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战役的指挥者是和济南战役的王耀武是不是一个人

济南战役详细情况_百度知道帖子主题:济南战役前后的一些事
共&2430&个阅读者&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济南战役前后的一些事
文章提交者:jinfeng6089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第一、对于担当“阻援任务”的无故拖延在军委再次电令许谭进攻济南的7月16日,粟裕发电报给委。电报的全文如下:(一)军委十四日令许谭兵团担任进攻济南两电均悉。如果该部署主要为了分散敌人,以帮助我们取得时间休整,则我们意见不必如此。因此间各纵除四、八纵疲劳外,已大体恢复,仅弹药尚未得到补充,正争取分别补给中,半月至二十天内大致可完成。即或、仍全力转对我们,我们亦可采分散或犄角形势,以争取休整。惟营连排干部伤亡较大,盼华东局能从军大抽调大批给我们。(二)睢杞战役后,邱清泉善于投机,尾我军北进,但其五军伤亡也很大。据多数俘供,该军各团普遍只剩下一个营(已缩编),最多者只有两个营。其六○○团则已全部被我击散,被撤职。近来每日均获有五军大批逃兵,鲁西南被捕去亦多逃归,由此可见五军目前情况已大为削弱。此刻谍息,邱兵团尚在郓城地区,图进迫黄河渡口,夺我未及北运之物资(已运完),以图报战功。我许谭兵团兖济大捷后,即屯兵兖济休整。黄兵团已转向东南对我四、八纵队,则邱兵团当不敢再向兖济。因此兖济尽可巩固,以许谭本身估计和今后作战需要,目前亦以留兖济为宜。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我们当可以六纵及十一纵适时配合夹击之。这里,是强调“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我们当可以六纵及十一纵适时配合夹击之”保护自己西线兵团的作用,而不允许已经接受军委指挥的山东兵团执行军委命令(哈哈,县官不如现管)。但是,之后当军委电令粟裕兵团担任兵团遂行时的阻援任务时,粟裕的话却又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自己在中的损失的战果:1、在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午时报军委并致管文蔚、陈丕显、、吉洛的电报中,就指出:“我西兵团之七个纵队,除三、八纵队比较完整外(该两纵队每纵亦只二万三至二万五),其余各纵既不充实,也不完整的。”在这里,粟裕前期说过的“各纵除四、八纵疲劳外”中的八纵又成了“比较完整”的了。2、在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晨报军委的电报中,粟裕又如是说:"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每连只四至六个步枪班),尤其干部伤亡太大,至今无法补充,许多营连有政干无军干,有军干无政干,而营连排干部太新太弱(五月中补充之新兵已当副连长),班排干部俘虏成份不少,因此团级(老的多)与营以下脱节现象甚严重。团以下各级对个人前途悲观的倾向亦较普遍(因前方战斗剧烈,伤亡甚大,而见到后方环境安全舒适,革命又快要胜利,极想保存自己,以享受和平生活,但不知自己何日报销,故团以下干部保命思想较普遍)。依部队军政情况,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注意粟裕说的这句话:“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3、在一九四八年八月三十一日粟裕报军委的电报中再次指出:"我西兵团于开封、睢杞两战役伤亡较大,补充不够,兵员不充实"在前后仅仅一个来月的时间里面,说话的口气与内容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在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值得研究。其一,为什么在7月16日军委命令兵团单独攻打济南以便让粟裕兵团得到充分“喘息”的时候,粟裕给军委的电报里面指出:“如果该部署主要为了分散敌人,以帮助我们取得时间休整,则我们意见不必如此。因此间各纵除四、八纵疲劳外,已大体恢复”,强调的是,自己的外线兵团已经“大体恢复”;而在之后军委命令其参加的“阻援”战斗后,尤其是在成功抑留山东兵团于自己的防区以后,而且把“阻援”搞成了“打援”后,却在同样给军委的电报中,反复强调自己的严重损失,一华野外线兵团全力阻援的话,则“阻援部队非常吃力,如援兵阻止不了,有打成僵局可能”。同样是粟裕兵团伤亡客观情况的报告,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却有如此之大的反复,原因是什么呢?其二,关于兵团情况的说明,也有如此的疑惑。起先,是强调“目前如即以许谭一部抢占济南机场,恐部队本身困难,难以连续作战,且势必引敌北援,如是兖济仍有被敌占去可能”,之后又提出让许世友兵团南下参加歼灭5军的作战。在军委明确拒绝后,他又在8月27日的电报中强调,“依部队军政情况,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把自己的部队说的几乎一文不值,而许世友的部队又强大无比了。在这些矛盾的信息中,究竟粟裕的电报里面那个是真话呢?但是无论如何,借机抑留山东兵团于自己身边的目的,就在真真假假的电报来往中中,确实成功达到了。第二、是谁在延误济南战役前,军委在内线兵团攻克兖州后的电报,是督促内线的许兵团攻克济南。原因很简单,在兖州攻克后,徐州至济南间的距离就迅速拉长,而且必须经过南四湖地带的密集水网(当时黄河泛滥严重,沼泽密布),且要渡过多条河流才能成功到达彼此的地区。所以,在1948年的7月14日,军委给粟裕等人来电,提出:“拟令许谭(指山东兵团许世友,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于攻克兖济(指兖州、济宁)后,休息两星期,即向济南攻击。”与此同时,军委于7月16日电报许谭:“主力应不惜疲劳,抢占济南飞机场,并迅速完成攻击济南之准备,以期提早夺取济南。”许谭研究后确认,徐州机械化的援兵不大可能走水网地带,或者绕行数百公里而能够迅速到达,济南争取外界唯一联系的通道就是空运。于是,迅速报告军委,决定几天后开始“抢占飞机场及攻击济南外围”。由此可见,在军委的眼光中,许谭率领的内线兵团才是军委的真正主力军,而本来就不是率领所谓华野主力部队的外线兵团。而作为外线兵团司令的粟将军,却忘记了起码的地形的约束,与双方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而把打援作为了重大的任务,就在军委再次电令许谭的7月16日,他却发电报给委,“建议许谭与我们争取时间休整一个月,尔后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这这个电报里,“许谭”是与“我们”平行的另一方。这个“我们”,恐怕是外线兵团吧)同时,在8月10日他又再次发电报给委、华东局、中原局并致山东兵团、苏北兵团,提出:休整以后“集中华野全部(包括许谭、韦吉共约三十万人),或先攻济南,或先转到外线进行大规模”。