锤子伤了自己的手。
“多生产一枚弹,就等于多消灭几个敌人!”王中甫和战友们忘我地工作着。战士们还时常进行“头脑风暴”,解决技术难题。
前线手枪子弹缺乏,他们就研究如何把步枪的子弹壳改成手枪子弹。他们把步枪弹长出的部分锯断,制造出模子进行收缩。当改装后的步枪弹放进手枪里的那一刻,整个军工厂都沸腾了。也因此,他们荣立了集体二等功。
此后,他们用步枪子弹壳改造驳壳枪子弹成功,立二等功一次;用废枪管生产螺丝母,解决前线渡江急需,立集体一等功……
“最美的记忆是日本投降,那是我一生中最为高兴的一天。大街上人人都喊着‘鬼子投降了’,家家户户都挂着旗子,放了好多爆竹。”王中甫说,那种激动与兴奋,只有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才能理解。
战友情深,告慰烈士
蕉城区新四军研究会的沈世崇,是“老六团”战士沈友太的儿子。在他印象中,父亲和老战友们总是为牺牲的战友奔波,完成他们的遗愿。
烈士郑志海是蕉城区九都镇贵村人,1937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某部战士。在加入红军之前,他把自己饲养的鸡、鸭和口粮卖了7块银圆,想给父母修一修坟墓再走,可是还没来得及修建,红军部队就出发了,因此这7块银圆一直藏在口袋里。
1938年2月,郑志海随部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二营五连战士,参加了皖南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作战,成为沈友太的战友。那时部队粮饷紧张,首长就向郑志海借,进行了多次的借还,7块银圆一块没少,仍在口袋里。他说,等仗一打完,他就回乡为父母修坟,了一份孝心。可是1939年在江苏太丹县大桥和日本鬼子作战时,鬼子的一颗迫击炮刚好落在郑志海身边,他当场牺牲,那7块银圆也炸没了,当时惨烈的场景让战士们悲痛万分。
战争结束后,沈友太、林坚、黄培庭、丁纪年等战友们,开始了漫长的寻找。他们查找了宁德有郑姓人家的乡镇,最后才在九都贵村找到烈士的故乡,出资为郑志海父母修建了坟墓,以告慰老战友英灵。
老战友们寻找的还有烈士刘伏振的遗属。他是蕉城区洋中镇章后村人,于1938年2月北上抗日,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一营一连战士,参加了皖南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作战。
“当年父亲经常给我讲刘伏振烈士的故事。他个子高大,行军时扛机枪等重体力活大都由他承担,他经常帮助战友们扛枪,一背就是好几把。”沈世崇说,刘伏振在江苏省茅山水洋作战突围时被日军抓获,在临刑前他高呼“新四军战士们要勇敢杀鬼子”,最后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刘伏振。沈友太和战友们听到他的喊叫声,用望远镜看到他被鬼子行刑的场景,个个悲痛万分。
解放后,沈友太转业到省民政厅工作期间,多次到宁德查找这位战友的遗属,在时任宁德县副县长黄培庭的帮助下,终于在洋中镇章后村找到刘伏振烈士的女儿,并为她争取了每月18元的抚养费,直到18周岁,以告慰死去的战友。
[ 12-02][ 11-12][ 10-26][ 09-17][ 09-17]
【字号 大 中 小】
大学城酷图
福建今日重点
国际国内热点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白天),010-(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华中抗日根据地_百度百科
华中抗日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区域主要包括江苏绝大部分,安徽、湖北、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一部分。从1938年4月开始,新四军各支队相继挺进华中各个地区开展游击战,建立根据地。1938年4月,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华中敌后,开展。[1]
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背景
华中抗日根据地战略方针
1938年9月至11月召开的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还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由任书记,统一领导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成立南方局,由任书记,任副书记,负责领导长江以南地区党的工作。
华中抗日根据地向南巩固
1939年2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到新四军军部,确定新四军的战略方针是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12月初,刘少奇率中原局机关抵达皖东定远藕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先后主持召开三次中原局会议,讨论发展华中的战略方向、根据地建设的方针任务和统一战线的策略等问题,决定执行向南防御,向东发展,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同时建议中共中央派八路军一部南下,新四军主力北上,大力发展华中。
华中抗日根据地敌后任务
1939年华中新四军完成了向敌后展开的任务。5月初,新四军军长叶挺到庐江东汤池,组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兼指挥,、罗炳辉为副指挥。同时成立江北指挥部前委,张云逸为书记。随后,江北指挥部前委对第四支队及江北部队进行整编,由徐海东兼任第四支队司令员;以原第四支队第八团为基础组成了第五支队,罗炳辉为司令员。第四支队在皖东津浦路西开辟了以定远藕塘为中心的皖东根据地。第五支队在津浦路东开辟了以来安半塔集为中心的根据地。江北游击纵队一部在皖中巢县、无为地区坚持斗争,保持与皖南的交通联系;一部进至和县、含山地区开展游击活动,开辟了皖中抗日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建立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鄂豫抗日
