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由谁指挥的

革命老区隆化的抗日烽火
发布日期: 09:47
| 作者: 孟仁 王振平
| 文章来源:西部开发网--西部开发报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70多年前勤劳善良的隆化人民,在1933年日军侵占隆 ...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70多年前勤劳善良的隆化人民,在1933年日军侵占隆化后,拿起了武器,同仇敌忾,在滦河岸畔、武烈河源、苔山脚下,无论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还是群众自发的抗战,都机智勇敢地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战斗,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人民的抗日斗志,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举和永载史册的篇章。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袁水袭击日伪警所  日,八路军十团独立游击大队大队长袁水,侦察得知隆化郭家屯黄家窝铺警察所,有一个日本人,白天带着警察和团员到八大汉沟扫荡,晚上回来已是疲劳不堪,于是他决定夜间乘其不备进行奇袭。他立即从120多人的大队中,挑选50名枪法好、年轻力壮的战士在夜间去摸警察所。  经过分析決定速战速决,战斗前进行了详细分工,队伍傍晚从大松沟出来,直奔黄家窝铺警察所,半夜时战斗打响,先砍断了电话线,摸了炮楼,然后闯进院里,一看一个日本人西野和十多名警察及自卫团员毫无防备,都脱衣大睡。伪警长张福廷被打伤,其余17人没等穿衣服就被俘了,缴获14支“三八大盖”和2支手枪,子弹若干发。  天亮时带着全部俘虏来回到大松沟门李坦家。袁水给被俘人员训话。他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谁也不欠谁的命,今天放了大家,今后不准再给日本人办事,再办事的叫我袁水抓住,格杀勿论。今后对老百姓态度要好点,给自已留条后路,日本鬼子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袁水讲完话,除了两个日本人外,将俘虏全部释放。  打了甠仗补充了武器、弹药,袁水准备让战士休息一天,再打郭家屯。可是敌人恼羞成怒,从丰宁凤山开来好多载着满洲军讨伐队的汽车,从大松沟里向袁水部队包抄过来。他们占领前梁和后山高地,双方开火。袁水面对数倍于我军的敌人,指挥沉着,整整打了一天,双方都有伤亡,袁水见情势不利,不能硬拼,晚上从石板沟方向安全突围。  远征队东茅沟抗战  1942年4月,晋察冀边区13地委和军分区本着“到敌后之敌后”的方针,组织一支远征工作队,开始时只有18人,队伍很快扩至100余人。8月,决定建立三区,李惠友任区长,范围包括隆化县的茅荆坝、老局子、千松甸、半茅栅子、旗杆沟,乃至七家、荒地一带。  1942年6月,东茅沟的半茅栅子来了一个中年人叫段国银,他以烧炭为名在此地落脚,平时很少跟别人接触,一心扑在炭窑上,奇怪的是光挖窑不烧炭。不久,一个叫马队长的人率远征工作队30余人来半茅栅子和段国银接触,并在东茅沟一带开展抗日活动。  他们所到之处,利用召开群众大会或各种形式的小会,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号召各界人士团结起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及其汉奸走狗。在修部落时,他们动员群众反抗,教群众怎样“磨洋工”,怎样往部落墙里掺假,怎样拆部落墙,荒地区内的7个部落三分之一以上被拆毁过。  为了阻止共产党、八路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接触,日伪反对派于1943年初便在老局子和坝底设立2个警防所。其中坝底警防所设在茅荆坝梁顶,有警察20人,都是经严格挑选录取的忠日亲满人员,武器配备也是最好的,并在警防所周围修炮楼式的哨所。  1943年8月,远征工作队得知抗日积极分子王富和、李友不幸遇害的消息,官兵万分悲痛,他们誓死要搬掉茅荆坝梁顶警防所,为死难者报仇。一天黑夜,100余人有的持枪,有的拿刀,一举端掉了这个被驻隆日军和伪满县公署警务科称为日满合作的典范——茅荆坝警防所,缴获大枪16支、子弹一部分,其他物品若干。  八路军赶跑日矿业  1935年初,随着日军的入侵,经济惊夺便开始了。大岛是日本的经济巨头,他看中了隆化县大两间房、蓝旗北沟、台吉营大西沟的莹石资源和杨树沟、苏木营、西头营等丰富的金矿资源,而大两间房等地的莹石资源、不仅蕴藏量大,而且含量高,在日本本土此资源甚少。于是便在隆化县城建立了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大岛矿业”,对大两间房的莹石进行掠夺性开采。  大两间房莹石矿,共开9个坑口,为了多出矿石,他们在各巷道间开通天井,在一条矿脉中3个巷道同时作业。日产量在7吨以上,年产量最低达1.5万吨。矿石成白、绿、紫、兰、黑5色,含量都在90%以上,一次还打出了个篮球大的透明圆球,被日本人没收。大岛矿业的4辆汽车不够用,就雇当地的马车、牛车,运至隆化大岛矿业的莹石场,然后整装运回日木。  开始,工人们只知道干活挣点钱,后来渐渐觉醒,认清了日本人靠军事侵略从而达到经济惊夺的卑鄙行径,从“磨洋工”开始,逐渐转入了对抗、罢工,不少工人不辞而别,造成矿山停产。  1942年7月的一个夜晚,从大两间房南沟出来一支53人的队伍,领头的穿着八路军的装束,其他人着装杂乱,他们由当地群众赵守贤带路,包围了山本、田野、佐滕,还有一个外号叫“小牛犊子”的日本人居住的房子。佐滕因去小便逃脱,其余3个人被抓,星夜从原道返回。带至隆化镇哑叭店村,由赵排长审讯下令枪毙了3个日本人。事发后,驻隆日军讨伐队曾兵发哑叭店,但他们连八路军的踪影也没见着。大岛矿业因此也终止了对隆化矿产资源的掠夺。  挺北支队开进隆化  为了扩大解放区,夺得抗日战争的主动权,冀、热、辽区党委决建立挺北支队,向锦热路以北之敌占区积极出击,开辟新的解放区。支队长由13团团长师军担任、政委由地委组织部部长李越之担任,副政委王文,整个支队500余人。  日,经过紧张行军,挺北一支队伍到达隆化西北重镇——郭家屯。部队打开伪满兴农合作社的仓库,除部队所需外,全部分给镇内贫苦自姓。出郭家屯,穿过大滦河沿小滦河北上到三道营,再往东北行有一条七八里长的嘎拜沟,过梁便是上级指定的落脚地——围场县小桥子。前面部队刚攀上嘎拜沟梁顶,后续部队传来急促的传话:“快走,敌人从后面追上来了。”整个部队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干部、战士按照支队的命令跑步奔向各自岗位。  战斗开始,由日军和伪军合编的部队约有500余人,沿着我军走过的峡谷两侧的山上齐头并进,机枪、迫击炮毫无目标的乱射、乱轰,随后打着日本的“膏药旗”、端着刺刀的日伪军向我军阵地冲锋,隐藏在密林和磷石后面的我军战士,以逸待劳,沉着迎战,等敌人进到100米以内时,轻机枪、步枪、手榴弹一齐飞向敌群,敌人乱作一团。趁硝烟弥漫之际,我军冲锋号吹响。战上们像猛虎下山一样扑向敌人,经过一番拼杀,敌伤亡惨重,溃逃回郭家屯。  武工队战斗在西部  1947年下半年,隆化县的郭家屯、韩家店、碱房、西庙宫、西阿超等广大地区都留下了第二武工队活动的足迹。武工队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扰村、不搅民,说话和气,跟群众打成一片,深受群众的拥护和爱待。他们视武工队为亲人,甘愿为武工队带路、送饭、传递情报、侍奉伤员……  这时的武工队多以小组活动为主,白天钻山沟或在森林里隐藏。夜间进门入户给百姓讲形势、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出抗日救国的点子;或到伪警、职人员家讲共产党的宽大政策,警告他们不准再做坏事,鼓励他们倒戈。  政委张东屏率一个小组在碑梁村活动期间,一天清晨刚出村,迎面碰上一伙敌人,所有的人都隐进树林。晚上走进北豆房一个姓陈的贫农家里,陈老汉听说武工队员一天没吃东西,十分心疼,便告诉老伴贴玉米面饼子,并炒了咸菜招待大家。陈老汉还要张东屏答应让他儿子参军。他说:“我有俩儿子,相中哪个带上哪个。”