而所谓“或先攻济南,或先转到外线进行大规模”,也就是意图把内线兵团转移到所谓外线,即把山东兵团横扫山东的战果放弃,再次出击到徐州去配合外线兵团作战!在受到军委的严厉批评与耐心说服后,他才提出“攻占济南与打援同时进行”的作战方案。在犹豫再三后,到8月10日还是强调所谓不存在的“打援”任务,从而把单纯的攻城变成了所谓的“攻城打援”,最终的战役进程表明,他的考虑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这样,在7月14日的电报后,拖延近一个半月,才在8月31日,向中央军委报告攻济打援作战方案。中央军委在9月2日就迅速复电,“完全同意未世电所提攻济及打援之整个部署”。而在攻城前,攻城总指挥许司令才在毛的电报催促下赶到济南附近的指挥点,随后他发了一份电报给军委,称:“以现在情况打下济南是有把握的,但从部署看,我们兵力不集中,没有重点的使用,这样很容易造对我不利,尤其是攻济南的兵力已布置好,不能变动,第一步就这样,但第二步我一定集中使用兵力。打下济南我们有最大的决心与把握,只要能挡住援敌。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这就是说,他力争指挥全部部队的权力,既反映出他的指挥胆略,却也暴露出了华野内部本来就存在的尖锐分歧。9月11日,毛泽东回复许世友,并告粟裕等电:“你已到前方,甚慰。你所说的有重点的使用兵力,是正确的。此次作战部署是根据军委指示决定的,即目的与手段应当联系而又区别。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即在兵力部署,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功。而以一、四、六、七、八、十一、韦吉等共八个纵队担任打援,以其余各纵担任攻城。这种部署,在下列两种形下是准备予以改变的,即:(一)在阻援与打援有出乎意料的顺利(歼敌甚多,敌已停顿),而攻城尚未得手之时,应当从打援方面调兵力参加攻城。(二)攻城已有把握,但尚不能最后解决战斗,而援敌则因被阻难于急进之时,亦可从打援方面调一部兵力参加攻城。但在另一种况下,则应准备作和述调动相反的调动,即在攻城第一阶段中,已经证明不能短期解决战斗,而援敌又已大举进犯,非歼灭援敌不能继续攻城,在此种况下则应坚决由攻城兵团中调一部至半数兵力(除占领飞机场及其他必要部分外),加入打援。此点,你们亦应预先作精神准备。至于攻城部署应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集中优势兵力攻占西面飞机场,东面不要使用主力。此点甚为重要,并应迅即部署。第二阶段则依战况发展,将主力使用于最利发展之方向,如果东面利于发展,则应使用于东面。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整个战役应争取一个月左右打完,但是必须准备打两个月至三个月,准备对付最困难的况,并以此作为一切部署和工作的主要的出发点。饶政委大约三天后即可由中央所在地动回山东,并先到粟及你。”第三、谁是济南战役的真正指挥?除了战役部署由军委安排外,从这个电报里面可以很容易看出来,中央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许不可以与粟争夺全军的指挥权,而强调了“你已到前方,甚慰”,“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的内容,也就是说济南战役的核心内容是许负责,而且寄予厚望的。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济南战役的核心就是“浴血夺城”。所谓的“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不过指的是兵力的协调等,顺便也是对许世友电报中“第二步我一定集中使用兵力”所包含的想指挥全军的意图的带有否定的含蓄回答而已。所以,许世友才是济南战役的真正指挥者,而军委则是整体部署的策划者与战役的组织者,至于打援总指挥的粟,则不过是济南战役的延误者,或者至多称为济南战役的“参与者”而已。顺便说一下,在结束后,孤城济南的守将就已经察觉了许的攻城意图,多次亲自到南京与徐州请求增兵保卫济南,或收缩到徐州。只是由于刘峙的拖延才没有提前增兵成功,只是在许世友的攻城大炮打响以后,徐州才在的督促下匆忙空运,将新编的74军增兵到了济南7个连。可以说,如没有敌人内部的扯皮与延误,敌人的增兵将很可能成为现实。而如果我方的拖延与敌人的果断同时成为事实的话,那么济南战役就很有可能演变成另一个“”,只是由于敌人的失误,才弥补了粟的过失。因此就不难理解许世友为什么要求“在第二步我一定集中使用兵力”,强调“我”要求全军在济南战役指挥权的原因了。综上,济南战役中,究竟是谁的功劳,谁的过失,从来往的电报中,就可以有很明确的判断!第四,“阻援兵团”是真正的鸡肋在济南战役中,粟裕组建的“阻援”是典型的鸡肋问:如果不是豫东会战将黄兵团西调,能进行得如此顺利。还有济南战役如果不是粟裕指挥的8个纵队在外线严阵以待,的援军会增援济南。答:你说的是两个问题。前面的问题,或者说第一个问题,属于国军的兵力调动,或者是对于豫东与兖州附近兵力强弱对比分析后而做出的兵力部署,不能说是什么豫东战役的关系。再者,当时的许兵团兵强马壮,人气旺盛,而且打援兵力早就摆好了,如果黄兵团贸然加入战场的话,即使多么强悍,也恐怕很难有什么好结果在等着他。他也不傻后面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是济南战役本身进展迅速与其它的缘故,与粟裕的八个纵队在那里休整关系不大。其一,徐州到济南的距离是四百多公里,这样的距离,可不是抬抬腿就到了的。其二,津浦铁路已经被截断,敌人进行铁运完全不可能的,快速进军完全不现实。第三,徐州与济南间的相当一段地段,是沼泽地带,国军的任何进军,没有十天时间是走不出沼泽地带的;第四,敌人的部队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即使单纯的集结也需要三天时间,还要补充给养、弹药等,所以,与阻援集团的存在与否、强大与否,关系都不很大;第五,在济南徐州间已经被完全解放后,敌人的谍报网已经很难存在,所以不会知道我军的阻援集团有多少兵力,更不知道有多少装备。在上述五点之下,粟裕花费两个多月精心组织的阻援集团,实际是战场的鸡肋。除了为南下进行“小淮海”提供了方便外,看不出什么具体的作用存在。所以,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的时候,粟裕才适时提出了“小淮海”,或者说就是“前出苏北”。阻援兵团的作用,应该在山东全面收复在即的情况下,重组老“华野”的关键步骤,而不是体现在价值上。至于,后来的“小淮海”,只能说是地利(“阻援兵团”靠近苏中)与心理(“反共反攻反到山东,有何要求快回苏中”的情节)两相配合的凑巧而已,没有别的原因。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济南战役前后的一些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粟裕,兵团司令而已,没必要抬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27楼的发言:当时仅靠西兵团击阻邱黄胡刘孙确比较困难,这和豫东大捷并不矛盾。
