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约全书 迅雷下载中有关圣徒被提的经文,如保罗到过三层天

启示录&第三章
你要写信给撒狄教会的使者,说: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撒狄”是什么意思?“撒狄”的意思是“维新”、“革”。
约翰写启示录时,撒狄城有何特征?撒狄是亚西亚主要贸易中心之一。这城的城堡背山,只有一个唯一的通道。国王塞路斯(Cyrus)攻下这城有个故事:有一兵士因头盔掉下山涧,沿山寻找偶然发现可进城堡的小径,沿路作了记号,到了夜里就带了特选的兵队上城堡,轻易攻下了撒狄城,因为对方没有防范,想不到有人竟会找到进堡的通道。
两个世纪后的安提阿库斯(Antiochus)运动时,这历史重演。
正是因为这两件事,主吩咐撒狄教会要儆醒,有其特别意义。
撒狄虽然不是“拜罗马皇”的中心,但居民生活放荡,喜爱玩乐。他们虽较富裕,但生活只重享乐。主说“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意思是说,他们在物质上是活的,但在灵性上是死的。
撒狄教会是预言教会历史的哪一时期?撒狄是在推雅推喇教会之后,是第五个教会,但并不代替推雅推喇,因为推雅推喇没有成为过去,乃要继续等到主再来。
撒狄教会代表教会历史的改革运动时期,这运动开始于主后1517年,主要领导运动者有约翰胡斯(John Huss),威克厘夫(Wycliffe),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等人。可是,这改革运动只带来一些改革,并没有完全恢复使徒时期教会的模式。
撒狄教会将会继续存在,直等到主再来。
马丁路德的改教运动有何背景?是何内容?结果怎样?马丁路德领导改教运动,其来龙去脉简述如下:
十六世纪初,德国在宗教和经济各方面都是危机四伏:
在宗教方面:
教皇干预教会,使人难以忍受。
教士素质良莠不齐,众所非议。
节令假期过多。
教会怂恿行乞,人民大为不满。
修道院占有地产过多,农民抱怨。
信徒宗教意识趋于苏醒,当时有一种宗教兴奋,起源于深沉的罪恶感,人们渴望解决得救问题。
人本主义风起云涌,激荡人们的思意,新旧思想裂痕愈深。
在政治方面:
当时罗马教势力犹在,非常专制残暴,欧洲各国受不了压迫,许多政权反对罗马管辖整个欧洲,就利用改教运动来达到政治企图,趁机摆脱罗马教的管辖,成为独立的国家。
马丁路德深受得救问题困扰,从圣经看到因信称义的真理。他向教皇进言,要更正罗马教的错误教训,以及教会里存在的弊政,但不被接受,反而遭到批判逼迫。
马丁路德不得不公开提出抗议,要摆脱罗马教另外成立教会。他这登高一呼,即刻万方响应,正合民心思变的趋势。改教运动后来成为另一宗派的基督教,称为“改革宗”(Protestant),这教会一直继续到今日,且要等到主再来。
所以改教运动有出乎神的,也有出乎人的两方面。出乎神的,是关系到因信称义等教训;出乎人的,是各国政权摆脱罗马争取独立。
更正教会是成立了,采纳了一些教义和教会行政方面的改革,但却陷入了以下的错误:
产生了国立教会。
改教运动,变成了教会与世界联合,一起打倒罗马教会的运动。
宗教与政治合在一起,罗马教会如此,更正教会也效法如此。
教会以国家为范围,各自设立了所谓国家教会。在德国有信义会,成了德国的国家教会,凡德国人都是这教会里的人;在英国有安立甘会(即圣公会),成了英国的国家教会,凡生下来是英国人的,就可请英国牧师施洗。所有国民不论是否重生,都能在教会里受洗。所以说,这教会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信与不信的调和,世界和教会混在一起,传的是社会福音。这教会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在更正教的历史里,有所谓一代祝福,二代组织,三代堕落的例子。他们忘了起初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又是怎样遵守真道的。这教会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今日的各大宗派是怎样形成的?