陈家后来成为堡垒户。隆化解放张东屏任县长,还邀请陈老汉到县政府作客。(编者注:堡垒户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斗争环境极端残酷的情况下,觉悟群众舍身忘死、隐藏保护共产党干部和人民子弟兵的住房关系户,是保护和积蓄抗战力量的基地。)  有一次,伪村公所向西庙宫甲派了1000公斤公粮,因百姓手中无粮,甲长十分为难,政委张东屏找到甲长说:“我给你出个主意,保管两全其美。”甲长听了张东屏的话,先去村公所报告公粮已催齐,请人验收押运。武工队伪装现场,打了几枪钻进山里,甲长又去报告八路军抢粮。等日伪军、警赶到时己是人去粮光。敌人无奈,训斥一顿甲长了事。  群众自发的抗日活动  韩俊真勇抢日军汽车  韩俊真原来是奉军汤玉麟的一支杂牌军的军官,是一个高大魁伟的山东大汉。1933年2月,东北沦陷后,热河告急,承德抗日总指挥汤玉麟已逃至天津。韩俊真得知自己队伍去不了天津,又不愿叛国投降,万般无奈领着本部600人马脱离了汤军。  日,他首占丰宁县凤山,抢了商家大户,补充了给养。此一举,被人称为“杆子”(编者注:指揭竿而起的人)。4月又到了隆化西庙宫一带,攻下了号称良田千亩的上下五顷宋家家园,储积了粮草,准备攻打隆化,然后杀到承德,夺回被日本人侵占的地盘。  1933年4月底,韩俊真满怀在赤峰抗日失利的羞辱与仇恨,联合了丰宁、围场、隆化三县10多个杆子人马2600多人,分兵两路向隆化城围来。  5月1日上午10点左右,韩俊真的队伍和日伪军展开了战斗,一直打到下午4点太阳偏西的时候,从承德开来了由日本陆军大尉指挥官烟草谷平太郎率领的3辆卡车装满日本兵的增援队伍,开到前沿阵地。  这时,隐蔽在阿拉营南大湾子沟坎下的韩俊真,见公路上开来了插着日本膏药旗的汽车,顿时兴奋起来,他将手一挥,高声喊道:“走,跟老子抢汽车去,日本人能坐汽车,咱们就不能坐?”说着,第一个窜上沟沿,冲进开阔地,向汽车扑去。当他们快要接近汽车时,突然,汽车调转车屁股,接着将卡车上的苫布往下一揭,车上早已伪装好的几挺机枪同时开火。身材高大的韩俊真被日本机枪子弹打中了肚子,倒在地下。众人拼命将他抢回沟坎下。  当儿子小虎给韩俊真包扎伤口时,发现肠子已经从肚子流出来了。枪伤更加激怒了这位山东大汉,他坚定地坐了起来,自己用手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用皮带一扎,还要冲杀回去。他对儿子小虎说:“你要是你爹揍得(编者注:方言,意为”生养的“),就给我杀回去,杀他个鸡犬不留。”说完他的声音已经很低了。  下午6点多钟,当他扪撤到离县城15里左右的河洛营子村北戏台时,韩俊真醒了,嘱咐儿子小虎说:“如果我死了,也要割个日本人的脑袋给我祭灵。”小虎痛苦地应允着,终于打死丁一名日本追兵。由于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在万分愤怒中韩俊真停止了呼吸,一个山东好汉安息在异地他乡的抗日热土上。  李万春高擎义勇军旗  李万春是隆化县张三营镇通事营村人,是闻名乡间的名医。1933年6月,隆化被日军侵占后不久的一天,一个姓姜、一个叫朱昆仑,化名朱养斋的外地人来访。两人向李万春讲了许多抗日救国的道理和邻近县义勇军的抗日情况。李万春是正直之人,对侵华日军早就恨之入骨,苦于没有头绪,经来人指点,心里豁然开朗。李万春开始组织义勇军,开展抗日救国的活动。  听说要抗日,很多人都愿意参加,先后有孙殿举、张林、米仓、伊连、汪生等人,这些人经常在李万春家秘密开会。研究扩大义勇军人员名单;怎样从日本人那里弄枪、怎样破坏日军的防务;怎样开展抗日宣传和制定自己的保密纪律,不久队伍很快扩大到三四十人。  为了师出有名,李万春制作了“隆化反满抗日救国军”的大旗,等待时机举旗抗日。1934年8月,李万春同伪国兵连长本村人张怀接触,对其进行策反,张表示同意。8月16日,李万春率部起程,准备在围场北部与张怀策反的全连士兵汇合后,开展抗日斗争。  由于叛徒告密,李万春等人行至围场县新开地时,被日军抓捕。李万春等19人被枪杀于内蒙古林西县县城西街头,另9人被日军用汽车拉至隆化县韩麻营海岱沟的罗记沟杀害。  一场群众自发的反满抗日救国运动被日军扼杀了,但他们的民族抗争精神却水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张玉书用机枪打下日战机  张玉书1902年出生于隆化镇三道营村。他生性好动,自幼喜欢舞枪弄棒。1922年因赌钱被抓,在送往县城途中逃走。后到大阁镇当了伪满“国兵”,不久即开小差跑出兵营,到丰宁鲍寡妇戏班承事。几年间他攒了370元钱,购置了一套戏箱返回老家三道营村。  1932年张玉书广贴告示,招收世人,组建了“永善和”戏班,戏班的骨干演员有武生郭宝庆、老生孟继德(艺名“十二红”)、花旦王桂荣、刀马旦宁桂芬、青衣赵凤仙等40余人。戏班阵容整齐,实力雄厚,被称为“隆化第一班”。  1933年日军进犯承德,隆化沦陷、兵匪成灾,民不聊生,戏剧活动遭到严重破坏。对此,张玉书历历在目,心中焕发了爱国热情。1934年旧历2月,张玉书在承德县六沟将本班艺人召集在一起商讨对策说:“世道混乱,演戏的饭不容易吃了。我想拉队伍打日本鬼子。不知谁愿干?愿干的留下,不想干的,我给路费回家。”当场有张云亭、刘贵廷、何容、何利等20余人报名,随即便成立了反满抗日队伍。  他们通过夜入大户、路劫逃兵,聚集枪支、弹药。到4月把队伍扩充到100余人,编为2个大队、4个小队,大、小队长均由戏班人担任,打起“天下第一军,杀富济贫,包打日本”的大旗。  1934年,日军派承德县伪满“国兵”宋大麻子率一个团前去讨伐,张玉书亲自指挥,全体勇士团结一心,奋力抗敌,打垮了“宋团”,生擒宋大麻子,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日军见宋团惨败,又组织起日军与伪满国军联合讨伐张玉书,并出动飞机参战。在战斗中张玉书指挥用机枪打下日军飞机1架,俘日军官1人。  作者简介  孟仁:隆化县文联原副主席,现任隆化县老作家协会主席;  王振平:隆化县文史委原主任,现任隆化县政协副主席。本文主要根据《中共隆化县党史》、《隆化县政协文史资料》、《日伪统治下的隆化》、《承德抗日史料》等整理而成。  隆化县简介  隆化,是中国北方一个“隆盛开化”的地方,位于承德市中部,是河北省面积第三大县。  独特自然地理,造就丰富资源。森林覆盖率59.3%,为北方林业大县;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已探明铁、钒、钛、磷等矿产48种,储量十几亿吨,矿藏得天独厚。  隆化境内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古代遗址,隆化县有52处文物保护单位,县城东北有北魏辽、金、元时的北安州城遗址。主要景区(景点)有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董存瑞烈士陵园及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隆化民族博物馆、茅荆坝森林公园、张三营农业科技观光园及七家、茅荆坝、郭家屯地热温泉旅游区和中关龙凤洞景区等。
下一篇:上一篇:日,在攻打隆化城的战斗中舍身炸碉堡的人是谁_百度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_百度百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第四野战军(简称四野)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主力各一部及逐步发展起来的。 缔造者是林彪、罗荣桓。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成立背景