毛主席、粟裕关于济南战役有多次电报讨论,尽可去查。难道身经百战的统帅和前线指挥员都不如你吗?所以,军委才协调各大军团,例如刘邓、许谭等进行支援。而粟裕,不过就是“粟裕兵团”的长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左箭头-小图标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许是有到济南,粟裕大将早已部署完毕,只是主席安抚红四将领罢了。通过这次战役,完全证明谁是鸡肋。所以到淮海战役那个鸡肋又装病时,主席理都没理他。没有这个鸡肋捣乱,我军取得空前大胜。再一次证明不管他怎么装傻卖乖,也就是一根鸡肋而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既然伤亡如此严重,就根本不配称为什么“大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战略将军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27楼的发言:当时仅靠西兵团击阻邱黄胡刘孙确比较困难,这和豫东大捷并不矛盾。
毛主席、粟裕关于济南战役有多次电报讨论,尽可去查。难道身经百战的统帅和前线指挥员都不如你吗?事实是,根本就无需动用粟裕的“西兵团”开一枪,济南战役就结束了。援军根本就没有来得及集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左箭头-小图标
当时仅靠西兵团击阻邱黄胡刘孙确比较困难,这和豫东大捷并不矛盾。毛主席、粟裕关于济南战役有多次电报讨论,尽可去查。难道身经百战的统帅和前线指挥员都不如你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
在第20楼的发言:"许电报还说:“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
------早在兖州攻克的当天,毛就分别致电粟裕与许世友,明确指出:1、让“许兵团”克服疲劳、立即进攻济南;2、要“粟兵团”担当“阻援。
只是粟裕一再拖延战机、借机掌握军权而已。
兖州战役后立即攻济的利弊我在9楼已说了我的个人看法。
利:84师刚被歼1旅;城防可能不如9月时坚固;74师空援未到;
弊:敌不需集结,正向鲁西南攻来。这是后来华野全军(还要在中野配合下)在淮海战役中歼灭的敌人,仅靠粟军当时实力确无把握以坚守防御阻住。
许电报还说:“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
这时已是9月了。
许老大都发话了,你们还嚷嚷什么“鸡肋”呀。弊:敌不需集结,正向鲁西南攻来。这是后来华野全军(还要在中野配合下)在淮海战役中歼灭的敌人,仅靠粟军当时实力确无把握以坚守防御阻住但是,号称“豫东大捷”的粟裕外线兵团,怎么就没有能力阻击敌人的增援呢?而且,事实证明,敌人早就知道许世友要打济南,但是在许世友凌厉的打击之下,国军却连“集结”的时间都没有,所以,粟裕的杞人之忧是真正的事实,而“鸡肋兵团”的名声,也确实名副其实。这就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换。济南战役的主要矛盾,就是攻城。粟不懂主要矛盾,所以,才一再拖山东兵团的后腿,这才让粟裕的阻援兵团有了“鸡肋兵团”的称号。还是那句话,名副其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左箭头-小图标
把后续的跟帖都转过来,才是你的英雄气,而不是仿造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23楼的发言:毛泽东指令粟裕指挥山东兵团谭震林许世友的电报
按: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许世友是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的当然部下,有一个网络混混huairenr利用各种马甲长年累月占据***,不定期重复发帖,将毛泽东的电报断章取义,分裂华野,将华野总部和山东兵团并列,令人无比愤慨。
山东兵团曾经有几个月时间因陈毅、粟裕率华野总部到中原作战,受华东局饶漱石指挥,这并不奇怪,晋冀鲁豫陈赓兵团就有段时间不受刘邓而是受军委直接指挥,但粟裕兵力并未减少,一度指挥陈赓兵团和晋冀鲁豫其他几个纵队:
对中......你转人家***的帖子,咋就不注明来源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毛泽东指令粟裕指挥山东兵团谭震林许世友的电报按: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许世友是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的当然部下,有一个网络混混huairenr利用各种马甲长年累月占据***,不定期重复发帖,将毛泽东的电报断章取义,分裂华野,将华野总部和山东兵团并列,令人无比愤慨。山东兵团曾经有几个月时间因陈毅、粟裕率华野总部到中原作战,受华东局饶漱石指挥,这并不奇怪,晋冀鲁豫陈赓兵团就有段时间不受刘邓而是受军委直接指挥,但粟裕兵力并未减少,一度指挥陈赓兵团和晋冀鲁豫其他几个纵队:对中原地区今后两三个月的作战部署〔1〕(一九四八年一月九日)刘邓,粟陈唐,陈谢〔2〕,并告邯郸局,华东局,中工委:各电均悉。为着在两至三个月内歼敌十个旅左右,协助刘邓建立大别山、桐柏山、江汉等处根据地,协助陈谢建立豫西南、鄂西北、陕东南及豫西根据地,协助彭张〔3〕建立渭北根据地,并破坏津浦路〔4〕,扩大豫皖苏根据地,协助苏北、苏中作战之目的,部署如下:甲、第一阶段,(一)刘邓集结相当力量,粟裕三个纵队(四纵不在内),陈谢不少于五个旅于子有(二十五日)以前休息整训完毕,子有以后,粟裕及陈谢两军统一由粟指挥,由现地向豫鄂陕边行动,相机攻占南阳、镇平、内乡、淅川、邓县、新野、襄阳、樊城、宜城、南漳、光化〔5〕、老河口、谷城、均县〔6〕、郧阳、西坪、卢氏、商南、商县诸城镇,相机歼灭该区敌人,并吸引白崇禧〔7〕军一部西进相机歼灭之。在配合作战时,(晋冀鲁豫野战军)王宏坤赵基梅两纵〔8〕受粟指挥(该两纵以分散游击为主)。(二)刘邓在大别山、淮北各部集结相当力量相机歼敌。(三)陈粟〔9〕八、十、十一纵及四纵分别在陇海汴徐线〔10〕以北及沙河流域休整一个整月,然后以三个纵队在徐蚌线〔11〕东西、郑徐线〔12〕南北相机歼敌,并大破该两路。(四)彭张主力(八个旅)于本月休整完毕,下月初开始向延安、宜川线出击(该线有胡〔13〕军七个旅),得手后向该线以南、渭水以北进击,以建立渭北根据地为目的(该地是向陇南行动,建立甘陕川边根据地之跳板)。乙、第二阶段,粟部及陈谢部在豫鄂陕边地区休整一时期,然后陈谢部向渭南行动,粟陈唐三个纵队并加一个纵队向北行动,相机攻占郑州、潼关间各城镇,歼灭该线敌人。刘邓在现地相机休整及作战,陈粟之八、十、十一纵仍服原任务,准备从山东调二七两纵至苏北作战,待华中分局建立后,该两纵归陈粟指挥(陈毅于子虞到中央,约两星期后动身归队)。丙、第三阶段,粟部准备在郑潼线〔14〕上休整一个月至两个月(请邯郸局准备粮食),然后向平汉线〔15〕上及平汉、津浦之间作战。