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秀英区残联残联谢青松简历

海南日报数字报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媒体:
星期五 &&&&&报料热线:966123
当前版: 071版
残疾人难登残联大门
  作者&张惠宁  &(原载日八版)
  今天上午9点钟左右,记者到海口市残联门口目睹了心酸一幕:残疾姑娘吴曼玲正无奈地在门口摇着轮椅“徘徊”,一级超过30厘米的台阶,将她无情地挡在了门外。而她是应邀前来参加“感受无障碍活动”碰头会的。
  记者进而观察发现:海口市残联竟然没有一处无障碍设施,不仅在门口没有设置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而楼梯间也没有设置便于残疾人上下楼的扶手。残联,本是以服务残疾人为己任,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的机构。
  最后在两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吴曼玲艰难地“登”上高高的台阶,进了一楼会议室。记者询问海口市残联理事长陈水活,为何不设置无障碍设施。陈理事长的回答是:一楼装修没完工,所以无障碍设施没来得及搞。
  然而,在市残联的“宣传教育就业部”工作人员那里,记者却了解到与陈理事长说辞不一样的情况:一楼装修完工已二年多了。早在一楼装修期间,宣传教育就业部的同志,便多次向市残联领导提出要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但是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且装修后的一楼台阶比原先的台阶还要高出许多。
  市残联“宣传教育就业部”负责无障碍设施业务工作。当有市民投诉哪里无障碍设施有问题时,市残联的领导便会派这个部的副主任谢青松前去处理,但对于“家门口”的无障碍问题,谢青松闷闷地说:“我们很伤感,我们流眼泪,我们很无奈。”
  据记者了解,海口市残联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共有13人,其中残疾人有3名。宣传教育就业部的韩女士是两名残疾工作人员中唯一的下肢残者。韩女士刚刚休完产假,据她说,在她怀孕期间,不下10次请求市残联领导在楼梯间设置扶手,但都遭到了拒绝。
  作为小儿麻痹症患者,韩女士说,她特别希望在上下楼梯时有一个扶手,这样,行动就不会那么艰难。据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没有无障碍设施,他们曾目睹有些残疾人为了办事情,不得不用手爬着上楼梯,爬进办公室。
  对于门口高达30多厘米的台阶,韩女士也是没办法“逾越”的,不得已,她自己捡来几块地砖,垫在高高台阶下,每天藉此艰难地上下台阶。今天,前来参加肢残人协会“感受无障碍活动”碰头会的几位肢残者,如果没有韩女士准备的这几块地砖,还真不知道如何“登”上市残联的台阶呢?门台阶试着走了几下,没有扶手,下肢残疾的她走得很艰难很辛苦。有的坡道过陡。张惠宁 摄
&&&&最近走过海口东西湖的市民会发现:“一园两湖”变得更漂亮了,开始于去年5月的环境综合整治,净化了东西湖的水质,修了音乐喷泉,改造了公园路和湖心桥,路灯和垃圾箱也面貌一新。这一老城区景点,正以前所未有的美丽迎接市民的到来。然而,在欣赏美景时,海口市残联工作人员却发现其中的一个遗憾:无障碍设施不够到位。
&&&&“公园大门台阶很高,改造后没铺有坡道和设置扶手。从公园到西湖湖边,有几级落差。从东湖到海口宾馆方向,也有台阶阻挡。”海口市残联宣教就业部主任谢青松对记者说:“下肢残者和坐轮椅人士,想到这里休闲仍是比较困难的。”
&&&&1月26日,记者在这里发现,东西入口均设置了铁栏杆,有专人把手,谢绝一切车辆进入。公园正门改造已竣工,纪念碑下新修了三道水幕墙,流水淙淙,吸引众多市民在此拍照。从大门进入公园只能拾阶而上。东西湖之间有的地方修了坡道,但彼此不连贯,有台阶阻拦,且有的坡道过陡。所有台阶旁都没有扶手。
&&&&当天下午3时多,海口市残联的一位工作人员到设在公园西侧的“一园两湖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指挥部”去反映情况。现场的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主管告诉她:“打算在纪念碑东西两侧的小门修建坡道。可基本保证残疾人士到园内有路的地方参观,但不能做到公园每处都有无障碍。”