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对发起全面进攻。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遵照中共中央主席和总司令的命令,派出一部兵力就近进入东北,会同中共领导的,配合苏军作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企图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独占东北。为打破国民党的企图,中共中央依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决定从关内各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挺进东北,会同东北原有部队执行发展东北的战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略任务。先后调进东北的部队有:直属队一部,第1、第2、第3、第6、第7师,第5师一部,鲁中、滨海、胶东、等军区主力部队各一部,共6万余人;第3师(辖第7、第8、第10旅,独立旅)3万余人;陕甘宁边区第359旅、警备第1旅、教导第2旅各一部以及延安、延安炮兵学校等万余人;晋绥、冀中、冀鲁豫各1个团。以上连同先期进入的冀热辽部队一部共11万余人。同时,延安及各解放区的干部约2万人,也陆续进入东北。10月31日,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任总司令,任第一,任第二政治委员,任第一副司令,任第二副司令,任第三副司令,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任副政治委员,任第二参谋长,任政治部主任。各部队到达东北后,一面阻击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着手发动群众,清剿土匪,组织和发展武装。到年底陆续成立了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10个军区,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
日,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民主联军把工作重心转向距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较远的城市和乡村,以师(旅)为单位开始有重点地分散到东北各地,发动群众,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建立根据地。到1946年3月,全区歼灭土匪7万余人。在这期间,对部队初步进行了整编,将原来划分的军区先后合并为东满、西满、南满、北满4个二级军区,实行新老部队合编,以主力的大部划归各军区指挥,重新调整了各省军区和军分区,抽调少数主力部队充实。后因情况变化,东北民主联军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又逐步集中主力,进行了为时1个多月的,歼敌万余人,打击了国民党军的进攻气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的谈判。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东北民主联军根据中共中央对东北的斗争方针和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东北目前形势与任务的决议》(“七·七决议”)精神,决定利用战线延长、兵力分散、暂难继续大举进攻的时机,进一步集中力量清剿残余伪军和土匪,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同时,加紧部队的整顿和建设。8月至10月间,先后以山东第1、第2师及原滨海支队为基础扩编为第7,组成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以华中第3师(欠第7旅)组成第2纵队;以山东第7师及华中第3师第7旅组成第6纵队。以上连同前已编成的第3、第4纵队,陕甘宁第359旅和南满独立第1、第2、第3师,全区共有5个纵队、1个旅、3个独立师,约12万余人。为加强以炮兵为重点的建设,至1947年3月,建立了9个炮兵团,27个营,120个连,1个战车大队,1个高射炮大队,并以东北炮兵学校为基础成立炮兵司令部和政治部,以剿匪、“土改”中发展起来的骑兵部队,组成10个骑兵团和1个骑兵支队;成立了护路军司令部,将原分散各地护路部队3400余人,统一整编为7个团,以维护和保证铁路交通的顺畅。此外,还分别成立了、东北医科大学和炮兵、工兵、测绘、通信、军需、汽车、航空、外国语等各种专业学校,有计划地训练各种人才,以供部队发展和作战的需要。
为打破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进攻计划,1946 年10月下旬至11月初,东北民主联军举行,在辽宁宽甸全歼国民党军1个师。接着,又集中南北满主力进行“,”作战,歼灭国民党军大批有生力量,迫使其由进攻转为防御,东北解放区也得到了巩固和扩大。日,中共中央决定将军区之冀热辽军区及所属部队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的总兵力达46万人。
1947年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在长春至沈阳段和沈阳至吉林段铁路两侧地区发动了夏季攻势,歼国民党军8万余人。8-9月间,以12个独立师(旅)编成第7、第8、第9、第10纵队,并成立了南满、冀察热辽两个军区前方指挥所(后改称第1、第2前方指挥所)。9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又集中9个纵队的兵力发动秋季攻势,歼灭国民党军6.9万余人,攻克城市15座,进一步掌握了东北战场的主动权。
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区分为东北军区和,以原民主联军总部机关为军区兼野战军领导机关,林彪任兼政治委员,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吕正操、周保中、肖劲光任副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副政治委员,、任副政治委员,、任参谋长,任政治部主任。2月,以9个独立师(旅)编成第1第11、第12纵队。日至 日,东北野战军冒着零下30℃的严寒,发动了为期90天的作战,歼灭国民党军15.6万余人,收复城市18座,将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沈阳、等几处互相不能联系的孤立地内,东北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全东北的97%,解放区人口占东北的86%,为全歼的国民党军奠定了基础。
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二线兵团建设,从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先后组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新战士37万人。同时,教育改造了大批俘虏士兵补入部队。继续加强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各步兵纵队、师、团也分别扩建了炮兵团、营和连。全区拥有、1600余门,、、、600余门,116门。1948年7月,以护路军所属部队为基础扩编为铁道纵队,下辖4个支队,共1.7万余人。至8月止,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3万人。为便于作战指挥,8月14日,建立了单独的东北野战军领导机关,由林彪兼司令员,罗荣桓兼政治委员,兼参谋长,谭政兼政治部主任。原第1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部,肖劲光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原第2前方指挥所改为东北野战军第2兵团部,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此时,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12个步兵纵队,15个独立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3个骑兵师,1个坦克团等共70余万人。9月12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线举行辽沈战役,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47.2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战略机动部队。