军 委子佳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注释〔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等的电报。〔2〕 粟陈唐,指粟裕、陈士榘、唐亮,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陈谢,指陈赓、谢富治,当时分别任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谢集团前委书记和副书记。〔3〕 彭张,指彭德怀、张宗逊,当时分别任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4〕 津浦路,指天津至浦口的铁路,即今京沪线一段。〔5〕 光化,旧县名,即今湖北老河口。〔6〕 均县,旧县名,即今湖北丹江口。〔7〕 白崇禧,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兼国防部九江指挥部主任。〔8〕 王宏坤赵基梅两纵,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和第十二纵队,纵队司令员分别为王宏坤和赵基梅。〔9〕 陈,指陈毅,当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指粟裕。〔10〕 汴徐线,指开封至徐州的铁路,即陇海线一段。〔11〕 徐蚌线,指徐州至蚌埠的铁路,即今京沪线一段。〔12〕 郑徐线,指郑州至徐州的铁路,即陇海线一段。〔13〕 胡,指胡宗南,当时任国民党军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4〕 郑潼线,指郑州至潼关的铁路,即陇海线一段。〔15〕 平汉线,指北平(今北京)至汉口的铁路,即今京广线一段。从日开始,因为饶漱石是政工,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重新归粟裕指挥,电报如下:一、中央军委日电指示“粟裕全权指挥1、3、4、6、8、11纵作战,并指挥许谭兵团在津浦线上配合作战”。二、毛泽东命令:“此事由粟裕按照上述情况,临时命令许(世友)、谭办理。 ”许谭兵团是否进入鲁西南依情况而定〔1〕(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八日)陈粟,并刘邓,许谭〔2〕:感九时电〔3〕悉。(一)陈锡联兵团〔4〕担负钳制十八军务使不能东援之任务,望刘邓按情部署实行之。(二)许谭兵团是否应以一个纵队进入鲁西南协助歼击五军,以八十四师、十二师等是否向鲁西南增援五军而定。如果许谭兵团在津浦路济兖段〔5〕之行动能够钳制八十四师、十二师,使其不能向西增援,则该兵团抽调一个纵队向西参加打五军时,有可能吸引八十四师或十二师随同向西(即我集中敌亦集中),反不如在远距离钳制该两师为有利。如果许谭在济兖段之行动未能达到钳制八十四师及十二师之目的,以致该两师中有一个师向西增援,则许谭自然应当以主力钳制济兖段敌之主力,而抽调一个纵队向西。或者许谭主力已能钳制八十四师、十二师使不敢动,而有一个纵队之余力使用于西面,则亦可抽出一个纵队向西。此事由粟裕按照上述情况,临时命令许谭办理。军 委俭午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注释〔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的电报。〔2〕 刘邓,指刘伯承、邓小平,当时分别任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许谭,指许世友、谭震林,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3〕 指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七日九时陈毅、粟裕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为配合华东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歼敌第五军作战计划,许谭部及陈唐部应以敌五军之行动而决定自己之行动,务须不失战机,捕捉五军于增援鲁西南中,配合一兵团歼灭之。许谭兵团应以一个纵队为预备队,待命进入鲁西南参战。〔4〕 陈锡联兵团,指以中原野战军第一、第三、第六纵队组成并统归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指挥的临时作战集团。〔5〕 津浦路济兖段,指天津至浦口的铁路济南至兖州段,即今京沪线一段。三、毛泽东命令:华野“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济南战役的目的和兵力部署〔1〕(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一日)世友同志,并告粟谭陈〔2〕,华东局,中原局:真电〔3〕悉。你已到前方,甚慰。你所说的有重点的使用兵力,是正确的。此次作战部署是根据军委指示决定的,即目的与手段应当联系而又区别。此次作战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在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得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而以一、四、六、七、八、十一、韦吉〔4〕等共八个纵队担任打援,以其余各纵担任攻城。这种部署,在下列两种情形下是准备予以改变的,即:(一)在阻援与打援有出乎意料的顺利(歼敌甚多,敌已停顿),而攻城尚未得手之时,应当从打援方面抽调兵力参加攻城。(二)攻城已有把握,但尚不能最后解决战斗,而援敌则因被阻难于急进之时,亦可从打援方面抽调一部兵力参加攻城。但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应准备作和上述调动相反的调动,即在攻城第一阶段中,已经证明不能短期解决战斗,而援敌又已大举进犯,非歼灭援敌不能继续攻城,在此种情况下则应坚决由攻城兵团中抽调一部至半数兵力(除占领飞机场及其他必要部分外),加入打援。此点,你们亦应预先作精神准备。至于攻城部署应分两阶段,第一阶段集中优势兵力攻占西面飞机场,东面不要使用主力。此点甚为重要,并应迅即部署。第二阶段则依战况发展,将主力使用于最利发展之方向,如果东面利于发展,则应使用于东面。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整个战役应争取一个月左右打完,但是必须准备打两个月至三个月,准备对付最困难的情况,并以此作为一切部署和工作的主要的出发点。饶政委〔5〕大约三天后即可由中央所在地动身回山东,并先到粟处及你处。军委真亥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注释〔1〕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的电报。〔2〕粟谭陈,指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副政治委员和参谋长。