&今天在更正教会的历史中,各大宗派林立。先是国立教会,后有私立或独立教会。有的起因是因为不同的神学思想,有的是因为对教会体制的不同见解。归纳起因如下:
原因一:有人看见国立教会里,人是藉着受洗进入,不是藉着信心进入,故分出来成立了私立或独立教会;
原因二:有的因看见新的真理,特别注意某一真理而分开。许多教会因没意思要事奉神,所以神就兴起一个人、几个人、一班人,让他们看见某一真理,某一罪行,另外设立私立或独立教会。
几个较大宗派的形成大致如下:
信义宗:亦称路德宗,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德国。着重因信称义的教义,强调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反对教会拥有大量世俗财产和权力。主要分布于德国北部、北欧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美国。
长老宗:改革运动期间产生于法国,创始人是法国的加尔文。主张教会组织由长老和牧师共同治理。长老是平信徒领袖,从全体信徒中选出。牧师由长老聘任。教会制度具有共和主义思想。神学上亦同意因信称义的真理。主要分布于苏格兰、英国、美国。
圣公会:十六世纪改革运动期间产生于英国。英王亨利八世因不满教皇干预他的婚事,通过法案规定英国教会不再受治于教皇。初期,在教义、礼仪和组织方面多承袭天主教传统。十七世纪以来受加尔文派影响。圣公会自称与天主教、东正教同是古老公教会之一,保留由使徒传下来的主教制和正统教义,但赞成宗教改革运动。
公理宗:具有公众治理之意。直译为公众制,崇尚民主精神。十六世纪后期产生于英国,由罗伯特勃朗创立。主张每一堂区的会众为教会的独立自主单位,不设教务行政上的各级总机构,每个独立教堂的信徒会众,以民主方式直接选聘牧师管理教会;只着重信仰,并认为各教堂的具体制度和礼仪并不重要,应由各堂会自行解决。主要分布于英国、美国。
浸礼宗:十七世纪产生于英国和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着重浸礼和埋葬的关系,主张受浸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复活和重生。此外,崇尚民主制度,主张信徒一律平等,强调各教会独立自主,反对国教和政府对教会的干涉,反对给婴孩行滴礼。后来,陆续分化为浸信会、浸礼会、安息浸信会等许多支系。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分为北浸信会和南浸信会。
卫理宗:亦称卫斯理宗、监理宗或循道宗。十八世纪产生于英国,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原为圣公会牧师。他认为传统传教方式已不足以应付新的社会问题,主张在劳工中展开传教运动,注重布道活动。
内地会组织:这是不分宗派、专派传教士到中国的差会组织。由美国传教士戴德生于1865年创立。总会设在伦敦,分会设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派出的传教士来自不同的宗派和民族。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十九世纪产生于美国。当时着重宣传世界末日和基督再来。主张奉行律法书中所例的守安息日、行为准则和饮食律例的诫命。
公谊会:亦称贵格会,或教友会。十七世纪中叶由英人福克斯所创立。宣称教会和圣经都不是绝对的权威,信徒可直接受圣灵的感动而讲道,反对设立牧师、圣餐等仪式,提倡和平主义。
(10)救世军:原为一个社会活动组织,1865年由英人维廉布斯创立于伦敦。着重在下层社会举办慈善事业,吸收信徒。主要分布于英国、美国等。
(11)五旬节会: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主要流传于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挪威、瑞典等。主张继承门徒在五旬节接受圣灵的传统。宣称信徒成圣是神恩宠所致,人在因信称义后才有成圣可能。此派还包括在组织上互不统一的许多独立教会,诸如神召会、信徒信心会和圣洁会等。
主自称是“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有什么意思?