&&&&残联工作人员告诉他,坡道只能方便轮椅出入,但对于一些不需坐轮椅的下肢残者来说,台阶旁有扶手可以防摔,扶手是他们的“拐杖”。
&&&&“能否在正门台阶两侧增设扶手?”残联工作人员问。对方回答说:“正门台阶加扶手太难看。设计师既要考虑无障碍设施,也要考虑景观需求。”不过,这位主管答应将残联的意见向上反映,并表示入口的铁栏杆会对轮椅开放。
&&&&“残疾人只能从侧门进?”一位下肢残者向记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海口人民公园是公共场所,公园正门尤其应该搞好无障碍设施。因为它是海口的门面,是文明的窗口。况且现在已进入了老年化社会。不仅仅残疾人,老人同样需要无障碍。”海口市残联宣教就业部主任谢青松对记者说,“城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建设无障碍设施,国家对此早有明文规定和具体的实施规范。“一园两湖”整治,应严格按照无障碍规范设计施工。
&&&&对于装扶手不好看的看法,残联工作人员表示不能接受。他们说:“人性化的设计,有什么不好看。”
&&&&中国肢残人协会“扶手行动”倡议
&&&&“扶手”是什么?作为一个名词,“扶手”,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件。是老年人、盲人和肢残人行走时一种不可或缺的辅助品,是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中的一项内容。作为一个词组,“扶手”,是我扶你的手,你扶我的手,是人与人的相互沟通、相互帮助,是人际关系亲近和谐的一种形象,是文明进步的一种象征。
&&&&我们倡议“扶手行动”―――
&&&&不仅是因为老年人、盲人和肢残人行走在台阶、楼梯和较陡的坡道时确实存在困难,不仅是因为我们都有获得帮助的愿望和权利,甚至不仅是因为要贯彻国家法律和规章。我们要在享有权利和国家法律与规章实施的过程中,宣示“以人为本”的理念,突显“扶手”表现出的人与人亲近和谐的文明象征。(张惠宁
(责任编辑:祝华)
 精彩图片                              
 频道精选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稿件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稿件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网海南频道 办公电话:6三十厘米台阶挡去路 残疾人悲叹难登残联大门
您的位置:
三十厘米台阶挡去路 残疾人悲叹难登残联大门
http://www.(
&&&&8月18日上午9点钟左右,记者到海口市残联门口目睹了心酸一幕:残疾姑娘吴曼玲正无奈地在门口摇着轮椅“徘徊”,一级超过30厘米的台阶,将她无情地挡在了门外。而她是应邀前来参加“感受无障碍活动”碰头会的。
&&&&记者进而观察发现:海口市残联竟然没有一处无障碍设施,不仅在门口没有设置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而楼梯间也没有设置便于残疾人上下楼的扶手。残联,本是以服务残疾人为己任,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的机构。
&&&&最后在两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吴曼玲艰难地“登”上高高的台阶,进了一楼会议室。记者询问海口市残联理事长陈水活,为何不设置无障碍设施。陈理事长的回答是:一楼装修没完工,所以无障碍设施没来得及搞。
&&&&然而,在市残联的“宣传教育就业部”工作人员那里,记者却了解到与陈理事长说辞不一样的情况:一楼装修完工已二年多了。早在一楼装修期间,宣传教育就业部的同志,便多次向市残联领导提出要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但是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且装修后的一楼台阶比原先的台阶还要高出许多。
&&&&市残联“宣传教育就业部”负责无障碍设施业务工作。当有市民投诉哪里无障碍设施有问题时,市残联的领导便会派这个部的副主任谢青松前去处理,但对于“家门口”的无障碍问题,谢青松闷闷地说:“我们很伤感,我们流眼泪,我们很无奈。”