〔3〕指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一日许世友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以现在情况打下济南是有把握的,但从部署上看,我们兵力不集中,没有重点的使用,这样很容易造成对我不利,尤其是攻济南的兵力已布置好,不能变动,第一步就这样,但第二步我一定集中使用兵力。打下济南我们有最大的决心与把握,只要能挡住援敌。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4〕韦吉,指韦国清、吉洛(姬鹏飞),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司令员和副政治委员。〔5〕饶政委,指饶漱石,当时任华东军区政治委员。四、毛泽东命令华野代司令员指挥山东兵团进行济南战役的电报:(一)集中最大兵力阻援与打援〔1〕(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八日)粟裕同志:感晨电〔2〕悉。此役关系甚大,根据敌我两方情况,你的顾虑是有理由的。战役计划应以能对付最坏情况,即我们二十六日三时电〔3〕所说第三种情况为根本出发点,而不应以第一第二两种情况为根本出发点。攻克济南之时间不能预先只规定一种,而应预先规定三种,即二十天、一个月、两个月。这三种时间中,我们固然要争取第一种,其次是第二种,但这在战役发起之前只是一种理想,是否能实现要依攻击过程中敌之防御能力如何才能确定。或者二十天左右即可攻克,这样我阻援兵团是有把握阻得住援敌的(包括歼敌一部分);或者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攻克,这样我必须歼灭援敌几个旅,虽然不一定是六个旅,但歼其三至四个旅是完全必须的,否则就不能阻住援敌,我攻济必功败垂成。但最重要者是一个月左右还不能攻克济南,必须大量歼灭援敌,例如六个旅、八个旅或更多些,根本停止了援敌前进,给我以所需要的一切攻城时间,例如一个半月,两个月,或更多些(打临汾曾费去七十二天)才能克城,你们的根本出发点应放在这种情况上。我们不是要求你们集中最大兵力,不顾一切硬攻济南,这样部署是非常危险的。我们要求你们的是以一部兵力真攻济南(不是佯攻,也不是只占飞机场),而集中最大兵力于阻援与打援。济南是否攻克,决定于时间,而取得时间则决定于是否能阻援与打援。故我们于十二日十二时电〔4〕要你们只用东兵团〔5〕攻城,至多再加个别的师或一个纵队,而用其余全力阻援及打援,二十六日三时电则要你们不但在阻援打援方面留出强大后备兵力,就在攻城方面亦须如此,以便在必要时机集中全力先歼援敌,因不真攻济南,则援敌必不来。攻城使用兵力太大,则打援又无力量。在此种形势下同意你的意见,第一阶段以足够攻占机场及吸引援敌之力量(两至三个纵队)用于攻城,其余全部用于打援。依情况发展,如援敌进得慢,而攻城进展顺利,又有内应条件,则可考虑增加攻城兵力,先克城,后打援;如援敌进得快,则应以全力先打援,后攻城。军 委俭丑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注释〔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的电报。〔2〕 指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晨粟裕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关于攻占济南,原建议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足够攻占机场及达到吸引援敌之力量(约两至三个纵队)使用于济南方面外,其余应全部使用于打援,以求于第一阶段歼援敌六个旅,迫使援敌其余各路不敢继续猛进。然后于战役第二阶段,集中主力(东兵团全部及西兵团三至四个纵队)攻占济南,仅以一部担任阻援,为此才能争取攻济时间,才能保证打援无问题。顷奉军委二十六日三时电令后,拥护军委电示作战原则,发动硬攻,尽量争取第一种前途,避免第三种前途。但鉴于敌我情况之变化及此役关系战局及政局甚大,可否本稳打方针采取上述两阶段作战方案,但我们当尽一切努力以迅速夺取济南为唯一目的。〔3〕 即《济南作战应准备在最困难的情况下战胜敌人》,见本卷第577页。〔4〕 应为十九时电,即《对攻济打援的初步设想》,见本卷第566页。〔5〕 指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治委员谭震林。(二)关于攻济打援的作战计划问题〔1〕(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二日)粟谭陈唐:哿申电〔2〕悉。(一)关于攻济及打援的作战计划由你们会商电告。(二)关于作战时间,提议在申删以前完成有关攻城及打援的一切准备工作,申删左右开始攻城,御援及打援部队申删以前进入指定阵地。(三)申删以前及申删以后两个月(包括作战及战后休整)共约八十至九十天,全军粮食、草料必须筹备齐全。(四)由临城〔3〕至大汶口〔4〕及由金乡至汶河两条敌援道路上,我军防御阵地的构筑,要有多道防御阵地,要能在临城至兖州间、金乡至济宁间阻止敌援二十天以上,打援歼灭战似应预定在兖州附近地区。(五)叶飞〔5〕所率一、六、八纵应于攻城发起前若干天出动北移,不过早也不过迟。军 委未养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注释〔1〕 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参谋长陈士榘和政治部主任唐亮的电报。〔2〕 指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日申时粟裕、陈士榘、唐亮给中共中央军委的电报。电报说:西兵团各部除三纵已至金乡、嘉祥地区,野司直机关已至济宁东北地区外,均在原地休整待命。在陇海路南之一、四、八纵因考虑过早北移,易引起敌警惕,空运加强济南守兵,反影响下一战役行动,拟决定行动后,同时北移。〔3〕 临城,即今山东枣庄市薛城。〔4〕 大汶口,镇名,位于山东泰安市南部。〔5〕 叶飞,当时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四)攻济打援以按原计划进行为宜〔1〕(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三日)粟裕同志,并告许谭王〔2〕,华东局,中原局:真酉电〔3〕悉。我用一个兵团攻徐东南郊外围之敌, 另以几部兵力发动向徐海、徐蚌、商兰〔4〕之破击,造成攻击徐州之势,以求牵制徐敌不敢北援,因刘峙〔5〕有三 个有力兵团分驻商丘、新安、蚌埠三处,随时可以集中徐州附近,除给我分散各部以反击外,尚有充分兵力(十个旅以 上)组成一个集团北上援济,此时我分散各部,势必被迫调回,兵力疲劳处于被动,恐已难达打援目的,因此乙项方案 不宜采用。甲、丙两项方案是按照原计划作战的两项打援方法,这是可以依据敌援情况临时选择的。因此,只要你们在 八十三师加到济南后,仍有把握夺取飞机场及在济市外围歼敌一部,你们仍以按照原计划发动攻济并在徐、济间准备打 援为适宜,只要你们能在飞机场及其附近歼敌二个旅左右,则济市之敌等于没有增加。