日,东北野战军所属第1至第12纵队,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军,每军4个师5至6万余人;另以长春起义的国民党军第60军编为第50军。部队的装备由于的大量缴获而得到很大改善。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奉命入关。11月29日至日,与第2、第3、第4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举行,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解放了除一隅和太原、等少数孤立据点以外的华北全境。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日和3月7日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下辖4个兵团:第12兵团,肖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40、第45、第46军;第13兵团,程子华任司令员,肖华任政治委员,辖第38、第47、第49军;第14兵团,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辖第39、第41、第42军;第15兵团,任司令员,任政治委员,辖第43、第44、第48军及;原野战军所属之特种兵指挥机关改称特种兵司令部,辖2个炮兵师,1个装甲师,1个高炮指挥所和1个工兵指挥所。原铁道纵队扩编为铁道兵团,归军委直接指挥。
1949年3月下旬,第四野战军组成先遣兵团开始自华北地区南下,4月20日,配合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5月中旬,在湖北至之线强渡长江,解放武汉。野战军主力于4月中旬南移。5月12日,中央军委决定,领导机关与军区领导机关合并,组成第四野战军兼领导机关。任司令员,罗荣桓任第一政治委员,任第二政治委员,萧克任第一参谋长,任第二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6月上旬,野战军主力渡过长江,分三路对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部和华南军政长官部进行迂回包抄,10月中旬和下旬,分别在衡阳、宝庆(今)地区和阳江、地区歼灭白崇禧部主力4个师和余汉谋部4万余人。接着又向广西挺进,至12月中旬,将白崇禧集团17余万人歼灭于粤桂边之容县、和钦州地区。另一部配合第二野战军向西南进军。
第四野战军在向中南进军过程中,先后抽调部分部队和干部,在豫、鄂、赣、湘、粤、桂等省进行发动群众,建党建政,清剿残匪,建立民主新秩序的工作。后,野战军又以80%的兵力在湘、桂、粤境内清剿土匪,先后歼灭土匪115万余人。同时,在组织上继续作了若干调整:7月,以国民革命军第19兵团起义的4个师改编为第51军。8月,第12兵团部兼湖南省军区。第14兵团部奉命改为中央军委空军的领导机关。师调东北成立装甲兵学校。10月,以的国民革命军第1兵团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21(辖第52、第53军)。11月,第15兵团部兼广东省军区。12月,第13兵团部兼广西省军区。中央军委批复华中局并四野:“同意华中军区即正式改名中南军区”。12月30日,中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向所属部队发出通知,自日起,华中军区改称中南军区,组织机构仍旧。下辖6个省军区、3个兵团部,16个军,1个炮兵司令部(辖4个炮兵师、1个高炮师),1个工兵司令部(辖5个团),1个铁道司令部(辖5个铁道团)和16个独立师,92个独立团,8个警卫团及军政大学6个分校,全军区共150万人。
日-5月1日,第四野战军以第15兵团指挥两个军,在的配合下,以木帆船为主要航运工具实施渡海作战,5月1日解放海南岛。至此,除、等岛屿外,华南全境获得解放。
为明确野战军与军区双方兼管关系,日,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司令部向所属部队发出通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规定,今后各部颁发一切文件,统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7月6日,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再次就此事发出通报,今后行文时,如纯对地方军区的,只书中南军区不书四野;如纯对野战部队的,只书四野不书中南军区;如两者均有关联,即书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或将中南军区与四野并书。
1955年4月,中南军区奉命改称,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展沿革
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第四野战军代表
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我八路军一部随即出兵东北,配合作战;
日,随着后续部队的抵达,共11万人部队和调配的2万党政军干部组成;
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总兵力发展到27万人,设东西南北满4个二级军区;
月,整合部队作战斗力,开始纵队编制,共5个纵队,主力部队12万人;
日,合并之冀热辽军区共8万余人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达46万人;
1947年0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转入战略性反攻,编制10个;
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编制12个纵队,此后将国军压缩在几个孤立的大城市;
日,脱离地方建制,成立独立的东北野战军下辖2个兵团部,总兵力103万,于9月12日,开始,历时52天;
日,按照全国统编,纵队改为军建制,12个纵队分别编制为38军--49军,起义国军60军部编制为50军;
日,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采用兵团编制,下辖4个兵团;
日,第四野战军与中南军区合编,称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主要战役
山海关九门口
、战役,1945年10月-11月,把守东北大门的八路军山东军区第7师等部在指挥的13军和52军攻击下失利。
,月,毛泽东指令林彪亲自组织一个战役阻止国军疯狂推进的势头,但因各种条件限制,东北八路军全线撤退,一路丢弃锦州、沈阳等重要城市,这个战役未能组织起来,被迫放弃。
沙岭战斗,1946年2月,辽宁南部沙岭的八路军1个纵队(4纵9个团)围攻新6军1个团,未能歼灭,自身伤亡3倍于敌(国军宣称共军伤亡上万人),失利。
秀水河子战斗
,1946年2月,辽宁县秀水河子,林彪亲自指挥新四军3师7旅、山东军区第1师和保安第1旅之第1团等部,以3个团打援、4个团攻击,实施围歼孤军深入的国军第13军第89师之266团及265团1营、师属山炮连、输送连,取得东北战场第一个胜利。
四平解放战
四平解放战(即),东北民主联攻占了四平西郊机场,晚接敌围城。攻城战斗于17日凌晨2点打响,中午结束。除200多名守军逃跑外,其余3000多守军和政府官员全部被歼。活捉了国民党辽北省主席、保安司令及匪首王大化、等。此战,东北民主联军缴获轻重机枪69挺、大小炮32门、步枪2000余支、汽车20辆、马700匹,以及其它大批军用物资。
四平保卫战
四平保卫战(即二战四平),月,此战被毛泽东提高到的高度,强令林彪打阵地战,为政治谈判服务,但最终以伤亡8千人的代价失利,放弃四平、长春等重要城市,主力一路惨败到以北。