“神的七灵”不是指神有七个不同的灵,其实圣灵只有一位。“七”代表完全,“七灵”指圣灵完全的七种表现和功能。神的七灵指“智慧的灵、聪明的灵、谋略的灵、能力的灵、知识的灵、敬畏神的灵以及真理的灵”〈赛11:2,约14:17〉。
“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负责人)。
撒狄教会极需要的,是完全的圣灵工作,所以主要让他们知道他有能力恢复教会,让他们像使徒时期的教会那样,满有圣灵的工作。
主自称是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表明主的圣灵有完全的表现,也表明主是那掌管教会一切的主。
“七”是代表完全的数目,这里明显是指圣灵完全的事工。〈亚4:6〉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
可知主要告诉撒狄教会,恢复教会的事,不能倚靠人的力量,一定要完全倚靠圣灵的能力才能完成。撒狄教会的改革运动,还正处于未尽完成的阶段,必须完全倚靠圣灵的能力来完成。
主说:“我知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这话有什么意思?
撒狄是有行为的教会,主说他是知道的。这行为是指他们坚守因信称义的真理,有圣洁的生活。他们未曾污秽,因信罪得赦免。他们穿白衣,指因信称义。
可是,撒狄教会虽然有些改革,却陷入与世界联合、与政治混合、信与不信的调和等错误。
所以,主说他们表面上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主对撒狄教会有何称赞?有两个称赞:
有行为(虽然主责备他们的行为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也批评他们的行为,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主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
在更正教的历史上,的确是出了一些有名的属灵人,是神所重用的。这里乃是说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如马丁路德、卫斯理等。他们要穿白衣与主同行,穿白衣的意思是罪得赦免,也就是因信称义。他们穿白衣,可以与主同行,因为他们配得,靠的是信心,不是行为。
主怎样责备撒狄教会?主责备撒狄教会,说他们的行为:
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撒狄教会有真理的亮光和表面的行为。
伟大的国立教会或宗派,他们有骄人的历史,有昂贵的教堂建筑、有大学和学校、董事会、出版和宣传部、组织活动、本地差传和海外差传。
但这些活动与使徒时期的教会模式相比之下,还有一段距离,因为使徒教会的确显出圣灵的果子和圣灵的恩赐,毕竟是一个圣洁的教会,一个圣灵充满的教会,而不是一个社会俱乐部。
撒狄教会里有许多没有重生经历的人。许多从改革运动分出来的教会,他们不像使徒教会那样有圣灵的能力,其实他们的圣灵能力很微小。他们思想狭窄,压迫少数人。
阿特布伦菲(Arthur
Bloomfield)形容撒狄是个名声响的伟大教会,它是抛开了耶洗别,但保留了她的许多样式和缺点。
撒狄的改革并不完全。他们以人为的属灵气氛代替圣灵,比如仪式典礼、服饰、蜡烛、讲台、游行、轻音乐等。这些都源自罗马天主教,不是源自使徒教会。他们是回到巴比伦,不是回到五旬节。
马丁路德虽然恢复了因信称义的真理,但后来教会的改革运动,并没有进一步恢复因信成圣的真理。结果是,这教会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信徒只明白得救称义的真理,却不明白得胜成圣的真理。改革运动只改了一部份,改得并不完全。所以说,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主并不是说马丁路德的工作不好,而是说不完全,因为改革不彻底,有头没有尾。虽然因信称义的真理恢复了以及有了公开的圣经,但从世界的教会改到国立的教会,在德国有路德宗教会,在英国有安立甘教会。这次的改革只恢复到因信称义的十字架真理,没有进一步稳固因信成圣的十字架道理。改教是活的,但还有许多方面是死的。
你要儆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衰微’原文作‘死’)。因我见你的行为,在我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主劝告撒狄教会两点:
你要儆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衰微原文作死”。
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
“坚固那剩下将要死的”是什么意思?
撒狄教会的行为,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许多信徒灵性枯干,缺乏神话语的喂养,不明白救恩,生活和工作没有得胜,算是将要衰微或死的信徒。
所以,神要撒狄教会儆醒,要坚固他们的信心。
主说他们是那剩下将要死的,因为很多人的灵性都算是已经死了,与圣灵没有了交通。这些人主说是剩下将要死的,可见这教会的灵性是多么的低落!