除非你们对夺取飞机场及在济市 外围歼敌二个旅左右业已完全无把握,那就只好根本放弃攻济计划,而另作其他计划。但即使如此,亦不妨试攻一次两 次,假如试攻无效,对我亦无大损失。军委元丑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注释〔1〕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军 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的电报。攻济打援,是指一九四八年九月华东野战军在济南战役中所采取的作战方法。济南是 津浦、胶济两铁路的交会点和联结华东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国民党以第二绥靖区的十万余人守备济南。同时,准备以配 置在徐州地区的主力三个兵团,约十七万人,随时北援。为了以多数兵力歼灭援敌,保证夺取济南,华东野战军以七个 纵队,约十四万人,组成攻城集团,担负攻克济南的任务;以八个纵队,约十八万人,组成打援集团,随时准备阻击和 歼灭沿津浦路北援的敌人。华东野战军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六日晚,对济南守敌发起攻击,经八昼夜连续攻击,于二十 四日全歼守敌十万余人(内有二万余人起义),生俘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由于华东野战军打援力量的强 大和迅速攻克济南,徐州之敌未敢大举北援。〔2〕许谭王,指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当时分别 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3〕指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一日酉时粟裕给许世友、谭 震林、王建安并报中共中央军委等的电报。电报说:据各方情报判断,敌八十三师似有增援济南之较大可能。“如八十 三师之一个旅确实增济,则济市有敌九个正规旅,连同地方保安团队军警后勤及党政机关约有十三万人之多,似此攻济 作战方案,须重新研究”。电报提出以下三个作战方案:甲、仍照原计划,集中攻坚集团之两个兵团之大部向飞机场攻击, 迅速攻占与巩固之,并尽量向纵深发展,查明敌情与守备能力及工事程度,以便决定下一步行动,或继续攻坚,或移兵 打援。对济南其他方向,则仅以渤、鲁两纵作辅助攻击。乙、将攻坚集团就现态势继续作攻坚之充分准备,而以打援集团 之一个兵团向徐州东南郊攻歼外围,配合江淮、豫皖苏部队及一、八纵对徐海、徐蚌及商兰段之破击,造成攻击徐州之 势,以吸引敌人注意于徐州,尔后适时发起对济南之真面目攻击。丙、仍照原计划发起对济南之攻击,吸引敌人北援, 尔后以打援集团分由徐州西北、东北两方进迫徐州,调动援济之敌回援徐州,而于运动中求歼其回徐部队。我攻济集团 则视机以一部阻援,或乘敌人援徐之际而继续向济南攻击。〔4〕徐海,即徐海路,指徐州至海州(今属江苏连云 港市)的铁路,陇海线一段。徐蚌,即徐蚌路,指徐州至蚌埠的铁路,今京沪线一段。商兰,即商兰路,指商丘至兰封 (今并入河南兰考县)的铁路,陇海线一段。〔5〕刘峙,当时任国民党军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 司令。(五)攻济第二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一九四八年九月二十一日)粟陈唐张,并许谭王〔2〕:(一)刘峙〔3〕集邱黄李三兵团〔4〕北援,望充分注意阻援及打援。(二)攻城第一阶段虽获顺利发展,但第二阶段可能须费大气力,千万不可轻敌。(三)许谭以三纵、十三纵、九纵、渤海、鲁中各部攻城,以十纵位机场一带监视吴化文〔5〕并作攻城总预备队,这是适当的。你们须尽可能不使用十纵于攻城,以便必要时使用该纵于打援。(四)刘峙虽已将邱兵团调集临城〔6〕,对金乡、成武地区似不使用大兵力,但你们目前仍须部署一部兵力于该地,以防李弥可能走该路。我军最大兵力应迅速集中兖邹滕〔7〕及其以东地区。军委申马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毛泽东手稿刊印。注释〔1〕这是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和副参谋长张震的电报。〔2〕许谭王,指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当时分别任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副司令员。〔3〕刘峙,当时任国民党军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4〕邱黄李三兵团,指邱清泉任副司令官的国民党军第二兵团黄百韬任司令官的第七兵团和李弥任司令官的第十三兵团。〔5〕吴化文,原任国民党军整编第九十六军军长,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九日在济南战役中率部起义。〔6〕临城,即今山东枣庄市薛城。〔7〕兖邹滕,指山东兖州、邹县和滕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兖州战后立即进军济南方是上上之策不假。但是在拖延两个月之后,兖州到济南的我解放区已经完全稳固,基层政权已经建立,已经基本各自在防区的敌人再次集结,然后再孤军深入进行冒险进军的话,无疑是自取灭亡。因此阻援可以,打援则是建立在完全不现实的判断上的。因此,鸡肋之说,还是觉得不错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
在第20楼的发言:"许电报还说:“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
------早在兖州攻克的当天,毛就分别致电粟裕与许世友,明确指出:1、让“许兵团”克服疲劳、立即进攻济南;2、要“粟兵团”担当“阻援。
只是粟裕一再拖延战机、借机掌握军权而已。兖州战役后立即攻济的利弊我在9楼已说了我的个人看法。利:84师刚被歼1旅;城防可能不如9月时坚固;74师空援未到;弊:敌不需集结,正向鲁西南攻来。这是后来华野全军(还要在中野配合下)在淮海战役中歼灭的敌人,仅靠粟军当时实力确无把握以坚守防御阻住。许电报还说:“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这时已是9月了。许老大都发话了,你们还嚷嚷什么“鸡肋”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许电报还说:“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早在兖州攻克的当天,毛就分别致电粟裕与许世友,明确指出:1、让“许兵团”克服疲劳、立即进攻济南;2、要“粟兵团”担当“阻援。只是粟裕一再拖延战机、借机掌握军权而已。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1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15楼的发言:......