拉法、新站战斗,拉法位于吉林省市以北9公里,新站在拉法以北6公里,它们是长图(长春至)和拉滨(拉法至哈尔滨)线上的一个铁路枢纽。日,东北民主联军一师和二师在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的指挥下,歼灭国军71军88师263团另1个营,终止了国军继续向北满东满地区挺进的势头,从而在松花江两岸达成战略均势,东北民主联军转入休整和剿匪,建设后方。
辽东辽南扫荡战
辽东、辽南扫荡战,1946年秋冬,国军在中长路正面得手巩固对北面共军的平衡态势后,将机动兵力转用于后方的辽东、辽南地区,对肖华所部沉重打击,国军52军2师占领了辽宁最后一个要地(当时叫安东卫),辽东、辽南地区的八路军被迫向地区转移,被压迫到附近的中朝边境深山地区,处境极为困难。
新开岭战役
,日至11月2日,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司令员)在辽宁省县西北之新开岭地区,歼灭来犯之国民党军第52军的第25师8900余人,其中俘5800余人,4纵伤亡2128人。此役首创东北民主联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国民党军一个整师的范例,初步粉碎了杜聿明“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25师是杜聿明的起家部队,所以这次失利对他打击很大。此次
新开岭战役作战图
战役的胜利,严格说来,并不是依靠良好的战略预见与组织,一开始的南满兵力就呈分散状态,4纵分兵把守要隘,过于依靠,连山关等天险,过低的估计了国军的攻击力,结果连遭挫败,包括前面的右路辽南独立师也被打散,左边的3纵打得也不好,搞得林总很上火,但4纵很快的 吸取了教训,大胆诱敌到新开岭并调来10师集中兵力围歼。前面的摩天岭,双岭子战斗,都没有打赢,尤其摩天岭,地势上,新开岭再险也没有摩天岭险,以11师,12 师能堵得住25师,这应该打问号的,至少心里是打鼓的。为了掩护后方机关,仗必须要打,在新开岭打至少还能打个伏击,消灭一部敌人,从这点推测,新开岭的是无奈之下被逼出来的,胜与不胜,没有把握,是在战斗过程中看到了全歼25师的可能性,而后经过努力将其变成事实,事后的评论一致认为,这次战役的胜利是集中兵力思想的体现,但4纵这次并没有集中那么多的兵力,事实上也没有,战胜后,甚至连民主联军自己都纳闷,认为是侥幸,以4纵的实力,打一个团应该比较稳妥的(不幸的是,26日的赛马战斗,竟然还让敌军跑掉了) ,所以,新开岭的胜利对毛泽东来说也是个意外的收获,他在电报中强调凡是大一点的仗(暗示新开岭)都要集中10个8个乃至12个团的兵力也是一种顺水推舟的做法,但不管怎么说,民主联军4纵战斗中所表现破釜沉舟的勇气仍然值得称道的。52军2师只顾一味乘虚抢占,未与25师作时间上,空间上相得益彰的配合行动,让解放军得以集中兵力围歼25师,要说到责任,也是指挥这两个师的军长的责任。
,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的二下江南战役的组成部分。1947年2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在炮火支援下,对守敌发起进攻。由于轻敌麻痹,准备不足,步、炮、坦协同不好,仓促投入战斗,激战3天,未能取得战斗胜利,被迫停止攻城回师江北。德惠守敌为国民党军新1军第50师,下辖148、149、150团和炮兵、通讯兵、骑兵等直属队,加上两个地方保安团共约7000余人。50师全部是美式装备。此战民主联军军集中了4个师、80门火炮,可以说是绝对优势。部队刚打了胜仗,士气旺盛。但是攻坚却失利了。六纵干部战后深刻检讨了经验教训。主要是:思想上麻痹轻敌,敌情不明,准备不足。战前认为德惠守敌只有第150团残部,且是孤立之敌,可能一打就跑,没有想到他会坚守。新1军是王牌主力,尤其擅长组织防御作战。而六纵是第一次有炮兵配合作战,过去也没有打过城市攻坚战,在轻敌思想的支配下,采取了莽撞的打法。平分兵力火力,四面围攻,没有主攻方向。德惠战斗是东北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步炮协同作战。纵队各级指挥员及参谋人员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懂得较大口径火炮及坦克的技术性能和战术性能,连什么叫“射击诸元”都不明白,就更不懂得步兵与炮兵、步兵与坦克如何进行协同作战了。因此,纵队在部署兵力兵器时,即将炮兵分散配属给各师、团,笼统地规定了炮兵何时进行试射,何时进行效力射(即火力准备),在奏效后开始总攻击。事先既没有进行步炮、步坦协同作战的图上作业,又没有共同勘察地形,也没有明确炮火射击与步兵冲击的目标,没有提出炮火射击时间与步兵接敌运动、冲击时机如何协调一致的要求;只要求炮兵进入阵地后,1个小时就开始试射,炮兵根本没有必要的准备时间。
两次隆化战斗
两次战斗,这是东北民主联军冀热辽军区主力部队和国军第13军的两次较量,此战虽然对全局影响不大,但对民主联军11纵的战斗力锻炼和提升有极大意义,尤其是11纵出了一个全军英模,正是在隆化战斗中光荣的。隆化当时属于省,是热河首府北部的重要屏障。1947年5月上旬,散布在冀察热辽各地正在开展土地改革和剿匪反霸的各部队开始向热河西部集中。前线指挥部决定
首先围歼在被孤立起来的国军第十三军第四师第十团第三营和当地保安队。到五月十五日,冀察热辽军区第十三旅激战一天后成功歼灭了围场国军守军。在胜利鼓舞下,前方指挥部决定扩大战果去夺取隆化,这个任务交给了冀察热辽第十七旅。十七旅(旅长,政委谢镗忠)的前身是八路军的老部队。第四十九团的前身是陕甘宁教导二旅的第一团第一营,此前这个团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独立团第一营,如果再向前追溯,其光荣历史可以一直追寻到斗争时期;第五十团的历史虽然比第四十九团短,但同样是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抗战时期冀中第十八团。本来十七旅还有一个第五十一团,这个团是刚从地方民兵改编成的部队,此时只存在在十七旅的编制上,并未参加第一次隆化战斗。在第一次隆化战斗前夕,国军第十三军第四师第十团团部带领下属两个营驻守隆化(另一个营在十团副团长带领下驻守围场,此时已经被冀察热辽十三旅围歼)。五月十九日黄昏时分,冀察热辽十七旅占领了隆化东南、东北的进攻出发阵地。二十日零点,部队开始进攻,四十九团迅速占领了东山和城东南守军前沿阵地,战至黎明,部队打垮了国军保安队,突入隆化城内,在随后半天的白昼战斗中又夺取了一半城区。21日夜,17旅几乎占领了全部隆化城区。22日上午,16旅的一个团——47团奉命前来增援17旅。当天夜晚,17旅再次发动总攻,三个团同时出击,不过收效不大,部队在突击中遭到守军炮火杀伤,减员很多,致使17旅在23日一天都无法再组织起像样的进攻,还不得不再次向前指求助,要求把整个预备队16旅都调来参战。23日,冀察热辽军区前指的参谋长赶来察看战况,最后决定把16旅的其余两个团全部调来从苔山西侧进攻,与17旅南北夹击,最后解决苔山守敌。24日凌晨,17旅第三次总攻,这次进攻17旅进攻部队遭到和苔山守军两面火力夹击,伤亡很大,而苔山西面的16旅又未准时发起进攻,因而战斗再次失利。24日双方对峙,前指副指挥黄永胜也赶来观察,不过黄永胜没有表示任何意见就离开了。当晚,程子华召集各旅指挥员开会,征求大家的意见,最后决定再调第5旅的13团参战,由亲自指挥攻击。25日到28日,解放军连续发动了第四、第五次进攻,16旅对苔半部攻击;17旅从城区进攻,5旅13团从城北进攻隆化中学,战斗十分激烈。苔山守军以各种火炮连续炮击,给进攻的解放军造成惨重伤亡。5旅13团第一连在26日夜晚曾借夜色一度攻进隆化中学内,因为后续部队不能及时跟进,突破口被守军封锁,突入校内的部队除一部分撤出来外,其余人员在27日白天弹尽粮绝,全部阵亡。连续数天的战斗,解放军部队伤亡极大,仅17旅战斗减员就达1200多人,周仁杰回忆说:“以轮战方式逐次增加兵力,部队伤亡人数与日俱增……部队伤了元气,损失很大。” 29日夜,解放军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击,这次进攻再次没有结果。此时赤峰国军21师准备南撤,冀察热辽军区前指令各旅撤出隆化之围,赶往赤峰截击赤峰南下国军,隆化第一次战斗遂告结束。这次战斗,据周仁杰回忆,“毙伤敌人500余人,俘敌200余人”。但由于战前“侦察了解不够,没有攻坚的具体准备,又缺少统一的组