尽管撒狄教会常有复兴,但都是片面的复兴。主说他们的行为,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马丁路德恢复因信称义的真理,带来一个大复兴,许多人得救,路德会就出来了。有人看见了长老的真理,长老会组织就出来了。卫斯理主张崇拜的程序,卫理会就设立了。有人看到浸洗的意义,就组织了浸信会。
撒狄的复兴,尽管蒙神祝福,可是把神的祝福盛在一个小范围里,好像一个杯里的活水,要把活水存在杯里不流去,范围只有那么大。这样做虽保守了恩典,但只有这一杯的恩典,是不完全的。这杯开始是满的,后来只剩了半杯,在下去就成了空杯,对真理就不清楚了。於是就和别的宗派争说谁的杯好,结果又来了一个复兴。整个撒狄复兴的历史就是这样,神的恩典临到时,就设立一个组织来保守恩典。结果组织还在,里面的恩典范围很小,总有热心人一直在那里维持那个杯。
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又要遵守,并要悔改。若不儆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
主要撒狄回想什么?遵守什么?悔改什么?
怎样领受的。
怎样听见的
撒狄教会开始所领受和听见的,是那因信称义的纯正真理。他们不怕罗马教会的压迫,坚守新的亮光,许多人还为真理殉难。因为撒狄教会的属灵生命衰微如死,所以主要他们回想当初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怎样遵守的。
撒狄教会是因为不儆醒,才会落到这光景。他们必是缺少祷告,缺少读经,沉醉于世俗的活动里,把真理哲学化。他们因为没有主的话语,就没有圣灵的能力,没有生命,因为主说过他的话语就是灵,就是生命。
主要他们悔改,就是要他们儆醒。
“临到”的原文意思是“临於”,“到”字在希腊文是epi,应译作“於”。
主给撒狄教会哪些警告?
主警告撒狄:“若不儆醒,我必临到你那里,如同贼一样,我几时临到,你也决不能知道。”主说他到来是如同贼一样,几时来人也决不能知道。这些话都是指主再来而说,可知撒狄教会将要继续存在到主的再来。
然而在撒狄你还有几名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
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主给撒狄教会得胜的有哪些应许?主应许凡得胜的:
必这样穿白衣。
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
要在父面前和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凡因信称义的,罪就得赦免。穿白衣代表罪已洗净,洁白如雪。
信徒在神面前穿白衣,但得胜的信徒还必须穿白衣与主同行。
信徒得救乃是本乎恩,因着信。这是因信称义的得救,是永远的得救,是一次得救,永远得救。所以主说他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
信徒若在人面前承认主的名,主也必在父面前和在父众天使面前,认他的名。蒙主承认他的名的,都能有份同主掌权。不得胜的撒狄教会信徒,尽管名字不从生命册上被涂抹,但无份同主掌权,很可惜。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非拉铁非教会
你要写信给非拉铁非教会的使者,说: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说:
“非拉铁非”是什么意思?“非拉”的意思是爱,“铁非”的意思是弟兄,“非拉铁非”的意思是弟兄相爱。
约翰写启示录时,非拉铁非城是怎样的一个城市?非拉铁非的地理位置,在当时可说是世界上重要的地点之一,因为这里是通往东方的主要通道。事实是,非拉铁非是一个“差传”的城市,从这里,希腊语文、文化和生活方式得以传开。希腊(Hellenic)文化就是从这里传给邻近的野蛮民族。
主对非拉铁非教会说:“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也是考虑到这城的“差传”地位。虽然非拉铁非教会并不是一个很成功的差传者,通过希腊文化把文明带给野蛮民族,但神给这城的人民传福音的机会,因为非拉铁非是东方大片地区的重要通道。
由于这城处于地震区,非拉铁非人的生活不稳定。每次地有震波时,他们就逃离城市到空敞的郊外,避免被倒塌物压伤的危险。他们经常匆匆忙忙逃离城市中心,直等到一切恢复平静后才回返。主在〈启3:12〉给的应许说:“他也不必再从那里出去”,是安慰的话,不只是保护他们免受死亡,也是保护他们免受死亡的威胁。
非拉铁非有个传统,关系到城里的神殿。这城将给为国效劳的公务员或神父在神殿中立一柱子,并在柱子上面写上他的名,以表纪念和荣誉。所以,主给得胜者的应许,也有荣誉的意思。