1938年3月,由高敬亭、林维先领导的鄂豫皖游击队东进后,中共河南省委和豫南特委以确山竹沟镇为开展河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武汉失守后,豫南特委以竹沟留守处分队与信阳、泌阳等地游击队合编为信阳挺进队,12月进入四望山开展游击战争。同年冬,中共中央派李先念率一部分干部由延安赴豫鄂边,领导当地游击队,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6月,陈少敏率信阳挺进队与李先念部会合,将部队统一编为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李先念任司令员,陈少敏任政治委员,不久由陶铸代理政治委员。11月,根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的指示,将豫南、鄂东、鄂中地区的部队统一编为新四军挺进支队。1940年1月,挺进支队改称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下辖5个团队、3个总队,进入大、小悟山地区。1940年底,鄂豫边区扩大到十几个县的范围,部队发展到1.5万余人的游击兵团,建立了鄂豫边抗日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开辟苏皖
1939年11月,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领导机关合并,成立江南指挥部,为指挥,为副指挥。之后,由叶飞、管文蔚领导的挺进纵队和由陶勇领导的苏皖支队渡江北上,向江苏仪征、扬州、天长、六合、泰州地区发展,并控制了扬州、大桥一带长江渡口,开辟了苏皖抗日根据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奠定基础
不久,苏皖支队与皖东根据地的第五支队打通了联系。1940年6月,江南指挥部渡江后,改为苏北指挥部,由陈毅、粟裕任正、副指挥,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纵队。7月,苏北指挥部挥戈东进,占领泰兴的黄桥、蒋垛、古溪等地。随后转兵南进,连克靖江东北之孤山、西来镇,挺进到以黄桥为中心的泰兴、靖江、南通、如皋地区,开辟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中抗日根据地。9月底,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苏鲁战区副总司令纠集3万余人,分路南下,10月4日进犯黄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在陈毅等领导下,坚持自卫立场,在政治上彻底揭露韩德勤反共投降阴谋,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在军事上采取诱敌深入、断其归路、在运动中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此役新四军歼灭韩德勤主力1.1万余人,为发展苏北奠定了基础。
在苏南新四军主力北上后,坚持苏南斗争的新四军一部,于1940年7月,在茅山地区重新组织了江南指挥部,坚持茅山抗日阵地。为加强苏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和统一党政军领导,新四军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于1940年5月进入该区。6月,成立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任司令员,坚持苏南抗日游击战争。
1939年春,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豫东游击支队,由河南鹿邑地区东进,进入商丘、亳州、永城地区。5月又进军淮河以北。年底,游击支队发展到9个团,1.2万余人,改称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2月,第六支队进入商丘、亳州、睢宁、夏邑、砀山游击区,建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6月,第六支队(欠第四总队)与八路军南下部队第三四四旅(欠第六八七团)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辖3个旅9个团,共1.7万余人,由任司令员,留在豫皖苏地区,执行向西防御任务。
1939年5月,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主力越过陇海路,进入安徽萧县,河南永城、夏邑地区;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和苏鲁豫支队进入皖东北泗县地区,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一部会合,开辟了皖东北抗日根据地。不久,张爱萍率中共豫皖省委进入皖东北,设立八路军、新四军联络机构,加强皖东北的斗争力量。1940年5月,韩德勤向苏皖边的金锁镇、界头集等地进犯。陇海南进支队和苏鲁豫支队第一大队、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第一团等部进行自卫反击,经过13天战斗,将韩德勤顽军逐回泗阳、宿迁县境。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为新四军东进苏北开创了新的前进阵地。
华中抗日根据地壮大队伍
1940年5月,黄克诚奉命率八路军第二纵队主力(第三四四旅、新编第二旅)共5个团1.2万余人,由冀鲁豫南下,6月到达豫东北永城南新头集与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合。这支部队的南下,为发展华中抗战增加了突击力量。6月底,以八路军新二旅及第六八七团、苏鲁豫支队、陇海南进支队与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辖3个支队9个团,近2万人,由黄克诚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执行东进苏北任务。8月东渡运河,进入沭阳、淮阴、宿迁、东海地区,建立了淮海抗日根据地。日,八路军第五纵队和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部在东台以北白驹镇胜利会师。11月,新四军八路军华中总指挥部在苏北盐城成立。、分任正副总指挥,叶挺抵苏北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
至1940年年底,新四军解放了江、淮、河、汉之间的广大国土和人民,建立了皖中、皖东、皖东北、苏南、苏中、苏北、豫皖苏、皖南等根据地,军队由组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10万余人。[1]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选[M]//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史料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役士兵档案寄回学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