织指挥,缺乏火炮弹药等,抑制造成攻城未克,打援未成,未能实现攻城打援的预定作战企图,而且伤亡人数达2500余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第一次隆化战斗后,守军13军4师10团因伤亡惨重调离隆化,接替其防务的是13军89师265团的团部和两个营。265团并非13军的基干部队,在半年前,13军89师增援辽西,曾被东北民主联军击溃,这时的89师是经受上次打击后重新组建的新部队,战斗力远不如13军主力部队第四师。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在朝阳编成了第11纵队,东野11纵纵队直属队是原冀察热辽军区直属机关和热辽军区部分部队抽调组成的。11纵司令员贺晋年,政委,副司令员周仁杰。11纵的主力部队是第31师,31师的前身为冀察热辽独立一师,也就是1947年5月第一次隆化战斗中的第17旅,32师为原冀察热辽独立2师,前身是活动北地区的地方基干部队,33师是冀察热辽独立三师,前身是热辽军区独立第5旅及地方基干部队合编而成。日,11纵进逼承德,取得战斗胜利后,在冀察热辽炮兵旅配合下于18日包围隆化。冀察热辽炮兵旅有山炮21门,榴弹炮7门。为了配合11纵围攻隆化,冀察热辽独立第六师奉命阻击承德来援的国军。隆化守敌是89师265团(缺第三营)及师工兵一个连,有部分炮兵,配备战防炮3门,约2000多人。分布在苔山和隆化城内。城西的苔山为防御重点,265团团长汤池带领团部、第三营、战防炮连(战防炮4门)和迫击炮连驻守苔山主阵地;第二营驻守隆化中学,是隆化城内核心据点;工兵连和保安团在隆化城区东南碉堡群,为一线防守兵力。隆化城北构筑有40多个半永久碉堡。25日1点部队进入阵地,4点20分,炮火准备30分钟,5点部队开始进攻。在苔山的31师吸取了第一次隆化战斗的教训,前锋尖刀两个连在进攻前乘夜色悄悄攀上苔山北坡的峭壁潜伏下来,炮火准备完毕后突然发起进攻,迅速肃清敌碉堡,总攻发起后35分钟控制了苔山制高点,守敌在团长汤池带领下被压缩在苔山南端的几个碉堡内。但攻击城区的部队出现了纰漏。在炮火准备时期,炮火摧毁了守军的前沿部分工事,但炮火轰击还在进行中,33师98团第一营竟然擅自发起冲击,结果遭到自己炮火的误伤。紧急情况下,33师指挥所被迫改变原定计划,急忙命令炮兵延伸射击。这时98团一营第一连已经连续进行了两次爆破,破坏了铁丝网。在继续爆破外壕的时候,守军开始火力封锁,爆破手牺牲,连队遭到重大伤亡,历尽千辛万苦才炸开一个缺口,尖刀连此时只剩下不到40人,依然迅猛发起进攻,迅速突入城区,在该营第二梯队配合下开始了巷战。最麻烦的是32师方向。32师从隆化东北开始进攻,这里是守军防御工事最稠密的地区,而恰恰是这个地区,竟然没有任何炮火支援,突击部队只能靠人工爆破摧毁守军工事。在其他地区炮火准备期间,32师96团经过20分钟爆破,炸毁碉堡三座。总攻开始后,残存的守军碉堡密集的火力封锁了部队进攻道路。尽管该师94团从33师突破口迂回到敌人侧翼支援,也没能完全清除所有的守军工事。这些残余碉堡又处于炮火射程之外。到中午,11纵纵指被迫下令暂停攻击。下午3点,11纵经过3个小时的准备,再次对隆化守军发动猛烈攻势。实际上这时候守军只剩下两个据点,一个是团指挥所,在苔山南端;另一个在隆化中学。苔山南端的守军再次顶住了11纵31师2个团的进攻。这次战斗解放军伤亡很严重,不但出现了一个董存瑞,还牺牲了一个31师副师长。此外苔山守军之顽强也颇令人吃惊,在32师进攻隆化中学的时候,其他部队忙着收缴国军的空投物资,正在这时,突然苔山南侧的守军突然开炮,94团4连连长高兴贵以下30多名战士当场牺牲,苔山守军之顽固可见一斑。11纵二次打隆化,兵力不可谓不强,三个师外加一个炮兵旅。还有一个独6师负责打援。火力不可谓不猛,除了有一个炮兵旅,还有各师的独立炮兵营参战。士气不可谓不高,全纵队都要报第一次隆化战斗失利的仇。但是这样悬殊的差别竟然打了一整天,三个师又一个旅对一个团,而且这个团还缺一个营,最后还让人家团长带了20多人跑了。
三战四平,即。东北1947年夏季攻势中,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辽吉纵队(即后来的7纵)和第六纵队等部对固守吉林省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前敌指挥员是1纵司令员,后改为6纵司令员。5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在取得四保临江、三下江南战役胜利之后,发起夏季攻势,先后收复、公主岭、昌图、、山城镇、、梅河口、西安(今辽源市)、、清源、双山、郑家屯、、双阳、桦甸、等地,使南北满连成一片。东北民主联军大部分主力
会师于四平以南地区。林彪、罗荣桓发电报给辽吉纵队司令员邓华,命令辽吉纵队在东西北三方面包围四平。6月初,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围歼四平之敌,命令第一纵队、辽吉纵队和第六纵队之十七师参加攻城作战。全部进攻四平守敌之部队归第一纵统一指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第四纵队十一、十二两师向、沈阳挺进,相机夺取抚顺,以牵制敌军增援四平。同日,东北民主联军攻四平部队发动清扫四平敌外围据点的战斗。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独立一师一部攻占四平西郊飞机场。歼灭守敌七十一军运输营与保安团一个营600余人。14日晚2时,民主联军围城部队发起总攻,四平攻坚战打响。一纵一师、二师从四平西南方向进攻,辽吉纵队从西方向进攻。40分钟后,二师突破敌防线,一举突入市内。15日凌晨,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一师从四平西南方向屯突破四平国民党军防线,突入市内。随之,一、二师并肩战斗,向市区纵深展开。16日,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独一师从四平城西区外突破二麦路防线,开辟了“第二战场”,迫敌减少或停止了逆袭。17日,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预备队六纵十七师四十九团投入市区作战,他们从一纵一师左侧进入阵地,五十团一部则向辽吉纵队二师深入方向作策应进攻。18日,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独二师从西北角二麦路东口扫清外围开始突破。辽吉纵队独一师一团突入敌人纵深,将国民党军八十八师二六三团团部大楼包围。至此,攻城部队占领四平铁路以西市区大部。19日,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一师奉命撤出攻城战斗,准备打援。六纵十七师全部投入攻城作战。他们以五十团在右,五十一团在左,四十九团居中,采取穿插包围,削清了敌七十一军军部的外围据点中央银行、市政府、电信局等处,将敌七十一军军部紧紧包围,并准备以起总攻。同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电报给四平攻城部队各纵队各师首长,要求“乘胜坚决扩大战果,不惜重大伤亡与疲劳”,准备以一万人伤亡坚决歼灭四平之敌。20日,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十七师对敌七十一军军部发起总攻,经3小时激战,守敌大部被歼,敌特务团团长被俘,只有敌七十一军军长预先逃入路
陈明仁将军