非拉铁非是预言教会历史的哪一时期?非拉铁非和老底嘉,都是末期的教会。在时间上,这两个教会是在主即将再来之前。主对非拉铁非教会说:“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启3:11〉
非拉铁非是忠心的教会,也是弟兄相爱的教会
主自称是“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是什么意思?主自称是那“圣洁”的,表明他不容罪恶。主自称他是那“真实”的,表明他是真神,表明他的话是真实可信的。
“大卫的钥匙”是指什么呢?钥匙是用来开门的,给人进入。有了大卫的钥匙,就可进入大卫的家。大卫的家指神给大卫的一切应许。主自称“拿着大卫的钥匙”,意思是说神给大卫的一切应许,是在他手里。〈赛22:22〉预言说:“我必将大卫家的钥匙放在他的肩头上。他开,无人能关;他关,无人能开。”
大卫家充满神一切的应许,是个宝库,充满了天上属灵的宝藏。
主在〈启1:18〉说他“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这“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和“大卫的钥匙”有何不同?有什么关系吗?
圣经里没有经文的根据,说这两样钥匙是同样的一把钥匙。
〈彼前3:19〉说:“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在旧约时,信徒死后是到阴间隔邻的乐园里,但当主复活后下到阴间传道时,他已经拿到大卫和阴间的钥匙,恶人听道后继续留在阴间,信徒则被带上“第三层天”〈林后12:1-4〉,
或“乐园”〈路23:43〉。从那时起,信徒死后不再去阴间隔邻的乐园,乃是上“第三层天”的乐园。主已经拿到阴间的钥匙,所以他可在〈太16:18〉说:“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作‘门’),不能胜过它(教会)。”
彼得在〈徒2:25-27; 30-31〉讲道时说,“大卫指着他说
:“我看见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边,叫我不至于动摇。所以我心里欢喜,我的灵快乐,并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因他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死亡和阴间的钥匙”和“大卫的钥匙”之间的关系。当主下到阴间时,父神把那里的所有钥匙都给了他。所以,主不只是能启开阴间的门向恶人传道,他也把暂时看守在阴间隔临乐园里的义人全带到第三层天,包括大卫王在内。现在,主能够实现与大卫所立的约,在他再来时将坐上大卫的宝座。
主应许忠心的非拉铁非教会,得胜的将要与主同坐宝座〈启3:21〉。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
对非拉铁非教会,主说他知道什么?主给非拉铁非教会什么称赞?有什么意思?
主说他知道并称赞的,有五方面:
你的行为(彼此相爱)
你略有一点力量(谦卑倚靠圣灵)
也曾遵守我的道(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福音真道)
没有弃绝我的名(没有弃绝十字架)
敞开的门(传扬基督十字架的福音)
非拉铁非的“行为”指的是哪一方面?
指彼此相爱的好行为。这是主在新约里的新命令。主在〈约13:34-35〉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非拉铁非教会是个彼此相爱的教会。当时的非拉铁非教会,没有离弃起初的爱心。所预言的非拉铁非教会,回到起初的爱心。
“你略有一点力量”是什么意思?
“略有一点力量”讲的是谦卑、倚靠圣灵的力量。教会不可骄傲,而应知道自己只不过略有一点力量。教会应承认自己的软弱,在主面前谦卑,主必加能力给他。保罗说:“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
主称赞他们谦卑,没有说他们聪明,也没有说他们有特殊的天然能力,或是有特别的文化优势。
“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务要在主面前自卑,主就必叫你们升高。”〈雅4:6,10〉
向神谦卑,就是顺服神,相信神的话,用神的话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逃跑了〈雅4:7〉。
非拉铁非教会在生活和工作上都倚靠圣灵,信靠圣灵,顺服圣灵,谦卑接受圣灵的引导,体贴圣灵,行在圣灵里,随从圣灵,他们的得胜和为神而活,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圣灵〈亚4:8〉。
“你曾遵守我的道”是什么意思?