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你在历史词语上就不当。
不是什么“东兵团”,而是山东兵团没有粟裕兵团,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山东兵团动手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9楼的发言:你们这个“鸡肋”说真可谓一大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了。只是不知谁是原创-963586,Jinfeng6089,Huairen1,...
豫东战役结束,许随即打兖州。之后又马上要打济南。此时粟军撤向鲁西南。邱黄胡孙刘+83,74在后紧追。这是明摆着要粟军抵挡敌主力(也是后来淮海战役集华野中野全部才能歼灭之敌)而许去打济南。粟军此时有1,3,4,6,8,10纵队,另广纵数千人,中野11纵万余。要保许攻济,就必须硬抗而不能回旋。济南情况,敌84师在兖州战役被歼1旅,正惊魂未定,主力是73师。我军......
"我军此时攻城确比后来9月时要好一些,但关键是敌军不需集结,在西南一个方向正蜂拥而来。打援确无把握。华野合兵,敌忌惮而不敢前。这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你难道认为粟裕的那些电报中说的话,例如“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粟兵团伤亡严重)、“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粟兵团需要许谭兵团掩护)的话,都是“空穴来风”?
估计,你应该不认为是粟裕或者楼主,是在电报身上造假吧?
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你在历史词语上就不当。不是什么“东兵团”,而是山东兵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15楼的发言:......
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我军此时攻城确比后来9月时要好一些,但关键是敌军不需集结,在西南一个方向正蜂拥而来。打援确无把握。华野合兵,敌忌惮而不敢前。这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你难道认为粟裕的那些电报中说的话,例如“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粟兵团伤亡严重)、“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粟兵团需要许谭兵团掩护)的话,都是“空穴来风”?
估计,你应该不认为是粟裕或者楼主,是在电报身上造假吧?
还有就是许世友电报中的“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的话,好像也不是发给粟裕的,而是给军委。
这个怎么解释啊?许世友向军委发报当然是他仍认为受军委直接指挥。但是军委回电很明确,(华野)全军由粟指挥。另外你莫转移话题,许的电报恰恰证明阻援不是鸡肋。本文内容于
16:42:57 被丘八怒吼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1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9楼的发言:你们这个“鸡肋”说真可谓一大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了。只是不知谁是原创-963586,Jinfeng6089,Huairen1,...
豫东战役结束,许随即打兖州。之后又马上要打济南。此时粟军撤向鲁西南。邱黄胡孙刘+83,74在后紧追。这是明摆着要粟军抵挡敌主力(也是后来淮海战役集华野中野全部才能歼灭之敌)而许去打济南。粟军此时有1,3,4,6,8,10纵队,另广纵数千人,中野11纵万余。要保许攻济,就必须硬抗而不能回旋。济南情况,敌84师在兖州战役被歼1旅,正惊魂未定,主力是73师。我军......
"我军此时攻城确比后来9月时要好一些,但关键是敌军不需集结,在西南一个方向正蜂拥而来。打援确无把握。华野合兵,敌忌惮而不敢前。这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你难道认为粟裕的那些电报中说的话,例如“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粟兵团伤亡严重)、“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粟兵团需要许谭兵团掩护)的话,都是“空穴来风”?
估计,你应该不认为是粟裕或者楼主,是在电报身上造假吧?
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我军此时攻城确比后来9月时要好一些,但关键是敌军不需集结,在西南一个方向正蜂拥而来。打援确无把握。华野合兵,敌忌惮而不敢前。这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你难道认为粟裕的那些电报中说的话,例如“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粟兵团伤亡严重)、“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粟兵团需要许谭兵团掩护)的话,都是“空穴来风”?估计,你应该不认为是粟裕或者楼主,是在电报身上造假吧?还有就是许世友电报中的“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的话,好像也不是发给粟裕的,而是给军委。这个怎么解释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1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9楼的发言:你们这个“鸡肋”说真可谓一大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了。只是不知谁是原创-963586,Jinfeng6089,Huairen1,...
豫东战役结束,许随即打兖州。之后又马上要打济南。此时粟军撤向鲁西南。邱黄胡孙刘+83,74在后紧追。这是明摆着要粟军抵挡敌主力(也是后来淮海战役集华野中野全部才能歼灭之敌)而许去打济南。粟军此时有1,3,4,6,8,10纵队,另广纵数千人,中野11纵万余。要保许攻济,就必须硬抗而不能回旋。济南情况,敌84师在兖州战役被歼1旅,正惊魂未定,主力是73师。我军......
"我军此时攻城确比后来9月时要好一些,但关键是敌军不需集结,在西南一个方向正蜂拥而来。打援确无把握。华野合兵,敌忌惮而不敢前。这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你难道认为粟裕的那些电报中说的话,例如“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粟兵团伤亡严重)、“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粟兵团需要许谭兵团掩护)的话,都是“空穴来风”?
估计,你应该不认为是粟裕或者楼主,是在电报身上造假吧?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9605
左箭头-小图标
推荐一个贴子:闲聊:国军共军和小日本鬼子&百度一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7楼的发言:......
是谈的两个月以来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
我可是仔细看了以后,才知道有直接关系的。
这个直接关系,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一项明确开来,就是扣住“山东兵团”,置军委的命令于不顾而已。这才是最大的违反纪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
在第4楼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1l2l3l4l5l6
在第3楼的发言:8-28,军委对8-27电报的回复,又被有意无视了。
那么,我再给你补充一封重要性不次于上述各封的电报吧,是在济南战役结束后的电报,具体时间在日:
漱石同志:
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问题,并以结果告为盼。
军委三十 亥
这位在“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的“华野前委书记”,之后迅速检讨
是谈的两个月以来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我可是仔细看了以后,才知道有直接关系的。这个直接关系,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第一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丘八怒吼
在第9楼的发言:你们这个“鸡肋”说真可谓一大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了。只是不知谁是原创-963586,Jinfeng6089,Huairen1,...