东,东北民主联军部发电报嘉奖:“十七师作战甚好,甚慰。” 21日,东北民主联军攻城部队全部占领四平铁路以西市区,并有一部分突入铁路以东市区。下午,路东战斗开始。一纵三师从路东调到路西,同六纵十七师并肩从火车站南突入路东,辽吉纵队从天桥以北一度突入路东,因伤亡太大,复又退回。22日,敌援军从沈阳出发,进占堡、开原一线,企图增援四平,以解四平敌军被围之急。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十八师奉命投入路东十七师方向作战。23日,在四平攻坚战中,东北民主联军辽吉纵队独立一师(后改为第七纵队第十九师)师长,在四平前线指挥所附近,中流弹光荣殉职,终年43岁。同日,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十六师奉命前来四平投入市区作战,一部接替辽吉纵队天桥以北阵地。辽吉纵队主力奉命撤出战斗,准备打援。24日,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全部、一纵三师、辽吉纵队独三师,继续担任攻城作战任务,战斗统归六纵首长指挥。一纵一师、二师奉命南下打援。同日,毛泽东来电指示,认为“夺取此战略中枢极为正确,这不仅对于树立我军攻坚信念关系极大,同时对于正在斗争着的全国人民也是一大鼓励。” 25日,由沈阳北上增援四平之敌五十三军一一六师、一三0师等五个师配合骑兵、炮兵一部已进至昌图以北地区。26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发电报给六纵首长洪(学智)、杨(国夫)、刘(其人)、邓(华)、吴(富善)、高(体乾),要求对四平战斗现状做一客观估计。27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首长命令,四平改为佯攻,六纵十六师和辽吉纵队两个师南下叶赫、昌图打援。28日,国军已先后调集九个师的兵力北援,企图与东北民主联军主力决战于四平外围。同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命令攻城部队停止进攻,做撤离准备。并发电报给四平前线部队,指出:四平能否攻下无关重要,主要是利用敌人增援之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29日,东北民主联军打援部队同敌援军在莲花街、头营子、貂皮屯一带接火交战,民主联军西侧主力乘机围攻昌图,迫敌从四平外围回返,重新猬集于昌图与开原之间。当晚,敌新六军两个师已进到虻牛哨一带。30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参加四平攻坚战的部队全部撤离四平。进行19昼夜的四平攻坚战结束。此战共毙、伤、俘敌1.6万余人,缴获各种战利品甚多。民主联军伤亡1.3万人左右。三战四平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攻坚战役,迫于打援与攻坚的游移不定,最终既没有实现歼敌援军有生力量 ,也没有占领四平,对林彪和李天佑而言,都是极大的遗憾。此役也说明在1947年夏季攻势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并不具备和国军实行决战的实力。
东北1947年冬季攻势中,东北民主联军第1、第3、第7纵队等部对固守吉林省市的国民党军进行的攻坚战。1948年1月底,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主力转向沈阳周围地区作战,并连获胜利。东北国民党军收缩兵力,令永吉(今吉林)、长春等地守军突围,南撤四平,靠拢沈阳。民主联军为切断沈阳与长春的联系,决定集中兵力夺取战略要点四平。2月27日,令第1、第3、第7纵队和独立第2师及炮兵纵队一部(包括山炮、野炮、榴弹炮163门和高射炮30余门)由沈阳以南地区北上,担任攻歼四平守敌的任务;令第2、第6、第8、第10纵队和独立第10师及辽东军区1个支队位于昌图、泉头、堡、莲花街、金家屯、通江口、堡等地,准备阻击可能由沈阳、北援之敌;令5个独立师牵制永吉、长春之敌。3月2日,主攻部队到达四平外围指定位置,5日完成包围。国民党军在四平市内和外围筑有大量坚固工事和纵横绵密的交通壕,构成比较完备的防御体系,由第71军第88师和3个保安团、1个骑兵团驻守,企图固守待援。8日,攻城部队扫清外围据点直逼城下。12日晨,在炮兵下,第1纵队由北向南,第3纵队由东南向西北,第7纵队由西南向东北,同时发起攻击。独立第2师由西向东沿攻击,从翼侧支援第1纵队作战。激战1小时,各部队相继突入市区,分割守军。市内守军急由铁路以西向铁路以东收缩。至10时左右,除转盘街核心工事中尚有守军1个营被包围,一部撤到路东外,其余大部在溃乱中被歼灭。午后,第3、第7纵队会师于中央大街,并将路西守军残部肃清。13日晨,攻城部队三路会合,直捣路东守军指挥部核心工事,将残余守军压缩于共荣大街北一纬路狭小地区一举歼灭。四平攻坚战,全歼国民党守军1.9万余人,使长春国民党军陷于孤立的困境。四战四平是东北民主联军攻坚战战术和火力飞跃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东北解放军已经具备了发动战略进攻和实行战略决战的能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斗序列
中共第四野战军前委
副书记 罗荣桓
委员 谭政 萧克肖劲光 程子华 刘亚楼
第四野战军机关
司令员 林彪
第一政治委员 罗荣桓
第二政治委员 邓子恢
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谭政
第一参谋长 萧克
第二参谋长 赵尔陆
副参谋长 聂鹤亭、
政治部副主任 陶铸
作战处处长
侦察局局长政治委员 钱江
通信处处长政治委员
行政处处长第二处长 周业成
队列处处长 苏静(兼)
机要处处长 莫春和 第二处长 黄兴正
秘书处秘书长处长
组织部部长
保卫部部长
联络部部长
民运部部长 何伟
总务处处长
宣传部部长陶铸
部长第二部长政治委员副部长 何敬之 参谋长 罗文
政治部主任
军需部部长副部长 魏庭槐
供给部部长政治委员 伍辉文
卫生部部长齐仲桓 政治委员
军械部部长政治委员 联强曹广化(兼)
运输部部长何敬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
司令员 肖劲光 政治委员 肖劲光(兼) 第一副司令员第二副司令员
参谋长 解方 政治部主任 唐天际(兼) 副参谋长后勤部部长
副政治委员 唐天际
政治部副主任袁升平
军长 韩先楚政治委员 罗舜初 卓雄
副军长副政治委员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 卓雄(兼)后勤部部长
第一一八师(由原第七师改称)
第一一九师(由原第八师改称)
师长 宁贤文 政治委员
第一二○师(由原第九师改称)
师长 郑固林 政治委员
第一三五师
师长杨树元 政治委员马毅之
第四十五军
军长 黄永胜 陈伯钧 政治委员
副军长副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王逸群
参谋长 黄鹄显后勤部部长孔瑞云
第一三三师(由第二十二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三四师(由原第二十三师改称)
师长曲鹄显 政治委员
第一三五师(由原第二十四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壮族)
第一五八师(由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四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四十六军
军长政治委员副军长 杨梅生 副政治委员 段德彰
参谋长后勤部部长
政治部主任 王逸群 段德彰
第一三六师(由第二十五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三七师(由第二十六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三八师(由第二十七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五九师(由原冀察热辽军区独立第七师改称)
师长副政治委员 曾凡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
司令员 程子华 政治委员 肖华(未到职) 莫文骅
第一副司令员 李天佑 第二副司令员副司令员(未到职) 黄永胜
副政治委员参谋长 彭明治 黄志勇
政治部主任 刘道生 副主任 卓雄 后勤部部长
第三十八军
军长 李天佑(后) 政治委员
副军长邓世通参谋长 曹里怀
政治部主任副主任后勤部部长
第一一二师(由第一师改称)
师长 江拥辉政治委员
第一一三师(由第二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一四师(由第三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五一师 (由独立第十师改称)
师长 赵东寰政治委员
第四十七军
军长 梁兴初 曹里怀(后) 政治委员