主的道就是主的话语和命令。主的道就是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福音真道。非拉铁非教会知道要在生活和工作上得胜,惟有信靠和顺服基督十字架。
在非拉铁非教会里,神把话语解开,叫人明白神的话,主也赐下圣灵,引导我们明白一切真理,真理叫我们得以自由。
非拉铁非教会曾遵守主的话语,他们维护真道,他们坚守信仰。他们拒绝巴兰和尼哥拉党派的教训。这教会也恨恶耶洗别和她拜偶像行为。
非拉铁非教会也曾遵守主的命令,就是彼此相爱。主在&约14:15&对门徒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非拉铁非教会是爱主的一群,他们彼此相爱,遵守主的命令。那些被圣灵充满的人,就会遵守主的命令,可知非拉铁非是被圣灵充满的教会。
因为这教会曾遵守主的道,主应许保守他们免去大灾难的试炼。说的是保守他们“免去”,不是说保守他们渡过,可知非拉铁非教会将在灾前被提,不必经历大灾难的试炼。
“没有弃绝我的名”是什么意思?
主耶稣是神的儿子、神的羔羊!基督和他在十字架上所做的,是基督福音的核心。没有弃绝主的名,就是没有弃绝十字架。基督徒不只是因信基督十字架称义,也是因信基督十字架成圣。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路9:23〉
非拉铁非教会高举的是主的名,不是人的名、不是使徒的名、不是宗派的名。他们把一切荣耀都归给主的名,不是归给人的名。他们不分宗派、不分国家、不分地区,只知道教会就是主的身体。
他们爱主名,为了主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他们奉主的名努力传扬福音。主应许给他们敞开福音的门,主开了,是无人能关的。
非拉铁非教会没有弃绝主的名!
“&遵守我忍耐的道”有什么意思?
主在世上时,忍受贫穷、凌辱、羞耻、逼迫、饥饿、困苦、失望,这些都是主忍耐的道。
非拉铁非教会为了主名也忍耐一切,他们遵守了主忍耐的道。
主说:“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这话是什么意思?
主知道非拉铁非“略有一点力量”,他们是谦卑的、软弱的,但却能完全信靠主的能力来作主的工作。他们面对各样的困难,难免有时会感到心灰意冷,所以主就给他们勉励,说:“看哪!”是要引起他们的注意,不要灰心,要看主,不看人,不看环境,因为主要在他门面前给他们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
“敞开的门”是什么意思?这里说的是传福音的门。
在圣经里,“门”这表号最少有三个意思:
对那些愿意来到主面前的,主说:“我就是羊的门。”〈约10:7〉主又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主救恩的门是为众人敞开的,凡愿意的,都可从这门进来,“愿意的,都可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启22:17〉。
2)“敞开的门”也可说是福音的门。非拉铁非是个有差传使命感的教会,他们遵守执行主的大使命,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可16:15〉。在教会历史上,撒但曾屡次关闭福音的门,通过政权和宗教之间的矛盾拦阻福音的传开。
使徒被下在监里,“但主的使者,夜间开了监门,领他们出来,说:你们去站在殿里,把这生命之道,都讲给百姓听。”〈徒5:19-20〉
在以弗所,保罗说:“有宽大又有功效的门,为我开了……”〈林前16:9〉。
保罗在〈西4:3〉说:“要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们开传道的门,能以讲基督的奥秘。”
所以,“敞开的门”可指传福音的门。
“敞开的门”也可指教会被提,主应许非拉铁非教会将免去大灾难的试炼。〈启4:1〉说:“此后,我观看,见天上有门开了。我初次听见好像吹号的声音,对我说:你上到这里来……”约翰被提到天上,代表教会被提。
主在这节经文里给非拉铁非教会三点称赞,可作为当今建立教会的三大目标,也可作为每一个基督徒人生的三大目标。
这三大目标是:
彼此相爱的行为
信心不离弃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
敞开的门(传福音),建立真正差传的教会,作为合神心意的教会。