豫东战役结束,许随即打兖州。之后又马上要打济南。此时粟军撤向鲁西南。邱黄胡孙刘+83,74在后紧追。这是明摆着要粟军抵挡敌主力(也是后来淮海战役集华野中野全部才能歼灭之敌)而许去打济南。粟军此时有1,3,4,6,8,10纵队,另广纵数千人,中野11纵万余。要保许攻济,就必须硬抗而不能回旋。济南情况,敌84师在兖州战役被歼1旅,正惊魂未定,主力是73师。我军......"我军此时攻城确比后来9月时要好一些,但关键是敌军不需集结,在西南一个方向正蜂拥而来。打援确无把握。华野合兵,敌忌惮而不敢前。这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你难道认为粟裕的那些电报中说的话,例如“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粟兵团伤亡严重)、“万一邱兵团再乘机向兖济进攻,则许谭亦可乘敌疲劳尚未补充而迎击之”(粟兵团需要许谭兵团掩护)的话,都是“空穴来风”?估计,你应该不认为是粟裕或者楼主,是在电报身上造假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06291 工分:16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你们这个“鸡肋”说真可谓一大发明,可以申请专利了。只是不知谁是原创-963586,Jinfeng6089,Huairen1,...豫东战役结束,许随即打兖州。之后又马上要打济南。此时粟军撤向鲁西南。邱黄胡孙刘+83,74在后紧追。这是明摆着要粟军抵挡敌主力(也是后来淮海战役集华野中野全部才能歼灭之敌)而许去打济南。粟军此时有1,3,4,6,8,10纵队,另广纵数千人,中野11纵万余。要保许攻济,就必须硬抗而不能回旋。济南情况,敌84师在兖州战役被歼1旅,正惊魂未定,主力是73师。我军此时攻城确比后来9月时要好一些,但关键是敌军不需集结,在西南一个方向正蜂拥而来。打援确无把握。华野合兵,敌忌惮而不敢前。这不是谁保护谁的问题。没有粟军,这么多敌人不敢上前与东兵团动手吗?后济南战役时,邱仍在西南方向,黄回到徐州且将与李弥一道北上,敌军分散在2个方向,均惧怕被歼,故行动迟缓,这是打援兵团未打上的原因。豫东战役,黄兵团三天从藤县赶到豫东战场,不可谓不快吧。我们看看地图就知到各地相对位置。当然,当年鲁南可能有可能有部分沼泽区,但如这个沼泽影响机械化兵团行动,当初黄伯韬怎么会沿着个方向增援兖州呢,所以,不是距离与沼泽,而是把苏北,2,11纵调来共同组成强大打援集团是攻济胜利的保证。济南战役,许未参与战前计划部署,部队已开始向济南逼近,他才赶到前线。许电报说:“第二步我一定集中使用兵力”显然是集中攻城集团的兵力,而不是你们理解的华野全军。许电报还说:“请令打援部队坚决挡住援敌,以争取时间解决济南”更证明打援部队绝不是什么鸡肋。济南战役指挥。攻城集团司令员是许世友,但他既未参与计划部署,临战才到前线,王建安。谭震林,宋时轮早就部署好了。你们吹嘘也要说出些他在战役中起了哪些作用呀。而且照你们说法则同理可证:四平战役真正指挥者是李天佑;天津战役真正指挥者是刘亚楼;还有莱阳战役真正指挥者是成钧+周志坚;......呵呵本文内容于
14:11:34 被丘八怒吼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217 工分:349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963586
在第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
在第4楼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1l2l3l4l5l6
在第3楼的发言:8-28,军委对8-27电报的回复,又被有意无视了。
那么,我再给你补充一封重要性不次于上述各封的电报吧,是在济南战役结束后的电报,具体时间在日:
漱石同志:
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问题,并以结果告为盼。
军委三十 亥
这位在“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的“华野前委书记”,之后迅速检讨
是谈的两个月以来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济南战役的请示电报,不少吧?不要把和济南战役无关的事,拿出来证明自己在济南战役上的观点正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
在第4楼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1l2l3l4l5l6
在第3楼的发言:8-28,军委对8-27电报的回复,又被有意无视了。
那么,我再给你补充一封重要性不次于上述各封的电报吧,是在济南战役结束后的电报,具体时间在日:
漱石同志:
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问题,并以结果告为盼。
军委三十 亥
这位在“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的“华野前委书记”,之后迅速检讨是谈的两个月以来的“无纪律无政府状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217 工分:34950
左箭头-小图标
9-11的军委电报,怎么说的?多数攻城,还是多数阻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217 工分:3495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jinfeng6089
在第4楼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l1l2l3l4l5l6
在第3楼的发言:8-28,军委对8-27电报的回复,又被有意无视了。
那么,我再给你补充一封重要性不次于上述各封的电报吧,是在济南战役结束后的电报,具体时间在日:
漱石同志:
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问题,并以结果告为盼。
军委三十 亥
这位在“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的“华野前委书记”,之后迅速检讨何必转进到这封“重要性不次于上述各封的电报”?直接说电报,不可以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5771 工分:56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1l2l3l4l5l6
在第3楼的发言:8-28,军委对8-27电报的回复,又被有意无视了。那么,我再给你补充一封重要性不次于上述各封的电报吧,是在济南战役结束后的电报,具体时间在日:漱石同志:自中央子虞电至今已九个月,未寒电至今已两个半月,华野前委书记对于执行中央请示制度,及在军队中开展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亦未申明理由,在此问题上失去主动性,落在一切兵团之后,实属不合。你是华东军区及华野全军的政治委员,现责成你传达中央意旨,处理此问题,并以结果告为盼。军委三十 亥这位在“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反对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经验主义与游击主义的恶劣作风,至今没有表示态度”的“华野前委书记”,之后迅速检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217 工分:34950
左箭头-小图标
8-28,军委对8-27电报的回复,又被有意无视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8900 工分:40788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3条记录]&分页:
&对济南战役前后的一些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党战役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