&&&&据记者了解,海口市残联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共有13人,其中残疾人有3名。宣传教育就业部的韩女士是两名残疾工作人员中唯一的下肢残者。韩女士刚刚休完产假,据她说,在她怀孕期间,不下10次请求市残联领导在楼梯间设置扶手,但都遭到了拒绝。
&&&&作为小儿麻痹症患者,韩女士说,她特别希望在上下楼梯时有一个扶手,这样,行动就不会那么艰难。据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没有无障碍设施,他们曾目睹有些残疾人为了办事情,不得不用手爬着上楼梯,爬进办公室。
&&&&对于门口高达30多厘米的台阶,韩女士也是没办法“逾越”的,不得已,她自己捡来几块地砖,垫在高高台阶下,每天藉此艰难地上下台阶。今天,前来参加肢残人协会“感受无障碍活动”碰头会的几位肢残者,如果没有韩女士准备的这几块地砖,还真不知道如何“登”上市残联的台阶呢?(完)(张惠宁)
(编辑:苏婧)
推荐给朋友:
 == 相关文章 ==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稿件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稿件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或"稿件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或"稿件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海南日报数字报刊
071版:甲子华章60件新闻作品回放
[ 标题导航 ]
[版面导航]
残疾人难登残联大门
  {49}  作者&张惠宁&&&&&(原载日八版)  今天上午9点钟左右,记者到海口市残联门口目睹了心酸一幕:残疾姑娘吴曼玲正无奈地在门口摇着轮椅“徘徊”,一级超过30厘米的台阶,将她无情地挡在了门外。而她是应邀前来参加“感受无障碍活动”碰头会的。  记者进而观察发现:海口市残联竟然没有一处无障碍设施,不仅在门口没有设置便于残疾人通行的坡道,而楼梯间也没有设置便于残疾人上下楼的扶手。残联,本是以服务残疾人为己任,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的机构。  最后在两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吴曼玲艰难地“登”上高高的台阶,进了一楼会议室。记者询问海口市残联理事长陈水活,为何不设置无障碍设施。陈理事长的回答是:一楼装修没完工,所以无障碍设施没来得及搞。  然而,在市残联的“宣传教育就业部”工作人员那里,记者却了解到与陈理事长说辞不一样的情况:一楼装修完工已二年多了。早在一楼装修期间,宣传教育就业部的同志,便多次向市残联领导提出要进行无障碍设施的改造,但是这个意见没有被采纳。且装修后的一楼台阶比原先的台阶还要高出许多。  市残联“宣传教育就业部”负责无障碍设施业务工作。当有市民投诉哪里无障碍设施有问题时,市残联的领导便会派这个部的副主任谢青松前去处理,但对于“家门口”的无障碍问题,谢青松闷闷地说:“我们很伤感,我们流眼泪,我们很无奈。”  据记者了解,海口市残联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共有13人,其中残疾人有3名。宣传教育就业部的韩女士是两名残疾工作人员中唯一的下肢残者。韩女士刚刚休完产假,据她说,在她怀孕期间,不下10次请求市残联领导在楼梯间设置扶手,但都遭到了拒绝。  作为小儿麻痹症患者,韩女士说,她特别希望在上下楼梯时有一个扶手,这样,行动就不会那么艰难。据市残联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没有无障碍设施,他们曾目睹有些残疾人为了办事情,不得不用手爬着上楼梯,爬进办公室。  对于门口高达30多厘米的台阶,韩女士也是没办法“逾越”的,不得已,她自己捡来几块地砖,垫在高高台阶下,每天藉此艰难地上下台阶。今天,前来参加肢残人协会“感受无障碍活动”碰头会的几位肢残者,如果没有韩女士准备的这几块地砖,还真不知道如何“登”上市残联的台阶呢?
海南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制作维护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路30号新闻大厦
电话:1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陕西残联朱峰简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