保罗在〈林前10:16-17〉及〈林前11:23-31〉圣餐的教训里,也强调信徒应在领圣餐时省察两方面:
基督的身体(教会)应遵行主的新命令,彼此相爱,不可在信徒之间结党纷争,不可分宗派,不可在教义上分门别类。保罗在〈林前1:2〉里说:“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意思是说,我们都是属基督的,又在〈林前1:10〉里说:“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都说一样的话的意思是说,都一样传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又在〈林前1:13〉里说:“基督是分开的吗?”凡是信徒都是属基督的,基督不是分开的。
信心不离弃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我们不只是因信称义(得救),也是因信成圣(得胜)。
圣餐的真正意义在于记念信望爱:“信”说的是信心不可离弃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望”说的是殷切盼望主再来;“爱”说的是彼此相爱的爱心。
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
主说“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这句话和那说给示每拿教会的是同样一句话。有什么意思?
前面说过,写给亚西亚各教会的书信,也是直接反映当时地方教会的情况。非拉铁非和其他城市一样,那里的犹太人自以为是神的唯一代表。他们公开夸言是选民,没有理会在神的眼中,“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罗2:28-29〉
犹太人因为拒绝主耶稣,犯下了严重的罪行。主要给他们教训,让这些恨主的犹太人,来到非拉铁非教会的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主已经爱非拉铁非教会了。
主说:“我要使他们来到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已经爱你了。”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话是另一个证据,说非拉铁非教会将在灾前被提。这被提是发生在主再来降临空中时。
那时,“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帖前4:16-17〉
非拉铁非教会被提与主在空中相遇后,将留在空中七年之久。在这七年里,将有基督台前生活和工作的审判,还有羔羊的婚宴。
七年灾难的前三年半,敌基督带来假和平,后三年半将有大灾难。在后三年半的大灾难期间,极大的灾难将临到犹太人和其他世上的人,作为神对他们的惩罚,因为他们不信。到了后三年半大灾难结束时,主将要与众圣徒一起来降临地上,那时主要实现他的应许,对犹太人施行拯救。
主是和众圣徒一起降临地上,包括被提的非拉铁非教会圣徒。到那时,犹太人看到主就是被他们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现在来作他们的救主,这时他们才相信耶稣就是他们所期待要来的弥赛亚!於是,他们就在主的脚前下拜,也就是等于在非拉铁非教会的脚前下拜。
主说他要使犹太人知道,他是“已经爱你了”,这意思是说,主要让犹太人知道他爱非拉铁非教会,他们将在灾前被提,免去大灾难的试炼,证明主已经爱他们了。
主爱他的教会,怎会让自己心爱的教会进入大灾难去受惩罚呢?主是新郎,教会是新娘,哪有新郎让心爱的新娘进入大灾难受试炼的苦呢?主不是已经在十字架上为教会受了惩罚了吗?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
非拉铁非有哪些主要特点?
四教会皆各有特点,非拉铁非教会的特点有:
他是被圣灵充满的教会。
他是积极差传的教会。
他成功地阻挡了撒但试图要败坏教义的破坏工作。
他没有其他教会的那些缺点。
他是能把福音广传到地极的一个教会。
推雅推喇教会的特点,是接受女人的教训,以及教会和世界联合在一起。
撒狄教会的特点,是有名无实,按名是活的,其实是死的,这教会的属灵生命是死的。
非拉铁非教会的特点,是回到起初的爱心,弟兄彼此相爱。
老底嘉教会的特点,是也不冷也不热如温水,被主从口中吐出来。
主有给非拉铁非教会什么警告和劝告吗?