副军长晏福生 副政治委员 刘西元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第一三九师(由第二十八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晏福生
第一四○师(由第二十九师改称)
师长刘子云 政治委员
第一四一师(由第三十师改称)
代理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六○师(1949年3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一师改编)
师长 朱子修 政治委员彭清云
第四十九军
军长政治委员 袁升平
副军长 熊伯涛政治部主任 陈志方
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部长副政治委员 刘随春 副参谋长
第一四五师(由第三十四师改称)
师长沈启贤 政治委员 谭友林
第一四六师(由第三十四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四七师(由第三十六师改称)
师长 沈启贤政治委员
第一六二师 (由东北军区独产第十三师改称)
师长 张万春政治委员 陈德 徐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四兵团
司令员 刘亚楼 政治委员 莫文骅 第一副司令员 黄永胜 第二副司令员
副政治委员 黄永胜 参谋长 吴法宪 后勤部部长
第三十九军
军长 刘震 政治委员 吴法宪(后)
副军长 吴信泉 孙子仁 朱大纯 谭友林
副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部长
第一一五师 (由第四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一六师(由第五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一七师(由第六师改称)
第一五二师(由东北军区独产第七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四十一军
军长政治委员 莫文骅(后)
副军长 温玉成 胡奇才 蔡正国 副政治委员 欧阳文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 孔石泉 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部长
第一二一师(由第十坚固耐用改称)
师长 蔡正国 左叶 政治委员
第一二二师(由第十一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二三师(由第十二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五四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二师改称)
师长 左叶政治委员
第四十二军
军长吴瑞林(后) 政治委员
副军长 吴瑞林 赵东寰戒 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部长 陈换澜
第一二四师(由第十三师改称)
师长代理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二五师(由第十四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三六师(由东北军区独立第九师改称)
师长 廖促符 政治委员 钟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
司令员 邓华 政治委员 赖传珠 第一副司令员 洪学智 第二副司令员 贺晋年
政治部主任 萧向荣 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
参谋长 洪学智 曾国华
第四十三军
军长 洪学智(后) 政治委员 赖传珠(后)
副军长李作鹏参谋长副参谋长 陈乙斋
政治部主任政治部副主任后勤部部长 单志辉
第一二七师(由第十六师改称)
师长 李作鹏政治委员
第一二八师(由第十七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二九师(由第十八师改称)
师长政治委员
第一五六师 (1949年夏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政治委员祝世风
第四十四军
军长 邓华 方强(后) 政治委员
副军长随邦捷 副政治委员
参谋长黄忠诚 政治部主任 谭甫仁 后勤部部长
第一三○师(由第十九师改称)
师长 徐绍花政治委员 邓东哲
第一三一师 (由第二十师改称)
师长 刘述刚政治委员 刘永源 罗友荣
第一三二师(由第二十一师改称)
师长 李化民 徐绍花 政治委员
第一五七师(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 曾敬烦 代政治委员 于英川
第四十八军
军长 贺晋年 政治委员 陈仁麟 第一副军长 周仁杰 第二副军长 刘转连
副军长 郑间捷 政治部主任 高体乾
参谋长 杨春甫一 政治部副主任 李信
后勤部部长严旭
第一四二师(由第三十二师改称)
师长 欧致富 政治委员 谢镗忠
第一四三师(由第三十二师改称)
师长张光发 政治委员
第一六一师 (1949年6月调归江西军区)
师长政治委员
司令员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参谋长
政治部主任副主任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
第一师师长 曾生 政治委员
第二师师长政治委员 王作尧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直属部队
第五十一军(1949年5月由原国民党军部起义部队于7月改编成立,归野战军直属)
军长 张轸 政治委员甫
副军长杨焕民
副政治委员参谋长 王亢 政治部主任 罗通
第二一一师
师长 涂建堂 政治委员 冷裕光
第二一二师
师长政治委员
特种兵司令部(日由炮兵司令部改称,兼炮兵司令部)
司令员 肖华 万毅(后) 政治委员
副司令员贾陶 匡裕民 参谋长 苏进 张进毅
副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副主任 间登瀛 吴 涛
后勤部部长政治委员 邱铁雄
炮兵第一师(1949年2月由炮兵第一指挥所改编成立)
炮兵第二师(1949年2月由炮兵第二指挥所改编成立)
师长政治委员
炮兵第五师
师长政治委员
战车师(1949年2月由装甲兵指挥所改编成立,8月改编为装甲兵学校)
师长政治委员
工兵指军所(1948年12月组建 )
主任副主任 陈正峰
高射炮指挥所(1948年12月组建)
主任副主任 刘奠西 炮长 周寿木(现名周勇超)
铁道运输司令部
司令员(满族) 第一副司令员第二副司令员副司令员 萧远久
参谋长政治部副主任 沈寰
第一六五师(1949年3月由东北军区整训第二师改编成立,归野战军直属)
骑兵第五师(1949年4月由原冀察热辽军区骑兵师改编,归野战军直属)
师长政治委员
整训第五师(1949年初调归野战军直属6师长何能彬政治委员林茂源底组建为江西军区机关)
师长政治委员 杨春
东北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7月学主体迁至武汉市,改称中南军事政治大学,仍隶属第四野战军)
校长 林彪(兼) 政治委员 林彪(兼) 副校长
教育长 曾国华 政治部主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野军歌
林彪的战士(第四野战军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是林彪的战士,
第四野战军军歌词谱
我们是杀敌的好汉。
端起冲锋枪,
带上手榴弹。
哪里有敌人,
就到哪里干。
我们是人民的解放军,
我们的名字天下传。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是林彪的战士,
我们是杀敌的好汉。
作战打冲锋,
灵活又勇敢。
活捉蒋杜军,
缴他的重机枪。
我们是人民的解放军,
我们的名字天下传……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