有一个劝告,也可说是警告,也可说是应许。
主警告非拉铁非教会说“我必快来”,提醒他们要时刻儆醒,并劝告他们说“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主要他们持守所有的,换句话说:
你所有的都行,可是不要丢掉。
你所做的没错,可是还要继续做。
不要到了一个时候,以为做惯了,就把它改一改,以为做了这么多年了,就来换一换。
主对非拉铁非教会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持守你所有的”,这是主给非拉铁非的唯一警告或劝告。
若不持守的话,主要兴起别人“夺去你的冠冕”,就是说在基督台前审判的时候,得不到赏赐,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3:14-15〉。
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
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主给非拉铁非教会得胜者有什么应许呢?
主给非拉铁非教会七个应许:
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
能关的(敞开传福音的门)。
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已经爱你了(已经爱我们)。
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
免去你的试炼,教会被提免去大灾难,“进入内室,关上门,隐藏片时,等到忿怒过去。”〈赛26:20〉
我必快来。
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荣誉的赏赐)。
他也不再从那里出去(不必再受死亡的威胁)。
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有神赐的名份)。
主说“我必快来”,给我们什么启发?
主说“我必快来”,提醒我们要儆醒,不要睡觉!主也提醒我们要持守已经有的,免得主兴起别人夺去我们的赏赐。
非拉铁非教会所有的,在生活方面,就是信靠基督彼此相爱、谦卑、遵守主的话语和命令、没有弃绝主的名;在工作方面,就是信服基督,靠圣灵的力量传扬福音,为主作见证,遵行主忍耐的道,听从主的大使命,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这传福音的门,主已为我们敞开,是无人能关的。
“在我神殿中作柱子”是什么意思?
非拉铁非城有这样的一个传统,就是在神的殿中立根柱子,来记念对国家有功劳的人,以及担任神父的人,在柱子上写上他们的名字,以表示荣誉。
主应许非拉铁非教会作神殿中的柱子,让他们知道将来的赏赐是何等的荣誉!
神殿的柱子也可解释为重要的支撑结构,是殿的稳妥根基。非拉铁非教会可作神殿中重要的根基,因为他们有彼此相爱的行为。
爱是根基,是不能动摇的根基!
主赐给我们一条新命令,叫我们彼此相爱,在爱的根基上建立教会。主在〈约13:34-35〉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不再从那里出去”是什么意思?
前面说过,非拉铁非城是地震地区,遇到有震波时,人们就急忙逃离城市中心到城外避难,避免被倒塌的物件压伤或压死。
主应许非拉铁非教会“不再从那里出去”,意思就是说不必再逃避死亡,不必再受死亡和死亡的威胁。他们将在灾前被提,不必经过和遭受大灾难的苦,他们得免去大灾难的试炼。他们“必不再从那里(神殿中)出去”,必不再逃难,因为这神殿(即教会)已经被提了,在空中与主相遇,和主永远同在。
这里说“神的名”,“神城的名”,“新名”,是什么意思?
得胜的,要作神的子民,有“神的名”写在他上面。这“神的名”说明他们是神的子民,是属于神的。
得胜的,要作神的国民,也就是圣城新耶路撒冷的国民,有“神城的名”写在他上面。这“神城的名”说明他们是神的国民,有分於新耶路撒冷城。在新天新地里,他们可得权柄能从门进城,能到生命树那里〈启22:14〉。
得胜的,要作神的祭司,主还要把“他的新名”写在他上面。这主的新名是什么呢?这名是新的,是主降卑为人、受死、埋葬、复活、显现、升天、再来后所得的新名。主在创世以前和道成肉身前的名是旧名,复活荣耀后所得的名是新名。这新名可能就是“被宰的羔羊”。
非拉铁非是七教会中唯一完全合神心意的教会,神对这教会只有称赞,没有任何责备。他们将来必作神的子民,作神城的国民,作神的祭司。
“写在他上面”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可得神赐的权柄,是属于神,被神接纳。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约圣剑传说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